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结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情结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情结的散文1:白米饭情结

文/咫尺天涯

我的童年处于家徒四壁的年代,再加上所处的是旱田地段,所以白米饭简直是富贵的象征,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是逢上重大的节日,母亲才会从箱子里拽出一个又矮又细的米袋子,小心翼翼地舀出两瓢米,按着人口的分量不多不少地蒸出一锅饭。随着炉火的升腾,一股陌生的清香很快就会弥散于整个厨房了,我们宁愿舍弃玩闹,也要多嗅嗅这难得的美味,甚至惊诧于它通体的白色,也许这就是物以稀为贵吧。

对白米饭的记忆,因为特殊的经历才会显得刻骨铭心,回首过去,它似乎也见证了我成长的经历,更是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刚上小学一年级,由于母校正在翻建,所以每天早上都要和同龄的小伙伴步行到六里外的分校去上学,路程实在太远,早上只得带够中午的饭食,下午放学后再回家,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劳苦,而且中午的休息显得惬意自如了许多,但这也难为了父母,他们不知道为我带什么好,带稀饭既没法拿又不抗饿,带干粮或是大馇子干饭,似乎又觉得亏待于我,母亲总是变着法子让我吃好,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让我带白米饭。早上,母亲在一片忙乱中让我起床,我揉着双眼来到厨房,总见屋地中间摆放着一个泥质火盆,里面承装着满满的炭火,上面支着一个铁制三角架,一个铝制饭盒摆放在一角,“嗤嗤”的喷着热气,盒盖随着热气的升腾一上一下轻轻翕动着,满屋的米饭香气立刻令我清醒起来,我急忙洗漱完成,母亲麻利地把一盒米饭端在我面前,用勺子在米饭中间划出一条线,我知道母亲的用意,她让我吃一半当做早饭,留下的空间装一些菜再加上剩余的米饭,那就是我上学中午的饭食。我一边吹着热气,一边贪婪地吞咽着洁白的米饭,越吃越香,常常越过了界限,有时更是狡猾地从下面掏空,尽管上面并没有侵占中午的分量,母亲常常阻止我的侵略行径,这是我上学的优待,弟弟妹妹起床的时候,我早已满身余香地走在上学的路上了,这样的优待会令我神清气爽一上午,然后一边上课一边期盼着中午放学,在同学面前掀开自己的饭盒,呈现的白色米饭会感觉自己特有面子,有一种炫耀的虚荣。有时候学校临时有事,需要中午放学,我和小伙伴们也要在学校把饭吃完再回家,空饭盒装在书包里,里面的勺子与饭盒四壁碰撞的声音随着我们的雀跃也在发出欢腾的响声,那个时代,物质虽极度匮乏,但欢声笑语却充盈于每一个角落,而且是朴实而真心的快乐。

上了中学,生活质量略有改观,但依然艰苦。我住校,学校只管做饭,清一色的馇子饭,早上是稀粥,中午晚上是干饭,菜是自己周一从家里带来的咸菜,在这样的伙食条件下,我们饥渴地扑在书本上,寻求精神食粮来满足自己的奢望。终于有一天,学校宣布了一条似乎要震惊世界的好消息,为了改善学生的饭食质量,学校领导决定,每周四的晚上可以吃一顿白米饭,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点改善都可以愉悦整个身心的,因为我们自始至终都是无求于人的。放学后,是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听见食堂管理员一声哨响,整个校园的同学们都会如潮水般向食堂涌来,生怕来晚吃亏似的,尤其是周四傍晚,场面更为壮观,在没有开饭的时候,食堂外就陆续围了很多人,一边说笑着一边巴望着里面工作人员的忙乱,那白色的米饭更是诱惑着同学们的眼球,越是如此,心中的饥饿感就越发显得强烈,哨音一响,人们蜂拥而入,挤胀了门,如是米饭有先知,也一定会吓破了胆,震悚着食客对自己的痴迷而表现出来的壮举。我也位列其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力求享尽每粒米的味道,然后巴望着下个周四的到来。

到了高中,上了大学,白米饭自然成了唯一的主食,逐渐麻木地失去了知觉,直到结了婚,忽然又有了一段记忆。结婚后,终于结束了自己四处住宿的漂泊,生活安定了,日子也渐渐舒心起来,自己的体重随之与日俱增,甚至创造了一年增长五十斤的记录,妻子为了限制我的体重而限制我的饭量,那时候吃什么都香,尤其是一掀开电饭煲,我时常会闭上双眼,晃动着脑袋,深深地吸一会儿大米饭飘散的清香,感觉这样的美味就是不吃菜也可以满足自己的肚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也常常趁妻子不注意偷偷为自己添加点米饭。终于,体重得以控制了,但对米饭的感觉又忽而平淡了。

现如今,屋外常常响起“大馇粥,一块钱一水舀子”的叫卖声,我常常端着一个小盆去楼下买上一份,慢慢品味小时候的味道,忽然感觉它原来也是那样的甘甜。偶尔也会打电话,让父母给我捎寄来一些小时候一见就反胃的馇子或玉米面,来调剂自己日益单调的饮食。时过境迁,白米饭由当初的奢望到现如今的寻常,在它身上凝聚了我的一段情结,更见证了我的成长历程,每每端起它,常常感觉它不仅填充了我辘辘饥肠,更充盈了我的内心世界,让我在记忆回味中感慨颇多,它通体的白色和诱人的清香演绎的故事必将在我脑海中封存,成为永久挥之不去的传说。

关于情结的散文2:谷雨情结

文/蒋韶

对于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谷雨,关中人情有独钟。

“清明种树,谷雨种田”,谷雨时值春末,我国大部分地区霜雪过去,气温回升,雨水增多,田家一年的辛勤劳作正式展开。此时南方稻秧初插,北方棉花新种,池塘里浮萍萌绿,茶农忙着采制谷雨茶,渔民忙着“祭海”捕鱼虾,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陕西的关中人似乎更忙一些,除了插秧种棉,种瓜点豆等紧张农事以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民俗活动要做。

其一要祭仓颉。

仓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也是谷雨节的肇始人。传说这位生长在黄帝时代的老祖宗,仰观天象,俯察万物,劳心费力,创造了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汉字。这件事太震撼了,感动得老天爷给人间下了一场谷子雨,因之才有了谷雨节。

关中东部的白水县号称仓圣故里,据说仓颉就生在这里的杨武村,葬于武庄村。墓前的仓颉庙历史久远,一通《仓颉庙碑》便出于1800年前的东汉延熹五年,庙里的古柏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清明祭黄帝,谷雨拜仓颉,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人到仓颉庙祭拜祈福,谷雨节的庙会更是规模盛大。历时数日的白水谷雨庙会传承已久,1949年前由白水县洛河以北百余村庄成立的十个大社轮流主办,届时数以万计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祭祀、赛社火、唱戏、贸易等活动,当地人家更是早早就扫庭院,换新衣,蒸花馍,办酒菜,邀请亲友,热烈的民俗乡情,老远就能让人受到感染。近年出于文物保护的缘故,除祭祀大典外,庙会活动已经迁出了仓颉庙,但留下的民风民俗依然如火如荼。

其二是贴《禁蝎符》。

谷雨节在惊蛰一个半月之后,气候和暖,各种虫害开始活动频繁,土里生土里长的蝎子非常招人痛恨,所以关中农村有贴《禁蝎符》的风俗。具体做法是每到谷雨这一天,人们收集清晨露水调配颜料,请善画之人在黄表纸上画《禁蝎符》,贴到墙上以求禁蝎驱毒。

《禁蝎符》的图案形形色色,有画农夫挥锄锄蝎的,有画钟馗用剑劈蝎的,有画金刚用火烧蝎的,有画哪吒风火轮碾蝎的,有画大公鸡啄蝎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都用红颜色在蝎子身上涂成血迹,表示蝎子已被杀死。同时还要附上咒语,如关中东部白水一带的咒语常常是“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三巡,蝎子立刻化为尘。”关中中部耀县一带的咒语常常是“谷雨三月中,天师到门庭。手执七星剑,斩杀蝎子精”。而关中西部的凤翔一带则因为有刻印年画的传统,所以《禁蝎符》也是印制,画面常常为一只脚踩蝎子口衔虫的大公鸡。咒语就变成了“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

其三者吃香椿。

香椿指香椿树的嫩芽,绿叶红边,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是一种着名的时令蔬菜。食之有健脾开胃、清热理气、抗菌消炎、滋润肌肤以及抗衰老、驱蛔虫等功效,很受人们青睐。香椿树在我国生长广泛,从东北到岭南均有栽植,但生长期不尽相同,就关中而言,香椿树没有大棚种植以前多在清明前后萌芽。早期的香椿芽量少价高,问津者不多,而谷雨时节香椿芽大量上市,老百姓就可以大快朵颐了。“雨前香椿嫩无丝,雨后香椿生木质”,谷雨过后,椿叶长大,人们就不再吃了。

关中人吃香椿,通常有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香椿卷豆皮等菜肴,进一步有炸香椿卷、炸香椿鱼、煎包子、包饺子之类,更进一步还有香椿炒竹笋、香椿炒虾仁、香椿海鲜粒、香椿拌鸡丝等等,但无论怎么吃,似乎总与鸡蛋、豆腐等高蛋白食材分不开,不知是否科学,但千百年的习俗,老百姓就喜欢这样吃。

除了繁忙的农事,还要祭仓颉、禁蝎符、吃香椿,甚至还要“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你说忙不忙?但忙得红红火火,忙得生机勃勃,这便是关中人的谷雨节情结。

关于情结的散文3:凉皮情结

文/峰岭

凉皮是可爱的食物,尤讨女人的欢心。夏天里一碗凉皮滑下肚,凉凉爽爽,自是惬意。但是在冬天,女孩子们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哧溜哧溜地吸着凉皮,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变成透心凉,看着也着实有趣。

我有很深的凉皮情结。从前在老家,凉皮是阳春白雪,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才能吃上。同样是大米,蒸成米饭就没意思了,但加工成凉皮就点石成金了。得头天晚上就泡米,次日一大早磨米浆,自家没石磨的要提好远到别人家磨。然后劈大块木柴,燃起呼呼大火在笼布上蒸。一般是奶奶烧火母亲蒸,呱嗒呱嗒地拉家常和白花花的蒸汽中只听一会儿啪一声响,那是凉皮甩到案板上的声音,一甩就是一摞,一蒸就是大半晌。放凉后切成条,堆一面盆,像一座小山。再备好菠菜、豆芽,以及葱姜蒜花椒酱油醋调成的汁,画龙点睛的油泼辣椒是绝对不能少的。然后一家老少围在一起,哧溜声此起彼伏。串门的、路过的、旁边地里锄草的都会喊来一起吃,一会儿工夫面盆就空了,肚子圆了。打个饱嗝,那个爽啊。

记忆中初遇凉皮是一日被外婆和母亲带着赶集,中午在小饭馆吃的凉皮。那滑爽香辣的感觉是如此深刻美妙,以至于外婆要给我擦嘴,我不让,还说嘴上油油的,好让别人知道我吃过凉皮。我那四五岁孩子的虚荣心,就这样被凉皮激了起来。如今我早已面目沧桑,但依然对凉皮一往情深。

克尔凯郭尔说:“足够奇怪的是,在人生的所有时期中,吸引住一个人的老是相同的东西”。人喜新也恋旧,吃着缕缕凉皮,其实是吃着早已由环境根植在自己生命里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结。它被我走到哪带到哪,如同拖着自己的影子。有一回我和女儿开玩笑:你哪是我娃,都不爱吃凉皮。她反唇相讥:你哪是我妈,都不爱吃肯德基。她迷恋肯德基不亚于我迷恋凉皮。

近来我对凉皮的感觉有了变化,好些凉皮制作平庸,让其失去了魅力不说,还有更可恶的事情。我们楼下有一家凉皮店,我每周都要去过瘾的。可某日吃着吃着闻到一股味道,那不是食物或调料的味道,而是化学品的很难闻很怪异的气味。突然联想到媒体报道某家蛮有名的凉皮店用塑料布蒸凉皮的事(因为省油),胃里一阵翻滚,恶心了好一阵,以至于落下了后遗症,再吃凉皮时犹犹疑疑的了。一次在一家饭馆要了碗凉皮,跟狗一样先凑在上面闻。老板白了我一眼:闻啥哩?放你的心,我家凉皮没有问题。可我咋隐约觉得还是有味道,吃了两口,又换到附近另一家凉皮店,重点了一份。因为能看到它的操作间里是用布在蒸。

凉皮,本来只是白生生纯洁的大米,现在却不敢这样认为了。我本不是一个讲究的人,可也不太吃凉皮了,为数不多的一个癖好生生地被掐断了。有时会想,什么时候有时间了自己蒸凉皮算了。可是,就算我能蒸出没有怪味的凉皮,我也不能去掉馒头里的增白剂、蔬菜里的农药,豆子里的转基因、肉里的瘦肉精……这样一想,竟悲观起来了。

关于情结的散文4:石板路情结

文/种植阳光

石板路情结

在外工作已有几年,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家乡村口的古榕树,想起那高高低低的稻草垛,还想到了富有乡村特色的瓦片……,而最让我魂牵梦饶的是村中间纵横交错的石板路。多少次,我梦见自己踏上了故乡久违的石头路,如同一个远行已久的游子回到多年不见的故乡。每当我回到故乡,看到石板路,我那颗属于熙熙攘攘尘世的不安的心灵会变得非常的恬静。我知道,不管我以后走到哪里,石板路烙在我脑海里的情结都挥散不去。

我经常意犹未尽地想起石板路是因为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回忆。小时候,每当太阳越过屋檐的棱角,投射在石板路上,现着斑驳的光线时,我就踏上石板路,穿走在温暖的阳光里,向村里的学堂走去。这时候,石板路也像是被太阳唤醒了,热闹起来。斜戴草帽的村民扛着犁耙牵着黝黑发壮的水牛走向他们熟悉的田野,牛儿呼朋唤友的声音穿巷而过;穿着碎花衬衣的浣洗姑娘手挽着装满衣服的水桶,谈笑风生,清脆的笑声荡漾在乡村的上空;背着书包的少年驶着铁圈,从人们的旁边不断掠过,身上的军绿色的书包在有规律地摇晃着,上面写着“为人民服务” ……石板路像个慈祥的老者,一边捋着花白的胡须,一边满足地看着这一切。石板路是多彩的、充实的,一如我儿时彩色的梦想。

石板路不仅留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而且也镌刻着祖辈的足迹。踩在厚实的石板路上,抚摩着泛黄的砖墙,思绪一下子穿越时空,回到了村庄发祥的年代。朴实的祖民门携妻带儿,穿州过府,来到了这块四面环山的土地上。要致富,先修路,祖辈们当然知道这亘古不变的生存哲学,于是他们肩挑背驮,把大大小小的石块一块一块地填进泥土中,如同填进一个个安家扎根的夙愿。敲击石块的声音、扬起的石粉预示着乡村的生生不息。物换星移,朝代更替,多少生命在这里诞生,又有多少人在这里作古。祖辈们的栉风沐雨、安居乐业、春种秋收都烙在了石板路上。石板路更像一幅历史卷轴,上面跳跃着几十代人奋斗的身影。

厚实的石板路像饱经沧桑的爷爷恬淡地包容着一切,在他面前,我愿意做一个撒娇的顽童,无须伪饰,不必矫情,更不需阿谀逢迎,还自己一个纯真;石板路也像温柔朴实的母亲,从小到大,一直对她的孩子谆谆教诲,让我在物欲横流中找到来时的路;有时候,我更觉得石板路是我儿时的伙伴,在奋斗的岁月里,他陪着我穿走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中。我找不到,也无须再找什么词汇形容石板路,因为它切切实实地在我身边,从未走远。

时下,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我在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欢呼雀跃时,也在眼睁睁地看着从未走远的石板路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当钢钎撬起一块块厚重的石板时,我如找不到回家的路的孩子般无助。

新的水泥路代替了原来的石板路。每次回到家乡,我怅然若失地行走在水泥路上,去捡拾那些还没有被水泥封住、零碎的记忆片段。我走走停停,给每一个熟悉的地方贴上思念的标签。侄子百无聊赖地跟我走着,从小生长在钢筋水泥世界里的他当然不会明白我的思绪万千。

随着村庄的变化,对于石板路,已经很少有人提起。我也是在当白天的喧嚣落下帷幕,周围安静下来的时候,就意犹未尽地想起石板路,亦或是在梦中找寻那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石头,找寻石板路上的点点滴滴。

关于情结的散文5:和平豆腐最相宜

文/黄文山

我有豆腐情结,每到一地,就想品尝当地的豆腐。应该说这个情结缘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一年,我随郭风先生到福建沙县出差。因火车晚点,到站已是21时,宾馆的餐厅当然早已收摊。接待我们的当地文联的朋友遂建议就在车站附近的一家小餐馆用晚餐。第一道菜上的就是沙县的油煎豆腐。郭风先生品尝后情不自禁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任何一个地方的菜肴,说到底,还是豆腐最好吃。

后来,在古田会址纪念馆用晚餐,席间有一道红烧豆腐,鲜嫩可口,大家赞不绝口。我想起郭风先生说过的话,心想,夫子之言,诚是哉。以后,豆腐吃得多了,发现各个地方的制作方法和味道其实并不相同。中国制作豆腐的方法相传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这位因阴谋叛乱而被逼自杀的封王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写过《离骚传》,编撰过《淮南子》,而且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对中国饮食的贡献,尤其是豆腐的发明,让国人足足饱享了两千多年的口福。

刘安虽然伏诛,但豆腐无罪,而且很快就走出淮南,游走四方,直至海外。做豆腐乃至烹煮豆腐的方法经过何止千万人手,自然也已千变万化,各领风骚。然而,始终恪遵淮南豆腐古法的恐怕已然不多,邵武和平是一处。

和平,古称禾坪。这里地势平坦,禾稻蕃熟,自古即是闽北要津,因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先到坎头村拜谒黄峭公祠。黄峭出生于和平的坎头村,他少时即十分聪慧,及长更是文才武略,曾任后唐工部侍郎,52岁时弃官归隐,回到故乡,创办了和平书院。峭公祠有副对联:“常来而不拒,久间而不疏。”黄氏子孙,不论离别故土多久,也不论多少代多长日子没有来往过,只要到了黄峭公祠,就是回到了家。至今,我仍能背诵黄峭公的《遣子诗》:“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嘱咐,晨昏需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峭公清醒地意识到“燕雀怡堂而殆,鹪鹩巢林而安”,他给自己的二十一个儿子每人一匹马一套家谱一份资财,让他们驰骋四方择地安身。这在当时确实是非凡之举。我最欣赏“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正是这种胸襟和远见,让黄氏儿郎四海为家,苗裔绵延。至今海内外峭公子孙已达四千多万。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情思,在一条浸润着四百年风雨的古街上,我品尝到了和平油炸豆腐的独特风味。新鲜的游浆豆腐经油炸后,色泽金黄,外韧内嫩,香软可口。许多路人禁不起香味的诱惑,站在街边炉旁,手捧刚刚出锅的炸豆腐饕餮一番。一般豆腐须用石膏或卤水点聚,但和平的游浆豆腐却是以老豆浆作酵母发酵而成。加工豆腐时将豆浆倒入特制的锅里,加进适当的母浆,再把豆腐脑舀起分成若干板,压干制成豆腐。这种古法豆腐的制作十分费时,仅让木瓢在豆浆上来回游动就需一个多小时,而从磨浆到出豆腐则要四五个小时。因此,每天的豆腐都是定量制作。

我们在这里吃了一顿豆腐宴,所有的菜肴都是豆腐,有红烧豆腐、油炸豆腐、泥鳅豆腐、排骨豆腐、铁板豆腐,煎、煮、炸、烩、烤,真是一种豆腐,百样做法,百种风味,让我大开眼界大快朵颐。

耐人寻味的是,面前这一块块鲜嫩的豆腐,无一例外都含有昨天的老豆浆。今天、昨天、前天……千年的光阴便这样经由这一缕缕老豆浆接续下来。和平每一块平平常常的豆腐里,都牵系着千年根本,游走着千年风云。

世间难道还有什么比豆腐更柔软又比豆腐更坚韧?千年游浆不断线的是豆腐,百菜尝遍觉得最好吃的也还是豆腐。

望着满满一桌黄、白、红、绿、紫五色杂陈的豆腐宴,我不由想起了黄峭公的《遣子诗》,想起书声悠远的和平书院,想起黄峭公祠前千年络绎不绝前来拜谒的子孙们。

关于情结的散文6:淡淡的年味,浓浓的情结

文/松林

常听人抱怨如今的春节没有年味了,我看不然,其实春节的年味都我们心中,而不问其外界的表象,当然以我讲,年味还蕴含着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等因素,何为这么说,且听我慢慢分解。

传统的春节在我们的心目中,应是外面鹅毛大雪,家里喜气洋溢的,二十多年前的气候非常寒冷,老妈往往在除夕清晨五点就起床了,先燃着两个煤炉,一个煮肉,一个烧水,中午煎过鱼后,就是炒什锦菜了,什锦是南京的家庭必炒的,就是把十多种素菜分别炒过后,再烩在一起用筷子拌匀了,其中有茨菰,豆芽,胡萝卜丝和千章等,我最喜欢吃菠菜,金正(黄花菜)和荠菜,往往能装一脸盆。母亲受外婆的影响,非常的重视除夕的菜肴,

年夜饭是大家期待的,因饭桌上才能拿到父母给的新衣和压岁钱,一家人其乐融融,饭后母亲也不闲着,拿起铁锅开始炸起了萝卜元子,我们则时而用手捻过放在嘴里,外面是鞭炮齐鸣,看着油锅里噼里啪啦冒出的青烟,那个热腾劲,就不想入睡,旧的一年即将过去,心里有多么的不舍。

次日晨,我们把父母给的钱用来买鞭炮,屋上的雪像帽子,圧在这座温暖的“宫殿”上,屋檐下的冰棱结的好长,如钢刺一般,我们愈加感到冬天的寒冷,我们把成串的炮仗撤散,点燃后扔在雪地里,雪里被炸个小坑,随即白雪里裹着红色的纸屑,为新春大地增添了一抹色彩。

过完了鞭炮瘾,我们便到邻家拜年,阿姨、叔叔喊个不停,并互道祝福,大人看到小孩懂礼,喜形于色,于是爪子,糖果和花生,大把的往口袋里揣,等到回家时,口袋里已经鼓鼓的了。

如今南京的冬天没有以前冷了,阳光普照,雪落到地上就化了,已经感受不到雪中过年的气氛,年味当然淡了许多。

南京是个外来人口较集中的城市,也是高校云集之地,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活力,平日人满为患的街道,唯有春节才能安静下来,人呢?原来腊月过后,许多人就已经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了,路上行人渐少,唯有车站人流摩肩接踵,感觉我们的城市不乏有些寂寞。

街上的小吃部、服装店、水果摊均已关门打烊,整个石城好像在唱空城计,我才愰过神来,平日讨厌的外乡人与我们争夺资源,我们是多么的离不开他们。

确实人的因素对节日的气氛有渲染作用,近来,一些外乡人在石城购房安家,成了名副其实的新南京人,从此他们不必赶在年底手提肩扛,大包小包的挤火车了,他们和我们一起留守这个城市,相信以后的年味还会回来的!

过去国内物资匮乏,肚里油水不多,每家每户都把好吃的留在过年,如今,食品比过去丰富了,购物也很便利,我们不必赶在过年才能体会那份快乐生活,但老人们依然执着于忙年,或准备丰盛的菜肴,说到底这是一种传统习惯,永远改变不了。

洋节对中国来说不是根深蒂固的,像浮萍一样,打心里热衷不起来,随着年龄渐长,对这些更加不屑一顾,所谓接轨就是拿来主义,好像除了西方制度这根高压线外,什么都能在东方的土地上栽培,生根和发芽;西方观念的冲击,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淹没了我们的传统,我很庆幸我们的春节并没有走向边缘,其中蕴含数千年的文化历史,谁说很轻易就能淡漠的,我们应该传承并延续,不能丢失。

童年的春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春节依然是我心中深深的,抹不去的情结。

关于情结的散文7:红包情结

文/李瑞华

春节闲赋在家,也曾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里,在微信、QQ群里发红包,抢红包。我倒没有多大的兴趣,孩子们却乐此不疲。平常走在大街上看见一毛钱也懒得拾起,在微信群里即便是抢到一分钱也如获至宝,那叫一个兴奋。

其实,在我的印象里,红包一直叫压岁钱,是过春节时长辈给孩子用红纸包裹的钱物。到现在已泛指为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馈赠礼金、送礼等,是实实在在的“地面”活动。而利用手机在微信QQ上发红包抢红包,是“空中”的,用食指一点就开拆的红包。

红包之所以“红”,我想,一是“红”在“利”上,有利可图,小虽小,可有人就看上;二是“红”在赌上。现在有好多红包微信群,专营红包,从1元到上百元不等;三是“红”在“手气”上,红包一来,众人哄抢,抢到大的感叹,抢到小的叹气,没抢到的叹惜;四是“红”在“情”上。干得好发红包打赏,做错了发红包道歉,生日发红包、节日发红包……老少皆“红”,群群通“红”。

其实红包的好处亦不少,一则方便支付;二则愉悦人心;三则联络情感。这样看来,红包不是生活,生活中却不能没有红包,只是我们如何对待她的问题罢了。

抢红包费时间。记得第一次抢到红包,可以称之为意外。那天,我无聊间点开手机,微信群里一个红扑扑的小方块,跃然跳进我睡眼惺忪的双眸,我随意地轻轻一点,立刻一枚金色的硬币缓慢地旋转,转了两圈,显示出一个明丽的数字——5.25。我立刻大吃一惊,仿佛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正好不偏不倚地掉进我的口中,又仿佛捡了一个大漏,兴奋而快乐得像一只幸福的小鸟,欢欢喜喜地迷上了抢红包的游戏。自从抢到了那个从天而降的大红包后,手机就不曾离身,时时刻刻地关注着微信群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翻出手机来查看,生怕错过一个超级大包,等着等着,突然手机响了,点开一看,一个红彤彤的红包跃然眼底,激动地点开一看,只有区区0.01元,这也太少了,简直无语,暗暗鄙视发红包者的小气,就把手机搁在一边,随后手机就一直悄无声息,等到午夜十二点时,群里顿时热闹了,开始了一轮不见硝烟的抢红包大战,但此次大战有个规矩,不能只抢不发,凡是领到最佳手气的就得发下一个红包,几轮混战下来,我零星地抢到了0.03、0.01、0.1元等等,加起来还不到5毛钱,但却抢到了两次最佳手气,两次最佳手气分别是0.68、0.57元,加起来还不到两块钱,但发出去的红包必须包两块钱,这样算下来还赔了整整三块钱,赔了些钱就不服气,立志要把本给抢回来,就一直抢一直抢,抢到最后整整赔了五十多块钱,可谓损失惨重,加之已经抢到凌晨两点多,已经昏昏沉沉,只能怀着不甘的心情,退出了如火如荼的抢红包大战。

其次为了这不足几十块的红包,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几日的时光白白浪费在几分几分的红包里,以此类推那些沉迷在打麻将、打牌、玩彩票的人身上,他们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馅饼,损失了多少时间成本。如果把这些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上,我想他们早就脱贫致富了。

其实说归说,也不能一棍子把这红包打死。最起码,这红包喜庆,红色是吉利和吉祥的象征。当我们把一颗祝福的心,放在一个小小的口袋里面,分发给自己的朋友亲人。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心意满满哒。

网络红包是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又一个奇异的款式。无论你是打开游戏的网页,还是任意公司的产品宣传,都会有红包吸引关注的眼球。春节晚会也因为微信红包的添入,增加了很多年轻的观众。佳节的祝福啊,生日的祝愿啊,结婚的贺礼啊,足不出户轻轻地点击一下手机的屏幕,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简单的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全部笑纳。

感情一再疏远的原因,或许就是,我需要你的时候,而你恰好都不在。我们都已成家立业,身在异乡,和亲人同学都是聚少离多,其实也应该感谢网络时代进步的今天,虽然相隔万里,语音和视频仿佛近在咫尺。红包给予我们的无论从古代压岁钱的平平安安,到现代微信红包的情感传递,礼尚往来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络感情,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良好方式。

看大街小巷那些倩男靓女们,都忙忙碌碌的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屏幕;在家里也都不言不语,看自己的朋友圈;原本面对面交到对方手里的红包,也不需要见面了。手机方便了,人与人的语言好像少了,心与心好像距离更远了。

可我想说因为距离我们不能经常见面实属不是我的初衷,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和很多年前相识的朋友。我们因为缘分相知,绝不会因为距离而相隔,我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和时间让我们看着彼此增添的白发,坐下来呡一杯清茶,好好叙叙旧,说说心里话。

关于情结的散文8:老公与鱼儿的情结

文/秋水伊人勋儿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每每想起唐代诗人张志忠的这首诗,我总会情不自禁暗然失笑,因为老公曾是垂钓一族,每逢艳阳三月,阳光明媚,冰消雪融,柳芽吐翠,不管这塞外的鱼儿肥与不肥,老公便会与他的渔友们相约于水湾僻静处托竿甩线,晨幕中、夕阳下,那份闲情逸致好是惬意。

其实说起老公和鱼儿的情结,还真得细细道来……

----题记

吃 鱼

老公身宽体胖,大家都说老公有一副福相,而老公却说是她爱妻的好厨艺把他给“喂胖的”,成天闹着要减肥,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肥”不仅没减,反而剧增。每每谈及此话题,老公言语间似有嗔怨,但更多的却是自豪。我也便在他的自豪中骄傲地扮演着他“出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娇妻的角色。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一日三餐,一以贯之、不厌其烦、无怨无悔地为老公和儿子烹调着可口的饭菜。

老公尤爱吃鱼,于是,在结婚之初家庭经济异常拮据之时,我也会隔三差五地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些“银两”奢侈一下,买上一两条鲤鱼、草鱼、或是市场上最便宜的鲢鱼、鲅鱼,或清蒸、或红烧、或煎炸;或咸香、或糖醋、或麻辣,变着法儿地满足老公舌下的那根“馋虫”。也就是在这种奢侈之中,我烹鱼的技艺日渐臻美。这不仅让老公总是口水涎涎,而且馋得老公的朋友们也经常光顾品尝。老公是性情中人,自然乐得邀朋友们来家做客,好与他们在品滋美味的同时小酌上“二两”,并“对酒当歌”,在他们面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显摆显摆他老婆的厨艺和好客,晒一晒他的幸福生活。

就这样,一来二去,在这“鱼宴”上,他们从吃鱼谈到了钓鱼,并且说钓就钓,购置了一应俱全的渔具、鱼饵,素描起了他们的《渔歌唱晚》垂钓图。

钓 鱼

被誉为“夏天的绿翡翠,冬天的白玉石”的生态右玉------“塞上绿洲”,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不乏垂钓的好去处。长城脚下的韩庆湾,南山公园的曹虎屯,中陵城畔的常门铺……只要是水湾静处,老公和他的渔友们便无处不往。

我常常调侃地说老公像一只“窝冬”的猫。因为除却冰雪覆盖的冬季,他会“猫”在家里外,春、夏、秋三季,只要是闲暇或是节假日,他都会和他的渔友们在晨幕中出发,然后独坐湖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①。有时,甚至夜不归宿 ,留恋在平湖秋月中,和他的渔友们“秀”一把AA制,你的酒,我的肉,披星戴月,来个“花底消歌春载酒,江边明月夜投竿”。②

时日久了,家里家外忙个不停的我面对老公这种近乎痴迷的钓鱼嗜好,当然开始了不停地絮叨和抱怨,然而,每逢“战火”欲起时,老公却总是憨憨地逗我说:“别生气,别生气,我是为了咱们‘连年有鱼’。”弄得我哭笑不得。后来,我也渐渐想开了,老公本分老实,不输不赌不“花心”,就这么点爱好,容了他罢了。于是,便不再计较他的早出晚归,随他去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面对我的豁达,老公对钓鱼虽仍热衷却不再痴狂,渐渐顾起了家,也顾起了我的感受,在我辛劳时,总是默默承担起家务。许是夫唱妇随,我不再对老公钓鱼“耿耿于怀”,甚或有些喜欢。老公也总是很会“审时度势”,在我心情不好或工作压力大时,会带着我和儿子与他一起去钓鱼,调节我的心情,一家三口寓“钓”于乐,倒也其乐融融。

一日,与老公垂钓于中陵湖畔,夕阳西下,橘色光影中,林漫漫,水淡淡,湖中快艇飞驰,湖面波光潋滟,好一幅诗情画意的唯美画卷。那时那刻,我才真正明白了老公为什么会对垂钓如此执着,那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恬淡追求。那时那刻,我也似乎看到了老公和他的渔友们悠然自得地在春日暖阳中,夏日浓荫下,亦或是秋日余晖间,投影出一幅:“一篙一橹一渔翁,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③的塞上垂钓风情图。

惜 鱼

老公爱鱼喜渔,钓鱼也总是满载而归。每每垂钓归来,将那大小“战利品”噗楞楞倒进大盆,老公总是满脸的得意,自夸自己深谙各类鱼儿的习性。

那一年,曹虎屯水库的鲈鱼正肥,老公的渔友们每天都会聚在曹虎屯等待鱼儿上钩 ,老公却偏偏舍近求远,骑着他的“五阳125”前往五、六十里以外的韩庆湾水库,去独坐“钓鱼台”。我颇为诧异,待问及缘由,更佩老公的人品了。原来曹虎屯水库被人承包了,鱼苗都是承包人前一年才投放的,代价不小,老公不忍破坏,才如此舍近求远。

说来也怪,曹虎屯水库的鱼苗投放得那么密,老公的渔友们每天也所获无几,而韩庆湾水库本已是无人看守的残塘,老公却每日“战果”丰硕,有时甚至还会有意外收获。那一日,大概是端午节前后,脸庞被风吹日晒得黢紫通红的老公笑呵呵地推门而入,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喊着“老婆,你看,今天钓到了一条大红鲤鱼。”说着,便噗楞腾将那条大红鲤鱼倒进盆里,我回首一看,果不其然,一条足有斤把半的大红鲤鱼早已惊恐地在盆里鱼跃。老公说,他听老一辈的钓鱼人讲钓到红鲤鱼是要放生的,因为红鲤鱼是传说中的“鱼精”,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信这个邪了,不过,他也不打算吃它,带回来是要留给儿子玩赏的。可是,第二天这鱼儿却偏偏死了,既已死,我便烹了给老公美餐了。

那一年的冬天,我得了一场大病,可以说是在“鬼门关”外绕了一圈又回来了,朋友们说我“大难不死”是因为“好人总有好报”,母亲说这是因为我“行善积德,善有善报”,而老公却郁郁寡欢,他说,我的这场劫难全因他钓了那条大红鲤鱼没放生,自责了很久。看着一向“无神论”的老公如此这般,我暗自窃笑。

未曾料,等我病好了,老公却从此戒掉了钓鱼的嗜好,把鱼竿等垂钓工具一应送给了昔日渔友,从此弃“钓”投商,琢磨起了经商做生意。他说我们以前的日子过得太清贫了,委屈了我和儿子,以后要好好挣钱,让我们过上殷实的生活。为此,我很感动,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公对我和儿子那份朴素的爱。

养 鱼

虽已不再钓鱼,但老公喜鱼爱鱼的那种情结我还是看得见、感受得到的。

我家对面有一家花鸟鱼虫宠物店,晴天丽日,店主便会把花儿、鱼儿,鸟儿等摆在门口招引路人,老公便成为了那里的常客。虽是常客,他却对花鸟总是不屑,只是常常逗留在形态各异的大小鱼缸前,专注地看各色鱼儿游弋于水中,嘴角还不时荡漾起丝丝笑意。看着他的那副神情,想到老公对我们这个家的付出和爱,我很想偷偷成全老公与鱼儿的这份情结,给他一个惊喜。于是,趁着老公上班不在家,买回了一个玻璃鱼缸和几尾金鱼,放在了书桌的显眼处。果然,老公下班回来,看见清澈透明的鱼缸里游弋着的锦鲤大为欢喜。从此,侍弄这几条鱼儿,成了老公每日的必修。

都说金鱼难养,别人家的金鱼捉回去没几天就会死掉,而我家的金鱼不仅不死,而且日渐欢快健壮,甚至有几条还摆了籽,繁殖了小鱼。院子里的大人小孩都惊异于此,纷纷前来观瞻,曾一时,客人络绎不绝,有好友戏谑地说我家门前快门庭若市了。

在老公的熏陶下,我也渐生了养鱼的闲情逸致。便和老公商量着想买一个大水族箱,“小资”一把,正儿八经地养养鱼,谁料竟遭到了老公的反对。他说养鱼是一种情趣,不在于鱼缸的大小和豪华,不必奢侈,钱还是该用在刀刃上。其实,我明白,不是老公不喜欢,而是曾经一度拮据的生活和艰难的奋斗真的很让我们汗颜。节俭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不必要的开资我们自然也就一将两就过去了。不过,毕竟在我们夫妻同心协力的奋斗下,小日子经营得还算不错,加上我今年笔耕不辍,挣得了几个稿费,真的还是很想真正成全老公与鱼儿的这份难解之缘。于是,自作主张,从大同将一个豪华型的子弹头大水族箱托运了回来,木已成舟,老公也只得悻然应允,但看得出老公佯愠佯怒的表情根本掩饰不住他的欣喜若狂。

老公深谙“先养水后养鱼”的养鱼之道,在鱼缸回来的一周时间里,增氧、培菌,置景,忙得不亦乐乎。待水儿养好了,便迫不及待地去大同买回了十一条红彤彤的纯种台湾金刚血鹦鹉,精心养了起来。

家里养鱼自然没有白居易笔下“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的自然情韵,但水族箱里,雨花石色彩斑斓,水草绿肥红瘦,气泡冉冉翻滚,紫光灯亦幻亦美,也是别样的景致。每个清晨和傍晚,淡淡晨曦中,溶溶月华下,看着老公致情于他那尾如裙裾,美妙俏丽的鱼儿和梦幻般的水族世界,乐得其所,我也欣欣然。

关于情结的散文9:故乡,不变的情结

文/涛声依旧

故乡,不变的情结

大凡长大的每个人,由于生活的安排,都在外几乎奔波,于是便有了一个新家。而曾经那个生养自己的,留下童年最美好的足迹的那个地方,便有了一个更亲切的名字——故乡。

从此,不论你身处何地,做什么事。不论你是荣耀,还是平凡。即使时空相距千里、万里,但在心里却有个共同的距离。你在这头,故乡在那头!这个距离就是心间的长度!

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也在秦岭的深处。虽没有作家平凹笔下的那种迷人和神奇,更没有多少传说和故事。随着岁月的洗礼,在我心中,故乡却是我心中,增添的的一份眷恋。因为那里的山山水水,那里的乡间小路,还有那里的乡党和自己的老家。

其实,因为幸运的有了份事干,和很多离乡的人比,我就在离家最近的镇上,离家最近。小时候,懵懂无知的我,只知道离开家,走出大山几天,特别想的是自己的家。而慢慢长大,离开的时间也更长了,想念的自然是故乡一切。

然而,故乡和镇上,也是两个天地。就是那条绵延远山深处的道路,自从记事起,每天都会有上上下下的乡党。他们出山,心中有份信念,有份牵挂。他们回山,心中有份希望,有份幸福。因为它在镇上的正北方向,所以放眼望去,故乡依稀很清晰,远山的脚下,那里就是他的影子。

年后,离家的时候也是很长。和更多的人一样,有份理由,因为太忙。曾经在春的脚步走近的时候,还在心中默念着。错过故乡的春天,那是近些年心中的遗憾。所以,走进故乡的这个春天,找回失去的那份美好。因为在今天这个大家都彼此感觉物质生活特别充盈的时代,然而更多的大家反而心中颇不宁静,行走在这个生活的空间,心灵多了份忐忑,多了份喧嚣。其实,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寻找,都在思考。然而,我感觉很少有人找到答案,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装进“套子”,看似潇洒漂亮,却要问自己:我真的很幸福吗?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呢?这个世界上谁最幸福呢?君不见,假日出外的人多了,朝夕结伴散心的人也更多了,用手机、网络与自己对话的人更多了。

虽然故乡偏僻,还不算很富裕。然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却感觉熟悉亲切。村子依山傍水,沿途,漫山遍野的花香沁人心脾,使人醉迷。大山披上了绿装,一派生机,江山如画。路边的小河,溪流淙淙,那是山泉汇聚而来。掬一口清泉,清爽自然。田间地头,麦苗青青。村子的人,见了过路人,不管是熟悉还是陌生,大老远打个招呼,歇脚喝水,请你随便,乡间自有乡间的乐趣。仰望蓝天,白云朵朵,全然不知你是在天上人间。

上帝就是这样安排,刻意创造的繁华,只是眼前的存在。自然生成的魅力,却是永远的宁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今天,因为故乡这个纽带,身在四方的游子,彼此也有了份寄托,相聚是份自然地缘。故乡的群山在祈祷,他的儿女平安腾飞。

故乡,你是游子们永远不变的情结。依偎在你的身旁,那份宁静,那份淳朴,那份永恒,就是幸福!

关于情结的散文10:茶是故乡浓

文/用你的名字取暖

喜欢喝绿茶的情结由来已久,在清山绿水的故乡,绿茶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饮品。尤其是在盛夏,泡上一杯浓浓的绿茶,就算是正冒着腾腾地热气,就算我们正汗流夹背,就算是我们正口干舌燥,光看着那玻璃杯上清清的绿色,想着喝完它的爽劲,所有的烦躁、疲惫、怨言、转眼之间都被抛到九宵云外。

淡淡的、清新的、绿绿的、又浓浓的,泌人心脾,每次只要闻到这种茶的芳香,就情不自禁地想喝上一杯,清新、浓郁。尽管有点苦苦的味道,但那种清香让我陶醉,散发着老家的味道。

这些年虽然一直在故乡的千里之外,但从来没有放弃喝老家茶的习惯。每次回老家时,我都要赶上产茶的时节,那样我会买回足够喝上一年的绿茶回来。我现在所居住地方的人们喜欢喝花茶,曾经也想尝试过入乡随俗,但怎么也喝不出故乡的味道。也曾经在很疲倦的时候试着喝一杯咖啡来解解乏,但它常常会太刺激我的胃,让我的胃疼痛不止,而且也很容易让我的身体上火。其实绿茶不仅有消食、提神、利尿、清火的功能,它还有助于美容,因为它具有抗氧化的功能。喝完的茶叶用器皿收集起来,晒过之后可以做夏天的凉枕,或者是用来培植花儿。

最近对喝茶有一种渴望。因为要吃药,不得不暂时的中止对茶的向往,看到家人喝上那喷喷香的绿茶,只能让我馋得躲开,象是对喝茶有了毒瘾,我想今生这也该是我戒不掉的毒吧。

这个夏日,喝上一杯茶,听听音乐,或者是看看文章,是一件美妙的事。

其实喝茶真的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美。尽管它并不象艳丽的花儿那样耀眼,也没有象别的饮料那样多滋多味,但品茶的过程,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的。我从来不拿它和普洱茶、龙井茶等任何一种茶来比较,我也不懂喝茶的茶道,但我知道它在我心里永远有一种独特的心情与味道。

其实啊故乡的茶啊——信阳毛尖,我从来不想把你来炫耀,但我还是要说,茶还是故乡的浓,但你确实也真的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关于情结的散文11:小院儿情结

文/榜文

小院儿情结

也许老家是农村的缘故,身居喧嚣闹市,却做着一个小院儿梦。

那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梦啊!前有溪水潺潺,后有大树成荫,院内花草可人,更有泥土芬芳。独有小院儿成一统,那简直就是一个——“美”!

美梦一直做到不惑之年。在亲戚的帮助下,终于有了一块地,五间房子平地而起,东西厢房的小院儿也告成了。经过一番认真筹划,石榴,桂花,月季,牡丹纷纷来此安了家。

冬去春来,小院儿建成后的第一个春天就要来临了。

初春的天气依然寒冷,而我那憋了一个冬天的心早已躁动不安了:一大早,盯着牡丹看个遍;晚上回来有时九点多,还是不由自主打开院子的灯……

一天,两天,十天,二十天,硬要从枝头寻出春的气息。

寻寻觅觅,望眼欲穿。

在千呼万唤声中,牡丹的花苞终于有所萌动。这已足以让人兴奋让人激动!春的脚步,近了!近了!

如今梦想成真。盛夏的小院儿,已是满目葱绿,繁花点点了。

晚上,沏一壶青茗,拿上一本书,静静地坐在院内的藤椅上,任凉凉的晚风徐徐吹来……

当夜色来临,淡淡的月光洒在院内的花草树木上,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已置身于一幅美丽的花鸟画中了:画中石榴压弯枝头;泰山石边,薄雾腾起,翠竹穿插其间……

啜茗赏景,情趣渐浓,于这万籁俱寂中,却又传来一种优美的声音:这声音是那样的轻,轻的只有凝神才能听到;这声音是那样的清晰,一个方向,多个方向,争着向你的耳鼓传来;这声音又是那样的动听,任凭任何一个人都能听懂,却又任凭技艺高超的演奏家都难以企及。

闭目倾听,荡涤心灵,忘却自我……

这是大自然的造化,这是来自昆虫们的天籁之音!人间能有几回闻,唯有知者解其音。

夜更浓了,我也醉了,书自然看不得了。

此刻的院子更静了,唯恐谁打扰了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使美妙的演奏戛然而止。

突然,一个扑楞楞的声音传来。灯光下,一只蜻蜓在玻璃窗外飞舞。机灵的小狗闻讯而至。先是观战,不久便忍不住加入进来,与蜻蜓嬉戏在一起……宁静的院子顿时活跃了起来。

……

不知不觉中已是十一点多。妻喊我睡觉,而我仍沉浸在快乐之中。

可爱的小院儿呀,为什么与你能有这么深的情结?这么深的渊源?

百思不得其解后终有所悟:其实,这浓浓的小院儿情结,不就是对大自然的情结吗?!

关于情结的散文12:我的“春晚” 情结

文/林兴亮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33个除夕之夜了,猴年的春晚在企盼中又将拉开大幕。

说起来还挺好笑的,想当年,我虽然工资收入很低,却喜欢赶时髦。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有电视机的人家非常少,为了“摆阔”,我居然节衣缩食,东借西凑,凑足了329元,买回了一台14英寸的全频道黑白电视机。当时,在我们这种小县城的商店,压根儿就见不着电视机,但我还是花了4.97元,买了一瓶“补酒”,托关系从上海买到了这台“家用高档电器”。恰巧,央视春晚也在这一年的除夕之夜诞生了。风风雨雨33年,我搬了5次家,换了6台电视机,兴趣爱好也变了好几回,但唯独春晚年年看,年年不变。不管你承不承认,春晚已成为了中国人欢庆新年的新民俗,成为除夕守岁的一道文化风景。

但是,近年来,春晚却屡遭指责,甚至有人撰文呼吁,封杀春晚。我拜读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总觉得许多批评言过其实了。春晚受冤了!依我所见,这就像80年代初,我拥有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便兴奋不已,而如今,看着客厅里电视墙上挂着的那台32寸液晶彩电,还觉得太小、太没气魄是一样的道理,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眼光高了,胃口大了,要求也就高了。

说实话,处在一个娱乐多元的时代,靠一台节目让举国兴奋、津津乐道的日子不会再有了。事实上也是没有任何一个节目是能够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这也叫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吧,像我就不太喜欢身子扭来扭去、像背书似的通俗唱法,但自然有年轻人喜欢呀。

所以,作为观众也应该有一颗平常心,要把心态放平和些,设身处地想想编导们的难处,平心静气地想想千家万户团聚时演职员们付出的辛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

至于主办者嘛,年年兴师动众去搞什么收视率、满意率的调查,我看也大为不必。反正约定俗成的春晚,国人不能不看,看后又觉得不尽人意,这就是近来不断重复的现实。你去调查有多少人收看,有多少人满意,是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的。

可以说,不管今后春晚怎么办,她都始终会面临着众口难调而又必须尽可能适宜众人的两难境地的。当然,我们还是希望春晚的编导们,能不断开拓思路、大胆创新,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力争把春晚办得更好些、更丰富多彩些。

关于情结的散文13:年节文化情结

文/袁跃兴

民族学告诉我们,各种文化程度不同的民族,对于年节大都有隆重的表现。而文人是敏感的,对于一年末夜这个重要标志,不免有他的一番感慨,因而形成对“一年将尽夜”的长歌短咏。

现代文人中,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他还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这介绍的是在我国南北各地春节期间极为普遍、流行的送灶习俗民情。

丰子恺的散文《过年》、钟敬文的散文《岁尾年头随笔》都写了自己的故乡,从阴历十二月十五日,办年酒,做年糕,烧祭品猪、鸡、鱼、肉,祭年菩萨,拜祖宗,买年画、春联、春纸、神像,看戏法,接财神……这些过年中的繁华气象,年俗趣味,年味十足的年俗文化。这是文人的怀旧,也是他们对传统的认同,这种精神认同是他们的文化的根。

今天看到民族年节文化的逐渐式微,传统“年味儿”越来越淡,着名作家冯骥才为此忧心忡忡,四处奔走,宣传不止,他曾在《津门谈年俗文化》中说,“年味是文化的丰美”,“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他对祖国年节的这种情结,对传统文化的这种情怀,更加炽烈、更加深挚……而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大众来说,今天,我们的心中还保有和珍存着这样的对“年”、对“年味”的文化情怀吗?

关于情结的散文14:村的情结

文/大同马海

出生在农村的我,总有一种村的情结。村庄再土、再穷、再不繁华,回去总是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回村成了这些年我的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无论什么缘由,只要是能回村,心里就满当当的喜悦,是那种突突突要蹦出来的喜悦。

说起来,村里有什么好?吃的住的穿的戴的,哪一样比得了城市,要不怎么会有城乡差别呢?然而,正如鞋大鞋小只有脚知道一样,回到村里就是有一种异样的好在里头,这种好似乎只能感觉,用心才能感觉到的好,你懂的、我懂得,而他不一定懂得。

我常常自称为老农民,不是儿戏更不是做作,是自己骨子里有一股永远脱不了的农村气息,脾气性格、生活习惯、办事做派、处世习性,哪一样都活脱脱一个老农民。若是躺在地上打一个滚儿,站起来再随意擤一把鼻涕,接着把鼻涕抹在鞋底子上,那就更形神兼备了。抹在鞋底子上那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怕您笑话,抹在衣襟上、抹在袖子上、甚至哪儿也不抹两股鼻涕就那样粉条似的挂在鼻孔上,也大有人在。

其实,现在的农村人,也不是这个样子了,该讲究的也很讲究,小日子也过得水灵灵的,广场舞跳得热火朝天,农民的生活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农村生活变化再大,农民骨子里的那点东西还是原封不动地保留着。诸如:淳朴、善良、热心、实在等等。农村人大都是一根肠子,而且还不盘不饶不拐弯儿,就那么直通通地。所以和农民打交道,您尽管直来直去,办事要那种石头砸磨扇,石(实)捣石(实)的作风,曲里拐弯在农村是没市场的。你和农民拐一个弯儿试试,人家根本不搭你那茬儿。前些年城市没怎么改造,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经常会看到市郊农民赶着毛驴车进城卖菜,斤斤数数根本不在话下。买他们的菜不用问价钱,越是不问给的越多,有时候甚至连秤都不带,就那样用手去抓,抓多抓少无所谓,一边抓一边还说,自个儿地里长的,不值钱个东西。有时候干脆论堆儿卖,嘁哩喀喳,一车菜就买完了,得得得地赶着毛驴车,悠悠然离去。哪像现在的小商小贩儿,秤杆稍高一点都不行,你不会砍价,多少钱都敢要。城市周边多了一栋栋楼房,少了一块块菜地,赶着马车、毛驴车买菜的很快就在这个城市绝迹了。或许是种遗憾,或许是种进步。而摆在眼面前的却是一种难受,生活成本涨了,兜子里那几个沙板钱儿紧捂慢捂就没了,看你难受不难受。

村子里的空气好,那是真好。春是春的好,夏有夏的好,秋冬是秋冬的好。泥土的醇厚、庄稼的芬芳、野草的清香、雪后的甘冽,绝对不参杂任何“添加剂”,原汁原味沁人心脾。村子里的视野开阔,无论是一望无际的青纱帐,还是茫茫无际的原野,站在田间地头,极目远眺,视野之所及,山山水水尽收眼底,天地之间辽阔无比,心胸随之伸展开来,奔腾着飞驰着,那才是真正的心旷神怡。村子里的饭菜好,啥啥啥都好,自己打的粮食,自己种的菜,自己养的猪,自己喂的鸡下的蛋,用自己的方法烹制出来,那才是真正的粮食味儿,真正的绿色食品。

特别喜欢坐在农村的炕头上喝烧酒,没几道菜也没什么好酒,大杯大碗痛痛快快,猜拳行令诈诈唬唬,你来我往嘻嘻哈哈,那叫一个带劲。坐在炕头上喝酒有一个好,那就是别担心着凉,几杯酒下肚,就大汗淋漓,浑身的筋骨舒展开来,连汗毛眼儿都充斥着快乐和兴奋。完后罐一海碗豆儿粥,养胃醒酒暖暖和和,人人心满意足,个个红光满面,然后天南海北地聊上一通,各种笑话笑料拉上一气,啥时候困了累了,躺在热炕上闷头睡上一觉,醒来上下通气神清气爽,剩下的只有两个字:舒服!

久而久之,回村成了我的一种情结,一种生活的调节,一种人生的享受。时不时回村待上三天两日,舒筋活络,养生修性,解馋解闷,真好。

关于情结的散文15:素味情结

文/李艳霞

母亲生下我便没有奶水。那年代奶粉啊鸡蛋羹啊肯定是吃不起的。母亲就用打下的新麦磨的头遍面,加了水揉啊揉,最后再用水洗那个面团,等洗面团的水变得浓白,用碗盛了,搁笼上蒸。我就是吃这个慢慢长大的。

直到今日,我都深深喜欢着一些素食,心底抗拒肉类,这是否与我出生时的第一口食物有关呢?

我曾试图改变,去尝试吃些肉类、海鲜等食物,使自己的味蕾和舌尖更加丰富,但结果证明,非常徒劳。在一盘红烧肉面前,我的胃由饥饿瞬间饱胀,无半点儿食欲。就连喝茶亦不喜浓茶,而是泡些来自家乡的野生金银花和采自河边的薄荷草。

朋友圈有人晒大餐,有人秀私房菜,对我不曾有半点诱惑。我只静悄悄慢吞吞地煮一锅金黄的玉米糁粥,春放蒲公英叶,夏放山上的干菜,秋天就丰富多彩了,红豆黑豆花生一股脑儿地放进去,好看好喝营养全。我尤喜欢把土豆切成块儿,放入锅里,煮到筷子一扎就烂时,粥也好了。粥里也可以放红薯放胡萝卜块儿,一碗金黄嫣红,一碗淡饭素味缭绕。

素味情结,使我永远都吃不够煮嫩玉米棒的清甜和煮刚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湿花生。我喜欢吃的这些食物,材料还必来自家乡。如果从菜市场和超市购买,我很难吃出家乡的味道。玉米糁、高粱米、小米,干菜、豆类、胡萝卜、土豆无一不是从几百里之外,父母公婆带了过来,有时让邻居捎,有时直接交给长途客车的司机,递一盒好烟,人家就给捎到车站,你只管去取。

春季的新韭、野生的拳菜;夏季磨的新麦面,夏末的青皮核桃;秋天的板栗、柿子、嫩玉米;初冬水灵灵的大白菜和深冬时雪天里结的雪桃,这些被我称之为素味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在我的舌尖翻动。

犹记在南方时,中秋节当天,收到母亲从千里之外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装了核桃、银杏、榛子、木耳、香菇还有自制的月饼等,我拿出这些食物和来自天南地北的工友们分享,望着月亮,大家突然之间就泪流满面。

年岁渐长,越发对一些繁琐复杂的东西生畏,更加喜欢素味,穿素衣,结交素心相待的朋友。人生苦短,素味平生。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