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笔构网

2025-03-01方案

请欣赏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上午

二、活动地点∶

小班各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

全体幼儿以及教师阿姨

四、活动准备∶

1、做好的绵菜饼若干、绵菜饼制作视频,

2、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五、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认识绵菜饼的外形特征以及清明节的习俗。

2、经过品尝知道绵菜饼的味道。

3、让幼儿了解,插柳是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4、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5、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六、具体活动流程安排∶

1、小班开展清明活动,让各班的家长带绵菜饼,在各班进行讲述吃绵菜饼这一习俗特征,并介绍绵菜饼的外形以及清明时的其他习俗如∶插柳、扫墓等。

2、教师进行观看绵菜饼制作过程、品尝绵菜饼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并让幼儿通过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尝(尝一尝吃到的味道什么样的)等这些实际过程,让他们更深入的知道清明节制作绵菜饼的'方法以及吃绵菜饼的主要意义所在。

3、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4、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5、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七、活动小结∶

通过以上这样实践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清明节的习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2、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

3、知道4月x日是清明节,愿意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4、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扫墓图片(献花、植树、送食)

2、清明节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桃花开了,小草发芽了,小动物也出来晒太阳了,还有轻轻的风)

师:在这个美丽的节日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二、介绍清明节

师: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干些什么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爷爷奶奶,那你爷爷的爷爷你们见过吗,他们都去哪里了?(去世了)。他们去世以后,人们非常想念他们,就在每年的清明节去墓地看他们,所以呀,清明节就是去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

三、清明节扫墓

到了清明节呀,人们就要去拜祭死去的亲人,你们知道怎样拜祭吗?(引导幼儿说出一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现在的人们是怎样拜祭死去的亲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的`。

1、播放图片

2、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人们把最美的花献给亲人,有的给他们敬酒,还有的通过植树,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告诉他们你很想念他们)

四、清明节的习俗

通过播放课件,了解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五、小结,结束

清明节的习俗可真多,有献花、送食、植树、荡秋千、放风筝等。那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呀,你们可以让你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去扫墓、踏青、春游,并拍下一些照片来带到幼儿园,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好不好?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3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操,让幼儿亲身感受传统清明节的涵义,xx幼儿园积极准备清明节扫墓方案,精心策划开展清明节系列教育活动。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怀着对革命烈士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烈士碑,一个个面带严肃而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纪念碑默哀致敬,缅怀先烈。在烈士纪念碑前,老师向孩子讲解了烈士的光荣事迹,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一、活动目标:

1、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二、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5日上午

四、活动过程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始。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

3、默哀。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

4、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

5、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2、穿着整洁,行为大方。

3、不准在烈士纪念碑下嬉戏打闹。

4、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5、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6、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黄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

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

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

二、活动准备

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

三、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

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黄河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

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

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

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日乐趣。

②插柳可以绿化周围的'环境,每到柳枝展绿的时候,它便告诉小朋友们春天已来到了。

3、组织幼儿在院子周围进行插柳活动。

①要求:四个小朋友一组,其中一人用小桶提水,两人用小铁铲松土,一人拿柳枝。四人要团结协作,看哪一组插得好又快。

②方法:先用小铁铲松好土,然后浇水,最后插柳枝。

③幼儿动手插柳,教师巡回指导。如:松土时可找个松软的地方,松的土要稍深点,以免柳枝歪斜不牢固;浇水不能太多。

④柳枝插完后,教师组织幼儿将工具放好,然后小结活动的情况,表扬不怕脏、不怕累的幼儿及团结协作好的小组。

⑤要求幼儿每天给柳枝浇水,轮流看护并管理。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的:

1、让幼儿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

2、培养幼儿放风筝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启发提问:

①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

②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

3、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

①教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结构,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②让幼儿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

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能力。

玩法:

幼儿成四路纵队在场地上站好,在50米跑道上进行放风筝接力赛。教师发出信号后,四队排头手拉风筝线往前跑,跑回时将风筝线交到第二个幼儿手中,第二个幼儿拿准风筝线后接着跑,如此接力,直到每队的幼儿都参与一遍,以先跑完的一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

幼儿园清明节实践活动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为缅怀革命先烈,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特组织本次活动。

二、组织领导: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全体教师和幼儿。

三、具体安排:

1、时间:3月30—4月3日

2、地点:本园、各班。

3、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和幼儿。

4、活动内容:

(1)周一国旗下讲话:主讲人、

(2)备清明节教案一节。各班利用晨谈和下午时间进行革命烈士故事欣赏,并作记录。负责人:各班教师

(3)大班年级清明节诗歌朗诵会。负责人:大班年级组长

(4)发动家长带领孩子们给烈士扫墓。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