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笔构网

2025-03-15报告

请欣赏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县财政预算安排2021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174万元,用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质。根据《桂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21年度财政资金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桂财绩〔2022〕7号)有关要求,现将2021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绩效自评如下: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概况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湘财绩〔202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2021年我县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年初预算安排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20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174万元,实际实施并下达预算指标173.65万元。

(二)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农村公路养护线路有S345等26条路线314.861公里,共有25个养护工班;计划将15条路线87.062km纳入“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质,投入174万元。

(2)项目年度专项资金预期目标、绩效指标设定目标都已达到,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每公里建设资金有所节约,节约资金用于年报外的通组公路及扶贫公路,通过对全县农村公路专项资金的全部投入,全县农村公路路况得到大幅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发挥较大效率。

(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本级预算174万元,全部到位并当年“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使用率100%。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严格执行本单位关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路字[2018]39号)、《桂阳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路字[2018]28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路字[2018]37号),对项目进行审核,符合本单位报账审批程序,及时进行账务核算。

二、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一)主要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度绩效完成了全部的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农村公路县道养建设58.871公里,农村公路乡道建设17.967公里,农村公路村道建设10.224公里,合计87.062公路。

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度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达到公路建设养护有关考核要求。硬化路肩宽度≥0.5m,浆砌水沟高1.2*宽0.8,清灌缝里程90km,增设交通标志牌、反光镜数量92块。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采用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承包人、乡镇主管交通领导共同考核验收,根据考核及验收程序,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3.时效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度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于2021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达到年前时效目标。

三、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绩效预算考核目标,根据政府采购程序,签订了2020年“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合同,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控制变更金额,按变更程序办理,并根据施工进度下拨建设工程款,从而控制降低建设成本,“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指标约有降低。

(二)主要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减少大中修次数,每减少一次,可节约养护费用 45%~50%,节约资金。

2.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从社会效益评价,工程完成后,改善沿线的农村公路路况,原来路面断板、下沉地段较多,路肩水沟损毁严重,路面宽度较窄且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得到根治,该项目实施后,加大了公路通行能力,极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3.可持续影响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项目根据进度发放工程款,施工过程实行巡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通报,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当地农村公路的交通状况和道路的通行能力。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降低养护成本,带动沿线及周边区域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4.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设成本降低,沿线村民得到实惠,消除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经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97%。

四、存在的问题

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桂阳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由于已硬化的通组公路未列入年报范围内,日常养护经费不足。

有关建议

我建设养护中心将加强项目管理,将通组农村公路纳入年报中。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每年增加“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里程。

(2)主要经验及做法通过政府采购程序采购项目,严格项目管理,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建设工程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2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县财政预算安排20xx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174万元,用于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质。根据《桂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财政资金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桂财绩〔20xx〕7号)有关要求,现将20xx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绩效自评如下: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一)专项资金概况

为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10号)、《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湘财绩〔20xx〕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20xx年我县财政绩效评价工作计划,年初预算安排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20xx年预算绩效评价“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174万元,实际实施并下达预算指标173.65万元。

(二)专项资金预期目标完成程度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农村公路养护线路有S345等26条路线314.861公里,共有25个养护工班;计划将15条路线87.062km纳入“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质,投入174万元。

(2)项目年度专项资金预期目标、绩效指标设定目标都已达到,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每公里建设资金有所节约,节约资金用于年报外的通组公路及扶贫公路,通过对全县农村公路专项资金的全部投入,全县农村公路路况得到大幅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发挥较大效率。

(三)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财政本级预算174万元,全部到位并当年“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使用率100%。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项目严格执行本单位关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路字[20xx]39号)、《桂阳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桂路字[20xx]28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桂路字[20xx]37号),对项目进行审核,符合本单位报账审批程序,及时进行账务核算。

二、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一)主要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度绩效完成了全部的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农村公路县道养建设58.871公里,农村公路乡道建设17.967公里,农村公路村道建设10.224公里,合计87.062公路。

2、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度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达到公路建设养护有关考核要求。硬化路肩宽度≥0.5m,浆砌水沟高1.2x宽0.8,清灌缝里程90km,增设交通标志牌、反光镜数量92块。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采用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承包人、乡镇主管交通领导共同考核验收,根据考核及验收程序,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合格。

3、时效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度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项目于20xx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达到年前时效目标。

三、成本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绩效预算考核目标,根据政府采购程序,签订了20xx年“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合同,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控制变更金额,按变更程序办理,并根据施工进度下拨建设工程款,从而控制降低建设成本,“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成本指标约有降低。

(二)主要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1、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经济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减少大中修次数,每减少一次,可节约养护费用45%~50%,节约资金。

2、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从社会效益评价,工程完成后,改善沿线的农村公路路况,原来路面断板、下沉地段较多,路肩水沟损毁严重,路面宽度较窄且急弯、陡坡危险地段得到根治,该项目实施后,加大了公路通行能力,极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3、可持续影响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项目根据进度发放工程款,施工过程实行巡查,对工程质量安全进行通报,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改善当地农村公路的交通状况和道路的通行能力。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降低养护成本,带动沿线及周边区域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4、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预算绩效管理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建设成本降低,沿线村民得到实惠,消除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经问卷调查群众满意度达97%。

四、存在的问题

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桂阳农村公路“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后,由于已硬化的通组公路未列入年报范围内,日常养护经费不足。

有关建议:

我建设养护中心将加强项目管理,将通组农村公路纳入年报中。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每年增加“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里程。

(2)主要经验及做法通过政府采购程序采购项目,严格项目管理,抓好工程质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建设工程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3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依据

《关于东至县昭潭至龙泉公路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池发改交运〔20xx〕154号)、《关于东至县昭潭至龙泉公路改建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池交建〔20xx)15号)

2、项目主要内容

昭龙路路线起点位于昭潭镇谭东村,与S222(K28+900处)相接,起点桩号K0+000,道路沿途经过黄荆港村、何村村、下畈村、曹村、龙泉街道,终点位于龙泉镇龙泉村,与官石路相交,终点桩号K13+440,路线全长13.440km。

针对K4+20-K13+440段老路纵、横向裂缝、龟裂、沉陷等病害问题,K0+395-K4+200段路面宽度不足问题,总投资2422.41万元,对昭龙路进行老路病害维修处理和拓宽改造建设。建成设计速度30km/h、路幅宽度6.5m行车道+2x0.5m土路肩的三级公

(二)项目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

1、总体目标

针对K4+20-K13+440段老路纵、横向裂缝、龟裂、沉陷等病害问题,K0+395-K4+200段路面宽度不足问题,总投资2422.41万元,对昭龙路进行老路病害维修处理和拓宽改造建设。建成设计速度30km/h、路幅宽度6.5m行车道+2x0.5m土路肩的三级公路,并申报安徽省20xx农村公路品质示范路。通过道路的改建,助力龙泉、昭潭两镇全域旅游的开发,方便沿线群众出行,拉动两地经济的发展。

2、年度目标

20xx年昭龙路改造工程建设任务13.44公里。

3、完成情况

全部完成

(三)项目实施时间、主管部门及实施单位

项目实施时间为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项目主管部门为县交通运输局,实施单位为县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

(四)项目评价期

项目评价时间起自20xx年1月1日,截至20xx年11月30日止。

二、绩效评价结论

昭潭至龙泉县道公路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保持环境原貌,尽量避免大规模开挖山体和填埋沟渠,综合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在对公路拓宽改造的同时,注重绿化提升、路景融合。在穿田、穿村庄路段,通过绿化带、挡墙、边沟等方式合理做好路田、路宅分家。实施过程中节约用地、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路线和资源,提高投资效益。

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公路建设技术标准等技术要求实施,工程质量优良、安防设施完善,附属设施完备、路域环境优美。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农村公路工程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发展方向,总结经验并将广泛推广。项目完工后第一时间移交县农路中心管养,安排专业养护人员进行精细养护、规范管理,同时依托乡村道路专管员和路长制开展定期不定期巡查,确保公路管养到位,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三、评价指标分析

1、项目决策(12分),评分12分

(1)项目申报规范(3分),评分3分。我县20xx年昭龙路改造工程总里程13.44公里,由县级申报,市级下达批复文件,申报资料齐全、真实。

(2)项目审批合规性(3分),评分3分。符合市级审批制度,东至县昭龙路改造工程由市级审批

(3)绩效目标合理、明确性(2+4分),评分6分。

项目总体及年度目标合理且明确。

2、资金落实(8分),评分8分

昭龙路改造工程资金已落实,资金安排符合国家及政府规定,资金按工程进度和合同约定及时拨付。

(二)过程(30分),评分30分

1、项目管理(20分),评分20分

(1)制度建设及执行(2分),评分2分。昭龙路改造工程参照有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执行。

(2)组织管理(1分),评分1分。组建昭龙路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明确成员,人员配备符合要求。

(3)项目建设“四制”执行情况(2分),评分2分。一是强化业主管理。昭龙路改造工程由县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担任项目建设管理法人,组件项目管理办公室,参与扩面延伸工程的实施。二是落实招投标制。依托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组织招投标,严格落实预算评审制度。三是强化工程监理。为加强项目监管,通过公开招标产生监理单位,进行监管控制。四是严格签订施工、安全、廉政三项合同,并严格执行合同约定。

(4)安全管理(2分),评分2分。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都建立了单独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得以落实。施工单位配备了安全生产监督员,在工程建设中无发生事故。

(5)质量监督(3分),评分3分。由项目法人向县交通质量监督站申请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项目法人建立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质监部门开展质量安全监督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整改。

(6)竣(交)工验收(3分),评分3分。各项目均按规定程序办理了交工验收。

(7)资料报送情况(5分),评分5分。自评资料齐全、真实、准确,并按时报送。

(8)项目公示情况(2分),评分2分。各项目均在施工路段设置项目公示牌,公开建设计划、补助政策、招投标、施工管理、质量监督、资金使用、工程验收等七项内容。实行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调动发挥老党员、老村干的监督作用,组织群众参与管理和监督工作。

2、财务管理(10分),评分10分

(1)制度建设及执行有效性(2分),评分2分。参照已有农村公路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执行。

(2)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评分4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上级补助资金全额用于工程直接费用,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违反资金管理规定的现象。

(3)会计核算(2分),评分2分。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符合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

(4)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2分),评分2分。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

(三)产出(25分),评分25分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8分),评分8分。

本年度目标任务共13.44公里已全部完成。

2、项目完成及时性(5分),评分5分。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均100%。

3、质量达标情况(5分),评分5分。各项目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合格后,组织第三方质量检测,数据显示质量达到合格要求。

4、技术规范符合程度(2分),评分2分。路面结构层厚度、路面宽度、长度均符合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技术要求。

5、中央及省补资金使用率(5分),评分5分。中央及省补资金使用率100%。

(四)效果(25分),评分25分

1、社会效益(8分),评分8分。通过实施工程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社会公众、周边村民群众满意度较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政府威信;维护社会发展公平等社会效益显著。

2、生态效益(2分),评分2分。通过工程的实施,路边生态修复情况较好,路边绿化优良率高,路面清洁情况较好,项目生态效益显著。项目重视沿线绿化工作,绿化率较高;沿途路边居住村民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没有在路肩种菜的现象,自觉性较高。

3、可持续性影响(5分),评分5分。为切实抓好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工程,乡管员经培训后全部上岗,全面建立农村公路管养制度。

4、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评分10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发放了20份调查问卷,社会公众对道路质量、标识标牌、政务公开、建设协调、交通便捷、出行时间等方面都较为满意。

四、评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本次绩效评价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项目管理有待加强。

五、相关建议

加强项目管理。不定期深入项目一线督查指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施工单位推进建设工作进度。

六、评价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285号);

(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皖政〔20xx〕115号);

(四)《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财绩〔20xx〕1114号);

(五)《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

(六)项目实施单位按照本次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申报书、项目自评报告、数据统计汇总表;

(七)评价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等获得的资料等;

(八)其他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4

为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按照原州区财政局《原州区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原政办发〔2017〕32号)文的要求,须对列入2021年重点项目的“2021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工程”项目开展绩效目标自评工作。我单位组织开展此次绩效评价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原州区行政审批局《关于原州区2021年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路线分布于原州区境内,涉及14条公路,路线全长100.12公里,分别为C481范马沟-梁家庄、C396G309-海坪、C233海坪-上坪、C220高红-程儿山、Y231石庄-冯洼、C445杨南路、Y218杨蒋路、Y307河程路、C364骆驼河-槐沟湾、C211庙高路、C245撒姚路、C448下青石-潘家堡、零星工程、桥梁部分。项目总投资概算1068.25万元,资金来源分别从车购税和支持巩固脱贫攻坚和衔接乡村振兴债券资金中安排,解决。项目建设期间2021年8-11月。

根据关于印发《原州区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年终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原乡振组发﹝2021〕5号文件),对项目进行了年终调整,调整后2021年资金规模为1030万元,资金来源分别为从车购税和支持巩固脱贫攻坚530万元和衔接乡村振兴债券资金500万元,项目路线分布于原州区境内,涉及14条公路,路线全长100.12公里,分别为C481范马沟-梁家庄、C396G309-海坪、C233海坪-上坪、C220高红-程儿山、Y231石庄-冯洼、C445杨南路、Y218杨蒋路、Y307河程路、C364骆驼河-槐沟湾、C211庙高路、C245撒姚路、C448下青石-潘家堡、零星工程、桥梁部分。

本工程合同段长约100.12公里,为新建项目,全线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设计/三级/乡村二级标准维修。合同总价为898.2466万元,工程期限为2021年8-11月。

本工程现已完工完工时间为2021-11月。我局积极与乡村振兴局、财政、审计部门协调,计划于本年12月底之前完成交工验收和决算工作。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1、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1)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该工程2021年资金规模1030万元,资金到位103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其中分别从车购税和支持巩固脱贫攻坚530万元和衔接乡村振兴债券资金50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资金0万元,本年度实际支付755.2239万元。

(2)项目实际支出金额

截至绩效评价日,项目实际完成支出755.2239万元。

2、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资金管理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项目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专款专用。由自治区财政厅下拨资金到固原市原州区财政局,再由财政局将款项拨到固原市原州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账户。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原州区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年终调整)实施方案》的通知(原乡振组发﹝2021〕5号文件)、《原州区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原政办发〔2017〕32号)我单位按下列步骤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1、前期准备。我单位抽调专人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并到项目现场了解被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并据此设计评价工作方案和相关表格。工作组与有关人员及项目执行单位确定联络机制。

2、实施情况。项目绩效评价实施步骤:

(1)收集核查资料。收集该项目相关政策文件、资金拨付明细、项目申报及审批等资料;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申报、评审、公示、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是否符合要求,资金分配、发放是否合规,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挤占、截留、挪用等情况。

(2)与项目管理和项目执行负责人面谈,了解项目管理与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分析项目绩效控制的关键因素,并了解实际控制状况。

(3)召开座谈会。组织项目单位、扶贫、财政等相关部门及受益农户代表等召开座谈会,听取该项目情况介绍。

(4)现场查看。深入每个项目点调查走访,发放问卷调查。

(5)得出评价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结论

通过原州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局“2021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工程”项目的绩效目标评价,项目申报、审批严谨健全,建立了项目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并得到执行,项目完成符合基本要求;项目实施对改善农村公路通行状况,保障了农村经济及生活便利,完善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减轻了当地农民的负担。根据从项目投入、产出和绩效三类方面的绩效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检查情况,该项目整体绩效分值100分,实得96.08分。

四、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投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预算执行率:按年初预算数/年度预算执行数计算,完成目标值达到73.32%。

(二)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 数量指标(完成工程量):

项目路线分布于原州区境内,涉及14条公路,路线全长100.12公里,分别为C481范马沟-梁家庄、C396G309-海坪、C233海坪-上坪、C220高红-程儿山、Y231石庄-冯洼、C445杨南路、Y218杨蒋路、Y307河程路、C364骆驼河-槐沟湾、C211庙高路、C245撒姚路、C448下青石-潘家堡、零星工程、桥梁部分。

2.质量指标:

2021年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工程,均严格按照《原州区2021年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年终调整方案》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设计,规范组织扶贫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区交通局负责对项目的质量采取不定期对扶贫道路建设项目开展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项目质量均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3.时效指标:

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征地方面的问题,需要反复沟通;同时,因村民、施工难度、乡村振兴相关工作影响了工期验收。这反映出项目管理工作做的还不够精细,与项目相关部门的沟通还需要改善和加强。

(三)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是保障沿线群众和车辆出行安全,实现固原市“精准扶贫”、于2020年同全国同步脱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实现固原市交通运输“十三五”规划、增大农村公路通达深度的需求;本项目的建设是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实践精准扶贫、集中扶贫、让原州区贫困地区完成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本项目的建设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新进展。

2.项目实施的可持续影响分析

扶贫道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助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便利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与城市的信息交流,扩大了农村对外沟通交往程度,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城乡差别缩小,农民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根本转变,城乡生活也将实现和谐交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我们对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大家普遍认为:项目工作组在项目改造期间建设施工单位均与项目所在村组相处关系很好;虽然施工期间发生过一些冲突,但冲突处理结果能接受;施工期间虽有给所在村组带来不便,但困难不大;该项目对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性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对项目本身的总体态度非常满意。

五、绩效自评工作的建议

1、做好前期调研及环境考察工作,尽快做出施工方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前期要做好预防措施有效应对。

2、健全组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对于秋季道路水毁维修建设实现目标考核制度,严格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对优秀的建设管理团队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扩大路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对超重超载车辆依法打击;由于村组道路路线较长且比较分散,仅靠专职的路政管理人员很难管理,因此可以聘用乡村路政协管员分片管理。

3、区交通局负责对项目的质量采取不定期对扶贫道路建设项目开展督促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规范组织扶贫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5

(一)项目基本情况

施甸县由旺镇禾木自然村农村公路项目,农村公路网建设项目,保发改基础〔20xx〕1号下达建设计划,经施甸县交通运输局施交发〔20xx〕45号文批准设计,路线总长3.68468km;其中主线起点位于躲安村木林,止于乔木二组公房,全长1.54451km;支线一位于躲安村,全长0.67065km;支线二起于躲安小学,止于回龙村,全长1.46952km。全线无较大河流及铁路。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施甸县财政局关于20xx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要求,本单位及时进行布置、组织所属项目预算用款情况自评工作,成立评价小组,进行现场核查。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1.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项目到位资金311.808万元(其中政府到位160万元,农发行融贷款151.808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项目完成建筑工程总投资389.7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340.47万元),目前已支付272.376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严格工程造价控制,精打细算,精心组织管理,认真核实工程数量,完备计量签批手续,加强预决算管理。建筑工程总投资389.76万元,建筑工程投资340.47万元,目前已支付272.376万元。工程款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支付实行月进度拨款,每月拨付完成金额的80%,工程(竣)交工验收审计过后拨付完成总金额的95%,剩余5%作为质量保证金,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全额拨付施工单位。

2.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工程于20xx年4月开工建设,至20xx年4月完工。基本二级混凝土路面全长3.68468公里。工程正在准备进行交竣工验收工作。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主线起点位于躲安村木林,止于乔木二组公房,全长1.54451km;支线一位于躲安村,全0.67065km;支线二起点躲安小学,止于回龙村,全长1.46952km。全线无较大河流及铁路,路线全长3.68468公里。促进了施甸县由旺镇禾木自然村发展,带动两个乡镇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方便,生活水平提升。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人民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绩效目标已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如期完成工程量,正在进行交竣工验收准备,如期拨付施甸县由旺镇禾木自然村农村公路项目的本年度上级下达预算资金。自评为得分89分,自评等级为良。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为使绩效评价结果得到合理应用,应将此次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建设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是绩效指标、指标性质希望上级部门给予统一的说明。二是项目绩效已完成,但资金拨付没有跟上,至今欠工程款约20%还没着落。建议县财政局加快资金筹措,及时拨付项目资金。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没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建设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6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20xx年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及风险补偿金

(二)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区乡村振兴局用足用好用活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积极应对因新冠疫情造成对困难群众增收的影响,对符合办理扶贫小额信贷的非卡边缘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及达到无还本续贷、展期、延期、追加贷款、风险补偿条件的及时予以支持和办理,做到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应展尽展,做到确保不因疫情而影响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按季度及时为20xx年、20xx年、20xx年投放、20xx年投放的3年期扶贫小额信贷按基准利率进行贴息。20xx年应发放贴息资金907.94万元、配备风险补偿金250万元,因财政困难导致20xx年未拨付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前期准备

隆阳区扶贫办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分管财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评价工作组,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安排,按照相关项目的政策规定、财务会计制度,设置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区乡村振兴局根据各股室实施管理职能,进行自评。

(二)组织过程等相关情况

加强项目绩效管理,贯彻落实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机制,从项目绩效目标编制入手,加强财政资金的跟踪问效,及时纠正绩效偏差,延伸财政管理链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根据《保山市隆阳区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扶贫小额信贷)—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的通知》(隆财农〔20xx〕16号)文件,下达资金1300万元,20xx年结转于20xx年,其中: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1050.00万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250.00万元,下达资金1300万元于20xx年末指标追减,资金到位x元,到位率为x%。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20xx年应发放贴息资金907.94万元、配备风险补偿金250万元,因财政困难20xx年拨付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x元,执行率为x%。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项目资金严格执行《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隆政办发〔20xx〕47号)、《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隆办发〔20xx〕126号)、《隆阳区脱贫攻坚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隆办发〔20xx〕127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办法》(隆办发〔20xx〕128号)等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管理要求,加强项目管理,严格项目计划。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产出指标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和时效指标,其中数量指标年初目标值:建档立卡脱贫户获得贷款年度总金额大于5000万元,年末实际完成20xx.3万元,完成率40.37%,未完成年初目标值;建档立卡脱贫户贷款申请满足率达到90%以上,实际完成100%;完成年初目标值;质量指标年初指标值:扶贫小额贷款还款率达到99%以上;贷款风险补偿比率控制在10%以内;小额信贷贴息利率(=1年期按1年期市场报价利率LPR确定,1至3年期按5年期LP下调20个基点确定),所有目标值;实效指标年初目标值:贷款及时发放率大于等于100%。所有指标均已完成年初目标值,完成绩效目标。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均已完成年初指标值,完成绩效目标。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满意度指标中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均达90%以上,完成绩效目标。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1.预算执行未完成。因受区级财力影响,导致20xx年贴息资金未在20xx年完成拨付。

2.年度获贷总额未完成。一是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是用于发展产业的贷款,自工作开展以来,剔除外出务工的脱贫人口,绝大多数发展生产的脱贫人口都已反复使用过小额信贷,小额信贷需求逐步萎缩。二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5万元的贷款额度无法满足贷款户的需求,使得部分脱贫人口转而去申请额度更大的“肉牛贷”、“信用贷”等贷款产品。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积极对接财政按要求及时拨付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二是加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宣传力度,力争扩大放贷规模;争取完成相应的投资绩效目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

20xx年项目的产出指标未全部完成、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均完成年初预定目标,绩效自评分为78分,自评等级为合格。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预计将于20xx年7月15日前根据相关要求将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在部门网站和区财政局门户网站“隆阳区财政预决算公开”专栏同时进行公开。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经验

一是强化前期工作谋划。做实项目实施方案,做到工作有规划,整体有部署,落实有程序。二是强化动态监控管理。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项目绩效跟踪,针对新发生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解决。三是强化资金执行进度管理。按照年初目标,规划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按序时开展工作,确保预算执行进度稳定,工作落实有序平稳。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项目绩效自评、公开、结果运用等方面不够完善。

改进的措施:一是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与管理的能力,保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全面推行公告公示制度。积极推进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公开公告,对资金安排、管理、使用等信息进行公开。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