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电影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电影的散文1:阿诗玛的故乡——石林
文/胡杨
电影“阿诗玛”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在华夏神州云贵高原的土地上,有一处奇石成林,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的路南石林风景区,又有美丽的传说——“阿诗玛”。到昆明开会,会后去石林旅游,便是所有与会者愿望。会议组织者很快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在汽车上,我们唱着“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我和阿诗玛回家乡,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从此妈妈不忧伤,不忧伤”的歌词,向石林进发。汽车从昆明到石林是有一段距离的。沿途我们看到四周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的云南松形成绿色的海洋,为天下奇观——石林,制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的空气确是清新、凉爽、宜人。
当汽车进入路南石林风景区边缘,我们很快被眼前的景象所陶醉。石林石峰突起好似森林,又危石林立,苍茫如海,千姿百态,如是鬼斧神工各所异,诗情画意难为它的奇,导游介绍,路南石林风景区奇石,秀水体现出险、秀、美、奇的自然风貌,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从天然舞场沿右边游路向南行,穿过石峰曲折的游览区,就来到“石林胜景”。石林胜景由许多石峰、树木和石刻组成。石峰上有两个鲜红的隶书“石林”,在石林二字的四周有许多石刻题词,不少人在此拍照留念。
石林胜景多姿多态,这里绿树成荫,有柏树、桑树、枇杷树、青香树,点缀在石峰之间。
我们数人结伴,继续向石林纵深地区游览。这里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石壁上刻有“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穿行其间,但见怪石林立,突兀 峥嵘,姿态各异;有的如峭壁千仞,有的巨石如堵,有的如诸葛亮的八卦阵,有的像太上老君的炼丹,有的像石堡、灵芝,有的似象、骆驼、猪、羊,石质古朴、深沉、玄奥,使人感受到一种神秘和苍茫之感。有一处曰“钟石”,在石壁上能敲出许多不同的音调。我联想到位于九江鄱阳湖口的石钟山,苏东坡在“石钟山记”中写道“微风鼓浪、水石相博、声如洪钟。”我想,整个石林区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若位于湖畔或浸入湖中的钟乳石,仔细地寻找,肯定也会有“微风鼓浪,水石相博,声若洪钟的景点。”整个石林地区,就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想象。
我抚摸着裸露的青石,石质光滑细腻,猛然想起若是被哪个石材商看上了,这些石材就是上好的装饰材料,袖手可得。有些地方,为了开采石材,不惜把绿色的植物扒去,美丽的风景区变成瘌痢头山,被人们责备不已;开采石材被制止住了,但这绿色植被的恢复,据专家估计,至少也要100多年!望着这些裸露、细洁的青石,难保一些不法的石材商来偷掠开采,应组织巡逻队,日夜巡逻,严禁偷掠石材。
从玉柱擎天处北行,过石门来到一片被石峰围绕着的开阔地,在玉鸟池的东边,有一巨石高高地停立在池边;细看可见这石头似戴着包头,背着箩筐,穿着长衫,酷像抬头仰望北方的撒尼姑娘,她的包头下还露着撒尼妇女特有的外留坠发,背箩中装着许多采摘的野菜。赞美你,天工造物!活生生地像演员杨丽萍在电影中扮演的“阿诗玛”。
阿诗玛是撒尼人的象征,是人们心中美好的偶像。无论谁家姑娘出嫁,人们就相聚在一起,通宵达旦地吟唱阿诗玛的故事,所以,阿诗玛的传说在撒尼族山寨广为流传。“阿诗玛”是撒尼人民经过世世代代人努力创造出来的民间传说;阿诗玛美丽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撒尼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不贪图钱财、正直、善良、多才多艺的民族化身。
在空地上,我看见一队穿着民族服装的撒尼族男、女,背着长鼓,弹奏着大三弦、月琴,边唱、边跳。我们也跟着他们的舞蹈节拍,有的在手舞足蹈,有的打着拍子,我们融入了撒尼族的歌舞中,我们也是撒尼族中的一员。
导游和我们说,撒尼人的婚姻是自己作主、自由恋爱的。如果父母不同意,亲友们都会来做工作,消除阻力,使有情人结成眷属;如果父母态度坚持不变,那热恋中的这一对,便会双双离家出走,到山林,石洞中居住,直到父母谅解、接到家中居住为止。多么开通的民族!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董永和七仙女天仙配的故事,阿诗玛的故事,流传千年,人们热爱她,歌颂她,百听不厌。然后当今在某些大城市谈婚论价流行的汽车、洋房,一大笔存款的高价媳妇,我叹息,这种思潮将影响我们中华民族的形象,为什么不扫荡呢?
几个小时的游览石林是完全不够的,让人们留恋意返。返程的时间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石林,返程的路上,我想,我们每到一个地方游览,总要有些收获,引入一些思考,得到一些启发。路南石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林群,有机会,我一定还要来细细观赏。
电影的散文2:团结的力量
文/黄淳泽
盼望着、盼望着,电影来了。中午11:30,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在议论着看什么电影,有的在讨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还有的在议论怎么去电影院……总之个个手舞足蹈,兴高采烈。
汽车开进了校园,平日里让人讨厌的喇叭声,今天听起来格外悦耳。怀着兴奋,怀着激动,同学们依次踏上汽车,来到影院,对号入座。广告开始了,两个字:太长,同学们抱怨声迭起。咳,一连串的准备工作结束,电影终于开始了。
影片《猫狗大战》讲述了一个博士发明了防止对狗过敏的药物,于是猫要破坏药物的秘方,使人类对狗过敏,最后,人类就会把狗驱逐出境,这样,猫就能控制人类,可勇敢的狗族英雄们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团结反抗,使猫的阴谋没有得逞。电影里猫和狗竟然会和人一样思考说话。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团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是多么强大,我们也要学习这种精神。你们见过蚂蚁搬食物吗?一只小小的蚂蚁,发现地上有食物,可仅凭它单薄的力量怎能搬运面前的这个庞然大物呢?团结!于是,它马上召集它的同伴前来帮忙,一声令下,它们步调一致,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食物抬入洞内,品尝到了美味的食物。由此可见,团结的力量竟是无人能挡的。人生不免会遇到困难,当遇到困难时,请你们团结起来,充满必胜信心,成功会属于你。
电影的散文3:消失的露天电影
在记忆的长河里,人们总是努力着,善始善终地捕捉或寻觅那过去的不太完整、甚至不太完美的时光。可是,在那个年代,我们心灵深处有了一个烙印,那只是一个烙印而已吧。
然而,在今天这匆忙而繁杂的世界里,人们已经来不及顾及那些过去的、已失去的光阴。失去的就失去吧,但“露天电影”在我们一代人的记忆里永不消失,它曾经给我们带来无比快乐和欢欣。
那时,每到周末放学后会把书包仍的远远的,最好不要马上能找到它,同时迅速的掏出花瓣的玻璃球,叫上三楼的同学一起去大院边老槐树下弹球,天真无暇的脸上透着无忧无虑地气息,当满载着浑身上下的泥土回到家时,等待的一定是无处躲藏的训斥声和屁股上留下的巴掌大红印。
好在晚上大院里又要放映电影了,看电影的欲望立刻冲淡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天还亮着那,大院的露天空地上,好位置已经被占满了,靠背椅、方凳、马扎子、竹制躺椅应有尽有,参差不齐地摆放着。端着大碗的邻家的同学,悠闲地占领了最好的位置,一边吃着碗里的面条,一边得意地环顾四周,饭香四溢。
傍晚时分,大院里的人们已经加快各种节奏,以最快速度走出家门。电影开始了,当一束强光射到屏幕上时,杂乱声骤然停止,宏大的音乐声迅速填满整个大院。
在那个单调的年代,人们丝毫没有觉得这些反反复复播放的经典老片的单调。孩子们会学着《地雷战》中那个头发丝雷的情景,在学校里揪女同学的长头发,后果自然是让老师把家长叫到了学校,还会学着《半夜鸡叫》里的周扒皮,到同学家窗前学鸡叫,害的同学家长5点就骑着自行车到了单位。
当然,在露天电影里学的更多、感受最深的还是那坚定的革命意志,到什么时候也不当叛徒的决心。那些露天地里放的老电影使我们的思想得到了真正的净化。
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时,风雨骤起,屏幕被大风刮的摇摆不定,银幕上坏人的形象更加凶残和丑陋,而永远高大的好人形象已经清晰的刻在了我们的心里,当大风把好人形象刮得变形时,总会有几个大汉奋力拉紧屏幕下方的大绳,试图把屏幕拉展,扯平,不能让好人的形象有一点的歪曲。
当屏幕上打出了“完”字,人们总是稍有留恋而无奈的散去,回家的路上还饶有兴致地探讨着电影中人物的命运,这样的结局和命运已经议论过多少次了,并且百论不厌。
夜深了,大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邻家同学吃饭的大碗留在了大院中央,可能是走的匆忙忘记了,它依然在那大院最好的位置静静的呆在地上。
不知道这个大院中央最好位置它还能占多久。
那个年代的“露天电影”啊,那强烈的光束仿佛在屏幕、在心里、在人生旅途中分分秒秒的闪过,留下的是一种渴望、一份愉悦、一次聚会、是我们永不消失的记忆。
电影的散文4:露天电影
文/黄玉莹
从孩提时代开始,露天电影便成为备受追捧的一场休闲,没错,就是书中说的那种农村晒谷场常有的露天电影。蛮多同学都只是听说过,所以对我真真切切看过这件事,他们还是表示很新鲜,是啊,毕竟连晒谷场都没有了,但它偏偏就是还在。
就是偶尔有那么一天,会有人把放电影的机器和幕布带来。我从来都不知道,真正放电影的那个人是谁,因为只是大老远,就会听到电影里人物的说话声,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放电影了!放电影了!”而后去那一看,果然,幕布已经绑在靠得近的两根树杆之间,附近几户人家,已经把椅子拿了出来。电影若还没开始,大人就先聊天,话家常,小孩子都跑来跑去,时而看一看那黑色笨重的投影仪,时而跑进某个小朋友家里,一伙人就只等着天完全黑下来。
等天真正黑下来,电影也就开始了。大部分都会是一些抗战啊,冒险类的电影,那块幕布,承载着人物角色的喜怒哀乐。老人家们微抬着头,眯着眼睛,不时与旁边的人交谈几句,他们看的最有味道;男孩子们也很开心,我想,那些电影可能真正撑起了他们童年的英雄梦想。人物奋战杀敌时他们笑,人物遭遇挫折时他们叹息,平时调皮耍宝的他们,也给融进去了;女孩子们就不太感兴趣了,但他们依旧会来,家长坐在人群里,他们就拉上朋友,乡间没有灯光的路,因为电影而亮了起来。小姑娘们沿着马路牙子,走着讲悄悄话,我也是这样的,平日里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电影才会放完,大人们把自家的小孩招呼道身边,“回家啦!回家了!”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可是屏幕上的灯光已经暗了下去,他们不得不把椅子还了回去,打开手电筒,三三两两讪讪地回家去了。一路上,路上前前后后,闪出几束光束,四处犬声响起,那是回家的片尾曲。小朋友一手抓着家长的衣角,冲着不远处的光亮大喊,“明天见!明天见!”
说实话,家家户户都是有电视看的,大家完全可以待在家里看电视,为什么一定要出来呢?也许是因为那样的夜色更加撩人吧,也许是因为那晚风更加凉爽吧,也许是因为那样的时光更加喜人吧,又或者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又或者这本来就是一种习惯吧。一直沿袭在人们生活中的露天电影,自然是有它的魅力所在的。
只是我还没有弄明白,人就已经长大了,我离开家去了学校读书,再也难赶上一次了。但那种感觉就是一直忘不了,那不是在电影院里所能有的感觉,你可以很认真的看完所有故事,若是不喜欢,也可以不去理会;你可以恶作剧似地站起身来,在幕布上留下自己放大的影子,没有人会怪你,最多喊一句:“小屁孩快走快走。”你可以躲在幕布后面,你的身体融入在黑暗中,而后等朋友来找你;你会发现别人家的灯亮起来了,而后找了朋友去那人家的窗前,就着灯光讲笑话。那样的夜晚是不一样的,可我还是丢了这不一样的夜晚。
终于有一天,那白色的幕布又搭起来了,我想着那春夏秋冬守过的夜晚,却鬼使神差地回了家,当初一起聊人生的人也不在了,去,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只是那段日子忘不了,那段不太喜欢的电影情节忘不了,那些明亮的灯光也忘不了。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又听见小朋友在喊了,“放电影了!放电影了!”
你看,露天电影还在。
电影的散文5:人生的休止符
文/林特特
一切就像是电影。
雯在医院B超室门口遇见了10年前的男朋友。当时她正在推门,而前男友正透过那扇玻璃门向里望。电光石火间,俩人杵在那儿,打了个照面。
10年没见,短暂的惊诧后,他们竟连头都没点,就此告别。
第二天,雯和女友晴聊天,感慨起这一幕。她有些八卦式的后悔,后悔没看清楚谁是前男友的现任,但她又斩钉截铁地剖白:“我绝无留恋,我们都当对方是毕生最大的耻辱。”
当年,前男友早她一年毕业来京工作。异地恋没多久,他就说“累”,“发现优秀的女孩太多了”,接着提出分手。于是,她带着简历冲向京城,边找工作边找他。她在前男友的单位、宿舍大闹了几次,问谁是所谓的优秀女孩,却一无所获。她还向前男友所有的好朋友哭诉,最后,在他“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都比你好”的话中,彻底一刀两断。“分手时,两人的形象都不够好,所以10年没见,见了仍像撞见鬼。”雯总结。
晴笑,笑着笑着,便提起她的前男友。分开两年后,有一次晴的手机丢了,补办卡时才想起当年用的是前男友的身份证。晴硬着头皮通过熟人找到他,说:“你能帮我去趟移动大厅?”晴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接到单位前台的电话,她以为是快递,看到的却是前男友——他手中正拿着新手机卡。
晴用“感动”形容那一瞬间的感觉。当初分开时,两个人如大多数情侣一样有许多不快的记忆,但自那天起,虽说再没联系,晴想起前男友,就想起他所有的好。“热心、仗义、爱帮助人。当然,也是因为我们的故事在那里停止。”晴分析道。
“故事在那里停止。”回去的路上,雯一直咂摸着这句话。
她回想自己的故事。如果不在“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都比你好”停止,往前一年,还在热恋,停在那儿,她将一生怀念;往前半年,依依惜别之际,甜蜜忧伤参半,停在那儿,也未尝不是美好的回忆;就算往前3个月,在前男友提出分手时就停,她也不会丢掉自尊,两个人也不会见到对方最丑陋的一面。如果人有前后眼,能左右每一段故事在哪一刻停,能清楚地意识到什么时候该画句号,是不是就没有那么多遗憾和对人对己的不满?
雯想起若干在她生命中曾经很重要、故事却已告一段落的人。
比如一位恩师,他远道来京,约雯吃饭。就在雯出发前,发现门被反锁,而钥匙找不到了,她在电话中一再致歉;恩师再次来京,再约雯,雯再度发生“事故”;至此,听说在恩师口中,雯“无信”又“忘本”。
又比如,大学时的闺蜜断了联系四五年后,忽一日给雯发邮件,请雯帮忙给与雯同行、应届毕业的侄女提供点就业意见。雯手上正好有个实习机会,便顺便推荐了该女孩。她们并无进一步的往来,但听说,在闺蜜口中,雯仍是难得一见的热心肠。
类似的人和事还有许多,雯有时懊悔,有时欣喜,现在她知道了,她懊悔、欣喜的都是留给对方最后的印象——早知某一瞬间是一段重要关系的结束,她将不惜力地出演,尽心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是夜,雯收到一条短信,是前领导发来的:“下个月移民加拿大,临走前聚聚吧。”正在孕期的雯本想推辞,但想到前领导过去对她的种种好,更想到两个人的故事也许就此结束,“好,我一定出席。”她回,在每一个可能告一段落的时刻,她都不想在几年、几十年后抱憾了。
电影的散文6:环幕电影真神奇
文/宋操奇
今天,我早早地来参加小记者活动——游览市科技馆。游览了科技展厅和低碳生活展厅后,我还亲身感受了环幕电影带来的刺激感。
来到环幕电影展厅,一个环形大屏幕映入眼帘。我们刚放下书包找好位置,黄老师就说:“同学们,系好安全带!”“为什么啊?”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告诉我们,在播放过程中,我们的椅子会晃动,会发出声音,还会喷出水,为了避免心理紧张,所以要系安全带。听了这些,我鸡皮疙瘩一下子就出来了,身体的每个器官都紧张起来,好期待啊!
电影开始了,我们戴上4D眼镜,果然跟老师说的一样。电影画面是那么逼真,蛇一下子就游到我眼前,楼房突然倒塌让我浑身发抖,椅子毫不防备地晃动,一时间我还真以为发生了地震,真是身临其境啊!
科学家研发出高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电影的散文7:年华自述·日记篇
文/~Tell me~
我们在电影里看着别人替我们过着梦里的人生,看着他们替我们爱,替我们死,动容之时流下眼泪——擦干之后,那不过是灰飞烟灭的幻象,生活仍然一无所有。
闪光的日子渐渐漫涨成一片深色的画布,描绘出怀念中的肖像。 在过去那些浅薄无知的伤春悲秋之中,我写不下归期。
那年我初三,我在一张遗失的稿纸上写下了:只有这一年,没有什么不可忍耐。
但是真正离开这一年之后,我们需要忍耐的东西变得更多。阳光与热土一样荒凉的高中,以及我无法实现着自己的心中的一丝丝的梦想,于是它们都逐渐与我交错而行,渐行渐远,我能做的只有用浅薄的文字,竭尽所能的去刻画那些沿途被称的上“风景”的人或是事。
日记如同时光轴一般,在时间与空间的装换中,将所有难以回忆的东西全部尘封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也许若干年后,那个人以一种落寞的姿态数落着这些老旧的故事也会潸然泪下,然而,过去的永远不在回来,而我却在这个似乎如轮回的悲剧般的现实里,依旧纪念着三年前的那个自己。
如果说纪念,我一直认为是三年前的这个时候,用文字描绘生活的开始。
当我在那本《少年文学》深深折痕,以及上边描绘中秋的细节,我才知道,这是我开始记录生活的开端,带着一种莫名的忧伤写着:是个清凉的月圆之夜。月光皎洁,树影婆娑。失群的孤雁低低悲鸣,如同古老而恍惚的歌声,拍着山寨入睡。暮色深处升起袅袅炊烟,忧郁地舔着低垂的苍穹。静静停泊的木船,微微摆荡在蒿草丰盛的湖岸,如同是最后一片不由主宰的卑微命运。空气湿润清凉。很快,暗蓝的夜空就升起些许破碎的星辰。山风细细地吻着涛声,穿过湖岸人家院子里一道道如同岁月般伤饬的木栏杆,将隐约的鸡鸣狗吠之声传得很远。
因为现实太过于惨淡,我从来不认为现实里有着令我快乐的东西,麻木的眼神与虚假的笑容一直长存在这个悲欢的现实里,而用文字去向现实申述自己的桀骜,也许这是一个最深刻的方式,无论如何,每个人都会以类似与抗争的方式,义无反顾的前行。
然而,顺着文档里60多万字的历程,当它们从一个一个的字符里拼凑,以及顺着“Enter"的敲击,而分散在网络里时,我一直希望那些被称为“人海”的网络里,有人能够读懂我,因为隔着屏幕的距离,我永远无法刻意的揣测读者的心里,于是,对于写作,进而演变成一种利益化的事物,然后满脑子盘算着,一字多少钱,点击率多高·····之类的问题,其实当自己也本末倒置的去回顾这一切,总会认为,人生就是这样,从单纯的文字到优美的文字,再到唯美的文字,最后到虚假的文字,记录的东西也就不是处于内心的想法。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故事是应该伴随着自己,在一个人生的驿站里停放,然后舍弃。而我却,在我的驿站里,将它撒在风里,将身边人的经历与内心的明媚,都毫无保留的放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日光衍射,时空刻画,逐渐抽象成一种类似于雾的东西,浮在路人的目光里。
作家们都异口同声的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而我却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将所有的谎言编织成故事,然后将自己塑造成集聚所有缺点的异类,因为这个剧本本是一个残缺的故事,何必那么完美呢?
而我总相信:这个冷暖不均的世界之上,天空总是寂静的湛蓝,冬季白亮惨淡的日光照耀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贫穷和富裕之间并无偏倚。只有时光又无情地走过了一年一岁的聚和散。然后跨过这三载的岁月,来数落我不该干涉的过错,然后命途的那个我在我耳边反复告诉我:我错了,我错了······
其实,很多时间,我都质疑着这些,他们总告诉我写作的路前景黯淡,遥远大学才是梦之所向;也许吧,我总是不确切的回答他们。可是,如果没人给我这些与文字相关的思想,我的手指怎么会随着键盘而不自觉的跳动,如果没有给我那些现实里的惨淡情景,我的心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怨言与苦恼,如果不是那些故事呼唤着我,我又怎么会在那个寂静的夜晚里,用字符去解读人生·······如果········
人生说:写一篇杜鹃啼血的文章,与一个赏心悦目的人错肩,赏一回痛快淋漓的风景,这也就足够了。而我,没有太多的奢求,然而在这空气如同光线一样稀薄的环境里,我们总是无言以对着所谓的现实,然后喘息的前进,不是不想后退,只是无路可退。
三载光阴,恍如一瞬间,132篇小说的长度,474篇日记的厚度,60万字的历程,以及千疮百孔的回忆········我用指尖的摩擦描摹着那个年华的气息,带着一种极度的无奈。
书上写着:一个作家需要有着与众不同的经历,有着与众不同的情志,有着与众不同的才华········这都是扯什么蛋呢?每个都在白净的现实里,演绎着生活的主角,不管甲抑或是乙,我都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音乐播放在断点的瞬间,情感有些许的停滞,而笔调在继续勾勒,我总觉得回到这个让我熟悉的日子,作为一个起点,应该说是“一个”起点,我应该写些什么,应该说些什么,然而,当我在看着那个萧条冷落的街道,以及广场稀稀落落的人群,还有未散场的电影,其实节日的氛围也就如此,只是一个被“历史”所铭记的“盛大”日子,我可以当它毫无意义,但是我却想到了另一个人。如果用泛陈可谈的几个诗句来言语,其实那些内心的情意无法深深的表达,如果天亮的时候,我会想着晚安,这就是这一天的终结。
很多道路在我思考如此刻的般的思考中分散,而我却得告诉你:秋天把旧叶子揉掉了,你要听新故事吗。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笑着说: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你乘船在陌生的黑暗中逃逸于远方,我却在夜色里,苦等一个轮回,但我想起那些非常空旷的夜晚,一辆自行车的两个轮子要把明天也碾成影子。你非要一个人走,认为只有一个人走的才是路,一个人看的才是风景。去海边看巨大的塔,它矗立在水面上,空洞不过如此,诗意不过如此,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微小,而它被万世万物吞噬的过程才正因此显得何其美丽。 我在这个高三这个年段里,完成着一个使命,我担任着一名刺客,可是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做自己的刺客。除非对这个世界有足够失望,或者他足够不成熟。或者两者兼有。而我却属于后者,在百转千回的哀歌里续写着自己个日记。
(我用45分钟去违背着自己在这一年段里所许下的承诺,然后,在月明的时候,向着那个角落,那个城市,那个岛屿告诉你今天的日期,希望你们都可以快快乐乐,我相信,自已一定会如你所说,那样,那样的前进。中秋快乐!)
作者QQ:1164501636
电影的散文8:放电影
文/丁明烨
儿歌曰:电影队,到俺庄,点火做饭早喝汤;摆凳子,放椅子,再放两个马扎子;接闺女,请女婿,喊上外甥也跟着;电影幕上人影晃,喜得老头眼发亮,戏匣子里会唱歌,惊的老婆咽唾味。
小时候,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看一场电影就成了庄稼人的娱乐盛宴。哪个村放电影,村子便像过年一样热闹,全村人个个奔走相告,兴高采烈。如果哪个村经常演电影,村民们脸上便写满自豪,与邻村人交往也格外受到敬重。
当时,全县只有几个电影放映队,在乡村轮回放映,他们拉着发电机、放映机、铺盖卷,在乡村的泥泞土路上跋涉,吃着百家饭,睡着柴草铺,可他们就像快乐的使者,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欢乐,带来了外部世界的神密和精彩。
电影放映场一般选在学校操场等地面宽阔地段,天不黑,孩子们更是争先恐后地占地方,有的搬上椅子凳子,有的磊上小石头,有的划上方块,为家人抢占有利地势。待电影放映时,场地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一般荧幕背面也坐满了人。
听说哪个村放电影,周围十里八乡的群众也要去观看,孩子们更是坐不住,有的电影已经看过多次了,还是要去再看一遍,尤其是革命战斗故事片,每看一遍都让人心潮澎湃。像《地道战》、《地雷战》、《侦察兵》、《渡江侦察记》这样的老片子,有的人都看过七八次了,邻村放映还是要老远跑去再看一遍。回家的路上,更是热闹非凡,谈论声,模仿声,让乡村的夜晚增加了许多的笑声。
电影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新天地,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和视野,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孩子,《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让我们了解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学会少年英雄的勇敢机智;《英雄虎胆》、《烈火中永生》让我们欣赏到革命战士的智慧胆略,更学习了他们坚强不屈的品格。影片虽然还停留在革命化、公式化的层面,但对于我们这些未见过世面的农村孩子,好长时间都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据教育学家介绍,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对某方面的教育影响最深,幼儿阶段是人的情感启蒙期,童年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期,而青少年时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个时期,观看各种故事片,模仿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对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回想自己人生中少有的几种优良品格,都与那个时期的“电影教育”密不可分。
电影的散文9:乡村电影的印记
文/李海流
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文化生活匮乏,一年也难得看几场电影,老百姓的娱乐方式除了隔三差五地来村上说书的、打拳卖艺的之外,就只有看几场电影了。最早的乡村电影是黑白的,后来发展成彩色的,都由村集体出资放映,逢年过节总会一连放映几场,那是一年当中我们这些小孩子最开心的日子。后来,农村土地包产到户,乡亲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村中红白大事时,还会有人出资放电影。
乡村放电影,没有城市中的影院,都是露天放映。我们村都是在学校前的操场上放映,操场东边有两棵相距五六米的大杨树,放映员就用这两棵杨树固定“幕布”。离天黑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放映员就早早地挂好了“幕布”。这就为晚上放电影向父老乡亲发出了“信号”。每当这时我们这些小孩子都异常兴奋,“今天晚上放电影喽!”围着村子来回宣传,稚嫩的童音伴着袅袅的炊烟在村子上空回荡,让全村人都知道晚上放电影的消息。
等到日落西山,早早地回到家里吃完饭,带上板凳,向父母要几毛零钱,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直奔操场。电影还未开始,找一个看电影的最佳位置放下板凳,然后,一伙全奔操场中间的放映处,这摸摸,那瞧瞧,议论着今天晚上即将放映的电影。天完全黑了下来,在家里忙活完的大人们陆续来到放电影的操场。此时整个操场黑压压地围满了观众,就连银幕背面也坐满了人。马路上还有卖小吃的。这时我就拿着带有手汗的零钱到小吃摊上买包瓜子等到电影开始时吃。电影开始放映了,我们这帮小孩立即快步跑回预定的位置,坐下,安静听影片的前奏曲,看预先放映的片段。
记得在正式放电影前还要放一个农业技术或新闻纪录片之类的短影片,我们叫“加演片”,然后再放正片。那时候放的影片大多数是战斗故事片,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渡江侦察记》等。偶尔也有外国的影片,但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如前苏联的《卓娅》,前南斯拉夫的《地下游击队》,朝鲜的《卖花姑娘》等。我们这帮小孩最喜欢看的就是武打片,印象最深的要数《少林寺》了,细看惊心动魄的武打场面,飞檐走壁、降龙十八掌、太极拳等招数都默默地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哪天与同学过两招,曰少林功夫里的某招,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还有一件有趣的事,那时放映机都是16毫米的小型放映机,趁着放映员换影片的空隙,我们用手做些狗、兔、鼠、蛇之类的形投影到幕布上,现在想来还历历在目。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剧逐渐代替了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村子里放电影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电影在乡村百姓的记忆中也渐渐消失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乡村电影像开过的鲜花一样,逐渐衰败。30多年过去了,乡村露天电影在留给我美好回忆的同时也诞生了刘晓庆、唐国强、李连杰等一大批电影明星。我也记不清最后看的一场乡村电影是什么内容了,但乡村看电影的情景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电影从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电影,将静态影像转化为动态声像走过了漫长的过程。偶尔想起儿时乡村露天电影曾经带给我的快乐,心里总有一种再想体验一番的感觉。如今,乡村电影那浓烈热闹的景象很难见到了,渐渐化为记忆中一道遥远的风景,一种岁月越老,越弥足珍贵的记忆。
电影的散文10:心魔这东西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电影《万万没想到》提到了人的心魔,就是自私,贪婪,还有懦弱。可见这三种人性已经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了,因为现在的人自私的太多了,而人的欲望让贪婪越来越多,而懦弱就像蛔虫一样,让人们不再勇敢。
这就是人性,本来的真善美越来越少了,人和人之间缺乏了信任,除了利益就是利益。以前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是成绩决定天下的,人的道德素质变得不可一世。好多的培训班补习班,让孩子失去快乐的童年。大人们除了手机还是手机,人生变得无聊,而微信这东西,不知道拆散多少的家庭。人们被不同的诱惑所迷恋,喜欢游戏人间的人多了,能真正过日子的少了。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希望身边的人都围着他们转,认为对他们好是天经地仪的。一点感恩的心也没有。有的人特别喜欢保护自己,生怕自己受一点点的伤害,即使这样,虽然他们一而再的保护自己,伤害的却是别人。现在没有雷锋精神了,做义工有的时候也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有些东西却在无形中变质。现在的人为了赚钱,往往不折手段,赚钱成了骗钱。不同的行业,也有不同的潜规则,中国人的走关系还有开后门等等,让这个社会变得不公平。现在的渣男和渣女越来越多,剩下来的要不就是条件不好,就有其他原因。找对像和找工作一样,越发越来越难,真的僧多粥少。赚钱也越来越难了。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消费越来越高。实体店自然比不上网店,连生了孩子,从怀孕到出生,出生到长大成人,也是一笔大的消费。
在这个花花世界 ,很少有鸳鸯蝴蝶了。不说了社会在进步,人类也在进步。在这个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的精神文明去哪里了。人和人的真感情难道也被空气污染了吗?心魔这个东西真的很可怕,让世界变得冷漠。单纯的人不多了,人和人之间多只是利用关系,男人和女人没几个只是单纯友谊关系了!
结婚就像过家家一样,想结婚了就急得不得了,要离婚了,就急最好马上离婚。现在的女人有的就像超人一样,又要赚钱,还要带孩子。别以为作为家庭主妇是个轻松的工作,那男人们太小女人了。结婚的理由只有一个,可是离婚的理由却很奇葩,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有的母亲为了孩子,宁可自己忍辱负重也要让孩子幸福,所以 母亲都是伟大的!
现在的社会直男和直女也多,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喜欢我型我素,也不会去尊重身边的人。认为对他们的好都是应该的。心魔这个东西,在心理学上叫人格障碍,的确不好治愈。
人类的素质越来越肤浅,道德品质越来越低下。总以为钱可以买到一切,可是买不到真情。
真正的英雄越来越少了,人们渴望回到以前,那个纯真的年代。
心魔这东西,好可怕呀!
电影的散文11:岁月油灯
文/徐仁河
是看了一部美国电影,才勾起我对油灯的往忆:一个风雪夜,美国的乡村小镇突然断电,爷孙俩搬出了尘封已久的老式油灯。火柴擦燃亮,点着油灯,昏黄的火苗映照出爷孙俩的笑脸,也温暖和触动了我身居异地孤独的心。朦胧、昏黄的油灯下的旧时记忆,就像老照片,顷刻浮出脑海。
在老家,那时的农村,电力匮乏,照明的只是灯油火,有钱的人家才点得起蜡烛。菜籽油是自家种的油菜籽油。灯盏是一种小个的铁盘,灯芯是一种叫做灯芯草的草茎。母亲在灯下缝衣,看到灯火稍微雀跃一点,便会拿针将灯芯回拨一截,为的是省油。我们小孩子就着暗夜捉迷藏正好,所以对灯火的需求不是很大。可是慢慢地自己上了学,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满满当当。母亲就时常把油灯凑到我的桌前,自己起身去灶炉边,借着炉膛的余烬剥豆筛米。小学高年级了,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破天荒地要求上晚自习,每个学生都要自备油灯。家中缺油,炒菜的大多时候多是“红锅”,把火烧得旺盛,将菜倒下去翻个身便起锅,不下一滴油。哪里还有多余的灯油。更为关键的是菜籽油只适合点灯芯草,而且那种灯盏一吹便熄,不得防风。供销社里倒是有专门供点灯用的煤油(我们老家叫它洋油)卖,可家里没钱。向父母要,我也不忍心,他们的钱都精打细算地花在买种子、化肥什么的,以及我兄妹三人的吃穿用度上,已是捉襟见肘。
现在想起来值得自豪的事情是,我的油灯是自己亲手制造的。油瓶就是空干的墨水瓶,灯芯是系鞋的棉鞋带,灯芯管是牙膏皮。最缺的是灯油,没办法,我只好瞄上了开粉干加工作坊的堂哥,他有台机器是专“吃”柴油的。经我软磨硬泡,堂哥终于答应从他的柴油机里挤二两给我。柴油灯火烟熏火燎,一晚上下来鼻子眼睛都是黑的,但我还是乐陶陶的,兴奋难抑。灯影憧憧的教室,到处黑漆漆一片,只有乡村小学毕业班教室里那四十余盏随风摇曳的油火,让贫瘠的乡村暗夜多了一抹明日的辉煌。
最壮观的场景,还是在晚自习放学的路上。我们的学校建在村庄外的一个小山岗上,下晚自习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九点。我们各举着塑料或玻璃罩着的油灯迤逦下山,那场景就像正月十五的龙灯游行,但驮龙灯远没有我们的绵延壮观和气势宏大。走进村子,各自到自家门口,道一声别,扑地吹灭手中灯盏。待最后一盏油灯熄灭,以及渐次相闻的犬吠复归沉寂,一个安详、宁静的乡村夜晚才真正来临。
后来到了初三,家里已经牵了照明用电。我学业上不太突出,听说勤能补拙,我就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那时农村用电不能超过十点,一到点,管电的电工会拉闸断电。我就取出多年不用的墨水瓶油灯继续熬夜看书、演算习题,直到鸡啼头遍,真个是“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老祖父就住我对面的厢房,他总是怕我熬夜弄坏了身板。过了十一点,就会来催我熄灯。我扑地吹灭,等他去睡了,我又用厚书罩住外泄的灯光,继续挑灯夜读。不知什么时候,板壁会再次被祖父敲响,原来他起夜的时候,还是发现了漏出的灯光。我和祖父这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直到自己离开家乡去外地读书方止。那个毕业考的夏天,大家都在惴惴不安等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祖父却逢人便讲,我那孙子读书都成魔了,他一定能吃上公家饭的!遗憾的是我参加工作,支了第一月的薪水去孝敬他老人家的时候,他却撒手人寰。
油灯岁月一去再无复返,关于油灯的记忆也将深深沉淀于旧时记忆中。我想说的是,习惯于用电灯、看电视、玩电脑的人们,在偶尔断电的夜晚、在不经意的旧事重提中,请各自擦亮心中的那盏油灯吧。
电影的散文12:电影《夹边沟 》观感
文/雨雯
6月30日晚下载观看电影《夹边沟》
甘肃酒泉,巴丹吉林沙漠边的茫茫戈壁,夹边沟劳改农场。贫瘠而严重盐碱化的土地,枯黄的野草,枯黄的大地,枯槁肮脏的一群在押犯。这近三千犯人多是右派,1960年前被押送此地劳动改造,在茫茫戈壁开垦种植。
右派犯人 住在深入地下一米多的地窝子,睡在一排席地通铺上,一天半斤口粮。白天干活,年老体弱的人干着干着就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来,尚未断气,便被人扔到沟上土坡在绝望中慢慢咽下最后一口气。排队打饭,每人半瓢几乎见不到粮食的野菜稀汤,一个排队的人见倒在地上的死人身旁饭踠里还有一口汤,毫不迟疑上去喝掉且将碗舔得干干净净。老鼠、草籽、土都是人们口中的食物,人一个接一个在饥饿中死去。饿极了的人,什么都吃,病人的呕吐物,刚死之人的内脏、大腿…
病房,实则是病危不治犯人的集中地,一个极其简陋的地窝子,没有医生没有药物和治疗设备,只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地方。在这里,临终之人的口述家书,将死的上海支边董医生请求代为转告爱人埋尸上海的嘱托,气如游丝饥肠辘辘的人夜晚回忆烤鸭红烧肉美味时的低语,无不深深震撼观者心灵。
茫茫戈壁上,人的生命如荒草,如沙砾尘土。狂风过处,满地尸体,没有棺木,没有墓碑,没有简单做个标记的木牌,连能够遮住尸体的土塚也没有!
影片从头至尾,都是黄灰黑三种主色调,沉重,压抑,突显苦难的深重。情节简单,节奏缓慢,营造出令人窒息绝望的气氛。演员甚少特写镜头,没有刻意的表演,着意再现生活,表现绝境中的人性。
静静地在台式电脑上看完这部片名不起眼,没有明星大腕演员,没有扣人心弦情节,没有恢宏壮丽场面的影片,心中竟长时间难以平静。这部电影引发观者对这段难以想象的历史给予关注,质疑在岁月积淀的尘土下究竟还隐藏了多少触目惊心却不为人知的过去,提醒我们直视历史悲剧的精神本质和深刻教训。
想起前日广州某群一些群友关于文艺与政治经济言论的争论,又有一些想法。
文学艺术,只是照搬生活则失其特质没有价值,但是完全脱离生活一味风花雪月,也无甚价值可言。有学者说:只有当人类在反观自身存在时,产生了对这个世界的神秘感受,发出这个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的疑问,或者我是怎么来的等等,文学就产生了。艺术也应该是这样!中国的古典小说诗词歌赋,梵高的《星空》,普西金的《渔父和金鱼的故事》《自由颂》,影片《夹边沟》等等等等,都是最有力的说明。因此,何必苛责群友发文内容一定是文艺呢,把握住度就好。
2016年7月1日写于甘肃天水
电影的散文13:老吴的承诺
文/杨莙
一部电影,总得有点抓人眼球的地方,比如精良宏大的制作,比如云集的大腕,比如曲折离奇的情节、惊险刺激的场面,以及打动人心的故事等等,《老吴的账单》无疑属于后者。
老吴的儿子被一场车祸带去天国后,留下因买货车欠下的19万元债务和一个两岁的女儿。乡村人家有账死人灭或是父债子还的说法,可老吴却用他羸弱的身躯,种地替儿子还清了全部欠债。
以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潼南先进典型人物吴恒忠事迹为原型改编的电影《老吴的账单》,以线形结构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但不简单的是,面对一张对于一个老农来说不啻天文数字的账单,老吴在儿子坟前许下的那铿然一诺:你欠下的账,我帮你还上!
河滩边,花儿草儿们环绕着那方墓。如果儿子泉下有知,定是百感交集,父子连心,儿子理解父亲,19万元账单压不垮父亲的脊梁,却会一点一点地,拖垮父亲并不强健的身体。河风呜咽,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酸楚,也是黑发人无法让白发人安享晚年的伤悲。
却有人不理解。村支书,也是老吴的战友老何,作为老吴儿子的债主之一,他说:“人死账消,这是老理,大家心里都有数的。”老吴说:“欠债还钱,这也是老规矩。”老何摇头道:“那也是父债子偿啊,哪有儿子的钱爹去替他还的道理?”老吴索性不再说话,拿出笔和一张香烟包装纸壳,开始记账。
既然要还钱,首先得知道总共欠下多少,可儿媳也不清楚,便拿着那张账单一家一家的去问,一统计后,确定儿子生前共欠债务19万元。儿媳撇了嘴道,光凭人家一张嘴说。老吴说,嘴对着心,做人得讲良心。
正是凭着良心,才不会因为别人的同情而少记或漏记数额。在询问借了老何多少钱时,见老何犹豫着说是两万,便正色道:“到底多少?”方才逼得老何说了实话,两万五。同样,在另一家,对方吞吞吐吐的,老吴就对他说:“叔记的是个良心账,是多少就是多少。”并非着意要显示自己有多高尚,不过是讲良心的人,所讲究的一个内心的平安。
19万元,让老吴的儿媳选择了逃离,就算花骨朵儿般娇嫩可爱的女儿,也没能消减这笔巨额欠款带给她的恐惧。
打那以后,老吴带着孙女到县城当起了棒棒,却因碰见熟人,说村里的人以为他不会回去了而打消了当棒棒的念头。
老吴回到家中,先后盘下52亩撂荒地,并添置了播种机、旋耕机等农用设备。一天天一年年,勤扒苦做,种粮食,种蔬菜,为了抢个好摊位,天刚蒙蒙亮,雀子们都还在将醒未醒的梦中咕哝着,便拉着一板车青油油、鲜嫩嫩的菜,到集市去了。欠债的钱,就这样一点点攒下。
十年过去,老吴在儿子坟前烧掉了账单。
“爸爸,我们不用再去何爷爷家看电视了,爷爷说明年也能买上电视了。”与爷爷一道算账攒钱的孙女,要和天堂的爸爸一起分享喜悦。
如果只想刺激观众泪腺,赚取大把大把的眼泪,这个子债父偿的故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素材,但《老吴的账单》并不刻意煽情,影片就像山涧的一朵小花,素朴,内敛,摇曳着淡淡的清芬,又像是土地之上拉起的一曲二胡,哀,而不伤,痛,却不绝望。
我的视线离开银幕的时候,脚步仍在那故事里行走。
曾在2011年采访过老吴,我看到了他的账单——几页订在一起的信笺纸,记在上面的每一笔数字,都弥漫着“汗滴禾下土”的气息:
2005年,借丁仁举的1万元还清。2006年,借刘麒麟的1万元还清。2009年,借许代全的1万元还清。2006、2007、2009、2010年共还黄光淑4万元……
这是较大数额的账目,还记着一些小金额的还款:2008年,赶场天还陈维文300元。2011年还袁定超3000元(还差2000元还清)。还吴光全7000元(还差3000元还清)……
半晌说不出话来。我们面临的,是一个诚信缺失的年代,在老吴面前,那些恶意拖欠和拒付民工工资的大老板,是真怕要低到尘埃里去了。
我去过老吴那52亩地。时值冬季,一片片绵延的油菜却蓬勃地绿着,如同春已来临。还有五分地的再生高粱,在难得一见的冬日阳光下,一穗穗的微红了脸。
有几分土的油菜苗,是老吴头天晚上打着电瓶灯才种下的。冬夜的野外,那寒凉可想而知,虽说干到十一点多钟,但他说没得啥子,比起从前在西藏平定叛乱那阵,种地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
我也见过老吴儿子的坟墓。老吴会抽空去那儿坐一坐,与儿子摆摆龙门阵,说得最多的,是还账的情况。他说,得让儿子放心。如同《老吴的账单》中,老吴在儿子坟前说:“每还一笔,我都能看见你,你就安安心心的吧。”
坟墓周围,有花开时艳丽如霞的美人蕉,有初夏天吐露芬芳的栀子花。坟头上,几株黄花决明不理寒风,一簇簇开得亮艳艳的,繁盛而明媚。
“儿子喜欢花,我就栽了几窝,我要种地,这些花也好陪陪他。”老吴微笑着,眼底泪光闪烁。
想起那首歌来,“那坟前开满鲜花,是你多么渴望的美啊!”一个与浪漫毫不沾边的老农,却用最浪漫的鲜花,搭建起一条与儿子沟通交流的桥梁。有风吹过,蝶儿一般的小黄花飞离了枝头,絮絮飘落于墓畔。是儿子深情的回应么?对父亲那屹立如塔的承诺。
“你欠下的账,我帮你还上!”如今,老吴终于用他起早摸黑在泥巴里刨出来的钱,兑现了在儿子坟前的那个承诺。一诺千金?老吴以良心为土壤,以深沉的父爱、诚信坚韧的品质作支撑而许下的那一诺,无价矣!
电影的散文14:记忆里的 电影往事
文/姜磊
小时候放了学,每逢周末,我家附近的工人俱乐部便是我最喜欢的去处。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所谓的工人俱乐部实际上是一个小电影院,内有一排排的长条座椅,空中还悬挂着十几个大吊扇,吱吱扭扭地转。票房外面有两组铁栏杆,方便人们排队购票,我和同学们最爱把着栏杆当单杠,锻炼着还没开始好好发育的肱二头肌。
透过小小的售票窗口,每当有人递进几毛钱,就会有人递出一两张电影票。这票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用蜡纸刻板把日期与座号印在薄薄的纸上,纸的颜色常换,黄色、绿色、蓝色、红色都有,就是不曾记得有过白色。在我的印象里,从票房里伸出的那只手总是那么得小巧纤细,坐在里面的那个女人,想必也一定很端庄美丽吧。
那年头比较流行全家人一起看电影,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其意义似乎超出了看电影本身,倒更像是一个欢快的节日。粗略回想了一下,我在奶奶及父亲带领下看过的电影便有几十部,最早的似乎是《画皮》,当时我被吓哭了,家人当场决定让我睡觉,电影演完再叫醒我带我回家;其余的还有《神秘的大佛》、《少林寺》、《南拳王》、《大刀王五》等等,实在是太多了,再列举下去不免有凑字数多赚稿费之嫌。可是它们鲜活的影像就像是刚刚才发生的故事,闪耀在我的眼前。
直到现在,我还是经常去电影院,可到底多久没有带着父母老人一起去看场电影了呢?如果选择一部他们喜欢的电影,全家人还像多年前那样一起去看,会不会让他们重温内心的美好回忆?
后来,青春加速了脚步,我们慢慢长大,更加愿意独自去影院,只可惜那时囊中羞涩,唯有逃票。而逃票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浑水摸鱼,守在检票口,等到有成年观众前来检票入场,则轻轻扯住其衣服后襟,冒充人家的孩子混进去。现在想来,恐怕检票者以及被蹭票者都心知肚明吧,只是大家都不太较真儿而已,真该感谢他们,让我们白看了那么多场电影;第二种方式目前还没有太合适的成语概括,就是直接从洗手间的窗栏杆往里硬爬。干过这事的人都知道,那栏杆的空隙别管多小,只要头能过去,身体就过得去,这可都是血泪斑斑的经验啊。现在觉得可恶,可谁又没有过半大小子的荒唐时光呢?
坐到电影院里,四周黑漆漆的,由于长年不开窗的缘故,空气中隐隐有股发霉的味道。未遮严实的幕布缝隙处,不经意间会透进几束光来,灰尘在其中翻滚涌动,鲜活如有生命。我静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电影开场前的那道铃声,铃声响起,好戏开演。很多年过去了,看电影已成为我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很多年少时的往事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唯独与电影有关的那些记忆,却始终浮沉在我的脑海,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