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1
教学时间:第五周周二第六节
教学目的:
1、结合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不足
2、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形式:课件导入型,教师讲授型、组织讨论
一、由班长读一段新闻报道。
摘自《羊城晚报》
我在香港长大、受教育,从事多年导游工作后,现在广州一所高校任教。
今年暑假,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我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协助学院联系了多家广州市内的酒店和旅行社,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考虑到这些大一的学生社会经验少、阅历浅,我义务地担任实习学生的监护老师,把自己在市区的家借给10多名旅游专业的学生住宿,避免他们在实习期间,来往奔走于大学城和市区之间。
学生在我家住了一个月,他们的一些表现却令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缺乏礼貌主人睡地板自己睡床
我家虽然有130平方,然而始终不是一个招待所,缺乏足够的床位给所有的学生睡。结果,女生全部睡客房,10个男生睡客厅的地板上,另外5个男生睡在我的房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忘了带席子,今晚能否睡你的床?”
结果那晚3个男生跑上我的床,而我这个主人家就只好睡地上了。之后有学生看不过眼而私下跟那几个学生讲了,我得以回到自己的床上睡。然而,只要我离开广州回香港,回来还是能发现床又被人睡过了!
不少男生工作回来就把外衣和袜子脱掉,澡也不洗就大大咧咧地坐在沙发上,有的更当着我的面张开双腿,或者跷起二郎腿,甚至曲起一只脚,大爷般地聊天。
我只为他们配了一套备用钥匙,而他们并不懂得合理地安排钥匙的掌管方式,结果经常出现要打电话或者在楼下大声呼唤同学开门的情况,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没礼貌地大喊:开门!甚至连一句“麻烦某某某,请下来帮忙开个门”也不会说。
自理能力卫生纸用完无人理
广州的夏天非常炎热,我热心熬绿豆粥给学生们喝。然而,两三次的经验告诉我,部分同学洗刷过的盛粥碗内和熬粥锅盖上还依然残留着绿豆“沙”。
部分同学居然不是每天清洗穿过的内衣裤和袜子,相反,他们到处乱挂和乱扔这些脏东西,然后隔天再用。
由于入住人数较多,我放在厕所的卫生纸很快就用完。然而,当我外出而没有及时补充新的卫生纸时,没有一个人会到杂物柜找找,或者到超市去买卫生纸。最讽刺的是,他们居然“奢侈”到用一包包的面巾纸来解决问题。
漠视环境用完东西“身首异处”
自从学生们搬入后,我家的地板上多出了废纸片、花生仁和壳、拆封的包装纸碎和食物果汁的污渍;茶几的玻璃面不再光亮;厕所多出了异味;浴室排水口多出了毛发;家里多出了几个垃圾收集处;家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蟑螂。入住期间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打扫过卫生。
部分同学好像一点“物归原位”的观念都没有———发胶、剃须膏等用品的瓶身和瓶盖经常“身首两地”;使用过的饮食器皿到处撂;热水器、楼梯灯、厨房灯、厕所灯和浴室灯等等常常用后不关。
一天电器保险跳闸了,检查发现是浴室内一颗装饰灯烧掉引起电线短路。既然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以为他们会主动去电器店买一颗新的灯泡更换。结果不然,他们只在那个控制该装饰灯的开关掣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不要扳此开关”。
社会上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而这些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少有珍惜利用资源的意识。打开空调时,门窗依然大开;看电视时,居然把客厅和饭厅的所有灯都打开(客、饭厅加起来一共有18个灯泡)。
待人接物习惯老师为自己服务
学院邀请了一家酒店的人事部经理到大学城来给学生进行企业介绍和现场面试。由于第二次的见面会刚好与学院的院务会议相重叠,我无法抽身参加。结果酒店代表在讲台上整整忙碌了一个下午,现场的50多名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主动要求来宾休息一会,更没有人懂得跑去买一瓶水给讲者喝。
送12名酒店专业的同学去实习,每次进出电梯我都用手为大家按住电梯门以防忽然关闭,没有一个学生懂得过来替代我的“工作”。
团队意识我行我素不管他人
我只配了一套钥匙给学生,原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学会互相照应,自行组织安排,每天选派最先回家的掌管钥匙。结果事与愿违,我发现经常有同学因为掌管钥匙的还没回来而在我家楼下等上一两个小时。
一家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把通告发给部分学生,并让其协助转告信息,然而他们并没有履行责任,忘记转达或者扭曲传送涉及其他同学切身利益的信息,给企业和其他同学造成不便和带来不良影响。
工作态度对待工作挑肥拣瘦
有个别同学在被录用之后就开始“挑肥拣瘦”。更有甚者,借用父母的名义来恳求我协助改变工作岗位,可是到岗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居然连招呼也不打一个,就悄悄地离开了企业。
少去实习的学生当初为了得到工作机会,信誓旦旦地向招聘人员说,一定坚持把工作做到8月底回学校报到前一两天为止。可是,当企业放心交付工作给他们、当工作了接近一个月、当赚到一点零花钱之后,他们就以各种借口(其中不乏“自己才刚上大一,年纪小,家里老人和父母都惦记着要他们回家”等等)而请假回家。
有个别同学第一天去上班就迟到,“现身”后居然一点歉意也没有,还用一些极其幼稚的理由来企图蒙骗企业负责人。
有个别同学到企业报到时忘记带相片和身份证明,可是却不敢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还推诿说是别的同学没有通知。
上述种种,就是我这个暑假中发现的部分学生的问题。虽然这个跟踪调查并不系统和全面;所调查的对象不具备代表性;而论述的例子也比较具体和琐碎。然而,古人讲“以微见著”,我相信所反映的事例,的确折射着目前国内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改善的部分问题。
二、让学生讨论,并思考自己会否出现其中的情况。
1、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小时候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大胆承认过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2、宋庆龄信守诺言。宋庆龄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到来。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大家议论,宋奶奶可能不会来。正在这个时候,宋奶奶不顾漫天风沙,满脸笑容地走下汽车,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位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吧!"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
3、有一位叫季布的楚国人,待人处世极讲信用凡是答应过别人的事,无论困难多么大都一定做到。正因为如此,在楚国流传着"得黄金一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三、评选出本班中最文明有礼的同学,尊敬师长的人;能为集体想的人,最关心班集体的人,最热心帮助他人的人,爱护公物的人,
四、其它国家的做法。
在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每一次回家都会说:我,我回来了。
看过一个有关日本的节目,其中感触最深的几个片段是:从外面回家,无论家里有人没人,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礼貌地说一句:我回来了;吃饭前,晚辈先向长辈敬好,然后一起举筷吃饭;不但把垃圾分门别类来放置,同时连一周中的哪天应该丢弃哪类废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那么我们有没有这样对待我们的家人,有没有热情的为家人工作。
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
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3、关怀扶植,尊重个人;
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香港的情况:文明有礼,就算是穿着十分大胆的学生也是对人彬彬有礼。
五、主持人朗诵下面的片段,然后讨论。
高考作文题讲一个青年得到了健康、诚信、才华、金钱、荣誉、机敏和美貌七个行囊,在过河时遇到大风浪,艄公让他扔掉一个,不然就会葬身河底,青年人最终选择扔掉了诚信,考题问的是:考生对年轻人的选择有什么想法?成千上万的考生围绕"诚信"两字煞费苦心,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却以行动验证他们的选择:扔掉诚信。请听下面的例子,黄红与刘伟相约在星期六下午三点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一起去看最新上映的电影,两人还彼此强调,不见不散。不料,星期六下午黄红却陪另一个同学去溜冰。
刘伟在电影院门口苦等黄红,错过看电影,很恼火,从此,不再和黄红接近;黄红也感到他们的友谊淡薄了许多,后来没有来往。同学们,你人为黄红失去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主持人指名做答)
六、学习《公民道德格言》(学生齐声朗诵)
20字公民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七、班主任小结
人必须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犯错时不允许推诿,要敢于承担责任;
人要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话不算话;要尊师崇道和关爱身边的人与事物;对人要有礼貌,“见人就问好”必不可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态和个人卫生,在公众场合除了要保持衣服光洁之外,吃饭时不应该让别人见到牙齿,更不应该发出咀嚼食物的声音……。
一点一滴的“小事”日积月累,现在都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所以,我敢说自己几乎不会犯像上述案例中的任何错误。
以前当导游带团到韩国,当地导游告诉我们:韩国是一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国家,在公众场合,韩国的晚辈必须给长辈让座;子辈没有得到父辈的首肯,绝对不可以与长辈同台喝酒,就算长辈让喝,晚辈也得别过脸去、不能正面对着长辈喝酒。
如果老师将来不得不为那些不懂得珍惜机会、实习一半就提前辞职的学生向企业管理层道歉时,企业方也许会语重心长地说:“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足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工作心态和正确的利益取向。”
诚然,只要家长认同“养不教,父之过”,老师认同“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认同“人不学,不知理”,亡羊补牢,不为晚焉。
用心努力,走入职场,做到最好!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2
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更加深入的认识法律。
内容与形式:
采用抢答的形式,考题围绕基本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具体形式:
参赛选手共12人,2人一组,分为6组。比赛共分为3轮,第一轮淘汰2组(得分最低),第二轮淘汰2组,剩下2组参加第三轮比赛,决出冠亚军。
题目:
第一轮:
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民代表是反映和执行民意的一种法定职务,它不是一种官职。
A官职B职务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宪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7.我国《宪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8.公民更改姓名,必须向公安机关变更登记才有效。
9.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
A联邦制B共和制C单一制
10.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上是(A)
A三级制B四级制C五级制
11.我国行政机关“一府两院”中的“一府”是指国务院。
1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轮
1.判断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人,不能称为犯罪分子。(正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名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已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住、惩罚为主的原则。”
5.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6.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他们是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第三轮:模拟法庭
老王和老张家共用一堵围墙,有一次老王家的树的树根从围墙下面钻到老张家的地面上来了,破坏了水泥地,于是老张把老王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未达成一致,最后求助于同学家长〈律师〉)
判决如下:
假设种树人为甲,被人破坏土地的人是乙。
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在民法上称为“相邻关系”。
即甲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树,因树根伸延,危及影响了其邻居乙的围墙安全或正常作用。乙方要求甲方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应当说乙的理由在法律上是能成立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消除因树根对其围墙造成的不安全的影响,并应当赔偿其损失。
民法上所谓的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比邻的不动产(房屋土地、建筑等)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土地、森林、水源、道路等,使用、处分时,相互间应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的关系。在本案中,就是甲所种的树不能影响到乙的建筑的安全,如有影响就要给予一定的限制,即消除影响。任何一方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他人的便利安全。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原则是:
(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这的利益;
(2)公平合理;
(3)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按照以上原则,本案的处理中应尽量从公平合理、并兼顾甲乙各方的利益,同时考虑树对美化环境的好处,如果该树对美化甲乙双方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双方的围墙不涉及危及乙方建筑物安全的,则可考虑协商解决——拆除围墙,让绿树给甲乙美化环境或再由甲方给乙方一定的补偿。
如乙方认为甲方的树已危及自己住家的安全,不同意拆除围墙,执意要甲方将树移植,则也可考虑由甲方将树移植到不影响乙方围墙的地方,并负责将乙方的围墙修理好。
总之,处理相邻关系应互惠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甲方在做到绿化美化环境时也不能影响相邻方乙方的安全。
效果和体会: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的确对法律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种活动对同学的身心都有十分有利,以后应多搞这种类型的活动。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3
目的:
通过这次班会,希望同学们能够知法、懂法、守法,更加深入的认识法律。
内容与形式:
采用抢答的形式,考题围绕基本的法律常识,内容涉及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具体形式:
参赛选手共12人,2人一组,分为6组。比赛共分为3轮,第一轮淘汰2组(得分最低),第二轮淘汰2组,剩下2组参加第三轮比赛,决出冠亚军。
题目:
第一轮:
1.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人民代表是反映和执行民意的一种法定职务,它不是一种官职。
A官职B职务
3.我国《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秘密受法律保护。”
4.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5.《宪法》第260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6.《残疾人保障法》第22条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7.我国《宪法》第55条第一款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8.公民更改姓名,必须向公安机关变更登记才有效。
9.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B)
A联邦制B共和制C单一制
10.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基本上是(A)
A三级制B四级制C五级制
11.我国行政机关“一府两院”中的“一府”是指国务院。
1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轮
1.判断题:被免除刑事处罚的人,不能称为犯罪分子。(正确)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条规定:“无名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予、报酬,他人不得已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以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住、惩罚为主的原则。”
5.我国《继承法》规定,法定继承的遗产继承顺序是:第一顺序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
6.香港和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他们是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所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第三轮:模拟法庭
老王和老张家共用一堵围墙,有一次老王家的树的树根从围墙下面钻到老张家的地面上来了,破坏了水泥地,于是老张把老王告上了法庭。
(同学们在激烈的讨论中未达成一致,最后求助于同学家长〈律师〉)
判决如下:
假设种树人为甲,被人破坏土地的人是乙。
案例所出现的问题在民法上称为“相邻关系”。
即甲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树,因树根伸延,危及影响了其邻居乙的围墙安全或正常作用。乙方要求甲方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应当说乙的理由在法律上是能成立的。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消除因树根对其围墙造成的不安全的影响,并应当赔偿其损失。
民法上所谓的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比邻的不动产(房屋土地、建筑等)所有人或占有人。对各自所有或占有的土地、森林、水源、道路等,使用、处分时,相互间应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的关系。在本案中,就是甲所种的树不能影响到乙的建筑的安全,如有影响就要给予一定的限制,即消除影响。任何一方不能只顾自己而影响他人的便利安全。
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原则是:
(1)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这的利益;
(2)公平合理;
(3)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
按照以上原则,本案的处理中应尽量从公平合理、并兼顾甲乙各方的利益,同时考虑树对美化环境的好处,如果该树对美化甲乙双方的环境都有好处,而双方的围墙不涉及危及乙方建筑物安全的,则可考虑协商解决——拆除围墙,让绿树给甲乙美化环境或再由甲方给乙方一定的补偿。
如乙方认为甲方的树已危及自己住家的安全,不同意拆除围墙,执意要甲方将树移植,则也可考虑由甲方将树移植到不影响乙方围墙的地方,并负责将乙方的围墙修理好。
总之,处理相邻关系应互惠互利,公平合理的原则,甲方在做到绿化美化环境时也不能影响相邻方乙方的安全。
效果和体会: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的确对法律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这种活动对同学的身心都有十分有利,以后应多搞这种类型的活动。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4
目标:
1.能够认识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重点:能够在日常行为中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难点:明确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对自己对社会产生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历代的读书人都很注重道德和情操的培养,讲礼貌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要内化为个人素质,要晓之以“礼”,才能导之以行,诚信是明礼基础上进一步的要求,是对人的道德的要求,是平等交往的基础,人无信而不立。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这种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今天我们就来拾起这个古老的话题,开展一次主题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班会课。
二、从整体感知道德规范
师:作为学校的学生社会的公民,我们必须合格,尤其在“以德治国”的重大举措前,什么应放在首位呢?(生:公民道德规范。)师:是的,很好,公民有公民的道德规范,哪位同学说说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生回答,师总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师: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我们将围绕这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主题开展活动。
三、活动板块一:孝敬父母
师:先作一个小小的调查,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作答)再进一步看你为你的父母生日送过祝福吗?(学生回答)师: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我们从呱呱落地到成长为今天的学生,父母牺牲了多少的时间和心血,花费了多少的精力和财力。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深厚而无私,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师:其实,
是不是节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平时与父母的融洽相处,用实际行动来孝敬父母。师:想一想:如果说孝敬父母,我们必须做到哪些方面?生:(学生讨论后回答)师:孝敬父母的方面有很多,但是,有五个方面是我们必须做到的:1.听父母的话,接受劝告。2.对父母有礼貌。3.体贴父母。4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向父母要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东西,不为难父母。5.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师:是的孝敬父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四、活动板块二:尊敬师长
师: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培育我们成材的辛勤的园丁,为我们付出无私的劳动,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不尊敬老师。师:你是如何去尊敬老师的?生回答。师总结:语言是行动的向导,行动是语言的实践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的。尊敬师长就应该做到:见到老师主动问好,从语言做起;好好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行动来说明。
师:如果,人人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起来,共建我们的祖国;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高尚、最强大、最富强的民族!
五、师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加深了对公民道德规范的理解,我们不仅要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应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更应该从行动上做到从我做起,实践公民道德规范。
六、课后活动
师:今天回去再安排大家一个活动,给父母洗一次脚,或捶一次背、揉一次肩,并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让同学了解诚信。
2.使同学在生活中做到诚信。
实施步骤:
一、由班长朗诵一段话,引入班会课主题。
诚实,即忠诚老实,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因为《中学生日产行为规范》中特别规定:中学生应该守信,答应别人做的事要按时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我们今天的班会课主题:"诚实守信"。
二、主持人: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加速推进信息化进程已成历史必然,而社会的全面信息化又是建立在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之上,没有诚信,信息化无从谈起。那什么是诚信?
诚,即真诚、诚实;信,即遵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受诺、践约、无欺。通俗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和他人及社会。处理这种关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章必循,有诺必践;否则,个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社会就失去了运行之规。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三、由同学xx为大家讲述《曾子杀猪》的故事。
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诚信的小故事,如“曾参杀猪”示诚信。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儿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对丈夫说:"我是哄儿子说着玩的,你怎么就真把猪杀了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地教他学会欺骗。再说,你现在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自然也就不相信你了,你以后还怎么教育孩子?"
在我们的生活中,老师,家长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们讲了许多诚信的小故事。诚实是一种作风,一种实在,一种可靠。诚挚,严谨的的做人做事自然磊落,落地生根,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种准则的含义已超出了本身,而带着光彩的人类理想和精神,正气蕴在其中。
主持人: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生产生活的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接下来请同学们讲讲古今中外"诚实守信"的故事
1、应该从小讲诚信。
2、一壶水的故事
3、孔子的取舍
4、吴起言必信
5、宋庆龄
6、卢梭的忏悔
四、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问题
问题1诚信是一种理想化的美德,现实生活中做不到,讲诚信者往往吃亏,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2有人认为,自己是讲诚信的,但别人不讲,我也只好不讲了,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问题3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到诚信?
问题4诚信应如何培养?
五、诚信格言大比拼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民无信不立。(孔子)
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4.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5.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6.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7.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最后的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8.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9.华而不实,耻也。(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
石为之开裂。)
11.君子诚以为贵。(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12.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行为不正的人,不让人服气,言语不诚实的人,不必与他在一起共事)
13.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14.言必信,行必果
六、互动环节:
有关诚信的小游戏。
请同学发表感想。
诚信,对于人类,或者,说得具体一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极其重要的为人准则。诚信之于生命,正如同珍珠之于贝壳,那么晶莹剔透而凝重;如月亮之于夜幕,那么明亮皎洁;如山雀之于森林,那么生机盎然。这凝重,这皎洁和这盎然的生机,一直被诚信的美德所带领着、引导着、感动着。
不能忘记《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小男孩。那天真的话语和发自内心的真言,曾一度令我惊诧而感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被外在因素所左右,还不如一个小孩子那般诚实如一。
是啊,诚信的力量塑造了多少优秀的自我,它已不仅仅是一种为人的准则,它更是一种勇气,一种责任,砥砺着精彩的生命。
曾经有个反越战时杀了警察的激进分子,逃亡了23年,成为一家大酒店的老板并拥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后,居然投案自首。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令记者震动的话:“曾经,我逃避自己,面对的是生活;今天,我回到自己,面对的是生命。”是啊,一个人可以因为逃避,因为隐瞒,因为虚伪,而有许多种不同的生活,而真真实实的生命只有一个!而只有诚信的力量才能让你的生命永远绽放出最真实、最淳朴、最灿烂的光芒。
看看吧,诚信何其可贵,何其重要。诚信不可抛!唯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生命如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永不枯竭!
教后记:
诚信,是全社会关心的话题。其实,在道德认知上,同学们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的。但往往在道德实践上,同学们就未必能遵守道德准则了。这次活动,不仅要让同学们在头脑中树立起诚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提醒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以诚信的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诸多行为。这次活动比较受同学们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活动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活动又有较活泼的形式。希望今后能多搞这样的活动,真正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质。
中学美德教育活动方案 篇6
教学时间:第五周周二第六节
教学目的:
1、结合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题班会,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不足
2、加强自身修养
教学形式:课件导入型,教师讲授型、组织讨论
一、由班长读一段新闻报道。
摘自《羊城晚报》
我在香港长大、受教育,从事多年导游工作后,现在广州一所高校任教。
今年暑假,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我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协助学院联系了多家广州市内的酒店和旅行社,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
考虑到这些大一的学生社会经验少、阅历浅,我义务地担任实习学生的监护老师,把自己在市区的家借给10多名旅游专业的学生住宿,避免他们在实习期间,来往奔走于大学城和市区之间。
学生在我家住了一个月,他们的一些表现却令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缺乏礼貌主人睡地板自己睡床
我家虽然有130平方,然而始终不是一个招待所,缺乏足够的床位给所有的学生睡。结果,女生全部睡客房,10个男生睡客厅的地板上,另外5个男生睡在我的房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忘了带席子,今晚能否睡你的床?”
结果那晚3个男生跑上我的床,而我这个主人家就只好睡地上了。之后有学生看不过眼而私下跟那几个学生讲了,我得以回到自己的床上睡。然而,只要我离开广州回香港,回来还是能发现床又被人睡过了!
不少男生工作回来就把外衣和袜子脱掉,澡也不洗就大大咧咧地坐在沙发上,有的更当着我的面张开双腿,或者跷起二郎腿,甚至曲起一只脚,大爷般地聊天。
我只为他们配了一套备用钥匙,而他们并不懂得合理地安排钥匙的掌管方式,结果经常出现要打电话或者在楼下大声呼唤同学开门的情况,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没礼貌地大喊:开门!甚至连一句“麻烦某某某,请下来帮忙开个门”也不会说。
自理能力卫生纸用完无人理
广州的夏天非常炎热,我热心熬绿豆粥给学生们喝。然而,两三次的经验告诉我,部分同学洗刷过的盛粥碗内和熬粥锅盖上还依然残留着绿豆“沙”。
部分同学居然不是每天清洗穿过的内衣裤和袜子,相反,他们到处乱挂和乱扔这些脏东西,然后隔天再用。
由于入住人数较多,我放在厕所的卫生纸很快就用完。然而,当我外出而没有及时补充新的卫生纸时,没有一个人会到杂物柜找找,或者到超市去买卫生纸。最讽刺的是,他们居然“奢侈”到用一包包的面巾纸来解决问题。
漠视环境用完东西“身首异处”
自从学生们搬入后,我家的地板上多出了废纸片、花生仁和壳、拆封的包装纸碎和食物果汁的污渍;茶几的玻璃面不再光亮;厕所多出了异味;浴室排水口多出了毛发;家里多出了几个垃圾收集处;家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蟑螂。入住期间没有一个学生主动打扫过卫生。
部分同学好像一点“物归原位”的观念都没有———发胶、剃须膏等用品的瓶身和瓶盖经常“身首两地”;使用过的饮食器皿到处撂;热水器、楼梯灯、厨房灯、厕所灯和浴室灯等等常常用后不关。
一天电器保险跳闸了,检查发现是浴室内一颗装饰灯烧掉引起电线短路。既然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以为他们会主动去电器店买一颗新的灯泡更换。结果不然,他们只在那个控制该装饰灯的开关掣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不要扳此开关”。
社会上大力倡导节约型社会,而这些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少有珍惜利用资源的意识。打开空调时,门窗依然大开;看电视时,居然把客厅和饭厅的所有灯都打开(客、饭厅加起来一共有18个灯泡)。
待人接物习惯老师为自己服务
学院邀请了一家酒店的人事部经理到大学城来给学生进行企业介绍和现场面试。由于第二次的见面会刚好与学院的院务会议相重叠,我无法抽身参加。结果酒店代表在讲台上整整忙碌了一个下午,现场的50多名学生居然没有一个主动要求来宾休息一会,更没有人懂得跑去买一瓶水给讲者喝。
送12名酒店专业的同学去实习,每次进出电梯我都用手为大家按住电梯门以防忽然关闭,没有一个学生懂得过来替代我的“工作”。
团队意识我行我素不管他人
我只配了一套钥匙给学生,原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学会互相照应,自行组织安排,每天选派最先回家的掌管钥匙。结果事与愿违,我发现经常有同学因为掌管钥匙的还没回来而在我家楼下等上一两个小时。
一家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把通告发给部分学生,并让其协助转告信息,然而他们并没有履行责任,忘记转达或者扭曲传送涉及其他同学切身利益的信息,给企业和其他同学造成不便和带来不良影响。
工作态度对待工作挑肥拣瘦
有个别同学在被录用之后就开始“挑肥拣瘦”。更有甚者,借用父母的名义来恳求我协助改变工作岗位,可是到岗后发现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居然连招呼也不打一个,就悄悄地离开了企业。
少去实习的学生当初为了得到工作机会,信誓旦旦地向招聘人员说,一定坚持把工作做到8月底回学校报到前一两天为止。可是,当企业放心交付工作给他们、当工作了接近一个月、当赚到一点零花钱之后,他们就以各种借口(其中不乏“自己才刚上大一,年纪小,家里老人和父母都惦记着要他们回家”等等)而请假回家。
有个别同学第一天去上班就迟到,“现身”后居然一点歉意也没有,还用一些极其幼稚的理由来企图蒙骗企业负责人。
有个别同学到企业报到时忘记带相片和身份证明,可是却不敢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还推诿说是别的同学没有通知。
上述种种,就是我这个暑假中发现的部分学生的问题。虽然这个跟踪调查并不系统和全面;所调查的对象不具备代表性;而论述的例子也比较具体和琐碎。然而,古人讲“以微见著”,我相信所反映的事例,的确折射着目前国内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改善的部分问题。
二、让学生讨论,并思考自己会否出现其中的情况。
1、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小时候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大胆承认过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2、宋庆龄信守诺言。宋庆龄要去看望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听了都很高兴,都等着宋奶奶到来。突然,原来晴朗的天空突然刮起了大风,霎时间,飞沙走石,路上的行人都睁不开眼,大家议论,宋奶奶可能不会来。正在这个时候,宋奶奶不顾漫天风沙,满脸笑容地走下汽车,来到孩子们中间,一位老师感动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天再来吧!"宋奶奶说:"不,我不能失信,应当遵守诺言。"
3、有一位叫季布的楚国人,待人处世极讲信用凡是答应过别人的事,无论困难多么大都一定做到。正因为如此,在楚国流传着"得黄金一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三、评选出本班中最文明有礼的同学,尊敬师长的人;能为集体想的人,最关心班集体的人,最热心帮助他人的人,爱护公物的人,
四、其它国家的做法。
在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蜡笔小新中,小新每一次回家都会说:我,我回来了。
看过一个有关日本的节目,其中感触最深的几个片段是:从外面回家,无论家里有人没人,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礼貌地说一句:我回来了;吃饭前,晚辈先向长辈敬好,然后一起举筷吃饭;不但把垃圾分门别类来放置,同时连一周中的哪天应该丢弃哪类废物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那么我们有没有这样对待我们的家人,有没有热情的为家人工作。
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五大价值观:
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3、关怀扶植,尊重个人;
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
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香港的情况:文明有礼,就算是穿着十分大胆的学生也是对人彬彬有礼。
五、主持人朗诵下面的片段,然后讨论。
高考作文题讲一个青年得到了健康、诚信、才华、金钱、荣誉、机敏和美貌七个行囊,在过河时遇到大风浪,艄公让他扔掉一个,不然就会葬身河底,青年人最终选择扔掉了诚信,考题问的是:考生对年轻人的选择有什么想法?成千上万的考生围绕"诚信"两字煞费苦心,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却以行动验证他们的选择:扔掉诚信。请听下面的例子,黄红与刘伟相约在星期六下午三点在电影院门口见面,一起去看最新上映的电影,两人还彼此强调,不见不散。不料,星期六下午黄红却陪另一个同学去溜冰。
刘伟在电影院门口苦等黄红,错过看电影,很恼火,从此,不再和黄红接近;黄红也感到他们的友谊淡薄了许多,后来没有来往。同学们,你人为黄红失去朋友的原因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主持人指名做答)
六、学习《公民道德格言》(学生齐声朗诵)
20字公民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七、班主任小结
人必须既对自己也对别人负责,犯错时不允许推诿,要敢于承担责任;
人要讲诚信、重承诺,不能说话不算话;要尊师崇道和关爱身边的人与事物;对人要有礼貌,“见人就问好”必不可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此同时,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态和个人卫生,在公众场合除了要保持衣服光洁之外,吃饭时不应该让别人见到牙齿,更不应该发出咀嚼食物的声音……。
一点一滴的“小事”日积月累,现在都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所以,我敢说自己几乎不会犯像上述案例中的任何错误。
以前当导游带团到韩国,当地导游告诉我们:韩国是一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国家,在公众场合,韩国的晚辈必须给长辈让座;子辈没有得到父辈的首肯,绝对不可以与长辈同台喝酒,就算长辈让喝,晚辈也得别过脸去、不能正面对着长辈喝酒。
如果老师将来不得不为那些不懂得珍惜机会、实习一半就提前辞职的学生向企业管理层道歉时,企业方也许会语重心长地说:“这个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足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工作心态和正确的利益取向。”
诚然,只要家长认同“养不教,父之过”,老师认同“教不严,师之惰”,学生认同“人不学,不知理”,亡羊补牢,不为晚焉。
用心努力,走入职场,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