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散文

请欣赏温度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温度的散文1:母爱的温度

文/包秀兰

这一生中,母爱的温度,最让我刻骨铭心。

我出生那年,莫名其妙高烧到40℃,医生怀疑是化脓性脑膜炎。但通过穿刺检查,排除了这个可能,而高烧仍然不退,凭着经验,医生暗示母亲,我的生命可能会很短暂,可以选择放弃……

在怀里紧紧抱着我,母亲在想,真的没有希望了吗?既然生了下来,就要对孩子负责。母亲当即把我抱回家,辞去了工作,一门心思地照顾我。母亲回讲着当年的那些往事,依然清晰如昨,“女儿得的是世界上罕见的脆骨症,这种患儿能活到14岁就已经是奇迹了,而我有一种感觉,女儿一定有希望的!”正是为了这个信念,母亲与我共同续写了生命的奇迹。

小时候,每到冬季,我的体温骤降,身体抽搐,母亲的心一下子就沉到脚底板。“抽搐严重时,母亲就给我加电褥子,还不停地加被子,一个不够就再加一个、二个、三个……被子盖了五六层。”每次想起往事,母亲的眼睛里总是噙着泪水。

到了夏天,气温回升,我的体温又开始升高了。无意中,母亲发现只要把我放在水里,我就不闹了。所以母亲就找来一个小盆,当我体温上来时,就把我放进水里。体温降下来了,再把我抱出来。由于我自小无汗腺,无痛感,对冷热没有感觉,所以,母亲无时无刻不“监控”着我的体温。

除了体温,最大的担心还是“脆骨症”。因为我的骨骼脆如玻璃,稍有不慎就会骨折。一天,我和小伙伴玩时,不巧被伙伴拽了一下,胳膊就掉了下来,当时以为是脱臼,去医院医生给我穿了铝板衣,胳膊算是固定住了,但半年后还没长好;一天,我自己玩球时,摔了一下就没再站起来,就这样不断地到医院重复治疗,每年至少住两三次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夏天,母亲把我放在大盆里降温,温度不退,母亲就把我放到水泥地上,再把冻在冰箱里的湿手巾放在我的背上降温。相比之下,冬天相对好过一点,我冻的直打哆嗦,母亲就一层一层地给我身上加被子,用手搓全身,直到热了为止。”

日复一日,在母亲的精心照顾下,我一天天茁壮成长,结婚生子,健康平安,幸福快乐。虽然我的生命中经历了无数次“暴风骤雨”,但我却是幸福的,因为我拥有这样一位默默为我奉献的母亲。

母爱的温度,一生相伴,永难忘却。

温度的散文2:冬衣重

文/潘姝苗

越来越冷了。温度在零界徘徊,血管像是接通了与冰雪的末梢神经,指尖由微凉到麻木,由淤血到红肿,直至两个指头爬满溃烂的冻疮,我被彻底降服。

一灯禅,半轮月,天寒欲雪,请珍重加衣。南方的冬天湿冷,身边且没有供暖,煎熬由此开始。现实冷,冬衣重,里三层外三层,将诗意和轻灵紧紧束缚。羽绒服徒有羽毛的充塞,却带不来肢体释放的自由。我怕冷,却不爱臃肿,宁愿放任冻得稀烂的“爪子”到处吓人。每到天寒地冻时,才觉自己与那平素喜欢的绿茶一样,是个寒性体质,要想法子适应外界环境,由内而外抵御寒冷的入侵。

绿茶寒,该在立冬后就与之断绝关系,不再品饮。于是,方才搁置了清透的玻璃杯子,换一只形粗体陋的紫砂壶。放入几枚大枣、枸杞、桂圆,撒下几缕红茶、普洱、姜丝,挖一勺黑红糖,趁水开之际狠狠烫上一壶,借着滚滚而来的水汽,氤氲出一片浓稠的香甜来。至此,冬天暂且成了一只捉在手心的小妖,被我任意拿捏。

法国诗人兰波说过:“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把这句富有诗意和想象的话作为小说书名。而我则在凡俗中常常把它挂在嘴边:生活在别处——北方嘚瑟,南方哆嗦。不管冬天雪花多么白啊美啊,我都不喜欢!“风把雨吹成落花,寒冷截断缠绵的诗行,站在菊叶黄的大地上目送夕阳,温暖的大地挥手自兹去……世间薄凉如水,大地温暖如床;南雁去赴一场千年的相会,叶子不再吟唱红豆的忧伤。手掌冰冷了许久,呵气呵不出理想与热望……摊开我的掌心,让希望落在沉寂的土里成殇。打通心灵的脉络,爱不再无枝可依,一声绝响在肩头滑落,思念在酒里酣畅。”看,我对秋天多么的依恋和不舍,可那丝丝缕缕让我遍身温暖的秋日,毕竟已随落叶凋零,一去不返了。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代伟人毛泽东以这首《卜算子·咏梅》托梅寄志,抒发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梅花面对“寒威”不屈服,傲霜斗雪仍“俏丽”,这不正是我身上所欠缺的品质吗?因为我意志薄弱,而在冬天显得情思昏昧。我不能逃避北风吹送的孤独,哪怕在一间书满四壁的屋子,没有温度,就没有灵感,没有憧憬;激情冷却,就没有梦想,没有一切。

飞雪轻,冬衣重,愿这个冬天于我不再难熬,只为心中些儿轻盈的梦。

温度的散文3:初冬的爱园

文/朱俏竹

不同的时节,温度、景色各不相同。我最喜欢的是那美丽、凉爽的初冬,尤其是那满目层林尽染的爱园。

初冬来临,淮北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变得美丽无比,五彩缤纷的树叶为城市披上了一身美丽的五彩小袄。相山公园、四季榴园、南山……其中最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那爱园了。

初冬时期,向爱园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处银杏树林。这时的银杏树,穿上了一身澄黄澄黄的外衣,这外衣是那么的黄,看着十分舒服。走进银杏树林,脚下踩着的金灿灿、软绵绵的落叶地毯,发出沙沙的响声,为我们演奏着一曲美妙的欢迎曲。头顶上的树叶轻微摆动,身上穿着能发出令人温暖的光的演出服,为我们跳着优美的舞蹈,那舞蹈似乎能让我们忘掉初冬的寒冷。树林中时不时传来小鸟唧唧的伴奏声,黄蝴蝶似的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似乎都在欢迎着我的到来。我心中的冬天以前一直是冷酷无情的,却没想到它还有这样温柔的一面呀!

银杏树林对面是一片小树林。小树林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树木:有穿着红裙子的枫树,有穿着绿衣裳的松树,还有穿着黄衣裳的梧桐树……各种颜色的树木生长在这片小树林里,有的是大巨人,有的是小矮人,它们让小树林变得五彩缤纷、生气勃勃。漂亮的花蝴蝶在空中飞舞,落叶铺成的彩色地毯仿佛是美丽的花丛,晶莹的露珠滚动在叶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动人的光,各种小动物跳跃的身影时时出现,草儿绿的是那么新鲜。这哪是初冬的景象啊!简直是一个童话的世界!

初冬的爱园,其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能去细细游赏,去慢慢品味。

温度的散文4:秋之恋……

文/追梦的微笑花园

夏天的温度在树叶的缝隙间荡漾着,秋,悄无声息驻扎在林子。风,只微微的叹息了一声。不经意间,梧桐树叶,像一只只翩翩飞舞的蝶,摇曳在弥漫秋的气息里。

喜欢秋的脉脉含情,无限风流尽在眼角。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池中的荷花早已残败,一汪碧水,盈盈相望。而在水云间里,秋的云寰散乱,娉婷如风拂柳。于是你开始惊喜,继而被那四季分明的风温暖着。浅浅的凉意带走了夏残留的燥热。

登高去吧。湛蓝的天,高不可触摸。山林中层林尽染,桂子飘香,满山的板栗树,果子满枝桠。枫树的叶子悄悄的有些许的红色,像信笺,写着小诗。梧桐树宽大的树叶落在地上,踩上去咯吱咯吱的吟唱。这时,林中吹拂一阵微风,风里溢满花香,果香。熏香了一季长长的眷恋。

爱秋吧。沏茶剪烛,夜风温婉的敲打窗棂,如席慕容的诗,自然而然的走进心间。新裁的月色,淡淡的散着月华。不着修饰,纯纯的,像清泉。品着茶,无边无际的思念。月,静静的,桂树暗暗的香气沁入心脾。静默的心倾听落叶的声音,温馨的禁不住想欢呼。

月,朦胧,树,朦胧,鸟朦胧。秋虫呢喃在细碎的·夜风里。袅袅的晚来的夜香氤氲在风里,浸湿了黑暗的夜。疏疏落落的篱笆里,蔷薇花沉睡了。

白桦树安静而庄重的伫立在黑夜里。微风过处,林间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宛如母亲睡梦中低低的呓语。月牙儿挂在树梢,静静地的聆听桦树的密语。

最妙的是下一场小雨。像一帘幽梦,斜斜的,细细的飘飘洒洒在窗前。雨雾迷蒙,空气里晕染清新的秋意,干干净净的如初生的婴儿。雨水打在残败的芭蕉叶上,滴滴答答像小夜曲,轻轻的抚摸着我们进入秋的酣梦里。

依恋秋,留恋在落花漫天飞舞时,像个精灵随风起舞,任凭秋风吹乱我的长发,裙裾飞扬。

温度的散文5:文字的温度

文/王永清

秋高气爽,落叶飘飞,与朋友一起散步不觉感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仰望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的江水,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这简单的14个字带着“建瓴走坂”的磅礴气势破空而来,直指人心,让人过目难忘,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一直以来,文字是我的最爱。简单的文字,经过巧妙的排列组合之后,就赋予了它不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色彩,或激扬,或低婉,或绚丽,或素雅,我感觉自己融进了文字里,不能自拔,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翩翩起舞或跌宕起伏。

秋阳杲杲,我喜欢在宁静的午后,靠在藤椅上,一杯茶冒着轻烟,一本书静静打开,阅读就像一朵温柔的云,和我和谐共处。行走在文字中,眼前是一幅优美的画,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淡泊,宁静,美丽……

累了,困了,伤了,文字是一个很好的避难所。那一年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母亲有病,妻子下岗,我的工作也起色不大。心忧郁得像一块湿透的抹布,拧得出水来。我觉得我不应该如此消沉,何以遣怀,我想到了阅读,读书可以修德养性,也能让人变得睿智和坦荡。有时候岁月没有带走的忧伤,却能被干净的文字带走。

读《瓦尔登湖》,与梭罗一起,在舒缓纯净的文字中行走,体味那种随便、简单、自在的生活,心也变得安静,恬淡了,感觉有一种来自遥远时空的愉悦。读蒋勋的散文集《此时众生》,50篇一千多字的短文娓娓道来,那文字犹如看一幅画、读一首诗,听一首歌,让人心静,让人不禁心生喜悦。读张小娴的《那些为你无眠的夜晚》,每篇均配有精美插图,缠绵、温柔、细致而又感性,让我读出了小女人的情怀,小女孩的情思。让人哭着笑、笑着哭……

文章读得多了,后来试着向报社投稿,一位陕西的编辑,主动和我联系。他说我的文字质朴温润,并鼓励我一直写下去。初听他的话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就像一个小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样开心。如今再看当时的文字,还是觉得幼稚粗糙不够精炼,但编辑老师的鼓励和肯定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也在文字的温暖下走过那段泥泞的岁月。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渐渐的,我喜欢上了文字。文字是纯朴的,也是温暖平和的,它真正的魅力在于,不是表现,而是浅浅的渗出,如泉水,涓涓细流,汩汩而出。文字与灵魂最近,让人不断学着放弃、放下,化解所有的心结。红尘滚滚,世事艰辛。总有一个人,总有一些事,让你无法忘怀。如果它不在一个人的灵魂里,就在一尘不染的文字里。

温度的散文6:煎饼的温度

文/程予东

这个摊点洁净,早上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候着几个人了。看了看时间,离早读仅有五分钟,身子探前,语言从身前惶急走过。

“我要一块五角。快一点。”

“马上就好。”女主人公的话溅在了她的刀刃上,清脆。

“生点也没有关系。”我拿眼踅到店里,男主人翻开盖子,用钳子托出了松软的饼。眼睛跟着饼出了门,过了一个台阶,落在了橙黄的案子上。

“我要一元五角。上班,不赶趟儿了。”

“我也要一元五角。”

“还有我。”

女主人把整张饼子都放在了秤砣上,这是什么意思啊?

“你怎么不切开啊?”

“那个小孩要七元五角,他比你们都来的早。”

怎么有这样的事情?哪个男孩啊?眼睛看到的都是大人,把头向后一转,一个憨憨的脑袋,红扑扑的脸蛋,约莫十来岁年纪,像是一个小学的学生。他将胳膊肘伏在案子的边上。我们都无语了,小孩呀小孩,你一个人买走了,我们这堆人还要等好久的,我上班就要迟到了,你可以不可以再等等啊!这话在腹腔里反复回旋。

“小朋友,你看……”女主人清浅的话语温柔的飘了过来。我们把眼睛齐刷刷向着他,不成想他竟点了点头。我紧绷的心霎时间松了绑,“谢谢你,小朋友,你真好!”禁不住垂下脸对他由衷的感激。闻言他就赤红了脸蛋。

摸着热热的煎饼,往远了走,回眸,他还是定定地站在那个位置。回味里满是暖,那来自煎饼的温度。

女主人你真好。

在这样的时刻,大人是急着上班的,小学还没有正式开学。一般来说,小孩子是好对付的,大人倒是难缠。而你不,严谨地遵守着一个规范,先来后到,不分年纪大小。还有,在你的眼里定是有这样的观念:来的都是客。即使需要有人让步,也坚决不是自己武断的转换目标,而是采用了征询的语气。你对一个孩子等待之心的体察是多么入微啊!

孩子你真好。

料峭的春寒里,你要买七元五角,那绝对不是为你自己一个人买的,是不是你看到了父母的劳累,而悄悄地出门,不声不响的把早点买好,然后在父母欣喜的目光里感受体贴的甜蜜?在我们大人的需要里,你等待的时间比我们长,你完全有理由拒绝的。就是我们没有看到你的身影,但是女主人知道。她一定是尊重事实的。当征询的语气从你那里走过时,你的心里难道就没有丝毫的比对和犹疑?你可是还要等上一些时间的啊,换了我,我是难以答应的。可是从女主人话音刚落的时候你立刻的表态里看得出你好像压根就没有想到自己,是不是你看到了我们脸上突奔的焦灼?就甘愿把别人的焦虑纳入了自己的清凉里。而你原本就是一股清流吧。孩子,我在想,你成为今天我看到的这个样子应该不是偶然,你的父母在生活的细节里一定是躬身教育了你。只有在反复的耳濡目染里,人才会把一种美好的情愫转成本质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成为一种本能,行走在我们的惊诧里,愧怍里,仰望里。

孩子,我还在想,有时人的放弃是为了成全自己,而你的放弃却是成全了别人。成全自己的大多是以退为进,说到底往往是为了自己;成全别人的也是进,是一种更大意义的进。这样的进不会仅仅落在我一个过路人的心灵里。我坚信。

温度的散文7:时光的温度

文/马亚伟

朋友喜欢摄影多年,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作品。他让我为他的摄影集取个名字,我默默地翻看这些经年的摄影作品,回忆着往昔岁月,脑海中忽然冒出一句:时光的温度。朋友拍手称好,说这个名字正符合他的初衷,当年他爱上摄影,就是为了把生命中带有温度的片段留下来。

时光本身是没有温度的,是人的经历,赋予了时光温度。过往时光,温情或者微凉,火热或者冰冷,此岸花开或者彼岸花谢,良辰美景或者满目苍凉,都留下了人生冷暖的印记。往事如尘烟,如果不能留下些什么,可能早就散得无影无踪了。记录生命中的种种片段,定格时光,留下永恒。此去经年,再次触摸曾经的带着温度的往事,我们的指尖和内心依旧能感知其中的冷暖。

你感受到时光的温度了吗?时光的温度,是我们留下的喜怒哀乐。一路的欢声笑语或者一声叹息,都被时光记录在案。每个人的时光,都有不同的温度。即使你我拥有相同的时光,生活也有可能赐予我们各异的命运,而命运又带给我们不同的冷暖体验。记得我们毕业十年聚会,大家感慨横生,纷纷回顾自己十年的历程,有人十年辉煌,有人十年平淡,有人十年辛酸……人在俗世的海上飘着,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再纵向看,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温暖,谁的人生也不会永远冰冷,无论怎样,来的尽管来吧,感受时光带给我们的各种感受。大家还纷纷预测,再过十年会如何,可能有的人命运会发生反转,体验冰与火的不同境界。所谓人生,其实就是经历;而经历,留下了时光的温度,带给我们或暖或冷的体验。唯有如此,人生的内涵才能够深厚,人生的外延才能够拓展,生命才得以丰富而广阔。

世事浮沉,岁月冷暖。时光留温,人生有味。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苏轼的的哀痛,“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感慨,“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李清照的喜悦,“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是纳兰性德的伤感……往事依稀,旧梦从未凋零,每每忆起旧事,眉梢心头的冷暖依旧那么真切。时光真的是有温度的,人生起落,如同寒暑变迁,总会让生命呈现不同的状态。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一直觉得,“静好”和“安稳”是最佳的生活状态。时光留下的冷暖相宜的温度,不冰冷,不火热,那种温度能够带来最舒适的感觉,我们不会觉得冷,也不会被灼伤,一切都那么浓淡有度,张弛恰当,是最从容的状态。可是,静好和安稳有时只是美好的憧憬和祈愿。谁的人生能永远静好安稳?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人生的冷雨寒潮,都有可能体验到透心凉或寒彻骨。即使如此,生命也是值得珍惜的。

只有一种色彩的人生是单调的,只有一种温度的人生是乏味的。时光的温度计能够测出曲线状态,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即使周遭冰冷,我们也要保持内心的温暖,努力朝着阳光的地方前行。走过寒流,一定能迎来春暖花开。没有冰冷哪能感受到温暖的幸福?体验过冰冷更能珍惜温暖。时光留温,冷暖交替,这才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温度的散文8:走过梧桐

文/汪佳璇

一月。接连着的极低的温度和彻夜的降雪,曾经风华正茂的梧桐树却已是“两鬓斑白”,奇崛粗壮的枝干已被积雪覆盖,今冬寒冷至此,却无人为他们披一件冬衣。亦或,它们不需要?我抬头望着依旧高大伟岸的梧桐树,心里默默祈祷着,希望他们能够挺下去,至少挨过这个冬天。

二月。天气回暖,积雪初融。依旧是满目萧条,樱花早早绽放的花苞竟被倒春寒硬生生逼了回去,正在愁眉苦脸的哀叹。梧桐树依旧雄伟挺拔,枝干如同利剑般直指苍穹,将天空划成嵌入其中的玻璃。别有一番情趣,可是却并无绿意,似乎是停止了生长。“啧,这些梧桐怕是活不长了吧!”有路人叹息。我不信。它们既然已经熬过了这个冬天,那么,初春必是它们积蓄力量的时刻。

三月。气温逐渐升高,柳树也晕染出点点绿意,可是梧桐树却依旧无动于衷,似乎时光也无法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风又大起来,拖着长长的裙摆走过,树枝轻轻摇曳着,洒下一地细碎的阳光。我竟有些动摇,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难道是自己错了吗?它们其实早已逝去,只留下没有灵魂的躯体?又是一个星期。我习惯地抬头仰望梧桐,风依旧喧嚣,几乎迷了眼睛。“扑”,我的头顶受到轻轻一击。是个花苞。花苞?!我惊喜地抬头,没有了恼人的风,只剩下一片寂静。在梧桐树的枝桠间,有着星星点点的紫色光芒在闪动。竟是这精灵,梧桐的精灵,春天的精灵?

看来看似臣服于风雪的梧桐,却暗地里正在积蓄力量!它其实无畏霜雪,无畏严寒,在狂风肆虐时默默却坚定地暗自生长,以澎湃的力量来迎接这春天。

我被梧桐树这样隐忍无私的精神折服。它高贵却丝毫不张扬,坚定却并不固执。它只是默默承担着风霜雨雪,独自撑起一片天空。它这样独立而顽固的精神感动了我。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而这南方的梧桐,也实在是一位佳人。生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却只要昂起头笑对困难挫折,哪怕默默无闻,也总会有一天,春暖花开。

暖风中抬头望去,梧桐花开如雨,落英缤纷。走过梧桐,就好似走过那万花灿烂的青春。

温度的散文9:怀念柚子树

文/肖树雄

被雨淋湿的风,以怡人的温度降临人间。

我走在林中的小路上,风渗进皮肤和血液里,渗进每一个细胞,于是,雨水的味道、花草的味道、树木的味道……万物之初清纯的味道!

小路的那边,茅草覆盖着一片坟地。一个个坟包在郁郁葱葱的绿色里安然,宁静。

突然在想,若干年后,我会躺在哪里呢?会有一棵草抑或一棵树的陪伴么?

最好是树吧!一棵自己喜欢的树。在风里,在雨里,在时间的流逝里,树静静地长在那儿。

不觉想起老家门口的那棵柚子树来。记得几年前的某一天回家,站在门口总觉得少了什么,再看,原来是和我同龄的柚子树不见了。问母亲:“门口的柚子树呢?”

“哦,卖了,晒谷子,晒麦豆总挡阳光呢。”

我默然良久。一棵树,不知影踪,如我一去不复返的纯真年代。

小时候,我是最喜欢爬到柚子树上玩耍的。柚子树散发着清新的香味,青灰色的树皮,看起来很干净。这棵树在长到一半处分了杈,我爬上去,坐在树杈上,两只脚丫晃动着荡秋千。儿时的小伙伴们常常站在底下叫我:“雄哥,下来把我也顶上去玩下嘛。”

那时,舅舅正年轻,不知他从哪儿借来的相机,给我们留下了永远的记忆:小小的黑白照里,我和小伙伴并排站在柚子树下笑着。柚子树是安静的,我和小伙伴是活泼的。几个孩子一双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充满着好奇,我一只手搭着其中一个小伙伴的肩,另一只手做着快乐的姿势。

我不知道,那时,有没有风吹过?

我不知道,有一天,柚子树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们。

我不知道,一棵柚子树会像人一样感到孤独吗?它孤零零地站在门前。菜地里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在这些菜果面前,柚子树鹤立鸡群。我们那时最盼望的就是秋天了,等待着一个个椭圆形的柚子一天天变大,变黄。这样的过程太漫长,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果子像算盘粒那么大,橘子那么大,香瓜那么大……其中,许许多多的果子落下。我们捡起那些果子,喜悦之余还夹杂着些许惋惜。现在想来,成熟的果子,是不是也像幸运到老的人呢?

老,也是一种幸运么?

如果真是这样,就要好好珍惜那份来之不易的老了!

一阵风吹过,路也涌动着绿色的波涛,一些槐树、栗树的叶子在风里哗啦啦响着,我的心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宁静。此刻,我是多么希望贴近土地,用鼻尖触碰一株草,一棵树,与它亲近,向它诉说。

那些诗一样的光阴啊,被风带到哪儿去了?

温度的散文10:为有温度的聚会点赞

文/刘宝民

昔日同窗、邻居和朋友之间的聚会活动变得频繁起来,微信群和朋友圈不时有聚会信息发布,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年人两周之内竟参加了三个聚会,被笑称为“聚会族”。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一种被称为“聚会纠结症”的心理疾患也在悄悄蔓延,有些人参加聚会后出现了失眠、盗汗、心慌和郁闷等症状,过了一段时间仍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只得求治于心理医生。

据了解,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主要源于在聚会活动中,有关在何单位工作、身居何职、退休金多少、住房地域面积、孩子是否出国等都成了热门话题,好事者主动担任主持人。要求每个人自报家门,如实告知;有人借机大讲“过五关、斩六将”的历程,引发了一股攀比和炫富之风,从而触动了普通百姓的敏感神经,他们说:参加聚会,如同遭罪,倍感惭愧,心理崩溃。

聚会的主题本应是友情与和谐,却被人为地掺进一股商味儿,自始至终离不开利益和欲望,讲排场,论职级,求名分,搞攀比,仕途得意收入可观的人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其他人如众星捧月般地恭维奉承,手中无权且囊中羞涩的工薪族显得百般尴尬,仿佛做错了事似地抬不起头来,这种落差难免造成心理纠结和精神郁闷。

自古至今,功名利禄均为身外之物,而人与人之间的情义方显弥足珍贵。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见证,是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也是遇难不挫风雨同舟的动力所在。基于此,许多参加聚会的朋友呼吁聚会应该传递温暖,加深友情,笔者觉得,有理由为有温度的聚会点赞。

温度的散文11:正面小寒,背面小暖

文/葛亚夫

1

城里,温度紊乱,测不出时节;雾霾迷离,时光浑浑噩噩。父母打电话嘘寒问暖,才知已小寒。“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他们还拿这远古的传说吓唬我。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这是小寒的“脉象”:大雁北飞返乡,喜鹊筑巢婚育,雉鸡感时鸣叫。有些像人,春节将至,思乡了,回或不回,都需应对父母之命的措辞,于是梦里哭醒了。雁、鹊和雉们没有春节,它们遵循、秉承的,是小寒背面的暖——大地的阳气。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或许,还可这么说,小寒的背面是小暖。

2

伊拉克,一个小女孩在孤儿院地上画一个妈妈,脱掉鞋,蜷缩在她胸口,酣然睡去。

照片下是鸡汤文:珍惜拥有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厌倦这样的语气,悲天悯人地把孩子置于可怜的绝境。嘘,别吵醒孩子,看她睡得多甜!她抱的虽是粉笔画的妈妈,却也是灵魂里的妈妈。妈妈没了,还在心里。那幼小的心灵上,妈妈拥着她,一刻也不曾离去。

泪是暖的,流出后就凉了。小女孩胎儿般的睡姿,让我看到生命最初的温馨和暖。

3

乡邻三昂,夫妇死于车祸。一双儿女,姐八岁,弟六岁,跟随年逾八十的爷奶生活。

他们最爱玩扮演爸妈的游戏。爸妈打工去了,打电话聊天、撒娇、告状……爸妈春节回来了,炸年货、放鞭炮、要红包……爸妈又要出门了,说悄悄话、拉钩承诺……那些有过或未曾有过的生活,发生和不曾发生过的故事,他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如痴如醉。

师生可怜他们,捐出新书包、文具,他们却不要。他们的虽破旧,却是爸妈买的。

每次回乡,我都和他们玩游戏。我演得不好,但能借个父亲的肩膀,换一段温暖时光。

4

七年前,几个文友组团“四棵树”,誓要重塑“建安风骨”。太年轻,生活慢慢把我们打回原形,变成无脊椎动物。如今,没人提文学了,光阴里,它更像少不谙事的晦涩春梦。

我还偷偷写“豆腐块”。不署真名,不向人道,偶有发表,偶有薄酬,偶有欣喜,偶有失落。七年了,我还原地踏步,梦想若隐若现,生活时痒时痛。也想改变,却违背了回小城的初衷。唯有父母骄傲而满足,每次我回家,都像过年。未曾想,我是他们最大的财富。

梦想像初恋,可能永远娶不到,但也永远不过期、不褪色。我不怕,文字里依然单身。

5

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惠子说: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太过分吗!庄子说:不然。我也慨然!她本无生、无形、无气,变而有气、有形、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她安息于天地间,“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正面小寒,背面小暖。转过身,才看得明白;翻过去,才懂得透彻。时序如此,人世亦然。

温度的散文12:爱的温度

文/覃光林

三八妇女节之前,儿子告诉我说英语学习班在星期六上午要开家长会,说是要搞一个关于三八妇女节的活动,要求妈妈们必须参加!本想趁周末收拾一下乱糟糟的家,心中有些不快,但还是应允下来,也许是亲子交流的好机会吧!

早已立春了,但天气还是乍暖还寒。这不星期六早上又飘起了雪花,由于没听天气预报,没有交代儿子穿羽绒服。问爱人早上送儿子学英语时穿的啥?他说:“小棉袄,让穿羽绒服说不冷。”想想离家近,学习是在小屋子里,不会冻感冒吧。家长会十点准时开始,赶紧走,迟到了孩子又该着急了。

老师简短的欢迎词之后,就开始了亲子活动:“摸手找妈妈”。老师蒙住孩子的眼睛站在中间,让孩子摸围成一个圆圈的妈妈们的手(手上不准戴戒指、手镯之类),每换一个孩子,妈妈站的顺序要被打乱。有的孩子找到了妈妈,有的孩子没有找到妈妈,找到的,兴奋地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没有找到的,脸上有些尴尬,有些羞涩,也很快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所有的妈妈们脸上都挂着笑……所有的孩子都拽着妈妈的手不丢。儿子也紧张地摸着妈妈的手,还问到:“妈妈你的手有什么特点呢?”“不知道,你摸摸看。”在妈妈看来,十几个妈妈的手都是一样的——勤俭持家、洗衣做饭、拉扯孩子长大!又都一点也不一样——有的纤细白嫩、有的粗糙有力、有的浑圆厚实。而我的手,儿子天天看着、用着,真不知道怎么告诉儿子它的特点!嗨,儿子想找到我,我也想让儿子找到,可是没有什么好办法,靠心有灵犀吧!

老师终于叫到了儿子的名字,蒙上儿子的眼睛,我也赶快和别的妈妈们交换了站的位置。看儿子能否找出我,摸了一个又一个,儿子都果断地说:“不是!不是……”就剩下两个妈妈了,儿子摸到了我的手,我的心跳都加快了,只见儿子犹豫了几秒钟,然后坚定地说:“是!”妈妈们鼓掌,老师把蒙眼睛的布为儿子解开,儿子骄傲地扑进我的怀里。我问儿子:“怎么就找到了我?”“妈妈的手一贯比较凉,以前咱们拉手我总给你暖手来着。有一个妈妈的手也很凉,但凉的和你的不一样,我就判断出来了。”呵呵,我在想,这是爱的温度吧,爱的温度是所有妈妈们手的特点,有了爱的温度才有了这心有灵犀!

活动结束了,离家不远,我和儿子手牵着手走回家,儿子的小手就是挺热乎。爱的温度传递在我们母子之间……

温度的散文13:夕阳的颜色

文/也许爱是最美

五月未,傍晚的温度,傍晚的风,令脚步比其它时刻慢了不知多少倍。

夕阳是橙色的,更准确地说是介于橙色与粉红之间的颜色。“美”是很难描述的,总不是一两个字所能表达,也不是长长的句子所能尽述,即使有贴切的语言可以形容还要涂上一层心情的色彩才能趋于准确。然而说起心情的色彩,又将进入另一个微妙的空间,不如暂切止于此吧。

她依着那三十多层的大楼,柔和纯净,在这个时间段里无一丝云的痕迹。还要在她之前加上“丰润”二字,清晨的她距我很远,不说隔山隔水,只是几座大楼已使走在清晨的我很难想起。这时的她与我很近,似乎用力张开双臂,就可拥她入怀。

我距大楼越来越近,她却渐渐隐去,就那么百米的距离,她便无影无踪,天地之间无处可寻。以为总有一丝光线会遗留某个角落,事实上无法确定她曾经来过……

午时,我在阳光下睁不开眼睛,手中的遮阳伞想把一切拒之身外,温度、声音都不想要。欲拒无力,还是舍不得手中的伞,就算是一点点心理暗示吧,这伞总是有才好。

这条小路要穿越一条铁路,没有汽车驶过是最令人满意的。路上无树,一面墙内的树却奋力出了院墙在这条路上留下密实的影子,可以暂时把手中的伞垂下来。

他,躺在人行道上,枕着一块砖。

我想,他累了。虽然那身深蓝色的衣服清晰地让我看见存着一层尘土,我并不把他想成疯傻的人。

我幻想过最舒适的画面,也是这样躺着,但不需要那块砖,也不是在这样的路边。我渴望在无人的深山里,有一片绿色的草地,躺在草地上,面向天空闭起双眼,就那么安静地听鸟儿鸣,花开……城市里大片的草地容易找到,但求无人却难。我不拒绝温暖,也不拒绝朋友,只想求一刻完全自由的心境,却只有无人时才能做到,谁的颜面都可以不顾,衣衫不整也无妨。

在有人的时候,在路上,在中午阳光下,他却已经做到了。

我跨过铁路,伞又直直地握在手中,似乎有一串串笑声从铁路边那棵开满红色喇叭花的小树上飘落下来,蓦然回首,寂静无声……

下午上班时,他还在那里躺着,这人真能睡。继而又有点担心,是不是他……

记忆中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一个人躺在也是这样的路边,当我一天三次在同一个地点看到他时,他已经与我是两个世界的人了。

傍晚来临,他坐起来,鞋子脱在一边。

我想,他没死。再次看到美丽的夕阳,轻松地,慢慢地走着,只想多欣赏一会儿她的美丽。

第二天,我四次看到他不吃不喝。每次路过,望一眼他在的地方,已成了我的习惯。原来习惯这么容易养成。

第三天清晨,是有风的,对夏日的人来说,很难得。这个时候地上的尘土也似乎未醒,风是较干净的,不会令人讨厌,气温没上来,一切凉凉的,脚步可以快起来。

我刻意把目光投向那个人呆了两天的地方。他还在!

他在吃东西。斜一眼那东西的包装,不像是捡来的。若是有钱买东西,那就真不是疯傻的人。我的心情又好了,匆匆而过。中午,他还在,还是坐着。旁边放了一包东西,似是衣物又似其它。于是我猜测是有人关心他给他送了什么。

唉,我是闲着无事,思绪乱飞吧,我这是怎么了,说自己有同情心,不可能啊,我何曾上前问过一言半语,有的只是冷漠旁观。还是闲来无事,无事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在作怪吧。可是,当我又一次看见他依然坐在那里时,我又怎能让自己的思绪不散。若是疯子傻子会一连几天不动吗?若到不动时,那将是渐渐地死去。可是我明明看他脸上多了一些生机,他是那样看着走过他面前的每一个人,没有傻子那种怪言怪语,有的只是平静,“一切与我无关”的表情。

是一个心中有事的人吧,或许家里有矛盾,来这里反思了?我只能这样想了。不过,我很高兴在他的脸上看见一些颜色,自然比不上夕阳的美,却有一丝温和,不会使你生出讨厌的感觉。或许是这里距离那最美时刻的夕阳比较近吧,他也被染了色。

傍晚,在太阳最美丽的时刻,我没看见他。

他走了,来来往往,这条小路的一位过客而已,或许太累了,走不动了,在这里休息了三天,比其他人停留的时间多了一些。也许这三天里他从来没有越过铁路看到那座大楼身边的夕阳,她却无声地陪伴着他而存在。

我是常常惊叹夕阳的纯净妩媚温和,却也不曾为了这令我迷醉的美而停留片刻,拿着手机闪一下,也是有点怕见人的神态。

自由自在,离他很近,离我很远。或许是与我很近,与他很远。我不能让人生完全处在自由自的时刻,但总有一些时刻是可以的,只怕放弃的人是我自己,而不是因为寻找自由自在有多难,比如太阳的颜色在我无法形容的那一刻……

温度的散文14:公交车上的温度

文/李瑞华

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的上班族就选择了公交车上下班。每天清晨都会有很多人,从城市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只是为了生存,在这穿梭的时光中,很多人都会在公交车上度过。很多人就如我一般很清楚什么时候什么车到站,而不用很早就跑去站台等待,甚至在车上见到很多陌生而又熟悉的人,因为你们不曾认识却已谋面多次。

早晨的公交车上千姿百态,有的在瞌睡,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窗外,有的在用耳机听歌……

每天早晨,都要赶一辆准时来的公交车,时间久了,就有了惰性,总要等到相差个一两分钟的时间,才会准时来到站点,就这样每天每天重复着,再现着同样的场景。其实,梁山,作为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随着人口的增多,公交就成了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了,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几乎每一天都要在等公交和乘公交上分出时间。

乘坐在缓速行驶的公交内,透过车窗能看见对面车内的人们整齐划一让疲惫白描成漠然的脸。即便透过车窗眼神相接,也接收不到任何来自心灵的信息——冷漠扑面而来,成为组成这个城市的一部分。路灯浅淡柔和的光线,热情地敲在车窗上也只能徒劳地被前进的车厢抛下。人类心灵的窗户在人类创造的窗户面前溃不成军。

车厢把城市割裂成一个一个的小空间,街道上的空气与灯光无论怎样的温暖绚丽,也渗透不进那密实的车窗,坐在公交内,仿佛安然在一个时空中沉默地穿梭于另一个时空,车厢内外变成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世界。

我常乘的那路公交,是县城至赵堌堆乡的一路公交属于5路公交,开通前,管理相对混乱,车也不正点,原来的公交车辆也全部换成了清一色的红色的中巴,喜庆而大气。远远看见大巴开过来,竟有了异样的熟悉和亲切。干净的车厢像是从喧哗的城市中孤立而出的一块净土,沉默和安静似乎成了这路公交的一个墨守的成规,或许是因为它的乘客多是在乡镇医院和学校教学的老师们,间或有周末回家往返的高中生,大家彼此礼貌谦让而又互不打扰,在不短的旅途中随意地想一些东西或者休息。若有老者上车,便能享受到公车内真正的传统——让座,它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在一代代学生间流传,让人无形间感动,成为这个冬日里最感动的幸福温度。车到站点,大家都安静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走上了公交车,她一只手抚着自己的大肚子,一只手拉着公交车的扶手,这时候我也是站着的,不然,我会让给她一个座位,正在踌躇中,看看车上到底有没有人给这个孕妇让座呢,就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你好,阿姨这边坐!”,我朝着声音望去,原来是一个只有八九岁的小妹妹,这时候大家都对小朋友投去赞许的目光。又有站点到,一位70岁左右的老爷爷从前门上来,这时,又有一位漂亮的女士毫不犹豫的站起来说:“爷爷请这边坐”!老爷爷笑着说,谢谢谢谢!谢谢闺女!车厢内洋溢着温馨的气氛,我知道,这是人文道德提升的温度。

这路公车是由城市驶向城郊乡镇的,随着车辆的行进,那些属于小城的繁华和喧嚣在车窗两边迅速向后褪去,那些霓虹和高楼一点一点淡远,就像一个摩登靓丽的女子将脸上的彩妆一层层卸落,露出最本真的面貌,带着一种返璞归真的美与清新。

不快的车速把窗外的街景摇成电影中的慢镜头,芸芸众生,以最真实的姿态被记录。那些路上的行人,仿佛深海中的一颗沙粒,渺小而卑微。然而越是渺小越是伟大,越是卑微越是高尚:他们的表情疲惫而执着,脚步沉重而坚定,明明有那么多不如意,明明有那么多挫败,却隐忍着,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还有什么比这样更伟大?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高尚?他们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和脊梁。正是有他们的隐忍和坚定,才有一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

城市如一幅最生动的画卷,在车窗外以一种不急不徐的速度悠然展现在我们眼底,我们为窗外那些卑微渺小与伟大高尚的人感动的同时,要想到自己也是这卑微渺小而又伟大高尚的一员,为这座城市所创造出的一切美好与希望心生感谢的同时,要明白自己也参与了这创造——骄傲吧,自豪吧,喜悦吧!这就是我们生活着的城市,这就是城市中生活着的我们!

想起这些,车厢内突然就感到了一种暖意,车窗外是呼啸的寒风,车厢内却是一片的安详:看书的、拿着手机上网的、闲聊的、默默地想着心事的,方寸之地,尽显人世的百态,弥漫着和谐的温度。

温暖,来自陌生,来自善良,来自那些无语却能心领神会的交流。这就是公交车上怡人的温度。温暖着你,温暖着我,温暖着一种道德和素养的升腾,随车向前,向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