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海边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海边的散文1:在海边
文/郭昱含
这是第三次站在渤海边,与前两次的风平浪静不同,这次来大连一连几天都是阵雨。此时正值傍晚,海上一片迷蒙的灰蓝和深蓝的天际沉淀在一起,聚满密云。
现在,天空还不算太暗。听说风暴来临前,海边的渔民总会发现,那些在海边悠闲自得地悬浮的水母,纷纷潜入较深的海中,场面很是好看。我忍不住好奇心,也向着海岸线走去。但凡海上有风暴来临前,海面总是格外平静,当我站在大海与海岸的交界处才真正体会到这种“平静”,黎明前的黑暗?山雨欲来风满楼?感觉都不够贴切,那是一种暗流涌动的表面平静,充满着挣脱与未知。我赤足站在沙滩上,似乎感触到平静下的那种躁动,透过层层沙砾传递给我,使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危险,不由得退后了几步。四处望望,有鸭蛋大小的鹅卵石,抓起几块用力投入海水中,本是静谧如翠玉般的蓝绿,一刹那支离破碎,泛起白色的泡沫。也许是水母早就听到了次生波传来的风暴警告了,并没看见她们,倒是看见几只海星还滞留在沙滩上,橘黄色的海星在这种阴灰色的风景中显得特别亮眼。我抬眼望去,远远瞥见几条正要靠岸的航船,倾斜的帆船离海岸越来越近,几只海燕绕着帆杆叽喳不停,打破了暂时的平静。
帆船靠了岸,不大的船上下来不少渔民,他们说说笑笑地朝海岸走,看来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天气,对即将来临的风暴屡见不鲜。在渔民中还有两个孩子,估计是跟着家人出海打渔去了:稍大点儿的是一个穿深蓝色运动服的男孩儿,挽着裤腿,步履沉稳地朝前走;小点儿的是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儿。他们看起来像对兄妹,他俩手拉着手走在人群中间,女孩儿还时不时仰头对哥哥说着什么,男孩儿笑眯眯地低头看着她,刮起来的海风吹得裙儿边一扬一扬的,像只随他们飞下船的白蝴蝶。远远望去,只觉得他们在人群中是发着光芒的。
我不禁想起普希金的《风暴》: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目送他们逐渐消失,我抬头望着天空,只见海和天、风和雷欢聚的时刻即将到来。
虽然还不怎么明显,可当视线随着云层延伸,能够看到天际微微骚动起来,越来越令人注意。海浪也像是压抑着力量滚滚翻腾,表面上合乎自然逻辑却又充满变幻无常的涌动。
穿过波涛的浪花被推向浪尖,又不顾一切地俯冲下去,那么圆满。起伏绵延的海浪,彼此推拥,不断前进,亦真亦幻,像白马的脊背,像时隐时现的麦浪,怎么能够画下来呢?
丛林般的泡沫,像云海,像绮梦,这些绝美谁又能描写出来呢?
烦恼,哀伤,热望,狂喜,如潮汐般起落翻涌的心情,时明时暗的穹顶,时聚时散的云流,海底涌出的欢呼之声,都是无法形容的。
我仿佛感受到自然从混沌无序到挣脱桎梏的重生隐喻,以及海洋和宇宙平行的浩瀚惊艳之感,世界在某些局部和过程上与整体是相似的,就像海洋和宇宙,他们像双胞胎一样,一个是深蓝色,一个是深黑色,我望向她,她也望向我。
倘若海能看到岸边渺小的我,她是否瞥见我置身于此的心情?海的对岸是什么呢?风暴起时是不是她想打破某种桎梏,愤怒的声音一直萦绕在耳边;风和日丽时是不是她满心欢喜?悲伤有时,欢喜有时,而我无从明了她眉间的悲伤,眼中的欢喜也从未可知。面对浩瀚的海洋,未来仿佛触手可及,闭上双眼,张开双臂拥抱这浩渺的宇宙,未来仿佛尽在手中——敬畏,敬畏时间,因为那是一切的密码;坚毅——像这不断变幻的自然一样坚持到底,因为那是一切的钥匙。
沧海桑田之间,又经历多少变幻?物种兴衰更替,文明几经变迁,回顾容易令人心生感慨,悠悠往事究竟是哀多乐少,但终能化腐朽为神奇。
诗人总是说这是波涛的反复无常。
可是谁说诸神一定是想象中的样子?
大海自有它的身姿,那里有故事,有希望,更有情怀。
幸福的浪花此刻正融在海中欢跳吧!
我好像也化成了一朵小小的浪花,那追求幸福的浪花。
来自潭湖,经过大河,跨过江水再到海洋,不问相距多远,不惧前路漫漫,从没有停下脚步;也从未想过,假如通往海洋之路自己可能面临干涸,该当如何?一朵朵未成浪花的浪花千里迢迢而来,带着对大海的憧憬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掸落一路风尘,拭净沾满泥泞的身躯沿河而上,凝望着也许绝非梦想中的大海,滚烫的心是不是会冷却?热盼的灵魂会不会黯然神伤?失望的雨幕会不会笼罩在疲惫的身上?
我不曾收回叩向海之门的手。
在岁月的涤荡中,我早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宝贝,只要海在那里,辽远无垠又如何?漫漫前路又如何?和那一朵朵浪花并肩而去,荆棘无阻。
当一道道闪电不时拨开层层密云的心扉,在天边和天穹中间的海云后面出现,我知道变革已然到来。闪电照亮层层叠叠的云。远处突然出现的火光,虽然只有一秒,站在海岸的我却感到一种巨大虚空,当火光照亮了云和天上交错飞驰的欢腾景象,又瞬间把我推向海洋中心,细碎的浪花衬着火光的背景,是漫天飞舞的雪片,是草原上迁徙狂奔的马群,心中的风暴在随风呼啸。跨上一匹白马,向着光电的中心踏浪而去,身后巨浪滔天,我将望见什么?
终于,在最大的一块密云中间隐约出现了一个刺眼的亮点,一条从密云中射出几条锯齿状的电光,最亮的那条直迎向大海,好像海神波塞冬手持的三叉戟,他临风向大海奔去。
一瞬间,风紧云急。
关于海边的散文2:秋海晚韵
文/空盏
秋天的晚风在海边吹拂,显得特别凉。耳边不时发出刷—刷—刷的声音,这风与海面的涛声汇集在一起,似在唱歌,似在奏乐。
夕阳西下,蔚蓝的大海变得深沉起来,似乎那涛声在夕阳的诱导下也变得温柔起来,海面上的霞光被浪折射成一堆又一堆的暗红色,相互不规则地涌动着。浪尖涌出的雪浪花不时在演绎着别样的色彩,看上去是很美。
站在大海边上,享受大海傍晚美丽的景色,人的心胸也顿时变得开阔和宽广起来。凝视片刻,“海阔凭鱼跃”的豪气油然而升。“三山六水一份田”的古老言传,证明了大海的面积之大。面对大海,就会孕育无穷的情怀、畅想、勇气和智慧一起升华。
不远处有货运大船和客轮在浪丛中驶过,远眺,连船上的人影也能看清楚。船上已经亮着灯,风送来休闲的乐曲声依稀可听见,船在大海的胸前划出一道灿烂,两边犁开来的雪浪花,在夕阳的余辉中显得更加骄悍。
有几对海鸥还没归岸,依然跟在船的后面,它们不时地扑着海浪,捕捉和追逐船尾它们喜欢的水生物和小鱼,忽闪的翅膀晃动着,不一会就掠走了夕阳,隐身在苍茫微黑的大海中。大海开始变成灰墨色和深墨色,不见了风声,听着呼呼发响的涛声。
海边的小渔港口热闹起来了,岸边停满了晚归的渔船,船儿一字儿排列开来,里里外外的,把港湾挤满了,船上的桅杆上亮起了灯,竿顶安装的是小型的旋转风电,可以帮助发电,每条船能自给自足,风叶在灯的辉映下打着转,是一道港口的晚景。又一瞬间,灯光把海港照得通亮,船头的甲板上飘逸出饭菜的香味,各种音乐汇成了浑厚的乐声,在浪的推涌下起起落落,像是结伴跳着轻盈的舞蹈。鱼码头上还在热闹,还有渔民在扛着箩筐,箩筐里是鲜活的鱼儿,灯影下闪着鳞光,号子声、机械声响在一起,运鱼的大货车赶走了天际最后一丝夕阳。
这渔港的傍晚不会宁静,它是诗人笔下流出的一首好诗,它是画家笔下构画出的一幅绝版水彩画。感谢大海留住了秋的傍晚,感谢大海拥抱住了秋天的港湾。啊,大海边的傍晚,是一幅别致的水彩图画,美不胜收!
关于海边的散文3:鹿栏晴沙
文/林建鸿
喜欢在夏天去海边沙滩上行走,在行走中享受海水轻轻触摸脚板微痒的舒适,享受海潮翻涌过后身随细沙慢慢下降的感觉,享受站在沙滩上远望大海无边、云霞似纬的空灵呼吸。
鹿栏沙滩,天空蓝得透明,白得圣洁。沙滩静如空寂的寺庙,只有风的声音如木鱼节律般摆动。一眼望去,沙面上层层叠叠,微浪的褶皱形如海面。不多时,风开始轻轻吹拂,细沙随情翻身扬起,海水的上空迷蒙着雨丝般的清凉。岛城有好几座分散的小岛,小岛中也有沙滩,但我很少去其他小岛的沙滩漫步、停留,唯独喜欢鹿栏沙滩。近身于岱东后沙洋,可见遍地生长的西瓜、花生、萝卜枝叶翠翠绿绿。
许多年以前,在人们尚未珍惜这片沙滩的时候,当地和周边的百姓常在那里挖沙,除了用在农田之外,还会用作盖房。直到一些有识之士提出要好好保护海岛上已为数不多的自然景观时,这片沙滩才得到保护。岛城人把这片沙滩称之为鹿栏晴沙,或许这片沙滩真的可以放晴于蓝天之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最亮的金光。
许多年以前,我曾赤身仰躺在鹿栏沙滩上,让一阵阵波浪,一串串光洁的泡沫环绕于我,就像在倾听水中一段段美丽的神话。许多年以前,我曾追赶着潮水向前向前,却恐惧于货船、渔船远远驶过后潮水的疯狂,不断后退。许多年以前,因为不识水性,使我想在微浪之中漂浮成为一种梦幻。我只能在离水较远的沙滩上倾听海的声音,倾听海水与船的对话,倾听远方船只驶过后发出的沉闷声音。我也回想着,曾经年轻的日子被同行的朋友追逐着赶下水时的兴奋与冲动,几口呛进的海水让我对海有了一份别样的敬畏。
如今,我对这个海域有了新的敬畏。岛城设计者在鹿栏沙滩的西面,在海洋文化节谢洋大典的祭台上,建起了一座永久性的建筑,耸立起一枚金色盘龙的“定海神针”。在这里,我倾听过千帆(渔船)回港、祭海谢洋、休渔养海的故事。在这里,我倾听过“让大海休养生息,让鱼儿延续生命”和着一曲曲粗犷、响亮的渔歌号子声。在这里,我聆听过渔民们吹响的祭祀号角。在这里,我感受过岛城人“跪拜龙王,献爵奠酒,养海放生”神圣的仪式。
这些年,我常常会陪一些客人到鹿栏沙滩蹚水、游玩,或是带上一只风筝仰望蓝天,或是带上几瓶拉罐与风同饮。我知道,我对鹿栏沙滩有了更深的感情和依恋。
关于海边的散文4:童年趣事
文/何瀚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漂亮的贝壳;童年是无忧无虑的,就像整天嬉戏的浪娃娃;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说起童年,不禁使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时的我已经5岁了,可一天到晚还是在泥巴里打滚,一天至少要换三四条裤子。有一天,我把裤子穿脏了,于是我在家里翻箱倒柜。突然,一条花花绿绿的裙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灵机一动,想:这么漂亮的裙子,我何不穿着它去上学呢?同学们见了,还不把他们美死!于是,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上裙子,然后急忙冲出屋子,风风火火地向学校跑去。一路上,只见路上的叔叔阿姨们都对我指指点点,还有的在大街上窃窃私语,看着他们哈哈大笑,我更加自豪,雄赳赳、气昂昂地奔向学校。
我兴高采烈地奔到了幼儿园,只见同学们都对我指手画脚。于是,我便问我的小伙伴:“我这一身好看吗?”“好看好看!”这下我兴奋了,在学校风风光光地绕了一圈。同学们见我这样,都大笑起来。有的人笑岔了气,拍着桌子喊:“哎呦!”有的人笑得正使劲地揉着肚子;有的人把喝的水一下子喷到了前面人的身上……而我却不以为然,继续走我的秀。这时,老师来了,她看我一身打扮,便告诉我男女有别。我听了脸一下红了,怪不得他们笑得那么欢。
现在,我已经快小学毕业了,但每当回忆起童年的这件傻事,我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关于海边的散文5:沙滩的猴子
文/汪书绮
靠海边的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只母猴子和它的两个小宝宝。一个小宝宝叫乐乐,另一个叫欢欢,它们两个都很可爱。
有一天,猴妈妈出去找东西吃,让乐乐和欢欢在家里玩。没玩一会儿,有人敲门,乐乐问是谁,对方说是妈妈。乐乐开门一看,果然是妈妈。
猴妈妈说,以后要是有人敲门先问它是谁,叫什么,认识才能开门。
就这样,它们一直过着幸福的生活!
关于海边的散文6:海边即景
文/韩嘉川
缰绳牵在一个海边的男子手上,任凭马的鼻息喷出草原的气味儿。
隔着崖畔的雏菊和风,在海滩上跑成一个偌大圈子的马,看不出是蒙古马还是河曲马的后裔。
海面上,有渔船向岸边驶来。
年轻人在聚餐,围着一旺炭火在烤肉。木炭的气息唤醒山野的记忆。
女孩儿提着白色塑料桶洗黄瓜和西红柿,像做家务一样,只是穿着职业装,没有围裙。滩头的午餐,伴着阳光和风潮越来越丰盛了。
崖下的向日葵,映衬着风雨侵蚀的木栅栏,岩石垒砌的小屋,敞着不规范的窗子,倾听海浪的声响。潮水在涨。
遛马的男子牵着缰绳,让马在海滩上跑成了一个偌大的圈。
汗水让马的枣红色更加深重,像挟着古战场上的呐喊与阵仗。男子的眼睛露着杀气,像皇陵墓坑里的兵马俑,只是没有铠甲与兵器。
阳光反射的海面上,一只渔船迎面驶来。
码头的岩石上挂着干鱼片与倾听的贝壳。
潮水涨起来了。男子收起缰绳,与喷着鼻息的马一起,从炭火与欢笑旁走过。
年轻人收起声音,像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只剩风声将海浪抚弄得呜呜响。
关于海边的散文7:海边的童年
文/彭镇强
小海岛
父母在海边工作,所以我的童年也是在海边度过的。
那是一个小海岛,在雷州湾的一隅,偏僻遥远,交通不便。后来有了堵海工程,才与大海岛连在一起。这个小海岛,其实就是雷州湾的海潮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的一个大沙洲,能居住的范围,方圆不过几平方公里。靠南一边,是一条狭长的沙坡,长约五、六公里,最宽处也就一公里左右,最高海拨不过五、六米而已。这沙坡地是岛上居民的居住之所,房舍散布。涨潮时,海浪拍打着沙坡下面洁白的沙滩,涛声阵阵,海风徐徐。退潮时,沿岸露出几百米宽的海滩涂,鱼欢虾跃,螃蟹横行。中间的大部分,是岛上唯一的村庄耕种的农田,中间靠西一端,就是父亲工作的国营盐场。小岛的北面,是几千公顷的滨海湿地,上面海汊纵横交错,海草遍布,各种品种的红树林高低不一,层层叠叠,海鸟众多,秋风起时,这一带的海鸟成群结队,时起时落。这样的一个地方,真的是放纵童心,无拘无束的儿童大乐园。
玩水
海边自然离不开水。童年是泡在海水里长大的。每年东南风回来的时候,天气就转暖了,这时,大海就成了我们的天然浴场。在浅水滩里游水嬉戏,打水仗、比游速是常规节目。有时候,调皮的小朋友会扮“水鬼”,潜到水底把正在游泳的小伙伴拉沉到水下,或抓住站在水中的小朋友的双脚,吓得他们嗷嗷叫。有些胆大的孩子,会爬上附近的小码头,模仿电影纪录片里跳水运动员的跳水动作,从小码头上一跃而下,可是他们总是模仿得不像,大部分人是双脚蹬踢着跳进水里,一些人用我们戏称的“阿伯勒”姿势张开双腿跃进水里,更有些小伙伴,掌握不好动作,直挺挺的横砸进海里,水花四溅,引起一片哄堂大笑。
在海里玩也是有危险的。有一次,我们想游到一艘离岸100多米远的小舢板上玩。当时正值涨潮,我们垂直于水流方向往海里游。几个伙伴里面,我的年龄是最小的。由于海流湍急,我被海流冲离小舢板的方向,任我拼命划水,我离小舢板越来越远,逐渐体力不支。好在我那时年龄虽小,却也聪明,赶紧放松身体浮在水面,随水漂流。几个年龄大水性好的伙伴先爬上了小舢板,解开缆绳,急忙向我这边划过来,把我拉上船。我靠在船边直喘气,半天缓不过劲来。这是我在海边生活里的几次遇险经历之一。
沙滩上
海边生活是少不了沙滩的。那时小岛沙滩的沙子几乎还是原生态的,洁白细幼,光脚踩在上面柔软舒适。
海边生活最惬意的莫过于在海边吹海风了。小岛的海边沙滩种满了高大的木麻黄树,绿树成荫。夏日正午,赤日炎炎,在浓郁的木麻黄树荫下,挂上一张网床,躺在上面晃晃悠悠,丝丝海风徐来,晃走了许多疲惫,也晃走了许多童年悠闲时光。
夏天的夜晚,我们常常在沙滩边铺几张蒲席,或在沙滩上打斗嬉闹,或坐在蒲席上,静静地听大人讲故事。神仙鬼怪,民间传说,甚至也有童话,常常听得津津有味,入迷入神。偶尔,听了一个水鬼故事,那几晚我们就不再敢单独往沙滩海边远处走;有时,也会听到一些带有颜色的成人故事,我们也是似懂非懂,跟着嘻哈大笑,这是我们最早的性启蒙教育。记得刚读小学的时候,农历十五前后的月夜,我们有时会把一高一矮两个凳子搬出来,高凳子当书桌,按老师的要求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在月光下写作业。皎洁的月光轻泻在沙滩上,海风徐徐,涛声阵阵,海边的童年,连学习都是这么诗意!
沙滩不仅有海风,也有各种奇趣动物。
山蜥蜴是沙滩林地最常见的爬行动物,在岛上叫“山神”。山蜥蜴体型不大,一般有三、四十公分长,公、母体型、皮肤颜色不一样,母蜥蜴体型相对小些,皮肤浅绿色,杂有一些素色小花纹,公蜥蜴体型大些,扁平的腹部两侧皮肤艳红色并杂有斑点花纹,这是雄性动物求偶吸引异性的常有特征。山蜥蜴喜欢穴居,洞口扁平,由于蜥蜴的肚皮是光滑的,它所爬过的沙地,都留下一条光滑的爬痕,很容易辨认。抓蜥蜴是海边童年的重要活动。还没上学的时候,年龄大的伙伴就教会了我“索”蜥蜴。蜥蜴有个特性,见到人赶紧躲进洞里,过一会想爬出来,它会先把头伸出洞外探视,观察是否安全,才爬出洞外活动。用一根小竹杆,末端绑一根小麻绳,麻绳的另一端打个活套结,把活套结套在蜥蜴进出的洞口上,然后躲在灌木丛后面,待蜥蜴把头一伸出来,把竹杆往斜边一提,活套结就会套住蜥蜴的脖子,束手待擒。第一次套蜥蜴,当看到被套住的蜥蜴在小竹杆上面翻滚挣扎时,惊慌得丢掉竹竿往家里跑。其实,童年的心灵是善良柔软的,见不得小动物的痛苦情状。
捉“沙马”也是童年的趣事之一。“沙马”实际上是一种沙蟹,身体白褐色,八条腿长得特别长,在沙滩上跑起来象奔马一样飞快,所以当地土话就叫“沙马”。沙马有个特性,晚上涨潮的时候,会随着潮水爬上沙滩觅食。天黑之后,我们一众伙伴,举着手电筒,走在海水与林地之间的潮间带上。手电筒的光束在沙滩上扫射,远远看见一个慢慢移动的白点,那就是沙马了。我们一哄而上,扑向沙马。可这沙马并不是等闲之辈,就像高性能跑车一样,会急停急冲,快速转向,甚至是高速折返跑。我们几个人,常常被沙马晃得晕头转向。沙马一个急刹,有的小伙伴就扑了个狗啃屎,满脸满身泥沙;有时,沙马一个急转弯,有的伙伴会被晃得失去平衡,摔个四仰八叉;更有甚者,有时沙马逃到海水边,突然来个折返跑,追赶的伙伴想用脚踢沙马,猝不及防,刹车不及,铲倒在海水里,引起一片快意的哄笑。
月光,海风,涛声,笑声,是海边沙滩童年时光的四原色。
关于海边的散文8:海边童趣
文/倪建军
夏日的海边,天高云淡,海风徐徐,一望无垠的海涂上泛着太阳刺眼的光芒。童年的记忆里,赤脚走在海涂上,脚后跟经常踩着青蛤,那种感觉非常美妙。在盐碱地上捉红螯蟹则需要耐心,用细细的尼龙绳打个活结,套在洞口,然后躲在一边,耐心等待。过一会儿,红螯蟹小心翼翼地探出头来,东张西望,等它露出半个身子时,使劲一拽绳子,活结便牢牢地箍在红螯蟹的身子上。
渔家的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在海边游泳,为了免遭大人的责骂,小家伙们往往把裤衩脱了,藏在礁石下面,光着屁股在海里游泳,有的孩子顽皮,经常把伙伴们的裤衩藏起来,让他上不了岸。
小伙伴们还会变着花样玩,在浦沟里筑起一条小塘坝,把上游的海水挡住,塘坝下游的浦沟见了底,沟里的青蟹小鱼全都成了“瓮中之鳖”。
记得家乡有许多海塘,海塘的内壁由块石垒成,底下经常有青蟹躲藏。小伙伴们禁不住大青蟹的诱惑,伸手进去掏,经常被青蟹的巨螯夹得龇牙咧嘴。
唯一遗憾的是挖海蜈蚣(学名沙蚕)的招数没学会。挖海蜈蚣可讲究了,找到海蜈蚣的洞口,一锄头下去,眼明手快,拽着海蜈蚣的头,慢慢地提上来,动作稍快一点就容易扯断了,断节的海蜈蚣立刻会溜掉。因此每每看大人们悠闲自在地挖海蜈蚣,心里羡慕不已。
记忆中家乡海边的悬崖上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榕树,树径一米,树冠巨大,底下是30多米深的悬崖,树上栖息着许多麻雀、白头翁,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孩子们最喜欢去攀爬大榕树,带着弹弓去打麻雀,但也有乐极生悲的时候,一不留神,打碎了附近人家的窗玻璃,在大人们的呵斥声中,小家伙们赶紧溜之大吉,作鸟兽散。
春天来时,正是放纸鸢的季节。孩子们去生产队里讨几根竹丝,扎成八角形,然后糊上薄纸,底部系上稻草做的约3米长的尾巴,小时候自己可是制作纸鸢的高手,那纸鸢飞得多高啊!
儿时家里经济拮据,几乎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像飞标、竹剑、铁环、弹弓……记忆中最心爱的玩具莫过于三轮小车。那是儿时一位小伙伴帮自己一起制作的,到自家杂货间里找一块6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板,然后用平时卖牙膏皮等废品积攒的零钱,买了3个直经9厘米的“弹子轮”(滚珠轴承)做轮子,从大人那儿找来锯子、斧头、凿子,捣鼓了一个星期才制作完成。
小伙伴们带着自己心爱的小车,来到海边村自来水塔附近的斜坡上,从斜坡上飞快地滑下,那份童真的快乐永远定格在自己的脑海中……
40多年过去了,童年渐行渐远,留在记忆深处的永远是无忧无虑的海边的童趣和欢乐!
关于海边的散文9:边走边忘
文/李树嘉
人生就像背着箩筐漫步在海边,踩一脚捡一块石头,走一路,捡一筐,越行越远,却越来越沉重。
朱德庸讲了个趣事,“昨夜遇见一位神仙,我问他世上有没有通往幸福的特快车。他说有,你要哪一种票?是健康还是健忘?”健康对幸福的意义不言而喻,健忘能与之相媲美,足见其难能可贵。健康是身体之福,健忘是心灵之幸。
忘记,善用这个自我调节机制,使我们及时摆脱那些不愉快的,可能会影响心情和健康的事情或者记忆。从科学角度出发,反应在记忆力的问题上,就是人一般会忘记大多数事情,而只是有选择或下意识地记住一些事情,而能够维持这种遗忘机制,正是一个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关键。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没有生活的万能钥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意,小时候因为考试考不好,演讲说不好而难过,以致以后怯各种考核竞争,怕众人面前抛头露面;长大一点后,因为表白被拒绝,真心反遭嫌弃,就痛苦地说,我再也不相信爱了;因为与朋友闹了点矛盾,耿耿于怀,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再以后的日子里,会与爱人斗气,与孩子置气,甚至遭遇工作失意,生意失败。如果每一次不顺,每一次难过都放在心上,久久不忘,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持续负重,以致沉重到不能前行,最终郁郁寡欢,直至丧失生活的热情与信心。
古往今来,于困苦磨难中走出的前贤无不是会善忘敢善忘能善忘的智者。苏轼善忘,才有宦海浮沉中“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王安石善忘,才有三起三落中“兴王只在笑谈中”的豪放;爱迪生善忘,才有无数次失败中走出的发明大王。我们不求如先贤志士般一定成大事立大业,但求在自己平凡的日子里活的自在洒脱,不被生活中或记忆里的琐屑劳心劳力,单纯地追求生活中最简单最本真的快乐。
忘记不是对过去的否定,对历史的背叛。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云“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要忘记的不是情分与经验教训,而是羁绊我们享受现在、憧憬未来的昨日种种。有选择性的忘记才是忘记的真正意义所在,才能让我们在获得轻松愉快时向前走。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做个健忘的人吧,让我们学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去爱,像从来不曾受过嘲笑一样去冒险,像从未被打击过一样去闯荡!时刻给心灵减压,给自己减负,拥抱一个美好的现在。
关于海边的散文10:蚂蚁岛
文/莫小米
去过东海边一个小岛,叫蚂蚁岛。它只有两平方公里,在浙江省地图上看不到,在舟山市的地图上有了,只是一个白点,就像是信手画上去的星星点点的无名岛屿。
蚂蚁岛的中午阳光白炽,所有人家的门前、每一条路的两边都晾晒着墨绿色的渔网,也不算是晾晒,就是这么一捆捆、一行行地堆放在那儿。把这些网都摊开,肯定比整个蚂蚁岛还要大,它们是要去捞海的,只有在海里,它们才摊得开、收得拢。
蚂蚁岛的夜晚藏身在浓湿的雾气中,消失在漆黑的大海里。真如一只小蚂蚁,天上地下都找不着它。
陈列馆的黑白照片上,当年那些年轻的渔家女,居然破了“女人不出海”的戒令,用搓草绳攒起的钱购置了渔船,姐妹们出海了。谁知她们当初是怎么想的,正值花季,也许是为了生计,也许是为了好玩。反正后来总结出轰轰烈烈的经验,都是人家的事,她们只是在新闻记者镜头中簇拥着拍照,自豪的微笑流传至今。
我站在这些照片前,有一位老太太扯我的衣角,又有一位更老的老太太扯我的衣角。我发现她俩在我身边已有一会儿了。她们指着照片,说这个就是我,这个就是我。
当年渔家女的孙女,美丽如花。海岛的女孩,个个是纤柔的腰身。但她不会再出海了,她是我们的导游。有人来岛让她兴奋,谈话间表达出单纯的愿望,到大一些、更大一些的岛上陆上去生活,与女孩子的梦相比,蚂蚁岛实在是太小了。
有人离开小岛,就不再回来。但总有人在此固守,在此终老。蚂蚁岛人有非凡的创意,蚂蚁岛有一阴一阳相邻的两个岛。人生始终,始于大蚂蚁岛,终于小蚂蚁岛。蚂蚁岛人,生也相亲,死亦相邻。各占一隅,不相搅扰。生者与逝者隔水相望,不需要桥,不需要隧道,不需要工程,不需要仪式,小船离岸又靠岸,即完成了生死过渡。
关于海边的散文11:海边书
文/崔国发
潮迹
潮起汐落,它不喜欢风平浪静。有点起伏没什么不好。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波浪式前进的,波峰与浪谷之间,叠印着海风的身影。鸥鸟的寻觅,于蔚蓝的邈阔上漂泊,它一直都没有选择退却和归隐——做一个弄潮儿,也许最不愿意的就是这一片大海过于死寂。它痴迷于涛头的醉与狂,放浪形骸者,总是充满活力而富有挑战性。不必说雪浪花的心苦泪涩,也不必说赶海者的魂幻灵空。风餐露宿,特立独行。舒筋活骨,一次血的激荡与澎湃,便能昭示生命的壮志与豪情。一直深深地热爱,与灵魂和血液融合在一起——浪迹四海,永无止境,最怕的就是无声无息,波澜不惊。
河流与大海
高处不胜寒。千年的冰雪,在太阳的观照下,渐次化作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是高原上峰回路转的山谷下面那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吗?它从来就不会居高临下,也从来不自诩位置的优越。河流顺着自己的走向,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海的浩瀚。哪怕是做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也比自己藏在深山人未识强啊,相对于大海来说,河流毕竟太小,是大海无声地告诉它,什么才是生命的一种境界。
无边的大海,终究没有因为河流出身的贫寒而嫌弃它。大海之大,是因为它能够热情地接纳。但大海虽大,比起河流来,毕竟是在低处,它能不被河流看低,为此对河流充满着深深的感激。是河流的涓涓之细与潺潺之水才赋予大海的精深与博大。
河流善于以小见大,把姿态放低;大海看到以多胜少,把心胸放宽。它们都是智者,因为它们明智的选择,才成就了自己的心中一个个互补的梦。
海滩上的脚印
有时候海风追问:那遗留在海滩上的脚印,会不会陷得很深?一串长长的脚印,在柔软而厚厚的沙滩上,让人明白了该何去何从。一串长长的脚印,还足以证明,曾经有人在沙滩上走过自己的浪迹萍踪。恋人的缠绵,渔民的凝重,智者的深沉,伟人的坚定……都可以在这深深浅浅中见证,什么叫做刻骨铭心。
涉足凹凸不平的海滩,不知道自己将欲何往?无路之路,无路之孤独的路,渡过生命之舟的波影流痕。执子之手,在漫长的沙滩上,艰难地跋涉,披阅,沉吟——一个浪接一个浪,汹涌地惊呼着浩瀚的声音。一串脚印往往被写在潮落之时,一串脚印,一旦被一阵巨浪带走,冲激,抚平,乃至于海水一一删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伫足:海滩上空无一人。仍听见海风追问:那迷途知返的浪子哪里去了?那敢立涛头的弄潮儿哪里去了?一串串歪斜的脚印,融入无边的海潮,时深时浅,时有时无,有痕无痕,无无有有,大无大有,无有相生。行走的人始终铭记,可无情的海水却在吟哦:浪淘尽……
海滩上的脚印,在哪里?在即不在,不在犹在。空茫茫的海滩,只剩下咸涩的海水了,眼泪和螺,都没有了。归寂:以一颗平常心。或许人生本该就要淡去自己的脚印,一个人的脚印毕竟微不足道,谁也不要指望,在烟波浩淼的江湖或浅尝辄止的海滨,浪得一世虚名……
海贝
早就知道,它们会有这么一天。曾经呼吸海浪的贝壳,又被海浪带到干涸的沙滩。席卷到沙滩的,不仅仅是这些贝壳,还有椭圆光滑的卵石。
潮汐中搁浅:海水和泪都是咸的,这些贝螺的泪,被岁月风干之后,越来越变得沉默寡言。它们或许已抵达宿命之终,搁浅也并非它们所愿。
谁不想在碧蓝的海水中弄潮或者深潜?作为珠贝,谁不想聚日月之精华,让自己的灵与肉,在万顷风涛的淘洗中晶莹剔透?但它们现在是沉默的,现在的它们,连一声叹息也没有。
深海无边,也不知道它们沉在海底,苦苦追寻了多少年。有时,它们中的一员,或许还在风暴突起之时,在坚硬的礁石上撞成一块块碎片。隐遁于深渊,它们有着许多潮湿的梦。委身沙粒遍布的海滩,这些虚空的贝螺,被孤独烧灼成一种精神之渴。沧海桑田。一生背负着重重的壳,于蜕落的夕晖中瞩望——那曾耳鬓厮磨的珊瑚与海藻不见了,那出没于海波的鲸与蓝鲨也不曾相见……
如果,海浪真的来了,那么,被带回大海的,一定是这些贝壳在风中呢喃的思念。只是,它们是否还能走过从前,把水浪洪钟般的声响蓄藏,让一万年相守的誓言亘古不变?
关于海边的散文12:春天的样子
文/易露露
假日的海边小镇游客挺多,到处都是结伴踏青的人群,在春风中却步,在春色中寻觅,在春光中欢声笑语,仿佛都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品尝春天的滋味。
我在探寻春天的样子。
迎着清新的气息,沿着悠闲的小路,朝着那春花烂漫的方向,我边走边在心里问自己,春天究竟是啥样子?像百花盛开一样的美丽?像百灵鸟唱歌般悦耳动听?“独自一人的时候,我常常想起我在春天的样子……”这是我在某个深夜读到的一段话,像歌词又像内心的独白,虽然念出这段独白的只有我一个人,但内心却希望远处的春天能够听到。
多少个夜晚,我遥望星空,想象着自己可以暂时消失一下,去邂逅春色,去掳掠春光,去走一走青石板路,遇一遇那青石巷陌里紫丁香一样的春姑娘,去江南走走,看一看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江南,谁又装饰了谁的梦?去游览桂林甲天下的山水,去欣赏黄灿灿的油菜花,去抱一只景德镇的陶瓷,去逛一次庐山半空里的夜市,去武大边吃糖葫芦边赏樱花,去洞庭湖撑一杆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春天里,我喜欢心向远方、说走就走的潇洒,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喜欢闯荡天涯、人在江湖的豪迈,这似乎已是久违的事情了。有时候,感觉春天是那么的遥远,遥不可及;有时候,感觉春天又是那么的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即。然而,此刻,春天就在眼前,必须好好感受体验一番,瞧一瞧她的模样,嗅一嗅她的味道,听一听她的声音,我边走边看,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心情顿感豁然,满眼全是春天的样子。
春天是一盘调色板。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红的似火,绿的像海,黄的若金,白的如云,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靓丽,路边的苔藓和河边的水草一片碧青,不知名的水鸟三五成群地掠过水面,嬉戏枝头,清风和弦伴鸟啼。正所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天是一树花开。一棵棵盛开的桃花树,开放得洁尘不染、粉色明媚,宛如一群坠入凡间的仙女;一树树红色的紫荆花身姿婀娜,清丽脱俗;一丛丛桃色的蜜恋花娇艳欲滴;一片片野菊花欢快地吐露芬芳;一垄垄山茶花也不甘寂寞,白色的花瓣尽情开放;还有无数的野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阵清风徐来,树上的花儿,都在调皮地向我眨眼,像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身临其中,像是漫步在花海的仙子,心醉神迷。
春天是一坛天然香。几树花开几树芬芳,漫步在一片好似花海的地方,花草怒放,百花烂漫,清香四溢;小溪也欣喜地奉上一缕清爽,我心意宁静地一次又一次作深呼吸,花的香、叶的香、泥土的香,扑鼻而来,淡淡的,飘渺而又轻盈。
春天是一幅迷人的图画。无论是蓝天碧水、花红柳绿,还是灵巧的飞鸟追逐嬉戏,早已在我的心头,构成一幅迷人的春景,鸟语花香,令人措手不及、目不暇接,诗意般的画卷中,红了枝头,醉了春色,也柔软了我的心,在唯美的桃红柳绿中寻找自己梦幻般的感觉,如痴如醉。
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燕子的翅膀在扇动,徜徉在红花绿柳之间,我贪婪地捕捉春天的明媚,张开双臂,尽情拥抱这个美丽的春天,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也许,春天里,我就是那戴着桃花冠最美丽的自己。
关于海边的散文13:面前的世界
她独自一人坐在海边,眼睛直视前方。她在看什么呢?不是眼前的海,也不是海天一线,更不是万里晴空。不,她什么也没有看。她在沉思。她的眼睛已经掠过了万水千山,她的心已经飞越了上下五千年。她的位置已不再是生活的城市,而她的面前也不再是宁静的黄海,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岛,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远古的小孩。那小孩身着奇怪的服装,即便是在电视上,即使是在古装剧中也不曾看到过的样式奇特的麻布衣服。它的颜色近于淡黄,双袖被挽起。他的发型像现在的少女,在头顶挽了一个髻,两边几缕薄薄的长发随风而舞。他在干什么呢。似乎有心事。此时,他正饥肠辘辘,唯一可以果腹的是海里的鱼。他喜欢鱼,不仅仅因为它们是美味。他想,也许有一天,他们还可以成为朋友。在他的家里也有一个它们的家。他们和平共处,互相欣赏。那是他的一个梦。想着,想着,他就会忍不住笑几声。不再为了温饱而不得不吃鱼。这就是他的梦。海水在面前滔滔地翻滚着,似有巨大的暗流隐含其中。男孩坐在礁石上叹了口气。他背对着茂盛的丛林,尽管绿意浓浓,可是,他没有看到它们,更忽视了它们被风吹动的哗啦哗啦的声音。在他的耳里,这悦耳的,天籁般的声音是不存在的。他的心里只有那斑斓的梦境。而那梦离他是那样的遥远。
她独自一人坐在海边,她的头顶飘着白云,像调色板上的白色调料被泼洒在一汪蓝中。这白隐藏着淡淡的深沉,似乎刚脱桃的棉絮被不小心给污染了。在远古时代,这天空肯定一尘不染。她坚定地想着。如果可以,她情愿这社会不要像马达一样飞速地行驶,让她行色匆匆,无法从容地欣赏路边的景色。她宁愿像远古时代的男孩静静地坐在礁石上。一天。什么都不干,无忧无虑。
她独自一人坐在海边,她的身后是高楼大厦。她在沉思。身后的繁华喧闹没有影响到她,仿佛自己正处在一个渺无人烟的海边。她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在她眼前不停地晃动着。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这个女孩的背景除了一片废墟别无其他。是一座城市的废墟。在废墟中还可以看到这座城市曾有过的风光。女孩没有留恋身后,她沿着海岸线缓缓地漫步着。在思考,在观望。以前的以前,生活在那片废墟上的人们到底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幸福吗。他们一无所有还是奢侈华丽。他们做了些什么使得现在如此没落。在这片海边是否曾经有过一个和我一样的人在想着心事,望向大海。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生长过茂密的树木吗,有鸟鸣蝉叫吗。为什么书中讲述,它们曾经存在过,地地确确地在这座城市出现过。它们就生活在人们的生活中。没有人会惊奇它们的出现,因为那太习以为常。可是,为什么我却什么也听不到了。除了海的声音。
她独自一人坐在海边。她的面前已是欢乐的人群,他们在海里畅游,无所顾虑的笑声撒向了她的耳畔。她站了起来,向着身后走去。隐没在了人来人往的街道中。
关于海边的散文14:在海边,轻诗为帆
文/春江青苇
1
跟随阳光的脚步,来到海边。
平缓的岸,浅浅的水湾。一本童话无声敞开,没有公主,我也不是王子。飞雁刚刚降落,空气散发出沁心彻骨的新鲜味道,大海抱朴,之于梦。
谁指间的旧曲在赘说所谓英雄,看眼前,鸟群已经突破往昔,在回声中塑造幽雅世界的时兴故事,且把远方收藏在怀中。浮华缭乱,千秋史话折入了浪丛,未能转动烟尘年月。一次海边孤行纵然来不及过分多情,也不要被徘徊阻隔。波光温润细密,一层层扩散,一层层清婉,待染霜发,与君语,与君同,与君老。
一颗纤弱的禅心,在荒凉中,聆听潮音,切嚓嚓,声声柔软,都是来自大海的纵深,承载不老时光,揽尽万里云飘,我无法掩饰一笺情长。浪影向北,沿着海边的苔痕行进,穿过夏日的青蓠与冬日的雪花,弥漫一整年。那些水响在蛎鹬鲜红的长腿下方默默分化组合,涟漪之后,归于平静。我面对波澜不惊的世界,扣一支人生歌谣,坐落避风的沙滩。
举目时,心有多宽,海就有多大。
2
记忆漂泊,荡漾于一片海域,且付笑谈中。社会特别现实,那些枯黄的草,颤音比天气寒冷。关于人之初的讨论无须评说,入次大海的浮叶一剑无痕,波影一直在擦洗宇宙的尘埃。
我们是围绕坐标行走的动物,最初与最终都未曾变化。一只缥缈的白鹤,借我一场思考,相守海之角,谁负天下人一生时光。蘸海水,落墨红尘画卷,妙笔难书,一纸闲绪,写入琴丝,道不尽荣辱。
尽管沿海残花凋敝,梦断阑珊,依然思念一重重,彼此站成行。时间静止在我脚边的海平面,散失了纵横的牵绊。晴岚宽阔,随心撩开一缕缕茶烟,听弦断。书中情怀,故事华丽,主题简略。
出海的船,轻诗为帆,沿着某个时辰临摹水色,描亮了几行字迹,波澜似是一种追求。那些航程不需要更多的张扬,明眸深处海燕翩飞,浪底的格律暗自抽成灵魂的跫音。
3
轻轻拈一撮宁静,水响回旋于我的心念,向满满的大海中央,驾驶一艘小艇,情肠婉约,感觉晶滢缠绵,寂寞不曾离开,爱碎了心,由谁缝补。一朵流云逆向飘过,鸟声滑进水面,若说人生缺少一个永久的承诺,似乎理由不足。
海韵悠长,可倾心向微澜叙谈,或是裁一段波光种进岸的深情。开放的呼吸,浸入内心,由海涛丛中驰往地球外的太空,沉思时,又觉得很荒唐,清幽的地球分明是万般锦绣。鸥鸣绕过了探海人的脊梁,悬起的桅灯已经归入臂弯,一掬薄薄的阳光,为耳鬓的靛蓝覆盖了天下。
烟涛低语,人在逍遥处,读一篇昳丽文章,坚守着心情,浅眠未安。
唱尽离散,静待荼蘼,选一个朗照的日子,坐上礁岩等海潮再来。泛泛的格调,泛泛的浪漫,宽广海面只剩下细细的水声,湄湄,复又湉湉。桨影起落,一世迷离,大数据被存入了发梢,每个人都独一无二,谁在潮流东南。
4
瀚海之滨,来来去去,千百度。转身时,感念残破。一本敞开的抒情诗集,挣脱了装订线,没有人在意它流失的语句。一切都是蓄谋已久,情绪复杂,暖调的心曲舒展地涌动,且弹拨,且挑揉,将宿愿赋与最朴实的词牌。海水清澈,漂漾着青春的色彩,风在回声中,小唱几朵沧桑里的美丽。
一段近海的漂木,无忧无虑,用生命换取自由的流浪和遗忘。将幽思寄予苍鹰,盘旋了一遍又一遍,一直缠绕到长江落阳,缠绕到无为,缠绕到一个叫石碑文的水乡烟村,缠绕到我的心里。婉约的印迹绘进了一处涟轮,水底珊瑚洁白,清浅如画。凝望久久,低矮的天上一无所有,只有空气给了我深挚安慰,把我融入最美诗词歌赋。
不经意,蹚过人世的冷,在逐渐松软的光线里,我问阅了海市蜃楼。
有一种顿悟,宛若陡岸下方野鸭脑袋上的水光,命运曾全力泅渡,一往无前只不过是一种希望。洋流在委婉诉说,大家活着已很美好,幻想只不过是多余的烦恼,可用人生兑取一壶海上月光。
水花萧萧闪过,不计分秒,天水之间鸟翼稀薄。
关于海边的散文15:海桐树
文/厉敏
海边的树不易成活。每天风吹日晒,海浪拍打,海水侵蚀,好端端的树往往枝杆倾斜,枝叶枯败,断茎露根的。特别是台风天气,那海边的树更是首当其冲,狂暴的海风裹挟着滔天的浊浪,无情地撞击、吞噬着海边的一切。那劫后的惨状无异于刚刚经历一场酷烈的战斗,让人惨不忍睹。海边的树,东倒西歪,伤筋断骨,甚至连根拔起,“抛尸”海滩的,比比皆是。想想这些原本大都应该生活在大陆平静、安逸环境里的树木,移植到这里,却要经受如此痛苦的历练,也真够难为它们的了。
前几年的夏天,我到一个岛上游玩,在去一个景点的途中,看到了令人惊异的一幕。
那是个迎风的海边,低低的崖下全是嶙峋的礁石,海浪在这里吞吐。面前是毫无遮拦的开阔海洋。虽然这天海上吹来的是微风,但站在崖边,已能感受到海浪拍击的气势。就在离海水仅几米的崖壁及坡面上,有一大片绿色挤挤挨挨地爬在上面。那绿色的叶片上像涂了一层釉彩似的,鲜亮鲜亮,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泽。它的色调是那样的厚重、圆润,透出倔强的生命力,仿佛一片抛光的金属雕塑。再看那椭圆形的叶片,如拇指般大小,厚实、坚密,边缘稍向里翻卷,颜色绿中透亮,像清澈小溪中的绿宝石。那铜丝般的叶脉,姿态是那样的肃穆、坚毅,宛如静谧的林中传来的一声声清脆的马蹄声,那急促的声音中,分明伴着溪流的低吟……那坚挺的树叶,紧贴在枝干上,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它们按照风浪的角度,整齐划一地调整好自己的姿态,仿佛随时面临考验的勇士,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位置,沉默中透着自信。树叶下面是粗壮的枝干,它们相互倚靠、支撑,肩并肩,手挽手,枝条与枝条密密地交叉、编织。
多么错综而有力的组合啊,完全是由肢体与血肉谱成的交响曲!在这悲壮的乐曲中,你已无法分辨每个音符来自哪里,面对死亡的舞台,它们各自隐藏了自己的身份,既不傲然独立,也不旁逸斜出,只有心与心的交汇,灵与肉的默契。这首用生命的音符组合的天然之作,演绎的是生存与奋斗的乐章。
也许,我们已在聆听中感受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命运之曲迸发出的在自然的进程中不屈者顽强的抗争之声;我们还感受到了那伸展于地下的生命之手,如何更加悲壮而坚韧地在黑暗中挣扎奋斗的历程……在荒凉的海边,它长成独特的风景,昭示着一个坚韧者成功的奥秘。
这树的名字叫海桐。据说,它的出身也是来自于那闲适、幽雅的庭院。多少年来,它们宁静、安适地在那里生长,备受青睐和爱抚。夏天,它白色的小花聚集在枝头,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在温馨的微风中徜徉,惹人怜爱。那阵阵的幽香,仿佛是蓬勃的青春少女身上散发的气息。但我不知道它何时与海结缘。
多么奇妙的生命变迁啊!一个娇贵、纤弱的少女,竟奇迹般地演变成刚强、威武的壮士!大自然,你这神奇的大手笔,留给人们多少奇异的幻想和多么深刻的人生启迪!那么,是什么促成海桐树做到了迥异的生命角色的嬗变呢?是自然的生存法则,是严酷的生命环境啊!
当然,海桐树无疑是自然演变中的一个成功范例。而那些孤芳自赏,缺乏环境的适应能力,抱残守缺的同类,命运则要悲惨得多。在恶劣的现实面前,它们要么碰得头破血流,要么在自然界悄然消失。生存是人和自然的第一要着。只要活着,不屈于命运的安排和敌手的挤压、摧残,站稳脚跟,放射出生命的灿烂光彩,那么,一切希望都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