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城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小城的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小城的散文1:小城故事多

文/金缘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首经典老歌送给这座开发小城,在合适不过了。

这座小城对外开放20余年了,异国的风情早已十分的浓厚。走在大街上,你无论问一个人都会几句俄语,简单的你好、谢谢!甭想难住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也甭想难倒连走路都要拄拐的老人。

在中国人眼里的西方国家人情薄面,感情开放!我开始也这么认为,但从这几年开始做生意,每天要接触大量的俄罗斯人,对他们的生活渐渐的有了一些了解。

城市洁净,空气清新,无污染现象。俄罗斯客商每天流量剧增,大街上匆匆购物的俄罗斯人,也在习惯着中国文化,衣着打扮已慢慢的在适应中国的潮流。

其实我很赞赏俄罗斯人的个性,说自己喜欢说的话,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瞧,走过来一位俄罗斯老太,看样子足有六七十岁的样子,臃肿的身躯,走起路来像唐老鸭,抹着红红的嘴唇,头上高高的吊着两个小辫,小辫上还扎着两朵大大的红花。这样的打扮在中国人眼里必是精神有问题。她却美在其中。

在这座小城里,中国小伙娶俄罗斯媳妇已不足为奇,生出来的宝宝那才叫可爱呢!整个一个混血儿。但奇了怪了,我发现没有中国姑娘嫁给俄罗斯小子的。生意不好时,大家在一起也议论这事。俄罗斯男多女少,还有其因俄罗斯男人给人一种不安定因素,酗酒,抽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混日子思想吧。你瞧,大街上,商场里随处可见俄罗斯男男女女手拎酒瓶子,边走边喝,嘴里吐着酒气,欲仙欲醉之感。

但不全是这样,今天就有一对俄罗斯夫妻感动了我。改变了我对俄罗斯人的看法。

快到中午时分,走进来一对约40多岁的俄罗斯夫妻,举止文雅、大方,很有素养的谈吐。他们手拉着手很亲昵的交谈着,选购着,我并没去打断他们,不想破坏这样的气氛。过了一会儿,他们停下来很有礼貌的问我价格,我一边回答一边介绍服装的质量。看他们很累的样子,端过来两个凳子让他们先坐下来,然后又给他们拿过来自己买的瓜子,那个丈夫抓了一把很有礼貌的说声谢谢!妻子却摆手不要,我以为她不喜欢瓜子。转眼却让我惊奇的看到一幕,丈夫用手剥开瓜子,把瓜子瓤放在了妻子手里,就这样丈夫剥瓜子,妻子吃瓤。我当时感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连赞他们,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丈夫看我夸他,还来劲了,起身去亲妻子,夫妻相拥了一下,多年夫妻还如此恩爱,实在让人羡慕!

他们买完服装走了,我目送他们走出好远,这一幕让我陷入了沉思中……

关于小城的散文2:心有莲花

文/爱玥儿

雨后的小城,雾气缭绕,空气清新。想念那一池莲荷,去看荷,此刻我的心是空旷与澄澈的,那些最美好的时光被我藏在了心上,紧紧地呵护。

莲花多美好,总有一种清净的端然。

远在世风之外,远在红尘之外,这是我的心疼,我的喜欢。宛若一个美好的人,纵然千回百转,心里装着的依然是善,是美,是莲花。

这些莲花,离我那么近又那么远。近,因为她在我心中;远,因为她在水中。路过一朵雨后清荷,好像路过了你,这喧嚣尘世,朴素的情怀是那么弥足珍贵。

拿出相机,为那朵雨荷拍照,何不趁现在时光正好,我还有这样的心情,留住你的清颜,你的眉眼,多年以后,我依然可以素心如简,与你安暖相伴。

那些莲与我近在咫尺,可我竟舍不得哪怕是触摸一下。那些莲荷是那么干净,可我已经满是尘烟了。想是与一朵雨荷成为知己,也是别样的清欢。

有些时候,我们要像莲荷一样,只负责美丽芬芳就可以了,世间的纷扰,只当作路上的风景吧。

在雨后的清晨,寻得一丝娴静。此时的心情恰似一朵雨荷的欢颜,清新,温润,净不染尘。一颗心,已经绽放成一朵莲花,那是你的样子,那是光阴的样子,那是岁月的样子。

你看,那些莲花粉面初妆,嫩蕊轻绽,与拂过的微风,清晨的雨露,起舞的蜻蜓,低低诉说着一朵花的心事。

荷上的露珠簌簌地落在水中,发出好听的声音,几片尚美的荷瓣及嫩黄色的荷蕊也落下来,落在荷叶中间,雾气蒸腾,若隐若现,近旁的莲蓬也那么清新,有露珠的风味。

多想与你共同参透莲花的心事,那些温软和细腻,穿过风和水,穿过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抵达你的心中。

多么好,这些雨后清荷,为我带来了安静,安静多好,让我能认真地欣赏这些花。这样的时光,温软,甜蜜,安然。

似水光阴,纵然心中花开万朵,依然守住自己的内心,过着流水的日子,朴素平淡,乐在其中。

关于小城的散文3:缅桂街

文/安建雄

在小城宾川,这条小街是最浪漫的。两百米长的街道,两边几乎都被缅桂树占领,东边五十一棵,西边三十六棵。

缅桂花开,十里飘香。且不说花香有多悠远,花开时节,洁白的花瓣飘飘而下,像一场优雅的香雪,走过小街,染一身淡淡的花香,在这个以热着称的小城,那是何等的惬意!

几年前,我还在乡村中学教书,一年也到不了小城几次。每一次来,这小街是必到的地方。缅桂花的芳香,会不自觉地吸引我驻足。小街西面的世纪广场,当年是小城里最大的广场,傍晚时分,凉风轻抚,广场上热闹非凡。一天的暑气渐渐散去,坐在广场边树荫下,三两朋友,喝一杯朱苦拉冰咖啡,缅桂花香随风浓浓淡淡,沁人心脾。

不曾想到,几年后,我竟然住到了这条小街上。我到过许多个新开发的楼盘询问,也看过好几套其它小区的二手房,但最终还是住到了这条小街上。也许,正是这缅桂花香的召唤。

小街真的很小,区区不过二百米长,街道也不宽,最宽的地方不过十米。可这这小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心街。小街最南端正对着大门进去,就是中心街一号——曾经的县委大院。随着小城日新月异的发展,行政中心另迁新址。如今,大院显得很是清幽。院里几棵大榕树下,常常能看到棋牌娱乐的老人和嬉戏玩乐的孩子。

我就住在中心街二号。而且,上班的地方就在小街的北端。走出家门,沿着被缅桂树庇护的小街,走上二百米,上楼,在一台电脑前坐下,就可以开始一天的工作。

别看这是老城区,但这里依然是小城最热闹的地方。简单说吧,短短的小街上,分布有七家珠宝首饰店。每天从店门前经过,闻着花香,往橱窗里瞟一眼珠光宝气,也可以算是一种享受。

闲来,也可踱步到小街上的新华书店看看书。新华书店就在中心街二号的斜对门。我们搬到这儿后不久,那里成为了女儿经常去的地方。我去叫她回家吃饭,常常看到许多小朋友在里面看书,蹲着的,盘坐着的,站着的,都看得津津有味,较小的看图画书,稍大一点看漫画,再大一点的就看那些故事啊作文之类的。偶尔也会有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看书,在书架旁站成一道静心的风景。缅桂花开得正盛的时候,花香会一缕一缕飘到书店里来,与书香消融在一起。

缅桂树是边落叶边发芽的树,一年的老叶落尽时,枝头早已经生机盎然,满树的花蕾,已在温润的春风中美美地酝酿。

好多年前,我在大理古城上学。春夏时节的傍晚,总会有几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卖缅桂花。一个精致的小竹筛,上面盖着肥绿的缅桂叶,轻轻翻开,便看到润白如玉的缅桂花蕾静静躺在小竹筛里。花蕾两个一组,用红色的丝线将花柄拴在一起。“大哥哥大姐姐,买缅桂花吧,很香很香的,好几天都还在香。五分钱一朵。”看着小女孩可爱,闻着花也挺香,有不少同学都会掏一角钱买两朵,别在胸前的纽扣上。

花还未开,走在小街上,我却似乎一直都能闻到花香。如今,早已见不到卖缅桂花的小女孩,但花香却一直依旧。

华灯初上,世纪广场上歌舞绚烂。这广场上的歌舞特别有意思。西面,是大妈们的广场舞世界,一片欢天喜地;中间稍高的舞台上,常常有三五对舞伴轻快起舞,拉丁恰恰还有国标,显得格外时髦;再往东,就有点儿“土”了,一大群来自山区或外地的务工者,放下一天的劳累,围成一个大圈唱起了歌,还有人在中间弹起了三弦、吹起了笛子,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互相学习舞步,不多时,便都娴熟起来,舞步简单轻快,却也一个个满脸快乐。年老的、年轻的,在音乐声中尽情欢乐,直到夜渐渐深了,才慢慢散去。

有一天,散步经过小街北端的交叉路口,听到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一抬头,却发现树上星星点点的黄色。仔细一看,居然是黄色的缅桂花!在小街上生活了几年,竟然没发现还有几棵黄缅桂。在我的记忆中,这应该是第一次见到黄缅桂花。

缅桂是内敛的花。它们的花朵不大,常常藏在大片的叶子中间,但叶子遮挡住它们的容颜,却遮挡不了它们的芳香。

这条小小的小街,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心街。但我还是愿意叫它一声缅桂街,闻一闻,都是花香。

关于小城的散文4:小城故事

文/周丽娜

县志记载:沙洲,北濒长江,南近太湖,地势平坦,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众多,环境优美,是江南水乡中得天独厚的地方。

我要说的就是这座小城,她有着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名字:张家港。

古诗云:“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去过了许多城市,才知道家乡有多好,有多美。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经济繁荣,文化底蕴丰厚,车水马龙,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大城市的吵闹和拥挤,是我所未预料到的。虽然交通发达,但不免人口杂乱,一到春节,这里便成为许多归乡者的中转站,人声鼎沸,前胸贴后背一点都不夸张。城市大了,管理起来不免有所难度,各种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也随处可见。我是不敢开车去这些城市的,一是没这驾驶技术,二是实在是太堵了!

从大城市坐上大巴驶向回家之路,望着窗外的风景,高架桥纵横交错,百尺高楼直插云霄,看得人心慌慌的,便把窗帘拉了起来。一觉醒来,已不知身在何处。柏油马路静泊在一片花海之中,江流宛转环绕芳甸,远处若隐若现的村庄似水般静淌,路灯通明,一排排整齐地镶嵌在路牙边。行人脚下生莲,细碎似轻拨小舟。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永庆寺沐浴在凤凰镇烟雨中,化作古诗弥漫,一染港城风采。

这就是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散发着浓厚的江南气息和无穷时代魅力的小城。

路,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来过张家港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的连一张纸屑都没有,太干净了!”这种由心发出的赞叹,一点都不夸张。我邀请过几个大学同学来我家乡做客,她们到这的第一句话就是,张家港好干净啊!这种干净首先就是突显在路上,那是一种敞亮敞亮的感觉,走在这样的马路上,路面照着人脸,心情也会变得好起来。

这里的河流弯细如眉,石桥拱月,柳树成荫;亭台楼阁,深院里弄,石井青苔,转身可见;你来听一听,这里的江南话,一开口,就听得你脚里发软,浑身发酥。江南话、老沙话、崇明话,光听这些方言的名字你就知道正宗不正宗。你再来走一走,农耕园里处处江南好风景,暨阳湖上轻舟泛漪微风拂,梁丰园内欢笑多。清风雅韵,雁语荷香,美哉善哉。

张家港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张家港的特产是什么,我能说上一大堆。这鱼有:鲥鱼、刀鱼、河豚、银鱼、鱼;这米有:血糯、凤凰稻。有稻谷的地方自然有酒香,村民们围坐成一圈,抿一口沙洲优黄,润喉沁脾。

阳春三月,小城风光无限,若是你到小城来,一定要细细赏玩一番。

关于小城的散文5:琴弦

文/纪广洋

一路风尘,一路歌吟。小城剧院,他是她迎候的嘉宾。“再来时,捎一根琴弦,我付现金。”她面对他笑得温馨,她的低语诙谐迷人。他内心,不能自抑的爱恋,悄悄来临。

当她又弹响曾经断弦的吉他,当他凝视她手中的六弦琴,那撩人心扉的婉韵,已是一种彼此知遇的心音。

对视,谈心。拘谨,潮晕。睡浅,梦深。再别,他留下一纸短信:“梦里,你化作飞逝的流云。我脚蹬风火轮,紧紧追寻,终于把你照耀得五彩缤纷。醒来后,我暗自发狠,一定要……辉煌地吻亮你的红晕。”

三年之后,他成为生产乐器的老板,她成为乐器形象代言人。

十年一梦又一春。千变万轸,他却成流云,一去无音讯。她独自落寞、伤心,一根琴弦,断送红颜芳魂。那时,他俩刚满丝婚。

关于小城的散文6:小城晚雪

文/焦琦策

一个午觉醒来,窗外已是薄薄的一层雪。白雪让小城浸润在灰蒙蒙的天色里。

关于雪的记忆,并不遥远,银白的山色里的灌木,起伏的田地里的蹄印,柔弱的梧桐上的棉团,滴水的被覆盖的屋檐,从小就学会了过冬,厚厚的棉袄,厚厚的暖鞋,打雪仗,堆雪人,更不用说。

但北地的雪,总给人许多预兆之后才悄然来临。你看那白白的一片,游子看出了思乡之情,孩子看出了游戏之意,我则看得心潮澎湃,万千思绪一并涌来。

小城来雪,未必不如人意。冬天就要远远地去,这一场晚雪或许是天将暖和的征兆呢。我站在窗前,看到微雪铺了一地,上面是零星的脚印,在这四方的院墙内,只有她是活的,像精灵,只有她是可爱的,来了又将要远去。

一件事物并不能包含多少内容,但一件事物给人的联想却是个庞大的容量。不必描述雪的颜色,质地,单就这雪的铺呈,来时,样子,总给人无尽的想象。

当我走出院子,呼吸了雪天的冷气,我蓦然清醒过来,原来雪可以来得这么亲切,这么及时,匆匆一来,匆匆又停。雪是来客,大地是客栈,小城的雪永远是来了歇息一下,又背起行囊,去远远地顾及下一个客栈。

有时候想想,独自一人未必不好,独自有自由,有快活,可以无任何阻碍地去踏雪寻梅。雪也是独自的,雪同时还是自由的,鲁迅说过,雪是雨的精魂,雨也是自由的。

我初来小城也是一个雪天,那是鹅毛大雪,天地灰蒙蒙一片,我敏感地以为那是小城在欢迎我。初来小城,就看到小城的雪景,如今这是第二场雪了。我终于融入小城,融入她的生活习惯,融入她的阴晴圆缺。

我走进屋里,再次站到窗前时,外面飘起了鹅毛大雪,雪开始结成硕大的雪团,像轻盈的棉花。我把电暖打开,感到温暖,安全,将冷气闭在门外,坐在窗前,开始欣赏雪,让她在天空里飘。我忽然感到春已经逼近了,晚雪一去,万物苏醒,料峭的寒冷随风而去,所有生命蓄势待发,正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于小城的散文7:家住小城

文/闫慧杰

我所住的小城是一个很普通的北方的县城:有点土气,但商业的繁荣又带来一些现代文明;有点古老,但从不断增高的建筑中又透出一些现代气息。

我从上初中起就与这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高中三年在小城读书,大学四年暂别小城,上班后又回到小城,之后就一直生活和工作在小城里。

小城离自然很近,或者说,小城就坐落在自然的怀抱中,这是生活在大城市中不可能有的感受,在大城市里,人们大多感觉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家住小城,在工作生活之余,带上家人或与朋友一起郊游,是用不着花费多大的精力的。小城周围到处是自然风景:城西边有一片岩溶河谷,那里有碧水可垂钓,有巉岩可攀爬,那里还有苏轼的摩崖石刻;城北是一个人工湖,名曰“金水湖”,是很好的娱乐休闲之所;城东有一座山名叫“嘉禾山”,海拔400多米,因四周是平原,使它显得很突兀巍巍,远望似一条巨鲸浮出海面,爬嘉禾山备具登山之趣。假如想走远一点,同样有好多去处。比如北行30里有一个高尔沟,我几乎每年秋天都要游览一次。比如南行15里是大沙河,每年春天我都要去看冰河解冻。我工作的学校就在小城南郊,学校四周是庄稼地和树林,仿佛被绿色的海洋环抱着,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就完全融入自然了。学校南边二里外是一座小山,我为它命名为“南山”,我经常带领学生们登山,体悟登高远眺的境界。其实,我们的教学楼就对着南山,上课时,偶一抬头,就会看见层林之上南山的影子。冬天下雪之后,远望南山,简直就像看见一座富士山。家住小城,所幸没有远离自然,所幸每天能看到蓝天白云,领略鸟语花香,呼吸清新自然之气。

小城离家很近。小城不像大城市那样已远离了故乡,小城就在家乡的附近,或者说,小城其实就是故乡。住在大城市里的人会把自己生活的城市当作自己的根、自己的故乡吗?我的家就在小城以北15里处,“回家看看”是再平常、再容易不过的事了,根本用不着精心准备、设计旅程、计算时间。所以我感觉自己的双脚很踏实,自己的灵魂很有依托。我没有漂泊情绪,也不似断线风筝,所以不用为远离故土而伤悲。我出生于农村,现在我仍生活在土地上,虽然我不像过去那样经常下地劳作,但仍觉得离土地很近,对土地感到很亲切。我吃着从老家里带来的小米和蔬菜,感到自己就生活在老家里,就跟父母亲人生活在一起。家住小城,所幸自己的根还扎在家乡的土地上,而这是久居城市的人们不可能感觉到的,也是他们内心深处产生悲凉的原因。

家住小城,能体验现代文明,但却很少有对现代文明的反感。小城里有多少叫卖声和喧闹声啊,但那是我熟悉的乡音,那是淳朴的人们为了生计和生活而发出的淳朴的声音啊!走在小城的街道里,我感觉不出自己的孤独,相反,我感觉自己恰恰是这里的一员,是这个小城的主人。我随便在街上走一圈,就会遇到许多熟人或朋友,然后我们互相打个招呼,互相述说一下近况,兴之所至,甚至可以到小饭馆喝上几杯,感觉惬意无比。家住小城,人的心,更多的不是隔膜,不是算计,不是市侩,不是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关心、问候和情谊、亲情的交融。我庆幸,家住小城,我的心没有被扭曲。

最后,我想请你和朋友一起来,来小城做客。

关于小城的散文8:文明,如花正开

文/风过无痕

文明,是这个小城的名片。海之口,江之滨,这个昔日芦苇漫漫的沙洲,因了文明的进程,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城市。当你行走在这小城中,无论是在人流挤挤的路口,还是幽静恬然的小巷,无论是在热闹繁华的市镇,还是小桥流水的乡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阳光,感觉到文明的温度。

文明,在这一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上,在港城每一个人的心中,如花正开,芬芳四溢!

感受文明,是从一个个志愿者开始的。

凤凰山,小径幽幽,绿意葱茏。清晨,当朝霞开始拥抱大地的时候,那一个个志愿者,从山脚出发,手拿麻袋和火钳,沿着山路,一步一步,清理着游人留下的垃圾。到达山顶时,垃圾已装满了五六个大口袋。他们或扛或背,将这一袋袋的垃圾,运下山去。汗,湿了他的衣衫,化了她的妆容,快乐,却象林间的白鹭,在心中翩翩飞舞。每一种美丽,都会感染他人,文明的行为也同样如此。开始时,志愿者是零落的,渐渐的,有了更多的人加入,从成人到孩子,从个体到家庭……这一支日渐壮大的队伍,将凤凰山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她护绿,为她梳妆。无论是风吹、日晒,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保护桃花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看呐,当凤凰湖边亮起璀灿的灯火,他们又一群群来到湖边,维护树木的生长,拣拾游人丢弃的垃极,劝阻夏天时意欲下河游泳的路人。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美湖使者”。湖上,轻风徐徐,碧波荡漾。湖边,繁花似锦,暗香流动。美湖使者,把爱交给了这一方大自然。他们的心,比湖水更清,比鲜花更艳。

看呐,当万亩桃园果实累累时,他们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这里。七月流火,桃园里热气腾腾。他们事先已对所有的桃农进行了了解,知道谁家比较困难,谁家需要志愿者的帮助。他们走进这些困难桃农的桃园中,将熟透的水蜜桃从树上摘下。密密的桃林,将夏季最吝啬的丝丝微风严严地挡在桃园之外,热气笼在桃园里,人,如同经受着蒸笼的蒸烤。桃子,一篮篮地摘下,桃香流溢,汗水晶莹。采摘完毕,他们又分头联系买主,帮他们进行销售。

看呐,当好人陈利芳的事迹传遍港城后,他们又成了她的亲人,她的挚友。假日里,他们来到她家,为她辟柴,为她做饭,与她一起照顾她的植物人丈夫。知道她年轻时喜欢听歌,他们下载了经典老歌,放给她听,又专门买了演唱会门票,开车将她送到市里,又开车接回。她眼睛看不见,她的心却那样灵动地感觉到了这一份热切的关爱,这一份人间的真情。有了他们,她的笑多了,她的话稠了,她的眼睛,也分明“看到”了春天的来临。

看呐,看呐,在十字路口,在公交站台,在小区公园,那一顶顶小红帽,那一件件红背心,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规范着一种行为,传授着一种理念,指引着一种方向。这种行为,就是文明的行为,这种理念,就是文明的理念,这种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无论走到哪里,那些红色的身影,便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我常常被他们感动。那天,我也加入了他们行列,与一个女孩,负责菜市场入口的车辆停放秩序。正是冬季,阳光柔弱,寒风料峭,而菜场口却无遮无拦。下午,女孩没来,却来了一位妇女,她对我说,她是女孩的妈妈,女孩发烧了,她代替女孩前来与我一起执勤。我看着她裹在围巾中的淳朴的脸,心中仿佛有一首歌在吟唱:“义路有你,有情足够,义路有你,以爱相酬!”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个个志愿者,把服务他人,看成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把爱心奉献,看成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他们就象港城大地上的一朵朵小花,用最微小的芳香,凝聚成了一个最美丽的春天!

关于小城的散文9:绿色山城

文/郭秀玲

步入小城,一幅绿树成荫的画卷映入眼帘,这就是山多林茂、有“天然大氧吧”美誉的云南双柏县城。

我儿时的记忆中,城南的查姆湖公园,单纯简单,没有特色,也没有多少生机,如今女大十八变,一坡葱郁的查姆湖公园,像依偎在慈母怀里的孩子,静候人们的光临。

那天,我陪几个文友沿湖闲逛,一位朋友说,查姆湖是双柏的客厅,湖边的绿树是老百姓。我们连连夸赞他太有才了。不是么?来到绿色山城,不到“客厅”,你等于白来。

起风时,湖面微波荡漾,阳光照着清亮的湖水,映出七彩光芒,宛若一群小星星,眨着眼。走在湖心岛的吊桥上,水若明镜,两岸的绿倒映湖中,镶嵌着这面大镜子。我们的影子映在水面,风和人从桥上走过,吊桥一颤一颤的,我们像在棉花上弹跳,仿佛把心里的不快一马笼统地交给了眼前的绿。

一阵欢呼声从对岸传来,循声望去,一群孩子在沙滩上玩耍。走近一看,孩子们在沙滩上造了一座城堡,依山傍水,鹤立湖边,多巧的“小工匠”!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童年。

一路往上走,忽见山头花园外的翠竹,一大伙地站着,半点不觉得孤单。放眼望去,湖里、草坪、树木,满眼是绿,一汪汪、一洼洼、一簇簇,魅力四射,泛着欢笑,染绿我们的心绪。

夕阳无限好,满盈盈的湖水一片金光,跳跃不定。

夜晚的查姆湖别有一番韵味。凉风习习,四周灯火璀璨,光焰折射的水面上,柳条轻轻触摸湖面,似乎在向我们招手。霓虹灯映在湖面,仿佛要和广场上的人们一起踏着弦子节拍,为山城载歌载舞。双柏大酒店和东和大酒店,如同两串水晶葡萄,挂在查姆湖这片硕大的叶子间。月朦胧,鸟朦胧,湖朦胧。此时此刻,我多想变成一只小船,慢慢划入林影深处。

鸟儿叫醒清晨,山城伸着懒腰,张开手臂。右臂是鲜花盛开的查姆大道,车声唤醒带露的花草,声声入耳;左臂是环山路,草木还在安睡,人们已经晨练,享受着查姆湖公园扑来的绿意和山城天然大氧吧新鲜的空气。

双柏山城,还有一个好去处:老黑山。那里流淌着绿的纯粹和古老,足以让你忘记路险和疲劳。从山门沿着新铺的步行道拾级而上,目光和心情就能很快收割一路风景。崭新的地砖和清新的路灯,在跟原生态的绿媲美。两旁的栗树、松树和叫不出名的树,都生机勃勃旺盛地生长。缕缕阳光从山顶倒下来,斜斜地涂在树叶上,像层蜡,亮汪汪的,万道绿光,把万物梳洗得更加清绿。风吹来,小树点头,叶儿鼓掌,树叶宛若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枝条伸长脖子,像是要和你说话。光影从叶缝钻下来,捡起一地“铜钱”。缠绕树干的藤条,似一根根血管。树林深处,古木参天,青苔翠绿,一笔一划刻画着老黑山。串串树花,门帘般挂满枝杈,花花绿绿,煞是好看。我像绿衣天使,听鸟儿唱起情歌,不禁连忙驻足。透过啁秋声,仿佛听到鸟儿孵蛋的惬意和漫山遍野的花香。

连年干旱,大地异常焦渴,树木稀疏的山岗,站满了病树,而老黑山的一草一木却活得风生水起。特别是清晨,满山活生生的,一株株绿树若大山的保安。

春雨唤醒了老黑山,沉睡一冬的树木渴透了,一夜间,新绿写满枝头。知了仿佛有了听众,越叫越欢。夏雨浇来,树木疯长,满山绿得骄傲。秋雨绵绵,看天天蓝,看山山柔。年末一场久违的冬雪,去老黑山的路上更多了斑斓。

关于小城的散文10:两平方米的人生

文/布衣

昨天,在小城街角,我又见到了修鞋匠尚师傅。

尚师傅的小店,还是让我吃了一惊:太小了,只是一个楼梯下的阁间,往大了说,也就是两平方米,促狭、压抑。地上摆的,墙上挂的,满满当当:绱(shàng)鞋机、磨光机、定型架、工具箱、皮料、胶水、鞋垫子……总之,已经没有下脚的地儿。

尚师傅就坐在中间,身上围着毡布,鼻梁上架着老花镜,发亮的前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子。而他的顾客,就只有坐在阁间外的矮凳上,抬头可见高远的天空。

我坐下来同他唠话。他的手没有闲着,一直在干活。他递给我两张折叠起的报纸,是15年前的,纸张已经褪色发黄。这让我很诧异,问尚师傅这行当干了多少年。他指头一伸,示意我:35年了。

35年,基本是一个人全部的职业生涯,能执着去干一样事情,不容易。尤其是这种一直坐在矮凳上,腿蜷缩着,埋着头,一天10个小时的劳动,谁能受得了呢?

我曾经目睹了小城的变迁,一些面孔不断消失,另一些新面孔不断涌现,修鞋行业也如是。可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尚师傅,35年来,成为小城一道凝固的风景。

尚师傅手很利索,裁切、缝制、注胶、修边,章法清晰。不断有顾客来去。一旁坐着等待的大妈告诉我,尚师傅修的鞋,有质保,再出问题不要钱;凡是残疾人来修鞋,尚师傅从来不要钱。

尚师傅见夸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人活世上不容易,特别是残疾人,更难。自己耍的是手艺,也没投入啥成本,举手之劳,与人方便,不算啥。”

手稍闲下来,尚师傅给我看他的微信,上面有他写的诗作,让我品评。他说他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琢磨这些句子,不求发表,是个爱好。

尚师傅告诉我,他的孩子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姑娘在另一个城市的大医院上班。

没啥负担,我劝尚师傅该歇歇了,他不苟同我的意见。他说他干习惯了这行当,丢不下,一天不干就闷得慌。

两平方米的小阁间里,尚师傅的人生,放射出平凡善良的光芒……

关于小城的散文11:文明,如花正开

文/风过无痕

文明,是这个小城的名片。海之口,江之滨,这个昔日芦苇漫漫的沙洲,因了文明的进程,成为令人瞩目的明星城市。当你行走在这小城中,无论是在人流挤挤的路口,还是幽静恬然的小巷,无论是在热闹繁华的市镇,还是小桥流水的乡村,都能感受到文明的阳光,感觉到文明的温度。

文明,在这一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上,在港城每一个人的心中,如花正开,芬芳四溢!

感受文明,是从一个个志愿者开始的。

凤凰山,小径幽幽,绿意葱茏。清晨,当朝霞开始拥抱大地的时候,那一个个志愿者,从山脚出发,手拿麻袋和火钳,沿着山路,一步一步,清理着游人留下的垃圾。到达山顶时,垃圾已装满了五六个大口袋。他们或扛或背,将这一袋袋的垃圾,运下山去。汗,湿了他的衣衫,化了她的妆容,快乐,却象林间的白鹭,在心中翩翩飞舞。每一种美丽,都会感染他人,文明的行为也同样如此。开始时,志愿者是零落的,渐渐的,有了更多的人加入,从成人到孩子,从个体到家庭……这一支日渐壮大的队伍,将凤凰山当成了自己的家,为她护绿,为她梳妆。无论是风吹、日晒,他们始终无怨、无悔。因为,“保护桃花源”,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看呐,当凤凰湖边亮起璀灿的灯火,他们又一群群来到湖边,维护树木的生长,拣拾游人丢弃的垃极,劝阻夏天时意欲下河游泳的路人。他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美湖使者”。湖上,轻风徐徐,碧波荡漾。湖边,繁花似锦,暗香流动。美湖使者,把爱交给了这一方大自然。他们的心,比湖水更清,比鲜花更艳。

看呐,当万亩桃园果实累累时,他们忙碌的身影,又出现在这里。七月流火,桃园里热气腾腾。他们事先已对所有的桃农进行了了解,知道谁家比较困难,谁家需要志愿者的帮助。他们走进这些困难桃农的桃园中,将熟透的水蜜桃从树上摘下。密密的桃林,将夏季最吝啬的丝丝微风严严地挡在桃园之外,热气笼在桃园里,人,如同经受着蒸笼的蒸烤。桃子,一篮篮地摘下,桃香流溢,汗水晶莹。采摘完毕,他们又分头联系买主,帮他们进行销售。

看呐,当好人陈利芳的事迹传遍港城后,他们又成了她的亲人,她的挚友。假日里,他们来到她家,为她辟柴,为她做饭,与她一起照顾她的植物人丈夫。知道她年轻时喜欢听歌,他们下载了经典老歌,放给她听,又专门买了演唱会门票,开车将她送到市里,又开车接回。她眼睛看不见,她的心却那样灵动地感觉到了这一份热切的关爱,这一份人间的真情。有了他们,她的笑多了,她的话稠了,她的眼睛,也分明“看到”了春天的来临。

看呐,看呐,在十字路口,在公交站台,在小区公园,那一顶顶小红帽,那一件件红背心,在阳光里闪闪发亮。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规范着一种行为,传授着一种理念,指引着一种方向。这种行为,就是文明的行为,这种理念,就是文明的理念,这种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无论走到哪里,那些红色的身影,便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我常常被他们感动。那天,我也加入了他们行列,与一个女孩,负责菜市场入口的车辆停放秩序。正是冬季,阳光柔弱,寒风料峭,而菜场口却无遮无拦。下午,女孩没来,却来了一位妇女,她对我说,她是女孩的妈妈,女孩发烧了,她代替女孩前来与我一起执勤。我看着她裹在围巾中的淳朴的脸,心中仿佛有一首歌在吟唱:“义路有你,有情足够,义路有你,以爱相酬!”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一个个志愿者,把服务他人,看成是生活中最大的快乐,把爱心奉献,看成是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他们就象港城大地上的一朵朵小花,用最微小的芳香,凝聚成了一个最美丽的春天!

关于小城的散文12:江南可采莲

文/冯小兰

夏日雨后,打小城中央的湖边经过时,不经意看见湖心袅袅的几朵莲花。似乎开得有些寂寞,不够灿烂也不够热闹。于是忍不住想起古诗词里那些关于莲的句子。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谁写的?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是谁写的?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是谁写的?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这是谁写的?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这又是谁的?

曾经有多少人走过江南的夏,多少人写过采莲时节的情景。这些人似乎在整个夏天,都为这种美丽所诱惑而伫立在江南的莲塘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当场为江南的采莲情节而醉倒。这些歌和词,深深说明了他们沉溺之深。以至于千年之后,我似乎看到他们沉醉在江南的莲塘边。

南塘蝉鸣,莲叶田田。怎样的江南女子荡舟塘心,风飘香袂,唱一首撩人心魂的《采莲曲》?莲舟是小小的,桨声是轻轻的,素手是纤纤的,笑语是款款的,情意是浓浓的。她们的小船划到哪儿,香风艳歌就飘到哪儿,哪儿就有挡不住的柔美与迷醉。

而今,我只能在诗歌的韵脚里张望当年江南采莲的盛景。娇羞的笑颜,酽酽的歌声,翠钿红袖水中央。怎样冷漠的诗心才不会深深沉溺其中呢?

江南可采莲,在那素手莲歌间,江南的莲啊,亦深深、深深地醉倒。

江南呵江南。莲动下渔舟的江南,竹溪动浣影的江南。今夜,就让我梦醉江南的莲瓣,聆听一首美丽的《采莲曲》……

关于小城的散文13:小城人民的幸福生活

文/吴茗萱

“这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得舒心、得味呀!”时常听到老人家满脸带笑地说起这句话,老人的笑容里有藏不住的喜悦与欣慰。是啊,回首石台这座小城的几年变迁,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人民,我们的生活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就请随着小城多景来感受一下如今小城人民的幸福生活吧!

城街一景

夏季的石台是较闷热的,因此人们喜欢在凉爽的夜晚外出散步。不时地,你就发现街道的一旁又停着一辆文化大卡车。就像变魔术似的,卡车经过展开、装点后变成了一个绚丽的舞台。身着戏服,画着戏妆的艺术工作者们纷纷上场,给台下成群的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黄梅戏节目:感动世人的《天仙配》、耳熟能详的《女附马》……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台下群众此起彼伏的掌声,这时的小城街道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乡村一景

春节和家人一同去乡下亲戚家拜年,坐在开往那个村庄的车上,我就觉着有些不对劲:以往这个村的道路一直都是崎岖不平的,坐在车上能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颠簸。但是今天坐在车上竟安稳地很,难道是走错路了?我连忙向车窗外看去:道路是平坦的石子路,也比较宽敞;路旁还建起了许多健身器材,好几个小孩在那里嬉戏玩闹着;路边的篱笆还围起了崭新的栅栏,旁边还种植了许多好看的花儿、草儿……

我忙问正开车的亲戚是否走错了路,亲戚奇怪地望了我一眼,说:“这条路我从小到大走了几十年,怎么可能走错呢!你是不是有一段时间没来,忘了路啦?”“和我之前看过的路不一样哩,漂亮多了!”我答道。“哈哈,是不一样了。去年村里搞起了文明建设,修了路,还建了许多健身器材,看着确实是叫人舒心哩!”亲戚笑着,笑颜就像花儿一样地绽放。车子在平坦的道路上向前奔去……

农家一景

暑假去乡下小伙伴家做客,看见她家里的电视机正放映着节目,画面很清晰,不像我以前去她家看到的那样飘着“雪花”。我好奇地问道:“你家装了新电视?”没有,村里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就给我们家安装了正规的卫星接收器。这可真好!奶奶干完农活回家歇息的时候就可以在节目里听戏曲啦!爷爷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后就准点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现在他国事、天下事都知道不少,成了一个老百事通!电视屏幕不晃了,这个电视机已经成为我们家与外界交往的桥梁啦!朋友兴奋地说着。这个“村村通”工程,确定是给农家人民带来了不少欢乐与收获!

这样的场景在石台这座小城里并不鲜见。

时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着,小城人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幸福、欢乐。在如此秀丽的小城里,小城人民在新时代的建设中,一定能过上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关于小城的散文14:小城七月

文/任艳

夏天就这么哗哗地来了,盛大,汹涌,如同一条裹挟情欲的河流,瞬间涨满时间的河床。

北方的七月,进入阴沉与炎热,雨水渐多。湖水一寸寸上涨。天空下群山洇润,层林蓊郁,植物繁盛。播种之后的田野,如同丰饶的母腹,荡漾无边的绿。

东有青龙偃卧,西有凤凰展翼。之北龟山岿然不动,之南梁山诸峰奇崛延宕。

小城上空笼着薄薄青雾,曳曳溶溶。山廓一分分亮起。聚义湖缱绻于夜色边缘,惺忪着千古梦。

有人在山顶喊:哟嗬嗬——哟嗬嗬——

有人在远处应:呜呜呜——啊啊啊——

松林里住了很多鸟,忽然扑刺刺飞起一片,枝叶乱颤。鸟群掠过屋脊、楼群,一些些枝上、电线上,撩起生动的喧响。麻雀飞落空地,寻寻觅觅。黑背喜鹊稍嫌聒噪。倒是楼下膏草里,唧唧虫声听着讨人喜。燕子的啼鸣清脆宛转。蝉声嘶哑的一两声,像是宿夜的露水黏湿了嗓子。布谷是漫长的咏叹,在幽渺的晨空,最惹人怅惘。

打开北窗西望,即见凤凰阁。

凤凰阁始建于前年,其间历经一次火劫。去年春落成,凤凰浴火,涅盘重生。

一日乘兴登阁,远远见叠嶂层楼,林烟深蔚。凤凰山下流泉飞瀑,山道陡折,径幽林阴,野芳遍坡。老槐虬枝斜逸,阶前,簌簌落花堆积。仄仄上行,灌木杂树,草花繁芜,石路逶迤。伫立阁下,山风满抱,唯听得四面松声,檐铃幽响,鸽哨掠过寂寥长空。小城即在脚下,偌大一个棋盘,街道,房屋,楼宇拔地,俨然棋子散落。暮霭沉没时分,凤凰阁在金红彤云映衬之下,蔚为壮观。而夜中远眺凤凰阁,耸耸然浮现半空,琉璃宝光,五色交映,直如七宝楼台,亦真亦幻。

凤凰公园,遍植垂柳,栾树、银杏、紫薇、女贞、广玉兰、桂花、白皮松、雪松、红枫、白蜡、连翘、石榴、迎春、樱花、榆叶梅、西府海棠、二月兰、合欢、水杉、碧桃等,琳琅满目,十分可喜。秀木繁荫,曲径通幽,竹溪佳处,间或流水石桥,曲水环廊,是消夏好所在。

广场早晚有晨练的人群,跑步、太极、剑舞、空竹、集体舞。轮滑少年燕子一样灵巧划过。溜冰的孩子们排着队,弯腰,前倾,只等一声口令,万箭齐发。

寂寂长夏,蝉声鸣于浓荫。二胡的咿呀声传过来,戏曲角听者甚众,很热闹。豫剧、枣梆、两夹弦、票友踊跃,你方唱罢我登场。认识几个京剧票友,都是六、七十岁的阿姨,不喜扎堆,僻静处,独对一地松荫,唱《贵妃醉酒》,唱《锁麟囊》和《霸王别姬》,也唱样板戏,唱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并不在意有无听众。

凤凰山下有早市。早市的气味是迷人的,俗气、粗糙,却生机盎然。一棵葱,一把菜,样样是现世安稳。

周六,喜欢趁了清润天光赶早市。荆钗布裙平跟鞋,不紧不慢,静静闲走。边走边看,看街景,也看人。有人在早餐店里排队,有人跑步穿过长街,有人从菜市场回来,手里拎了大葱和豆角。几个老太说说笑笑,一团和气。旗袍妇人穿绣花鞋迤逦而去,白毛小狗紧随其后。

路旁国槐,绿簇簇落一地碎花。人家墙垣下,种了一丛晚香玉。油条、蛤蟆、壮馍的香味,悠悠飘过来。油锅冒着青烟,女人系油腻的围裙灌鸡蛋。秀英家的菜饼烙得格外香。褚家辣汤味道最正,怎么喝,也不改二、三十年前的老味,小城找不到第二家。

七月的早市,桑葚、樱桃已过季。瓜果被摘下,拿到集市兜售。笋瓜、黄瓜、冬瓜、脆瓜、倭瓜、西瓜、甜瓜、木瓜、菜瓜、苦瓜。笋瓜擦丝和面拌匀,撒细盐和椒,煎成金黄菜托,勾人食欲。木瓜切薄片炝锅下面,清香醇厚。到夏末,小黄瓜做成渍物贮藏到秋冬,佐粥吃,最能下饭。西瓜黄豆做酱,熟肉、葱、姜、蒜切丁入锅,倒入生酱翻炒,三、五分钟出锅,很是美味。黏玉米、落花生、青毛豆、金针花,还有诸多时令野菜,轮番挤上餐桌。一直以为吃金针花是暴殄天物,看着大堆鼓胀饱满的花管堆在地上兜售,心里很觉惋惜。一日听人说去在早市见到茭白,转而去寻,却一无所获。茭白是南国清物,北方鲜见本不足为奇。荸荠和菱实还不能吃到。对碧绿的莲蓬很期待。蓬松的莲房,鲜洁的莲子,齿颊间流转水底的清气,很妙。

夏令植物繁盛,叫人流连。广场栽有两株好大皂角,树干足一抱有余,叶茂枝繁,亭亭似盖,很让人喜。碧桃绿叶纷披,水杉的叶像纤美的羽毛。新生的松枝软软的,不刺人。葛藤,蔷薇爬满花架,爬山虎铺满一面墙。

城外水边,有红蓼、荇菜、水葫芦。野鸭和水鸟自苇丛抛起,白鹭踩着萍叶优雅踱步。鸭跖草很可爱,宝蓝色小花,蓝空一样幽谧深邃。

当季花事也繁,常见的有鸡冠花、月季、茑萝、朝颜,名目可喜。玉簪与紫萼,姿态宛然,可入画。墙根下,花圃里种满各色月季和冬青。木槿硕大艳丽,花蕊纤长。榴花照眼,枝头坐了幼果。蜀葵是泼烈旺盛的植物,她可以把最后一朵花,开到八月末。僻静巷弄里,不知谁种的美人蕉,妖娆着悠长的黄昏。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夜色漫漶里,紫薇初放,翠微、赤薇、银薇也开了。紫薇花期漫长,汪曾祺在《人间草木》里说,飘着小雪时,还能看到紫薇吐出一絮红色的花穗!真奇!紫薇又叫“痒痒树”,用手挠挠树干,枝叶俱动,是很有意思的。

有一日遇见小茉莉与栀子,在卖花人的推车上。茉莉香气幽静,绝不袭人。那盆栀子却恹恹的,纤弱不堪,给想象中“肥腴的栀子”大相径庭。

这时节,梧桐叶底藏了青色的桐子。女贞叶如蜡染,花细白。栾花细致微妙,不惊扰,懂节制。栾树到秋深尤为可观,远远看去,满树蒴果仿佛燃起一盏盏小灯笼,煞是好看,叫它“灯笼树”再妥帖不过。合欢开起来无可收束,却怕见一夜风雨,匝地落红,尤堪怜。广玉兰的花可谓“惊动”,碗口大的花朵,宝光流丽,沉沉欲堕,很隆重。

仲夏时节,荷花就要开了。《清嘉录》里说,“是日(阴历六月二十四)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今游客皆舣舟至虎阜山滨,以应观荷节气。或有观龙舟于荷花荡者,小艇野航,依然毕集。每多晚雨,游人赤脚而归,故俗有‘赤脚荷花荡’之谣”。清人张岱对姑苏赏荷盛事,在《葑门荷宕》也有详尽记述。古人对于风物时序之端庄隆重,令今人汗颜。

城中荷花不多见,城西生态园倒有一些,养在石砌的沟渠里,看上去便少了些天然情致,好在荷花婷婷,翠盖高擎,密密匝匝,但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浩荡是不能作一点联想的。城北四、五里外,有方圆数十顷荷塘,绵绵荡荡,十分可观。晴空下,长风十里,花气熏蒸。浓叶叠叠如波涌,与云天相接,接到无穷深碧和苍茫里。浮漾,饱涨,直涨到扶摇荡涤,眼睛里溢出荷绿。每年仲夏与女友同去,终究没错过。

数日前,一场暴雨奔袭而至,整个城池陷入一片混沌。帘外潺潺,所有的声音被一种声音所攫取,吞没。一霎时,阴霾,灰尘,浮躁,奥热被袭卷一空,天地为之一静,是净澈,是安谧。

七月过半。几日前他说起值夜班,湛湛碧空中,蓦地看见天边月,大如车轮,心里竟是惊骇。让他把当夜所见月下情景描绘给我听,他摇摇头,很无辜地说,除了月亮,什么也没看见。我不小心呷了一口茶,差点笑喷。

周六夜里,一片月升起来,时被云翳所蔽。凌晨2点左右,天地照彻,雪洞一般。隔帘一望,皎月行天,长空洗练,果然一轮湛湛晶盘,正是仲夏夜的月亮。

关于小城的散文15:小城的魅力

文/晓阅

已经说不清在什么时候,我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座小城。而恰恰因为这样,我的心却陷入一种反反复复的矛盾之中,无法自拔。

这是一座长宽约十几公里的小城,不算大,但也不小。虽然比不上都市名城的繁花似锦,更没有他们的车马水龙,灯红酒绿;但小城却有着自个独特的魅力。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总给人一种格外舒适温馨的感觉,可以在上班的闲暇读读书,看看报,提提品味;可以在下班的时间里喝喝茶,聊聊天,谈古论今。城里繁华但不拥挤,郊区美丽却不遥远,城市坐落于田野之中,北依雄伟壮丽、绵延起伏的山峦,三面一片坦途,极目千里。有曲径通幽、韵味别致的公园;有气度恢弘,设计精巧的广场;有水波荡漾,自然天成的湖泊;有碧绿美丽、阡陌交错的农田;有挡风遮沙、绵延千里的防护林;防护林之外便是广阔的戈壁沙漠。

在这里住久了,就慢慢的留恋了。每当离开这里出差在外,总有一种思归的感觉;当重新回到这座小城时;心头涌起的那种亲切让人难以自抑。

毕业后,错过了去着名学府深造修炼的机会;也失去了选调到偏远地区成长的可能;带着很多的疑虑和希望来到了这座小城。一年后,已经很难说清楚曾经的选择是对是错了。我只知道,只要在这里好好的过日子,只要再略微节省一些,就不会为房子发愁,也不会为汽车而忧;甚至可以在郊区弄上一块农田,造上一座木屋,在周末时养养花、种种菜。我只知道,要是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胆气,完全可以在这座小城开几个商铺、抓几个项目;赚点钱,滋润滋润生活,施展施展才能。我只知道,在这种稳定和安逸中,将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了。

小城的魅力大概就如此吧,前十五年的奋斗已经让我在这里有足够的竞争优势。这里不比上海、不比西安,不存在大学生满街走的怪象;只要能融入这种俗文化,就可以赢得尊严,追逐梦想。或许围着魔台转的小毛驴永远也不可能像驮着唐僧西天取经的白龙马那样的见多识广,但小毛驴却从不担心死亡和饥饿。有的人喜欢平平淡淡,有的人喜欢轰轰烈烈,争论了几千年,也没分出个对错。

隆中的山好清;水好绿。独卧草庐倾听飞瀑流泉,漫步田野细数柳暗花明。“躬耕南阳、好为梁父吟”的孔明先生本来是要“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但他终究还是在27岁时离开了隆中。是对功名利禄的热衷吗?不是,促使他离开隆中的本源就在于他的心,常常“自比于管仲乐毅”。鲁肃本是富户大族,毅然决然的飘过江东,为苟全江东、三分天下而来,成为一代圣贤典范。人生于世,似乎可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如李白、似杜甫,成仙成圣;也可以追逐功名,建千秋功业,如商君、白起。关键是不能违心,心之所向,行之必往。

或许我们渴望那片刻的淡泊和宁静,但是心却似乎已经飘得很远。沿着小城往北走,就是昔日苏武牧羊的地方,那份忠诚和坚贞,留给我们的到底是怎样的精神气质呢?沿着小城向西去,就是霍去病策马扬鞭、建功立业的古战场,那份勇略和胆气,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思考呢?岁月已经尘封了那段陈迹斑斑的历史,我们已经无法循着古人的踪迹去追寻其中所蕴含的奥秘。蒙受着祁连山千年积雪的滋润,甘凉古道成为故国文明永远无法抹去的永恒记忆。小城的魅力浸透着前辈先贤的辛酸泪水、回响着昔日的战马嘶鸣。也正源于此,我们才有资格在这里去享受片刻安逸和宁静,如果有一天,防护林被摧毁了,沙漠群狼回来了,我们还有机会吗?

这种感觉让我心烦意乱,心倦了渴望宁静,心静了渴望奋斗。我们不敢想象一个还未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已经开始日复一日的重复,少了激情,缺了志气。可是当我们真正走入竞争激烈的丛林,面对凶神恶煞的豺狼虎豹时,我们拿什么去保护自己幼弱的身躯。不是谁都可以“胜者为王”的。不是我们缺乏担当“败者寇”的勇气和毅力,而是我们从出生的那刻起,就已经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边。种了十几年的庄稼,犁了十几年的地;有一天,别人告诉我们,比赛的内容是“弹钢琴”、“开跑车”。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有必胜的信心。

当我们面对两难的处境,恐怕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听听心声吧!难的是噪音太大,我什么都听不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