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方案

笔构网

2025-03-21方案

请欣赏抽样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抽样方案 篇1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前两节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基础上,结合此两种随机抽样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总体的复杂性,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有学习掌握分层抽样这种随机抽样的必要性;为下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以下缺失:书写不认真,数字抄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两极分化明显:优生与后进生,水平相差较大。大部分学困生却和优等生却相差好几十分,较为悬殊。这是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并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重点与难点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五、教学方法

因本节内容较简单,且主要内容为概念型知识,故本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依据五步教学法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添加承前启后的内容,主要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其次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当堂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引导,理性概括→观察感知、例题学习→反思小结、自我提升→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设置思考,埋下伏笔。

(一)复习回顾、设问

问题:上节课学习的系统抽样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系统抽样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思考:设计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其核心问题是保证抽样公平,并且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如果要调查我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由于男生一般比女生高,故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都可能使样本不具有好的代表性。对于此类抽样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抽样方法。

[设计意图] 我借助这个环节既复习了前两节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层层递进

近视率(%)请学生思考探究: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9085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8070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小6045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50近视率4030本? 20xx[设计意图] 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兴100小学初中高中趣。问题设计层层递进,难度呈现梯度,可以满足不同水

平学生需要。同时该过程运用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为给出分层抽样的定义做准备。

(三)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首先设置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的探讨容易表述出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表述过程不具有数学的严谨性是可想而知的。结合学生的表述,教师给出分层抽样定义的规范表达。并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与学学生探讨分层抽样要遵循的原则。总结分层抽样的具体的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话,深化对分层抽样概念及要遵循的原则的理解,加深对分层抽样过程的理解,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四)观察感知、例题学习

例1、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例2、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中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请学生解决例1,让学生初步应用分层抽样的知识,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于例2学生可以确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对具体过程的书写存在一定疑虑。于是我板书例题2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对具体过程的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此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层抽样,加深理解分层抽样的步骤及优点,巩固知识的掌握。

(五)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必做:课本练习1、2 选做:课本练习3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八、教学反思

主要是学生自习为主,老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自学,参与学习中,合作交流学习本节知识。引入导学案提高高利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分为两个版块,左半部分为主板,主要书写本节课的标题和主要知识,右半部分为副版,主要用于练习和草稿的书写。板书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当堂发挥,在此不作具体表述。

(板书设计要求: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抽样方案 篇2

(一)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所有的大学生,为本校区各院系、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内容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所学专业等。

(2)被调查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是否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毕业后的打算。

(3)对就业渠道的选择

(4)喜欢哪种类型的工作及单位

(5)对于国家支持的一些安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学生的基本看法和选择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建议

(7)就业时在地理上的选择

(8)对自己初始月薪的要求

(9)对于自己的职位跟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

(10)对学校就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三)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

本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0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二个专业。

(四)样本学生的抽选方法

在样本总体内,采取分层等距抽样方法,即在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

(五)样本量的确定

抽样比例大体保持在4%左右,但是,这一原则可以灵活掌握。如果某个院系人数量很小,且彼此间差异程度很小,抽样比例可以稍微降低;反之,则可适当提高。如果某个院系的某个专业学生数量极少,则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形式。

(六)抽选样本的具体实施步骤

1.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网站查看秦皇岛校区各院系、各专业的学生情况。

2.根据本次调查所确定的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把秦皇岛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2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个专业。

3.在总体内,根据学生的类型,把样本学生按年级、院系、专业、性别分类。

4.在每个分层内,把学生按照学号登记的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号。

5.根据每个院系内学生的数量、规模及层内专业间学生间的差异程度,确定抽样比例及样本量。

6.确定等距抽样的`距离。

7.确定起点位置。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在1和K之间随机抽取数,作为抽选起点;②为了便于操作,直接将K/2作为抽选起点。

8.确定样本。把抽选起点作为第一个被抽中样本学生,以后每隔K个学生抽选一个样本学生,以此确定全部样本学生。在确定样本学生时,如果遇到抽中的学生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而无法调查时,则用一览表中该户的上一个或下一个学生代替。

(七)抽选样本举例

例如,选择财经学院时,财经学院在校生1545人,现有财务会计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实务、审计实务、电子商务等六个专科专业,共八个专业,在各个专业中抽取十个学生,其中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男生占55%,女生占45%。

(八)抽样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在小组成员中选择人际关系比较广,交际能力比较强的成员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一些关于此次调查的重点内容等的培训

(九)抽样调查表的填写

我校秦皇岛校区20xx年各专业大学生生就业倾向抽样调查

年级姓名性别院系专业毕业后的打算 就业单位的选择标准就业渠道理想的就业职位工资要求

(十)保密原则

我们采取对被调查学生的信息绝对保密,请各位学生放心回答的原则。

(十一)均值、总值及方差的估计

抽样方案 篇3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前两节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的基础上,结合此两种随机抽样特点和适用范围,针对总体的复杂性,为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有学习掌握分层抽样这种随机抽样的必要性;为下节“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地位重要。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良好,具体表现在:概念比较清晰,基础扎实,掌握情况总体不错。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解题技巧,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存在着以下缺失:书写不认真,数字抄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两极分化明显:优生与后进生,水平相差较大。大部分学困生却和优等生却相差好几十分,较为悬殊。这是由于学困生的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并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

(2)掌握分层抽样的一般步骤;

(3)区分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并选择适当正确的方法进行抽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分层抽样,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统计学知识的研究,感知数学知识中“估计”与“精确”性的矛盾统一,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重点与难点

正确理解分层抽样的定义,灵活应用分层抽样抽取样本,并恰当的选择三种抽样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抽样问题。

五、教学方法

因本节内容较简单,且主要内容为概念型知识,故本堂课主要采用讲授法。

六、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依据五步教学法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实践添加承前启后的内容,主要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其次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当堂吸收本节课的知识。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复习回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启发引导,理性概括→观察感知、例题学习→反思小结、自我提升→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设置思考,埋下伏笔。

(一)复习回顾、设问

问题:上节课学习的系统抽样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系统抽样的操作步骤是什么?

思考:设计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其核心问题是保证抽样公平,并且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如果要调查我校高一学生的平均身高,由于男生一般比女生高,故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都可能使样本不具有好的代表性。对于此类抽样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抽样方法。

[设计意图] 我借助这个环节既复习了前两节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景、层层递进

近视率(%)请学生思考探究: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9085中生10900人,小学生11000人,此地教育部门为了了解8070本地区中小学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小6045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50近视率4030本? 20xx[设计意图] 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起学生兴100小学初中高中趣。问题设计层层递进,难度呈现梯度,可以满足不同水

平学生需要。同时该过程运用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为给出分层抽样的定义做准备。

(三)启发引导、形成概念

首先设置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的探讨容易表述出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表述过程不具有数学的严谨性是可想而知的。结合学生的表述,教师给出分层抽样定义的规范表达。并结合上一环节的具体事例与学学生探讨分层抽样要遵循的原则。总结分层抽样的具体的操作步骤。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对话,深化对分层抽样概念及要遵循的原则的理解,加深对分层抽样过程的理解,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

(四)观察感知、例题学习

例1、某高中共有900人,其中高一年级300人,高二年级200人,高三年级400人,现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容量为4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例2、一个地区共有5个乡镇,人口3万人,其中人口比例为3:2:5:2:3,从3万人中抽取一个300人的样本,分析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知这种疾病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水土有关,问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并写出具体过程。

请学生解决例1,让学生初步应用分层抽样的知识,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对于例2学生可以确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但对具体过程的书写存在一定疑虑。于是我板书例题2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对具体过程的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此题引导学生运用分层抽样,加深理解分层抽样的步骤及优点,巩固知识的掌握。

(五)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课后作业,自主学习

必做:课本练习1、2 选做:课本练习3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八、教学反思

主要是学生自习为主,老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进行自学,参与学习中,合作交流学习本节知识。引入导学案提高高利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分为两个版块,左半部分为主板,主要书写本节课的标题和主要知识,右半部分为副版,主要用于练习和草稿的书写。板书具体内容根据实际当堂发挥,在此不作具体表述。

(板书设计要求:不仅仅是从表面上要求做到美观、整齐,充分合理地利用板面,更重要的在于板书可以使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按一定的形式有条理地呈现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抽样方案 篇4

(一)调查对象

调查范围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所有的大学生,为本校区各院系、各个不同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内容

(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学生的性别、学历、年级、所学专业等。

(2)被调查学生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满意、是否关注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毕业后的打算。

(3)对就业渠道的选择

(4)喜欢哪种类型的工作及单位

(5)对于国家支持的一些安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学生的基本看法和选择

(6)对学校就业指导的建议

(7)就业时在地理上的选择

(8)对自己初始月薪的要求

(9)对于自己的职位跟所学专业是否对口的要求

(10)对学校就业指导的一些建议

(三)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

本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0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二个专业。

(四)样本学生的抽选方法

在样本总体内,采取分层等距抽样方法,即在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

(五)样本量的确定

抽样比例大体保持在4%左右,但是,这一原则可以灵活掌握。如果某个院系人数量很小,且彼此间差异程度很小,抽样比例可以稍微降低;反之,则可适当提高。如果某个院系的某个专业学生数量极少,则可以采用全面调查的形式。

(六)抽选样本的具体实施步骤

1.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网站查看秦皇岛校区各院系、各专业的学生情况。

2.根据本次调查所确定的样本学生分层划分原则,把秦皇岛校区内共有学生8000人,拟采用抽样调查的组织方式,样本量为320人。调查对象年级结构: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性别结构:男生占55%,女生占45%;院系专业结构:本校区的六个院系,每个院系的各个专业选择十个学生,共三十个专业。

3.在总体内,根据学生的类型,把样本学生按年级、院系、专业、性别分类。

4.在每个分层内,把学生按照学号登记的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号。

5.根据每个院系内学生的数量、规模及层内专业间学生间的差异程度,确定抽样比例及样本量。

6.确定等距抽样的距离。

7.确定起点位置。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在1和K之间随机抽取数,作为抽选起点;②为了便于操作,直接将K/2作为抽选起点。

8.确定样本。把抽选起点作为第一个被抽中样本学生,以后每隔K个学生抽选一个样本学生,以此确定全部样本学生。在确定样本学生时,如果遇到抽中的学生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而无法调查时,则用一览表中该户的上一个或下一个学生代替。

(七)抽选样本举例

例如,选择财经学院时,财经学院在校生1545人,现有财务会计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本科专业;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实务、审计实务、电子商务等六个专科专业,共八个专业,在各个专业中抽取十个学生,其中大一占15%,大二占20% ,大三占25%,大四占40%;男生占55%,女生占45%。

(八)抽样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

在小组成员中选择人际关系比较广,交际能力比较强的成员作为调查员,对调查员进行一些关于此次调查的重点内容等的培训

(九)抽样调查表的填写

我校秦皇岛校区20xx年各专业大学生生就业倾向抽样调查

年级姓名性别院系专业毕业后的打算 就业单位的选择标准就业渠道理想的就业职位工资要求

(十)保密原则

我们采取对被调查学生的信息绝对保密,请各位学生放心回答的原则。

(十一)均值、总值及方差的估计

抽样方案 篇5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情况及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分布,并据此分析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并预测大学生信用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目标总体指所有长沙市的大学生。具体包括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学院 长沙医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就读的各年级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为根据长沙市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态度、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原因、大学生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信用卡、大学生期望的信用卡透支额、期望的还款日期、未持卡大学生不办卡的原因及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等。

三、抽样调查设计

第一步:确定抽样方法

调查决定采用多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大学生。决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寝室、学生,在寝室利用随机数表抽取学生。

第二步:确定样本量及各阶段样本量的配置

按简单随机抽样时,在置信度为t=95%时,绝对误差为d=5%,取方差大到最大的比例,则全市的样本量应为:

n0=t2*P*Q/d2≈22*0。5*0。5/0。052=400(人)

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回答的概率为a=90%,因此调整样本量为:

n1=n0/a=400/0。9≈445(人)

由于多阶段抽样的效率比随机抽样的效率低,取设计效应deff=1。35,则全市范围内应调查的样本学生为:

n2= n0*deff=445*1。35=600(人)

各阶段的配置分别为:

初级单元:6个学校

二级单元:150个寝室,每个学校抽25个寝室

三级单元:600个学生,每个寝室抽4名学生

1、抽样方法

以全长沙市的在读大学生为总体,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第一阶段,先以长沙市的每个高等院校为初级单元。按不等概的PPS抽样(即按学校的人数确定相应的抽样比率)从中抽取6个学校。

第二阶段,在每个被抽中的学校中,将全校所有的寝室依次进行编号,赋予每个寝室一个与编号一样的代码;根据所有的寝室数除以样本量25,确定抽样间距;然后对代码进行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则被抽中的寝室为样本寝室。

第三阶段,分别在每个样本寝室中,按随机二维数列表抽取4名学生(若寝室的人数不足,就从下一个寝室补充完整)。

四、实地调查及调查时间

受时间、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调查足够的学校,只是在铁道校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调查。在调查中要确切到达每一个被抽中的寝室,要保证调查的质量,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

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1日(星期五)21:00———23:00

调查人员及地点: 由小组的人员分别到被抽中的寝室同时进行调查。

五、问卷与数据的审核

对实地调查后取得的数据资料,首先整理审核。

审核步骤:

(一)查对所有抽中的样本是否都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有无遗漏。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7份,作废3份,有效问卷共计94份 。

(二)对更换的样本点检查其代表性,出现较大差异的,重新更换调查;

(三)审查调查问卷指标有缺项的,采用填充法补齐,具体方法是联系上下问题的答案进行预测性填充。

(四)对填报指标进行逻辑审查,如出现前后矛盾的答案,根据其回答整个问卷的态度推断错选项,去除错选项。

(五)评估调查指标是否准确真实。对审核后的调查表仔细录入,杜绝录入差错。

(六)数据录入与分析和提交结果的方式

1、数据的录入方式:

将原始数据转化成计算机认可的数据,将A B C等选项依次编号为1 2 3等录入;对开放式的问题编码,在备选框里注明解释项;对于多选题,如Q2,一共有6个选项,则设置六个0—1变量,依次为Q201。Q202。Q203。Q204。Q205。Q206,如选了此项,则标记为1,以备SPSS中进行多响应二分变量法分析;

2、整理分析数据:

本次分析借助EXCEL和SPSS软件进行作图和分析。

3、对数据进行解释;

4、写出调查报告。

5、提交结果的方式: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调查报告。

抽样方案 篇6

一、抽样调查目的

根据样本的抽样结果判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了解大学生三年以来对于社会的逐步认识情况和个人思想动态。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和好处

简单、方便、可以节约开支,十分科学,可以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误差。

三、确定总体范围和单位

抽样调查总体范围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生,各系各班。

四、确定抽样组织方式

我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市场调查方式进行,从电院各系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中选取部分学生展开调查。

五、确定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拟采用的是随机抽样的`组织方式,确定在总体范围内进行非重复的随机对300名学生进行调查。

六、确定抽样的实施步骤

为了保证人数的有效抽取,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法,细则如下:

1、人数的分配:本校学生较多,分配150份进行抽样,外校临近学校抽取150名学生。

2、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应该做到有理有据,并能够随机应变,如遇到拒绝者可以随机更换被调查者。

校内问卷分布:

经管系电力系机电系建设系信息系动力系

大一555555

大二151515151515

大三555555

校外问卷分布:

学校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分校其他

份数505050

七、数据的处理

在抽样结果的处理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责任制原则,在进行数据录入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准确,避免出现数据录入的失误所造成的误差。

八、结论

经过为期一天的调查,1046104组收集到有关大学生打工状况的原始资料,整理出有效问卷271份,并将这271份原始数据记录在excel中来完成接下来的任务。

经管系10461班04组

20xx年12月14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