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及学校提出的阳光体育计划,全面推动我校艺体活动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结合我校实际,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能较好地掌握一项运动技能、一项体现学校或班级特色的项目技能和一项学生自主选择的艺体活动技能,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二、内容选择和目标要求
1、长跑技能。包括集体跑和自主锻炼。每生每天至少1500米。
总目标:学生初步养成跑步时能够保持良好姿势的习惯,掌握科学规范的长跑动作要领,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即时身体状态和其他因素进行自我调整,学生体育素质测试达标率达到98%以上。
目标分解:
(1)集体跑:通过“大课间”活动达成,每天学生1500米。
(2)自主锻炼:通过体育课和课余达成。
2、特色项目技能。
由各班自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具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
总目标:各班要选择适宜的特色体育项目,既要能够达到全员参与、强身健体的目的,还要适合本班规定场地,做到整齐美观,并遵循个体不影响整体的原则。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一班一特色,特色有深意的目的。
目标分解:视各班活动特点自行制订。
学生自选艺体项目一个。采取问卷的.形式对各班学生自选项目进行统计,指导学生选择那些符合自身条件和场地条件的、内容健康向上的艺体项目。学生自选项目每四周可提出申请更改一次。
三、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我校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活动计划和内容。
3.全面性原则。师生共同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四、实施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确保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
1、时间保障。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为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30分钟和下午第三节下课后30分钟,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棋类活动、智力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为使大课间活动有章可循,杜绝活动开展随意性,须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常规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班长体育委员负责制、活动评比制。
3、人力、物力保障。大课间活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的参与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又融洽了师生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平等型师生关系。大课间活动小型、易损器材由各班学生自购。
4、安全保障。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
为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特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新朝
副组长:徐志凯
成员:朱世一李树辉刘菁王功芳
(二)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1、实行小组管理考核挂钩制。
2、鼓励活动内容、形式创新。
大课间活动除时间必须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打造学校特色,鼓励同学们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活力健美健身操、游戏、小合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等多种项目。
四、大课间活动内容
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大课间活动,开展必选项目活动。
2、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文体活动,前5分钟为必选项目活动时间,后15分钟为特色项目或自选项目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五为班级特色项目活动时间,每周二、四为学生自选项目活动时间。主要项目有: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轮滑等大众创编游戏,以及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健美操、小合唱、书法、绘画、演讲比赛、阅读等。
3、根据学生活动情况和运动兴趣,定期更换运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4、音体美个兴趣小组,根据学校安排自主组织小组活动。
五、大课间活动流程
上午大课间:
1、进场:5分钟(放音乐)
2、必选项目(长跑):10分钟
3、自选项目:10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下午课外文体活动:
1、进场:5分钟
2、必选项目(长跑):5分钟
3、以班或小组为单位自主活动:15分钟
4、结束:放松、回教室5分钟
六、管理责任制
1、班主任负责制:要想提高大课间的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因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当强的感召力和约束力,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决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责任是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指导本班创编体育游戏;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参与学生活动,在大课间活动中负责本班纪律、安全。
2、班干部日日检查制:
(1)检查出操人数;
(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
(3)检查出操速度;
(4)检查活动质量;
(5)检查所带器材情况;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2
为了培养智障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孩子们生活的自适应性,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形成自觉锻炼“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同时将趣味比赛与竞争引入到生活中,培智部特举行本次生活技能比赛。本次生活技能以学生穿衣、穿鞋比赛为主。
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
二、参赛对象:
全体培智部和聋部学生
三、比赛时间:
20xx年xx月xx日上午
四、比赛地点:
学校操场
五、比赛项目:
(一)定点投球
1、比赛道具:篮球一个记分卡若干份
2、比赛方法:学生选手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比赛,待裁判员发出投篮的口令后就投篮。
3、比赛规则:学生站在画好的线前,向篮框投8球,投中的球数多者为胜。(每班选4名选手参加,培一和培四一起参加比赛,培六和培七一起参加比赛,聋五和聋七一起参加比赛)
4、裁判员:xx主任xx老师
(二)十米运球
1、比赛道具:篮球2个粉笔卷尺
2、比赛方法:学生选手按抽签的顺序进行比赛,每次2人,胜出者参加下一轮决赛。
3、比赛规则:学生站在画好的线前,听到裁判员的指令后,沿自己的赛道向前单手拍球,不能双手拍球,若球滚出赛道边界,则学生须拿球回到原出界地点,接着拍球。(每班4人,培一和培四同学抽签参加比赛,培六和培七抽签参加比赛,聋五和聋七一起抽签参加比赛)。
4、裁判员:xx主任xx老师
(三)短跑比赛
1、比赛道具:粉笔、卷尺
2、比赛方法:抽签决定次序,每2人一起比赛,采用淘汰制,胜出者参加下一轮决赛。
3、比赛规则:听到指令就位起跑,比赛过xx中不能串道,否则取消比赛资格。未发令不许起跑,所有参赛学生都必须听从负责老师的现场指挥。
4、裁判员:xx老师xx老师
六、人员分工:
xx校长、xx校长、xx校长、xx校长现场指导、巡查
xx、xx、xx主任负责纪检工作
xx负责拍摄工作
xx老师负责场地的划分工作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开展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趣味体育活动,使学生活跃身心,丰富校园生活,共同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同时培养队员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队员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5日下午14:30——16:20
三、活动地点:
大操场
四、活动内容:
背后投球、趣味PK棒传递、背靠背夹球
五、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六、活动安排:
背后投球(1、2年级)
1.活动规则:每队10名学生参加,每轮每队出一人,每人背对塑料篓2.5米投掷垒球3次(20秒内),投进一个为本队计1分,3次都进计3分,一个都未进计0分,10轮的累计得分为本队得分。把塑料篓投倒,垒球滚出塑料篓无效,计0分;未滚出塑料篓有效,算投进有效。转过头或转过身投掷的垒球进了都算无效,计0分。
2、活动组织人员:主裁:刘盛勇 副裁:叶兴健 记分员:钟梅
自愿服务者4名高年级学生(捡球、监督)
裁判还要负责准备场地和器材(12个以上的垒球、4个塑料篓、秒表一只、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3、活动奖励形式:以年级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人为本,区别对待,尊重学生的纵向发展,通过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民展,尝试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找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评价内容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五大领域。
四、评价方式及等级
我校的评价方式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的方式。自评占40%互评占30%,教师评价占30%,三项之和为学生的'体育成绩。85分以上者为优秀,75—84为良好,60—74为合格,60分以下者为待合格。
五、评价操作细则
(一) 运动参与(10分)
1、出勤:自觉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不无故迟到、早退、缺课。
评分办法:以学期计算,凡迟到、早退、缺课超过三次者,不论原因,在此项得分中扣2分。
2、课堂常规:遵守课堂常规,穿适合运动的服装上体育课,积极主
动地上好体育课。
评分办法:以学期计算,凡服装有三次以上不服合者要求者,在此项得分中扣2分。
3、各水平目标:如:水平《一》的目标是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水平《二》的目标是向同伙展示学会的简单的运动动作;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
信息来源:此项评价的信息来源于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每学期在期末时,教师向学生公布每位同学的出勤情况,常规表现情况,便于学生自评、互评。
(二)运动技能:(60分)
1、体能与运动技能(50分)
根据学段的不同,学生每期测试三项,三项成绩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各项目评分标准:以某项目班上期初前五名同学的平均水平为满分,根据测试项目的不同,按一定的标准向下浮动。(如:50米班上前五名的成绩是8.8、8.9、9、9.1、9.2那么50米的100分标准就应是9秒,95分是9.1秒,以此类推。)
2、进步幅度(10分)
进步幅度=终结成绩—起始成绩,进步幅度在1—5分者得3分,在6—10分者得5分,10分以上者得10分。起始成绩和终结成级都是满分者加10分。三项进步幅度分的平均分为最终进步幅度分。
注:此项目的评价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学生不参与评价。
(三)、身体健康(20分)
根据各学段的身体健康领域目标而定。
信息来源:参照教师的课堂观察记录表。
(四)、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10分)
根据各学段的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领域目标而定。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5
一、体育课外活动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运动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学会做人。
2、全面性原则: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发展。
3、多样性原则:活动内容形式多样,让学生有可挑选性。
4、安全性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5、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追求活动的实效性。
二、体育课外活动项目设置
田径类:奔跑类游戏、跳跃类游戏
体操类:健身操、艺术体操、垫上运动
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其他类:小型比赛等
三、体育课外活动时间及活动内容
1、周一下午第三节课为高一年级体育活动时间。
2、周三下午第三节课为高二年级体育活动时间。
3、每个班级具体活动内容、场地由各年级体育备课组安排。学生活动内容每周交换一次。
四、体育课外活动工作要求
(一)班主任
1、按时带领本班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
2、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在整个活动中,班主任带领、督促学生认真参加好活动课。
3、及时和体育教师取得联系,安排好活动内容。
(二)体育教师
1、体育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由相关年级的体育教师负责,体育教师按分管区域提前5分钟到达活动场地。
2、指导帮助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素质练习。
3、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达标锻炼和做好小型竞赛裁判工作。若有小型比赛,体育教师负责裁判工作;无比赛活动,体育教师分区域定点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进行帮助保护。
(三)体育委员
1、负责活动前、后集中本班学生并考勤。
2、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和身体素质练习。
3、负责归还运动器材。
4、及时和班主任、体育教师联系,反映本班活动情况。
五、体育课外活动考核与评价:
1、由各年级干事负责对本年级各班活动课的组织情况进行统计和督查,每月上报德育处一次,作为优秀班集体的评价依据之一。
2、由教务处安排专人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记录和评价。
学校体育公开课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开展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趣味体育活动,使学生活跃身心,丰富校园生活,共同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同时培养队员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队员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5日下午14:30——16:20
三、活动地点:
大操场
四、活动内容:
背后投球、趣味PK棒传递、背靠背夹球
五、参加人员:
全校师生。
六、活动安排:
背后投球(1、2年级)
1.活动规则:每队10名学生参加,每轮每队出一人,每人背对塑料篓2.5米投掷垒球3次(20秒内),投进一个为本队计1分,3次都进计3分,一个都未进计0分,10轮的累计得分为本队得分。把塑料篓投倒,垒球滚出塑料篓无效,计0分;未滚出塑料篓有效,算投进有效。转过头或转过身投掷的垒球进了都算无效,计0分。
2、活动组织人员:主裁:刘盛勇 副裁:叶兴健 记分员:钟梅
自愿服务者4名高年级学生(捡球、监督)
裁判还要负责准备场地和器材(12个以上的垒球、4个塑料篓、秒表一只、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3、活动奖励形式:以年级为单位,评出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