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文章

请欣赏鸡蛋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鸡蛋文章1:我的爷爷是“雷锋”

文/王聪

爷爷是一个靠卖鸡蛋为生的小商贩,可是他却是我最崇拜的人。

爷爷今年59岁,是一位成天脸上挂满笑容的人。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因病离开了我们。后来,我入小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也离开了家。五年来和我相依为命的就是我的爷爷。

我开始上小学就一直在爷爷家住着。在我的记忆里,爷爷每天早上总是在我还没起床的时候就已经把早餐做好,他也总是先吃,吃完就骑着他的三轮车出去了。有一次,在他骑上车要出门的时候,我急忙从屋里踩着鞋跳出来,好奇地问爷爷:“爷爷,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早出去呀?”爷爷先是愣了一下神,接着马上眯起眼睛笑着说:“爷爷这是去早锻炼呀!”“为什么要早锻炼呢?”我不解地问。“爷爷要锻炼好身体才能养活我的乖孙女呀!”说完爷爷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把我的脑袋揽进怀里……

当时只有七岁的我就这样轻易地相信了爷爷的“谎言”。直到我上了二年级,我才知道,原来爷爷的“早锻炼”就是要骑着三轮车,跑遍周围三个村子挨家挨户收鸡蛋,然后赶九十点到附近镇上的菜市或集市卖。“为了乖孙女能吃饱饭,爷爷不累!”每次在我关心地询问爷爷时,他总是这样说!

就在我读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村里的耕地被征收了。分钱那天,爷爷拿到了近十万元回到家,看着这笔巨款,我兴奋地说:“爷爷,爷爷,我们有钱了,您再也不用早锻炼了!”可爷爷只是笑了笑,啥也没说。那天以后,家里似乎什么也没发生,爷爷照常会骑着他的三轮车“早锻炼”。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疑惑,问爷爷:“爷爷,为什么咱家有钱了您还要这么辛苦呢?”爷爷似乎早知道我会问这个问题:“爷爷卖的鸡蛋都是爷爷亲手挑的,是最好的,市场上的老客户就认你爷爷的鸡蛋,爷爷要是不卖了,那么那些老买主想吃鸡蛋怎么办呀?”爷爷语重心长地说……

这学期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雷锋的事迹,可我还是不太明白雷锋精神。有一次写作文,我问爷爷什么是雷锋精神。爷爷说:“雷锋精神就是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就要自己养活自己,不给国家添负担,这就是雷锋精神;有能力服务他人的时候,就要服务他人,给国家减负担,这就是雷锋精神……”听完爷爷的话,我高兴地搂住爷爷的脖子,跳着说:“爷爷,你就是雷锋。”

鸡蛋文章2:洋鸡蛋,土鸡蛋

文/柴太山

早上买菜时,我把其他菜都买好了,走进离家不远的巷口,看见一位八旬阿婆在那儿卖鸡蛋。“哦,还要买蛋,差点忘了!”想起出门时妻子的叮嘱,我向阿婆走去。只见她脚下放着一只长条尖底的竹篮,篮底垫着一层稻草,色泽金黄,柔软。散发着新鲜稻草的诱人香味。里面卧着好几十个鸡蛋,有的呈黄白色,有的雪白雪白,个儿看上去都挺大。那也许不是土鸡蛋,至少不全是,买过几回假鸡蛋,我不大敢肯定。

再看阿婆,一身旧的黑衣裤,头顶一方白头巾,枯瘦多皱和长满老年斑的脸溢着怯怯的笑,几缕白发从头巾下方溜出来,搭在耳边像蛛丝一样随风颤抖。我生了恻隐之心,停下脚步问:“您老的鸡蛋哪么卖呀?”

阿婆望了望紧挨她卖莴笋的小贩,那是位年近花甲而头发稀疏的农妇。一脸犹疑着说:“本来一个卖一块五,他们都说价高了。我就卖一块三算哒。”我蹲下认真看,蛋壳确实像土鸡蛋,有的鸡蛋个儿也不是很大。但土鸡蛋哪有这么便宜的?转头一想,算了,别计较了。我伸出五十元钱递给老人,“买三十个吧。”

阿婆忙不迭地收下钱,埋头把蛋捡到一只塑料袋中,一副急欲出手的样子。我趁机对卖莴笋的农妇以目示意:“她卖的是土鸡蛋吗?”那农妇竟连连摇头,要我别买。

这时,我突然想起有人说过菜场有一个老婆婆,专门干着把洋鸡蛋充当土鸡蛋卖的营生。也是提着垫草的竹篮,并且一卖就是几十个,有时掺几个土鸡蛋里面,有时干脆全是小个的洋鸡蛋。土鸡蛋的价一般是一块五一个,而洋鸡蛋价每个不到七毛。她赚的就是这个差价。我莫非中大彩似的,今天恰好偶遇了那个传说中的坑人阿婆?

我真想一个都不买了!但一看老人青筋凸起的手,又不忍心将捡进袋里的鸡蛋全部退回,便对阿婆说:“我只买十个了。”

“你哪么又只买十个了呢?”阿婆当然没有看见刚刚在她身边上演的一幕“哑剧”,但嘀咕一番后,还是将多余的蛋迅速又捡回竹篮中去,然后给我找钱。她的钱都扎在袜管里,捋起裤脚拿钱时,只见她小腿是那么瘦,惨白惨白的,看不到一丁点儿血色,就像一层白森森的皮裹在腿骨上一样。可是,因为反感老人“弄虚作假”,我心底竟然没有太多的怜悯,反倒鄙夷地愤愤说:“你这老人家,怎么……?”我还想指责她几句,旁边的人说:“你也别说了,反正说了她耳朵也听不见。”

我狠狠地说:“好,就看着上当,只当送你几块钱!你这老婆婆!”

傍晚,我要妻子把那“洋鸡蛋”煎着吃算了,免得看了闹心。妻把“洋鸡蛋”磕破一看,吃惊地说:“这不是洋鸡蛋!是土鸡蛋!你看这蛋黄,又圆又大!我再打几只看看。”一共打了六枚,居然全部是真正的“土鸡蛋”!妻在食堂工作,整天和蛋们打交道,冒牌的土鸡蛋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妻的评定,没能让我的心情变得轻松,反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与愧疚。

鸡蛋文章3:土鸡蛋

文/张志谦

西边的太阳还有一竿子高,忙活下了班没有回家,脑瓜一转,还是捞点外快去吧,从养鸡场弄了一箱鸡蛋到市小区去卖。

忙活天生长脖子大嗓门,在小区里吆喝着:“土鸡蛋!土鸡蛋!真正的绿色食品!”

忙活这一吆喝,还真出来了不少的人。城里人拿着身子骨当事,最喜欢吃天然的绿色食品,虽然忙活的鸡蛋贵了不少,还是卖得不错,不大工夫,半箱子鸡蛋就下去了。

天渐渐黑了,买鸡蛋的人少了,忙活还有十几里的路了,就匆匆地捆上箱子,哼着梆子,美滋滋地回家了。

忙活心里着急,说不定老婆正等着吃饭了,电车在公路上跑得贼快。一不留神,被一个硬邦邦的东西绊了一下,“咔嚓!”一声,忙活就四肢朝天地仰在公路上了,人和车倒下了,车轱辘还在“嗖嗖”地转着。

忙活龇牙咧嘴地爬起来,摸摸脑袋没有出血,伸伸胳膊踢踢腿,还都能活动,看来还够结实,没大碍。再看那鸡蛋全都摔碎了。鸡蛋从箱里流到公路上,自己的上衣也沾了一片鸡蛋,赶紧用手抹了几把,而后,才去看那个硬邦邦的东西。原来是一块石头,说方不方说圆不圆的一块石头,忙活说:“你说你在这干什么?”

忙活“吭!”一下子往那石头上踹了一脚,就仰着脖子开骂了:“谁***的把石头扔到公路上了?这是扔石头的地方吗?你说你缺德不缺德?你干这孬事,你不得好死!”

忙活骂完了,搬起电车,拍打拍打身上的土,继续往回赶路。

忙活回到家里,老婆说:“吆!怎么身上沾了这么多的鸡蛋?”

忙活说:“摔了一跤,把鸡蛋都摔了。”

老婆说:“本事还不小,连衣服也吃上鸡蛋了。你摔了,老婆可没有摔。”

老婆说着,就提来了自己从集上买的半篮子鸡蛋。

忙活一看老婆买的鸡蛋和自己趸的鸡蛋是一样的。问老婆:“你买的鸡蛋多少钱一斤?”

老婆:“你好好瞧瞧,这是什么鸡蛋?”

忙活“嘿嘿”一笑说:“和别的鸡蛋没什么两样的。”

老婆:“你外行了,这是土鸡蛋,十块钱一斤。”

忙活:“你太有眼无珠了,这根本就不是土鸡蛋。”

老婆:“好多人都买了,田大嫂那么精明都买了,董大伯那么老成都买了,难道人们都有眼无珠?都看走眼了?”

忙活从箱子里拿出一个鸡蛋皮,说:“你看看,你看看一样不一样?”

老婆比了比,看了看,还真是差不多。

忙活:“我今天在养鸡场专挑这样的小鸡蛋,按五块钱一斤买的。一倒手到小区就是土鸡蛋,十块钱一斤。卖了一半就够本钱了,剩下的一半都摔了,落个不赔本儿,白赚吆喝。”

老婆越听越有气,说:“我想买土鸡蛋是为了儿子,他快高考了,身体又不好,让他加强点营养,我煮了十几个已经给他送去了,谁知道就碰到你们这些缺德没良心的了!”

忙活慢慢地低下头,蔫了,瞅着衣服服上上沾的鸡蛋,一句话也不说了。

鸡蛋文章4:姥姥的那碗丝瓜鸡蛋面

文/杨蕾

去薛城看望姥姥前,我总会提前给她打个电话:“姥姥啊,你猜我是谁?”“啊?你是我的小蕊吧,你要来看我吗?”声音震得人耳朵疼,自从姥姥耳朵聋了以后,她总怕别人也听不见。而且不管谁的电话,第一句总这样回复,整的给她打电话的舅舅小姨们老冲我埋怨,“你姥姥就只有一个小蕊。”

到了她家小院门口,我喜欢老远就冲门里叫:“姥姥,姥姥,快来帮我拿东西。”她晃着因为年老开始发福的身体和一拃长的小脚跑得又急又快,五十多米长的小院跑过来都不会气喘吁吁,爽朗的笑声从堂屋驾着小碎步直飘到我耳边,谁又能想到姥姥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靠近东墙边的大灶台里,火舌往外不停地吐着,晒得干脆的玉米秸秆和棉花枝烧得噼里啪啦,一缕缕青烟扭动着腰肢从烟囱里蹿出来,鸡蛋的浓香伴上一股清香,锅盖儿都掩盖不住,不用猜我都知道锅里做的什么:丝瓜鸡蛋面,我从2岁吃到24岁,从来是连吃两大碗。

丝瓜,是姥姥在大门口的墙角种的,每年3、4月,她便扛着小锄头,在墙角像个小学生做作业似的认认真真地翻松土块,数着丝瓜种播种上。几场春雨一过,种子扭扭捏捏地破土而出,先顶着灰黑的小帽子探出头来偷窥这世界,接着胆子开始变大,长出肥肥厚厚的两片叶子,不出几个月,满墙就被大片的绿色、龙飞凤舞的“胡须”、艳丽的黄色攻占了。

丝瓜是最实在的,一朵花结出一根丝瓜,长势参差不齐,大大小小的丝瓜不久便挂了一墙。我想这片风景定是陪姥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暖洋洋的下午,她们一起不知朝着村东头孩子们来的路张望了多少次。

我给麦格打电话:“来吃丝瓜鸡蛋面不?”他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语无伦次的:“可…可…可得让我大娘给我留点丝瓜,下次回去做给我吃。”我当然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激动。十五年前,一个跟家里闹矛盾离家出走的倔强山西男娃,饿晕在姥姥家门口这片丝瓜藤处,因为缺水缺饭嘴干裂出一道道血口,姥姥心疼得把孩子扶回家,去鸡窝里摸出鸡刚下的三个温热的鸡蛋,做了一锅飘香四溢的丝瓜鸡蛋面,这男娃愣是一口气儿吃了四碗面脸才泛出点红色。当时姥姥不仅收留他住了一个多星期,最后送他去车站时还偷偷往他口袋里塞了200块钱。200块钱在那个年代可是姥姥能在村里生活半年多的生活费。

那年我12岁,一锅丝瓜鸡蛋面,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善良,不要吝啬爱心,尽可能地去帮助遇见困难的人。我在学校的课本上听老师讲过这个道理,姥姥在我的人生里用一锅面煮出了这条做人的基本准则。

深秋的时候,一墙的丝瓜秧开始脱落了,有几个又粗又老的丝瓜被太阳晒得只剩下皲裂的外壳,风一吹过,里面的种子沙沙作响,像一个老人的喃喃自语,不知是姥姥忘了收它们,还是姥姥走丢在了那年深秋的丝瓜秧里,打那以后我再也吃不到姥姥的丝瓜鸡蛋面了……

鸡蛋文章5:老鼠偷鸡蛋

文/杨丽松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谁见过老鼠偷鸡蛋的全过程?下面写的,是笔者在饲料厂工作值夜时目睹的实景。

那是1997年秋,普宁养殖业形势一片大好,饲料厂产销两旺。当时,我在普宁饲料厂任职,一天,厂长临下班时嘱咐我说,值夜班一定要查明是谁偷食堂鸡蛋,外壳有针头、牙签大的洞,蛋白蛋黄都没了,只剩一个看似完好的空壳。

当晚十二时,生产停止后,工人离去,我仔细地检查全厂的每个角落。灯大部熄后,步行至食堂,发现一老鼠爬进厨房的碗柜里进行破坏活动,以四脚朝天的姿势紧抱一个鸡蛋。后面有第二、第三只跟进来。第二只老鼠用嘴咬住头只老鼠的尾巴,第三只老鼠又咬住第二只老鼠的尾巴,慢慢地拖至五米外的地方。它们吹了哨声(鼠集合时的言语),众鼠赶来集合,把蛋用鼠牙碰撞一小洞,然后每只老鼠吸一口。大约有十分钟,干掉好几个蛋,饱食后散去。

厂长却误为人为盗窃,由此我悟出道理:鼠为生存,盗食蛋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简单呀!

次日上班,我立即向厂长汇报此事,并对工厂的工作运行提出具体意见:各部门,生产、化验、销售、财务应该同心同德,精诚合作。此建议得到采纳实施,大家互相协助合作,工作有了更大的起色。

鸡蛋文章6:冰糖鸡蛋

文/陈平原

那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正在粤东山村插队务农的我,突然听闻国家准备恢复高考,一开始半信半疑,在外工作的父母来信确认,并催促赶紧准备。于是,我振作精神,竖起脊梁,进入了紧张的复习状态。

我插队的地方,是个将近三千人口的大村子,前有水塘,背靠大山,巷子很窄,房屋密密麻麻。阿嫲(祖母)住的离我很近,就隔着两间邻居的屋子。村里虽有电灯,但经常停电;别说电视机,连收音机都不多见。入夜以后,除了青年间(未婚男子聚居的地方)比较热闹,一般人都睡得很早。我家是例外,除了我夜里读书,还有就是窗外刚好有一公用的碓臼,傍晚或凌晨时分,敦敦之声不绝于耳。舂米或舂粿须两人配合,一人脚踏让碓上扬下落,一人在石臼边抹匀被舂的稻谷或粿粞,劳作时说说笑笑。

晚上九点后,人声渐歇,书屋方才安静下来,那是我凝神静气复习功课的好时光。自从打定主意参加高考,我每晚都会复习到一两点。

阿嫲不知从哪里打听到,熬夜很伤神,吃隔水炖的冰糖鸡蛋可润肺滋阴,属于温补。于是,每天晚上十一半左右,阿嫲就会打开门,冲我的住处喊一声“平原——”。夜深人静,听得很清楚,我赶紧放下书本,跑过去吃一碗又香又甜、软硬适中的冰糖鸡蛋。吃完宵夜,继续回去念书,阿嫲总不忘叮嘱一句,别太晚了。阿嫲耳朵很好,我偶有太迟睡觉,第二天她就会提醒。

有天饭后,阿嫲突然说:考大学很好,但别走得太远了。我一时不知怎么回应。阿嫲又补了一句:将来出去读书,别娶不会说话的老婆。阿嫲不会说普通话,怕跟孙媳妇无法沟通。我当时笑了,说阿嫲你想得太多了,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

事情的进展果如阿嫲所料,我真的考上了中山大学,毕业后又到北大读博士,不仅越走越远,而且还娶了个北京姑娘。第一次回乡,妻子临时学了几句潮汕话,现炒现卖,虽然发音不准,阿嫲还是很高兴,逢人便说,这孙媳妇好,“会说话”。我明白阿嫲的意思:孙媳妇虽不懂潮汕话,无法跟她多聊,但体贴人情,会哄老人高兴,这就行了。

阿嫲不识字,但崇尚读书。父亲七岁那年,阿公(祖父)就因病去世了。孤儿寡母,生活不易,可非要争口气不可。先卖首饰,后卖田地,阿嫲居然供父亲从小学念到了高中。若不是父亲受共产党影响,中学没毕业就上山打游击去了,说不定还能供他上大学呢。为供父亲念书,阿嫲很舍得花钱,不用说,因此也就家境衰落。到了土改时,我家田地已很少,评为中农,免去了日后很多屈辱,真是因祸得福。

也正因此,陪伴我回祖籍插队务农,阿嫲支持我“耕读”。知道参加高考很要紧,从不唠叨我深夜读书,只是暗暗打听补身子的办法。在当年的山村,物资极为匮乏,这冰糖鸡蛋已经是上好食材了。

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离开山村前,父母和我们三兄弟在村口合影,纪念这乡下八年的艰难日子。那时相机很少,拍照是技术活,故专门从城里请来了摄影师。可阿嫲无论如何不愿意进入镜头。

多年后,每当拿起这张极为难得的老照片,我都会记起阿嫲拒绝入镜的凄婉神情。当初只觉是她不喜欢拍照,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渐多,我方才体悟阿嫲那一刻的悲欣交集。

鸡蛋文章7:小瓶口吞下大鸡蛋

文/严嘉炜

“小瓶口吞下大鸡蛋!”当卢老师布置这一项家庭实验作业时,同学们的脸上满是疑惑。我心想,这怎么可能?莫非那鸡蛋是孙悟空变的,或许会出现蟒蛇吞下大猎物的奇观!带着疑问和不解,回到家后一放下书包,我就和妈妈一起来做这个实验,我要亲自来验证到底是真是假。

我和妈妈按老师说的方法来实验。先煮了一个鸡蛋,再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壳剥掉,露出蛋白,然后又找来一个小空瓶,我试了试,瓶口比鸡蛋小一些,鸡蛋绝对不可能轻易掉下去。准备就绪,我倒要看看这“孙悟空”是怎么钻进瓶子里的。

实验开始了,我先在小瓶子里倒了半瓶开水,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鸡蛋放到瓶口上。我和妈妈的眼睛瞪得老大老大,看看这见证奇迹的时刻会不会到来,鸡蛋真能被比自己小的瓶口给吸进去吗?鸡蛋会不会被水蒸气顶起来呢!等了好一会儿,水都快凉了,鸡蛋只往瓶口里面挤进去一点点,卡在了瓶口。看来这种方法不行,第一次实验失败了。我们又按照卢老师说的第二种方法来实验。我找来一张餐巾纸,用打火机点燃一角,迅速把餐巾纸塞进瓶子里,随着瓶子里的餐巾纸快要变成灰烬时,我把鸡蛋放在瓶口上。这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迹真的出现了,我和妈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白白嫩嫩的鸡蛋开始一点一点被瓶子往下吸,大约半分钟后,只听“啵”的一声,鸡蛋果然掉进了瓶子里!试验成功啦!我缠着妈妈问实验的原理,通过妈妈的耐心解释,我终于明白了“孙悟空”的魔力所在:当餐巾纸在瓶子里燃烧时,瓶子里的空气被加热了,一部分空气就从瓶子里排出,把鸡蛋放到瓶口后,随着瓶子里的空气慢慢冷却,体积收缩、压力减小,这时瓶子里面的空气压力就小于瓶子外面的空气压力,在内外空气压力差的作用下,鸡蛋就被慢慢吸进瓶子里了。

怎么样,神奇吧,你也来动手试试!

鸡蛋文章8:鸡蛋

文/孙元发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北运河两岸农村,鸡蛋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有时会炒上俩鸡蛋,但那是属于客人与父亲的美味,其他人只能闻闻香味而已。

由于总吃不到鸡蛋,于是人们就喜欢搞一些自欺欺人的小把戏。难得赶上吃一顿炒鸡蛋时,就在鸡蛋里掺上水和玉米面一起搅匀后再炒,这样就显着多。可是骗得了眼睛,却骗不了舌头,香喷喷的炒鸡蛋往往就成了炒窝头。

鸡蛋还是走亲访友的最佳礼物,特别是女人坐月子时,亲友都要送鸡蛋。记得大姐怀上大外甥不久,母亲就找出个比水桶细一点的粗瓷坛子,里里外外洗干净了,灌进小半坛子煮沸了的咸菜汤儿,然后一只两只鸡蛋地腌上攒着。等大姐生了,母亲既兴奋又紧张地把粗瓷坛子里的腌鸡蛋一股脑儿都掏出来,洗净了上锅蒸;蒸熟掀锅时,就有一两个蒸开了花儿的咸鸡蛋,母亲就让我悄悄就着窝头儿吃了,别提多香了!

当时,城里的鸡蛋供应也困难,于是就有人挎一篮子鸡蛋去城里换钱——跟人谎称走亲戚,到了城里再做贼似的偷偷把鸡蛋卖掉——被抓到了就是“投机倒把”,罪名可不轻呢。这些人赚了钱后,就买些烟酒孝敬村干部,得了好处的村干部就睁只眼闭只眼。后来,这些人竟堂而皇之地在村子里收购鸡蛋,再倒腾到城里卖,最后还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那时,鸡蛋还是农村能流通的“货币”。手头儿没钱,缺什么就拿鸡蛋去换。去供销社换一斤盐半瓶醋,跟走村串巷的货郎换些针线,甚至孩子开学时急需的铅笔和本子也要用鸡蛋去换。因此,会过日子的人家对每一只鸡蛋都精打细算;因为下地挣工分只够分口粮的,又没有其他现金收入,卖鸡蛋的钱就是家里最大的现金收入了。故乡有谚语:黑豆黑来黄豆黄,白薯干是主粮,鸡屁眼子是银行。

既然是银行,所以“鸡的屁”就格外被重视,尤其是街坊二奶奶,每天早晨都准时挪着小脚儿来到鸡笼旁,先拎出那只趾高气扬的大公鸡随便一扔,双手掐出一只母鸡,左手拢着母鸡,右手中指就扣进了“鸡的屁”,如果中指触摸到了鸡蛋,就眉开眼笑地把母鸡放回鸡笼,等着这只鸡下蛋;如果没摸到鸡蛋,就把母鸡也很随意地扔在地上,还会骂些难听的话。

也别怪二奶奶每天都骚扰“鸡的屁”,在经济困难的日子里,“鸡的屁”责任重大啊!

鸡蛋文章9:一个地方的营养

文/王太生

一只鸡蛋,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一个地方的山川、河流、气候和土壤,有一群人生长和居住所需要的营养……

一个地方的营养,并不是一桌山珍野味、生猛海鲜。有时候,是这个地方的大饼、油条。一个地方的营养,可以是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至少可以触摸。

这个地方的营养,可能是它的护城河。我觉得用护城河的水,放些许文化味精,泡一碗味道鲜美的纯汤。

那些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夏天碧绿的树叶,是可以用榨汁机,提取出色泽稠厚的果浆。虽然,从没有人喝过梧桐树叶子榨出的汁液,但在夏天,走在大树下,就觉得树是这座城市的营养,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当然需要营养。某年夏天,我到新安江边的小城,大热天,江上升起雾,像沙(我觉得沙比纱还要确切),四处移散,白沙过江,水汽沁凉。许多人在江边汰衣,乘凉。一条青碧碧的江,当年徽州商人带着茶叶闯世界经过的地方,是这座小城做饭煲汤的活水。

再说,一只鸡蛋,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一个地方的山川、河流、气候和土壤,有一群人生长和居住所需要的营养。

每个城市的草木深处,总有几位乡贤,那些孤寂与不俗的灵魂,融化在城市里。这中间,哪怕相隔几十年、数个世纪。那些平凡或出众的起步,或多或少,留着某些你不易察觉的痕迹。

还有戏剧。咿咿呀呀的乡土哼唱,人们听得如痴如醉。比如,昆曲,唱腔华丽、念白儒雅、水袖婉转,是适宜在水边上演的。倘若没有《牡丹亭》,江南园林少了韵味。

一个地方的营养,不仅仅局限肠胃,也可能来自于呼吸顺畅与肌肤妥贴。

在我的生活中,那只外焦里嫩、油酥诱人的大炉烧饼,我啃了几十年,我的脾性中,或许有它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天光熹微的早晨,我在这个小城的某个烧饼店,等候一只即将出炉的烧饼,它是这个城市清晨最亲切的体温。我看到一个在外地工作的中年男人,在即将离开家乡时,一气带回了50只大炉烧饼。

一个人在自己的地方生活,如果觉得自己缺少营养,就往有营养的地方跑。这些人用口袋里的钱,去买别处的营养,花钱去旅行,呼吸那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这是旅行,所能带给人们的营养。

年少时,我经常去扬州,觉得那里有我需要的文学营养。后来,我特别着迷徽州的老宅子,我着迷老宅子,是那些老宅子里曾住过的人,以及他们一生的风花雪月。

去多了,可以慢下来,像一棵会走动的树,静静吸收它的营养。有些营养是一时看不到的,我把它带回去,慢慢留存于血液和肠胃中,融进骨骼里代谢生长。

一个地方不能没有营养。食物的营养是养胃的,精神的营养是养心的。

鸡蛋文章10:鸡蛋醒了

文/徐龚珉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老师从食堂里拿来一个鸡蛋、两个盆子和一些水、一些盐。真奇怪,今天要做什么实验呢?我们期盼着实验的开始。

老师神秘一笑,缓缓地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鸡蛋醒了’的实验。”老师先放了一大盆水,再让一位同学把鸡蛋放入水中,鸡蛋在水里翻了几个滚,就慢慢地沉入了水中。渐渐地,鸡蛋在水底一动不动,仿佛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加盐了!我们请一位男同学来放盐。”老师在旁边喊道。第一勺盐放入水中,鸡蛋晃了几下。加第二勺时,鸡蛋又晃了几下,就又睡去了。第三勺用力过猛,水面上荡起了水波,可鸡蛋还是睡得香香的。

鸡蛋怎么还没有醒呢?我们有些失望。“我们把盐搅拌一下吧!”有位同学出主意说,他飞快地拿来一根筷子,搅拌了一下,鸡蛋像跳起了芭蕾舞!可是筷子一停,鸡蛋又一动不动了。.

“一定是盐太少了!”我说。我把一瓶盐都放了进去,再让刚才的那位同学拿起筷子搅拌一下,筷子一停,鸡蛋浮出了水面,好像在笑着说:“哇,世界真美啊!”

实验成功了!我们又激动又开心,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鸡蛋文章11:我的西红柿炒鸡蛋

文/杜予希

在清明节的前一天,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炒一道可口的菜,让家长品尝。

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把作业很快地做完后,趴在桌子上想:“我该炒什么菜呢?”我终于想出了,高兴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做西红柿炒鸡蛋吧!”妈妈疑惑地看着我,说:“你会做吗?”我说:“不会,但我可以学呀!那您教我吧!”妈妈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就虚心地向妈妈请教炒菜“秘诀”。

妈妈先给我讲了炒菜的方法后,我们就到厨房找需要的食材。我打开冰箱,把头伸进去,在冰箱中翻找着,哇,里面真凉,冻得我直打哆嗦,终于找到了一袋又大又红的西红柿和两个鸡蛋。

找到了食材后,我就开始做炒菜前的准备工作。我先拿来一个洗菜盆接一些水,将西红柿放入水中清洗。这时西红柿在水中时起时落,好像在向我示威。我拿起一个西红柿,先将它的蒂剥掉,再将它放入水中认真地洗了起来,不一会儿,西红柿一个个地被我洗得干干净净的,服气地待在盘中。接着我拿起菜刀,左右手并用,小心翼翼地切西红柿,可是一不留神,西红柿就从我手中溜了。我左手不得不死死地把它按在板上,右手小心地拿着刀,将光滑的西红柿切成一片一片的,好不容易切了一盘西红柿。然后我把鸡蛋打破了,倒入碗中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筷子与碗发出了“当当当”的声音,不一会儿,鸡蛋液就被我搅拌均匀了,所有准备工作也就完成了。

我们就开始炒菜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先将油倒入锅中,等油烧起一点点烟,再把鸡蛋液倒入锅中,发出了“嘶拉”的声音,鸡蛋液眨眼之间膨胀起来,成了一张鸡蛋饼。我用锅铲把鸡蛋饼斩成一小片一小片的。然后我将切好的西红柿倒入锅中,这次发出更大的“嘶拉”的声音,锅中陡然升起一股明火,吓得我一大跳,我连忙跑开,心想千万不要烧着我了。妈妈见状,对我说:“不用怕,没事的,只要在菜下锅时离远点就可以了。”我用锅铲在锅中翻炒起来,只见西红柿逐渐变得软了,也闻到了香味,我拿起调料盒,铲了一勺子盐放入锅中,翻炒了一会,西红柿也熟了。我用筷子夹了一块试了试味道,觉得有些淡,就又加了一些盐,翻炒了几下,将西红柿和鸡蛋盛入盘中,我第一次炒的菜终于做好了。

我将我的“杰作”端到餐桌上,请我的“评委(爸爸和妈妈)”为我的作品打分。“评委们”经过认真品尝,最终从色、香、味等方面给我打了100分。我非常高兴,在每个“评委”脸上亲了一口,“评委”们也用鼓励的眼光望着我,希望我再接再厉。我真开心啊!

鸡蛋文章12:妈妈的炒鸡蛋

文/浪子林杨

炒鸡蛋对现在每家人来说,都不算什么了,招待贵宾时都上不了桌了,也就是平时没人时,作为家常菜享用,可对我来说,这是一道难忘的美食,从年少一直到今天,每次吃炒鸡蛋时,我都感到亲切,那是妈妈活着时,为了给多病的我补身体,每天专门为我单独补给的上好食品,那也是妈妈对我厚重的爱,让我难忘一生。

那时我还很小,妈妈也健在,我的学习是非常好的,每次考试都双百,奖状挂满了一面墙,老师也很喜欢我,我还当上了班长,成绩一直都是第一,我也成了妈妈和老师的骄傲。可是。灾难也降临到我的头上,发烧,呕吐,头疼,最后去城里的医院检查是脑膜炎,还是晚期,医生告诉爸爸妈妈回家等着吧,治好的希望不大了,爸爸妈妈郁闷的带着我回家了,一夜也没怎么合眼,商量着怎么治我的病,也不能就这样放弃啊!

第二天,爸爸带着干粮,走了二十多里路程,去寻找一个退休的老中医,是一个在当地专治脑膜炎的老医生,现在叫专家。晚上,爸爸垂头丧气的回来了,没有找到,大海捞针啊,可看到我头疼的样子,妈妈又做好干粮,爸爸又去寻找最后的救命稻草,爸爸四处打听,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要一口水喝,就在夕阳都要落山了,准备往回走时,无意中打听到一点信息,知道这个老医生的大概住址,就是不知道年岁已高的老大夫还在不在了。爸爸高兴的往回赶,披着一路的星光。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流泪了,连夜给爸爸烙饼,盼着早一点找到唯一能救我的老医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上帝还不想让我去见他,爸爸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三天,不停地走,不停地打听,终于找到了年近八十岁的老退休大夫。人还健在,身体还算硬朗。爸爸每天回家都感到脚步沉重,今天,感觉脚步是这样的轻松。听爸爸讲完找到的消息,妈妈抱着我的头泪水滴在我的脸上,脖子里。

爸爸赶着马车走了半头午,才到老大夫家,广播正好准备讲小说《岳飞传》,老大夫给我鼻子里,塞一个药捻子,我们一边听小说,一边等着旁边沉默的老大夫。他的老伴还总夸我这个小孩多好啊,怎么怎么的,大概过了有二十分钟,我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老大夫才有了微笑,他的老伴告诉妈妈,一般的脑膜炎只要放上药捻子,几分钟就打喷嚏,证明还能治,我要再不打喷嚏,准备听完小说,就让我们走了,那就瞎子闹眼睛没治了。

还记得那时给我乎药,太阳穴和心口窝都沾上药,疼得我嗷嗷地哭,好几个大人按着我,都累得满头是汗,我也哭得没了力气,三个小时好像是重新再生了一回,难熬啊!把药都摘下来以后,也就是十几分钟吧,大水泡都起来了,挑破后都是黄水,还有点黏黏的,都过去了三十多年了,至今心口窝还留着一个黑色的印迹。这也是我重生的印记,假如,找不到老大夫,就算找到他不在了,也许现在我们就不会相识了。

那时我家孩子多生活非常艰辛,可妈妈为了给我补养身体,把家里的鸡蛋都给我炒了,吃了半年多时间,有时看到弟弟妹妹们,渴望的眼神,我都吃不下去了,可是妈妈很严厉的告诉我,必须得吃,很多次都是伴着泪水吃下的。所以,对于炒鸡蛋,我有太多的感受和理解,为了让我健康的成长,把全家用来换盐的鸡蛋,都给了我一个人,不久后妈妈也走了,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天堂的路,太遥远,妈妈啊!不要太累了!慢慢地走!

虽然都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可每当看到炒鸡蛋,我就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那黄嫩的炒鸡蛋,我才有今天的健壮,今天的一切,今天的美好生活。炒鸡蛋啊!我生命中永远难忘的记忆,谁也无法抹去。

鸡蛋文章13:鸡蛋可以“浮”起来

文/邓天宇

星期六上午,我和好朋友许一寒去图书馆买了本科学书,在书里面有一个实验让我非常的感兴趣,说鸡蛋可以在水中“浮”起来。这让我觉得非常诧异,特别想一探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

星期天,我拿着科学实验的书,按照上面说的准备了盐、杯子等物品。书上说:跟鸡蛋体积一样多的水只要重量比鸡蛋重,鸡蛋就会浮起来。于是,我就开始做有趣的科学实验了!我拿了2个杯子,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把鸡蛋放入装满水的大杯子里,再往里放一点盐,搅拌搅拌。可是,鸡蛋没有任何反应,我想:这一点也不像书上说的。

正在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说:“儿子,你在干什么呢?”“我在做实验呢。”我对老妈说。“你做什么实验呢?”老妈不解地问我。“我觉得鸡蛋‘浮’起来很神奇,所以想一探究竟。”“哦,原来这样啊,那我来帮你吧?”“好呀!”我高兴的喊道。妈妈向杯子里又放了点儿盐,这时,鸡蛋已经浮在中间了。妈妈继续向里面倒盐,鸡蛋真的浮了起来。我很好奇地问老妈:“妈妈,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啊?”“因为盐的比重大于了鸡蛋,所以鸡蛋可以浮在水面上。就像你们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死海》,那里的水盐分很高,就算是跳海,也不会被淹死。”“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

鸡蛋文章14:鸡蛋羹背后的一丝伤痛

文/故纸温暖e游子

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女儿捧着书本没日没夜,煞是辛苦。孩子前天对我说她想吃肉末鸡蛋羹,闻此,我脑子懵了一下。啊,孩子是好久没吃了。

妈妈活着的时候大致每周都要为孙女做一次鸡蛋羹,妈妈说孩子太费脑子,要吃些鸡蛋和鱼。但是,女儿生性不喜欢吃煮鸡蛋、卧鸡蛋、飞鸡蛋之类,却对奶奶蒸的滑软的有滋有味的鸡蛋羹颇为上口,妈妈也经常在将熟的蛋羹上加一些烹调好的肉末来丰富口味。

虽然我会烹制很多家常菜,但女儿说起这鸡蛋羹却有点让我犯难。原因是从前妈妈蒸时,我根本没往脑子入,自然现在不知道该如何把握鸡蛋和水的比例与火候。在厨房,我调制着蛋羹,心里一阵阵伤感,要是妈妈在该有多好啊,哪怕老人家病在床上,我打个电话也大致能搞明白了。

昨天傍晚,我一边盯着蒸锅,一边回忆着妈妈在灶台前的身影,回味着老人曾经为我们烹制的许多美味,而如今呢?

蛋羹熟了,用筷子一触,我发现还是加水少了,蛋羹有些发硬。我尽力回想着妈妈调味的技巧,争取为女儿做到最好。我问孩子好吃么?孩子闷闷地点点头,看来有些勉强。孩子说,就是想吃这个味儿,很久没吃了。孩子可能也想到了奶奶,但没说出来。“是不是不如你奶奶做的好吃?”话到嘴边我也咽了回去。

妈妈的远行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想到一点,只要妈妈在,一定要珍惜,哪怕是丝丝细节,点点滴滴,因为母爱一旦失去将难以找回,留下的或许只有痛苦与酸楚。

鸡蛋文章15:故乡的鸡蛋汤

文/心轻而飞

感谢那一碗甜甜的鸡蛋汤,感谢在新年伊始能够有机会重回故里,让我慢慢地想起了所有往事。

——题记

新年伊始,我得到机会重回惠安故里,再次踏上自己日思夜想的土地。

故乡如今的变化已经和记忆中的印象不大相符,时隔六年,当我再一次站在村门口,已经认不出方向了。青石板路还在,但是多了很多条笔直的公路,多了很多簇新的高楼,多了很多很多新鲜的气息。父亲出来接我的时候,我依旧想不起前往老房子的路,只得让父亲领着自己一路走一路感受。

到了三舅家后,阔别多年的亲人已经认不出长大的我,听着父母介绍连忙把我拉近细看,连声说长大了长大了,让我感动不已。舅妈赶紧进厨房忙活了一下会儿,就端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出来给我们喝。我接了过来,看着碗里那两枚白乎乎的鸡蛋,略成澄莹的汤,突然想起了很多很多……

记得十年前,刚刚赶到外婆家的时候,外婆非常开心,也端了这样一碗白莹莹的甜鸡蛋汤给我喝,那时我还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孩子,很不乐意喝这么甜的汤,因为实在是太甜了。在外婆好心苦心劝说下才不得已吃了一半。妈妈说我那时眉头皱的跟七十岁的老太婆似的,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外婆的好心。

那年,我记得外婆有点模糊的眼睛,就那样慈祥和蔼地看着我,看着我皱着眉头慢慢地喝着那碗鸡蛋汤,外婆没有说什么,但是我想当时她的心里一定是很失落。外孙女不喜欢她做的汤,外孙女已经长大,学会嫌弃了。

在临走的时候,外婆依旧拉着我的手,外公在床的一边坐着,我们就这样坐了好一会儿,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外公说:“这几年有空就多回来看看我们俩老人,也许明年就看不到了。”我却笑着说外公外婆应该要长命百岁怎么说这样的话。外婆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外公又说:“在外面要好好读书,要争气,多写点信。”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我努力地想要记住二老的样子,我相信我一定还可以见到他们。外婆当时还很健硕,外公也很健康,所以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次见面过后我会再也看不见他们了。记得当时他们俩位老人一起送我们到村门口,外婆趁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塞进我口袋一点东西,并且按着我的口袋不让我掏出来,说是让我自己买点零食吃。我上车后掏出来看是两张很崭新的十元大钞,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也不敢告诉妈妈,因为外婆说不要告诉别人,就这样我捂着这钱回到了三明。直到多年后我才和母亲谈起当年外婆偷偷塞钱给我的事情,母亲很难过地说,外婆一向很节俭,舍不得吃穿,攒的钱却都给了儿孙们。我当时听了懊悔的要命,要是当时还给外婆,或许还能帮到外婆买些东西。

我还从母亲口中得知,这甜汤不是一般的人能喝到的,只能给远道而来的至亲作为洗尘之食而呈上的。越甜代表越亲,在端者的心中地位越重。而且鸡蛋都是自己家下的土鸡蛋,很营养的。我听了以后,决定如果下次回来,一定要一口气喝完。但是,我再也没能喝到外婆端上的鸡蛋汤了,这是我毕生最后悔的事。

当我再次回到故乡,已经是六年前的事情了,我连最爱的外婆外公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两位可爱的老人的脸庞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可是却再也不能亲眼看到他们,去握着他们的手说出我对他们的思念了。我看到的是他们的遗像,虽然依旧和蔼可亲,虽然依旧熟悉无比,但却已是阴阳两世。当时舅舅依旧按照老习俗,端上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鸡蛋汤,我看着汤,掉了泪水,母亲连忙拭去我的泪水,说不许哭,回来好好的哭什么,应该高兴才是。我没敢说出我的思念,我也没敢继续掉泪,只是大口大口喝着汤,依旧很甜,可是再也没有了外婆的味道。

我想起了外婆一大早把我叫醒,端了一个大海碗,笑眯眯地望着我,自己舍不得吃,让我独自一个人慢慢吃完了那只香香的清蒸大螃蟹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婆和我坐在石床上,她讲着故事让我睡觉,而我总是听了一个又一个,不想睡觉,淘气地让外婆很晚很晚才睡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总是教我学会节俭,让我学会如何节省着用纸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叼着一根烟坐在床头亲切地和我说话让我好好学习的那段时光;我想起了外公外婆盼着我回来却只是盼来零星的几封短短的信一定非常失落难过的那些年;我想起了外公外婆拉着我的手依依不舍不愿我这么快就回三明的神情……我不懂得珍惜,所以只能接受惩罚,让我失去至爱亲人的惩罚。当我懂得如何珍惜的时候,时间却难以倒流,我再也回不到小时候,我再也无法报答外公外婆对我的恩情了。我曾告诉二老会好好地找一段时间来专心陪着他们,可是当我有时间的时候,已经无法完成这个心愿了。

如今,端上这碗鸡蛋汤的是已经步入中年的舅母,感慨时间易逝的同时,我慢慢地用汤匙喝着这甜甜的鸡蛋汤,用力地吸了一口气,忍着眼里正在打转的泪水……

所以,当能拥有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珍惜,否则,一旦失去,才知道那是撕心裂肺的心痛,那将会是一辈子追悔莫及的回忆。趁我们的父母还健在,趁我们的亲人还健在,多陪陪他们,多和他们说说话,有空,一定要常回家看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