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请欣赏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1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上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⒈上料平台要独立设搭设,平台距井架间隙不得超过10cm,平台宽度以进出料方便为原则,长度应≥吊栏外侧。

⒉搭设材料:一般用杉木或钢管搭设、当承重量不大时(在300kg以内)和高度不高时也可用毛竹搭设(应使用新竹经挑选),搭设方法基本和脚手架相同。

⒊用途构造:主要做为井字架吊篮进出料通道使用,一般不堆放材料。

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剪刀撑、栏杆等。

⒋搭设:

⑴立杆间距在1~1.5m以内,步距1.5m~1.8m视建筑物层高而定,平台以每层楼面平。

⑵每隔1~1.5m高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在操作层通道处可设在1.8m高处。

⑶横杆:当平台铺设竹架板时,大横杆间距在40cm以内,当使用钢、木脚手板时,大横杆间距不大于60cm。

⑷剪刀撑:外立杆四周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在进、出料口处可断开留出通道。

⑸栏杆:平台四周按规定设置1~1.2m高的防护栏杆。正面设可开启的安全门。

⑹缆风:当平台高度超过10m时,四面要设缆风绳,或与建筑物固定牢固,并不得固定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2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上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⒈上料平台要独立设搭设,平台距井架间隙不得超过10cm,平台宽度以进出料方便为原则,长度应≥吊栏外侧。

⒉搭设材料:一般用杉木或钢管搭设、当承重量不大时(在300kg以内)和高度不高时也可用毛竹搭设(应使用新竹经挑选),搭设方法基本和脚手架相同。

⒊用途构造:主要做为井字架吊篮进出料通道使用,一般不堆放材料。

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剪刀撑、栏杆等。 ⒋搭设:

⑴立杆间距在1~1.5m以内,步距1.5m~1.8m视建筑物层高而定,平台以每层楼面平。

⑵每隔1~1.5m高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在操作层通道处可设在1.8m高处。

⑶横杆:当平台铺设竹架板时,大横杆间距在40cm以内,当使用钢、木脚手板时,大横杆间距不大于60cm。

⑷剪刀撑:外立杆四周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在进、出料口处可断开留出通道。

⑸栏杆:平台四周按规定设置1~1.2m高的防护栏杆。正面设可开启的安全门。

⑹缆风:当平台高度超过10m时,四面要设缆风绳,或与建筑物固定牢固,并不得固定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3

⒈立杆:纵横向立杆间距≯2m,步距≯1.8m地面应整平夯实,立杆埋入地上30~50cm,不能埋地时,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⒉横杆:纵横向水平拉杆步距≯1.8m,操作层大横杆间距≯40cm。

⒊剪刀撑:四角应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沿纵向设一道剪刀撑,斜撑和剪刀撑均应由下而上连续设置。

⒋架板铺设:架高在4m以内,架板间隙≯20cm,架高大于4m,架板必须满铺。

上料平台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⒈上料平台要独立设搭设,平台距井架间隙不得超过10cm,平台宽度以进出料方便为原则,长度应≥吊栏外侧。

⒉搭设材料:一般用杉木或钢管搭设、当承重量不大时(在300kg以内)和高度不高时也可用毛竹搭设(应使用新竹经挑选),搭设方法基本和脚手架相同。

⒊用途构造:主要做为井字架吊篮进出料通道使用,一般不堆放材料。

主要杆件有:立杆、横杆、水平拉杆、剪刀撑、栏杆等。 ⒋搭设:

⑴立杆间距在1~1.5m以内,步距1.5m~1.8m视建筑物层高而定,平台以每层楼面平。

⑵每隔1~1.5m高设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在操作层通道处可设在1.8m高处。

⑶横杆:当平台铺设竹架板时,大横杆间距在40cm以内,当使用钢、木脚手板时,大横杆间距不大于60cm。

⑷剪刀撑:外立杆四周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在进、出料口处可断开留出通道。

⑸栏杆:平台四周按规定设置1~1.2m高的防护栏杆。正面设可开启的安全门。

⑹缆风:当平台高度超过10m时,四面要设缆风绳,或与建筑物固定牢固,并不得固定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4

一、工程概况

该层板面标高为15.87m,地面标高为±0.000,该层高为15.87m。该处楼板的总投影面积为:350m2,为梁式楼板,板厚为180mm,最大的梁截面尺寸为450×3100mm,其他的梁截面面积均在0.9m2之内,本层模板的支撑系统用φ48×3.5的钢管搭设,主杆布置为:在K轴的CKL(1)及梁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上的立杠用四排450×900mm的间距布置、其他的为900×900mm一道布置立杆。纵横水平杆沿立杆垂直方向每1.2m一道,用扣件互互相连(见搭设平面图1)。二、型式选择与搭设要求

全部采用落地式钢管满堂红配扣搭设,搭设必须满足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在各种施工操作在允许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失稳、变形、倾斜、扭曲等现象。三、搭设方法

见平面布置图1

四、拆除工艺

见外排栅的拆除工艺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按照外排栅的方案进行

六、混凝土浇捣方法

于K轴的CKL1梁过深(3.1m),项目设计有关人员及监理公司商量,决定对CKL1梁分二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至中和轴,第一次浇筑完在混凝土初凝前,必对混凝土面插毛及需对混凝土面插φ10@200L=600mm双排钢筋。让新浇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有更好的接触间,当第一次浇完混凝土的3天后再进行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七、荷载计算

计算以K轴的CKL1梁为例(搭设时的架子如梁的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本计算书同样搭设。现取材料自重为0.15KNm2,钢筋混凝土为25KNm2,施工荷载为4KNm2。 1、模板系统计算:(1)材料截面、性能常数(2)梁侧模板计算以CKL1梁高为准,以图2剖面,梁侧板为18mm胶板,立档为200mm一道,立档外侧用双水平钢管卡紧,每侧6道双排水平钢管。每侧每排设置6道(排距每400mm)对拉螺栓(见图2)。

A、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新浇捣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侧压力: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得

Fa=0.22rctB1B2V12,

Fa=0.22×25×200(50+15)×1×1.2×2512=102KNm2,Fb=RcH=25×3.1=77.5KNm2,

取二者的小值,取F=77.5KNm2为计算值。 B、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取水平面施工活荷载为4KNm2,梁侧模板的计算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取梁底1m

q=(77.5×1.2+1.4×4)×1=98.6KNm

M=111×98.6×0.22=0.359KN.m

3.1mW=bh26=182×10006=5.4×104mm32

σ=мw=0.359×1065.4×104=6.65Nmm2《fm=11Nmm2满足强度要求。q=19.72KNm

C、侧梁板的刚度验算200mm×4

ω=kqL4100EI,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183×100012=4.86×105mm4

ω=0.967×98.6×20__100×104×4.86×105=0.31mm《L400=0.5mm,满足要求。

D、立档(梁侧板的竖枋间距为每200mm设一道,立档采用80×80的枋木验算枋木的挠度,该荷载为三角形,以最大值作为均荷载设计,本设计立档最大距离(对拉螺杆二支点距离)为500mm,以四跨为计算,q=19.72KNm

根据ω=kqL4100EI≤L400

L=(EI4kq)13

查《设计手册》,K=0.644,I=bh312=3.4×106mm4,E=10000Nmm2 L=(10000×3.4×1064×0.644×19.72)13=874mm》500mm,满足要求。

E、梁侧水平杆(双钢管)设计验算。

研究到荷载的实际情景,取最大值作为均匀荷载,立档所受到梁侧板的侧力(200×500mm)。

侧板传给立档的总力为:Po=77.5×0.2×0.5=7.75KN所以在单位面积侧板传给立档的Po为传给双水平钢管的P1集中力,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为图6,计算水平杆的`抗弯强度。

以σ=мw≤fm

P2=1.5P1,查《设计手册》f=205Nmm2,ω=5.08×103mm3 Mmax=0.2×1.5P1-0.2P1=0.775KN.m

σ=7.75×1055.08×103=15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F、对拉螺杆验算

对拉螺杆的横向距离为0.4m,竖向距离以最大距为0.5m,以最不利荷载为不利点,其承受的面积为:0.4×0.5=0.2m2。每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77.5×0.2=15.5KN本工程采用直径为φ14mm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为扣除纹高为2边2.5mm。A=π(14-2.5)24=103.86mm2,fm=215Nmm2螺栓所能承受的轴力,103.86×215=22332N=22.33KN》15.5KN,满足要求。

(3)梁底模的计算(梁底搭设见图2)

梁底采用18mm胶板,设置三层枋木,顶层枋木垂直梁底面每250mm一道,中间层为在梁底宽度范围内每200mm一道,底层为450mm一道双枋木。

由于梁底模板所承受的荷载与侧模(最不利位置)荷载相同,底模的支点比侧模多,所以梁底模板可免验算。 A、荷载计算

以450×3100mm梁为计算(把荷载转化成线荷载),材料自重:0.15KNm,混凝土自重:34.87KNm,钢筋4KNm,混凝土施工荷载4KNm。总荷载:Q=1.2×(0.15+34.87+3)+1.4×4=51.22KNm。 B、顶层枋木设置的验算(每200mm一道),可按5跨连续梁计算:

ω=kgL4100EI《L400,K=0.644(前面已查得),

L=(EI4Kg)13,其中E=6000Nmm4,I=bh312=18×450312=1.37×108mm4L=(6000×1.37×1084×0.644×51.22)13=867mm》200mm,满足要求。

C、中间层枋木间距的验算

顶层枋木每条传给二层枋木的荷载为51.22KNm(最不利),而二层平行梁长方向设置6条枋木,每条中至中距离为240mm一道。那顶层枋木同时传给2层枋木的力(二层枋木每条所受的力)为:

q=51.22×0.24=12.29KNm。

而三层枋木的支点距离为0.9m(双枋木),ν12.29×2×0.45=5.53KNmax=12qL=0.5×

Zmax=3ν2bh=3×5.53×1032×80×80=1.296Nmm2

《fv=1.5Nmm2,

Mmax=12qL2=0.5×12.29×0.92=4.97KN.m,W=bh2b=853333mm3

σ=4.97×106853333=5.8Nmm2《fm=15Nmm2

满足要求。

D、底层枋木的间距验算

本工程设计为双枋木,排距为900mm一道,而二层枋木传给底层枋木由C点计得其每条枋木的最大轴力为5.53KN,计算图7,底层每条枋木所完二层传来的总力(化成线载)为5.53×6×1=33.18KNm,为确保安全,取中间单跨来计算:q=13.08KNm

R1=R2=12qL=7.47KN Mmax=qL28=33.18×0.4528=0.84KN.m

Vmax=7.47KN,Zmax=3ν2bh=1.75Nmm2》fv=1.5Nmm2,而本工程采用双枋木一齐承受,所以1.75×12《fv,满足要求。

(4)计算钢管支撑

以CKL1为准:(计算1m2长梁内及板的荷载)钢筋混凝土:0.45×3.1×25=34.88KNm2,施工荷载:4KNm2,

材料自重:0.15KNm2,

梁范围之外的板重:(板厚150mm)取0.15KNm2,总荷载:(34.88+0.15×2)×1.2+4×1.4=47.87KN,现场使用立杆距离为450mm,横距为900mm一道(每900mm长方向内有4条立杆支撑),不研究风荷载。

A、立杆稳定性验算:NψA《f,得λ=Loi=1.2×1.2×10315.8=91,(其中取计算长度系数为1.2,i=15.8)所以查表ψ=0.654,A=4.89×102mm2则:47.82×1030.654×4.89×102×4=37.38《f=215×0.582(研究到钢管抗力不稳定系数),满足稳定性。 B、扣件抗滑计算

ν≤[ν],前面计算得出条立杆总要承受的压力为47.82KN,N=47.82×14=11.955《[ν]=8KN不贴合要求,所以一个扣件的抗滑力不到,抗滑需加固。加固办法:

a、利用立杆与纵横杆(最顶一道)的交接处扣件互互相接,相互作用。

b、在最顶一层的扣件底另加一扣件紧顶该上头扣件,让二个扣件一齐作用。c、把大梁混凝土分二次浇捣。

本方案决定同时采用以上三种做法一齐,但研究扣件受力不均匀系数取0.6,(在每条立杆上有三个扣件一齐作用,计算不研究第c项做法)。

则N=11.955KN《8×3×0.6=14.4KN。

(5)楼面强度校核

±0.000层楼板校核:

A、荷载计算(0.9×1.35m有四条立杆,取该面积来校核)。立杆传来的:11.955×4(0.9×1.35)=39.35KNm2支撑体系及模板体系:(4×15+13×4)×3.840.9×1.35+0.15=3.69KNm2±0.000层楼板自重:0.22×25=5.5KNm2共计:48.54KNm2化成线荷载为48.54KNm。

B、取首层K~1G×13~25轴处的1m宽板为计算单元,因为±0.000层楼板为无梁板楼盖的预应力楼板,取计算长度为跨中板带,取计算跨度的跨9300mm的一半为计算长度,以4.65m为计算长度,研究周围结构的作用,取M=qL210,预应力配筋1m宽为3条,直径15.24mm的钢丝胶,每条面积计算公式如下:π115.2424=182.41mm2,3条面积为547.24mm,因为预应筋的强度比普通钢筋强度大3~4倍(设计员钟智斌工程师供给的系数),现取3倍化成为普通钢筋面积A1=547.24×3=1641.73mm2,板内另配筋普通钢筋φ10@150,板厚200mm,C40混凝土。 A2=7π×1024=550mm2,共计As=2191mm2,C40的fcm=21.5Nmm2,fy=210Nmm2,因为

Mu=fyAs(ho-fyAs2fcmb)=qL210,所以q=33.83KNm《48.54KNm》不满足强度要求,需对±0.000层楼板加固,荷载为48.54-33.89=14.65kNm加固方法:在对应五层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上的梁位且沿梁位方向每900mm加设二道钢管回顶(两道的距离为1m),上下端加上下托设枋木。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5

满堂脚手架所使用材料和搭设方法同一般脚手架。

1、立杆应座落在坚实的基础上,立杆底部设底座,座下铺2.5m×0.3m×0.05m厚木板。

2、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表6.1.1-1之规定,采用立杆横距1.05米,步距为1.8米,立杆纵距1.8米,连墙件的设置为二步三跨;

3、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竹笆的设置;

3.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大于3跨;均与横向水平杆扣接;

3.2纵向水平杆均采用对接,且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允许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一样步或不一样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为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小于纵距的13;

3.3主接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因本工程采用竹笆脚手板,所以,横向水平杆应直接扣接在立杆上,且应增设2根纵向水平杆,等间距布置;

3.4施工层竹笆应满铺,四个角用铁丝与纵向水平杆绑扎牢固;

4、立杆的设置;

4.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4.2纵向扫地杆应处于横向扫地杆的上方,均与立杆扣接,扫地杆距地面为150mm;

4.3立杆在顶层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2米,采用两个回转扣件固定,且高出建筑物檐口1.5米,下方均采用对接,节点布置同纵向水平杆节点要求;

5、连墙件的设置;

5.1连墙件选用软拉配合顶撑x作,尺寸为5.4×3.6,覆盖面积为19.44平方米,贴合“规范”中表6.4.1的要求;

5.2拉结点必须靠近立杆设置,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应从底部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

5.3拉筋应呈水平方向设置,配合顶撑使用,实际x作应先定后拉;

6、剪刀撑的设置;

6.1剪刀撑按表6.6.2中要求选用连接6根立杆,由拐角处开始,沿全高度布置,每组剪刀撑的净间距小于15米,杆件连接采用搭接,两断各用一组扣件,距离末端100mm;

6.2无法搭设剪刀撑的位置需设置“之”字形斜撑;

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 篇6

一、工程概况

该层板面标高为15.87m,地面标高为±0.000,该层高为15.87m。该处楼板的总投影面积为:350m2,为梁式楼板,板厚为180mm,最大的梁截面尺寸为450×3100mm,其他的梁截面面积均在0.9m2之内,本层模板的支撑系统用φ48×3.5的钢管搭设,主杆布置为:在K轴的CKL(1)及梁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上的立杠用四排450×900mm的间距布置、其他的为900×900mm一道布置立杆。纵横水平杆沿立杆垂直方向每1.2m一道,用扣件互互相连(见搭设平面图1)。二、型式选择与搭设要求

全部采用落地式钢管满堂红配扣搭设,搭设必须满足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过程中在各种施工操作在允许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失稳、变形、倾斜、扭曲等现象。三、搭设方法

见平面布置图1

四、拆除工艺

见外排栅的拆除工艺

五、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按照外排栅的方案进行

六、混凝土浇捣方法

于K轴的CKL1梁过深(3.1m),项目设计有关人员及监理公司商量,决定对CKL1梁分二次浇筑完成,第一次浇筑至中和轴,第一次浇筑完在混凝土初凝前,必对混凝土面插毛及需对混凝土面插φ10@200L=600mm双排钢筋。让新浇混凝土与旧混凝土有更好的接触间,当第一次浇完混凝土的3天后再进行浇筑第二次混凝土。

七、荷载计算

计算以K轴的CKL1梁为例(搭设时的架子如梁的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本计算书同样搭设。现取材料自重为0.15KNm2,钢筋混凝土为25KNm2,施工荷载为4KNm2。 1、模板系统计算:(1)材料截面、性能常数(2)梁侧模板计算以CKL1梁高为准,以图2剖面,梁侧板为18mm胶板,立档为200mm一道,立档外侧用双水平钢管卡紧,每侧6道双排水平钢管。每侧每排设置6道(排距每400mm)对拉螺栓(见图2)。

A、梁侧模板的标准荷载,新浇捣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侧压力:

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得

Fa=0.22rctB1B2V12,

Fa=0.22×25×200(50+15)×1×1.2×2512=102KNm2,Fb=RcH=25×3.1=77.5KNm2,

取二者的小值,取F=77.5KNm2为计算值。 B、梁侧模板的强度验算

取水平面施工活荷载为4KNm2,梁侧模板的计算可按四跨连续梁计算,取梁底1m

q=(77.5×1.2+1.4×4)×1=98.6KNm

M=111×98.6×0.22=0.359KN.m

3.1mW=bh26=182×10006=5.4×104mm32

σ=мw=0.359×1065.4×104=6.65Nmm2《fm=11Nmm2满足强度要求。q=19.72KNm

C、侧梁板的刚度验算200mm×4

ω=kqL4100EI,查《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183×100012=4.86×105mm4

ω=0.967×98.6×20__100×104×4.86×105=0.31mm《L400=0.5mm,满足要求。

D、立档(梁侧板的竖枋间距为每200mm设一道,立档采用80×80的枋木验算枋木的挠度,该荷载为三角形,以最大值作为均荷载设计,本设计立档最大距离(对拉螺杆二支点距离)为500mm,以四跨为计算,q=19.72KNm

根据ω=kqL4100EI≤L400

L=(EI4kq)13

查《设计手册》,K=0.644,I=bh312=3.4×106mm4,E=10000Nmm2 L=(10000×3.4×1064×0.644×19.72)13=874mm》500mm,满足要求。

E、梁侧水平杆(双钢管)设计验算。

研究到荷载的实际情景,取最大值作为均匀荷载,立档所受到梁侧板的侧力(200×500mm)。

侧板传给立档的总力为:Po=77.5×0.2×0.5=7.75KN所以在单位面积侧板传给立档的Po为传给双水平钢管的P1集中力,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为图6,计算水平杆的抗弯强度。

以σ=мw≤fm

P2=1.5P1,查《设计手册》f=205Nmm2,ω=5.08×103mm3 Mmax=0.2×1.5P1-0.2P1=0.775KN.m

σ=7.75×1055.08×103=15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F、对拉螺杆验算

对拉螺杆的横向距离为0.4m,竖向距离以最大距为0.5m,以最不利荷载为不利点,其承受的面积为:0.4×0.5=0.2m2。每根螺栓所承受的拉力为N=77.5×0.2=15.5KN本工程采用直径为φ14mm对拉螺栓净截面面积为扣除纹高为2边2.5mm。A=π(14-2.5)24=103.86mm2,fm=215Nmm2螺栓所能承受的轴力,103.86×215=22332N=22.33KN》15.5KN,满足要求。

(3)梁底模的计算(梁底搭设见图2)

梁底采用18mm胶板,设置三层枋木,顶层枋木垂直梁底面每250mm一道,中间层为在梁底宽度范围内每200mm一道,底层为450mm一道双枋木。

由于梁底模板所承受的荷载与侧模(最不利位置)荷载相同,底模的支点比侧模多,所以梁底模板可免验算。 A、荷载计算

以450×3100mm梁为计算(把荷载转化成线荷载),材料自重:0.15KNm,混凝土自重:34.87KNm,钢筋4KNm,混凝土施工荷载4KNm。总荷载:Q=1.2×(0.15+34.87+3)+1.4×4=51.22KNm。 B、顶层枋木设置的验算(每200mm一道),可按5跨连续梁计算:

ω=kgL4100EI《L400,K=0.644(前面已查得),

L=(EI4Kg)13,其中E=6000Nmm4,I=bh312=18×450312=1.37×108mm4L=(6000×1.37×1084×0.644×51.22)13=867mm》200mm,满足要求。

C、中间层枋木间距的验算

顶层枋木每条传给二层枋木的荷载为51.22KNm(最不利),而二层平行梁长方向设置6条枋木,每条中至中距离为240mm一道。那顶层枋木同时传给2层枋木的力(二层枋木每条所受的力)为:

q=51.22×0.24=12.29KNm。

而三层枋木的.支点距离为0.9m(双枋木),ν12.29×2×0.45=5.53KNmax=12qL=0.5×

Zmax=3ν2bh=3×5.53×1032×80×80=1.296Nmm2

《fv=1.5Nmm2,

Mmax=12qL2=0.5×12.29×0.92=4.97KN.m,W=bh2b=853333mm3

σ=4.97×106853333=5.8Nmm2《fm=15Nmm2

满足要求。

D、底层枋木的间距验算

本工程设计为双枋木,排距为900mm一道,而二层枋木传给底层枋木由C点计得其每条枋木的最大轴力为5.53KN,计算图7,底层每条枋木所完二层传来的总力(化成线载)为5.53×6×1=33.18KNm,为确保安全,取中间单跨来计算:q=13.08KNm

R1=R2=12qL=7.47KN Mmax=qL28=33.18×0.4528=0.84KN.m

Vmax=7.47KN,Zmax=3ν2bh=1.75Nmm2》fv=1.5Nmm2,而本工程采用双枋木一齐承受,所以1.75×12《fv,满足要求。

(4)计算钢管支撑

以CKL1为准:(计算1m2长梁内及板的荷载)钢筋混凝土:0.45×3.1×25=34.88KNm2,施工荷载:4KNm2,

材料自重:0.15KNm2,

梁范围之外的板重:(板厚150mm)取0.15KNm2,总荷载:(34.88+0.15×2)×1.2+4×1.4=47.87KN,现场使用立杆距离为450mm,横距为900mm一道(每900mm长方向内有4条立杆支撑),不研究风荷载。

A、立杆稳定性验算:NψA《f,得λ=Loi=1.2×1.2×10315.8=91,(其中取计算长度系数为1.2,i=15.8)所以查表ψ=0.654,A=4.89×102mm2则:47.82×1030.654×4.89×102×4=37.38《f=215×0.582(研究到钢管抗力不稳定系数),满足稳定性。 B、扣件抗滑计算

ν≤[ν],前面计算得出条立杆总要承受的压力为47.82KN,N=47.82×14=11.955《[ν]=8KN不贴合要求,所以一个扣件的抗滑力不到,抗滑需加固。加固办法:

a、利用立杆与纵横杆(最顶一道)的交接处扣件互互相接,相互作用。

b、在最顶一层的扣件底另加一扣件紧顶该上头扣件,让二个扣件一齐作用。c、把大梁混凝土分二次浇捣。

本方案决定同时采用以上三种做法一齐,但研究扣件受力不均匀系数取0.6,(在每条立杆上有三个扣件一齐作用,计算不研究第c项做法)。

则N=11.955KN《8×3×0.6=14.4KN。

(5)楼面强度校核

±0.000层楼板校核:

A、荷载计算(0.9×1.35m有四条立杆,取该面积来校核)。立杆传来的:11.955×4(0.9×1.35)=39.35KNm2支撑体系及模板体系:(4×15+13×4)×3.840.9×1.35+0.15=3.69KNm2±0.000层楼板自重:0.22×25=5.5KNm2共计:48.54KNm2化成线荷载为48.54KNm。

B、取首层K~1G×13~25轴处的1m宽板为计算单元,因为±0.000层楼板为无梁板楼盖的预应力楼板,取计算长度为跨中板带,取计算跨度的跨9300mm的一半为计算长度,以4.65m为计算长度,研究周围结构的作用,取M=qL210,预应力配筋1m宽为3条,直径15.24mm的钢丝胶,每条面积计算公式如下:π115.2424=182.41mm2,3条面积为547.24mm,因为预应筋的强度比普通钢筋强度大3~4倍(设计员钟智斌工程师供给的系数),现取3倍化成为普通钢筋面积A1=547.24×3=1641.73mm2,板内另配筋普通钢筋φ10@150,板厚200mm,C40混凝土。 A2=7π×1024=550mm2,共计As=2191mm2,C40的fcm=21.5Nmm2,fy=210Nmm2,因为

Mu=fyAs(ho-fyAs2fcmb)=qL210,所以q=33.83KNm《48.54KNm》不满足强度要求,需对±0.000层楼板加固,荷载为48.54-33.89=14.65kNm加固方法:在对应五层截面面积大于0.7m2以上的梁位且沿梁位方向每900mm加设二道钢管回顶(两道的距离为1m),上下端加上下托设枋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