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散文

请欣赏元宵节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元宵节散文1:今宵元宵

文/刘腊梅

村人对于元宵节很忽略,它的意义涵盖在春节里,似乎从正月开始,一直都在过节。春节的汤圆不仅是裹腹与飨味,自然较平日里多了热闹圆满的意思。

初一早上,也是一年的开头,头开得好不好,关乎着一年的运道,因此,这天有很多讲究:早上起来不能乱说话,要拣吉利的说;小孩子们格外小心,不能讨骂,更不能做错事;这天所有生活用水都不能倒掉,否则会泄了财气。所以,头天晚上,大人们就会备好空桶空盆以备用。

一大早,奶奶和妈妈起床和糯米粉,糯米粉是头天现磨的,乳白色的米浆盛在布口袋里,滤了水,放在柴灰里吸干水分。揉面团是个功夫活儿,太干了藏不住馅儿,太湿了不成团,功夫不够没黏性,全凭着经验。馅儿是黄糖的,奶奶将它细细切了,剁成末儿,和上白沙糖,简单美味。

也有不计麻烦的乡邻,和了黑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搁一大勺新炼的猪油炒香做馅。火候是关键,过了,糊了,欠了,生涩,却是些挑剔而讲究的人家。奶奶会洗好一枚硬币,随便包在一个汤圆里,如果谁吃着了,就会一年好运。

搓汤圆的力度也是有讲究的,大了,皮会破,小了,不成圆。水沸,下锅,待汤圆皮儿变得透白,奶奶尖着食指摁两下汤圆肚子,肚子软了,就熟了。孩子们则趁此讨压岁钱,女孩子扯一条红绸绳,男孩子买两挂鞭炮,大人们总会大方地纵容这种喜庆的热闹。吃也有技法,不会吃的一口咬下去,准保嘴巴烫掉一层皮。得用竹筷将其一分为二,白玉的皮儿,橙黄的馅儿,像被铀上了一层亮色,晾一下,入口,你的唇齿间搅动的是一种叫做幸福的味道。爸爸不爱吃甜食,但这天却是破例要吃上几个的。我在姑妈家吃过一种猪肉馅的汤圆,将熏制过的咸腊肉细细剁了,拌上炒香的黑芝麻,还有白糖。这种咸甜掺半的汤圆要好吃多了。从磨汤圆粉到吃汤圆,是技术,更是艺术,期间充满期待的过程,更会增加了味道的鲜美。

这之后,开始走亲迎客。奶奶将煮剩的糯米粉掰成不规则状,在太阳下暴晒,遇上天气不好,也要用柴火烘焙。从初二开始,家里陆续来了客人,奶奶会在正餐前再做一锅甜酒汤圆。甜酒是年前早早备下的,发酵了两个月,刚刚好,这种做法适合人多待客,方便快捷,又不失礼仪。

那些旧时滋味,蠢蠢在心念间搅动,那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味觉,更是一份原汁原味的情感,一份良善美好的祝愿。

元宵节散文2:电池灯笼

文/彭庆东

儿时对元宵节的喜欢胜过春节,春节不外乎是穿新衣,吃好的,磕头收长辈的红包之类,没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乐趣在里面。元宵节则不同,是一年中最快乐的时间。

这天,一条街挨门逐户都挂出了红红绿绿的各色彩灯,有走马灯、狮子滚绣球灯、鲤鱼灯、莲花灯、福寿灯……让我们小孩子看得眼花缭乱。待天一黑,小小的县城更是满街攒动的人头,满街涌动的人流,看舞龙、看舞狮,看门外挂着的灯。哪家的灯做得精巧别致,人们总爱三五一群聚在下边欣赏、议论,好的自然引来一串串赞叹。那情景,要比过年热闹得多,也欢喜得多。如此这般的情形里,那灯好灯差就好比人的脸面,灯笼漂亮,主人家自是风光无限。

我的爷爷就是扎灯的好手,每年我家大门口除了两个大红灯笼外,最招惹人的是爷爷做的跑马灯。那灯直径尺五有余,高则几近三尺,中间燃了硕大的蜡烛时,就会翩翩地转出些神话故事来。比如三打白骨精、花木兰从军、嫦娥奔月,或是门神画、牛郎织女、骏马奔驰……那形那神,那魂那韵,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每引来无数惊羡的目光。

这天除了家家户户赛灯的场面外,我记忆中儿时的元宵之夜却是孩子们的赛灯。

那时的我们,一到元宵节便盼望着太阳快点落山,待天刚一黑,我们就结伴挑灯满街里乱窜。小伙伴们也最爱比灯,谁家的灯做得难度最高啊,样子最漂亮啊,甚至会比谁家的灯里放的灯油多,谁家的灯芯燃得最亮,只要能想到的,几乎都要摆出来比一比。赢的就洋洋得意,输的就垂头丧气。有一年,人家做灯依然用蜡烛做光源,我爷爷却另搞一套,将手电筒里的小灯泡连同电池一并拆了下来,安在了给我做的老虎灯笼上。那黄灿灿的灯光把老虎灯笼全身映得透亮,哈,小老虎好像活起来了,虎虎生威。我把灯笼拿在手上在户外无所顾忌地乱跑乱窜,而里面的光源丝毫不飘忽,更不会遭风吹灭。那时,小伙伴感觉很神奇,不知我的灯采用了什么新技术,围着嚷嚷要看究竟,我便跑开。羡慕的小伙伴们时而围追,时而堵截,那热闹劲儿、兴奋和自豪劲儿聚在我心头,久久不肯离去,那年我的老虎灯笼让我大获全胜,那种快乐和得意写在了我红红的脸蛋上。

元宵节散文3:点亮心灵的面灯

文/张光茫

每年元宵节,在我老家那儿,家家户户都要蒸面灯。母亲的面灯做得最漂亮,好看,好吃,更好玩。我常给儿子津津乐道我小时玩面灯的有趣记忆。这小子特别好奇,一个劲地给我说好话,说老爸咱也蒸几个玩玩呗。我说等到了十五,让你奶奶给你蒸几个,我可没这个本事。

正月初七我去上班,没人看管的儿子,就在家里整天缠着奶奶要面灯。母亲拗不过儿子的磨叽,给儿子蒸了几个面灯来玩。我一看乐了,家里的茶几上,摆着十二个月的生肖灯,个个惟妙惟肖,似真的一样。只是个头比我小时玩的有点大,我给母亲说,这么大个的面灯,什么时候才能吃完呢。

没想到母亲说,你没见小区的孩子都没见过这个,我做面灯的时候,孙子的几个小朋友都个个眼馋,我想做大点,也让这些孩子尝尝面灯。

我心想,现在还有谁家的孩子玩这个,吃这个?再说了,人家能否放心咱家的面灯是否干净还不好说呢。但我没敢把这话说出来。

不过,母亲看出了我担忧,说就你小心,人家没你想得那么坏。说着就拉着儿子的手,说跟奶奶去你那几个好朋友家送面灯,好吗?儿子当然高兴。一路蹦蹦跳跳地跟着母亲出门了。我生怕这祖孙出什么问题,就在后面小心地跟着。

见儿子敲响了隔壁邻居家的门,首先露出来的是邻居家男人的脑袋,问干什么的?儿子说给你们家乐乐送我奶奶刚做好的面灯。邻居稍微迟疑了一下,然后说了声谢谢,好像很不情愿地接过了面灯。我在老远看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这是什么事啊,行好不得好!但邻居家的孩子倒挺高兴,大声地说,谢谢奶奶!

另一家也是这样,大人们迟疑着,孩子们高兴着,快乐着。我也说不清我的担忧是对呢,还是错呢?母亲和儿子送了十个面灯,留下了儿子生肖的一个,另一个是我的生肖。

天慢慢黑了,我走在他们祖孙的后面,看见刚才送面灯的那几家的阳台上,都点起了面灯,而且都有一个孩子在旁边呵护着那微弱的光。我知道了,孩子们看样是真的喜欢这古老的面灯,由于面灯的存在,使年味迟迟不肯褪去。这让我想到了我小时玩面灯的那种快乐。

回到家,我和儿子把剩下的两个面灯也点亮了,在阳台守着,生怕它们灭了。此时我明白了面灯的含义,不仅有吉祥平安、五谷丰登的寓意,在母亲这里,更有给孩子祈福的意愿。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到了周末,那天晚上送面灯的几个小朋友都来找儿子玩,手里还拿着他们各自的小礼物,气氛和谐而愉悦。他们爸妈和我见面的时候,脸上也都露出了笑意。

看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也不需要太重的礼物,有时或许只需要一个面灯就足够了,因为它能点亮你我的心灵。对孩子们来讲,这似乎更重要!

元宵节散文4:元宵节,忆花灯

文/雪晴漫舞

“正月十五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春节的喜庆还未飘远,又迎来了火红的元宵节。红红的灯笼生出了翅膀,带我飞回到难忘的童年。

儿时的记忆里,每到元宵节这天的傍晚,村里的小孩子们便会陆续地从家里跑出来,每人手里提着一盏五颜六色的花灯笼走街串巷,奔跑着,欢呼着,嬉戏着,唤醒了沉睡的夜晚,装点了宁静的夜空。这些灯笼有圆形的,有六角形的,有纸糊的,有塑料的,有动物图形的……形式各异的花灯笼在小巷里晃来晃去,夹杂着小伙伴们欢快的歌谣声,让倚在门框边偷偷观望的我,又羡慕又失落。

小时候家里穷,不管我小嘴撅得多高,心里有多委屈,妈妈从不舍得在元宵节时给我买个花灯笼。

记得有年元宵节的下午,爸爸下班回家,看着坐在大门口石凳上撅嘴抗腮的我,笑着说“敏儿,看看爸爸给你带来了什么?”

我懒洋洋地抬起头,爸爸象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拿出几根干净直立的秸秆,几根细铁丝,几张彩纸,对我说要给我做个花灯笼。一听这话,高兴得我一蹦三尺高,一边拍手,一边喊着:我有花灯笼了,我有花灯笼了!

爸爸先把那几根秸秆仔细地劈成细条,把里面的瓤截成小段备用,一边比划着一边扎,一会儿,一个六角形灯笼的雏形就完成了,然后爸爸又弄来浆糊,把一张大红纸糊在灯笼上,再用其它颜色的彩纸剪成好看的图案糊在六个面上做点缀,最后还剪出一把红穗子糊在灯笼底部,一个漂亮的花灯笼就大功告成了!

傍晚来临,爸爸帮我在灯笼里插上蜡烛,拍拍我的肩说“出去玩吧。”

“娃娃哎,出来玩灯了。

不要你的红,不要你的绿,就要你一段小蜡烛。”

我一边唱着儿歌,一边提着灯笼,加入到小伙伴们的行列。那晚,我跟小伙伴们玩得很久很久,歌声飘出很远很远,灯笼把夜空映得很亮很亮!

“妈妈,看啥呢?”儿子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原来我已在阳台边站了许久。元宵节快到了,道路两边悬挂的各式各样精美细致的花灯笼看得人眼花缭乱,可哪个都比不过我心中那个纸糊的灯笼,哪个都替代不了我心中那浓浓的亲情!

元宵节散文5:乡思

文/陆宇轩

刚过去的这个元宵节,我是在省城过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仰望元宵节的圆月。

望一眼窗外灰霾中若隐若现的月,耳畔回荡着席慕蓉那句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里的那轮圆月,该是澄澈而美好的吧。

故乡信阳,别称申城。每当旁人问及家乡,我总爱回答:从申城来。故乡有浉河,属淮河支流,水色温润,清澈见底。浉河之水弯流信阳全境,千余年里滋养了无数栋梁贤才。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信阳潢川人,当年北上入秦谏于王,全家老幼被禁于一庭院中,时光漫漫十余载,他仍胸不改志,最终令秦王叹服。

我有一位忘年之交的老乡,姓许,现供职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去年暑季,与他漫步浉河之畔,他望向清波荡漾的浉河,讲述他与浉河的故事:幼时家贫,往来于田间地头和乡村小学,只为谋得一张开往乡镇中学的“车票”。高考两度失利而志不悔,独自一人去上海打拼,终于拓出一方天地。他说,是故乡的浉河给了他力量和信心。他说,他年轻时常常站在河畔,看河面上白帆点点,驶向无尽的远方,似乎把他的心也带走了,召唤他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那里有大江大海,有大都市和大场面。后来,他沿着春申君的脚步,来到上海,那个也叫申城的地方,像一棵故乡的茶树,在远方生根、发芽,带给人们春天的芬芳。

信阳之申城,比不了上海之申城。城小,城乡都算上也不过60万人。城深,也就故事多,应是融进了世间百事。它不单在于小巷街坊曲环幽深,更在于此城意蕴丰厚。申城的名片有二:毛尖与美食。信阳毛尖茶烟袅袅,香远益清,生于山间僻壤,够深够远,却名播四海。申城特色美食热干面更藏于城之深处,却酒香不怕巷子深,成为人间美味。民国初年,风行一时的武汉热干面,传入与武汉毗邻的中原申城,被食不厌精的申城人改造,添上红油、肉酱、千张、芽菜,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今欲品其真味,一需人引,二要等待。真正的申城味不在装潢精致的挂牌连锁店,却往往在街口深巷某个逼仄小店。端上桌的,不仅在其色香味兼备,更在其承载了申城的内涵。正是那岁月流淌的厚重感,亦为五味之中跳动的美好,传递出申城的独特味道。

犹忆年少时,随外祖父踏遍申城大街小巷,游过浉河大小支流:在震雷山头运笔摹词,于南湾坝口吟咏古今。“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先生的这句感怀,曾令年迈的外祖父动情不已。

故乡,是一种存在,不管是缥缈远去的还是现实存在的,总是勾起无限心绪。无论故乡是多么的小,小到只有烟村四五家,小到鸡犬之声相闻;无论故乡多么穷,穷到篱笆墙柴门院,总是让人牵挂惦念。那是一种基因的延续,一缕乡愁的发散。

也许,许多年后,城镇化的进程会改变农耕时代所赋予的故乡形貌,但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情,一定会化为深深的乡思,不绝如缕。

元宵节散文6:热闹的元宵节

文/黄珺扬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象征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后就到城隍庙欣赏花灯。一路上,我看见许多店门前都挂着大红灯笼。我们来到公园,远远望去,整个公园人山人海,早已是一片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走进正门,映入眼帘是一条巨龙,它的龙须很长,从头到尾,一股豪气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躯,真帅!而今年的灯王高10米,重达3吨,相当于4人高的金马腾空而起,栩栩如生。

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九曲桥,一朵朵荷花灯伴着荷叶。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一棵棵高大的树上挂满了蜜蜂、蝴蝶花灯,微风一吹,飞来飞去,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人群已经把花坛围得水泄不通。我抬头看见一张谜条,上面写着:“我的心打一个字。”我想了一想,和爸爸分析起来:“我是吾,心是竖心旁,那就是个悟字吗?”我赶紧撕下谜条,挤进兑奖处对答案,果然是悟。太棒了!

到了八点整,“嗖嗖搜……”烟花喷上夜空,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星空,这时,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象。一个光彩夺目的花中皇后——硕大无比的大牡丹闪亮登场!颜色多得数不胜数:赤、橙、黄、绿、青、蓝、紫……比彩霞还丰富。

烟花们一个又一个粉墨登场,那优美的舞姿令我们眼花缭乱。这时的夜空就像一条变幻万千的锦缎,绚丽多彩,人们不停地鼓掌欢呼。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是那么的可爱。周围的一切也显得那么美好!

元宵节散文7: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文/胡西奎

元宵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月圆花好,月之圆时,花开正好。元宵,是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元宵节又是月亮节。中国是一个爱月的民族。圆圆的明月被中国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我国的节日史上,曾一度有过五个与月有关的节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十五,花朝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而元宵节作为一年中第一次月圆之日,尤其为古人所重视。这一晚,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明月、观花灯。街头巷尾会耍起狮舞,舞起龙灯、燃起焰火,将节日的夜晚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元宵节也是灯会节。家家户户门前挂上花灯,孩子手里提着花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花灯充斥着大街小巷。一盏盏花灯,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摇曳在寒风中,游走在夜空里。孩子们提着花灯,追逐、嬉戏,欢快的像一群撒在夜空里的星星,笑语欢声在皎洁的月光下荡漾。天上一轮圆月,地上盏盏花灯,交相辉映。月是天上的灯,灯是地上的月。空中月圆,人间花开。明月和花灯都是盛开在人们心中的鲜花,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

花花绿绿的灯笼里,藏着无数的谜语。人们走出屋,赏灯、猜谜。一个个谜语就像女孩们的心事,让无数的才子着迷。要想俘获女孩的芳心,只有猜透女孩谜一般的心事。在赏灯,猜谜之外:多少爱情的种子,悄悄播下;多少情人间的悲欢,悄悄上演。爱情,成了一年里第一朵绽放的春花。

元宵夜的爱情至今仍然活在诗词里。“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这是我很小就会背诵的一首小词。词作通过“去年”与“今年”元宵夜情景对照,展现了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那个有月有灯有花有柳的晚上,勾起了后世读者对那场风花雪月的无限遐想。

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笔下也曾留下元宵夜的爱情传说:“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美丽的夜晚,繁华的灯市,众多的佳丽,作者在执着地寻觅着自己的意中人。真是苦心人天不负,在千百度的寻觅无果后,竟在灯火稀疏零落处,发现了心中的她。他们的爱情如何,他们的命运怎样,辛弃疾为读者留下了一段千古诗谜。

元宵,一朵绽放在岁首的春花。

元宵节散文8:儿时的元宵节

文/陈栋林

小时候过元宵节,村里的活动没多少花样,不像现在这样——猜灯谜、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跑旱船——花样多得很。当年甚至根本没听说吃元宵这码事,更谈不上真的享用了。但是,并不是说儿时的元宵节过得不开心,恰恰相反,可以说别有韵味。

那时候家里很穷,以至于父母舍不得拿出或者根本没有钱给我买一只玻璃纸花灯。于是,父亲就亲自动手给我制作萝卜灯。从地窖里选一只粗壮的红萝卜,用小刀削平两头,在细的一头挖洞,除另一头留着厚厚的底子外,内里全部掏空,成为桶状;在一块小木板上钉一个小铁钉,让铁钉透过木板露出一截;再用细铁丝在木板上扎一个支架,并围着支架糊一层粉连纸;下一道工序,就是将大姐用红纸剪的喜鹊贴在外面,再在支架上固定一根细长的木棍;最后,将萝卜桶的底部插在透过小木板露出的钉子尖上,往萝卜桶里倒上煤油,放进用棉线搓成的灯芯,再点着,萝卜灯就制作完成了。

我拎着父亲制作的灯笼出去,胡同里已人影攒动,叫喊声、嬉闹声此起彼伏。小伙伴们大多拎着自制的“土灯笼”,有麦秸灯、面灯、竹笼灯,有用玻璃瓶制成的瓶子灯,还有跟我的差不多的萝卜灯,简直五花八门。也有许多孩子拎着买来的玻璃纸灯,看起来精致又漂亮。这让我们这些拎着“土灯笼”的孩子羡慕得不得了。

我说山子的玻璃纸灯真漂亮,他却赞叹我的萝卜灯更好玩。两人犹豫半天,终于都憋不住,不约而同地提出要交换。可是,在灯笼马上要出手的那一瞬间,我却赶紧把手缩了回来。最终,我没同意。冥冥中,一种对那萝卜灯异常珍爱的情愫揪住我的心,让我难以割舍;我觉得这萝卜灯才是自己的,还是自己的更好。

有的家伙专爱恶作剧,先是若无其事地走到别人跟前,突然装作大吃一惊的样子说:“啊哟,快看你灯底下有个啥?”听者赶紧托起灯的底部看,没承想,灯火就把灯罩给燃着了。好端端的灯,瞬时化为灰烬。灯的主人傻了眼,撇撇嘴想哭又忍住,气呼呼地说一句“我叫我爹来揍你”,然后终于放开声哇哇大哭着往家跑去。

当然,从没见过有谁的父亲来揍哪一个小伙伴,倒是听有的父亲或母亲哄自己的孩子说:“烧了好,火苗那么旺,那是喜气冲天啊!”

有雪的元宵节是最美的。星星点点的灯火中,雪花纷纷扬扬。不一会儿,我们的衣服上,帽子上,就会堆满了雪,变成一个个小雪人。地上的雪辉映着灯光,四下里更加通亮。我们把灯笼放在一边,或者挂在树杈上,然后齐心协力堆雪人。忙活半天,浑身热气腾腾,一起挑着灯笼围着那雪人蹦着、跳着、叫着、笑着,仿佛我们的欢乐多得满世界都盛不下了。而那雪人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好像童话里的仙者。

磨坊和碾棚是必去的地方。大人们很认真地告诉我们说,元宵夜举着灯笼去磨坊和碾棚里,会有好运气,能在里面找到神仙送来的金元宝。可是,金元宝从来没找到,倒是好几次不小心踩了牛粪。于是大人们又说:小孩儿正月十五晚上踩牛粪好,长命百岁长得壮——反正让他们一说,无论怎么样都是好的。

家乡有正月十五“叫媳妇”的风俗。所谓“叫媳妇”,就是如果哪家的小伙子定了亲,在儿媳正式过门儿之前,趁过节先请到家里来住几天。“叫媳妇”的由头是趁着元宵节来看灯、看热闹,实际是为了加深男女双方的感情。

那年,听说邻居大哥哥拴宝把未来的媳妇接来了,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前去他家探看。可是,那姑娘太害羞,闻声早躲了起来,任凭我们在大门口探头探脑、咋咋呼呼,她就是不肯露面。过了好大一阵子,拴宝突然从屋里跳将出来,明明脸上泛着美滋滋的笑,却又故意使劲憋着,假装虎着脸说:“去去去,有什么好看的,回家看自个儿的媳妇去!”我们被赶了出来,却意犹未尽,又冲进他家院子。如此三番五次,拴宝不胜其扰,最终只好让那姑娘在堂屋门口闪了一下。虽然就那么倏忽一闪,我们却好像打了大胜仗,心满意足地、大呼小叫着散去了。

也有小伙伴好像动了心,回家后,吵吵嚷嚷追着母亲讨要媳妇。他的母亲则吟吟一笑,然后弯下腰柔柔地“呸”一声,说:“丢不丢啊,这么一丁点儿的小屁孩,还没长得跟人一样大,就迷上了媳妇!”

如今,我已经年过半百了,虽然现在的元宵节更加多姿多彩,但还是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对儿时元宵节点点滴滴的回味中。

元宵节散文9:父亲的花灯

文/刘小兵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前几天,父亲就会做几盏花灯挂在房前屋后,让我们一家笑脸盈盈地过上一个元宵节。

父亲是个教书匠,没日没夜地扑在教学上,一年到头,除了寒暑假,难得有闲心坐下歇歇。那年,离元宵节只有一个星期了,周围左邻右舍都挂起了大红的灯笼,每到夜晚,红红的烛光照着大院红扑扑、亮堂堂的,我看着眼谗,一心盼望着父亲能买几个灯笼回来。父亲见我说得恳切,望望里间正睡在病榻上的母亲,慌忙把我拉到屋外说,孩子你咋不懂事呢?你娘身体不好,长期要花钱治病,买个灯笼够给你娘抓好几副药呢!可生性倔强的我哪听得进去,扯着父亲的衣角央求着非要父亲买个灯笼回来。父亲沉吟良久,告诉我说,过几天爹给你做两个吧。我一听,欢喜得跳了起来。

此后,一连几个晚上,父亲都很晚才回到家,母亲一边热菜,一边询问父亲迟归的原因,父亲总是以开会为由搪塞母亲,一开始母亲只是劝父亲别太劳累,白天要照顾母亲,晚上还要开很晚的会,多保重自己的身子骨。可到后来,许是母亲恍悟了过来,都放寒假了,你们学校还天天晚上开什么会?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父亲这才道出了实情,原来,为了攒够买做灯笼材料的钱,父亲一连几个晚上都在给村里的几个差生补课。在离元宵节前三天,父亲不仅攒够了做灯笼的钱,还用补课换来的钱为母亲买了五副中药。

那天,父亲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大圈花花绿绿的厚纸、蜡烛,又到屋后山上砍了一根毛竹,削成许多根细细的篾条。父亲把篾条弯成椭圆的形状,再用细铁丝把竹篾一根根地扎牢固定,然后,裁下各式颜色的纸张,拿起画笔在纸上写上“福”字,描上牛羊等动物,意味着福到家门,人丁兴旺,家畜满院。最后,父亲把一张张精心描画过的纸张粘贴到竹篾上,不大一会儿功夫,一个个透着喜气的灯笼,就在父亲的巧手下诞生了!望着象模象样的灯笼,父亲自己也觉着很开心,我们一家人看着更舒心。虽然,父亲做的灯笼没有商店里卖的精致,但红红的烛光照着我家大院却亮闪闪的,望着父亲亲手做的灯笼,即使在最冷的寒夜,我们一家也不觉得冷,心里总是升起一股暖暖的情愫。

此后几年,父亲不断钻研做花灯的技艺,不光从样式上,还从内容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椭圆、圆柱、四面体、六面体,花样不断翻新,字画也告别了单一的字体和类型,花鸟山水,人文地理,美不胜收。左右邻居看了,赞不绝口,纷纷要买父亲的花灯,每每父亲都以成本价卖给乡邻。有人背地里笑父亲憨,父亲却笑笑说,我做花灯只是图个喜庆,不为钱,再说现在咱日子比起以往来,真不知要强多少倍,只要心里有盏亮闪闪的“红灯”,咱老百姓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越过越亮堂。

父亲的花灯,温暖了我的心房,照亮了我的成长路,也让我的人生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如今,年迈的父亲早已不再做花灯。但每年元宵节,我都会想起父亲当年那些意味深长的话,暖意萦怀中,心底早已升起了一盏明亮的“花灯”!

元宵节散文10:儿时的元宵节

文/郑学富

每逢元宵佳节,各地灯展流光溢彩,可在我记忆深处的还是儿时的萝卜灯和田野里的火把,那么有味、那么有趣。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很少见到花灯,家家户户制作面灯、萝卜灯欢度元宵节。在那个年代,萝卜也不是随便用来做灯的,好一点的萝卜还要用来炸丸子、包饺子,只能选那些糠心的萝卜来做灯。母亲选好萝卜,把底部削得平平的,在上面剜出一个小坑,小坑倒上煤油或猪油,用棉线搓成灯捻,点着灯芯,一个萝卜灯就做成了。天黑后,母亲拿着萝卜灯在屋里屋外、床上床下,尤其是旮旯处,都要照一照,一边照一边念叨:“正月十五照一照,蝎子蚰蜒都上吊。金灯银灯,蝎子蚰蜒灭干净,保我全家得安宁。”原来,照灯的作用是祈求家宅无虫害。照完后,母亲又在我的脸上照来照去,嘴里不停地念叨:“正月十五照一照,眼明耳聪鼻口好。辣萝卜灯、甜萝卜灯,众神保俺不生病。”这是祈求子女们驱除五官疾病。看来制作萝卜灯,不仅是为了观赏、娱乐,更重要的是一种仪式。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是一种天气对应的韵律关系,是老百姓几千年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那个时候的天气不像现在这么暖和,有时雪下得特别大。记得有一年元宵节,大雪纷飞,不一会儿大地和村庄便笼罩在大雪之中。等母亲照完后,就把萝卜灯交给我拿出去玩。我就和小伙伴们手端着灯,来到打麦场、田野里,点灯玩耍,奔跑着、嬉闹着,雪水把鞋子浸湿了,脸和手冻得红红的。比我们年龄大一点的哥哥们则拿着秃头的笤帚,或用木棍绑上麦草,或用芦苇杆扎成火把,点着后在空中舞着,或用胳膊绕转几圈,扔向空中。一边扔一边喊:“柴火把,琉琉灯,一棵秫秸打半升。柴火把空中抛,打下的粮食吃不了。柴火把亮又明,田间害虫全灭净。”据说,上古时代,民众于夜晚在乡间田野手持火把游行、跳舞,是为了驱赶虫兽,减少虫害,希望有个好收成。这是我老家保留下来的对火的崇拜,对丰年祈求的娱乐形式。

夜深了,雪越下越大,风越刮越大,卷着鹅毛一样的雪花飘飘洒洒,给小麦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火把借着风势,燃烧得更旺、更红、更亮,伴随着欢笑声、嬉闹声,异常壮观。这时的人越聚越多,火把也越聚越多。大家就比谁抛得更高,谁舞得更快,好像是一条条火龙在夜空中飞舞。夜色中的田野,顿时变成光的世界,火的海洋。我们手中的萝卜灯好像是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点缀在白雪皑皑的夜空中。飞舞的火把和闪烁的萝卜灯,映衬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把乡村的夜空装扮得分外绚丽。

元宵节散文11:元宵节

文/余运桥

每到元宵节,娘总要做一些热粑团子。那真是一道美食,半湿不干的米粉包住一些野地米菜,放在蒸笼里蒸熟,散发着扑鼻的香味。家乡盛产稻米,老家人就地取材,无意间就做成了这样一道美味佳肴。我离开故乡二十五年,在异地过了二十五个元宵节,节日餐即使再丰盛,也抵不过那热气腾腾的热粑团子。幼时家穷,上顿不接下顿,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娘一到元宵节,总要变戏法似地做上几个又白又胖的热粑团子让我们解馋。现在回想起来,那该是一种怎样的奢侈啊!

如今又遇元宵节,我忍不住打电话给娘,问她做了热粑团子没有?娘笑笑说,你还在想那个东西!今年没有准备米粉,没有做。我不禁怅然,随后又释然了。热粑团子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许就是穷的象征,如今已是21世纪了,有些陈旧的东西也该扔扔了!但我却扔不掉,那段岁月挥之不去,深深地铭刻在脑海里,总是那么任性撩人。我曾经揣着热粑团子上学,一个上午冷却下来后的冰冷坚硬,那一顿顿中午饭至今嚼起来还是那么香甜味美。我曾经提着热粑团子跟着父亲、娘,还有姐姐们下地劳动,就着沟渠里的水解决一顿温饱,滋味咸涩却是多么的自由惬意!然而现在这一切竟然都没有了!

这个元宵节,我只能守着电脑编一些莫名其妙的文字,忙碌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会议,应付着一些半真半假的人事,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语,下班后还要赶一顿伤肝闹胃的宴席,又如何抵得上热粑团子时的岁月那般纯粹真诚?!这不是矫情,时间老人已容不得我去矫情。每每我就想,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四方桌上,哪怕是蹲在瓦屋前抑或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大口大口嚼着热粑团子,甚至来不及眺望远处裸露的田野、歪斜的老楝树、弯曲的小河……那种真挚的温馨从心底油然升起,好不令人心往神驰!

七十七岁的娘和父亲真的老了,他们已经没有劳力去碾米粉了,又如何做得了热粑团子。从村子到小镇,也许就只有大几百米远的距离,但那是多远的一段路程啊。就像我,一千一百公里的路程,乘一趟飞机才一小时十分钟,坐一趟火车才十六七个小时,自己开车也不到两天时间。为什么回不去,为什么不能与娘和父亲过一个所剩不多的元宵节?无数次我问自己,都无法解释得合乎情理。也许是担心糟糕的车技,也许是发愁经济的困局,其实都不是,是孝道的日渐伤逝,是世俗吞噬了那些久远的记忆。

我已不是我了,下一个元宵节我必须回去,找回我自己,去掉那些积重难返的城市病。我自己去碾米粉,我自己去挖野菜,向娘学做热粑团子,做给娘和父亲吃,然后醉倒在故乡的怀里,听风、看雨、忆久远的乡俗人情!

元宵节散文12:那年的元宵节

文/王芳

十五的元宵,每年都是人间的一场盛会。观花灯、猜灯谜、民间杂耍,民俗活动的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元宵节要的就是这份热闹和喜庆。

古人对元宵节花灯有种种抒意,欧阳修先生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诗中元宵之夜,一对有情人相约,月到柳梢头,一起看花灯。这样的意境在元宵之夜,被作者用优美的文字抒写出来流传千古。再看辛弃疾笔下的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繁华的灯会、如此有情趣的人儿,再被辛老先生妙笔一点,就呼之如出,分外动人。有了这样的诗句,元宵节让人多了想象和向往。

小时候的元宵节已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是前年的元宵节,我陪着父亲在南京看病,那种心情无法言说,看着患有尿毒症的父亲,唯有垂泪。父亲一生,为了工作和儿女,累坏了身体,到了老年本该颐养天年,偏偏得了这种病。妹妹含着眼泪说:“给父亲换个肾吧,姊妹这么多,总有一个能和父亲配对成功的肾。”父亲听后,抬起头来,眼泪扑簌簌地打落在枕头上。他说:“你们有孝心,我知道,可是我老了,没有几年活头,你们还要赚钱养家,没有好身体,那怎么成?如果你们谁再提换肾的事情,我连血液透析也不做了,马上就回家。”父亲是个退休干部,年轻时带过兵,向来说一不二,全家人都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就这样,我们姊妹几个只能陪着父亲在南京过元宵节。

父亲做完导管手术,透析后,精神好了许多。我们姊妹几个在饭店里为父亲定了一桌他爱吃的菜,老公和妹婿背着父亲来到了饭店,一家人,在异乡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那年,南京元宵节的夜晚格外美丽,窗外五颜六色的灯笼一闪一闪,璀璨的烟花照亮了石头城,父亲喃喃自语道:“好多年没来南京了,旧地重游,变化太大了。可惜身体不争气,不能再到处走动,看一看那些老战友了。”我的眼泪围在眼中直打转。父亲说:“丫头,你不要难过,人的一生总有许多遗憾,不过,我有你们几个孝顺的孩子,有国家给发退休金,这辈子也值了。”

父亲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豁达心胸,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使我们姊妹几个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挫折与困难,都会有能力战胜。今年我回家过年,看见父亲依然健朗地在家里收拾家务,心颇为宽慰。

年初三那天,姊妹几个带着孩子围坐在家里,听着父亲谈笑风生,他对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关于家风的话题赞不绝口,他说只要家风好,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才能传承下去。父亲创作了一副春联:“忠厚传家远勤劳致富好”他希望自己的儿女,都能诚实守信,勤劳节俭。

母亲说:“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去医院做透析,他怕耽误姊妹们工作,常常都是自己步行去,步行回。”父亲把自己的病当成一场战争,只要他能走,就不会倒下,只要他自己能动,就不烦扰儿女。他每天像上班一样去医院检查、治疗,充满信心地活着。父亲的言行给我莫大的安慰和动力,让我这个漂泊在外的女儿心里很踏实。

今年的元宵节,妹妹说她一定会带着父母去观灯、猜谜、看烟花,再吃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芝麻馅元宵。她说,家里一切有她,让我在外安心工作、快乐过节。妹妹一席话,让我眼里蒙上了一层雾水。剪不断的亲情,就这样,在一个个节日里相依相连。

元宵节散文13:乡村元宵节

文/陈树庆

春节的味道还意犹未尽,新年的鞭炮硝烟尚未散尽,元宵节便宛如俏丽娉婷的村妇,满面春风地款款走来。

在家乡人眼里,乡村最美不过元宵节,大年是春节的序幕,元宵节才是春节高潮,就像压轴戏放在最后演一样。乡村小镇元宵节虽没有县城阵容庞大,但也别具一格,融合了灿烂而悠久的乡土文化精髓,踩高跷,舞狮子,耍龙灯,划旱船,顶花桥,传递着一种古老而传统佳节的韵味。

在我的记忆中,演出者都是村里爱好文艺的叔叔伯伯婶婶们组成的,每天酒足饭饱之后,踱到村委大院里,边胡吹海聊边舞动起来。表演大都以戏剧化装人物出现,演出的故事情节均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整个表演既惊险刺激,又诙谐逗趣。于是震耳的锣鼓声,鞭炮声,人们的笑声汇聚在一起,把整个村子渲染得既喜庆又详和。因好的文艺节目还要到镇上去汇演,各村的叔叔伯伯婶婶们都暗地使劲儿,整个村庄都会因为元宵节的即将来临而沸腾。

到了元宵节这一天,大家伙儿倾门阖户,扶老携幼,穿红挂绿,欢天喜地到镇上看演出,里三层外三层围个水泄不通,有镇上组织的,也有来自各村庄的,从清晨一直耍到深夜。踩高跷的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路面,摇晃舞步,动作惊险,围观的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呼声。舞狮子的从街一头舞到街另一头,活灵活现,锣鼓喧天。尤其是划旱船最有情趣,漂亮的船姑娘坐在船舱,恰似一朵流动的花儿在小镇上飘荡,船儿搁浅了,老艄公用桨撬、肩扛、手抬,动作诙谐夸张、惟妙惟肖,引起阵阵喝彩声。元宵节时就连平时不怎么出门的老头老太太也要在儿孙搀扶下颤微微地出门观看。此时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们身体放肆地扭一扭,憋屈了一年的嗓子吼一吼,喊出一年的舒心如意。因元宵节是乡村的狂欢节,于是,嘻闹声、欢笑声、锣鼓声,声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乡村元宵夜晚的交响曲,回旋地飘荡在上空。

元宵节吃元宵,也是乡村一道靓丽风景。乡下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善做饮食,元宵做得最拿手,用家乡的山楂、芝麻、核桃仁、枣泥为主,加上白糖,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吃起来齿颊留香。不知是哪家最先点燃了元宵夜,噼里啪啦地鞭炮声引爆了整个乡村,不绝于耳的炮竹声此起彼伏,飘荡夜空,打破了乡间的宁静,一道道光束银花划破夜色,形成一支震耳欲聋的交响曲。吃罢元宵节的汤圆,小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吆喝着同伴满街巷里钻出钻进。大人们乘兴走出家门,聚在一起闲聊,或去小镇上看看文艺演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的红红灯笼摇曳在夜风中忽明忽暗,每一盏灯有每一盏灯的心思,是乡亲们在里面点燃的对这新的一年的盼望与祝福。

年年岁岁过元宵,岁岁年年俗不同。如今,每到元宵佳节,乡村里各家各户门头上悬挂红灯笼的风俗早已湮没无闻。而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吃完元宵,打点行囊,辞别家乡,出门打工或准备春耕。元宵节在庄稼人心中渐渐淡化而去,原本村庄元宵节的热闹,只能在梦里久久地回味了。

元宵节散文14:相约春天

文/李瑞华

元宵节的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年的喜庆气氛,算是又迎来一个高潮!元宵节的晚上,风已无寒,微软的东风缠绕了温柔轻轻荡来,那流光四射的焰火,似被风吹绽在夜空中的如锦繁花,如一场不期而遇的流星雨般美丽。

过罢了元宵节,年离我们越来越远。是时候收拾心情,打点行装,恢复工作状态,迎接新年第一轮曙光了。

阳光似乎更美。明媚的晨曦,阳光绕过季节的栅栏,轻轻落在指尖。透过十指的缝隙看天,云淡风轻,天空湛蓝如海。伸手,抓一把云影,抚得花香满衣。时日里的快乐,也许就是,可以每天用一颗素简清宁的心来看周边习以为常的事物。

其实,季节的转角处,冬已掩去一抹葱茏。岁月深处,打捞起的素色诗笺,铺成的是柔情,还是眷恋?许,只是一些怀念和不舍。这一季的凉已然是越来越深重了,然,光影交错中,一份别样的情怀,历经红尘的漂染,仍依稀闪烁着最初的感动。一些相遇,纵使落寞了岁月,爱也是枝头上摇曳的安暖,璀璨着华年。

依然,喜欢在闲暇时随意涂抹些心情断章,落在指间的墨锦,有着暖暖的安恬。很多时候,前行的脚步已不会再匆匆了,日子越过越安静,似乎也越来越享受一份安逸平淡赋予的美好。堆积的情感亦如这时光一一沉淀,仿佛只为寻找一个柔软的角落,安放一瓣落花的忧伤。光影交错中,也越来越习惯那些走近又走出的身影,许,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长久。慢慢的,学会珍惜,一份素白的心境,更能品味到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甜美。

谛听春的脚步声,把深藏在心中的希望点燃,挥手向昨日作别,让我们相约春天。

相约春天,是对寒冬的一次告别,更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相约春天,是割舍对过去的依恋,更是把梦想再一次装扮。

回望走过的路途,每一步都不平坦,快乐与忧伤串成一行行步履的艰难。太多的叹息、太多的坎坷,总不时萦绕在心间;拼争的煎熬、失败的痛苦,总会让人滋生遗憾。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翘望,曾经的汗水、曾经的热泪,也会为明天的出发积累点滴经验。面对即将到来的春天,只要把心中的浮华沉淀,一切不快都会成为过眼云烟。

春天的和风,不单吹皱一池春水,更会吹去寒冬的慵懒、把尘封的心愿吹得五彩斑斓;春天,不光万紫千红,也让心花做一次怒放;春天不仅复苏万物,也会复苏理想与信念。

春天是播种梦想的季节。就把梦想的种子播洒在期待的土壤里,让它伴着露珠、绿草、鲜花一同萌发,最后成长丰硕的笑脸。

听,春天的呼唤声传到耳畔,春天的消息已近在眼前。

让我们给绚丽的梦想插上翅膀吧,抛却一切失败的苦恼和成功的喜悦,再次把力量的拳头紧攥;让我们激扬起生活的热情吧,扬起生命的风帆,迎着新一年灿烂的朝霞相约春天、拥抱春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