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1
为提高全校师生在密集场所应急疏散防火能力,进一步深化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特制定如下演练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提高学校师生防灾抗灾自救能力,熟悉逃生路线,达到在发生地震或火灾等情况时,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通过疏散暨消防演练,让学生学到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和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工作组及成员:
现场总指挥:xx
秩序导护组:xx
紧急救护组:xx
后勤保障组:xx
广播组、摄影、摄像:xx
搜寻组:xx
项目表演和培训:xx消防大队、校安全小组成员和义务消防队员
三、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上午课间操时间,具体时间听从学校临时信号随机而定。
四、演练人员
xx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五、演练假想事件和项目设计
演练假想事件:本地区发生地震和学校某处发生火灾危及校园师生人身安全。
演练项目设计:有关师生参演紧急疏散预案。
六、指挥部设置
指挥部设在大操场主席台。
七、逃生演练进程
1、办公室接到某老师打来电话称学校发生火情危及师生安全,或发生地震前兆,办公室主任立即向校长xx报告。
2、校长xx核实情况后,决定启动紧急疏散预案。命令xx副校长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指挥,命令学校广播站及时发出警报信号,并要求各班在班主任指挥下有秩序的成单人单行靠右安全撤离。(如果是课间,请班主任立即按学校要求组织室内外学生撤离;如果正在上课,请科任老师立即停止上课,班主任立即赶赴班级,与科任老师一起组织学生撤离。)
3、撤离(疏散)方法:老师及时打开前后门,察看学生行走路线上有无障碍物,如桌凳等,在室内将学生分成南北两路,一部分走前门,一部分走后门,按规定路线撤离。
4、秩序导护组任务:听到警报立即到达各自位置作好疏散导护工作。
5、紧急救护组任务:接办公室通知后到大操场集合待命,准备好救护器材。
6、后勤保障组:救护站的准备、话筒、火盆、煤油、灭火器,xx负责领取和送达所需物品。
7、广播组成员发出信号后,学生在班主任指挥下按顺序排好队撤离,撤离教室时要有秩序,从走廊及楼梯按顺序撤出。
8、学生到达集合点,班主任要清点人数(应到数和实到数),并报xx统计后报xx副校长。副组长从演练开始用秒表计时,掌握整个演练过程的准确时间。
八、疏散路线(三号楼)
二楼:小学部一至六班从北楼梯下。
三楼:九(1)班、八(1)班从南楼梯下。
四楼:七年级一至六班从南楼梯下。
出楼梯口后跑步进入大操场,按上操队形坐下。
注:科任老师协同班主任护送学生疏散至大操场,其他老师及时疏散到操场按升旗仪式时站位坐下。
九、各教学楼层现场指挥
一楼大厅:xx 二楼北楼梯口:xx
二楼南楼梯口:xx 三楼南楼梯口:xx
四楼南楼梯口:xx
现场秩序维护:xx
人数统计:xx
十、演练注意事项
1、所有参演的学生,应听从各楼层和区域负责人的指挥。
2、按先低层后高层的原则疏散,下楼时各班成一路纵队,注意安全,步伐要小,脚步要轻,争取时间,不要被绊倒,防止拥挤和慌乱。所有的班级按撤离要求直接从教室疏散到大操场,各班在操场排成早操队形。班主任和上课老师跟班指挥,做好指导和保护。到达操场后组织学生原地住下,并做好学生人数清点和安抚。
注意:楼层指挥要在前一个班撤完后向下一个班下达撤离指令,不出现间隔,并控制合理密度,防止在走廊楼梯口等部位发生拥挤现象。
3、班主任事前要教育参加演练的学生不准乱跑、乱喊,不准打闹拥挤,以免造成恐慌和混乱局面。
4、疏散组织人员应了解参加演习的学生可能存在的逃生本能心理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十一、消防大队战士演练及培训进程:
1、消防战士项目表演。
2、学校安全小组成员和义务消防队员参与消防项目培训。
十二、演练结束
1、xx副校长将疏散、灭火演练情况向xx校长汇报。
2、xx副校长宣布消防演练活动结束,请xxx校长对本次活动作点评,并提出相关要求。
3、布置各班有序返回教室。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2
为了通过疏散演练,增强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师生自护、自救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为打造xx小学“平安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特制订如下消防疏散演练活动预案。
一、演练原则
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二、疏散演练指挥部成立
1、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xx;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等各班班主任
2、演练人员职责分工
总指挥:xx负责整个疏散、自救的协调与指挥。
抢救:xx负责学生人员疏散和抢救。
后勤:xxx负责后勤保障,负责现场保卫工作。
广播音响:xxx负责整个演习现场讲解。
联络协调:xxx负责对疏散到操场学生的安抚与人员清点。
三、具体演练活动安排
(一)演练时间:20xx年x月x日下午2:10
(二)做好演练预演组织工作:
1、对学生进行演练的安全教育工作,把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要跟学生反复宣讲,确保演练安全、万无一失。
2、各班能学会迅速组编成两队,从前门出,为了提高撤离的速度,最好边撤离边组队,形成一个动态组队、撤离的局面。在逃生过程中,学生应该弯腰大步行走,不得冲跑,同时用红领巾、手帕或衣袖等捂住口鼻。
3、各班走一走撤离的'路线,各位老师明确其职责。各楼层的保护引导人员在楼梯口、转弯口等要指挥学生安全撤离,确保队伍的安全。
(三)疏散路线及顺序安排
按出操线路疏散。全体师生到学校操场中央集中,按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顺序排列队伍。
职责:维持疏导秩序(先到先撤),保障线路畅通,保护学生上下楼梯安全。
四、正式演练
大队辅导员宣布:“xx小学火灾逃生演练开始”。火警报警声在校园上空响起,校领导得知信息后,立即启动消防安全紧急预案,一方面发播紧急求援疏散命令,另一方面拨打119报警,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
1、警报信号:一分钟长铃。(当学生在撤离时,广播发出火警报告:模拟拨打“119”火警电话:当同学们听到警报声后,各班立即从前后门形成一定的动态队伍,当班级有了一定的队伍后,在前面的班级立即进行撤离。)
2、广播告诫学生:(播出内容: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校教室发生火灾,请大家不要恐慌,不要拥挤,一定要在班主任老师的统一带领下,用自备的毛巾或红领巾(有条件的可以沾上水),有序逃生到安全地点(操场),消防叔叔马上来救你们。请大家不要慌张,听从各班班主任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地进行疏散,注意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口鼻,弯着腰撤离火灾现场……)
3、听到警报铃声,其他老师迅速到达各自岗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在第一时间内到达教室内。
(1)及时关闭电源开关。
(2)指挥和组织学生迅速从教室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线路疏散。
4、在防火疏散演练中,以首先保护学生安全为前提,保证学生全部疏散后再撤退。
5、各人员指引学生及时正确地逃离“火场”。
6、各班班主任再次清点本班学生人数。
五、演练终止状态
A、现场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全校xxx人现已安全脱险,无人员受到伤害。
B、计时员向现场指挥报告:报告总指挥,用时10分,全体人员疏散完毕。
C、宣传小组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秩序井然,同学情绪稳定。
D、总指挥:“事故已经排除,险情已经结束,下面我宣布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学校恢复正常秩序。”疏散演习准备
六、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
1、通过消防演练达到安全教育目的,各班级要在演练前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安全常识、自救、逃生知识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2、所有参练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个个参加,听从命令,不得擅自指挥或干扰指挥,全体值日教师佩带值日标志。
3、疏散过程要按消防培训知识进行{湿毛巾捂鼻、低身前行},保证消防演练严肃性,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又要注意演练中的安全,不追跑、拥挤、推搡,更不得喧哗、开玩笑;以防意外发生。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4、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有序、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严禁重返教室,以免影响疏散通道的畅通。
5、在岗加强巡视,防止意外以生。
6、离开危险地后,按升旗仪式的队列顺序集中到操场,队伍不要散开,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外安全地带)。
7、考虑到安全因素,楼房所有门窗保侍畅通。
8、总结评比。这次活动,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就各班的组织疏散情况,组织评比。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处理本企业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有限空间内作业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2.1.1危险性分析
在容器、槽箱、锅炉烟道、排污井、地下沟道及化学药品储存间等有限空间内作业时,由于通风不良,引起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以及有毒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2.1.2事件类型
有限空间内作业事故类型: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
2.2事件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
2.2.1生产区域内排污井、排水井及地下电缆沟道。
2.2.2高压、低压加热器。
2.2.3除氧器。
2.2.4凝汽器。
2.2.5压缩空气储气罐。
2.2.6锅炉。
2.2.7锅炉汽包。
2.2.8烟道。
2.2.9化学药品储存间、存储罐。
2.2.10加药间及化粪池等。
2.3可能造成的危害
当工作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工作人员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试验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工作人员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
2.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4.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眼睛灼热、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2.4.2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2.4.3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副总会计师、副总经济师等公司班子成员
成员:安全监察室、生产技术部、设备管理部、发电运行部、输煤运行部、供暖运行部、供暖维修大队、燃料采购部、物资供应部、总经理工作部、党群工作部、企审部、营销部、人力资源部、武保部、后勤部、财务部等部门部长
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室。
3.2指挥部人员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全面指挥高处坠落伤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3.2.2事发部门负责人职责:组织、协调本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3.2.3值长职责:汇报有关领导,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3.2.4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3.2.5安监人员职责:监督安全措施落实和人员到位情况。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有限空间内作业突发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向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报告。部门负责人及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监察室)应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总指挥,同时将情况报告安全监察室及部门负责人。
4.1.2该方案由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启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4.1.3应急处置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4.1.4有限空间内作业事件进一步扩大时启动《人身事故应急预案》。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将窒息人员脱离危险地点。
4.2.2对于有毒化学药品中毒地点发生人员窒息的事故,救援人员应携带隔离式呼吸器到达事故现场,正确戴好呼吸器后,进入现场进行施救。
4.2.3对于有限空间内由于缺氧导致人员窒息的事故,施救人员应先强制向空间内部通风换气后方可进入进行施救。
4.2.4对于电缆沟、排污井、排水井等地下沟道内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地点,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先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方法通过有毒气体检测仪、小动物试验、矿灯等),确认安全或者现场有防毒面具则应正确戴好防毒面具后进行施救。
4.2.5施救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后,将窒息人员救离受害地点至地面以上或通风良好的地点,然后等待医务人员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场的情况进行紧急救助。
4.2.6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
4.2.6.1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4.2.6.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2.6.3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2.7有限空间内作业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
4.2.7.1通畅气道。
4.2.7.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4.2.7.3胸外接压(人工循环)。
4.2.8抢救过程中的再判定:
4.2.8.1按压吹气1min后(相当于单人抢救时做了4个15∶2压吹循环),应用看、听、试方法在5~7s时间内完成对伤员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的再判定。
4.2.8.2若判定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每5s吹气一次(即每分钟12次)。如脉搏和呼吸均未恢复,则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4.2.8.3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再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4.3事件报告
4.3.1应急救援办公室立即向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
4.3.2事件扩大时,由总指挥向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事故信息,如发生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监察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最迟不超过1小时。
4.3.3事件报告要求: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期处理情况等。
4.3.4相关单位联系方式
5注意事项
5.1对于电缆沟道、有毒化学药品储藏室等的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在施救前,应戴好防毒面具,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再进行施救工作。
5.2电缆沟、排污井、化粪池等进行抢救时,施救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止人身坠落的安全措施。
5.3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5.4采取通风换气措施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5.5对于有限空间内部禁止使用明火的地点,如管道内部涂环氧树脂等的地点,严禁使用蜡烛等方法进行试验。
5.6对于防爆、防氧化及受作业环境限制,不能采取通风换气的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严禁使用净气式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4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立出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保证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根据本单位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由于本工程施工有限空间作业仅限于井下作业,故本预案主要针对下井作业。
1、指导思想和目的
为了加强井下作业现场事故的应急抢险能力,提高井下作业事故应急处置反应速度,控制事态蔓延,降低损失程度,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的基本原则
(一)本预案井下作业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及时处置、损失最低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预案内容适用本工程施工人员下井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井下作业是指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的沟、池、管道、井坑等危险场所,可能发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中毒和缺氧窒息的作业。在本公司具体包括涉及进水泵房、曝气沉砂池、回流泵房、所有阀门井及放空井等在内的作业环节。
4、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检测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处应严格执行“先通风、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根据作业现场和周边环境情况,检测有限空间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对随时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进行井墙破除的有限空间作业时,每隔30分钟进行分析如有一项不合格以及出现其他情况异常,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作业人员;现场经处理检测符合要求后,管理部重新进行审批并安排继续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必须处于安全环境,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作业。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要求符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因素检测时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相关人员签字齐全;临时作业或项目检测设备达不到检测条件时,必须聘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同样须填写《特殊部位气体检测记录》(附件1),由检测单位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管理部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技术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至少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作业时,监护人须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取得联系,做预防性防护。
5、应急处置机构设置及职责
公司设置井下作业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现场指挥:
组员:
负责组织井下作业事故的应急事故处理,在下井救援人员须身强体壮,不能酒后下井,必须佩戴安全绳及空气呼吸机,并且井上至少仍有两人以上的监护人员时,方能下井实施营救。
救援人员下井后,应迅速用安全绳拴住中毒人员,并通知井上监护人员及时拽出井底。
6、现场医疗救护
中毒人员拽出井底后,应急处置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并根据伤情采取适当的措施救护受伤人员。
中毒轻微者连续深呼吸数次;
呼吸停止的,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忌进行口对口呼吸,以压胸法为宜,再立即送往附近医院急救;
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搏动;
2)若脉搏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6)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速度同上;
7)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搏动或有无脉搏。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搏,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搏动情况,随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医疗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服从专业人员安排抢救。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5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6
一、演练目的
11月9日为“消防安全日”,这个月之后,天气干燥是出现安全隐患的多发季节,为了落实区教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开展校园师生消防安全逃生演练,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师生
3、时间:20xx年11月21日(安全教育讲座后)
三、演练准备
1、使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班主任动员,熟悉疏散线路;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应急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陈立萍
总校成员:周则芬、王君、齐海明、杨芝霞、商茜、刘红霞、刘真
分校成员:乔伟、徐鹏、谢欣、张艳
2、教室室内指导组
成员:各班班主任
职责:
(1)演练信息发出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2)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六、演练程序
1、启动程序
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同学们,香山道小学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紧急疏散演练
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出门。
3、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到达集中地点后及时报告人数,师生全部蹲下。
4、演练结束后进行活动小结。
七、演练各岗位具体负责人名单
1、班级领队:各班主任
2、学生疏散时楼道负责人
总校岗位分工:
一楼负责人:
东侧楼门:东楼梯缓步台:
中厅楼门:中楼梯缓步台:
西侧楼门:西楼梯缓步台:
二楼负责人:
东侧二楼:东楼梯缓步台:
中厅二楼:中楼梯缓步台:
西侧二楼:西楼梯缓步台:
三楼负责人:
东侧三楼:
中厅三楼:
西侧三楼:
小二楼负责人:
操场负责人:(组织、统计人数)、(拍照或录像)
医护负责人:
分校岗位分工:
一楼负责人:
东侧楼门:东楼梯缓步台:
中厅楼门:中楼梯缓步台:
西侧楼门:西楼梯缓步台:
北侧楼门(礼堂):
中厅后门:
二楼负责人:
东侧二楼:东楼梯缓步台:
中厅二楼:中楼梯缓步台:
西侧二楼:西楼梯缓步台:
三楼负责人:
东侧三楼:
中厅三楼:
西侧三楼:
小二楼负责人:
前操场负责人:(拍照或录像)
后操场负责人:(组织、统计人数)
医护负责人:
注意: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篇7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部署,加强我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建筑施工生产事故预防工作,根据《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在建涉水地下工程安全防范的通知》《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涉水有限空间气囊封堵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自即日起至20xx年底开展全市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有效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督促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参建责任主体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确保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二、整治范围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的有限空间作业。
(二)整治重点内容
1.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
施工单位要对有限空间场所进行风险标识,编号管理,并建立台账。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未经风险辨识不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不作业、不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不作业、没有监护不作业、电气设备不符合规定不作业、未经审批不作业、未经培训演练不作业)的安全管理,强化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文书(格式详见附件1)应在项目部存档备查。
2.有限空间作业“七个有没有”检查
施工单位要结合项目实际,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七个有没有”自查自纠:一是有没有全面辨识有限空间风险,并建档立册,在所有有限空间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二是有没有建立完善有限空间安全规章制度和作业流程,特别是强化作业前、作业中的通风和检测管控措施;三是有没有为员工配备个人劳动保护用品,特别是配齐配全通风检测作业仪器、呼吸器等各类应急保障用品;四是有没有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监护措施,特别是按要求配备监护人员;五是有没有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安全,特别是电气设备符合防爆、安全等规定;六是有没有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报审批管理;七是有没有定期组织员工开展常态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并且有计划地开展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施工单位要结合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在建涉水工程“六项措施”、《中山市橡胶充气管塞涉水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及《中山市水体整治工程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要求,开展一次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要结合施工作业活动环境、实时工序特点和提级管控要求,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交底等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三、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纠(即日起至20xx年3月31日)
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按照本通知整治重点内容认真逐项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隐患问题台账。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有限空间作业要立即落实专人跟进立行立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暂停有限空间作业,制定整改计划,按期落实整改。
(二)全覆盖检查(20xx年4月1日起至5月31日)
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建立辖区有限空间作业工程项目台账,对属地所有含有限空间作业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开展一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隐患全覆盖检查,消除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盲区死角等短板和漏洞,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筑牢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持续安全施工的防线。
(三)开展事故应急演练(20xx年第一季度)
为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综合处置能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拟于20xx年第一季度开展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全市含涉水有限空间作业在建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参加。通过演练,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在演练中检验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提升建筑施工工地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意外事故的抢险救援和自我防范能力。
(四)开展安全培训教育(20xx年第二季度)
为进一步加强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保障地下有限空间作业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拟于20xx年第二季度对全市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安全监督人员、各含有限空间作业工程项目参建单位开展《中山市水体整治工程地下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指引(试行)》培训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依法依规、按章安全作业的.意识和技能,突出有限空间作业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安全风险防范,进一步提升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及作业人员风险识别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开展专项检查(20xx年6月)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组成5个检查组,于6月份组织开展一次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及工作台账管理情况;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七不”措施工作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结束后,将对检查情况进行全市通报。
(六)开展常态化排查整治(20xx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建筑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部门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分工、工作重点、检查频次和执法要求,常态化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对本地区在建项目有限空间作业每月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全覆盖检查,对发现问题和隐患要立即督查企业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情况,确保整改到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要清醒认识当前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加强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把此次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推动我市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安全监管提高的重要手段,在各项目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内在建工程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确保整治取得效果。
(二)压实五方主体责任。各房屋市政工程项目五方责任主体要依法依规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完善安全承诺制度。将涉水在建地下工程纳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管理。建设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管理首要职责,督促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全面核查整治在建工程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等,组织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履行相关审批程序,按照规定组织论证。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七个不”措施,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进行闭环整改。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关于有限空间作业的专项施工方案,对施工单位落实有限空间作业防范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坚决遏制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在各项目隐患自查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辖区内在建涉水工程有限空间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风险源头管控。强化对有限空间作业全覆盖检查和常态化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个建立台账,推动项目五方责任主体实事求是、立行立改,认真落实整改措施要求,把执法检查和督促落实闭环整改工作落实、落细,确保完成各项整治工作目标任务。
(四)强化监管执法。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有限空间作业违法违规行为,压实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形成严打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切实督促施工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继续巩固行动成果。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检查组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一般隐患,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督促项目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对项目责任主体进行省动态扣分或者诚信扣分。在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项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并采取警示约谈、通报批评、诚信惩戒、行政处罚等手段进行上限处罚,对拒不整改、整改不到位、应付式整改的项目采取挂牌督办。
(五)及时总结报送。各镇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属地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方案,及时总结辖区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施工状况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每月28日前将本镇街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隐患闭环整改、执法检查、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处罚情况形成整治工作台账,并将电子版及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科。12月25日前,将本镇街房屋市政工程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年度总结电子版及加盖单位公章纸质版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监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