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1
一、复习时出现的问题
1、大部分同学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能力欠缺,对于平时练习的一些比较有创新的题目依赖性较大,表现为等待老师的答案,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2、大部分同学的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材料分析这个环节上,同学们对于书写文字的组织非常混乱,导致不必要的失分的现象屡屡有之。
3、一些同学对练习的巩固情况令人担忧,大部分对练习没能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整理和概括,思想上仍是单纯地认为练习过的习题就是不需要再进行巩固了。
4、也有一些同学对于复习大部分是“西瓜芝麻一起抓”,以致于经常顾此失彼,首尾不得相顾,复习的质量就是大打折扣。
这些都是值得注意并有意识进行更正的,复习时出现的错误,望同学们警惕!
二、计划达到的目标
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历史复习中,应该达成以下学习目标:
1、以知识结构为复习的线索,在知识结构的帮助下,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建立符合自己复习特点的.知识网络。
2、以基础知识为主,以能力提高为理念,在复习中着重要求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思维,最大程度体现中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3、在平时的复习中,强调以练习促质量、以探讨促思维,更多关注自己不同阶段的复习效果,及时对复习的阶段计划进行适当调整。
4、以考试标准为准,课堂复习和练习尽量与考试说明保持一致性。
三、复习计划及实施方案
20xx年中考历史虽然是开卷,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知识网的建立都不容忽视,遵循以下三个阶段的复习方案,相信同学们的成绩一定会得到提升!
(一)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为全面迎接20xx年中考,打好20xx年中考攻坚战,同学们的整个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2月——4月份月底):“梳理教材”,即按照教材的编写体系,以《中考历史考试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提纲挈领地复习,目的是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阶段(20xx年5月份):专题复习,经历第一阶段的复习,同学们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没有从宏观上整体把握知识脉络。因此在复习的第二阶段,同学们应该将前面所学的知识列成专题归类总结,比较对照,形成知识网。
第三阶段(20xx年6月初至中考前):综合复习,将六本书的知识有机融合,根据中考的具体要求,选择若干题目进行一系列综合训练,目的是将第一阶段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进综合、形成能力。查漏补缺、热点讲解、模拟测试,同学们可以每一周进行一次强化训练,根据多次训练的情况,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进行理解、训练,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抓住重点,加强训练
六本书的内容很多,在复习时同学们要注意全面系统地进行复习,根据《中考历史考试标准》里的考查内容及要求,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就要格外注意。此外,同学们对自己常犯的错误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己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注重应试能力的提高
基础知识掌握了,能力提高了,还要提高考试、答题的能力。特别是应试的技巧,同学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题,在平日练习和考试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审题,题目问的是什么要弄明白,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千万不能草草看一眼就解答。
(2)对课本内容一定要熟悉,中考历史对学生的考察要求是做选择题尽量不看书,材料题和问答题一定要看书。
(3)注意合理地安排考试时间,可以在平时考试和练习中进行实训。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2
一、资料准备
教材四本:七年级上册、下册,八年级上册、下册
复习资料:地图册、中考复习资料
二、复习进度与安排
先从七年级上、下册开始复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学习时间较久,大部分已经忘了,最先复习,时间安排少点,八年级地理学习时间距离较短,相对来说学生印象更深刻一点,所以复习时间也安排距离中考近些较好。复习以学生预定资料作为参考资料,进度安排如下:
2月25日—3月1日:地球和地球仪、地图(地球和地图这一部分是难点)3月4日—3月8日: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3月11日—3月15日: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3月25日—3月29日:中国的区域差异
4月1日—4月5日:北京、上海市、重庆市
4月8日—4月12日:香港、澳门、西藏、四川、4月15日—4月19日:世界地理4月22日—4月26日:复习
4月29日—5月3日:综合复习考前练习5月6日—5月10日:综合复习考前练习
三、重要地图过关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轮廓、形状)【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形图(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八年级上册】
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源头、入海、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沿岸主要的城市)【八年级上册】
中国主要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分布图(“五纵三横”等)【八年级下册】世界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如大洲、大洋、主要山脉、地形区、湖泊、海峡、运河以及一些主要国家)【七年级上册、下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气候类型判断)【七年级上册】(提醒学生备好以上必要的资料及专门的资料袋(2个),并定期检查。
中考资料上的考点能背,重要地图过关。
四、总体思路
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2.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3.强化训练,冲刺中考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3
一、主要思路
1.进一步夯实基础。通过各种形式,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背诵情况,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
2.以专题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整合,突出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增加能力型习题的训练量,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综合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侧重于提优。关注优生中历史学科薄弱的学生,分析这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及早解决问题,力争使优生成绩达到学校要求。
二.专题突破、强化训练
1.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2.中国古代经济文化
3.近现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4.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
5.世界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进程
三、主要措施
1.研究考点。理清思路、总结规律、明确考点、突出重点,以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复习。
2.扎实做好专题复习。目前我已经选定5(长条)+6个专题,基本涵盖了教材内容与热点问题,把零散的知识归类、纵横串联、辨其异同,形成知识网络。
3.仍要关注基础。专题复习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深化,它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况且历史知识记忆性很强,时间一长就容易遗忘,所以不能为专题而专题,在专题复习阶段仍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背诵和检查。这样,才能将专题复习落到实处。
4.加强对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指导。一是指导学生读材料的方法。首先,弄清材料的大意和观点;其次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还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再次是寻找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解题时必须以课本知识为依据,尽量用教材上的说法,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二是审目,弄清题目在问什么,弄清题目的考查意图,特别是题目中出现“依据材料”字样时,答题节奏一定要慢下来,要看清楚依据材料中的什么内容,将答案斟酌几遍后再下笔。三是要注开放性题目,这些题目虽然比较灵活,但难度一般不大,只要看清分值,按点解答,符合题意,语言简明,一般不会丢分。
5.关注优生中历史薄弱的学生。第二轮复习阶段要重点关注这部分学生,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过细地检查,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历史成绩。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精神,策略研究,把握中考方向。加强毕业班工作领导,狠抓毕业班的备考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对初三毕业班工作提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做到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强化教学研究抓质量,计划思想教育挖潜力,深化责任意识讲协作,力争实现优秀生有突破、中等生有提高、薄弱生有进步的分层目标,确保20xx年中考能取得胜利,确保学校的持续和谐发展。
二、期望目标
力争20xx年中考取得好成绩,完成学校的任务保四争三。
三、领导小组
1、成立中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检查成效——适时反思——稳步提高。
具体有如下:
(1)制定中考备考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2)对中考各项备考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和考核。
(3)组织中考备考工作培训和考纲学习。
(4)组织月考、模拟考以及每次考试的质量分析。
(5)抓常规教学管理。对备、讲、辅、批、考常规环节定期检查,一月一小结。
(6)抓集体备课的落实。力求“五统一”即统一进度、统一内容、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统一评讲。
(7)抓备考视导督查。对学科教学加强视导,务求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
(8)抓思想教育,保稳定良好的迎考心态;
(9)抓学校部门配合,保紧密联系,齐抓共管。
四、教学计划
(一)授课计划
新授课完成时间:20xx年9月——20xx年2月
中考总复习时间;20xx年3月——20xx年6月中考前
(二)复习计划
采用三轮复习法:夯实基础——专题训练——综合检测。
1.第一轮复习(20xx.2-20xx.4上旬):夯实基础,教学时间约8周。
(1)复习内容:全面系统复习,要求以课本为本,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考纲要求复习,强化知识点、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夯实基础,扎实培养基本技能。
(2)复习方法:可采取“滚动式”复习,即依据课本,单元知识考试连前不连后(连前指的是上次不过关的知识),层层夯实,步步为营。
2.第二轮复习(20xx—5月下旬):专题训练,教学时间约6周。
(1)复习内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强化分块综合和专项知识训练,突破重点、难点,突出训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检查堵漏知识盲点。加强训练,强化优秀学生薄弱科目的训练,使他们的“强科更优、弱科不弱”。
(2)复习方法:可采取分专题、分知识点复习法,即以知识网络为线,专题分块复习和考试。
3.第三轮复习(20xx——中考前): 综合检测,提高,教学时间约4周。
(1)复习内容:注重综合、模拟、适应性、规范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同时,还注意对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点拨,指导学生回归课本。
(2)复习方法:综合检测,查漏补缺,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检测安排
1.检测安排:20xx年2月前,每月均安排阶段考。 20xx年2月起至中考前,精心组织模拟考(分别在每一轮总复习后)并积极参加模拟。
2.精心做好每次检测工作,要求:
(1)深入研究考纲,广泛收集中考资料,精心编制月考试题。
(2)考前周密安排,严格监考,形成良好考风,促进学风。(因为关系到保送生,所有重要测试的试题均系从外校提取)
(3)每次考试后及时有效地进行质量分析,及时反馈并对下阶段复习提出新的改进意见。
五、工作措施
(一)工作思路
明确目标,优化过程,科学有序,勇创佳绩。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初三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中考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强化过程管理,真抓实干。
2.强化考纲学习研讨,加强中考信息搜集整理。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学科新课程标准精神和内涵,深入研究考纲和近几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改革趋势,认真分析和研究中考趋势,题型的变化,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研讨新形势下中考复习策略,制定好各学科毕业班教研计划,提出科学合理、可行有效的中考复习方案。同时多与上级主管部门及兄弟学校联系,搜集整理有效信息,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中考备考。
3.加强学科研讨。要发挥教务处、教科室、科组及备课组的集体力量。并在各备课组进行专项研讨,重点研讨中考试题、教材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制订周密的教学与复习计划,精心组织教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避免滥发资料,上课满堂灌的现象;强化教师课堂教学案例分析,跟踪听评课,学科组会诊,在整改中提高,使课堂教学更适应考试改革要求,使中考的核心工作“提高学科的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实处。
4.抓学风班风建设。抓班风、学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加强学生思想的教育工作。年级组分层次召开学生学习促进会,学生家长会,通过各方力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促进和改变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转变,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班主任具体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稳定学生的思想,确保学生有稳定、良好的复习迎考心态;
二是优秀生的培养;
三是抓竞争机制的形成;
四是学法指导;
五是心理疏导,让学生有健康的心理,保持平衡的心态;
六抓家校配合,做到家校齐抓共管。
6.抓促优培优工作。抓优秀学生的辐射带动作用。把年级前50名、班级前10名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优生座谈会,分管领导、班主任亲自参会,给学生鼓励打气,让学生在会上相互交流学习经验,要求这些学生回班后把全班学生带动起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班上起到引领作用。
7.提倡奉献精神,各任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辅导,不让一位学生掉队。教科室组织教师对优秀学生进行集中辅导,鼓励有特长学生冒尖,争取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力争在中考中创佳绩。
六、具体安排
(一)20xx年9月。
1、制定各科教学计划和复习安排。
2、召开年级家长会及学生大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准备工作,解决学习动力问题,营造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浓厚的严肃紧张、拼搏进取的备考氛围。
3、安排,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4、组织优秀生进行培优。
(二)20xx年10月。
1、第一次阶段考,分学科召开考后质量分析会。
2、第二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学生现状,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教学高效。
3、全体初三年级学生大会,分析阶段考和期中考动员。
4、个别学习困难学生座谈,及时联系家长。
5、召开初三年级教学研讨会。
(三)20xx年11月
1、召开第二次家长会,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激发学生振作士气和发扬拼搏精神。
2、第三次年级组教师大会,分析研究教与学的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落实措施要求。
3、了解师生教与学的情况。
4、各科教师进行专题研究。
(四)20xx年12月。
对优秀生开设提高讲座开始启动。
(五)20xx年1月。
1、期终复习动员。
2、期末考试及学期结束工作。
3、年级教学的再次专题研讨。
4、各科期考质量分析。
(六)20xx年2-3月。
1、各学科制定总复习计划。
2、年级组教师会,统一进度和计划。
3、年级组学生再动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信心。
4、组织初三教师考纲学习及中考备考工作培训。
(七)20xx年4月。
1、认真组织好初三模拟考试及质量分析。
2、各学科开设复习指导讲座。
3、召开优秀生工作会议,提要求,多鼓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初三师生誓师大会,鼓动师生士气。
(八)20xx年5月。
1、调整复习计划,实施第二轮复习。
2、增强与各兄弟学校毕业班工作交流活动。
3、全面复习及相关研究。
4、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测试及理化生实验操作测试。
5、做好填报中考志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工作。
6、学生的思想教育,各人订2个月目标进行冲刺。
(九)20xx年6月。
1、全面复习,强化训练,练考点、讲重点、破难点,提高优秀率。
2、考前练题、考试技能指导,以适应考试环境。
3、对考生进行心理辅导。
4、组织学生参加升学考。
(十)20xx年7月。
毕业典礼。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1、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考试项目的运动技能,重点加强训练学生中考项目,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2、在抓中考项目训练中,应该遵循学生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一身心健康基础,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新型的训练模式进行。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3、还需要依靠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积极配合,使训练有组织、安全有序地开展。
二、训练目标
1、通过集体学习、分散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考试项目的动作要领和动作技能。
2、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协调、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熟练掌握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考试内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3、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训练、勇于拼搏、不怕艰苦、积极进取等优良意志品质。
三、训练时间
每天要跑步,一定要坚持住每天早晚跑步!早上早起,离学校近的的同学中速跑步到学校,到学校后绕田径场至少跑4圈,跑完后压腿,这样有利于腿部力量的提高,对各个项目都有基础的保障。(每天早6:40—7:10)。下午放学在操场再跑2—4圈,然后回家。每周三节体育课,训练中考各个项目内容,双休日要自觉练习。
四、训练项目
项目1: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必考项目)
项目2:立定跳远,50米跑;(学生二选一)
项目3:单杠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前掷实心球;(学生二选一)
项目4:篮球技能,排球技能,足球技能;(学生三选一)
五、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保顺利完成训练任务,特拟定以下计划:
1、长跑训练:
每天要跑步,一定要坚持住每天早晚跑步!早上早起,离学校近的的同学中速跑步到学校,到学校后绕田径场至少跑4圈,跑完后压腿,这样有利于腿部力量的提高,对各个项目都有基础的保障。(每天早6:40—7:10)。下午放学在操场再跑2—4圈,然后回家。每周三节体育课,每节课上课热身先绕田径场中速跑4圈,跑完后柔韧练习、力量练习。每周安排一次速度耐力测试即800米和1000米计时跑一个。(建议:学生跑步时可以在腿上绑沙袋。因为腿部力量加强了,对各个项目都有好处。)
2、立定跳远、50米跑训练:
这两项主要针对学生的爆发力和下肢力量进行训练,而且还要做到上、下肢的协调用力来完成动作。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辅助练习(挺身跳、单足交换跳、蹲起跳、收腹跳、摸高跳、蛙跳等)还有专门性的练习:立定跳远完整动作和50米反复跑。
3、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实心球训练:
这几项主要针对学生的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练习。每周也会抽出半节课让学生练习实心球的动作,由于时间关系,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女生每天晚上回家后都要练习仰卧起坐,男生回家练习俯卧撑,节假日也不例外,因为只有坚持才能出成绩。
4、球类技能训练:
每周必须抽出一节课进行球类技能训练,由于学校器材和场地的原因,所以将各项技能教授给学生后,根据自己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来选取自己中考时的球类技能来进行训练,老师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完善动作技术要领。课余时间也希望同学们抓紧时间进行练习。由于器材的缺乏,学生如果有自己的器材,也可拿到学校来进行练习。
总之,在各项技能都在有序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各个项目进行模拟测试。本学期由于是冬季,主要抓了长跑训练和球类技能,下个学期我们还会对各个项目再进行深化训练。每两周都要对个人所选择的不同项目进行模拟测试。下学期开学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分别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并将每次的成绩公布给教务处、班主任老师及学生。到正式中考的前1—2周对学生进行恢复性训练:对训练的量和强度都有所减少,尽量避免学生在训练中受伤。
另外,本学期也即将结束,希望同学们在寒假期间不要放弃锻炼,每人能够给自己制定一份锻炼计划,每天按时去完成。也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担起责任,监督自己的孩子完成训练。
六、其他方面
1、体育锻炼对于现在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能在中考不影响学生成绩和录取。离不开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关心与管理。体育老师要主动与班主任及时沟通过问本班学生日常的锻炼情况,正确干预个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
2、没有领导和年级组长的积极参与,没有班主任强有力的日常管理,就不可能有长期持久的良好的体育锻炼风气,以及取得优秀的体育中考成绩,同时谢谢大家的配合!
九年级中考备考方案 篇6
中考作为关系到毕业和升学的省级重要考试,受到千家万户的关注。在“双减”政策持续深入推进的情况下,为了科学做好备考工作,我县在及时了解掌握山西中考有关信息并与省内学科专家进行深度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制定了20xx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要求各初中学校根据本方案,积极、科学、高效组织备考工作。
一、把握中考备考的工作方向
近年来,山西中考命题改革始终致力于命制情境灵活、内容丰富、真正指向学生能力的试题,致力于在考试命题中落实立德树人、渗透家国情怀,命题改革成果显著。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山西中考将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考量出学生真正的学业水平,将教学导向真正有价值的“教”和有意义的“学”。
(一)考试科目和试题难易度——遵循国家政策,将全面育人落到实处。
1.科目设置:《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xx〕15号)中规定:各地要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所设定的除综合实践活动外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根据《山西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试行)》(晋教基〔20xx〕25号)文件精神,科目设置上全科开考。具体考试科目与分值设置如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听力考试占20分)、理科综合150分(物理80分、化学70分)、文科综合150分(历史75分、道德与法治75分)、体育50分、理化实验操作10分、信息技术10分,总分730分。
2.考试形式:道德与法治学科为开卷笔答形式;其余学科均为闭卷笔答形式;英语含听力测试20分。
3.试卷难度:山西中考坚持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合理控制难度,保证区分度,试题区分度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难度上做文章,而是主要体现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推理判断的能力、逻辑思辨的能力等有思维含金量的维度上。各科目整卷难度约0、60—0、70;试题由易到难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个档次,各档次试题的比例为6:2:2,实践证明这样的难度设置是合理的,既符合中考的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性质,又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提高育人水平有重要引导作用。
(二)中考命题依据——课程标准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20xx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
(三)适应统编三科教材全覆盖的新局面——把握教材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特色
自2017年以来,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经过近6年实践已接近完善,因此,20xx年中考备考应进一步将深刻认识统编三科教材对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并从整体上和根本上把握课程的性质、特点,凸显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着眼于统编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契合点、共振点,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统编教材的国家意志的融合,引导教学呈现出以统编教材的使用为契机的新气象。
(四)发挥对教育教学的引导作用——立德树人、素养立意、导向教学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xx〕15号)中指出:“考试命题对学校教育教学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山西中考命题站在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发挥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的正面导向功能。近年来,更是开拓性地完成了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论构建,引导一线教师正确把握基础教育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第一,中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考命题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和宗教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二,“素养立意”是新时代山西中考试题的基本特征。中考命题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拓宽试题材料选择范围,丰富材料类型,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
第三,“导向教学”是中考命题的现实功能。中考命题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导向作用,注重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山西中考命题走在全国前列,得到教育部专家和兄弟省市同行的好评,原因就是因为坚持立德树人,追求素养立意,致力于发挥中考“指挥棒”的教学导向功能。也正是因为山西中考追求对学生真正能力的测评,淡化由短时间反复“刷题”、机械训练所带来的学科能力“虚假性”呈现,所以可以很好地适应“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学业水平的考查。
二、熟知中考命题的主要要求
(一)深入研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中考命题的唯一依据。唯有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才能真正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从而上好每一堂课,让复习事半功倍;也唯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才能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实现学科教学不跑偏,学科育人做到位。同时,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师要认识到统编教材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价值,把教材用实、用好,以教材为抓手,让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落地。
(二)准确理解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的理论体系。
“一核”指山西中考命题的核心思想:立德树人、素养立意、导向教学。通过确立这一核心思想,说明了“为什么考”。“六维”指山西中考命题的“六个维度”,即立足学科素养;加大开放探究;注重阅读能力;关注表达、交流、共享;借鉴PISA测试理念;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确立这一考查目标,说明了“考什么”。“四手段”指山西中考命题实现素养落地的“四大手段”,包括跨学科整合、不确定性结构、真实任务情境、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通过确立这一命题手段,说明了“怎么考”。
(三)深刻领会山西中考命题的“六个维度”。山西中考命题的六个维度,不仅是山西中考命题“一核·六维·四手段”理论体系的关键要素,还是基于实际,导向教学的重要“指南”。
第一,立足学科素养。各学科要把握学科本质,站稳学科立场,不要局限于知识本身的识记和做题技巧的复制,要真正认识到本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着眼于当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即使忘记了学科知识,仍然能留在他们身上的眼界、品格和思维方式等。教师要站在素养提升的层面开展教学。致力于学科素养培育的课堂,必然是除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外,还着眼于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课堂;必然是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也必然是由偏重追求唯一标准答案的单向思维训练转为鼓励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多向思维培养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更有可能营造出活泼灵动的氛围,激发出积极的思考热情。
第二,加大开放探究。开放试题在条件、结论、过程、方法、途径等方面常常没有必然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探究性试题是指开放性试题中通过研究、探讨、分析、整合,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或提出自己的质疑、见解、建议和鉴赏评价等试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多元思维,关注过程性学习,强调让学生经历尽可能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发展、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而提高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第三,注重阅读能力,即强调广义的“大阅读观”,重视考查从各种类型的`材料中获得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综合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以及个人独立思考并有效运用信息参与现代社会复杂运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展较为完整的“沉浸式阅读”,引领学生将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开阔视野、涵养身心、学会思考、学会主动学习,实现自觉成长。
第四,关注表达、交流和共享,指试题通过创设各种交流语境,考查学生勇于表达、善于沟通、乐于分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进程中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要把课堂的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展示自己和倾听同伴的过程中体验“敢表达、会交流、善共享”的乐趣,在沟通中收获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实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第五,借鉴PISA测试理念,指测试的主要目的不是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评价他们是否掌握了与将来生活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具有在实际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局限于让学生记住特定的课程内容,要更多地关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内容灵活处理实际问题、应对突发状况,关注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应具备的能力和应承担的责任。
第六,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指跳出单一知识性、技巧性考查的套路,将试题背景放置在绘制图表、模拟实验、角色扮演、筛选资料、分组合作、野外实践等灵活多样的“活动”情境中,从学生参与体验的角度出发,指向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将本学科课程的理论性知识通过“活动”与自然、社会的具体实践对接起来,使书本知识得到适当延伸,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思考更多的问题。
(四)务实基础,灵活应对中考试题的“不确定性”。
山西中考试题背景材料丰富,设问角度灵活,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指向的是确定的考查: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中考复习首先要务实基础,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等的梳理、理解和内化,扎实掌握学科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不确定性”时做到灵活应对。
(五)学以致用,把书本知识和时代、社会、生活对接。
山西中考试题重视创设“真实任务情境”,从而测量出学生在分析解决这些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水平。因此,学生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把书本知识和时代、社会、生活对接,可以捕捉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释,做出解答,完成任务。例如结合当前生活,可以从语文的角度了解冬奥会的相关情况,给获奖运动员和冬奥会志愿者写颁奖词;可以从历史与道法的角度探讨冬奥会“绿色办奥”的理念和中外文化交流,撰写小论文;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汇总变化数据,绘制图表等等。总之,中考复习并不只是坐在书桌前“刷题”,要随时随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六)融会贯通,打破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
中考不仅注重考查单一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关键能力,还关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复合思维和实践思维。其实,生活中的多数问题需要跨学科才能解决。例如某工厂要选择建厂地址,就要综合考虑气候特点、环境保护、地方资源、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涉及地理、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因此,学生复习时要有意识地打破学科壁垒,避免思维僵化,努力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有效复习的标志之一就是由“割裂”到“整合”:把原来以为“割裂”的知识点,整合到知识网络中;把原来以为互不相关的不同板块和不同学科,整合到一起解决问题。
(七)主动探索,提高理性思维和批判质疑的能力。
中考试题中常常设置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引领作用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问题或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作出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并周密论证的能力。基于此种考查方向,学生要主动思考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得出新结论,并且对所得结论作出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深度思维能力。
三、搞好中考备考的工作举措
(一)抓早中考备考方案的制定工作
中考各校要认真研究,科学制定学校的中考备考方案、中考备考过程性绩效奖励激励方案,两个方案于3月20日前交回教研室。
(二)抓紧中考备考的阶段安排工作
各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安排三个阶段的备考工作,在备考周期内至少组织3次校级备考研讨(考情分析)会议,三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3月1日——4月30日夯实基础备考阶段):以课本为主,分单元、章节,依据课程标准,强化知识点,层层夯实,进行单元章节考点过关训练。
第二阶段(5月1日——5月31日专项训练备考阶段):以突破难点、解决重点为重点,巩固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进行专项训练,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6月1日——6月19日综合训练备考阶段):以训练答题规范、答题技巧、学生考试心理、提升综合技能与应考综合能力为重点,综合检查,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三)抓实中考备考的调度管理工作
安排三次中考备考的调度会议,时间分别为2月下旬、3月中旬、5月中旬。
(四)抓准中考备考的学科引领工作
组织开展中考备考线上学科研讨活动3次,时间分别为3月20日、4月17日、5月15日。全县九年级七个学科要在学科导师的带领下,围绕20xx年中考备考工作,充分发挥年级学科机制优势和导师资源优势,在中考备考的各个阶段,深入研究,不断探讨,真正实现我县各学科中考水平显著提升。各年级学科组长要主动作为,积极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
(五)抓严中考备考的模拟训练工作
全县组织三次中考备考模拟训练,时间分别为3月30日、31日,5月17日、18日,6月9日、10日。模拟训练全县统一时间、统一评卷、统一分析,各学校要科学利用模拟训练分析数据,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配合市教研室做好吕梁市初三年级中考模拟考试的组织工作,市模考时间为4月25日、26日、27日。
(六)抓细中考备考的考情分析工作
县组织的一模、二模训练,九年级七个科目要进行全县年级学科的县级层面的两次考情分析。
市组织的模拟考试,由市进行市级层面的考情分析。
县组织的三次模拟训练、市组织的模拟考试,各学校要进行4次学校层面的考情分析。
(七)发挥联合体在中考备考中的工作作用
临县一中和临县高级中学两个初高中协同发展联合体要充分发挥联合体的机制优势、资源优势,围绕中考备考,扎实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带动我县20xx年中考整体水平的提升。
(八)注重中考备考的过程性绩效奖励
制定《20xx年中考备考过程性绩效奖励实施方案》,重过程,重评价,重激励,充分调动与激发初三年级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