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中学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中学的文章1:寒窗之光

文/柏红秀

刚进龙冈中学,我就被宿友们拉去看高考光荣榜,这是母校一项励志的优良传统。

榜是朱红色的,让人远远看去就心生欢喜。仔细看完大红榜以后,我的心却冷了一大截。那年,学校总共只考上三十名大学生,一个班平均也就五个。我暗自一算,发现依照这种状况,只有冲到班上前五名的,才有考上大学的希望。从此以后,考上班级前五名,便成了我最明确的目标。可是,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难如登天!

同学基本上都是寒门子弟,都渴望能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所以个个都成了“拼命三郎”,不是“夜猫子”,就是“百灵鸟”。要一直保持前五名,又谈何容易?

于是,失意成了家常便饭,年轻的我显然并没有强大到不为成绩排名所左右。就像黑云压着太阳,我的生命也布满着迷茫。成绩先是忽上忽下,接着又一落千丈。

高考前第三个月,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参加家长会。此时,我已经从最初的第二名掉到了班上的三十二名。父亲报之以长久的沉默,并没有指责我一句话,这更让我万般内疚且无地自容。

一向不愿意向人倾诉的我,第一次向一位插班复读的学姐谈起了心中的忧愁。学姐个子不高,齐耳的短发,圆圆的脸,每天都示人以微笑。每次看到她平静甜蜜的样子,我都难以相信,她是经历过高考重创的人。

“你也就是数学弱点,并且仅限于几何。不要放弃,还有三个月呢。我们一起加油吧!”学姐的劝慰,让我顿觉轻松了很多。学姐不仅用温柔的言语鼓励我,还用切实的行动帮助我。那天促膝长谈以后,她每天晚自习前都会递一张自己出的数学试卷让我做,批阅并给我讲解。这一帮,就是三个月!

记得最后的三个月,我的心一扫先前的阴霾,如同雨后晴空般澄明。我每天都信心百般地规划,争分夺秒地学习。每天课程结束以后,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林荫大道的梧桐树下背书,常常一抬头已是夕阳西下,鸟儿归巢;回到宿舍时,总能见到月挂梢头,或是星辰璀璨的夜景。

要奔赴考场时,我无限深情地回望着苍穹之下的母校,内心起伏不定的唯有感恩之情。她不仅见证了我的寒窗之苦,还让我看到了寒窗之光。

这束寒窗之光,从此也改变了我的人生底色,使我乐意与光明相伴,甘愿与读书为友。正因为它,多年以后,我仍然会深深地眷恋着这“黑色的七月”。

关于中学的文章2:重聚

文/九满

桂长云,我的中学同学。他是一个特别温和的人,我从来没见过他发过脾气,他是那种走到哪里都能给人带来阳光的人,他和你相处,好像他压根就没有从你身上得到什么的意欲,相反,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却从他身上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关爱和牵挂。

老桂勤奋好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天埋首于教科书或题海里;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下了晚自习,教室里熄了灯,他就去路灯下背课文记单词。

那年高考,他去了苏州医学院,经过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洗礼,为了那个诺贝尔医学奖,他远度重洋,走进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实验室,成为新时代的“居里男人”。

老桂漂洋过海后,我与他便失去了联系。有时偶然想起他,也不知道如今的“老美”是否还能感知我这个老同学。

今年九月,我加入了高中同学微信群。

走进微信群,老桂竟奇迹般地活跃在同学群里,经过彼此的沟通,我感慨老桂还像过去那样,继续以基督教徒的宽容与善良感动着我,我俩依然以最纯真的方式交流,他以“群霸”的地位让我如沐春风。

今年秋天,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老桂和我们几个高中同学相约回到那个生我们、养我们的故乡。

重阳那天,我带着妻子,满怀期待的登上返乡的高铁。

我刚上车,手机便响个不停,“九满,我出发了!”“九哥,你到哪里了?”太好了!我无数次设想和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在分别三十多年后,重聚故乡南洲镇。

一路上,天公作美,风和日丽,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在老桂“家”,同学们握手、问好,打着哈哈。

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个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假洋鬼子”,还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的爽爽英姿,眉宇之间还收藏着曾经的坦率与大方。一个突兀而来的熊抱,更是让我始料不及,变化太大了!一个曾经腼腆害羞的小男生!竟变得如此热情大方。

在罗文花海,一些同学已在停车场等候。当我读着眼前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笑脸时,却又无法抹去当年的印迹,即便一见面就感觉他变了,但是,我的意识里仍固执地以为:他还是当年的他!

走进罗文村,我们仿佛置身于七彩斑斓的梦幻世界,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碰撞出奇妙动人的火花。我们行走在这“花花世界”与涂鸦艺术长廊,用脚步去慢慢丈量,用全身心地体验感受故乡的一草一木。

早过了荷花、向日葵联袂绽放的季节,好在大片的波斯菊如繁星点缀,无数不知名的小花争芳竞妍。环顾这广袤无垠的花田,同学们为之心旷神怡,渐渐融入故乡那似曾相识的花海,女同学们尽情地拍照嬉戏,过把花中仙子的瘾。

在罗文湿地,一朵残荷静立塘中,貌似萧条遗憾,却有一缕若有若无的暗香在浮动。含着莲子的莲蓬,仿佛幽深的眸子般,凝望着一个个远道回来的游子。一支支残荷折倒在水中,枯败里藏驻着一种不折的神韵,就像岸上流连的我们,回归故乡了,踏实了、升华了、洞彻了!

漫步游荡于罗文村,畅享故乡民居、花海、涂鸦、湿地水乳交融的生态与艺术之美,在视觉、思维、记忆里,我们的同学情怀逐步升华。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连我这个“土著”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到罗文花海的怀抱,感受全身心的畅快与温馨。我想:唯美的景色,浪漫的花海,愉快的行程,必将给同学们留下醉美的回忆。

欣赏完罗文景致,同学们汇聚到乡味餐厅。

餐厅外,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的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我们的身上、脸上暖烘烘的。大家围坐成一个圈,忆往事,话今朝……

开饭了,火锅鸡、红炆水鱼……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有条不紊地呈现到同学们的前面,大家一边品味故乡土地回馈的珍馐佳肴,一边兴奋地询问彼此的人生经历,共同回味当年开心的瞬间。

在这种氛围里,同学们把诸如身份、职业、地位、名利这些如影随形的社会标签,痛痛快快地从自己身上剥离下来。褪掉诸如教授、土豪、失业者等社会头衔,把自己还原成纯粹的一个老同学,畅所欲言,不再掩饰什么。

后来,我们陪老桂漫步德昌公园,回南县一中,依恋南茅运河。任思绪或远或近慢慢地漾逸,细细品味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关于中学的文章3:站在青春的末端

文/张琦

中学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毕业找工作……人生每一个阶段都会一个转折,每一次的感觉就像是站在了青春的末端。因为每一次成长的代价都是不一样,未来的局面从来不由我来控制,所以充斥的迷茫、恐惧日愈膨胀,最坏的结果是迷失自我。

不管你已经做得多好,或者摒着怎样最好的心态来接受最坏的结果,往往现实不会顺从你的意愿,愚弄你像只被抛弃的小丑。偌大的世界,那么渺小的你竟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落脚点。奔波、彷徨、疲惫,这一切又能怎样?除了默默承受,实在无法想出还有更好的理由说服自己相信这个世界还是美好的。承受的过程不要期待会有尽头,迎来的只会有更大的压力。有时候在想,人身在世,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当我们连自己也没办法养活的时候,是否还能信誓旦旦跟父母说不要担心,是否还记得曾要过的生活,是否还记得那份热血?

当每天花费两三个小时浪费在繁杂的交通上,那时的我是否还会拿起书本静下心来阅读,还是彻夜为自己的生活而哀叹?想想未来的生活,真正害怕的不是自己怕吃苦,而是害怕自己原地踏步,止步不前。如果有一天我发现自己彻底沦陷的时候,没人挽救的时候,那么后果连自己也无法设想。

一切还没做好准备,只想反复对自己说不要给自己太多的期待,如果这些期待不是自己能给而是等待他人,那么现实狠狠地告诉你没有。你想要的一切只能通过自己,努力使唯一的捷径。人生的转折变数很大,不是缺少机会,而是机会在你面前怎样化为有利的条件。我已经过了可以撒娇的年龄,成人的洗礼就是让我变得更加强大,柔弱的下场是被人家践踏。

不要随便动心,不要沉浸在回忆,不要在夜里哭泣,愿上帝保佑,我是个好女孩,一直!

关于中学的文章4:追梦悟园

文/孙美堂

他是一位中学退休的高级教师,退休后月薪4000余元,儿子在繁华的市里有房子,自己在镇上也有家,而他却放弃了那些优裕的生活,只身来到大山中,寻找自己的一个梦,用镰刀、锄头和开山镐编织一个绿色的梦,一个属于自己的彩色的梦想。

他从教41年。60岁退休那年,他就一直为自己的下半生定位。经过千百次的慎重考虑后,他终于作出了一个重大的抉择,他要把他的下半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这个决定当时使所有认识他的人大吃一惊,家人、子女、同学、学生、亲友、乡邻都持反对意见。都认为,你并不是生活过不去,为什么要远离大中城市或者繁华的小镇到这大山中来?为什么要放弃不算富裕但也还优厚的生活条件而要钻到这深山老林里来过这种类似苦行僧的生活?你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

然而,他毅然决定,他要寻找,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梦。

他只身来到他的老家。两个山头和一个环抱的山坳,集雨面积约为一百八十亩吧,他永久性地承包下来,他要在这里,在这片大山里编织他下半生的梦。

这里曾经是一个采石场,因时代的变迁已经废弃几十年了。要说是一片山林,山是实在的,怪石嶙峋、山高坡陡。林却是子虚乌有,满坡的荆刺丛生,连一条进山的路都没有。原来采石场存放炸药的小石屋和放炮时民工藏身的小石屋都笼罩在漫山遍野的荆棘丛中,乍一看去,除了荆棘就是荆棘。

他用镰刀从山边上开始,一刀一刀地开辟出一条进山的路来。他用麻布把手臂和腿眼都包裹起来,但是手上脸上,仍不时被划出一条一条的血口。每天从清晨上山,一直砍到傍晚,日复一日,砍了一个多月,终于开辟出一条进山的路来。荆棘是砍去了,但进山的路不比平原上的路,凹凸不平,乱石横堆,根本走不得,他又花2万多元请来了挖土机,硬是乱石中开辟出一条通向山场的马路,包括场子的清理,终于清出了一点眉目,那一片废弃的山场,终于有模有样地展现在他的面前。

把废弃的炸药库清理出来安放好简单的行李,他就开始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天清晨,他就全副武装地冲进莽莽荆棘之中,挥刀斫砍,杀出一条血路。当第一块一亩多地开辟出来之后,他就开始挖山、栽树。然后又砍、又挖、又栽,周而复始。砍烂了几十把把镰刀,挖坏了几十把锄头之后,那片荒山欣喜地吐出了新绿,换上了新装。

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半山人。

半山人,半个山人。一半是山,一半是人。山人即野人,半个野人。他为他的那片山林取了一个名字,叫五园山庄。五园者,杜仲园、油茶园、竹园、百果园、小花园也。杜仲园里有2121棵杜仲,占据了半个山头。油茶园里有1111棵油茶,在那片向阳坡上。竹园里有5种竹:楠竹、贵竹、水竹、苦竹、棕叶竹。他植竹是想让这周围两万亩山地有朝一日都能变成竹海。他对竹有很深的研究,并且对植竹有很深的体会。别人的竹,8年才能成林上市,而他植竹,5年就能成林上市,将近缩短半个周期。

他的百果园,说百果一点儿也不过份,他栽有十大类果树70多个品种,光桃树就有7个品种,柑橘类就有20多个品种。他的房前屋后、山上山下,遍植花草,有菊花园、樱花园、三友(松竹梅)园、兰花园……真可谓园中套园、园内有园、到处是园。他还培育了82根银杏,一棵稀有的“红心树”。

房后有一块福地,一块天然的巨石突兀在峭壁之边,从早到晚没有阳光直射,一年上头没有烈日侵袭,无风、无蚊、无虫、无草。他从城里运来废弃的人行道砖,把这里装扮成一块风水宝地,在这里下棋、抚琴吹笛。

而今, 山已不是那山,因为那山更绿了;水已不是那水,因为那水更清了。那山那水,更加郁郁葱葱,迎着朝阳伴着晚霞,泉水叮咚,瓜果飘香,宛如神仙洞府,笼罩在飘飘渺渺的白云之间。

在这里修身养性,禅悟人生,自得其乐,苍山不老。有朋友建议,他也欣然采纳,把五园山庄改为悟园山庄。

爬上高山入氧吧,

白云深处好安家。

悟园盘踞巅峰处,

晚听松涛晓观霞。

关于中学的文章5:不仅仅是怀念

文/吴春玲

××,一个私立中学,印象中很久很久以前似乎就听人常常提起、却永远没有去过的学校,一个沉睡在记忆的深处,似乎永远也没有机会想起的学校。下午,在网上浏览时,一则相关的新闻,却让与此相关的一切眨眼间鲜活了起来……

生活中,人、事、物往往密切关联,不可分离。就像很多复杂情绪的再现,往往伴随着当时不可抹煞的场景和记忆一样,与××中学的相识,源于一位退休的老校长。

当时,年轻气盛,对那老先生颇多不满。一是房子问题,当时还处在福利分房的尾巴上,很多单位的领导,都抓住最后的机会给职工解决住房问题,偏偏他无动于衷,稳坐钓鱼台,整天地出入于教学楼之间,那份只关注课堂与教学、其余一切事不关己的闲云野鹤般的超然心态,让没有房子住的我辈年轻人很是生厌。

那时,我刚进校不久,还住在与教室毗邻,丝毫没有隐私可言,只能称之为落脚之地的办公室又兼教室的行政楼里。

因为与学生住在一起,白天的喧闹自不待言,可是夜晚的安静却是属于我们的。然而,那是六十年代末的老建筑,一层楼只有一个卫生间,当然是很多个的那种。我住在顶西边,而卫生间却在顶东头,每往返一趟大概要长途跋涉三百多米,大概相当于三分之一公里,一站多地吧。

虽然年轻,且有火热的爱情相伴,但那段日子还是一段令人迷惘到不知所措的时光,那种煎熬与无望让人不由得迁怒于很多与之相关的人。不作为的老校长就是其中首当其冲的一个。

但是,他很快就退休了,听说是就去了××,刚刚开始创办的一所民办中学。

有时候,在学校大门口偶尔会遇见他,整日急匆匆的,连头都不想抬的样子,离开学校去别的学校,很远的地方去上班。

有时候,他看到我,会很和善的一笑。我不知道他是否还认得出我,毕竟他退休时,我不过刚刚工作,也许一年还不到。虽然毕业于名校,但不是美女老师,也不喜欢出风头,因了毕业分配时的种种不平现象,自诩对人事的复杂与冷酷有了清醒的认识,这时的我,由心灰意懒适时转化为知足常乐的小念头,再不复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力量。而在强手如林、藏龙卧虎的这所名校,盘根错节的人事关系中,这样的人是很容易湮灭于芸芸众生中的。

就如同我的寻常容易让人遗忘一样,老校长在学校地位的特殊,却让他很容易成为大家的谈资,这也许正是他们那样人的一种悲哀吧。

在所有的议论中,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被迫提前退休……我并不知道详细,也无意打探这些看似无聊的事情;但是,我却清楚地注意到,那时,有着清癯的面庞、颀长的身材、很有学者风度的一位老人,不知为什么,突然间就委靡了下去,精神的阳光和气质的儒雅不复存在,只留下了和善的笑容。

由此,我记住了××,想起它,就想起了那位落寞离去的老校长,因为后来的人事变迁中,因为后来复杂的社会经历中,我知道,像他那样一个人,实际上很适合做一个这样学校的老校长的,不单单因为他在招我进校时,听完课后没有打官腔似的说“研究研究”,尽管他那样即使那样说也很正常。所以,当他说“带学校协议了吗,那咱们现在就签了吧,我一会还有个会”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既没请客也没送礼,就这样我找到了一份后来看起来还确实不错的工作,现在想来还充满了一种不可思议之感。

因了这位老校长,因了后来教学工作中种种被盲目指挥的不可理喻,因了后来生活中种种因为比较而得来的思念与权衡等多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我们这代人,后来常常回忆起这位老校长在校的日子,他的种种好处,他对教学那种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指点,他对老师,哪怕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那种只源自于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简单的尊重,他的那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管理一个学校的平和和大家由此而自然激发出的创造力,都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我们思念的缘由。也因为这样,他的被迫离开,他在住房问题上的不作为,以及他那一代人所秉承并身体力行的教师可以不拿报酬也能无私奉献的理念,后来也渐渐地为我所理解了。

甚至还常常有一种感慨和思索,一个人的功过是非,是不容易被论定的,普通如我们的老校长,尚且如此,那么,那些所谓的伟人,也应该经受时代和时间的陶冶和洗涤,方能给我们一个在当时看来也许更接近于真理的答案吧!

一个人,在一生中,身边要经历的人,还有事,能有多少呢?这段没有回程的旅途中,于是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当时看来占据了身心,甚至使自己无法控制的抓狂般的举动,其实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地淡出视野,成为不值一提的事情。鲁迅先生不就说过,“时间的流驶会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吗?

可是,有的人,一旦淡出,就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出现,或者,有时,潜意识里在拒绝他的出现,是有意识有选择地遗忘,而有些人,是无意识地遗忘,所不同的是,后者,常常会在某个安静或嘈杂的时刻,会在某种不算特别的环境中,因了某种说不清也道不明的指引,在意识的背景中突然地清晰起来,然后,不以你意志为转移地来到你面前,来到你的头脑中,然后,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重新介入你的生活,然后,以或伤心或悲伤或平淡无奇的茫然提醒你,它的存在。

不仅仅是怀念,甚至不仅仅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件事。只是偶然的时间里,你也在这里,我也在这里,同一时空里不期而遇的重逢,激荡起了一点思维的火花而已。陷在文字的美丽陷阱里,谁能说清哪些是真,哪些假呢?

当代着名作家王海鸰在谈及她的自传体小说《大校的女儿》时曾说,以前的作品是写出来的,以一个作家的笔力做出来,而《大校的女儿》,这一部是从心底深处流出来的。那些没有领略过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与自己说话,然后进入灵魂深处,进而达到物我相忘的境界的人,也许会在一念的直觉指引下,说她矫情,但是,我读到那篇访谈时,却是自然而然地笑了出来,是极其会心的那种笑。

关于中学的文章6:罩子灯的 陪伴

文/张建树

1978年,我正在村子里的大队部上中学,为了全力以赴冲刺中考,老师要求我们毕业班的同学要上早晚自习课。

早上到教室里还是漆黑一团,那时候乡下没有电灯泡,我们就每人从家里端来一盏煤油灯,一边学习,一边吸着灯芯飘出的黑油烟气,一开始都还觉得很好玩儿,没人在意有什么后果,后来许多同学觉得身体不适,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有的咳嗽加剧,一口一团黑痰。家长和老师这才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于是号召同学们到城里去买罩子灯。

罩子灯很科学,在灯的底座上加了一个玻璃罩,灯芯大小可以随意调,灯光很亮,点燃起来没有一点油烟,既美观又卫生。每个罩子灯才一块二毛钱。家里富裕一点的就一人买上一盏,家里穷一点的就两个人兑钱买一盏。一早一晚用过之后,再小心翼翼把灯放好,特别还得把灯罩取下保存好,用一团软纸塞在里边,外边再裹上一层。

这盏罩子灯一直陪伴我到中考结束,我也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后来进入高中后学校的条件大有改善,这盏罩子灯不再派上用场,被束之高阁。

光阴似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每每看到家里的这盏罩子灯,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快乐的学生时代。

关于中学的文章7:眼见也虚

文/于永海

妻子是一名中学老师,有一天,她下班回来后阴沉着脸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看出不对,我立刻走上前去关心道:“今天这是怎么了?有人惹你生气了?”妻子转过头看着我,一脸郁闷地说:“今天,我不仅在全学校出了名,而且被一个学生将我一直坚信着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彻底推翻了,原来,有的时候亲眼看见的未必就是真的!”

“出名?出什么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也没错啊,怎么还给推翻了?”

不由分说,妻子拉着我来到卧室,打开电脑后进入了她们学校的网站,指着论坛里的一幅图道:“你自己看吧,我就是这样出的名!”

我定睛看去,那是一张照片。照片上,妻子站在讲台上,左手端着一个泡面桶,右手则用叉子挑着一缕泡面,照片下方写着:这就是我们的奇葩老师,边吃泡面边讲课!

看到这张照片,我也不由得责怪妻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怎么能在上课的时候吃泡面呢?”

听我这么一说,妻子脸上的阴郁更盛:“连你也这么认为?”

“这不明摆着吗?有照片为证,难道还会有假?”

“当然有假了!所以我才说眼见也有可能为虚!”妻子大吼着说,“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今天我上课的时候,有个昨天晚上跑出去上网的学生偷吃泡面被我发现了,我就把泡面没收上来,一只手端着泡面桶,另一只手挑起一缕泡面批评教育他,结果被另一个我曾经批评过的学生偷偷用手机拍了下来,传到了学校的网站上……”

关于中学的文章8:与书法同行

文/熊国宇

中学时代,在我迷茫而无所适从之时,是什么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是书法。它不仅让我沉醉其中,并丰富了我的文化底蕴。

我从小便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感兴趣。无论是国画还是古筝,它们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仿佛蕴含着浓浓的诗意,即使我知之不多却深深地沉醉其中。而对书法,更是情有独钟。

与书法同行一段时日后,我对之更加有了兴趣,慢慢意识到对待每一个字,都要像照顾一个啼哭的孩子一般,要不急不躁,细心面对。在一停一顿中培养闲情雅致,在一转一折中发现古韵美感。几次流畅地运笔,几个遒劲的停顿,一个正楷汉字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眼前,几个字在梦幻的呓语中排列组合,一首诗就呈现出来了,别提那个时候有多高兴、多自豪。

书法的陪伴让我了解到许多古文化魅力,受到文化的熏陶。虽然我还不能到达“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水平,但许多诗词已在我的笔下得到了完美的书写。无论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李白,还是“拟把疏狂图一醉”的豪放苏轼,抑或是“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南唐后主李煜,他们的诗词都在我的笔下熠熠生辉。我书写时不再把它单纯地看作一首诗,每首诗都是一幅或悲凉或壮美的图画。无论看到的是“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伤,还是“玉人何处教吹箫”的离愁别绪,它们都寄托了诗人最真切的情感,我都尽量在错落有致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以前我性子较急,有了书法相伴,我在笔锋转折中学会沉着静思、遇事冷静。书法真的带给了我许多许多……

关于中学的文章9:有一种花叫大丽花

文/军中雨巷

他和她在同一所中学任教,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且都担任着班主任,那年学校组织老师去海滨过夏令营,一个夏蝉鸣叫的季节,美丽的椰子树下,悠闲的沙滩上,还有那火一样的烈日,构成了他们共同的凉爽回忆,他清面一色的脸上架一幅眼镜,显得儒雅而又温婉,她一袭披肩的长发,在海风中的吹拂下,散发着动人而迷人的香味儿,回来后,他们开始了热烈而单纯的恋爱,没有那么多的浪漫与多情,表达的方式也较为简单,每天下课,他总会习惯性站在教室门口等她一起。

放寒假了,他带着她回老家去见父母,家住在农村门前是有一小院子,院内种了一些花草,凌霜傲雪的梅花正竞相绽放着,沁人的花香扑鼻而来,还有一丛丛中她连名都叫不上的花,花瓣呈白红相间,如白玉石中嵌着的一纹纹红玛瑙,妖娆非凡,她微笑着问他,这是什么花啊?他说这花象征着大方、富丽,叫大丽花。好好听的名啊,很喜欢啊,于是他摘了一朵送给她,她把花捧在手中脸蛋映映红扑扑的,看上去比花儿更美。

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她,喜欢农村的那份田园与宁静,当然更喜欢他一家人的那份朴实与热情,还有大丽花的那份柔美与妖娆,婚礼是在城市办的,并不是很隆重但很热烈,两人载着幸福之舟终于启航了,正驶向温馨的港湾。拥有了家的他们,向他提出要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花,而且一定要种他家院内的那种大丽花,他遂回老家移了几株回来,种在阳台的盆内,他她的精心浇灌与培育,花儿跟棵小树苗似的,窜得很高,那年春节了她想象着满阳台的花开四射,可高大的花枝却无声无息,她疑惑地问他,是不是在城市水土不服,影响了它的花期啊,他笑着对她说,大丽花一般要2年后才会开花,她笑了笑,原来是这样啊,她还像以前一样精心地培育它,浇水、透光、还有就是对它笑。

第二年春节时,她挺着个大肚子,每天他都千叮咛万嘱咐她要十分小心,她也满口应着,可对于花儿还是那么辛勤地浇灌着,花儿是有灵性的,你对它好,它能感受到,她想等自己的宝宝出生后就能看到那一朵朵花了,因为它是富丽的象征,这份期待从开始种花时就有了,他也很喜欢这花,小时候过年花开时,父亲总会摘一朵送给母亲,在那个羞于表情达意的年代,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他想好了,等花开了每年也摘几朵送给她,希望她能像花儿一样幸福快乐。

第三年春节时,大丽花终于吐蕾抽花了,一朵朵姹紫嫣红,惹得邻居好生羡慕,为他们的新年也增添了喜悦与祝福,大大的花冠,一如她当年在他老家一样的,甚至比那时还要美,整个阳台都被装点得焕然一新,生机勃勃,像当年一样他摘下一朵送给她,一家三口在喜庆的日子里,感受着如花儿般幸福的生活。孩子一天天地长大,阳台上种的花的品种也越来越多,由原来的一种变成四五种,可他们还是独爱那一朵,因为他和她的相遇充满着花儿般的诗意与多情。

他们如花儿般幸福的生活,连老天都妒嫉了,可爱的女儿五岁时,不幸患上了白血病,原本可爱的家庭因此被蒙上一层阴云,学校的师生知道后,纷纷向他一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天早晨,学生们都会送来一束大丽花,花瓣上还带着雨露,女儿说,看着那些花儿,心里很温暖开心,最后女儿走的时候面带着笑容,就如那一朵朵绽放的大丽花一样。

后来,她把家中的大丽花搬了一些到学校,种在了学校的大花坛内,几年后,学校内开满了娇艳妩媚的花儿,令人心醉,她说美不能孤芳自赏,要大家一起欣赏,一起感知它的美,那才是大美,真美。

关于中学的文章10:友情的味道

文/毛欣

中学时代,人生的转折点。我们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在这一路上我们送走童年,我们送走了童稚,但是我们千万不能送走友谊。友谊会唤起人心的美好,也会唤起人心的责任。有人告诉我友谊是甜的,那是一份甜蜜的责任;有人告诉我是酸的,那是一滴滴酸涩的泪水。友情到底是什么滋味,我迫不及待想去品尝。

在我踏入中学时,就告别了我的金色童年,迎来我的花样年华。进入教室,我似乎看见了另一个我。她,身穿一件蓝白相间的格子衫,身材苗条,扎着马尾辫,一双稚气的眼睛,一副普通的眼镜架在鼻梁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她却是极其热情,极其活泼的一个女孩。她主动坐在我身边,问及我的姓名、经历……就这样,我们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她就是Kong。

时间飞逝,不久之后我们就迎来冬季运动会,我同她一起参加了接力赛,我们做足了一切准备,就等在此一搏。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的心脏在胸腔里蹦跳不停。第二棒队员冲向我时,我稳稳地接住了接力棒,我什么都来不及想,只想着冲!冲!冲!我听见她在为我助威,我听见了我们班同学为我呐喊,我超越了别班同学。第四棒后,到她了,我拼尽一切力气为她加油,为她助威。她冲向终点,我亲眼看见她一脚迈出白线,我们班成功了。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没有更多语言,只有一股暖流从眼眶中流出,是她陪我流出胜利的泪水,哦!原来友情是酸的。

我们也有同样的追求,同样的爱好。我们喜欢同一个偶像,我们都愿为了追上他们的脚步,奋发向上。尽管我们都知道,他们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星辰,他们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激励与冒险,而我们也有我们的日升日落,四季流转,但我们仍然很快乐,与好友结伴而行去追逐梦想,向前,永不放弃。只要想到有人陪你追逐梦想,就不会再疲惫,笑容就会总挂在脸上。哦!原来友谊是甜的。

现在,我懂了,友情的滋味有酸、有甜、有苦,也有辣;其实不管是什么滋味,总离不开我们的真挚。只要我们用心去培养它、经营它,我们的友谊之花将越来越艳丽。

关于中学的文章11:贺龙中学赋

文/胡勤毅

长江中游,洪湖岸边,一座名校,矗立其间。名曰贺龙高级中学,实则深含办学理念。吸苍天之仙露,得大地之灵气,借贺总之雄风,谱黉门之巨篇。绿荫掩映,好似天造地设之碧玉;情景交融,恰如神谋化力之盆景。壮观、秀美;丰盈、深沉。

忆前身,地处两厂夹缝之中,一室九用,箪食瓢饮,虎困斗室,铁血男儿,鼎力支撑师范一片天;喜今朝,雄居三顷龙脉之地,十楼百厅,电教屏显,龙游沧海,贤哲明星,全员勇当高中排头兵。

历尽沧桑八十年,宝刀愈磨愈锋利;培育桃李数十万,源泉越拓越清新。年年结出高考状元硕果,次次享誉省市先进美名。北大教授,曾到学校传经送宝;两届总理,亲临贺中指引航程。

春风化雨,催人奋进。贺中腾飞,登天吻星!

关于中学的文章12:我的中学

文/王木木

两千年,我踩着十二岁的尾巴升入镇上的中学,学校因镇名而得,叫“龙蚕中学”。

马路旁不到十米处即可进去学校,进门处在马路的一侧,但是就整个学校的布局以及没有闭合功能的这个门来看,这连侧门都谈不上。但是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校门。

校门外的左侧一开始是公厕,右边是一栋三层的楼房,楼房的主人是学校的一个老师,第一学年我也和同学租住在这楼上。进入校门的左手边是长满树的不高的山崖,右手边是老师们一家一家的住宿楼,楼下的花坛里最让人记忆深刻的就是夜来香,那是晚自习后的特别记忆。后来有种过一棵很大的仙人掌,开了漂亮的红花。

在往里右手边的两层砖房就是领导的办公室,也是他们开会以及入学报名的场所。紧邻的就是一个四合院,两间大的教室,其余就是老师的住房。而后来学生都搬去新的教学楼,空出来的教室也改做了宿舍。进入四合院的门口挂了一个大大的铁环,上下课的时候会有一个大婶拿着铁棍敲响,老师们便以此来安排上下课。当时已经有喇叭和音响的,广播体操和开会都会使用,但是上下课没有使用,估计当时也是没有多余的人来做这一个工作。门口是一个高筑的平台,上面有一棵很大的洋槐,这里是学校活动表演的地方,算起来大小也是个舞台。从舞台往下走十来级楼梯往下便是操场。

四合院内除了排水沟,还有两个大的长方形花坛,里面种满了不知名的矮绿树,以及天暖的时候才开的月季。而曾经因为月季被摘而导致敲钟的大婶势必找到采花的学生加以惩罚,至于最后有没有破案无从得知。

前面说到的砖房与四合院呈L型接壤,四合院在右手边,而斜坡往下左手边是男生宿舍,宿舍靠近操场的那头是食堂。那时候的食堂都是学校老师的家属承包,场地有限,只是为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米蒸成饭,并不提供座位。早餐做一些包子稀饭卖,中午和晚上卖的是炒菜。一部分同学家里宽裕的就会每天花钱打菜吃,情况不太好的家庭就只能自己带一瓶炒菜或者咸菜做一周食用,但实际上量少得不够我们现在吃一餐饭。

操场的左右两侧都种了树,右侧多半是洋槐,而两侧与农家田地挨着,有小径可以出入。全校内唯一的公共厕就在操场的一角,那是半夜起床上厕所必须结伴才敢去的角落。

操场与教学楼的距离就是十几级台阶,台阶的左右两边空地外围种了树,修剪得平整,后来也有过大朵菊花开放。右手边是旗台,每一个全校开大会表彰的日子都会有升旗仪式,当然还有校长讲话以及清洁批评与表彰。

三层的教学楼贴了白色瓷砖,总共十二个教室,没有教学楼三个字,看起来很简洁。木质门窗,刷上浅黄色油漆,风吹日晒也有些剥落。窗户安装了透明的玻璃,没有窗帘,夏天太阳晒过来,同学们就用书本连接起来靠在玻璃上挡住强烈的日光。

教室里是水泥地,但灰尘很多。木质桌凳面上刷上黑色的漆,清扫教室的时候每个同学会先把凳子面朝桌面放好,打扫完桌面就落上厚厚的一层灰,拿下凳子桌面都会出现黑色一个长方形。每次打扫完都是先把凳子拿下来坐下,再撕一张作业本的纸擦拭桌面,现在看来那时候吸入的灰尘还真不少。

很多年过去了,龙蚕中学也早已经变了模样。四合院不复存在,洋槐也已经不在,只有那栋三层教学楼还和当年一样,楼前的阶梯也一如既往。那三年的时光里的青涩面庞刻在一张旧照片上,再次翻开,好多的笑脸和身影在那几年的记忆簿里,苏醒。

关于中学的文章13:镇中厨工

文/束瑞祥

我在镇江中学工作多年,经常与厨工打交道,虽不说有多么深厚的感情,但也彼此熟悉,有了一份家人般的亲切感。

镇中厨工大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的人厨艺高超,或者说颇有特色。

首先是汪南波师傅。他是宿迁人,一口宿迁话,身材高大,浓眉大眼,负责蒸饭、烧粥。镇中文革前有二十四个班级,一千多名师生。除少数人回家吃饭外,大多在校用餐。每个班级一个蒸笼,木制,1.5米见方。学生和教师自己淘米、放水,将饭盒放入笼内,由每个班级的值日生抬到食堂,再由汪师傅和其他厨工抬到大蒸锅上。蒸好后由厨工再抬下来,放在厨房。上午第四节下课前,各班的值日生抬回放在自己教室的门口,由学生自己取饭盒。中午抬蒸笼成了镇中的特色一景。

镇中食堂的蒸锅,特别高大。上蒸笼要跨三个台阶,同时还要将蒸笼一个个摞起来。我记得因为蒸饭的人多,有20多个蒸笼,所以有两个大蒸锅,每个蒸锅上面摞的蒸笼有一人多高。单就是将蒸笼抬上抬下,这就是一个很重的体力活,更何况长年累月做这件事情,汪师傅一干就是几十年。

寒暑假厨房得有人值班。我因为家中姐姐都已出嫁,只有母亲一人。她年岁已高,平时勉强自理,而且居住面积小,我回家找个睡觉的地方都困难。所以,我假期大多在学校度过。我发现汪师傅假期值班的天数较多,除了蒸饭、煮粥,有时还要烧菜,供应住校的家属及单身教师。

我有一个怪毛病,就是用大号的铝饭盒,一次可以蒸八两米饭。中午吃一半,留一半晚上吃。汪师傅了解了我这个怪癖,每天午后将我的饭盒放入蒸笼,到晚餐时帮我取出。因温度极高,他总是拿块抹布,从高高的木笼中把饭盒取出来。我有时不好意思麻烦他,自己去取,他总是不让。有时,我做班主任找学生谈话,过了晚餐的时间,其他厨工都已下班,唯有汪师傅还在等我,这令我十分感动。尽管发生这样的事情很少,但我印象极深。为了这份深情,我离开镇中之后,特地买了点小礼物去看望他,以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他呢,知恩图报,到城上问人,找到我家,送上他家乡的玉米、金针菜。

汪师傅的绝活是烧玉米粥。镇中寄宿生对玉米粥绝不陌生。每天早晨,盛玉米粥的木桶就放在餐桌上,学生自己盛。另外每人有两个馒头。我1959年暑假,在镇江中学参加高考。第一次吃到了木桶玉米粥,另有油条,馒头,觉得特别有味道。这粥还带点木桶的香气。后来才知道,这是汪师傅把家乡的味道带到了镇中。

汪师傅不仅对我好,对其他的老师学生也是一样热情。许多镇中的毕业生,对这位身材魁梧、浓眉大眼、一口宿迁话的师傅印象深刻。有些学生来拜访我,谈到学校生活,经常提到他。他也能记住许多学生的名字。

再说张德海师傅。他烧的菜是色香味俱全,很受欢迎。当时镇中教工食堂,不仅供应本校的教职员工,还有外单位的人来搭伙。例如七里甸小学的老师就在镇中就餐。张师傅在教工食堂烧菜,最拿手的是回锅肉、杂烩等。每年寒假之前的教师大会餐——将一年的伙食结余用完,可能还有些行政补贴。这时可以享受到张师傅高超的厨艺,如平时很少吃到的蛋松、烩蛋白等。

江金山师傅,丹徒人,精明能干,说话很快,做事利索。他是“白案”师傅,也就是做面食的师傅。镇中每天早晨供应的馒头大多出自他手。这对他来说,可是小菜一碟,有点屈才了。他做的包子,皮薄馅多,十分可口。我记得,1963年8月17日,我到镇江中学报到,当天晚上就吃了三个菜包子,十分解馋。

镇中的厨工,还是学校急需的“突击队”。记得1972年夏天发大水,十里长山山洪暴发。附近的农民,因为自家的菜地被淹了,推倒了镇中的围墙,让洪水借道,奔赴长江。洪水将校园化为一片泽国。我住的A字房也进水了,水漫到了床面。放在仓库里的几十包水泥,也泡了汤。眼看这些水泥就要凝固、报废,学校领导十分焦急,等下午洪水退去以后,组织厨工连夜突击,挑灯夜战,将这几十包水泥,铺成了一条水泥大道。

镇中的厨工,默默地为师生服务,让大家吃得卫生、健康、有营养,为这所百年老校增了光添了彩。

关于中学的文章14:德钦中学赋

文/金戈戈

德钦中学赋

云南迪庆州德钦中学 钱永国

升平重镇,迪庆名校,东临白马雪山,西接梅里雪山,北倚巍巍大山,南望浩浩三江;山似驼峰,有虎母守望,龙王相迎,地灵而人杰,逸韵而流芳。乡人歌曰:山川形胜,乃读书治学之胜景;学风淳朴,为修身养性之佳地。

壮哉德中,精神永续。肇始于公元一九五八年,草创于土改年代。办学伊始,国力维艰,建砖瓦房舍于坟地之间,劈简易操场于荒坡之上。历史喜翻新页,教育欣逢春天,步履虽艰,气象一新,民以助学为荣,政以兴教为先,社会贤达鼎力相助,历届师生协力同心,义务建校,自备工具,叩石垦壤,劈山崖、砌石岸;削山地,填山坳。自此校园风貌一新:楼房林立,俨然有序,其路林阴片片,其地芳草萋萋,行人无不驻足侧目,叹为观止。

美哉德中,形胜画廊。校园盛大气象,神清气朗;高楼错落,松樟映掩。春则杜鹃焕彩,杨柳拂面;夏则香樟溢芬,众芳争妍;秋则金桂沁馥,枫叶流丹;冬则翠柏挺姿,红梅斗艳。曲径通幽处,绿树成荫;亭台楼阁前,花拥翠廊。霞光初起,窗明几净,书声琅琅迎朝阳;夜幕降临,星灯辉映,繁星点点开心智。美哉,学生乐土;秀哉,教师怡园。

伟哉德中,名师辈出。广纳贤才,延聘名师,乃德中传统;扶持新秀,培训精英,乃校长胸襟;诚毅求是,勤勉知至,乃德中理念。团结勤奋,传承中华文明之精髓;求实创新,探索科学育人之真谛。启智求真,擘划参与式教学;绛帐春风,践行教育新理念。大德至爱而博学精深,砥砺清节而红烛常明。高山仰止兮桃李遍天下;风云际会兮才俊满人间。

盛哉德中,桃李芬芳。莘莘学子,慕名而至,勤学好问,善思笃行,含英咀华而意气风发;执经问义,志存高远,桃李绽放而扶摇竞春。生化实验,认知微观世界之精妙;物理量,探寻声光电力之秘奥;算筹勾股,领略数字盈亏之奇巧;求知哲理,感悟逻辑思维之周到。身处山乡,心系拿云,自觉自律又自主,成器成才且成名。村野孩童虎步龙骧,数千学子跻身神州学校;少年俊彦展翅翱翔,数十精英扬名华夏各业。忆往昔,校友风流,初林已新旧林色;看今朝,学子奋发,雏凤更清老凤声。

大哉德中,教育整合。今日新德中,人才星罗,名师云集;栋梁蔚起,辉煌卓异;事业锦绣,盛名日驰。赞曰:文脉昌盛学府地,别样风采展斯园;弦歌不辍颂前贤,薪火相传续辉煌!

2012月3月12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