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印象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印象的文章1:生活的印象
文/曲蔠人散,遗落了一世
就生活而言,我活了25年了,如果你今天问我什么叫生活,也许我真的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印象中的生活,就如他们说说的那样,生容易'活容易'生活起来却不容易……有些东西我们可以去选择,而有些东西我们是没办法去选择的。比如出身,比如生命!!!
但我想说的是 ,生活这两个字,是那么的简单易写,也容易理解。但我感觉这世上有很多人到现在仍不明白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生活二字解刨出来,就是生就是活,两者之间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就是生存与存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还可以呼吸空气。
生活嘛就应该大胆。喜欢怎样的风格怎样的事情就勇敢的去追求,你问我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态度去生活,我有时也是很迷惘的 .
不过有一点我很清楚,我从不在别人背后说坏话聊八卦,就像但丁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我理解的意思应该是坚持自己所坚持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这就够了……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别人的生活干嘛由你去操控,由你去评价。你在哪气得无语的时候, 别人还在那开心的活着,别人的世界你有必要去劳神吗?有这功夫有这想法,为何不去想想自己所想走的路。
我的生命中也有无法选择的,正如我上面所说的那样。
生活对我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压力、压力、压力、压得快透不过气,好的家庭好的出身你可以不用努力,可以肆意挥霍,都说靠努力就会成功,可是又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机遇,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你努力了就获成功就会有收获。比如感情
努力加上正确的选择方向才能是赢家,其实生活也没那么难,只能说我们要求的过高,自己达不到那样的标准而已,如果达不到理想标准,为何不降低一点呢,也许就不会那么累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千万别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生活。
生活就是衣食住行,这一辈子简单一点、勇敢一点、因为我们不会活太久,若离去这世界我们将会沉睡很久很久…
勇敢去生活,放肆你仅有的青春吧。青春是干嘛的,青春就是留着给你生命中最有资本去尝试、去失败、去放纵、去怨恨、去迷惘、去伤感、去吵闹、去流泪去、可以大喊、最有资本的一段岁月!!!
最后一句::生时何需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关于印象的文章2:渔鼓乡情
文/李笙清
童年的印象里,家乡打渔鼓的人很多,似乎这门手艺挂着“乞讨”的标签。那时候,每当大门口有渔鼓声响起,有诸如“渔鼓拍到主人家,六畜兴旺人丁发……”之类押韵的渔鼓词唱起来,父母总会递上几分或一角钱,或者在米缸里舀上半碗米端到门口,倒进渔鼓艺人随身背着的布袋。有时遇到我们家正在吃饭,打渔鼓的人会递上一只粗瓷大碗,让母亲给他盛上一碗热饭,夹上一些菜,打渔鼓的人连声称谢,蹲在门口香甜地吃起来。有时吃完饭,打渔鼓的人会唱上一段渔鼓词以示感谢,唱完拱手而别,再前往下一家。
家乡的渔鼓俗称“筒子腔”,一般用竹筒制作,对径三寸粗,八寸长,一端蒙以鱼皮或猪油膜。拍渔鼓一般配以用竹片制作的简板。据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演奏时,怀抱渔鼓,右手指拍击下端的鼓皮,配之以简板和铜钹的敲打,相击成声,以为节拍,节奏明快简约。
家乡的渔鼓说唱相间,唱词有五言、十言体制,演唱形式有单口唱、对口唱和群唱等。渔鼓腔调较为简单,古朴而带有吟诵性,有专门的曲调,俗称“唱道情”,唱腔由流行民歌小调发展演变而成,曲牌有平腔、鱼尾腔、琵琶腔、悲腔、杂花腔等。平腔以叙事见长,旋律平和简洁,语言性较强,是家乡渔鼓的主要唱腔。悲腔旋律曲折回环,用以表达哀愁、悲愤的情绪,格外煽情。鱼尾腔为喜腔,只有七字句一种式样,曲调明快流畅。琵琶腔跌宕起伏,激情四溢,主要表达红火的情绪。杂花腔朴素而粗犷,为辅助唱腔,旋律、调式、忖词等与其他四类唱腔不相同,可以获得色彩的变化。渔鼓唱词内容大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奇、公案等,也有艺人触景而发的即兴之作,唱词押韵上口,唱腔乡野村调。唱腔或平稳,质朴,温柔淳厚,此为平腔渔鼓,或泼辣、风趣、热情、高亢,此为高腔渔鼓,不同的唱腔表达不同的情绪。大概受“蓝采和持简板唱踏歌行乞于市”的影响,渔鼓仿佛是为募捐化缘量身定做的工具。
据说渔鼓为“八仙”所传,家乡的渔鼓艺人每年都要聚会,焚香礼拜,谓之“敬八仙祖师”。有些传统前奏中的“湘子湘子韩湘子,洞宾洞宾吕洞宾”,就明显含有怀师忆祖之意。也有渔鼓艺人拜唐代老郎王的,认为渔鼓为唐朝的老郎王所传,以其出生年农历三月十八为祭拜日期,在神案上供奉“唐朝敕封老郎王神位”,左右两联曰:“清音童子,鼓板郎君”。
一天,母亲从衣橱里翻出一条黑布袋,解开系口绳,里面露出的竟是一副渔鼓。听了母亲的讲述,我才知道爷爷很小的时候,在逃荒路上与家人失散,是被一个敲渔鼓沿村乞讨的老人养大。那位老人孤苦伶仃无儿无女,将爷爷像儿子一样养大,老人去世后,这副渔鼓被珍藏起来。
声声渔鼓犹如穿越岁月时空的天籁之音,充满了浓郁的乡情风韵,它就像家乡的河流一样,在我心中长流不断。
关于印象的文章3:春日红叶
文/快乐风铃
在很多人印象中,深秋的红叶最美。然而,春天的红叶因其鲜嫩,另有一番韵味,另有一种美丽。
春天的红叶刚长出来,像新生婴儿一样,颜色鲜红,比秋天的红叶更显娇嫩艳丽。在红色的叶片底下,还有一簇簇红色的花序呈伞状挂在枝头,随风摇曳。
远望那一片红叶林,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整个林子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飞焰欲横天”。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啊,红叶似火,在燃烧着,在跃动着,在旋舞着。
走近细看,片片红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
春日红叶纤细娟秀,如鲜花般柔情;灿若云霞,如火焰般热烈。
春日红叶,娇艳、鲜嫩、通透,火红一片,非常艳丽。一片红叶林在阳春四月进入了最美的时期。
红叶林中还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陶醉在迷人的风光之中,沉醉在美丽的红叶之中。
我们做人,就应该像春日红叶一样,总是充满着激情热烈的色彩。用一颗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种优雅的姿态浪漫地生活。
关于印象的文章4:印象中的爱情,往往顶不住那时间
文/蝴蝶飞不过那片海
1
刚到英国读书时,肖哥和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意大利,平摊费用,各负其职。其中的一个男孩J负责订酒店,可到了最后,肖哥他们才发现,这哥们订的居然是豪华酒店,且还带了一身非常正式的衣服。众人诧异:不是来旅行的吗?怎么还要穿得如此正式?
后来才得知,J来意大利,还有另外的计划。
J在中学时跟随父母一起来过意大利,当时住在一个中国家庭里。恰好,房东家里也有一个女儿,和J年龄相仿,两个人在那个假期里相处得特别好。J也喜欢上了那个姑娘,就发誓今后一定要出来留学,去找这个姑娘。
期间,两个人一直有联系,但未再见。
J跟肖哥一样,上的是2+2的那种大学,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终于熬到了出国,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见喜欢的人。肖哥他们分头行动,临走前还祝福他,希望他们有情人钟情眷属。
可是,当J回来后,整个人看上去却不怎么开心。他说,那女孩变了,举止显得挺轻浮的,这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从前那个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好像从世界上蒸发了,出现在眼前的那个人明明就是她,却怎么都不像她。
那次的旅行,J失魂落魄。
2
听肖哥说完这件事,我忽地想起自己读中学时,也喜欢过一个男孩子。
印象中的他,瘦瘦高高,喜欢穿蓝色的牛仔裤,黑色的打底衫,和一件暗红色的马甲。每每想起他,有时忆不清具体的容颜,却只浮现这样的一个身影。他比我大一届,我读高中的时候,彼此早已分道扬镳,但我一直都记得他。
高中时代,我没有谈过恋爱,对他却是念念不忘。现在想起来,那也许就是初恋吧?把一份情感藏在心里,不敢告诉任何人,一个人慢慢地品尝着淡淡的甜蜜,还有淡淡地忧伤。
我从来不知道他对我是什么感觉,只是曾经一起相处的时候,他很幽默,也很喜欢耍贫嘴,是典型的北京男孩的性情。
直到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他遇见了昔日的同学,也是我的发小,突然聊起了我。而后,我接到了他的电话。那一刻,说不出是什么心情,怪怪的,有激动,但也有恐慌。想象了无数次,还能跟他聊聊天的情景,却在电话里真的听到他的声音时,不知所措。
自那天起,他几乎每天都给我打电话。我觉着似曾相识,却又觉得有哪里不对,这都是内心的感觉,隐隐约约的,具体说不出来。直到有一天,他约我见面,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兔子,七上八下,既期待又害怕地去见了他。
在此之前,我对他充满了无限的幻想,还有少年时的那个潇洒不羁的身影。那个身影,伴随了我的少女时代,让我对身边的男生不屑一顾,甚至根本想不起来多看一眼。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迷恋什么,我以为是他,但现在回想,我更怀念的是那份少女的情怀。
当他真的出现在我面前,原谅我这样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所有的幻想,所有的美好,全部崩塌了。他比从前胖了,尽管穿着打扮还是从前的风格,但我看他却倍感陌生,像从不曾相识。坐下来聊天,他没有了年少时的贫嘴,却多了点儿肤浅的意味。
我想,这也跟环境有关系,他不想读大学,跟随家里人去做生意了。接触的人杂事多,自然跟从来没有沾染过社会的学生不同。总之,那次见面后,他的名字和从前的一切,便彻底从我的心里被挪走了。
一切,恍如隔世。
3
我曾一度为了电视剧里演绎的“分开多年、彼此再见,还能够再续前缘”而感动。可到了现实中,才发觉更像JAY所唱得那样:“印象里的爱情,好像顶不住那时间。”倘若昔日的恋人分开已久后再重逢,所有的心动和爱恋还不曾走样,那该是多么不易、多么珍贵的一件事?
生活中应当会有这样的事情存在,但于我而言,却实在没有这样的运气。现在的我,其实是不大喜欢回首的。倘若当时的客观条件不允许我去爱,或是错过了,那么我宁肯留在心里怀念,也不想再回头去找。
内心始终觉着,爱是的有时间性的,只属于此时此刻。若能在这一刻去爱,就好好享受它,不要搁置到未来。因为,当有一天,你觉着一切都好了,可以去爱了,却往往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了。
关于印象的文章5:叶中岁月
文/马朝兰
印象中,树叶是有着生命的。那种翠绿而又看似单薄的质地,像一页写满青光的白纸,一些不透风的蝉翼。幼时,爬上高高的树梢,难免要去采摘一些树叶。叶片,在颤巍巍的树枝上迎着风呜咽,童年的笑声湮没了它的悲号。
我们将它采来,细细挑拣。那样的凝重与肃穆,仿佛是在进行着一项伟大的工程。完好无损地,被我们掸平了,放进墨香的书页中去,慢慢地,被一种无形的变迁抽干了身躯。那些稍有瑕疵的,逃不了被揉碎掷弃的命运。
那时候,对于不同种类的叶片,总是有着不同情感的。有的人喜欢银杏,有的人喜欢梧桐,而我,似乎全都兼爱,毫不偏袒。于是,从那时候我便落上了“花花公子”的骂名。伙伴们嬉笑着在弄堂里叫我的小名,把我兼爱的趣事,一一说给长辈们去听。那些,都是关于叶片的往事。
如今,弄堂里的四季依旧,却再也找寻不到昔日以我取悦的伙伴。他们或是去了远方,或是消泯了踪影,或是再无音讯。反正,就如同当年在抢夺间遗失不见的那些叶片一般,再也不可寻觅。惟留不变的,就是将叶片碾碎在指间时的清香。
关于印象的文章6:春日红叶
文/快乐风铃
在很多人印象中,深秋的红叶最美。然而,春天的红叶因其鲜嫩,另有一番韵味,另有一种美丽。
春天的红叶刚长出来,像新生婴儿一样,颜色鲜红,比秋天的红叶更显娇嫩艳丽。在红色的叶片底下,还有一簇簇红色的花序呈伞状挂在枝头,随风摇曳。
远望那一片红叶林,宛如一大团燃烧的火焰,染红了天际。整个林子被红叶覆盖着,火红火红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飞焰欲横天”。
那是怎样的一种美啊,红叶似火,在燃烧着,在跃动着,在旋舞着。
走近细看,片片红叶精巧细腻,玲珑剔透,好像害羞的少女。
春日红叶纤细娟秀,如鲜花般柔情;灿若云霞,如火焰般热烈。
春日红叶,娇艳、鲜嫩、通透,火红一片,非常艳丽。一片红叶林在阳春四月进入了最美的时期。
红叶林中还散发出阵阵泥土的清香,沁人心脾。
我陶醉在迷人的风光之中,沉醉在美丽的红叶之中。
我们做人,就应该像春日红叶一样,总是充满着激情热烈的色彩。用一颗希望的心迎接明天,用一种优雅的姿态浪漫地生活。
关于印象的文章7:母亲的年
文/张成林
从小到大,印象中母亲的年始终是忙碌的。大约从冬月起,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年事了,进入腊月,开始腌腊鱼、腊肉,临近年边,就更忙了,掸檐尘、捅烟囱、洗被褥,母亲都要里里外外地清洁一番。
小时候过年,母亲总会为我们做套新衣服,有时为了赶制新衣服,母亲会熬一宿。虽然衣料普通,但母亲做的新衣温暖合身。如今,母亲眼花了,不能给我们做新衣了,但母亲还是喜欢在年前给孙儿做些棉鞋,看着儿孙穿着新鞋玩耍,母亲就会露出朴实的笑容。
母亲的年一直充满着期盼。腊月节后,母亲便会通过亲朋好友给我带上话,或者通过邻居代笔写封信给我,让我快点回家,一年里,对母亲来说,唯有“年”才是最大的团圆和幸福。
母亲的年,忙碌而幸福。备年货、买菜、做饭,等着我们回家团圆。我记得有一年回家,由于车多路堵,我晚了整整7个小时才到。到家时,一整桌的饭菜母亲只口未吃,一直在等我,由于不会用手机,母亲便给供奉的菩萨烧香,祈求我一路顺利。见我平安到家,母亲转身到厨房为我热菜热汤,看见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心头流过一股暖流。
过年是母亲最开心的时刻。吃完年夜饭,母亲会拿出平时积攒下的钱给儿孙们发压岁钱。每年过年,我们都会和母亲照一张全家福,照片中的母亲一年年慢慢变老,但不变的是母亲脸上永远挂着的笑容。
母亲的年是团圆的,是快乐的,每年这时候,我哪怕再忙,也一定要回家和母亲过个年。母亲的年,是儿女的幸福。
关于印象的文章8:岁月的叹息
文/银文恺
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建得起高楼,下得了厨房,同时还带了点小孩心性的人。他是伟大的,四十载岁月,让他历经沧桑却不改坚毅;他是仁慈的,残酷的现实,让他背负起贫穷,走向成熟,却不改善良;他却也是孤独的,人世无常,那一年小池塘边的两位少年,只剩下今天的一位老男人。
无意中从家里的相册中,寻着一张很旧的照片,似乎在那模糊的光晕中,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男人,梳着中分,是那几年很时兴的张国荣式的发型,他双手插在裤袋里,带着几分恣意,可眼中流露的,却是另一种深沉,嘴角微斜,像是噙着一种只可意会的欢乐。无可争辩的是,这个男人很帅,应该是父亲年轻一辈的美男子吧。我带着疑问询问父亲,起初他不是很乐意提起。只见他眼神黯淡,似是被某一段岁月的风吹迷了双眼。
原来,照片上的男人是父亲的发小,很天才,很风云,也很义气的一个男人。听父亲说,原本他是住在离我家不远的马路对面的,后来因为做生意,开了家店,到其他地方去了,再后来,因为得罪了某些人而被砍死。父亲平淡的言语中,却含着一股子悔恨与哀痛,他说,千不该万不该,便是不该去那边开店。父亲说着,眼泪似乎都快掉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父亲。
父亲说,在事发当日下午,家里奶奶跟他说时,他一直不敢相信,明明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就没了。那男人的家人把有关他的东西全部火焚,而父亲偷偷藏了这张照片。父亲说,那人唱歌很好听。父亲和他经常一起玩乐器,存着钱买了很多东西,像家里的老吉他、唢呐,都是二人一起买的。后来,父亲将那个男人的这几张照片给了他的女儿。
很少见父亲弹吉他,那次,父亲弹了很久,是些不知名的曲调,却总感觉有着哀伤笼罩。有一种飘渺,接触多了,便成了梦境;有一种存在,隐藏久了,便成了心病,痛到深了,便化成一缕叹息。
关于印象的文章9:初冬印象
文/李瑞华
广袤的旷野一望无际。树上的叶儿全部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枯直地指向天空,像是写意的梅骨,宣告它将迎风傲霜,与严冬为伴。草儿将绿意隐藏,为来年的春暖蓄积能量。远处袅袅飘散的炊烟,是农人温馨的饭香。秋的收获都在储粮仓里,更在农民心里。
初冬,微风里夹裹着丝丝凉气。大地被一层缥缈的轻纱笼罩着,那淡淡的烟云在浓雾里飞舞、弥漫着,浓雾下,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沁人肺腑,酷似花香,深深地吸一口,甜丝丝,冷冰冰,爽快心底;那些耐寒的花草树木还依然展露着秋的风姿;枫叶在鲜艳中透着高洁,以红色显示生命的灿烂;小区里路旁的菊花带着季节特有的芬芳在风中翩跹起舞;小草青青,在冷清中渲染了绿意,向即将来临的冬季释放出最后的美丽。
初冬,是深秋的暮年,有着冬的寒意,也有着秋的成熟。这个季节能使人少了春时的诱惑与欲动,多了一份奋进与坚强;少了夏时的风吹与雨打,多了一份执着的祥和与潇洒;少了一份秋时的忧愁与无奈,多了一份天然的成熟与豁达。人的一生,只有走过了岁月中的风雨,经历过了尘世的洗礼,才会变得成熟。
初冬,有着诗意和灵性,有着深深浅浅的画意,浓浓淡淡的诗情。在这人生的初冬里,生命虽然已不再五彩缤纷,但积淀着岁月风尘的心情确在宁静中显示着刚毅,在枯萎中显示着生机。人生初冬,虽然绿意盎然的盛年逐渐消散,而生命的奇迹依然在蔓延,豁达与宽容、激情与奋进将为自己撑起一片蓝天。
虽然一整个秋天下雨的日子屈指可数,可临冬的雨却连续下了六七天,它下出了一场意外的惊喜。田里那些焦喝的麦苗经雨水一润,有些绿盈盈的感觉,有些生机勃勃,让人见了,不觉得此时已进入了初冬,倒怀疑春已来临呢!就是那些枯黄红透的树叶,经雨一洗刷,反倒变得油光发亮,更有色泽、更有韵味了。
人说:如果人的年龄一大,怕的就是冬天,怕的就是天寒冷冻,怕的就是大雪纷飞,怕的就是冰天雪地……我却不然,我虽然对冬天很敏感,但却情有独钟。虽然冬天有些寒冷,风总是吹刮着,但我却喜欢在这个季节到野外去尽情地漫游。冬天天高云淡,意境开阔,眼界也开阔,倘若你站在高处,一眼望去,十里以内的景色尽收眼底,一览无余,这种豪情,这种意境,恐怕其它的季节是无法比拟的。
我尤其喜欢下雪的日子,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曼舞着,舒缓优雅的样子,它轻轻地飘在地上,落在树枝上……这个世界便变得异常纯净美丽,少了许多繁纷,失了许多浮躁,我可以在这种情景中静静地凝思,静静地遐想,静静地回味,静静地展望……
冬天冷点没关系,冬天自有冬天的风韵,冬天自有冬天的美丽,冬天自有冬天的多情,只要你喜爱,只要你欣赏,只要你珍惜,只要你有一股精神,只要你经常拥有生活的活力和热情……
关于印象的文章10:父亲“忙冬”
文/郭俊良
印象中儿时的冬天是“闲冬”,如果不是大雪纷飞天、黄沙飞扬天、冰冷刺骨天,小村的街头巷尾总能见到三五成群闲聊的人们。但我的父亲是不在其列的,从我记事起,父亲的冬天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
冬天要忙一家人的烧柴。立冬过后,场光地净了,田野也显得冷清起来,父亲除了给街坊邻居帮忙修房盖屋之外,准备烧柴是最重要的事。这时候村前村后大树上干枯的树枝、沙丘背风处飘落的枯叶、河道里一望无际的蒿草、地头废弃的秸秆,都成为我家烧火的好材料。父亲在院子里空地上用木棍扎成围栅,一垛一垛积累起小山一样的柴垛,这是我们一家八口一日三餐烧的柴火,更是冬天取暖的必需品。大雪纷飞时,我家的炕总是烧得热气腾腾的,一家大小围坐在热炕上,小的读书,写字,母亲和姐姐做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冬天也是父亲给家里增砖添瓦的好季节。我们村坐落在黄河故道,随着风雨冲刷,村后的沙岗会裸露出一些砖瓦,据说是黄河改道前的村居。冬天闲不住,父亲总是起早贪黑地去捡拾能用的砖瓦,有时候运气好,也偶然会挖出三两层完整的房子根基,有完整的砖块,父亲总是喜出望外,如获至宝,有时甚至忘了吃饭。
我并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在严冬也这么忙,即使冰冻三尺也不停歇。后来,母亲才告诉我:父亲与伯父分家时,是一根扁担把家挑过来的。一头筐里是我的大哥大姐,一头筐里是锅碗瓢盆,父亲和母亲在村外这个打麦场里起火搭灶,用木棍和草席搭建草棚,开始了这个新家的生活。后来我和弟弟妹妹相继出生,6个孩子,8口之家,是父母辛辛苦苦支撑起这个家的,没钱买砖瓦,父亲就想办法。到我上初中时,家里已盖起6间房子、一间厨房、半人高的围墙,垒房砌墙的砖瓦都是从废墟上捡来的。
冬天,父亲还会想办法给家人改善生活。有一年冬天的一天,父亲带着我去村外的一条不宽的小河里捉鱼,我看着平静的水面很纳闷,这里会有鱼吗?只见父亲在河边走了几个来回,仔细端详后,找水较深,水草多的河段,开始用铁锨把河水截成几小段,截好后在一头用水桶往外排水,当露出地面时,里边的鱼虾变得活跃起来,噼里啪啦地在泥中挣扎,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禁不住口水直流。
父亲小时候上过几天私塾,几乎没啥文化,他说的话有时候还是很耐听。父亲常说:“要想过得好,就要(比别人)起得早。”“你在睡觉(别)人起早,人家过得比你好。”“力气攒不住,不用也浪费。”“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勤劳人”。父亲的话粗理不糙。
父亲对儿女的教育更多的还是身教,身教胜于言传。我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勤劳、学到了节俭、学到了自强不息、学到了永不放弃,学到了人生无“闲冬”。只要你努力,冬天也温暖。
关于印象的文章11:记忆深处的风景
文/舒平
印象最深的一幅是画页上一个扎两条朝天抓鬏的小姑娘,手捧着一束小花,咕嘟着小嘴对着花儿说话。记得那是青春燃情年代写不出诗正苦闷着,一个春日游荡到郊外,望着遍野红黄蓝白的春花,意欲赞美春天却不知如何表达,就看见那个两根小辫儿朝天的小女孩儿,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脚步不稳跟着妈妈在田塍上一边采摘野花,一边口齿不清地念着:
我从田野上
采回一束小野花
我要把春天带回家
我呆住了,春天最美的诗原来在这里!我用心用意画下了这小姑娘,也记住了这首美丽的童谣。
有了女儿,妈妈也给她扎了两条朝天的小辫子。彼时住在单位分给的一室一厨的瓦房,劈柴搬煤烧炉子十分辛苦,可喜的是房后有一畦菜园,上班余暇与妻种些菜蔬,竟够青黄时节自给了。七八月间,无数的蜻蜓在菜园花草丛中飞来飞去,四五岁的女儿顶两条小辫儿,趴在窗前望着小园 中飞舞小憩的蜻蜓,张着小手,像要捉住蜻蜓美丽透明的翅膀。到了冬天,女儿用小嘴哈气,融化了窗玻璃上的冰凌花,对着屋外翩翩飞舞的雪花,咿咿呀呀欢叫不停。于是,就有了这两幅:两根小辫儿朝天的女儿冲窗外的蜻蜓吐出串串话框,问蜻蜓:“你是雪花变的吗?”女儿撅着两条小辫儿朝漫天六角形的雪花挥舞小手,问雪花:“你是蜻蜓变的吗?”
长大后的女儿说,爸爸的画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图片,比照相馆的任何留影都要珍贵。
在早年的一本日记上,画着一幅速写:窗前是一座颓败的老式院子,里面杂草丛生,几进年久失修的房舍、回廊,挂着结满苔藓的瓦楞,几棵老松树苍苍垂暮,松枝上站一只拱爪摇尾的松鼠,却让人于一片枯朽中眼前一亮。一天女儿指着这幅画问:“爸爸,你画的是哪儿啊?那小松鼠好可爱!”孩子的话画龙点睛似的让画页一下子活起来,那只小松鼠一下子跳到我眼前——当年在房顶和松树之间跳来跳去的小松鼠,动漫一般挨近我的窗口,我每每一边欣赏着它机灵活泼的身姿,一边驰笔写作。那是一次参加笔会,主办方为租用开销和幽静环境考虑,选在了一所已迁新址的高等学府的老校园,笔友们对这几近荒凉的会所不满,而我却异常兴奋。我们住的恰是原校中文系的旧址,这可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从乡下集体户回城那年刚好赶上恢复高考,虽然补课复习做了充足准备,可是按当时规定刚参加工作考上大学不能带工资,尽管月薪只有三十几元,但因于父亲早逝,母亲有病,弟弟妹妹们还小,一分钱都攥出水,我只能忍痛放弃高考。我艳羡那些幸运的学子们,能坐在这里读书该有多幸福。那些苦涩的过往,定格在这片昔时烟黄的景中。女儿听了我的解说,说哪天爸爸带我去看看呀。我摇头,那座古老的院落后来拆掉了,如今已盖起了一片商厦。女儿说,好可惜啊!岁月老去,但那处珍藏于心的风景,却不曾褪色。
这一幅黑白素描,亦色彩鲜明活生生跃动着——屋檐上一只黑耳朵白鼻梁花猫,探爪去捞墙上一只绿色的壁虎,却只按住壁虎折断的一截儿尾巴。那是新世纪之初,我只身南下广东在一家杂志社打工,妻留东北,女儿在北京读书,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暑假中女儿从北京过来、妻从吉林老家过来,一家在南方团聚。住处朋友的房子后窗,紧挨邻居山墙,墙上常见壁虎爬来爬去,捉食灯影下的飞虫。头一次见着壁虎的女儿,吓得变貌惊叫:“哇哇,它长得好丑!”一天不知从哪儿来了一只猫,躲在屋檐旁,伺机捕捉墙上的壁虎,恰巧给女儿瞧见了。那只绿色的壁虎眨着眼睛,尚不知危险就悬在头顶,在花猫扬起爪子就要叼住壁虎的当口,女儿急得叫喊:“快跑呀!”猫受了一惊,放缓了出击,壁虎乘机甩断尾巴,逃走了。
离杂志社不远,有条窄窄的小巷,是小学生往返的必经之路。晴日,这里总是乱乱的感觉,一到雨天就肃静了,一巷红红绿绿的小花伞,仿佛一条彩色的小河,缓缓流淌。这幅画的旁白,是女儿写的:那些小花伞是雨开出的花吗?雨结的种子,来日是要去旱荒之地播撒甘霖吗?
“今年的夏天真美,和家人在一起,身边还有健康的女人,生活真好,我真爱活着。”画面上撒娇的女儿紧紧依偎着妈妈,已渐入迟暮的妻咧嘴忘情地笑着,天南海北共患难的一家人,在远离家乡的南天一隅,得到了短瞬一聚的温煦和快乐……这是我一生所拣到的风景中,最给力的一片。
关于印象的文章12:丽江印象
文/沈阳
古城的“风”分为两种,即自然之风与民俗之风。
大研镇海拔约2400米,位于一个小型的山间盆地,冬暖夏凉。雨霁初晴,自然之风从巷口吹来,沁人肺腑,撩人心怀。深呼吸,恍惚间你能从中嗅出来自高原草甸绚烂野花的芬芳,仿佛也裹挟着丽江人民对远方来客的诚挚问候,在你的鼻腔间久久回荡,挥之不去。民俗之风质朴古雅,使人心得以陶冶,灵魂获得净化。还记得阿厦丽么——那个待人诚恳、热情好客、温柔可爱的纳西族姑娘?
若在古城迷了方向,莫慌,走进任意一家纳西族店铺,热情的纳西人定会为你详细介绍走法,并会声情并茂地跟你讲一些古老的传说,让你在感激之余又不乏趣味。你瞧见古老的东巴文了吗?建筑物的外墙上,客栈的壁画上,乃至纳西民族的服装上,你都能发现形象生动、显示纳西文明顽强生命力的东巴文。
闭上双眼,你仿佛又到了《一米阳光》中的那个“阿厦丽驼铃店”,满屋的驼铃,挂坠上便是用东巴文刻的各种祝福语,清风徐来,铃声清脆,那淳朴的祝福便也在你的心头荡漾。对了,在大研镇确有这么个和剧中一模一样的驼铃店,只可惜,店主不是清纯可爱的阿厦丽……
丽江的水之清纯,是中国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蜿蜒而至的玉泉河,在古城的入口玉龙桥一分为三,形成支河、中河、西河三道清流;这三道清流又分成无数连接着潭泉的渠道,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贯通全城,滋润万家。有水才有灵性。提到水自然免不了说江南水乡。周庄、同里、甪直、木渎、西塘、绍兴、乌镇固然有其独到的魅力,然而平原地区,水流平缓,少了玉泉河的几分活泼与洒脱——清浅的山泉随着地势一路欢腾,透过明晃晃的河水,你可见河底的卵石也在有节奏地滚动,有如嬉戏的少女。探身向河边,顿觉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你定会忍不住捧起这清冽的山泉水盥洗自己睡意犹存的脸庞。“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于良史有《春山夜月》;“掬水映我面,湿面沁我心”,我有《丽江印象》。河底也确有青荇,但不是如康河般生于软泥;它长于卵石间,随着欢快的溪水显得摇曳多姿。
有灵性的水不仅富有活力,而且清洁异常。长期以来居民们自动爱水护水,并形成了相关的守则:清晨汲取饮用水,上午十点过后方可在水中洗浣。千百年来,玉泉水滋养着古朴的大研镇和热情的纳西人,也滋养着丽江这方宝地。站在清泠泠的河水边,你难道不会情不自禁地咏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绝唱么?
关于印象的文章13:丽江印象
文/璇之韵
这里是鲜花遍野的甘海子,五彩绚丽的锦缎缓缓涌向了天和地相接的地方,那里是纳西人崇拜的神灵居所,圣洁巍峨的玉龙雪山,中午时光,一条蚕丝般柔滑的云带环绕在雪山的肩头,神的容颜在若隐若现中是那样的让人憧憬和期盼。
就在这雪山的注视下,听,一阵阵马铃急促而来。红的像是在熊熊燃烧的岩壁上,轰然冲出了无数的马帮,他们从天而降,在十二折的绝壁上奔跑着,呐喊着,马帮路上腾起了一阵阵欢快激昂的烟尘,茶马古道的风雨,承载了纳西人生命的渴望,马帮穿行在彩云之南,纳西人的歌声也锻炼的如此嘹亮和粗犷。
岩壁下的广场上,纳西的姑娘正在和筐子一起舞蹈,那是她们生活最真的写照!她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女性,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在丽江,这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圣地,她们用双手织就了纳西人的未来,她们用双肩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在姑娘们的身边,纳西的汉子们是整装待发?还是在胜利的归来?马鞍就渗透在他们的生命里,他们是马背上的精灵!马鞍舞的王者,是纳西人的英雄,马锅头是他响亮的名字,他在男人羡慕的目光中走来,在姑娘崇拜的欢呼中走来,舞蹈,为个性的张扬,为民族的蓬勃!
纳西的男人是好酒的,有朋自远方来,喝酒!有朋回故乡去,喝酒!这是男人间的酣畅淋漓,酒令如山响,喊出来的是热情好客的浓浓情谊,是自然纯朴的天然个性,更是对生命的热切拥抱!他们像孩子一般,扯直了嗓子,不在乎脚下是否已经漂浮,就是那样尽情地跳着!雪山似乎也为他们的快乐而陶醉,在云丝之外,缓缓地现出了神颜!
玉龙雪山,你这伟大的神灵,你这座爱情的山,你见证了多少纳西恋人们坚贞不屈的爱,他们在你的怀抱找到了爱的极点、爱的尊严、爱的意义!他们就像雪顶一般的纯净洁白,就像群峰一般的紧紧相依,在这里,所有的爱情就如四时不谢的鲜花,灿烂夺目地绽放,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疲倦,得以快乐地永生,世世代代,不离不弃。
走过了爱情,快乐永远是纳西人的本色。宽阔的广场上,百十个纳西青年组成了圈子,手拉着手,口中唱着抑扬顿挫的曲子,旋转着舞蹈起来。打跳是纳西人生活的浪花,手臂扬起落下,像是在召唤所有的宾朋加入,脚步前转后飞,像是在证明民族的自信和洒脱。青年男女在打跳中双手紧拉在一起,目光交织在一起,心灵就贴近在一起。而那些远方的朋友呢?他们也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了打 跳的队伍中,去尽情享受纳西人的热诚,去尽情宣泄自己的天真!
鼓声,轰隆隆的鼓声!像是天际神灵的呐喊,它似乎在鼓动着风云雷电,让它们幸运地垂顾这人间盛会。千百个纳西的汉子,黑色的长袍,是虔诚的崇拜,对天神的敬畏,红色的衣襟,是炙热的激情,对生命的喝彩!鼓声就如大海的狂澜,一排一排的到来,翻滚着,咆哮着,一浪高过一浪,有着摧枯拉朽的伟力,又像是岩浆从地心深处迸发出来,直冲到九霄云外,让整个宇宙不能平息的躁动!鼓声中,充溢着源于自然的力量,鼓声中,宣誓着纳西人不屈不挠的魂灵。而和着鼓声互相唱和的,就是老东巴的唱经声,它在这鼓声中悠然四散,浸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壤和岩壁,每一个人的心灵!
回家,回到自己心的家园,让一切得以清澈自在地生活!在歌声中,双手交叉,放在额头目光向着无尽的远处,向着苍茫的雪山之巅,向着天和地的尽头。双手合十,用心感应自己的呼吸,每一朵鲜花的呼吸,每一丝风的呼吸。展开双臂,高举过头,在神奇的雪山脚下,对着浩浩苍穹,对着莽莽高原,对着虔诚的万物精灵,愿望,就如泪水,夺眶而出!
我还会回来! 丽江!
我还会回来!玉龙雪山!
关于印象的文章14:塔里木印象
文/邓文诚
烈日
阳光如此灿烂,如此热烈。毫无保留地洒向城市、农村,洒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洒向塔里木河……使人感觉在炼钢炉旁,在火盆里,在扑火现场……
花儿耷拉着脑袋,柳枝低垂,人们的脸上、身上汗滴成串。酷暑里的生物、植物均显得无精打采,萎靡不振。
何为“赤日炎炎似火烧”?也许只有到了塔里木盆地,才会有真正的感触,真正的体验!
沙尘暴
狂风肆虐,沙尘漫天。灰黄色的天空将视野遮挡的严严实实,使你看不到行人,看不到树木,也看不到沙丘。
狂风是粗狂的,是豪爽的。似《水浒传》的绿林好汉,“路见不平一声吼”,吼得惊天地,泣鬼神!沙尘暴如三岁小孩的脸,说哭就哭,说来就来!它是那样的雷霆万钧,那样的摧枯拉朽,那样的一泄千里!
胡杨
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灵气的塔里木河,使你浮想联翩。尤其河岸的胡杨,让你惊叹,让你思绪万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岂不是生命的壮歌么!岂不是生命之魂的写照么!
烈日熏烤的季节,狂风摧残的日子,天空难得一见的雨滴,这种在千里大漠,恶劣环境中倔强生长的植物,笑傲火州,巍然挺立在苍穹之下、沙海之中!
干涸的环境,紧抠地床,植根于十几米之下的地层,汲取营养;一棵紧挨一棵,成片集中,群聚成长;如团队,似群体,团结一致,战天斗地,前仆后继,不屈不挠,高奏生命的壮歌!
夏日绿叶遮天,铸就片片荫凉;秋日叶片金黄、褐红,组成缤纷的画卷;冬季倔强的躯干在沙漠、戈壁矗立着,迎接着每天的太阳、时发的沙尘!
美哉,胡杨!
壮载,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