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顶岗实习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顶岗实习方案 篇1
一、实习专业及人数
通信0910班42人
二、实习单位
1、京信通信
2、百科融创
3、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
三、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为20xx年7月20日————20xx年7月20日。顶岗实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5月14日————20xx年6月19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6月20日————20xx年7月1日):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顶岗实习的有关事项,学生办理离校手续、实习手续;
第三阶段(20xx年7月20日————20xx年6月20日):顶岗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前完成实习报告撰写,准备答辩;
第四阶段(20xx年6月20日————20xx年6月30日):提交顶岗实习报告等材料,毕业答辩,成绩评定。
四、实习内容
1、熟悉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熟悉本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性质,掌握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与领导和同事正常沟通的能力。
3、了解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国家电子产品生产的法规,熟悉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员工规范、岗位职责。
4、了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保密的相关要求。
5、了解产品生产工艺,熟悉设备操作规范,了解实习单位管理工作状态。
6、熟悉生产现场工作流程,能正确操作生产设备,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制作现场需要的.工作文件,解决生产现场的一般工作问题。
7、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要求编写技术报告。
五、指导教师的聘任
1、校外指导教师:
2、校内指导教师:刁少岚王中杰
顶岗实习方案 篇2
一、实习专业及人数
通信0910班42人
二、实习单位
1、京信通信
2、百科融创
3、学生自行联系的实习单位
三、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为20xx年7月20日————20xx年7月20日。顶岗实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5月14日————20xx年6月19日):顶岗实习岗前培训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6月20日————20xx年7月1日):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顶岗实习的有关事项,学生办理离校手续、实习手续;
第三阶段(20xx年7月20日————20xx年6月20日):顶岗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前完成实习报告撰写,准备答辩;
第四阶段(20xx年6月20日————20xx年6月30日):提交顶岗实习报告等材料,毕业答辩,成绩评定。
四、实习内容
1、熟悉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2、熟悉本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性质,掌握本岗位使用的设备、工具的操作方法,培养与领导和同事正常沟通的.能力。
3、了解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熟悉国家电子产品生产的法规,熟悉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员工规范、岗位职责。
4、了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技术保密的相关要求。
5、了解产品生产工艺,熟悉设备操作规范,了解实习单位管理工作状态。
6、熟悉生产现场工作流程,能正确操作生产设备,掌握各种测试仪器的使用,制作现场需要的工作文件,解决生产现场的一般工作问题。
7、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根据要求编写技术报告。
五、指导教师的聘任
1、校外指导教师:
2、校内指导教师:刁少岚王中杰
顶岗实习方案 篇3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对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实行顶岗实习是改革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操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从学生的实习岗位出发,结合实际进行选题,保证课题的真实性。笔者拟根据十几年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顶岗实习的一点看法。
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
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职业教育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我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学习了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通过调整结构、整合课程、完善内容,制定了以测量工程师、测量队长(并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为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按照“2+1”教学模式,在三年的职业教育中安排一年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的培养方案。通过试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连续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0%以上,签约率在7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工作岗位与薪金收入稳定。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利用教学实习,短期到现场实习有的学校讲完某课程后联系企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主要针对相应课程进行学习,实习的环境、真实性、内容都是较片面的。
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学校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找单位分散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开一张实习证明,根据实习证明评定成绩。
廉价劳力实习这种情况主要是组织学生到生产单位,在有关人员带领下进行一些小工的工作,把学生当廉价劳力使用。
承包或部分承包任务针对某单独一项任务,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完成实习,主要是教师和部分学习好的学生为完成任务重复某一项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方案的'实施
顶岗实习的实施
(1)个人登记、信息的建立。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实习检查。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
(3)实习记录。要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今后的设想
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上要引起重视,自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自我“生存危机”意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
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应尽快制定《大学生实习条例》,通过专门立法规范实习教育活动,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权、人身权、培训权、受伤害的补偿权和适当的报酬权等。
要建立稳固、多样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友和学生资源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更多的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各种实习,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
要走出去、请进来,搞好产学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掌握该专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技能,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应聘请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顾问,指导教学工作,聘请企业专家等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课教师中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1︰1。
要大力提倡多证书制度,使学生就业面更广应通过实习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应鼓励引导参加职业技能考核,使学生毕业时既具有毕业证书,又具有职业技能证书。
顶岗实习方案 篇4
一、实习目的
通过顶岗实习,提升学生的园林技术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适应园林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实习时间与单位
1.实习时间:分散在第3、4、5三个学期,按时间由短到长、内容由简到繁的步骤进行。
2.实习单位:由学校统一安排或学生自主联系,确保实习内容与园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1.实习内容:
“校内顶岗实习”模块:包括“园林植物应用”单元、“园林工程”单元和“园林设计”单元。
“校外顶岗实习”模块:包括“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单元、“园林植物生产与养护”单元及“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单元。
2.实习要求:
学生必须完成所有校内顶岗实习模块的.实习任务,并自主选择校外顶岗实习模块。
实习过程中,学生需结合实践项目,对照相应单元的学习任务书完成顶岗实习。
实习期间,学生需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四、实习管理
1.实习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系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指导教师等共同组成。
2.实习过程管理:
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
校内顶岗实习以校内教师指导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校外顶岗实习以企业指导教师为主,校内指导教师为辅。
五、实习成绩评定
顶岗实习成绩由每个单元的分项成绩组成,具体考核评价标准为:顶岗实习成绩=校内顶岗实习成绩×50%+校外顶岗实习成绩×50%。同时,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的差异性,对校外顶岗实习的考核除了企业指导教师评价和实习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外,还将毕业设计(论文)融入顶岗实习考核体系。
顶岗实习方案 篇5
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造就一支双师结构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企业顶岗实践的对象与数量
各系(院)、实训中心近5年进校且没有企业经历的专业教师;名额具体分配如下:机械系8人,电气系5人,汽车学院4人,信息系4人,经管系12人,商贸系2人,艺术系5人,合计40人。
二、企业顶岗实践的审批程序;
1、系部拟安排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师,由教师本人填写《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申请表》,根据要求详细填写实践的时间、实践的内容计划、实践的预期成果,系部填写意见后上交教务处。
2、教务处会同人事处等有关部门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报院领导批准。
三、企业顶岗实践的内容和要求;
1、具有初级及以下职称的'教师:熟悉和掌握一个生产车间的岗位工作过程,包括工艺流程、工作规范、标准、生产组织方式、相关岗位(工种)职责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并详细记录,最终形成0.8-1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收集形成相关专业的教学案例不少于2个。
2、具有中级职称教师:
熟悉和掌握一个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包括各车间的工艺流程、工作规范、标准、生产组织方式、相关岗位(工种)职责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并详细记录,最终形成1-1.5万字的调查研究报告;收集形成相关专业项目化教学案例不少于3个。
3、具有副高职称教师:
熟悉和掌握一个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包括各车间的工艺流程、工作规范、标准、生产组织方式、相关岗位(工种)职责及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写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或完成本专业课程改革、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教改方面专题研究报告1项(不少于1.5万字);收集形成相关专业项目化教学案例不少于5个。
四、企业顶岗实践期间的管理
1、各系(院、中心)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和师资队伍的实际,制定本部门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实践计划,同时负责落实本系(院、中心)各专业教师顶岗实践的人员、时间、企业等相关事宜,对于拟安排到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师,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实践目标。
2、企业顶岗实践的经历纳入到教师岗位任务,并作为学期考核、岗位分级、职务晋升的重要指标。
3、顶岗实践期间,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实践单位有关制度和纪律,认真做好实践日记,以备检查和考核使用。
顶岗实习方案 篇6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对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实行顶岗实习是改革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
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操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要从学生的实习岗位出发,结合实际进行选题,保证课题的真实性。笔者拟根据十几年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顶岗实习的一点看法。
顶岗实习的实践过程
实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进入新世纪,我国的职业教育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我校工程测量专业的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家的有关文件指示精神,学习了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的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通过调整结构、整合课程、完善内容,制定了以测量工程师、测量队长(并具备一定发展潜力)为培养目标,以实践能力为重点,按照“2+1”教学模式,在三年的职业教育中安排一年顶岗实习,使学生具备毕业就能上岗的能力的培养方案。通过试验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连续8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0%以上,签约率在7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工作岗位与薪金收入稳定。
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利用教学实习,短期到现场实习有的学校讲完某课程后联系企业,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实习,主要针对相应课程进行学习,实习的环境、真实性、内容都是较片面的。
学生自己找单位实习学校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找单位分散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开一张实习证明,根据实习证明评定成绩。
廉价劳力实习这种情况主要是组织学生到生产单位,在有关人员带领下进行一些小工的工作,把学生当廉价劳力使用。
承包或部分承包任务针对某单独一项任务,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完成实习,主要是教师和部分学习好的学生为完成任务重复某一项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方案的实施
顶岗实习的实施
(1)个人登记、信息的建立。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师生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实习检查。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实习的进程,纠正实习中的问题,保证实习效果。
(3)实习记录。要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进程,随时了解情况,为以后实习积累经验。
今后的设想
学生要转变观念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思想上要引起重视,自一年级开始就要培养自我“生存危机”意识,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实习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检验和强化技能的机会,为将来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和基本技能。
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应尽快制定《大学生实习条例》,通过专门立法规范实习教育活动,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权、人身权、培训权、受伤害的补偿权和适当的报酬权等。
要建立稳固、多样的实习基地高职院校应利用校友和学生资源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签订更多的实习协议,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时的各种实习,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开拓市场。
要走出去、请进来,搞好产学结合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应掌握该专业领域内的先进技术和技能,并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应聘请来自企业的技术专家或行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顾问,指导教学工作,聘请企业专家等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课教师中来自生产实践一线的兼职教师与本校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1︰1。
要大力提倡多证书制度,使学生就业面更广应通过实习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并应鼓励引导参加职业技能考核,使学生毕业时既具有毕业证书,又具有职业技能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