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吞吞吐吐、皱着眉”等词语。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学习使用语气词:吗、吧,说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课文2——4自然段:
过渡语:上节课啊,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读出了林园园的舍不得。
(一)学生自学2——4自然段:
要求:请小朋友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二)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四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话不爽快,很犹豫的样子)从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边说边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吞吞吐吐的说话。
你还能从哪里发现林园园不愿意借?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你能把林园园的不愿意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林园园画的树叶,你觉得怎么样?假如你就是李丽,这时的你看到这么漂亮的绿树叶,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会怎么说?
(3)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是怎么对林园园说的.,读第二段,找一找,读读李丽的话,你觉得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很有礼貌地向林园园借,我们也来学李丽用上“吗”,有礼貌说一句话。指名说。
我们有礼貌地跟边上的小朋友借借东西,好吗?
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别人很乐意地答应你的请求,只因为——我们有礼貌了,以后可得经常用哦!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
(4)齐读这段话。
3、交流,随机结合引导:
导入:现在我们来读读林园园后来说的几句话,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话,挑一句,像我们刚才那样,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从句子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猜猜林园园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A、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我们来猜猜:其实林园园心里在说什么?所以,你觉得林园园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读。
B、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了吧。”
当时,李丽是怎么跟林园园说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来读读李丽的话,想想她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指名读,齐读。
C、请2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2)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A、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不要削,她担心……不要用力,她担心……,不要画得太多,她担心……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读出来吗?指名读一读,齐读。
C、听到林园园这么说,李丽连忙说——学生接读:我只画树叶和小草。你听出了什么?
(3)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皱着眉头”说明什么?猜猜林园园肚子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来,我们也皱着眉头,把她的不满,出乎意料读出来。
A、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丽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4、小朋友,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林园园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林园园很舍不得借,可她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开口说不借呢?(体会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借,很为难,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读读这些话,体会她的心情。
5、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李丽的话,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有什么体会呢?
李丽很有礼貌,很耐心地借,越来越着急,直到林园园的要求太高,她无法做到,生气了,最后不要了。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讨论: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贴图2,李丽的脸怎么啦?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怎么想?
(3)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李丽知道自己错了,林园园认真地画着的样子。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5、读全文(分角色)机动。
拓展:你想对林园园或李丽说什么话呢?
三、完成课后习题:读读说说和作业本题2
1、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认识了林园园和李丽两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真能干。我们还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有礼貌地请求让别人帮助自己,别人一定会很乐意地帮助我们。
2、打开作业本,完成作业题3,马上写一写,写完了就大声读一读。
3、看课件:新本领也学会了,现在要来做一道挑战题,你愿意吗?完成作业题2,你可以选喜欢的词语说话,一个或几个都可以。准备后指名说。
【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林园园 李丽
贴图(绿树叶) 贴图(蓝树叶)
互相帮助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
1、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
2、学生猜测:大海
3、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
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全班进行交流。
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6、板书:小孩与大海
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
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
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
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
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
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
4、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
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
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
8、齐读第1自然段
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
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
(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
(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四、拓展学习。
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i、u、ü,两个声母y、w,三个整体认读音节yi、wu、yu,配有一幅图画。用衣服的“衣”提示i、y和yi的音,衣服中间的花边和花边顶上的纽扣构成的图形提示i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一只乌鸦停在窝旁,乌鸦的“乌”提示u、w和wu的音,乌鸦窝的形状提示u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威的形。一条翘着尾巴口吐水泡的鱼,“鱼”提示ü和yu的音,鱼嘴和上面两个小泡泡构成的图形提示ü的形。
第二部分是i、u、ü、yi、wu、yu的四声。
第三部分是比较y—i—yi、w—u—wu和ü—yu,同时学习y和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还安排了看图读带调整体认读音节yīwūyú和音节yā。
第四部分是i、u、ü、y、w的书写格式及笔画笔顺。
i、u、ü、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读准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和y、w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重点、难点】
1、i、u、ü的发音办法和带调读韵母是这次教学的重点。
2、读好带调韵母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难点。
【教具准备】
1、配合学习i、u、ü、y、w和yi、wu、yu发音的录音带。
2、i、u、ü、y、w和yi、wu、yu及带声调i、u、ü、yi、wu、yu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学习i、u、ü的读音。
2、读准i、u、ü的带调读音。
〖教学重点、难点〗
1、i、u、ü、y、w及yi、wu、yu的发音和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读准i、u、ü的第二声和第三声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韵母a、o、e及带调的a、o、e
出示卡片,齐读指名读。
二、学习单韵母i、u、ü的读法及四声
1、教学单韵母i:
⑴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件衣服)i的发音和“衣”的音相同。提问:这件衣眼什么地方和韵母i的形相似?(衣服中间的花边和顶上的扣子和i的形相似)
教师范读iii,读韵母声要拉长一些,学生练读,指名读。
(发音办法:发i时,口开得很小,舌面前部抬高,嘴角向两边展开。)
⑵读准i的四声:
i是韵母,也有四声,第一声读音是衣服的“衣”的读音,谁来读?(学生读,教师纠正发音)
谁能说说单韵母i的二、三、四声的读音和什么字的读音一样?(第二声阿姨的“姨”;第三声椅子的“椅”;第四声亿万人民的“亿”),让学生练习i的四个声调。(自读,相互检查,教师检查)
⑶教学i的标调。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后提问:单韵母i在标调后原来的字母有什么变化?(标调以后i上的点儿就不写了)
可教顺口溜:“i”母标调把点儿去。
⑷复习i的四声。
2、教学单韵母u:
⑴读准u的音,认识字母形。出示图片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一只乌鸦)乌鸦的乌和单韵母u的发音相同。教师示范u的发音,u的发音要领:发u时,双唇尽力拢成圆形,中间只留一个小孔,舌头后缩。让学生进行练习。
u的字母形和图画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图画上半圆形的鸟窝和一只站在窝边的乌鸦的样子和u的字母形相似)
⑵读准单韵母u的四声。出示四声卡片,提问:谁能说说单韵u的四声发音和哪些汉字的读音相同?(一声:房屋的“屋”,二声:无数的“无”,三声:五个的“五”,四声:动物的“物”)利用四声卡片练习u的四声。(按顺序,打乱顺序。齐读,自读,指名读)
⑶复习u的四声。
△课间休息。
3、教学单韵母ü:
⑴读准ü的音,认识字母形。出示图片观察图画。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画的是一条鱼)鱼是单韵母的第二声,谁会读第一声?
字母ü的发音要领:发ü时,双唇成扁圆形,接近闭合,舌头向前,接触下齿背。教师范读ü,学生随读,自练,教师检查。
认识字母形,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和字母形相似的地方。(鱼的嘴和鱼吐出的两个水泡泡和字母形体相似)
⑵读准ü的四声。出示四声卡片,提问:谁能试着读读ü的四声?(鼓励学生大胆读,给予指正和表场)谁能用ü的四个声调各说一个词语?(一声淤泥的“淤”;二声小鱼的“鱼”;三声语文书的“语”;四声体育的“育”……)
⑶复习ü的四声可按顺序或打乱顺序读。
三、复习i、u、ü的读法及四声
1、巧记口形,读准字音:
注意口形,练习发音,教顺口溜:
牙齿对齐iii,嘴巴突出uuu,像吹笛子。
2、发音练习,出示小黑板:
⑴先横着读,再竖着读,最后教师任意指示某个字母,让学生读。
⑵利用拼音卡片读三个单韵母的四声。先按i、u、ü的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
3、带学生读书。强调ü的调号在两点的上方,i的调号去点写调。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i、u、ü三个单韵母的读法和四声,表扬表现好的同学并给予鼓励。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本文。
3.感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4.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方面有所感染;体会人、动物、植物(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读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个体质疑→组内探讨→集体释疑
3.抽读、评议、正音。
4.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好朋友──────────────。
第二年春天,鸟儿从南方回来却发现────────────—,于是就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
──—。因为它──────────────。
三、对话朗读,培养语感
师引:这篇童话中有哪些有趣的角色啊?
(鸟儿、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他们还会说话呢!
1.找出角色对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画出、树、树根、门、伐木人、小姑娘、灯火……说的话。
2.模仿朗读(学生自主尝试)选读喜欢的角色对话。
3.出示对话,通过个别读、对读、组内演读、师生互读互议等方法来感悟角色,体验心情。
小鸟大树
“好。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树根“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门
“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他被机器切成细条儿,做成火柴,运到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小姑娘
“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火柴已经用完了,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4.想一想,说一说:
伐木人来砍大树的.时候,树对伐木人说:”──────────”
四、延伸拓展,自主发展
1.师:大树还在吗?鸟儿又怎么认为的?
2.有感情地回读大树与小鸟的对话,再次体验大树与小鸟的情意。
3.出示:“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自读思考: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鸟儿唱完歌儿,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出示:跳跃的灯火、抒情音乐。学生静悟,对着灯火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板书:
去年的树
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1.小组分角色表演故事,进行评价,评出最佳演员。
2.余念:鸟儿明年还会来吗?续编故事。
二、写一写
1.你想对鸟儿说些什么呢?请想一想,再写下来。
2.大家交流,评价。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语文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好品德。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吞吞吐吐、皱着眉”等词语。
2、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养成助人为乐的美德。
3、学习使用语气词:吗、吧,说话。
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课文2——4自然段:
过渡语:上节课啊,小朋友都说不喜欢林园园,因为她舍不得把绿铅笔借给李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哪些句子中你读出了林园园的舍不得。
(一)学生自学2——4自然段:
要求:请小朋友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找找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二)交流: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这四句话。
2、学习第一句:
(1)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说:“我还没画完呢。”
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话不爽快,很犹豫的样子)从这个词语,你看出了什么?林园园吞吞吐吐地,边说边想,可能在想什么呢?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吞吞吐吐的说话。
你还能从哪里发现林园园不愿意借?看图1,先看林园园画的树叶,再想林园园说的话,说明什么?(不愿意借彩笔)
你能把林园园的不愿意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树叶那么绿,真惹人爱。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林园园画的树叶,你觉得怎么样?假如你就是李丽,这时的你看到这么漂亮的绿树叶,你会有什么想法呢?会怎么说?
(3)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是怎么对林园园说的,读第二段,找一找,读读李丽的话,你觉得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当时李丽想借绿铅笔,她很有礼貌地向林园园借,我们也来学李丽用上“吗”,有礼貌说一句话。指名说。
我们有礼貌地跟边上的小朋友借借东西,好吗?
小结:短短的一句话竟然有这么神奇的力量,让别人很乐意地答应你的请求,只因为——我们有礼貌了,以后可得经常用哦!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句
(4)齐读这段话。
3、交流,随机结合引导:
导入:现在我们来读读林园园后来说的几句话,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些话,挑一句,像我们刚才那样,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也可以找找从句子中哪些地方读出了林园园舍不得借绿铅笔,她是用什么语气说的,猜猜林园园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1)林园园说:“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
A、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我们来猜猜:其实林园园心里在说什么?所以,你觉得林园园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不愿意借,又找不到借口,矛盾的心情)请你来读一读。指名读,女生读。
B、李丽说:“现在可以把你的铅笔借给我了吧。”
当时,李丽是怎么跟林园园说的呢?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来读读李丽的话,想想她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的?指名读,齐读。
C、请2名同学与老师合作分角色读第3自然段,把当时的情景读出来。
(2)林园园从盒子里拿出绿铅笔,说: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
A、林园园说话时用了三个什么词?说明什么?不要削,她担心……不要用力,她担心……,不要画得太多,她担心……
B、你能把她的不放心读出来吗?指名读一读,齐读。
C、听到林园园这么说,李丽连忙说——学生接读:我只画树叶和小草。你听出了什么?
(3)林园园皱着眉头说:还要画小草?
“皱着眉头”说明什么?猜猜林园园肚子没有说出来的话是什么?来,我们也皱着眉头,把她的不满,出乎意料读出来。
A、李丽看了看林园园,没有接她的绿铅笔。
你知道了什么?猜猜李丽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B、男女生合作分角色有语气地读第4自然段。
4、小朋友,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林园园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林园园很舍不得借,可她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开口说不借呢?(体会她的矛盾心理:不愿意借,又不好意思开口说不借,很为难,就找了很多借口)
一起再读读这些话,体会她的心情。
5、那么我们再来读读李丽的话,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有什么体会呢?
李丽很有礼貌,很耐心地借,越来越着急,直到林园园的要求太高,她无法做到,生气了,最后不要了。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说说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讨论:林园园看见李丽画了蓝树叶,贴图2,李丽的脸怎么啦?为什么脸红了?她会怎么想?
(3)讨论林园园为什么脸红了?
(4)读一读这段话,体会李丽知道自己错了,林园园认真地画着的样子。
试读 指名读 齐读
5、读全文(分角色)机动。
拓展:你想对林园园或李丽说什么话呢?
三、完成课后习题:读读说说和作业本题2
1、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认识了林园园和李丽两个小朋友,知道了他们之间的故事,还明白了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真能干。我们还学会了一种本领,那就是有礼貌地请求让别人帮助自己,别人一定会很乐意地帮助我们。
2、打开作业本,完成作业题3,马上写一写,写完了就大声读一读。
3、看课件:新本领也学会了,现在要来做一道挑战题,你愿意吗?完成作业题2,你可以选喜欢的词语说话,一个或几个都可以。准备后指名说。
【板书设计】
19 蓝色的树叶
林园园 李丽
贴图(绿树叶) 贴图(蓝树叶)
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