表叔过世早,表哥还未成年,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会竭尽所能,让母亲过得好一点。邻居们都羡慕表婶,说他养了个好儿子。
转眼,到了表哥娶媳妇的年龄。由于家里太穷,尽管四处托人,也未能如愿。眼睁睁看着儿子久未娶妻,表婶不免长吁短叹。
土地承包后。表哥除了种庄稼,还做起了小生意,常常天不亮出门,深更半夜回家。
那时,肉食稀罕。油炸粑粑便成了一家人打牙祭、招待客人的主食。特别是端午节,人们总爱将新出的小麦,用钢磨磨出精细雪白的面粉,然后炸出一锅锅粑粑。
表婶牙齿不好,表哥赶场上街,便给她买喜爱吃的开江梅家油面。
油炸粑粑跟梅家油面所需原料、做法差不多。但两者实际区别大。外形上,油炸粑粑呈球状,桃子般大小;油面呈饼状,像小蛋糕;口感上,油炸粑粑里面蜂窝不均匀,吃起来弹性不足;油面里面蜂窝均匀,吃起来酥软劲道,有点像拉面,难怪叫“油面”。也因为此,“去梅家坝下馆子吃油面”不仅成了安抚小孩的口头禅,也成了大人之间互相敷衍的托辞。
我家日子过得紧。考上初中那年,为筹集学费,家里不得不省下粮食,让我去梅家坝卖了交学费。
表哥得知消息,立马兴奋地对我说:“哥陪你,卖了米,下馆子吃油面。”或许是感恩表哥的热情,或许是得知即将吃到油面。那晚,我毫无睡意。午夜便在父亲的催促中起了床。
八月,天气炎热。凌晨四点,我和表哥便各自负重出发。我们无心欣赏漫天繁星与那轮羞涩的弯月,也无意聆听草丛中蛐蛐和蝈蝈精彩的二重唱,借着朦胧的月光,过龙王庙,进芋子沟,蹚屈家河,穿唐家湾,进入梅家地界。后过长冲、老山村,到天亮时,路上行人已经不少。此时,我们全身湿透,又累又渴,于是放下米袋,在附近找了一眼泉水解渴。歇脚的空档,表哥讲起多年前一个喜吃油面的酿酒师,因为喜新厌旧酿成血案的故事。
故事听完,我们又信心百倍地往前走,四十分钟后,终于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梅家坝。适逢赶场天,街上摩肩接踵,我和表哥在往来的人流中艰难挪动脚步,好不容易来到卖米处。但见狭长的街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口袋,口袋里大多装着大米,也有绿豆之类的杂粮,口袋后面是一张张戴着破旧草帽的男女,买米的人却稀稀拉拉。“米怕卖不脱哟。”见此情形,我把嘴贴近表哥耳朵。“莫慌,买卖有讲究,卖要趁上午,才算卖,买要等下午,那叫捡。”表哥安慰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买米的人还是三三两两。此时,烈烈太阳照在身上就像火烤。我们只好取下草帽,边煽边四处打望。
晌午时分,来了两三拨人,可他们只是来回转悠,并不急着下手。为了不盘“回头货”,我们一再让价,总算将手中的大米处理掉了。
走出米市,表哥径直将我带到仁德桥旁一家餐馆,找了张方桌坐下,要了一斤油面。不一会,一个系着白围裙的矮胖女人,一手端着一盘热乎乎的油面,一手拿着一个装了几勺白糖的小碗走了过来。
看见美食上桌,我迫不及待夹了一个,蘸了白糖,一口咬下去。啊,又甜又香,酥软劲道。一个油面下肚,顿感精神了许多。像邻桌一样,我也向老板要了一碗加了醋、蒜、葱花等佐料的活汤。此后,我边吃油面边喝活汤。表哥只吃了一个油面,却喝了三碗活汤,他将剩下的四个包好带回家。
走出餐馆,日头偏西,赶集的人已散去大半。回家路上,我一直沉浸在对先前那些美食的回味中。尽管日头很毒,山路崎岖,但我却走得格外轻快,甚至把平日里最难听的知了聒噪声也当作了美妙动听的音乐。
初中毕业,我考上师范,暑期养蚕挣些生活费。摘桑养蚕辛苦了一个月,就去开县鱼龙场卖蚕茧,途经梅家坝,我顺便又去吃了一回油面,美味不减当年。
师范毕业没几年,我考上了公务员,在机关锻炼几年后,有幸到梅家乡工作。此时的梅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偏僻的梅家人口外流严重。即使到了春节前后人口回流高峰期,街上也难见昔日人山人海的场景。场镇老居民换了一茬,留下来勉强支撑的餐馆,不及原先的三分之一,当年我和表哥在仁德桥边吃油面的那家餐馆,早已不见踪影。
那天,我正打街面路过,猛然见了来梅家赶集的表哥,我一把拽住他,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后来,我们走进了一家油面馆。那顿午餐,表哥敞开肚皮吃了一回他一直喜欢吃而舍不得吃的油面。吃完油面,他心满意足地感慨道:“眼下物资丰富了,人的口味也变了,唯独这油面,跟我打了几十年交道,还是那个味儿。”
一转眼,我离开梅家已经十多年了,但那里的山山水水无时不让我魂牵梦绕。就在上个月一个周末,我和好友驱车来到梅家,走完那些熟悉的街道,没遇上几张熟悉的面孔,也没找到炸油面的餐馆。正准备打道回府,无意中在一条小巷发现了炸油面的餐馆。进屋一看,冰冷的锅灶,空空的面盆,哪有炸油面的迹象。
“过去,在家的人多,交通不便,赶场上街全靠步行,还少不了肩挑背扛,哪个不进馆子吃东西?现在,在家的人越来越少,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上街赶场哪有人进馆子?再说,现代人养生,油炸食品吃得少,逢场天还可以卖点油面,冷场天……”老板看出了我们的失落,安慰我们,“你们如果确实想吃油面,除了逢场天,可以提前一天预订。”
我呆呆地望着老板,不知道说什么好。当初,油面是许多人的诗和远方。它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也成了大家为之不懈努力、拼搏的见证。现在呢?或许,它终将成为最美好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