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笔构网

2025-03-19方案

请欣赏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绘本的学习,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困难,在遇到因难时应该怎么办。

2.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培养他们独立意识和应对困难的勇气,使孩子具有应付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难点:

教育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慌张、不急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

绘本PPT、电网。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封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里生活的三年里大家哭过、笑过、玩过、闹过,那你们有遇见过困难吗?遇到因难时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绘本,故事里有个小动物也遇到了困难,那么,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欣赏绘本

1.出示书面,问“书的名字叫什么?”看着画面猜一猜是讲了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熊为什么会掉进洞里?

弗洛格挖的洞深深的,小熊听不到弗洛格的声音便把身子探到洞口,“扑通”一声掉到了深深的,黑暗的洞里。

——弗洛格和小熊被困在洞里时都做了什么?

小熊哭着喊道:“我饿了,我再也不能和老鼠钓鱼了,再也看不到野兔朋友了。”弗洛格没有哭。他非常平静的安慰小熊,还告诉小熊要勇敢些!弗洛格又和小熊一起喊:“救救我们吧!”和小熊一起唱歌鼓励自己。

——大家是怎么把他俩从洞里救出来的?

鸭子发现了,叫来老鼠,老鼠扛了一把长梯子到洞里,把他们救出来了。

小结:其实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解决不了的,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深呼吸、静下来思考,怎么样做才能解决困难。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并且战胜困难。

三、挑战困难(过电网)

1.介绍游戏内容

——弗洛格要去小兔家做客,可是它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困难,弗洛格试了好几次都没通过,请小朋友们来试试,看小朋友们能不能顺利通过。

2.组织幼儿进行讨论,随后进行游戏。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讨论怎么样才能安全通过这条电网路,请认真思考后,就可以大胆试试了。

3.稍加难度(间隔缩小),请幼儿进行挑战。

小结:你们真棒,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就过去了,看来刚才的那段路上的电网对小朋友们来说,并不是很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这段“路”会是怎样的?

4.请成功过关的幼儿分享成功的经验,帮助未通关的幼儿总结原因,请失败的幼儿再试一次。

——这次的“电网”,有些小朋友不小心就触碰了,但还是有小朋友通过了,我们来听一听,他有什么通关秘诀。

5.在“电网”两边加上障碍物(钻圈),再次邀请幼儿尝试。

——还有最后一段路,通过这段路,我们就能安全了。

小结:你们都是热心肠的好孩子,帮助弗洛格成功的通过了这条障碍重重的小路。你们敢于挑战困难,遇到过不去的难关时,会静下来思考想办法。弗洛格有你们这些好朋友,它可真幸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知道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想不到的困难,而困难是能克服的,教育孩子克服依赖思想,明白困难并不可怕,重要的是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正视困难,树立自信,不慌张、不急躁,心平气和的以良好的心态去寻找解決问题的办法。从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经历风雨才难见彩虹!”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在说说、玩玩的游戏中,继续体验开心、生气和悲痛的心境。

活动准备:

小朋友表情照片若干小火车

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以边念儿歌边开火车的形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边念儿歌边开火车入场,引发幼儿的兴趣。

2、认识心境火车。

3、让幼儿数数有几节车厢。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说说表情。感知开心、生气、悲痛的心境。第一次让幼儿找自我的照片。第二次找好朋友的照片。体现了层次的递进性。

1、坐上心境火车,请幼儿找自我的照片,说说自我的照片。

2、第一次交流,说说自我的表情,并说出原因。

3、试着找到好朋友的照片,猜猜好朋友的心境

4、第二次分享交流:

(1)你找到了谁的照片

(2)他(她)的表情怎样

(3)猜猜为什么会这样

5、让幼儿按哭、笑、生气给车厢起名字。

第三环节:选择表情,鼓励开心。以开火车的游戏离开活动室,鼓励孩子做一个开心宝宝,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请你选择最喜欢的车厢,欢乐的开火车退场。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3

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与幼儿园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每天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上学,你知道自己已经是什么身份了吗?对!你已经告别那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呢?

二、回忆比较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想想现在的小学生活和以前的幼儿园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幼儿园不同的新鲜事。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幼儿园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击鼓传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四、聆听寄语

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一、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害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取笑,害怕自己的成绩跟不上等,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有所差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多鼓励孩子,适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能克服其盲目自卑的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识新朋友。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三、在家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社会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其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节假日,也可多带孩子出去游玩,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周边的环境。

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期望?并请他们把对你的期望写在这张“寄语卡”上。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4

教育背景:

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位不速之客的到来而变得特别。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了日日夜夜奔赴在医院走廊、病房路上的医护工作者们,我们看到了药厂里为连夜赶制缓解病情药物和防护口罩的工人们,我们看到了巡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忙碌消毒的清洁人员等等,这么多勇敢无畏的'人在努力,为的是让疫情早日过去,为的是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但也有人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随意对待。因此,我们要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命观。

教育目标:

1、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谈话过程中初步了解轻视生命带来的危害;

2、通过趣味解释、交流感受,理解生命的含义,清楚尊重生命的意义;

3、通过自身、他人、自然三个角度明确该如何尊重生命,在“蝙蝠的自我介绍”中,知道尊重生命也是一种责任;

4、在名言感悟、海报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引导从自身做起,把尊重生命践行于生活中,进一步增强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疫情中体现关爱他人的事例。

教师:课件、“蝙蝠的自我介绍”音频、尊重生命名言等。

活动过程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引出“生命”

1、师:同学们,祝贺你们,又长大一岁啦!今年过年你们都去哪里玩儿啦?开心吗?(预设:不开心)

2、师:哦?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发生了什么?

预设:天天宅在家;门都出不去。

3、师:是啊,今年太特殊了,有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我们身边,它使我们哪儿也去不了,哪儿也玩不了。专家们说它可能来自野生动物们身上,这个野生动物可能是蝙蝠,你想对它说什么?

生:你真是太讨厌了!

4、师:可是真的是它的错吗?(出示“蝙蝠的自我介绍”)生谈感受。

5、师:看来,罪魁祸首可是我们人类啊!我们把别人的生命当儿戏,便给自己遭来了祸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生命”的话题。(板书:生命)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通过“蝙蝠的自我介绍”,学生能马上知道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其实是那些轻视生命的个别人,初步形成了尊重生命的认识。

第二板块:趣味解读,理解“生命”

1、科学定义“生命”

①师:哪些是有生命的?

生:蜻蜓、花草、人。

②我们来看看关于“生命”的科学定义(出示定义)

③师总结:同学们的理解都正确,人、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2、趣味理解“生命”

①师引导: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在世上存在了几天?

生:几万天。

②师:真的如此吗?我们来算一算。(使用软件“生命计算器”计算)

③师总结:你看,事实上同学们在世界上只待了三千多天,植物、动物的生命比我们更短。但是这几千天的时间能重来吗?(不能)时间不能重来,我们的`生命也肯定无法重来,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自身经验入手,结合科学定义准确解读了“生命”,用“生命计算器”让学生了解到生命的长度是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即便是再短暂的生命,都无法重来,进一步认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每个人都要尊重生命,不能剥夺任何一种生命。

第三板块:尊重“生命”,人人有责

1、保护自己,是尊重生命。

①师:在这场抗击肺炎的战役中,你为了保护自己做了什么?

生:不出门,戴口罩等等

②师总结:现在看到你们健健康康地坐在这里,我知道你们做到了尊重自己的生命,不轻易让自己受伤、生病,为你们的行为点赞!

2、关爱他人,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对比材料

材料一:瞒报来往记录、身体状况的确诊病例;口罩偷工减料的无良商家;

材料二:日日夜夜奔赴在医院走廊、病房路上的医护工作者们、药厂里为连夜赶制缓解病情药物和防护口罩的工人们、巡走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忙碌消毒的清洁人员的。

师询问:你更赞成哪种做法?(生:材料二)为什么?

生:材料一中的人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师追问:医生、工人、清洁人员他们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生病的人能早日康复,为了健康的人能不被感染。

②师总结:是啊,这些人不光对自己,更是对他人的生命负责!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告诉我们关爱他人,也是尊重生命的体现!

3、善待自然,是尊重生命。

①出示科普音频:人和自然接触的界限在哪里?

②生谈感悟,师重点引导:保护自然万物的生命,也是保护自己的生命,善待自然,便是尊重生命。

师总结:尊重生命,人人有责,要是每个人都把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善待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人与人、人与自然便会更加和谐、美好!

设计意图:结合三年级学情,这一阶段的孩子对尊重生命的理解尚浅,能零碎地说出自己能做什么,但是不够全面、系统,从保护自身、关爱他人、善待自然三个角度,学生明白了尊重生命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其他的生命,任何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第四板块:尊重“生命”,一起行动

1、播放“各行各业众志成城防控疫情”宣传片,生谈感悟(师相机出示尊重生命名人名言)

2、绘制宣传海报“防疫明责,尊重生命”,生进行汇报宣讲。

3、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希望我们能把对生命的尊重扎根在心上,做一个对任何生命都负责的小使者!

设计意图:宣传片、名言的出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尊重生命的必要性,画报的制作和宣讲进一步引导学生做一个尊重生命的小使者。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了解几种基本的情绪。

2、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像,初步知道要调节自己的情绪。

3、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

"教师心情播报"录像,"小熊生病"故事录音,自制麦克风、电视台。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基本的情绪。

1、小朋友,我们幼儿园的小小电视台就要开播了,这次播报的节目叫作"心情播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们是怎样播报心情的。

2、播放"教师心情播报"录像。

二、幼儿开展"心情播报"节目。

1、(出示自制麦克风)今天我们也要办一个"心晴播报"节目,小朋友可以坐在电视台上把自己今天的或是这几天的心情告诉大家,还要说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这样有不开心的事小朋友才可以帮助你。

2、幼儿分四组自由进行心晴播报的活动。

3、每组幼儿推荐一名代表出来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进行心情播报。

三、听故事,了解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很伤心,有的小朋友说自己今天很生气,那这些心情对我的身体有没有什么影响呢?下面请小朋友来听一个《小熊快乐生病》的故事。

1、播放故事录音。

2、讨论:

(1)小熊快乐怎么会躺在床上起不来的?它真的得了很重的病吗?

(2)后来它的病是怎样变好的?

(3)教师小结:悲伤、害怕、生气的情绪对身体都不好,有时候会使自己生病,起不了床,而快乐能使我们的身体变的很健康。

3、刚才我们听了故事都知道,伤心、生气都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当我们有这些坏心情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

4、幼儿自由讨论。

5、请个别幼儿说说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方法。

四、我的"开心法宝"。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引导,知道烦恼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2.愿意倾诉自己的烦恼,交流、分享调节情绪的多种方法。

3.感受快乐带给自己和他人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大草原引发

1.这是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大草原上走走吧。

二、情境引导,知道烦恼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1.讲述故事《老鼠和棕马》

(1)你们看它是谁?

(2)他们的烦恼是什么?

小结:他们惊奇地发现,大草原能够带走他们的烦恼,真神奇啊!

(3)草原把老鼠和小棕马的烦恼带走了,他们高兴的在草原上又蹦又跳。

三、愿意倾述自己的烦恼,交流、分享调节情绪的多种方法。

1.倾述烦恼。

(1)你们有烦恼的事情吗?请你在这张纸上画一画你的烦恼。(画好后交流)

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烦恼。

(2)对着大草原大声的说出烦恼。

2.交流、分享同伴的好办法。

3.听音乐放松心情。

四、感受、分享并传递快乐

1.分享他人和自己的快乐。

(1)打开礼物盒分享快乐。

小结:快乐事情让他们笑的这么高兴,也感染了我们,原来快乐是可以传递的。

2.与幼儿一起自拍留下快乐瞬间

3.走出活动室传递快乐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7

一、指导目标:

1、本学期继续对全园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活动,使幼儿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控制、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会相互关怀、团结合作;能够勇往直前、分享快乐;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针对个别留守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通过沙盘游戏等心理辅导活动,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园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真正进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幼儿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

4、对全园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减轻教师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关爱自我,分享快乐!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多与各班老师交流,分享;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幼儿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做好心联小屋的工作、幼儿园博客的更新、家长培训工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1、教师方面:

(1)对教师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培训。

(2)为每个班的幼儿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请各班的老师随堂听课。

2、幼儿方面:

(1)教会幼儿掌握几种让心情变好的方法。

(2)让幼儿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3)让幼儿通过心理活动的开展,能够认识自我,改变错误行为,不断成长、快乐分享。

3、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为全园家长组织一次培训。(听专家讲座的形式)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专责心理教师:邬涛活动从第四周开始,若因幼儿园有其他活动,活动将会做临时的调整。)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8

活动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幼儿园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时往往会出现洗手马虎、玩水等现象。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之后,知道许多孩子在家很少自己独自洗手,都是长辈们帮着洗或是用毛巾擦干净。在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后,为帮助他们学会自己洗手,我根据小班孩子好模仿的特点,在组织孩子洗手前和宝宝们玩起了“学做洗手大王”的游戏,并将洗手的过程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试图通过儿歌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从而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

2.通过学念儿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好吃的食物若干;

2.手偶玩具豆豆熊和嘟嘟医生;

3.洗手儿歌动画及有关正确的洗手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点心:你们看这是什么?今天是老师的生日,我请小朋友们吃点心。你们应该对我说什么呀?

2.请幼儿闻一闻点心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点心的的欲望。

3.谁想吃呀?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想吃,在吃之前我们先要做一件什么事?

4.如果我们吃东西前不去洗手会怎么样呢?

二、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引导幼儿观看手偶表演

教师边做手偶表演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豆豆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啊?它应该怎样做呀?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细菌,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交流。

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自己平时是怎么洗手的,进一步体验洗手的重要性。

4.你们的肚子疼过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饭前便后不洗手及吃手现象,鼓励幼儿说一说洗手的重要性。

过渡语:嘟嘟医生会对豆豆熊说什么呢?

三、学习儿歌——《洗手歌》

1.引导幼儿观看洗手课件。

2.你们听到嘟嘟医生对豆豆熊说什么了吗?

3.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

4.幼儿学儿歌。

四、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讲述“我是怎样洗手的?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洗手顺序及方法:卷袖子——冲手——搓肥皂——搓手心手背——冲肥皂——擦手。

3.引导幼儿边说儿歌做洗手模仿动作,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4.谈话:我们什么时候该洗手?

(如:饭前、便后、玩完玩具、手脏时等)

五、幼儿实际练习:洗洗小手讲卫生,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教师:“现在我要分点心给小朋友吃了,大家先一起去洗洗小手吧,看看谁的小手洗的最干净。”

2.在实际练习中,教师引导幼儿边说儿歌边洗手,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

3.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

六、活动延伸:

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用语言或儿歌对幼儿进行提示或指导,使幼儿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巩固和提高幼儿的健康认知水平,逐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礼貌人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纲要》指出“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首先就应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持续乐观向上的心境。高兴和生气是人的两种情绪,高兴是一种用心的情绪,过度的生气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调节,会引起幼儿生理上、心理上的各种问题和疾病,老师就应注意帮忙幼儿逐渐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应付那些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冲突的情景和场面。使自己生活得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心、快乐。

本活动依据小班幼儿年龄特征:行为明显受情绪支配,情绪仍然很不稳当,容易冲动,常会为一些小事大哭大闹。依据幼儿的成长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来设计活动的,将心育目标与语言目标有机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活动始终以游戏贯穿始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发挥增效作用。活动还有机整合了各领域的教育资料来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并采用卡片联想、生活经验联想来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认识日常生活中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2、学习用语言表达感受,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体验关爱、亲情、共享的快乐。

三、重点与难点:

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学习合理疏泄、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活动准备:

红星娃娃、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娃娃、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情景卡片、水彩笔、记号笔、制作表情娃娃的纸。

五、活动流程:

语言导入—》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做做高兴与生气的脸谱—》做做高兴的游戏。

(一)语言导入

1、以红星娃娃发出作客的邀请导入。

2、幼儿手拉手一边唱歌一边去作客。

3、幼儿按老师说的门牌号找高兴娃娃(123)和生气娃娃(456)的家。

(二)认识高兴和生气的表情

1、说说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表情。(脸上、眼睛、嘴巴)

2、做做高兴和生气的样貌,在高兴娃娃和生气娃娃的家留个影。

(三)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

1、卡片联想。

(1)说说高兴和生气的事(幼儿找好朋友一齐说)。

(2)游戏:“点芝麻”教师或幼儿点,被点到的幼儿说说卡片上的高兴和生气的事(如果是你会怎样样?)。

(3)把卡片送回家

(4)验证卡片

2、生活经验联想,引导幼儿说说高兴与生气的事及做法。

(1)你平时有什么高兴的事?高兴的时候你会怎样样?

(2)生气时能够做些什么?

(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1)能够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

(2)能够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

(3)为别人想一想

(4)或者轻轻的哭一哭、睡一觉、看看书、

听听音乐、做做游戏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教师小结:原先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气的时候,当你高兴的时候,就应让大家分享。当你生气的时候也不要发脾气,大家都会来帮忙你解决困难的。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了自己,防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如果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四)做做高兴生气的脸谱

幼儿按意愿选取材料制作脸谱。

(五)做做高兴的游戏

1、幼儿在手上套上自己做的脸谱找朋友一齐唱表情歌。

2、教师带幼儿到操场上做高兴的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提问:如果你是小鸡,你被老鹰抓到了你会不会生气?

如果小朋友不留意撞到了你,你会怎样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