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章

请欣赏咖啡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咖啡文章1:咖啡这回事

文/刘思雨

一直以来总是和繁重的课业负担相伴,上了大学情况也没见好多少,经常是从早到晚课排得满满,咖啡这种得慢慢细品的东西应该是无福消受的,同龄人也都是偷闲喝个奶茶、果汁什么的,但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我热爱咖啡的心。

和许多人一样,我接触咖啡是从速溶开始的。速溶咖啡,甜味、奶味中带着点咖啡味,加些开水就是一杯饮料。虽然十分方便,但总是太甜腻了些,若是喝速溶黑咖啡,又太苦了。速溶咖啡给我留下了咖啡是一种加奶加糖的饮料的印象。

后来又接触了挂耳咖啡。挂耳咖啡配合好看的咖啡杯,似乎使生活多彩了起来。不过我每次总要加双份的奶精和糖,即使这样,也很难调配出一杯真正好喝的咖啡。

真正令我着迷不已的,是现磨咖啡。第一次喝的现磨,是一杯意式浓缩咖啡,口味浓郁强烈,酸、苦、甜三种味道在口中层次分明。与此同时,我也在网上了解到一些关于咖啡的知识,开始购入制作咖啡的器具。

咖啡本是一种水果,它的果仁便是咖啡豆。咖啡拥有与水果相似的味道,比如果酸味和成熟水果的香味,也有水果所没有的味道,比如巧克力味、奶油味、青草和泥土味等。咖啡豆因品种、产地、处理方法的不同有自己独特的味道,比如非洲的水洗肯尼亚咖啡果酸明显,南美的蜜处理哥斯达黎加咖啡甜感强烈,亚洲印尼的湿刨法处理的曼特宁咖啡醇厚浓郁。

现在我有了一套自己的咖啡器具,在空闲时会自己冲一杯咖啡。我采用的是手冲的方法,将热水缓缓注入咖啡粉,再将咖啡液过滤出来。一套完整的手冲器具包含磨豆机、手冲壶、滤杯、滤纸、咖啡杯,还有温度计和电子秤,电子秤用来控制咖啡的用量,温度计用来控制水的温度。将滤纸折好放入滤杯,称取适量咖啡豆,用磨豆机磨碎倒入滤杯中,将热水倒入手冲壶,待温度合适后将水细细注入咖啡粉,可以看到咖啡粉吸水膨胀鼓起,再等几十秒后将剩下的热水绕着圈慢慢注入,咖啡液流入滤杯下的咖啡杯中。对着阳光,可以看到咖啡呈现出透亮的深红色,不加奶和糖才能品尝出这杯咖啡中独特的味道。我曾喝到过口感干净没有一丝杂味的,也曾喝到风味丰富到惊艳的咖啡。

我开始在网上探索各种咖啡馆,有漂亮的连锁店,也有独具风格的街边小店。咖啡店里一台甚至几台霸气的商用咖啡机、高大的冰滴壶、黄铜色的手冲架、陈列的各种手冲壶和老式摩卡壶形成每家店独特的美感。我在店里通常是点一杯单品,从热喝到凉,尝尝不同温度下咖啡的不同味道。

有机会去其他城市时我总要去逛逛咖啡馆。曾在杭州靠近西湖的一条路上遇见一家咖啡馆,一进门就是一台烘焙机,旁边的架子上摆着各种咖啡豆。咖啡师是一位大叔,亲和又热情,给我倒了一小杯自己喝的咖啡,又让我尝尝他做的冰滴咖啡。我后来点的咖啡已经忘了是什么味道,但那杯冰滴我记得很清楚:很浓、有些凉,少了一些酸味,但甜味很明显。

在南京也喝到了一杯很好的咖啡。那是一家被朋友推荐去的咖啡馆,当时人很少,咖啡师是一位小姐姐,她邀请我坐到吧台旁边的位置,当面冲咖啡给我。那杯咖啡有着让我感到惊讶的丰富味道。

在上海去过一家日式小店,店里陈列着众多富有历史印记的咖啡器具,如各种旧款摩卡壶、旧款咖啡杯、小型咖啡烘焙机,与其他充满现代感的咖啡馆形成鲜明对比。店里还有一位年老的阿姨在烘焙咖啡豆。这里的咖啡走的是深烘焙的路子,而且多用拼配豆。咖啡没有明显的风味,整体的味道是平衡均匀的,但口感浓郁醇厚,入口顺滑,咽下后唇齿留香。

一直以为加入任何配料都是对咖啡原味的遮盖,但在一家咖啡馆尝过的一杯卡布奇诺却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一家开了许久的咖啡馆,我去的那天正好没有单品卖,只好点了一杯卡布奇诺。那杯卡布奇诺是咖啡与牛奶的完美融合,牛奶味没有喧宾夺主,而是与咖啡一起表现出类似坚果和巧克力的味道。

咖啡让我着迷,让我兴奋,也让我消解孤独。

我离家在上海求学,有次妈妈到学校来看我,临走时她陪我去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妈妈把行李箱放在咖啡馆门边。我点了一杯摩卡,妈妈要了块黑森林蛋糕。我知道她不喜欢咖啡,黑森林她也没吃,推到我跟前。我知道她想看着我连吃带喝,如果那样,她会很满足,而我只喝了醇浓的咖啡。从咖啡馆出来,妈妈向我挥挥手就走了,黑森林还留在桌上……

咖啡文章2:一杯苦咖啡

这是我第一次喝咖啡,似浓似淡,似苦似甜,细细去品味,苦涩在嘴里翻腾,一点又一点莫名的哀开始蔓延,放学后的教室里面,回忆去年的夏天……

不知为什么桌上那杯苦咖啡仿佛在诉说着某段不堪回首的过往。我似乎品到甜了,不过甜得带伤,苦到我微笑。

刹那间,我开始想家了,那丝想念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我依稀听见室友在哼《绿袖子》,我也轻轻和着。

夏天过去了,秋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入我视线,我喜欢秋天,可那零落纷飞的颜色让我看了有些许不好受。我对夏天依旧带着一些怀恋,我又不知不觉被裹入了对夏天的回忆。

我用手指去触摸墙壁,还忘不了那时在墙上刻的“到此一游”。被老师点名批评后,那不服气;忘不了在墙上又刻下老师的姓名,破折号,“大笨蛋!”,似乎觉得可以解恨;记不了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苦口婆心教导后,依然在墙上书写“辉煌”。

靠在墙上,仔细体会,那年……

那年,我获得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还是我斟酌的结果,是从我嘴中吐出那几个残忍的字:“你们离婚好了!”我和父母一起营造的温馨由我一个人保存,那多久会过期?

我曾纠结过,挣扎过,痛苦过,绝望过……,可现在我还是得好好过。

窗边的晚风吹着,我享受着……不想回忆那些过往,只会让我更加忧伤,那杯苦咖啡已经冷却,那些往事也随它冷却吧!埋进我记忆深处,可回忆的音乐盒在旋转着,该怎么停呢?

思忖良久,不管我经历了什么,有过痛苦,但就像那怀苦咖啡,至少还是放过糖的。现在,我得不停加糖,让它甜得腻人,这样就会掩盖了那份原有的苦……

咖啡文章3:苦难的味道

文/李子健

猫屎咖啡,可称当今时尚饮品。其味道优劣却众说纷纭,有人把它标榜为富人的饮品,亦有人觉得恶心。其实,笔者并不关心咖啡,只因它冠以“猫屎”之名,故而联想到老年间的一种食物——雁屎干粮。

1941年,母亲八岁。姥爷病故得很早,姥姥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女儿生活。那年的春天,冀中泛区权寺村南的炮楼里日本鬼子频频出动,在汉奸的引领下,挨家挨户反复地强行征粮。姥姥家里藏匿的几升麦子被伪军搜出抢夺而去,家里仅剩下少许谷糠。泛区的百姓过着断粮的日子,人们在饥饿中苦苦挣扎。

当年姥姥受本家叔伯兄弟的委托,当了八路军县大队的地下交通员,以回娘家走亲戚作为掩护,时常去饶阳境内为八路军送信。

那年春天的一个早上,姥姥接到一封急信,要在当日送到饶阳县内设在亲戚家的联络站。姥姥将信件藏在了绑腿带子的夹层中,便领着两个女儿出了门。

据母亲回忆,由于汉奸挨家挨户搜刮粮食,又是青黄不接的时节,乡民们生途无望,花生壳儿和当柴烧的山芋蔓子都被人们吃光了。当时村里已有多人相继饿死,去报庙的死者家属接踵而至,他们个个面黄肌瘦,在庙台上跪下后就再也无力站起来。当时母亲年龄尚小,饥饿限制了她的发育,弱小的身躯瘦骨嶙峋。姥姥和大姨生怕我的母亲被饿红眼的野狗吃掉,所以寸步不离,即使出门送信也要把她带在身边。

母亲说:“人饿到濒死状态时会出现幻觉。在大雁飞来之前,地里刚刚长出‘老冠筋’(一种野菜)的嫩芽,你姥姥和你大姨去挖野菜,把我一人锁在家里,那天饿得我侧卧在炕上,几乎无力撑起身子,当我看到被子的破洞露出的棉花时,真真切切地以为是馒头,便不顾一切地抓起一团塞进嘴里,甚至感觉到了馒头的香味。这时你姥姥和大姨回来了,你大姨看到我在香甜地吃着棉花,便喊你姥姥:‘娘!俺妹子饿疯了……’你姥姥抠出我嘴里的棉花,给了我一把野菜,现在回想起来,那把野菜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那年的春天,回飞的大雁特别多,漫洼遍野到处都是。那些大雁以麦苗和野苜蓿为食,排出的粪便都是灰绿色的。不知是谁发现的——吃大雁屎可以活命,乡民们争先恐后地拎着篮子去洼里捡拾那些干燥的雁屎,然后上碾子压成粉末,与谷糠掺在一起蒸成干粮。”

听母亲讲着以前吃雁屎的苦难往事,看着母亲的神情,仿佛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年代,她喃喃道:“有些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懂。人因饥饿过度会丧失反胃的功能,一切能入口的东西都会成为食物。”

母亲的话让我陷入沉思,那些饥饿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骨瘦如柴的非洲儿童从牛粪中捡拾未消化的粮食颗粒来充饥;灾难中的人饮用自己的尿液来维持生命;还有那些大饥荒中的“食人族”……

现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丰衣足食习以为常。年轻的一代谁能想到我的前辈们曾经以雁屎为粮。当下的人们,可以放纵在猫屎咖啡的香腻中,而忘记了一旦国破家亡,百姓便会狗彘不若。我问母亲:“雁屎干粮究竟是个什么味道?”母亲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那是苦难的味道……”

咖啡文章4: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文/李纯

3年前,麦子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引起多少共鸣,一个农家子弟经过18年的奋斗,才取得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平起平坐的权利,一代人的真实写照。然而,3年过去,我恍然发觉,他言之过早。18年又如何?再丰盛的年华叠加,我仍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那年我25,无数个夙兴夜寐,换来一个硕士学位,额上的抬头纹分外明显,脚下却半步也不敢停歇。如果不想让户口打回原籍,子子孙孙无穷匮,得赶紧地找份留京工作。你呢?你不着急,魔兽世界和红色警报?早玩腻了!你野心勃勃地筹划着“创业创业”。当时李彦宏、陈天桥、周云帆,牛人们还没有横空出世,百度、 Google、完美时空更是遥远的名词,可青春所向披靡不可一世,你在校园里建起配送网站,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大小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334寝室很快在全楼名噪一时,小姑娘们从天南地北寄来粉粉的信纸,仰慕地写道:“从报上得知你的精彩故事……”得空,爬上楼顶吹吹风,你眉飞色舞地转向我,以照顾自己人的口气说,兄弟,一起发财如何?

好呀,可惜,我不能。创业于你,是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棋,启动资金有三姑六眷帮忙筹集,就算铩羽而归,父母那三室一厅、温暖的灶台也永不落空。失败于我,意味着覆水难收一败涂地,每年夏天,为了节省三五百块钱的机器钱,爹娘要扛着腰肌劳损在大日头下收割5亩农田。我穿着借来的西服完成了第一次面试,戴着借来的手表与心爱的女孩进行了第一次约会。当你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兴奋地报告全班时,我冷静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去做最后一份家教。没错,“这活儿技术含量忒低”,但在第一个月工资下发前,我租来的立锥之地与口粮全靠它维持。

不多久,互联网就遭遇了寒流,你也对创业意兴阑珊,进了家国有性质的通信公司,我被一家外企聘用。坐井观天的我,竟傻傻地以为扳回了一局。明面上的工资,我比你超出一截,税后8000,出差住5星级宾馆,一年带薪休假10天。玩命一样地投入工作,坚信几年后也有个童话般的结尾,“和公主过上幸福的生活”。

好景不长,很快,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家说白领是句骂人的话。写字楼的套餐,标价35,几乎没人搭理它。午餐时间,最抢手的是各层拐角处的微波炉,“白领”们端着带来的便当,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后来,物业允许快餐公司入住,又出现了“千人排队等丽华”的盛况。这些月入近万的人士节约到抠门的程度。一位同事,10块钱的感冒药都找保险公司理赔;另一位,在脏乱差的火车站耗上3个小时,为的是18:00后返程能多得150元的晚餐补助。

这幕幕喜剧未能令我发笑,我读得懂,每个数字后都凝结着加班加点与忍气吞声;俯首帖耳被老板盘剥,为的是一平米一平米构筑起自己的小窝。白手起家的过程艰辛而漫长,整整3年,我没休过一次长假没吃过一回鸭脖子;听到“华为25岁员工胡新宇过劳死”的新闻,也半点儿不觉得惊讶,以血汗、青春换银子的现象在这个行业太普遍了。下次,当你在上地看见一群人穿着西装革履拎着IBM笔记本奋力挤上4毛钱的公交车,千万别奇怪,我们就是一群IT民工。

惟一让人欣慰的是,我们离理想中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突如其来地,你的喜讯从天而降:邀请大家周末去新居暖暖房。怎么可能?你竟比我快?可豁亮的100多平方米、红苹果家具、37寸液晶大彩电无可质疑地摆在眼前。你轻描淡写地说,老头子给了10万,她家里也给了10万,老催着我们结婚……回家的路上,女朋友郁郁不说话,她和我一样,来自无名的山城。我揽过她的肩膀,鼓励她也是鼓励自己,没关系,我们拿时间换空间。

蜜月你在香港过的,轻而易举地花掉了半年的工资,回来说,意思不大,不像TVB电视里拍的那样美轮美奂;我的婚礼,在家乡的土路、乡亲的围观中巡游,在低矮昏暗的老房子里拜了天地,在寒冷的土炕上与爱人相拥入眠。幸运的是,多年后黯淡的图景化作妻子博客里光芒四射的图画,她回味:“有爱的地方,就有天堂。”

我们都想给深爱的女孩以天堂,天堂的含义却迥然不同。你的老婆当上了全职太太,每天用电驴下载《老友记》和《越狱》;我也想这么来着,老婆不同意,你养我,谁养我爸妈?不忍心让你一个人养7个人。当你的女孩敷着倩碧面膜舒服地翘起脚,我的女孩却在人海中顽强地搏杀。

两个人赚钱的速度快得多。到2004年年底,我们也攒到了人生中第一个10万,谁知中国的楼市在此时被魔鬼唤醒,海啸般狂飙突进,摧毁一切渺小虚弱的个体。2005年3月,首付还够买西四环的郦城,到7月,只能去南城扫楼了。我们的积蓄本来能买90平方米的两居来着,9月中旬,仅仅过去2个月,只够买 80多平。

没学过经济学原理?没关系。生活生动地阐释了什么叫资产泡沫与流动性泛滥。这时专家跳出来发言了,“北京房价应该降30%,上海房价应该降40%。”要不,再等等?我险些栖身于温吞的空方阵营,是你站出来指点迷津:赶快买,房价还会涨。买房的消息传回老家,爹娘一个劲儿地唏嘘:抵得上俺们忙活半年。在他们看来,7500元一平方米是不可思议的天价。3年后的2008,师弟们纷纷感叹,你赚大发了,四环内均价1万4,已无楼可买。

几天前,我看见了水木上一句留言,颇为感慨:“工作5年还没买房真活该,2003年正是楼市低迷与萧条之时。等到今天,踏空的不仅是黄金楼市,更是整个人生。”

真要感谢你,在我不知理财为何物之时,你早早地告诉我什么叫消费什么叫投资。

并非所有人都拥有前瞻的眼光和投资的观念。许多和我一样来自小地方、只知埋头苦干的兄弟们,太过关注脚下的麦田,以至于错过一片璀璨的星空。你的理论是,赚钱是为了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买到喜爱的商品,让生活心旷神怡。而我的农民兄弟——这里特指是出身农家毕业后留在大城市的兄弟,习惯于把人民币紧紧地捏在手中。存折数字的增长让他们痴迷。该买房时,他们在租房;该还贷时,他们宁可忍受7%的贷款利率,也要存上5年的定期。辛苦赚来的银子在等待中缩水贬值。他们往往在房价的巅峰处,无可奈何地接下最后一棒;也曾天真地许愿,赚够100万就回家买房。可等到那一天真的到来,老家的房价,二线、三线城市甚至乡镇的都已疯长。

这便是我和你的最大差别,根深蒂固的分歧、不可逾越的鸿沟也在于此。我曾经以为,学位、薪水、公司名气一样了,我们的人生便一样了。事实上,差别不体现在显而易见的符号上,而是体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里,体现在血液里,体现在头脑中。18年的积累,家庭出身、生活方式、财务观念,造就了那样一个你,也造就了这样一个我,造就了你的疏狂佻达与我的保守持重。当我还清贷款时,你买了第二套住房;上证指数6000点,当我好容易试水成为股民,你清仓离场,转投金市;我每月寄1000元回去,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责任,你笑嘻嘻地说,养老,我不啃老就不错了;当我思考着要不要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会在多大程度上折损生活品质时,4个老人已出钱出力帮你抚养起独二代;黄金周去一趟九寨沟挺好的了,你不满足,你说德国太拘谨美国太随意法国才是你向往的时尚之都……

我的故事,是一代“移民”的真实写照——迫不得已离乡背井,祖国幅员辽阔,我却像候鸟一样辗转迁徙,择木而栖。现行的社会体制,注定了大城市拥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便利。即便取得了一纸户口,跻身融入的过程依然是充满煎熬,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奋斗才获得土著们唾手可得的一切。曾经愤慨过,追寻过,如今,却学会了不再抱怨,在一个又一个缝隙间心平气和。差距固然存在,但并不令人遗憾,正是差距和为弥补差距所付出的努力,加强了生命的张力,使其更有层次更加多元。

可以想见的未来是,有一天我们的后代会相聚于迪斯尼(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讲起父亲的故事,我的那一个,虽然不一定更精致更华彩,无疑曲折有趣得多。那个故事,关于独立、勇气、绝地反弹、起死回生,我给不起儿子名车豪宅,却能给他一个不断成长的心灵。我要跟他说,无论贫穷富贵,百万家资或颠沛流离,都要一样地从容豁达。

至此,喝不喝咖啡又有什么打紧呢?生活姿态的优雅与否,不取决于你所坐的位置、所持的器皿、所付的茶资。它取决于你品茗的态度。

我奋斗了18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

咖啡文章5:苦咖啡

文/洛绾

搅着一杯浓浓的苦咖啡。

喜欢煮的咖啡,香气沁人心脾。丝丝入扣,简单而且甜蜜。可仓促的日子,让仓促的生活习惯,带动了速溶咖啡产业的发展。咖啡也变得仓促。

欧式的雅致桌椅,碎花的熏红桌布,铜制的雕花暖壶。应该有咖啡浓郁的香气,弥漫。可以一切不过是微醺的梦,醉人而且迷离。

可是我,虽然喝着速溶咖啡,却多数是舅舅每年带来的越南的咖啡。因为热带,更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潮湿。

最奢望搅拌出七层的拿铁,最好奇名称是猫屎的极品。可惜服务周到的速溶,早就把作料放的恰到好处,我再也找不到自己动手加入糖,牛奶的幸福感觉了。

于是,我开始爱上咖啡厅。毕竟那里,还保留着些许纯净的咖啡。我痴迷于在那里坐一整天的感觉。昏暗的灯光,旧旧的屋子,慵懒的摆设。我一个人在那里,靠在沙发里,享用着无线网和咖啡,把自己隔绝在那里,无视窗外的车水马龙。

每次走出咖啡厅,我都会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仿佛这一扇门,把人们的不正之风都隔绝在外面了,也许这就是我痴迷于那里的原因。一旦走出来,就不得不面对污浊的世界,昏暗,造作,令人作呕。

于是,我觉得自己变了。

我并不硬朗的外表,开始变得生硬。并不冷漠的内心,开始变得阴冷。荒凉处处生,声声是凄凉。

许是仓促的日子久了,连心也变得速溶。可是融化了之后呢?企非要速冻成冰块,否则就没了心,那还如何活下去?!

不过还好,我的感情不是速溶。否则,心就这么变成冰块,无法融化了。

不过,没了心。倒也可以活。毕竟,速溶的,周到贴心……

咖啡文章6:咖啡人生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喜欢上咖啡。

每日一杯咖啡,成了我最欢乐的时光,让我总在忙碌的间隙里,有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小欢愉。

氤氲的咖啡香,围绕在我的周围,袅袅升腾的气息,拂去了我的疲累。

总在香气缭绕中,慢慢品味着生活的给予。

咖啡让我觉得像极了生活。生活也需要品,而且需要加入一些糖和奶,才能让本来平淡,本来有些单调的日子,变得甜蜜而富有层次感。

所以,品咖啡,就像品生活,像品尝着我们这一路成长的点点滴滴。苦的、甜的、酸的、涩的,是那么富于变化,让人欲罢不能。

那么,朋友,你愿意在忙碌中坐下来,喝一杯咖啡,聊聊点滴生活吗?

咖啡文章7:生活 一杯咖啡的味道

有那么一个日子,我住在一个沿海的小村子里,那里被蓝色的海洋包围着,这里鲜嫩的草坪上开满了鲜花,这里没有汽车尾气,这里没有街市的喧嚣,靠着海边有一个小木屋,那里就是我的家!

西边的夕阳渐渐地在天空变得暗淡,那海风吹动着我的头发。傍晚海边聚集着很多人,一群群孩子在海边追逐,打闹着,身上弄了一身的沙子。远去的捕鱼人回来了,装载了满满的一筐鱼,他的妻子带着孩子围绕在他的身旁,小孩子淘气的用手指触摸着筐里的鱼,父亲在背后偷偷地抱起了孩子,孩子笑得那么开心,同时我也看到他脸上朴实的笑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幸福。远处,一对老人手牵着手慢慢地走着,在沙滩上漫步,两个背影在倒影着夕阳的海里逐渐淡去。那时的天空是那么的美丽。

静静凝视着那杯咖啡,轻轻上扬的咖啡气息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倾听着那淡淡的琴曲,感受着美丽的余晖。其实生活就如同一杯咖啡,有苦涩,有甘甜。其实生活就应该是一杯咖啡,“平凡却有味道”。

天色渐淡,我拿着美味的咖啡走进屋里,慢慢的关上了门!

咖啡文章8:轮到我们来怀旧

文/梅玉荣

东坡外滩,汀步咖啡。因为一次酒宴的缘故,几位老同学饭后聚到一起。

一壶甜甜的菊花柚子茶,被我们喝到淡而无味。一小杯一小杯,喝下的都是时光的滋味。

偌大一把杀猪刀砍下,竟然显出三十年的刻痕。那时青葱年少,那时轻狂骄傲,那时踌躇满志,那时的爱恋只在心海里飘。

华,蔚,武,桂,燕,晓,我,当年号称“七星座”,三男四女,像夜空中的北斗七星一样,保持着恒久的友谊和距离,纵横学校内外,笑傲江湖之间。我们在琴房练琴,不分昼夜。我们加入文学社,办起油印刊物《扬帆》。我们结伴出游,轮番光顾了几位同学的老家,互贺生日、夜行骑车、雨中叫啸、爬山下田、割麦插禾……

七星座,今日不期然的聚了五星,自是五味俱全。回想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爬过的山,翻过的墙,打过的架,谈过的话,唱过的歌,心潮起伏。犹记被我们奉为校园歌星的晓,最爱唱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来日纵是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是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有亮……”喜欢粤语歌的独特味道,别有一番空灵苍凉的风情。

近来迷恋辛波斯卡的诗歌。这位举止优雅的波兰女诗人,用她精准的笔触、细腻的传达,向我们展示了诗歌这片星空的璀璨迷人,万物静默如谜,生命美妙如歌。

她的《不期而遇》令我久久沉吟。“我们的老虎啜饮牛奶/我们的鹰隼低飞于地面/我们的鲨鱼溺毙水中/我们的野狼在敞着的笼前打着呵欠”,年少时那些生猛的念头变得温顺,尖锐的棱角变得浑圆,是悲哀还是庆幸?是坦然还是失落?

我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我偏爱人到中年的我,胜过青春年少的我”。决非矫情。青涩的少年时代,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是岁月的风沙一点点扬起,在迷蒙的天空里,我们反倒越来越看清那个真实的自己。我爱文学,比年少时更甚;我写诗,激情一直未曾消减。今生何其有幸,我用文学作羽衣,在劳碌迷茫的尘世,让自己绽放出仙子一般的光芒。不喜欢用灰色眼光看待世界,不喜欢用阴暗心理揣摩他人,不喜欢过分的偏激和一味的偏执。我只是有我的主张和见解,有我的观察与思考。

张爱玲有句话,“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渺小的生命够短暂了,不珍惜也许真来不及了,有多少时光让你去怨天尤人?有多少日月让你去纠结算计?

生命有时不过是一捧流沙,从岁月的指间,不知不觉地漏下。

人到中年,天赋我怀旧之权,旧时阳光下有七彩的虹、五色的锦,旧时月色里有氤氲的诗、葳蕤的画。说说往事,并非伤感,不过人生一茬茬,轮到我们来怀旧,如此而已。

只需把握生命的每一天,像一棵向上的树,在春光荡漾里勤生绿叶,在秋色灿烂时硕果满枝。

咖啡文章9:咖啡 爱情的味道

街角,有家小小的咖啡店。

原木搭建的屋子,透出初始的色泽,散发着森林的清香。屋角几株银杏树姿态端然,枝柯自若,有风穿过,一树叶子细碎摇动。

选择靠窗的一隅,坐下,点一杯卡其布诺。

白瓷的杯子,白瓷的碟子,银质的汤匙。纯净,质感。

隔着弧度柔美的窗子,看外面一地黄黄的秋叶,烙着时光细细抚摸过的痕迹,弹奏着秋天的咏叹调。

不远处,一张长长的木椅安放在那里。几片金色的叶子,静静地落在上面,如秋日骊歌中的几个休止符。

有大提琴低回的声音悠悠响起,恍然觉得自己站在记忆的岸边。如此的遥远又贴近。

年少的时候,曾那样地喜欢过一个人。面容纯净如晴空的少年,清清朗朗,像一株挺拔的白杨,散发着秋日阳光的味道。

他为我唱的那首歌,虽然不动听,我却感动。只因他的勇气,他那直视我的眸子,干净、温暖,折射出深深的喜欢。

那无处安放的青春,给予我们多么美好而奢侈的爱情,修饰着那段纯白时光的平凡和落寞。

年少素白的韶光里,很想一丝不苟地描摹着爱情,可下笔时却又不懂章法。就像突然面对暗寂夜空中刹那绽放的烟花,一时间竟茫然,心中除了欢喜,还是欢喜。

直到最后,才知道自己多么仓促地翻过了那一页光阴。

那段爱情就那样淡出生命,无疾而终,消失为记忆的一个篇章。认真的开始,换回一个潦草的结局。这样的结尾,我无法承认。

想起初相识,想起那首歌。咖啡店里,我要一杯原味咖啡。我要知道不加任何修饰的咖啡的味道,我要看看未施脂粉的爱情的味道。

当浓浓的黑咖啡那原始粗犷的苦味在唇齿间辗转徘徊时,我终于知道:咖啡,和以往我喝的任何一种饮料不同,它是苦的。过去,自己一直傻傻地认为:咖啡是甜的,爱情是甜的。

事实却恰恰相反。

从此,开始拒绝咖啡。固执地拒绝。

走在清朗的街道上,无意间,路过这间咖啡屋,CD正播放着的那首老歌,空气中游移着昔日的缕缕情怀,往事的气息在丝丝漂浮,无处不在。一瞬间,恍然回到了前尘旧梦中的心动。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跌落在回忆里,沉没在时光深处,无法控制。逝去的锦年无法拾起,只能以一个俯视的姿势来回忆。

喝一口冰水,只想细细品味一次咖啡。拿着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有醇香隐隐袭来。

初尝,享受到了新鲜奶泡的香甜和酥软;再品,感觉到原始咖啡豆的苦涩和浓郁;细细回味,欣赏出了咖啡的香醇和隽永。

沿着咖啡的味道,我踏上爱情的旅途。

大量的奶泡让人想到初次的爱情,柔滑香甜芳美,有着无法抗拒的独特魅力,心动不已。一旦爱的路途中遇到风雨,就像泡沫的顷刻破灭,觉得爱是那无法接受的浓郁的苦涩,伴随而来的还有转身后的酸楚。最后,在品尝过爱情的悲喜后,生命的香醇回甘又让人沉醉。

这就是——咖啡的味道——爱情的滋味:甜、苦、酸、醇、香。神秘深邃又耐人寻味的味道。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懂得了咖啡的味道,我也明白了爱。

一杯咖啡,一枚时光,一段爱。

记住时光。记住爱。

咖啡文章10:咖啡的味道

文/奇异果加加

打扫完卫生,洗漱完毕,泡上一杯咖啡,美好的早晨瞬间被点亮。轻轻呷一口,微微酸苦的味道从舌尖慢慢延伸、升腾。待酸苦退却,只剩下满满的温暖和醇香,每每这一刻,我都忍不住想笑出声,不单单是因为那份惬意,更感慨于生活的奇妙,我,怎么会爱上咖啡呢?

这绝对不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曾经我对这个贴着小资标签的东西抗拒得很呢。而现在,尽管始终弄不清楚从哪一刻开始喝起了咖啡,但是,我却非常喜欢我爱上咖啡这件事,不仅仅是因为咖啡的味道,而是因为爱上咖啡,让我发现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新鲜事,有很多看来不可能的事,只要坦然并且勇敢地去尝试,就能找到不一样的快乐。

记得上学的时候,语文是我的弱项,尤其是作文。搜肠刮肚挤牙膏凑字数的痛苦情景仍历历在目,而且更严重的是,五次作文有三次都会被老师判为跑题。所以,我从来不认为以后的人生会和写作扯上关系。可是谁想到,从第一次提笔尝试着记录儿子的成长趣事开始,写作不知不觉地在持续。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延续中,我竟然没有感受到丝毫痛苦,反而从文字中体验到了无限的快感。

我还记得小时候曾经因为老师的差评而对画画充满了恐惧。不管脑子里有多么清晰多么美丽的图画,只要一下笔,所有的东西马上就都走了样。于是,赶紧停下笔,因为我“不会画”。而某一天,看着别人可爱的手绘插图,突然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你也可以试试啊!可以吗?我不确定,不自信。犹豫了很久最终购回了一堆画笔,还安慰自己说,反正也没几个钱,浪费就浪费吧!可谁知从那天起,我开始画画了。画得好不好看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又找到了新的快乐。每当我无聊的时候,每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只要拿出纸笔坐下来,内心一下子就安静了。专注地画每一笔,专注地涂颜色,一个很简单的画都能画上一两个小时,但是却一点儿不着急,而是在这平和的空气中享受着生活的小幸福,满足不已。

于是,当不知不觉中接纳了咖啡,当不知不觉中习惯了写作,当不知不觉中拿起了画笔,当本来以为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的时候,不光生活越发奇妙,仿佛连心胸都会变得开阔很多。不会再轻易对人对事妄下断言,不会再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好奇心,总是在想:还有什么新鲜事儿在等着我?

不管下一个新奇是什么,是肚皮舞?抑或是跆拳道?也不管它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只需要始终怀着一颗勇于尝鲜的心,一旦那个moment到来,就毫不犹豫地抓住它,行动起来。对于一个忙忙碌碌的职场妈妈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治愈力了!

咖啡文章11:忆某人,碎碎念

坐在咖啡馆里

听着店里的爵士乐

晒着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的阳光

来这里说话

有时候希望时光能够慢点再慢点

希望那些美好的记忆可以长留

可往往一眨眼

我们就换了时空

换了场景

换了身边的人

有时候想想我们能留住的东西真的不多

所以每一时

每一刻

和每个人在一起

都学会好好珍惜吧

……

走过那个小铺,老远就望到了橱窗里那件飘飘然,仙仙的长裙,眼神变得炽热,心跳加速,小鹿乱撞,如此强烈的心动。闭上眼睛,走过~~远没有想象中的艰难,不明所以的淡然,也不错。

空下来,就会有很多机会聚会跟约会。几次下来,发现比工作还要累,难怪我越来越宅。以前常说自己是慵懒,其实细想来就只是个懒散而已。

六月,一夏繁华。期待……

咖啡文章12:苦味茶

西方人爱喝咖啡,中国人常饮茶。两种毫不相干的饮品却有一点相通:无论多么浓香的咖啡,或多么清洌的茶都是带着苦味的,人们品味着这苦与甜,乐此不疲。西方人会给咖啡加入方糖,中国人却很少掩盖这香茶的苦味。茶如人生,有许多东西都包含在这苦味茶中,爱情也是。

依旧是那个尽人皆知的故事:上帝第七天按照自己的模样造出了人,就是亚当。那亚当自然是愚昧未开,不知世事,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但是即使在如此懵懂之中却依然可以感到寂寞的不悦,当然他还不知道那就是爱,或者只是冥冥中的天性使然,但这一定就是爱,纯粹的爱,爱的本源。于是,上帝决定为亚当制造一个伴侣,但却是要抽出亚当的一根肋骨,你完全可以体会到为了这爱,亚当付出了多大的痛苦,是如此撕心裂肺,痛断肝肠。而那夏娃也是走出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温暖之乡,降临世俗,接受愁苦。从此,谁也不是不谙世事的小孩,而是要接受痛苦的洗礼,而且再也无法挽回。

这就是世间的第一段爱情,是放弃了无知的快乐得来的,是放弃了天真的快乐得来的,是一次自找苦吃,所以这爱情是被诅咒的,爱情注定是痛苦的:有人因为爱情而痛苦;有人因为没有爱情而痛苦;即使爱情把所有的浪漫与柔情都给了你,又会因为无法抱答爱人那含情的双眸而痛苦;哪怕是带着所有的坚定孤注一掷走入那围城,那即是在爱情的葬礼上作了最后的告别,从次,爱情不再耀眼,只能以亲情抵挡家庭的锁屑,维持自己的家园。

也许早已是天命注定,我们确是“亚当”与“夏娃”的后代,我们即是他们,我们都会作这个注定的选择。无论是否浪漫缠绵,如诗如画;是否一波三折,荡气回肠;是否感天动地,轰轰烈烈……我们都会选择去爱,选择痛苦。

可是这毕竟是茶啊,茶毕竟是甘洌可人的,谁又能不喜欢这饱含浓情的茶啊!所以,我们告别天真灿烂的阳光,走进绵绵的愁雨,不是要选择痛苦,而是甜蜜。那是怎样的爱令智昏的甜蜜的“诱惑”啊!你也许会徒劳的责怪、咒骂爱情,但你却永远没有能力拒绝它。一对恋人静坐湖畔,彼此相依时,就会涌出那莫名其妙而又妙不可言的快乐,谁又知道这快乐源于何方,但依旧甜到心里;相隔时,那无处不在的相思又会随处飞扬,谁知道这相思会漂向何方,但它依旧会把思念的人拉进身旁,贴进心房;还有那迷人的恋人:或聪慧,或鲁笨;或纯真,或成熟;或奔放,或矜持;或温柔,或暴虐……都永远使人难忘。智慧不再闪光,都欲罢不能地跌入了情网。

唉,这茶究竟是苦,还是甜啊?

细品滋味,无限的痛苦中一丝甜蜜,无限的甜蜜中一丝痛苦,这就是我们的爱情,苦甜相杂、相融,这就是我们常喝的苦味茶啊!

咖啡文章13:长大离不开加糖的咖啡

文/赵佳丽

“加糖的咖啡”不是绝对的甜,仍旧带着些苦味,我渴望糖的甜,但我更需要咖啡的苦,因为我的成长需要他们。

“加糖的咖啡”促使我不断长大,“不可能吧”你可能会说,但这里的糖是指母亲的关爱——甜甜的徐福记味道,咖啡呢?当然是读书学习的苦味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咖啡已成为大多数家庭中可见的饮食。朋友,当你在尝咖啡的时候多放上一些糖,也许你尝过数种咖啡,但你可否知道,其实你的成长离不开“咖啡与糖”呢?迷惑了吧?因为我们时刻都在“糖”与“咖啡”的苦与甜中不断的成长。

每当我想起妈妈在各方面对我的关心,我总会热泪盈眶。我真想说,妈妈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长大后,不论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妈妈的恩情。妈妈不是思想家,也不是大学生,只是一位普通的妇女,可妈妈的思想觉悟却是世界上最高尚的!她教育我讲礼貌、讲文明,教育我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教育我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在我的生活方面也悉心照料;帮我买回好多需要的书籍,把学习所需的用品一一准备好。有时,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妈妈便鼓励我,当我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妈妈总是笑着勉励我……

这里凝聚着妈妈的汗水,也让我品尝到了咖啡的甜味,我心满意足了。但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加重,我的生活也紧张了许多。肩上无形的担子也在不断加重。每天忙完这样做那样。下晚自习后总是那么的疲劳。不过,我没有怨言,因为这咖啡的苦,将会给我酿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别的同学认为读书很苦,不值得这样辛苦。还有这样一句流行话:“上学苦,上学累,上学还得花经费,不如提前进入社会,有吃有穿有地位。”说明他们的思想不健康,才不会品尝到这种咖啡的苦,所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得到别人的关心。比如我,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时时刻刻沐浴在亲友的关心之中,品尝着加糖的咖啡,我忘不了上学前妈妈的嘱托,忘不了每天上课时老师润物细无声的讲解。15个春夏秋冬。我被这咖啡的甜与苦包围着,我的成长离不开加糖的咖啡。

在那一次次的甜意之中,我品尝到了苦味,在那一次次的苦味之后,我又尝到了甜味。在那一次次的苦之后,在那一次次的甜之后,我努力、努力再努力,加油、加油再加油,我不断成长,我不再停下自己努力的步伐,一天天的长大。

“加糖的咖啡”虽然不是绝对的甜,仍带着几分苦味,但我的成长离不开他们,我的成长需要他们。朋友,你也和我一样在“加糖的咖啡”中成长吧!

咖啡文章14:那茶,那咖啡

文/竹影清梦

最近两年,爱上咖啡的苦味。就那略带点焦焦的、苦苦的味道,清心暖身,提神醒脑。

没有细研慢煮的工夫,速溶的。取一小袋来,往杯中一抖,鲜热的沸水一冲,勺子在杯中轻摇慢转,焦焦的、苦苦的香气氤氲而上,心就醉了。

日子虽然过得忙碌而琐碎,但我这点小资情调,在每日清晨泡开一杯咖啡后,浅饮慢酌中,仿佛站在红尘之上,竟有了许俯瞰人世的明澈。

以前喜欢饮茶,要那种绿绿的,放在杯中冲泡,叶子片片立生,摇曳生姿的那种。饮一盏茶,如同品一幅青山绿水的画卷。茶叶在透明的玻璃杯中摇曳,心也跟着鲜活起来。

如今,与好友相聚,多是点一盏绿茶来饮。向阳的卡桌对坐,一杯又一杯地往里续水,相互说着体己的话儿,直到日头西斜,茶水清淡,才起身告别。

与我交往深的友人常说:“你就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对于这评价,我自然是受用得很,但心里到底还是明白:自己每日里依然在俗世凡情中纠结着,烟熏火燎地过着琐碎而平庸的日子。也许只有与好友、文字相对,手握一杯清茶或者一杯咖啡的时,我的目光里才会有点点所谓的“仙气”。

浮生若茶,现世如咖啡。闲闲地喝,细细地品,青葱在水中沉浮,那山间采摘来的鲜嫩,被岁月之手反复摩挲小心烘焙之后,带着或苦或涩的清香,细细地渗入体内,回味里竟带着些丝丝甘甜。

回想青春年少,如枝头绽放的花蕾,明媚而张扬。那时喜欢喝味道极浓的饮料,许多想法如同一瓶摇动了许久的碳酸饮料,随时都可能破盖涌出,四处溢散。

彼时在生活里辗转,无畏的青春远去。浮浮沉沉的梦想在岁月里打着旋涡,慢慢沉静下来,如同一杯清清淡淡的茶,沉淀在心中的味道,却如一杯咖啡,有点苦苦的。

浮生若茶,一盏茶浅了,淡了。才发现那些本真的滋味最耐品,清清澈澈,轻轻淡淡最宜人。浮浮沉沉之间,许多人事被打捞。沉下去的,往事不要再提。浮上来的,映照着曾经的浅薄和内里的柔软。而这柔软,浸了许苦苦的滋味,警醒着自己不能过于沉静。因为这沉静虽闲淡了性情,但也易于倾向于疏懒。人一旦疏懒起来,百事而无兴趣,以后的人生,将何其无聊?

喜欢清晨饮一杯咖啡,这不是小资情调的作秀。实在是爱极这焦焦的、苦苦的味道,像生活。日子清淡若水,俗世苦涩如咖啡。心之容器,既能容下清甜的水,也应容得下苦苦的咖啡。

咖啡文章15:西塘16号

西塘16号,是一个咖啡书吧,在那一条小小的弄巷里,有扇窄窄的门,里面却美的很不像话。

从临河的窗子望出去,不时有接送游客的乌篷船悠悠荡荡地滑过,时而又能听到几句讨价还价的声音,如同清晨的小鸟在谈情,软软的甜甜的很是舒服,在这江南的小调中有时候还会夹杂着磨刀霍霍的声音,顺声望去,便是一幅让人浮想联翩的画面。再更远去,穿过河边洗衣人的影,越过悬挂红灯笼的双层绿瓦老屋,就是那湛蓝色的天空,白云像棉花糖般裸露着诱惑的软,心要被融化了似的,它却又咸淡地卷舒着置身事外。

耳边还有一个可爱的声音,来自一只黑羽黄嘴的鹦鹉,它不停地说着:“你好美女!你好帅哥!”间或来一句家乡话,听不太懂,音质却非常清晰,如同两三岁的孩子在认真地打趣。鼻子里,肺腑里则满溢着印度香,浓烈如同烧酒。味觉当然也未闲着,白色青花瓷茶具中铁观音的清香滑入舌蕾,直达五内,伴着窗外的江南风光,窗内的异国风情和一个女声婉转的轻歌浅唱,别有一番滋味。眼睛也是闲不住的,在一排排涵盖各类的书籍中相中一本或几本,就开始忘我的驰骋,这个时候,静坐着,灵魂却飞舞着,舞过千年又千年,舞尽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演绎忘我人生。

眼睛累了,可以望望窗外发发呆,但是和里面的风景比起来,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双脚在这个时候蠢蠢欲动,房间和走廊成了探宝寻密的最佳之路。这里的主人是一个热爱收藏,有一定艺术鉴赏力的人。每一张桌椅,没一件小摆设,墙上半空中的每一件饰物,无不透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好东西太多,又大都来自国外,所以只能在这里感叹一下,无法描述。总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连洗手间的把手都是佛手的咖啡书吧会富丽堂皇到何等地步?因为有历史,有文化,没有半点的庸俗堆砌之感,任何一个热爱艺术的人都会把这里视为最佳居所的。

这不是一家咖啡书吧,而是一个博物馆,撼动心灵,沟通世界,创造它的人无疑是伟大的,还未谋面,已经倾倒。

咖啡文章16:牛栏咖啡与猪舍茶吧之特

文/宇儿

桐庐荻浦村的石板路与黄泥墙边,有牛栏与猪舍,可是,近年来,却先后开出了牛栏咖啡馆和猪舍茶吧。这一转身,令人不可思议,却获得了城市青年们的青睐,他们在牛栏与猪舍内听音乐、喝咖啡,感受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奇特与快意。

牛栏咖啡的“总设计师”曾说过:牛栏咖啡、猪舍茶吧的特色在哪里,它们的生命力就在哪里。

我在去牛栏咖啡和猪舍茶吧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这位总设计师的话。他的“特”,是指什么?他的特为谁设计?其实,他们一开始就想到了城市青年。在城市青年喜欢远离喧嚣,游走乡间热潮起来时,他们就瞄准了这一群体。那么,怎样的“特”,是城市青年喜欢的?这位当着村镇领导的“总设计师”,很知道城市这帮青年。他们愿意看牛、猪生活的地方,却又不愿意触其脏、闻其臭,如果还加点时尚的元素,则会让他们有亲切感。于是,驱牛、猪,留栏舍,除其脏臭,点缀花草,搬进桌椅,泡上咖啡和茶。进入这样的场景,就让城市青年在时尚中去想象牛、猪生活的图像,这种基于农村生活的小资情调的氛围,便让城市小白领得到极大满足。

所谓的特,是在确定了特定消费对象后产生的,重要的是,是要研究消费对象的心理需求,由此,来确定经营的方式,这样,针对某一消费群体而产生的经营方式,便具有了鲜明的特性。

牛栏咖啡和猪舍茶吧,不一定具有可复制性,因为它们还有这个村的其他条件,比如有一片四季花海,可以引城市青年来赏花。但是,他们的市场观念和经营思路,给经营者带来启发,这就是:企业有特色才能生存发展,而这个特色的产生,来源于对消费者的研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