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章

请欣赏家乡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家乡文章1:家乡喜用自来水

文/施光华

家乡喜用自来水,这是我老家肥东县石塘镇父老乡亲们祖祖辈辈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竟然在近几年实现了!望着这白花花的自来水,我的眼睛湿润了,往昔用水的艰难情景也随之慢慢地“流淌”出来。

乡亲们世世代代大多吃井水,用河水、塘水。吃水没有用水多,为节省挑力,平日大伙儿都去河、塘用水,诸如淘米、洗菜、洗衣服、浇菜地等。吃水就得挑,街上和周围分布3、4口水井,除发水季节外,平时井很深,提一桶水上来很吃力,甚至手酸脚麻腿抽筋 。悠悠岁月,乡亲们就在这平凡中度过每天、每月、每年,其中有过快乐,有过忧愁,更多的则是艰难和困苦。在我大约七、八岁的时候,家乡发生严重干旱,水井水塘河流干涸,人们纷纷挑着空桶四处寻水,大河埂下被掏出一个个窝凼,周围蹲挤着人群,纷纷用水瓢舀取从沙土中缓慢渗出的河水来。这些水相当金贵,循环使用,如洗过脸洗头再浇菜等。

街上有个开水房,全天供应。负责挑水是位辈份高年约四十多岁的黄爷爷,不知咋的,这黄爷爷只要挑上水,走路就显得特别慢,简直就是后脚脚尖挨着前脚后跟,并且嘴里“哎哟,哎哟”低声哼个不停,仿佛母鸽抱窝,几百米的路程一直都是这样。我起初以为他有病,后来认为他生活困难营养不良挑不动,但他却一直不受影响每天挑水数十担,保障居民开水供应。

有一天传来噩耗,玩伴小宋的妈妈下河挑水淹死了。他家住大河旁,吃用取河水。小宋妈妈 这天挑水不慎滑入河深处,被人发现时两只桶浮在水面上不见人,后来打捞上岸发现溺亡了。因水死亡的事故不止一起,文革期间,农村有位村干部因不堪精神折磨,竟在公社所在地的集镇上投井自尽了。本来挑水就嫌远,这下可好,乡亲们只好舍近求远到更远的地方去挑水。

俗话说,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诸葛亮”。家乡同样,并且不止一个。这些“诸葛亮”包括驻地单位的职工、复员军人、返乡度假的大学生等。大家各抒已见、慷慨激昂,积极为家乡用水支招。最后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利用家乡河流拦河筑坝,蓄水建盖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网将水输入每户居民家中。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当地政府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筹集资金,建起了自来水厂。现在厂子盖好了,水也通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也乐呵呵享受自来水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抚今追昔,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改革开放好,新时代方针政策好啊!

家乡文章2:记忆家乡大集体时的年味

文/共同阅文

一进入腊月,市民们就开始买肉、买鱼、灌香肠,买麻页子、翻饺、糖果、水果、干菜等,这年味就来了。这时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大集体时期的年味,那时的年味不仅淡,而且也迟。

那时候家乡成立了人民公社,家乡的人都成为了人民公社的社员,土地是集体的了,种植、生产由生产队队长安排,社员只是这个集体里的一个劳动力,一年四季安心安意的搞生产。还因为那时要破四旧,要破除封建迷信,要破除陈规陋习,把年看得很谈了。那个时候过个年仅仅只有年三十至正月初三四天,有的时候还要求正月初三开工,叫做“开门红”,这实际上只有三天的年。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家乡大集体时的年味主要是:

年味一:干坑。进入腊月十几以后,生产队才安排机务员抬动力,拖水泵,把湾子前后的坑塘干掉,捕鱼、挖藕,生产队的年味就隐隐的现出了。我的家乡是白田地区,主要种植棉花,没有大的坑塘,养鱼、植藕只是在湾子前后社员们饮用水的坑塘里进行,面积小,又不利于管理,完全是望天收。但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里,社员们还是很看重这地方的,因为它毕竟可以解决社员们过年时的一两碗菜呀!动力一响,湾子里的老人、小孩就赶到坑塘旁看机务员抽水,看坑塘里的水渐渐退去,看枯荷在水中随风摇曳,看鱼儿在水中蹦跳,看劳动力冒着严寒赤着脚在坑塘捡鱼。一天的工夫,坑塘的水就抽干了,鱼也捡起来了。快到晚上的时候,生产队长就喊社员们去分鱼,社员们一听说分鱼,就提篮子,拿篓子跑到队屋里等待分鱼。由于坑塘小,又缺乏管理,鱼产量自然低,一般在百十来斤上下,一户大约能分得大大小小的鱼3——5斤。就是这样少得可怜的鱼,社员们仍然很是珍惜,拿回去后及时开肠破肚,洗净,腌制起来,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配一碗菜。

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种习俗,年三十的时候,要做十个菜,其中还必须有一碗炸鱼,喻意为“年年有余(鱼)”,但这碗鱼一般是不吃的,叫做看菜,从初一到初三有客人来的时候,每餐要端出来,客人们也知道这是一碗看菜,也不去吃它。直到初四后没有客人来了,才把这碗炸鱼吃掉。这可能与我的家乡缺塘少鱼有关。现在物资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习俗就不讲了。

鱼分了,生产队又安排男劳动力挖藕。挖藕的时候,照样有孩子们在坑塘边当看热闹,玩耍,为年味增添一些气氛。把湾子前后坑塘的藕挖完后,生产队长又喊社员们到队屋里去分藕,生产队里又热闹一阵子。这年味就又增加了一层。

年味二:杀猪。小年一过,生产队又安排人杀猪,一些小孩子听到杀猪的叫声,都跑去看热闹,同时也高兴的在那里蹦跳着,玩耍着。快到晚上的时候,生产队队长 “分肉了” 的号令一下,社员们便纷纷跑到队屋里去站队,然后高高兴兴地提着肉回家。养猪是我的家乡的一个优势,解放前我的家乡就有人有下粉的手艺,搞集体的时候,上面提出要发展多种经营,生产队里就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开办下粉行业。下粉不但可以增加生产队里的收入,大量的豆糟可以用来养猪,猪又可以造肥,是一举三得地事。生产队里就利用这样一个优势养猪,过年过节的时候就杀猪分肉给社员们改善一下生活,社员们也为此而高兴,而自豪。社员们提着肉在湾子里走的时候,这年味在湾子里又多了一层。

年味三:分红。分红是生产队一年的总决算,也是生产队与社员之间的决算。它标志着一年的结束。分红算是生产队最具有年味的了,小年后,在一个晚上,生产队召开社员大会,生产队队长在大会上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一个总结,总结这一年的主要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年度奋斗的方向和主要措施,会计公布一年来生产队的收支情况,公布社员家庭的收支情况,哪些家庭可分多少现金,哪些家庭是超支户。接着是出纳发放现金给社员,这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是社员最高兴的时刻,这可是社员一年四季口朝黄泥,背朝天辛勤劳动的结晶。会议结束后,社员们高兴地回到家里,盘算着这钱怎么花,少数现金分得多的社员,甚至兴奋得一个晚上也难以入眠。

第二天早上,社员们便拿着钱到供销社去打年货,有的为家人,特别是为孩子们买上一件过年的新衣,有的买些过年的物品,绝大部分的家庭都要请回一幅毛主席的像、买一张红纸和一架鞭,努力为年味增添气氛。

家乡文章3:遥想儿时的家乡

文/编剧赵嫣

我的家在胶东半岛东部,地处招远、莱阳、莱西三县交界处的小山沟里,往东两公里是莱阳的白马庄村,往南两公里是莱西的山口村。虽然地处偏僻却也依山傍水。在我们村东北头有一条长长的溪流由北山方向延绵流淌下来,经过一条深沟渠道向东南方向流去,汇集在村东头道旁的大水库里,这个水库被深深的山坳包围着,两边的沟坡上栽满了清一色的槐树。

每当到了五月份,整个沟坡的槐树上缀满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空气中弥漫着浓浓香甜的味道,那香味沁人心脾,引来许多蜜蜂在洁白的槐花丛中飞舞采蜜。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这里便成了我们村里的‘粮袋子’,村里的婶子大娘们都挎着篮子去采摘槐树花回家做菜饼子菜包子,那味道清新香甜。

我们村因为地处偏僻,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里很少有外人来,村里人想走出去也很困难。村南的崤山高高矗立严严实实地挡住了南去的路。崤山的南坡上有一个蝴蝶谷,那坡上长满了各色漂亮的野花,招来了许多彩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蝴蝶的海洋。小的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跑到山上挖野菜、采野花,去看那满山坡的彩蝶翩飞,我心里常想,要是我也能像蝴蝶那样长上两个翅膀自由地飞舞,飞出崤山该有多好。

我们村有四百年的历史,村子不大被一条深沟分开了,听老辈人讲本来东村叫凤凰岭,西村是兴旺庄,后来为了纪念着名的崤山战役两个村合并改名字崤山后。

那个时候感觉只要爬过了崤山走出去,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别看相隔只有两三公里,外面的人和我们崤山后人说话的口音也不一样。

山坡下的地里全是石块,地里不收粮食,村长带领村民们在坡下载满了果树。成片的果树把整个山坡染绿了,那一片绿色的苹果树上点缀着密密实实的红色果实。沟底下一片不大的果林里种着梨、李子、桃、海棠,枣和柿子等,村里的人管这片果树林为杂果林。在我的记忆里,这片杂果林好像是专门为村里小孩栽的,家长带着孩子去果园买水果或者买菜的时候,小孩可以走进那片果树里随便摘水果吃。大人站在那里一边和果园管理员聊天,一边等着孩子吃水果,直到孩子吃到肚歪才离开。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村里订的规矩,小孩进杂果林可以随便吃,不许往家带。杂果林是我们孩提时代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成了村里的儿童乐园。

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村里的水果全靠男人们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去邻村卖。等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村民们都堆在村中间的大桥上等待卖水果的男人们陆续回来。这已经成了村里不成文的规矩,每天卖剩下的水果不再入库,都分给村里的乡亲们。

虽然我们的生活不富裕,但是我们能吃到的水果很多。外村的人都说崤山后的姑娘皮肤水灵白皙就是吃水果多的缘故。现在想起来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

小的时候我很喜欢村里的槐树林,喜欢树上挂满槐花的季节,喜欢闻槐花浓郁的香味,喜欢满山的果树,喜欢水果的香甜,也喜欢去爬崤山看漫山遍野的野花和飞舞的彩蝶,因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不是也像我们崤山后这样美好。

我家住在村东头,奶奶说我们家住的是赵家人的老宅基地,我家分前后院,我们住在后院四间新房,奶奶住在前院,前院隔开了两间过道两间住房,通道的南侧安放着一口很厚实的柳木棺材,我爹说那是给奶奶准备百年以后用的。我家过道的北侧架着一付石碾子,村东头的人家都到我家碾米碾面。小时候放学后,只要有人来我家磨面,我放下书包跑过来帮着大人推碾子,一圈一圈撒着欢地笑着走着,直走到汗淋淋晕乎乎。

我家的门楼在村里是一道好看的风景,那是我爹精心设计的。盖门楼用的灰色砖是我爹多方寻找到的仿古砖,门楼两侧突出的装饰砖上是我爹自己刻的图案,门楼正中的雨搭子上镶嵌着我爹画的三幅风景图案,远远望去,我家的门楼显得既气派又风雅。

奶奶说从前有一位风水先生从我家门口路过的时候,对村里人说,这家的风水不错,家里以后准能出个大官。没想到日后真的出了二爹这这么个在京城的大官。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就来自我二爹在京城当军官。

因为二爹是军官,我家大门的右门框上常年挂着军属光荣的红牌牌。

家乡文章4:家乡的榆钱儿

文/高山流水1212

又到了榆钱儿挂满树枝的季节,看一串串苍翠欲滴的榆钱儿,把我又带到了遥远的孩提时代。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绿色、片状,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一分钱大小,因为它酷似古代麻钱儿,故名榆钱儿。

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寓意着吉祥富足,中间鼓出来,边缘处薄薄的,嫩绿扁圆,有点像缩小版的铜钱,故而得名。

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金黄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人们会趁鲜嫩采摘下来,做成各种美味佳肴。唐施肩吾《戏咏榆荚》:“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宋苏轼《榆》:“我行汴堤上,厌见榆阴绿。千株不盈亩,斩伐同一束。及居幽囚中,亦复见此木。”清陈维崧。《河传弟九体·榆钱》:“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历史传说。据《尔雅》记载,榆皮(榆白枌)荒岁农人食之以当粮,不损人。嘉佑年中,过丰,沛,人缺食,乡民多食此(榆皮)。

关于榆钱儿的记忆,除了快乐还是快乐!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各种树木在春风的抚摸下,竞相吐翠。榆树在这个季节里,结出了一串串的榆钱儿,翠绿欲滴。一串串的榆钱,在那艰难的岁月,于是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

榆树初开始,满树的枝条先是缠上了褐红色的毛绒线,不几日枝条上又爬满了绿毛虫似的,再后满树似长满了一棒棒玉棍儿,稍有微风吹来,整个儿树都颤微微地,似乎承受不了如此的重负,远远望去,整个榆树就像碧玉装扮成的玉树。

暮春三月,正是榆钱绽放的时节,所谓“春尽榆钱堆狭路”。这个季节,很多树的枝条间叶还未发,榆树竟先开出花来。榆树枝头先是隐约的紫色花苞,密密的,小小的,待到能看清它模样时,已是满枝新绿,一簇簇浅绿色的榆钱,圆圆碎碎、绿绿嫩嫩。榆钱边缘处薄薄的,中间鼓出来,真的像缩小了的铜钱。

榆钱儿很好吃,可以生吃,嫩嫩的,甜甜的,带着些微的青气。小时候,我们家前屋后有许多榆树。初春,天气刚刚有了些暖意,桃花、杏花还没有落尽,榆树枝头已经长满了褐色的小花苞,密密的,小小的,象极了高梁米。没几天已经满枝新绿,一嘟噜一嘟噜串成串,圆圆碎碎绿绿嫩嫩。这时候捋下来,是最好吃的。

钱儿不但好看,而且还好吃。每当榆钱儿在春天的抚慰下肆意成长的当口,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在乡下、有着大东北一般野性的孩子,便会在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看准一枝结得大而多、一嘟噜一嘟噜摇摆的榆钱儿,毫不留情地折下来,然后哧溜一下滑下来,躲到暖暖的屋檐下,一片一片地摘下诱人的香味,细细地品味着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每年春天榆钱儿最鲜嫩的时日,我们在母亲的注视下,提这个小篮子,猴儿般爬上树,把篮子挂在枝头,先迫不及待地捋一把塞进嘴里,满齿唇香。我们沐着朝阳迎着微风,爬到树杈最高处,找个榆钱儿最多最厚最嫩的地方,把篮子挂在粗一些的枝干上,然后或坐或骑或蹲,在榆树之中穿梭。

待到篮子里满的再也装不下去了,我们才会恋恋不舍得从树上一步步挪下来。母亲坐在温暖的屋檐下,安详地精心的挑拣我们的收获。

榆钱儿除了生吃,还能与其它各种杂粮搅和在一起,做出很多种美味佳肴。比如榆钱儿蒸饭、榆钱儿大饼、榆钱儿熬粥、榆钱儿炸酱,等等。而每一种佳肴,都有各自的滋味,细细地品起来,都能品出乡村最自然的味道。

把筐里的榆钱儿收拾好,母亲就拿出一个大盆,用清水洗上几遍,捞出来放到盖帘上,让残余的水慢慢地流干。这当口,母亲已经把灶膛里的柴草点燃,大铁锅里已经烧上了水。然后,母亲取出玉米面,放上适量的水搅拌,不稀不干,恰到好处。

待大铁锅里的水冒出热气的时候,母亲就把一个大大的用来蒸豆包用的漏帘放到锅里,再在上面铺上一块大大的纱布。尔后,把玉米面均匀地撒在上面。最后,再把已经沥干的榆钱儿均匀地撒到玉米面上,再往上面撒一些盐巴。这些都做完,母亲就用她那潇洒的动作,把锅盖得严严实实起来。

灶膛里的火越烧越旺。一股股热气顺着锅沿的缝隙钻出来,夹杂着诱人的香味,惹得我们使劲地吸着鼻子,口水早就顺着不争气的嘴角流下来了。

二十分钟左右,一锅香甜可口的榆钱儿“哺了”便出笼了。母亲打开锅盖的瞬间,一屋子的香气便弥漫开来。这时候,我们这些子女每个人的手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碗,还没等母亲盛满,便抢过来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整个房间,甚至整个院子里,都飘着榆钱儿“哺了”浓浓的香甜!那是人间最真实、最原始、最幸福的味道!

如今,我已经离开故乡好多年了。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我的心思便会飞回那久别的家园。特别是在物欲越来越纷杂的时代,我很想再一次回归故里,并亲手折一枝榆条,美美地吃上一次香甜的榆钱儿啊!

今年清明节,远离家乡的我回到老家,还专程去村头看望了那棵大榆树,它还是一样的枝繁叶茂,一样的遒劲挺拔。抚摸着它那久经沧桑龟裂不堪的树皮,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楚骤然间袭上心头,我仿佛看见母亲正招呼我接我摘下的榆钱,或是她正精心做榆钱饭的情景。我俯身捡了一把散落的榆钱,小心翼翼地托在手心,贪婪地吮吸那股清新的香气,那小小的榆钱儿,已经植根于我的记忆深处,牢牢地扎下了与故乡生脉相连的根……

家乡文章5:老屋的菜椿

文/风轻叶蝶舞

如果你没有去过我家乡的老屋,你就不能体会马致远《秋思》里的那一句话,不能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境美。

老屋是表舅的,它傍依美丽的滏阳河畔,西边是70年代就修建了的石桥(当年我清晰地记着,76年修建的河沿石桥),老屋就坐落在石桥下,它听着滏阳河潺潺的流水声,数着桥上清晰的脚步,一直到现在。

老屋有五间正北平房,外加两间西厢房,屋前有一个大大的院落,院落门口有两棵菜椿树,听母亲说,那树是姨姥爷一锹挪过来的,从北墙根挪到了南墙根,从此那两颗树年年芬芳,不仅姨姥一家人春天能吃到香喷喷的菜椿,连我们这些亲戚也都能品尝鲜味。

老屋的菜椿树直径已经有四十五公分了,叶片已经没有那样茂密,像个秃顶的老人,粗糙的树皮有些干涸树冠也像虬突的柏树,每年花开,到了冬季,椿菜籽就随风摇落下来,遍洒整个院落,有时候,菜椿的夹子会飘落到弄堂里,我和妹妹总是捡拾这些夹子,误以为这就是它们洒落的种子。

表舅家搬新居了,老屋因为处在狭窄的里弄,被弃之不用,从此只有菜椿树守着老屋。今年清明节回家,我看望了老屋。我眼前的老屋像个耄耋的老人,脊背偻佝着,周围邻居的房屋都宽敞高大,气派耸立,只有它被挤在中间,默默回忆着过去。由于长期被遗忘,老屋的屋脊上长出了长长的蒿草,很荒凉,唯有院门旁的老椿树依旧虬干挺拔,少有人打扰;菜椿树已经是这里的老人了,它纳了新客,给田里的野鸟搭了新巢。

我去的时候,野鸟恰好不在,早晨的椿树满满地迎接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幼椿已经长满了院落,高高低低,排着队笔直的打着立正,仿佛在等待我这个总是喜欢飘零的归客。是不是这年年遗落的思念在牵扯,我吃惊地看着,看着,抚摸着那一颗颗幼树,我不知道,几年不见,老屋,竟然变化这么多。我走到了表舅的新居,看到了南墙根也有一棵菜椿树,那颗菜椿,让我想起了姨姥,想起了我们那一大家子人。

表舅的儿子结婚了,也搬出了表舅的院落,搬进了城里,听说如今年轻人皆以城市生活为傲,只是不知道,城里有没有这样的院落,有没有地方长着菜椿。听说老屋就要拆迁了,因为滏阳河与衡水湖要融为一体,这里将变成风景区,变成城里人的一角,老屋,太难看了,也要随着历史的进步与时俱进,就好比这一代一代的人,新一辈人总要取代老一辈,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会繁衍。

有老屋的椿树就有回忆的家,临行前,我用手抚摸着两棵椿树,仿佛看到了一对老夫妻,蹒跚着相互搀扶着,它们用一生一个叶片一个叶片的数着它们的数量,那细心的样子,好像不是数叶片,而是在细数她们历经沧桑的一辈子,细数他们相互体贴一辈子的年轮。那情景,那缓慢的动作,真的好像电影里的慢放镜头,感动的我一塌糊涂。

再见了老屋,再见了老屋的菜椿树,不知道再回首的时候,还能不能看到记忆的影子……

家乡文章6:家乡的玉米面滋润着我

文/彩虹飞扬

生活在中国真的挺幸福,同一个国家可以享受不同的季节。

北国冰封的时候南方还是秋高气爽,昆明春天的时候海南赤日炎炎,不要说飞沙走石大漠戈壁的新疆,单单江南的小桥流水就写不完的诗情画意。

一个省也有南北两重天,不一样的水土养育不一样的情怀。江苏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的鱼米之乡,因为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的影响有了苏南和苏北之分。

苏南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苏北经济欠发达,且生活习惯全部北方化,江苏一直想做中国经济的老大,苏北老是拖后腿,所以这几年发展苏北振兴江苏就成了重中之重,这次回乡感受便是于此。

外在的变化暂且不管,收获之一吃到了原汁原味的家乡饭。第一天就兴奋地对亲人们说:好吃,怀念好多年了!我们家在外流浪多年,生活习惯爸爸妈妈还保持着老家的习惯,妹妹、妹夫,我和先生在他们的影响下也学会了吃面食。

姨夫说:红儿回来了,想吃什么一定满足你!最喜欢吃烤玉米!二姨说:过了收获季节,地里没有了,上街买哈。不要,买的我才不稀罕呢,看来麦田里烤玉米的清香只能留在回忆中了。

拜访七大姑八大姨时,除了丰盛的菜肴,每家都吃玉米糊和烙饼,自家收的五谷杂粮透着稻米的清香,原汁原味一出锅便是香喷喷,小外甥都能吃一碗呢。

分别时,四姨送我们一麻袋玉米面和一麻袋黄豆,足足几十斤。爸爸妈妈如鱼得水,每天早晨都给我们做玉米糊,配些包子,馒头,花卷,饺子,蛋糕,油条之类的,半个月不到彩虹就养得白白嫩嫩的。

那么多的份量,爸爸妈妈一时半会吃不完,带不走命令我们接着吃,春节再带回去一些。彩虹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但学会做玉米糊了,还改良呢,好吃又简单,先生也喜欢上了,家乡的玉米面正滋润着我们呢!

介绍一点玉米的小知识: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它能促进胃肠蠕动,缩短食物残渣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并可把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对防治直肠癌有重要作用。

家乡文章7:家乡的秋晨

文/王米娟

秋天是静谧的,是温顺的,是发人深思的。

现在还未入秋,那满树的知了,那满地的蛐蛐,那满地的荷花已经让我按捺不住思秋的心情。都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只可惜,我理的是愁,剪的是那思秋之情。

家乡的秋虽与别处无多大差异,但它给我的感觉却是别有韵味的。

家乡的秋晨是静谧的。我早早起床,推开窗户,迎面而来的是一般冷飕飕的凉气,吹得汗毛直立,不觉地打了个哆嗦。我穿好厚厚的大衣,试着慢慢打开门,谁知一阵刺骨的冷气差点把我推进门里。外面的一切是那么的寂静,地上的草木不摇不动,河里的水似乎不流了,路上的行人少了,一切都是那么安静。

家乡的秋晨是温顺的。人们都说秋天是凄凉的、萧瑟的。我却说秋天是温顺的。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这是秋的象征,但不是整个秋的诠释。秋天,和煦的阳光把大地照得暖暖的。秋天的早晨,枯黄的草上就像撒了一层白面,河面上冒着热气,村庄的上空飘着股股青烟,整个大地散发着清新的味儿。

家乡的秋晨是发人深思的。秋季是夏的前置,冬的后置,它的存在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冬季的来临。它呈现的是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迎接的是冰雪满途的风雪世界。

家乡的秋晨,我爱你!

家乡文章8:家乡那盘石磨

文/和风细雨

周日,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又看到了那盘石磨。再次见到它,仿佛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艰苦的岁月。

儿时,家家户户吃面靠石磨加工。石磨加工的面粉,真的好吃,没有铁锈味,没有机器的尘烟味,更不必担心有添加剂之类的化学成分。

这盘石磨是用上等的红石料凿成的,分上下两扇,直径约一米,上扇中间和边沿均有磨眼,下扇中间有磨轴。磨扇下面是个圆形的木质磨盘,粉碎后的粮食,顺着两扇石磨的缝隙纷纷落到磨盘上。待粮食聚集到一定高度时,用笸箩收起,再倒入两根平行木棍支撑的筛子里反复推拉,筛下来的就是面粉了。

推磨时要不停地用力转圈。有时候一转就是一两个小时,弄得人头晕眼花,但是自家的活儿得自个儿干,慢慢地,时间长了,也就熬出来了。石磨转动时,总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就像一声声乡音,听起来有一种悠远而沉重的感觉。在那些岁月,石磨用它独特的语言,向人们问候、诉说。

父母在磨坊磨面时我也会跟着去。我一个人推不动磨盘,只能给父亲帮一把力。有时没转上几圈就转不动了,父亲心疼我,就让我站在一旁歇着,他和母亲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前迈着沉甸甸的脚步。跟父母推磨的日子,我还学会了不少与石磨有关的歇后语,像“驴子拉磨——跑不出这个圈”“老驴啃石磨——嘴硬”等。

后来,村里有了电磨。隆隆的电磨声唱出了对新农村的赞歌。电磨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无穷欢乐。欢乐之余,人们才会想起久违的石磨。因为它见证了时代的发展,也诉说着难言的乡愁。

石磨代表的是劳动,是付出,是踏踏实实的日子,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一年又一年,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乡亲们就在石磨“嘎吱嘎吱”的转动声中迎接着一个又一个丰年的到来。

家乡文章9:家乡的特产

文/罗蒙

我的家乡在南阳,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有新鲜美味的猕猴桃、古朴典雅的烙画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则是古朴温润的独山玉。

独山玉产于南阳独山,是享有盛名的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更是我们南阳的名片。

独山玉玉质坚韧致密,色彩众多。绿的似草、白的似云、黄的似金,晶莹剔透,色彩奇异,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

独山玉从山中被采出后,被玉匠师傅的巧手雕刻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工艺品,从大到巨型的玉雕产品,到让人爱不释手的小饰品,都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迷人的魅力,让人叹为观止。

瞧,那一幅百花图让人百看不厌,国色天香的牡丹、娇艳欲滴的玫瑰、清香宜人的玉兰花、含苞待放的月季花,朵朵都生动形象逼真,让人怎么也看不够。再看那棵“大白菜”,它是立体雕刻,菜叶层层分明,鲜嫩挺拔,叶片、叶根清晰呈现,硕大的菜叶上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蚂蚱”更加体现出雕刻技术的高超。

独山玉经过挖掘、打磨,才变成一件件独具匠心的工艺品。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做客,我会带你一起去领略独山玉的美。

家乡文章10:秀美商子塆

文/汪义雄

在游子的心中,家乡黄梅县柳林乡商子塆村的事物都是美好的。而摄影爱好者,总爱在这古村落里找寻灵感、生机和希冀。

距黄梅县城东北四十公里许,位于大别山南麓天衢山系的沙子头与杨山交界处,有村曰商子塆,海拔600多米,四面环山,云雾缭绕。村落里百余家老屋,土墙黛瓦,石门木窗,古朴幽雅,依山就势,犹如错落有致的棋盘。漫游于村间古石道,妙景天成。一株株翠竹高耸挺拔、傲骨擎天,村民正直憨厚、善良质朴,袅袅炊烟,恬静安逸。环视四周,青山、松竹、涧溪怀抱,梯田叠嶂,吟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依恋油然而生,那种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让内心深处得到抚慰。

商子塆继承了明清时期江南建筑风格,这些被岁月印痕凝固成的古村民居,是蕴藏在大别山怀抱里的一块可琢美玉,是镶嵌在望江山胸襟上的一颗耀眼明珠,是摇曳在黄梅秀美山川上的一株含苞奇葩。她从历史深处走来,任时光浩浩流逝,固守着静谧。商子塆是那无名的一点,一路寻来,沃土还在,淳朴民风犹存,摄友、驴友热忱不减。在商子塆路上,村边两侧芦花散发着醉人的芬芳,村后山岭上的古树和革命烈士的墓碑,犹如深思的哲人,留下了沧桑的身影,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今黄梅县人民医院组织“三万”工作队进商子塆村扶贫帮困,院长何峰慧眼独具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村中。村庄柔曼温存,物产丰富,沉睡百年,缘何才见端详?缘何诸多摄友、驴友、车友跋涉至此流连忘返?

现观美景、赏佳片、品山肴、临其境、思无涯,一时沉溺,夜不能寐。春来商子塆峰峦滴翠,梯田灌水如镜;夏至蜂蝶竞走,田野山花灿烂;秋天稻谷金黄,松涛阵阵摇曳;冬日银装素裹,山谷分外妖娆,恰似一幅旖旎的丹青水墨画卷。

当偏远的古老山村成为稀缺时,人们定会把目光聚焦于此,开发、利用、保护好古村落原生态景观更显可贵。

家乡文章11:我家乡的河

文/独石

我的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村里的人叫它南河,学名叫栖唐河,流入微山湖。这是我孩提时代所见最大的一条河,河面还算是开阔。是踏春的好去处,这时河水清澈,微风中像起舞的少女,轻柔飘逸,一阵阵荡起丝丝涟漪,密密地向前滚动。两岸植物的绿叶蓬勃而宁静,又如花季少女般娇嫩妩媚。

夏天里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那个时候的孩子无师自通都会游泳,比起现在的孩子也相当大无畏,无论河水深浅,伙伴们都敢于大胆地跳下去、跳下去!欢快的戏水,泳姿也是多样的,有狗刨、有扎猛子、有凫水、有踩水等。那时,我非常喜欢这条河,我也曾在这条河里溺过水,在大人一阵子看管和放松警惕之后,又相约伙伴们跳进河里尽情畅游。

我的孩提生活相对单调,没有更多的经历,但我的村前的那条河带给我许多乐趣和记忆。现在,以致每次回家都不自觉地来到南河边,在河岸边徜徉几个回程,有时干脆坐下来久久凝视,注视着不算是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去。这时的情景和我孩提时不同,鱼儿的少了,水也浑浊,但给我亲切温馨的心情依然。

我家乡的河是一条人工河,以至于开挖时我是有记忆的,河的前身也是一条“河”,据祖母说,开河之前是一个浅浅的漫坡。这坡里在祖母那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她所说的要么是她听来的,要么是自己经历的。比如,祖母曾对我说:咱庄上曾经来过(日本)鬼子,“群墙里”的一个老太太就是被鬼子打死在这坡里;她还说,土改时这坡里打死过人,解放后也枪毙过人等故事。后来,祖母为了不让我们去南河洗澡,她经常用说河里“很紧”来吓唬我们,但也无济于事,夏天小伙伴们照样相约去洗个痛快。

家乡的河依然是我孩提时的乐园。每到盛夏几乎每天浸泡在河里,在河里不仅可以解暑,还可以抓鱼,它带给我了乐趣,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家乡的河是一条肥沃的河,那时河的两边是很高的地,村子里的人习惯称其为高头,高头上植满了各种庄家和桑树。河里有鱼、泥鳅,甚至也有螃蟹、龙虾,水也清澈,能干的孩子可以捞取许多鱼虾,满载而归之后,他们的家长既责怪还怜惜,这时他们心中是有底气的,知道一般不会挨打,但也少不了一顿数落。那个年代,农家的生活大都还是清贫的,有的人家每到春耕要断粮的,吃鱼啖肉更是奢望。像我们称之为“来元户”的也不行,小孩子嘴是馋的,我和我的哥哥便开始从这条河中动脑筋,直到后来学会了许多抓鱼的本领,抓到了鱼确实令人兴奋,目的是饱饱口福。这河里的鱼对我吸引力很大,包括村子里的大男人们,他们抓鱼的技术更高明,劳作之余总有办法很快从这条河里弄到半铁桶各类鱼虾,会过日子的还要拿到集市换钱,以贴补家用。

河两岸向外延伸一些的地方,有农户在自留地里种瓜,那地方我们是经常偷袭的,看瓜的若是年纪大的,我们胆子也大,若被发现,一阵猛跑跳进河里扎一个猛子就逃窜了,然后是一场兴奋。有时若要让人家看准了是谁,一般回到家会挨一顿打的。聪明的孩子会把自己“装扮”一番,有的戴上柳条编织的帽子,有的脸涂上泥巴,更为狡猾的会穿上别人的衣服来“偷梁换柱”,这样就出现了不少“冤案”。盛夏的傍晚,河岸边是村人乘凉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聆听青蛙和蝉的鸣叫,有虫子的低吟,细细的也可以倾听到鱼儿跳跃发出的嘙嘙声。夜深时,突然间会有不知名的动物猛然从人群中间穿过,这时大家都惊愕一番,抽烟的男人把烟蒂用脚使劲捻灭,一声吆喝相邀回家休息了。

到了秋天,也经常和伙伴们来河两岸玩耍,随风卷起的落叶,轻轻落在水面上,有如“点秋江白鹭沙鸥”之意境,升华了凄清之美,有诗情画意的人们会为之动容:你现在的寂寞,只有无知孩儿走过你身旁,哎!你为贫贱者输送充沛的甘霖,时过境迁,如何不知道报答你的恩德!寂寞吧,这时你独有的品格、气质——到了另一个时候,也是这样的时刻教育了我。冬日里,无论白雪皑皑,还是寒风凛冽,;老天的粗犷、傲慢,依然没有惊动你的沉静,大有任凭狂风雷起,我自屹然不动的气魄。

我爱家乡的河,现在河水已经不太清澈,两岸也没有了密密的桑树林,取而代之的是高高傲傲白杨,像两道高高的铜墙铁壁把这条河封闭了起来。我家乡的那条河将哺育着一代一代我的乡亲,牵动着我的乡情,这样的乡情只有饮上一口河水,才能咀嚼出它的味道来。

家乡文章12:税收带来家乡美

文/杨云涛

“我们为什么要交税?”“每年的税收收入到底有何用处?”……带着疑问,我们大新中心小学“星仔”小记者走进了市国税六分局。通过参观、采访来了解税收带给家乡的巨大变化。

走进办公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税”字。局里的戴铮姐姐和朱叔叔带我们来到了会议室,在他们的热情招待下,我们一边聊天一边了解关于税的知识。

“税”是无处不在的,税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很多同学都觉得我们学生没有纳税的能力,不算纳税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纳税人。我们买的东西比如书本、文具里都有增值税和消费税,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光荣的纳税人。

最近我们大新镇的变化特别大,府前马路由原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变成了既敞亮又平坦的柏油马路,街道两边绿树成荫,店面都装饰一新,让人赏心悦目。叔叔们说,这都是“税”的功劳啊!原来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接着,戴铮姐姐又带我们去看了他们的工作室,还向我们简单介绍了“税金抵押劵”。

在戴铮姐姐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我们看到了税收给家乡带来的美,懂得了许多税收知识,真正了解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长大后,我一定会认真履行公民的纳税义务。

家乡文章13:美丽的家乡

文/孙若溪

我的家乡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好地方。

在我们的村子里,一座座房屋的墙壁都镶了瓷砖,有的洁白无瑕,有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村里还有很多树,桃树、梨树、苹果树等等,夏天凉快极了。

村子的南边有个果园。春天,春姑娘给整个果园换上了新装;夏天,树上长着密密层层的枝叶;秋天,果园里果实累累,有紫色的葡萄、黄色的桔子、红色的柿子……

村子的东边,有一条美丽的小河,叫礓石河,河水清澈见底,可以清晰地看到河底五颜六色的小石块,各种各样可爱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嬉戏玩耍。

我非常爱我的家乡,它带给我快乐,带给我温暖。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我的家乡作贡献,让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家乡文章14:行走在家乡歌声里

文/姚茂椿

随着高铁一路向西,我与几位朋友于初冬的一个周末,走进了早有“歌的海洋”美誉的家乡新晃,前往冲首村八江口侗寨。这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地处湘黔边境的名镇凉伞镇。这里的土猪和豆腐声名远播。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上播放着凉伞片西溪流域的歌碟。鼓楼风雨桥旁人头攒动,合拢宴上歌声飞扬,恰是我们头晚在侗寨吃合拢宴的情景。一条长桌宾主坐定,村民捧来了珍贵的泡酒。侗乡无酒不成席,无歌更不成敬意。长廊里的酒歌来得猛烈,朋友们连喝几碗,忍不住伴着歌声一起高呼。“饮哪、哦嗬!”“嗦拜!嗦拜!”阵阵响亮的欢呼,连着浓情的米酒,燃烧我们的激情。家乡的幕幕美景、张张名片,在酒歌里一一呈现:中国湘西黄牛之乡、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中国唯一龙脑樟母树发现地……

不断颠簸的大巴车上,一阵似曾相识的情歌迎面而来。这种歌腔,多年前我与在外读书的同学暑假赶坳时听到过,从那时起,我对我们平溪与西溪的情歌风格,有了初步印象。“来到园中百花开,邀姐同心砌花台;要砌花台从地起,今朝只为借带来。”小伙子仿佛在询问,但更像倾诉,歌声像在舒缓的河面洒下春天的细雨。凉伞的歌就那么悄悄地扎根在我的记忆里。当时我们几个同学在树下张望,怀着第一次赶坳的好奇,希望寻找到最美的歌声。姑娘的答歌与她们的美交相辉映。她们的歌里,隐藏着她们心中的秘密,有雾里看花的委婉矜持,有流水一样清澈的首肯应承,也有春风般的关怀和冬天里火塘一样的温暖。“听哥要跟妹借带,心里害羞想走开;走了几脚又打转,离开离开又拢来”……

八江口山清水秀,木楼鳞次栉比,鼓楼风雨桥为和谐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长廊里,清风拂面,阳光温熙。好客的主人邀来几个邻居,用敬酒歌把侗家的热情好客演绎得淋漓尽致。“贵客初来到我屋,喜鹊喳喳好兆头;生客熟客一路坐,一起端杯喝一口!”酒歌很有韵味,它用轻柔的词汇和歌调与你谈心,在一段段赋比兴中,请你接受歌声里的祝福。

行驶在百里侗乡风情走廊,穿行扶罗集镇后,折向南边,来到八拱桥。八拱桥曾是人们对歌的地方。田间山上,有人边劳动边唱歌,或有人在这边唱,另有人在远处回,真是“太阳未醒歌先起,夕阳西下歌不落。”

贡溪天井寨傩戏咚咚推是此行的重点节目。一条花阶,蜿蜒而上。稍高的树上,传来鸟儿的叫声。两旁的菜土,飘着泥土和菜叶的芳香。前面一个开阔的台地,就是挂满傩面具的天傩台。八十多岁的傩戏传承人龙开春精神矍铄。“咚、咚、推!”嘎艾、靓和措(鼓钹和锣)一阵敲响,表演开始,全是侗话,一种久违的感觉笼罩着我。几个古傩戏里,土地神亲切宽厚,尽量满足农人劳动丰收的要求;好吃懒做的偷窃行为最终受罚,很有教育意义;爱情面前人人平等,砍柴佬敢于追求富家姑娘,主动唱歌获得信物,唱出了智慧,也唱出了侗乡的世情。傩,从字形可看出人有难的字义。古人遇难寄望神灵,敬傩就是一种表达形式。

新晃的歌多,除了情歌、劳动歌、酒歌,还有讲古歌、叙事歌、说理歌……现在人们用歌进行宣传教育,歌来歌往,掀起了一个个比赛的高潮。

清晨的新晃县城,沐浴在清新的阳光中,走向亭秀廊美的晃州风雨桥,晨走的、跳舞的、练嗓子的人们在河岸游道愉快地活动。对岸的鼓楼广场,正热火朝天地建设。车来人往的新城,在一曲宏大的侗族大歌中,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家乡文章15:邵桥

文/耿兆丰

我爱桥,特别是家乡那座桥——邵桥。

初春傍晚,扶栏下望,河水宛如美丽的少女,深情地抚摸着桥梁,羞涩地漾着涟漪。那河畔的垂柳,如“夕阳下的新娘”,解开高高盘起的发髻,俯下身子让长长的秀发,垂进缓缓的流水中,静静地梳洗着。远处黄昏中的村庄,犹如一座金色的童话宫殿。

夕阳扯起纷乱的彩霞,也扯起我记忆中的那个古老传说。宋朝有个皇帝的女儿得了病,连续嫁了五家,男人都死了,公主成了愁嫁女。于是,皇帝便划拨了这里——浍河北岸一片肥沃的土地供养女儿。为公主耕种的,多是南岸的光棍汉。那时没有桥,他们就在浍河最窄处打下几根木桩,横上一根长木,形成了独木桥。因为这里的人都姓邵,便有了“邵桥”这个名字。

我清楚地记得孩提时邵桥那佝偻的身影。那是一座年代久远的木架桥,它像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憔悴无力地支撑在河上。桥上有各式各样的木板——床木板,废木料等。人走在颤悠悠的木板上,透过板缝望着浑浊的河水,不禁心惊肉跳。

那时的人们多么渴望重建这座桥!

改革开放后,奇迹出现了。随着西边临涣、海孜、童亭三座煤矿建成投产,邵桥迎来了新生,一座雄伟坚固的现代化钢梁水泥桥,令人难以置信地出现了。它长150多米,宽14米多,如同一位巨人横跨在浍河之上。桥面开阔平坦,白色栏杆精雕细刻。从远处看,宿涡公路似一条黑飘带,邵桥就像是这条飘带上的一只白色的蝴蝶结。这个“蝴蝶结”承载着一辆辆货车、客车,把原料送到工厂,把机器带给农乡,把乘客送到彼岸……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邵桥又将迎来第二次新生:机械化的巨轮要从桥下通过,邵桥又将重建。重建以后,一艘艘巨轮将从桥下通过,把河南永城,濉溪的临涣、南坪的物资,送往长江水系,送向远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