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的文章

请欣赏雪山的文章(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雪山的文章1:神奇的梅里雪山

文/小不点儿

“梅里”一词为徳钦藏语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梅里雪山是一座神山,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梅里雪山,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山的第四名,可以说是名符其实,它仅次于南迦巴瓦、贡嘎和珠穆朗玛,被称为雪山仪仗队。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怒江与澜沧江之间。梅里雪山又被称作“太子十三峰”,其周围高耸着13座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山峰,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省第一高峰,海拔6740米。主峰至今仍是人类未能征服的“处女峰”,也是唯一一座因文化保护而禁止攀登的高峰。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冗立绵延的雪岭雪峰,迪庆藏族人民在那里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那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那里是净化心灵,放松身心的佳境。如果你有幸,你会摸到天上的云,摘下天上的星。抱起天上的月,在群山里飘逸,腾云驾雾,亲身感悟梅里雪山的神奇和神秘。来一次灵魂和肉体的洗礼。

从丽江往香格里拉,再到梅里雪山,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如同所有朝圣的旅途,都不期而然地要经过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向往香格里拉是不需要理由的。而梅里雪山呢?它又因何触动了那么多人的朝圣之心?

2018年的国庆节,因一个偶然的念起,一家人开启了雪山之旅,天气已有了凉凉的寒意,备上了御寒的行套,从214国道一路盘旋西行,驱车800余公里。进入德钦县,公路缓缓抬高,汽车步步爬升,仿佛向着云天雾里驶去,腾云驾雾,天上人间,宛若仙境。车窗外,云雾缭绕的旖旎风光,雪山美景一幅幅地挂着眼前,尽收眼底。据说,观赏梅里雪山全貌,飞来寺烧香台才是梅里雪山观赏者的天堂。在那里,梅里雪山脱去了神秘的衣装,尽显真容,蓝黑色的群山,山间飘动的白云,犹如雪山披上了一条圣洁的哈达,让你尽情地欣赏。

到达德钦飞来寺的傍晚,天已黄昏,雪山之上浓云漫卷,余照微微,只留下一条浅披银裳隐约可辨的雪线,在一片苍茫中标志着梅里十三峰神秘的存在。据当地人说,一年里真正能看到雪山显露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能看到“日照金山”更需要极佳的运气。心里暗自祈祷,希望我们来的正是佳期。雪山之神能捧出“日照金山”的盛宴来邂逅我们。

听着各种传说,使人兴奋。加上飞来寺海拔已是3300米,天地高而寒,空气清而冽,让人毫无睡意。午夜时分,窗外远眺,明月高悬,晴朗的夜空,灿烂的星辰又点缀着雪山的静谧与安祥。那神秘的梅里雪山,之前还弥漫着的云雾,居然已全部褪去,在低峰近岭黝黑起伏的衬托下,浅银色的雪山突兀而出,梅里十三峰显露无遗,冷峻秀美,连绵天际。最为曼妙的是,北斗七星恰恰横亘其上,勺心向上,勺柄朝右,明亮皎洁,与雪山俯仰呼应,那图景仿若雪山之神书画昭示的一个预言符号,更象是众仙山联袂向上天捧献的一柄玉如意。是时,月圆过半,天空幽深暗蓝,雪山却散发着清幽明亮的光辉。超越了周边黯淡沉寂的影像,让人疑若正待飞升的宫殿,又似一群银白飞鸟将息未息的羽翼,是稚嫩孩童信笔描下的梦幻,一排瞬间漾起而又凝固的波纹,一串正弹奏间戛然而止的音魂,…… 没有风,没有云,没有人的话语,没有冬虫夏鸟的啼鸣,也忘记里寒冷,天地间一片安宁,心儿随着它咚咚跳动。

第二天,东方刚刚露出一丝的亮光,我们从富足惬意的酣睡中醒来,一家老小急着去看“日照金山”的景色。听人说,“日照金山”很壮美,“日照金山”很诱人。许多人到梅里雪山,就是奔着“日照金山”来的,许多人到梅里雪山许多次,都无缘看到“日照金山”,但还是无怨无悔,一次接一次的来。据说,来梅里雪山,看“日照金山”,只有特别虔诚和幸运的人才能够看到。就连王石曾经专程路过这里不下十次,也只是觅得其5秒钟的真容。世界上美好事物总是那么难见,就像到黄山看云海,梦寐以求,但总难得一见,见梅里“日照金山”比见黄山云海还要难。别的雪山也有“日照金山”,但没有梅里雪山那么好看;那么惬意;那么神秘;那么震憾!

清晨,天很青,梅里群峰静静横亘,只是晨曦初临,山体还有点暗,雪尖暗中带白,有点灰沉,不一会,天从青变蓝变淡,整座雪山清晰地浮现,只是山间还缠着白云,白云轻浮于雪线旁,不细看,犹如白雪。天更亮了,雪山更白了,忽然雪山旁的云多起来了,正在担心时,卡瓦格博峰尖上出现一点彩光,恰似仙人泼金,彩光遂渐向雪身延伸,面积越来越大,彩光也越来越深,像镀上纯色的金子一样,色彩鲜艳。接着,面茨姆峰(神女峰)、扎拉旺堆峰(将军峰)等诸峰也依次披上了金衣,约莫十分钟,“日照金山”完全被释放,毫无保留地展现在眼前。金光耀眼与挂在雪山上的一轮明月遥相呼应。形成了“日月同辉”的奇观。我们太激动了。今天,雪山之神似乎格外开恩,“卡瓦格博”没有与我们失约,捧出了“日照金山”的盛宴于我们品尝。我们与梅里雪山太有缘了,初来就看到了梦寐以求的“日照金山”。是我们前世修来的福份,今日得以如此丰厚的回报。此时此刻,不由得让我联想起诗人席慕容的诗句:“……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这里,不敢说我们虔诚,但雪山之神确实把这份幸运;这份“金光”给了我们一家的老老少少。

此后,金衣开始逐渐变淡,二十分钟后,雪山复又变白,金像消失了,整个日照金山从始到终约莫持续了二十分钟,在这二十分钟,我与身旁一起观日照金山的人屏声静气,默默瞻仰,我们不敢出声,深怕惊动了雪山之神。每个人在瞻仰欣赏的同时,手中的相机不停拍摄,摄下这世上最为壮美的雪山,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同时,也把这“日照金山”的美景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

回来的路上,意犹未尽,我流恋着梅里雪山的神奇。我们终抵心灵的幻境。那是源自于自我的期许与描摹,大自然籍以指引,在那些与自然同化的瞬间,让我们的内心归于澄澈安宁和洗礼。世事的繁复纷争,为之涤荡一空。按佛系的说法,空前地超度和忘我。

我仰慕梅里雪山,那里森林广茂,花野幽香,是藏传信徒的朝圣之地,他们不远千里跋涉而至,远比我们虔敬笃诚,接受神瀑之水的沐浴净化,将经简摇遍神山纵横的阡陌,也将前生来世的信念深深的根植在心里。而我更仰慕梅里雪山的不屈傲骨,在游客和当地土著中口口传诵颇为灵异的说法里,这是一座不肯为日本人展露容颜的神山。那并不是一种带有某种色彩的传说,在我们和雨崩游客的行程中,也颇为验证。是的,它不屈从于世俗,更不甘为异族侵扰。这片不肯为人类征服的雪山,它的存在成了一种标度,融合了人们生生不息的祈祷与热望,现实而美好,光亮而神圣,不可触及却又近在咫尺。触目梅里雪山,我更愿意相信雪山之神的存在,宁愿在我有限的心灵世界中存留一些永远不可窥破的自然神秘。那秘密,在我们生命中融汇成了一股神圣的暖流,为我们的世俗生活注入了恒久的勇气、力量和信心。

2021/3/31于昆明

雪山的文章2:高原上

文/陈益发

被蓝天擦亮的阳光,照在雪山的银镜上,让蓝天,更湛更深。

一只苍鹰盘旋空中,用滑翔舞姿,在蓝天上书写颂辞。他要把日子,念成一句一句风展的佛经。一条河流吟唱着,像跪拜在大草原上虔诚的僧尼,她发出细细声音的肉唇,颤抖而动情。一群牛羊徜徉着,在辽阔的大地上,他们像穿行于空旷宇宙中的时间精灵,散淡而缓慢。一座座山峦起伏着,延伸向无垠天际。谁挥舞牧杖的长鞭,让他们拦住牛羊的思绪?听,一首首奔腾乐曲响彻耳畔。一块块石头守望着,迷人而安详。这是时光的凝固么?

怎能忘记,那些曾经的辉煌和彷徨。而今,都成为记忆了。一切过往经历,定格的每一张容颜,而今,回味起来,已不再忧伤。就像拥于沙土怀抱里的那些草,把高原覆盖,就不再苍凉而荒芜。她要发出强烈地呼唤,让风,成为生命中,相濡以沫的伴侣。

高原啊,你的名字,何止叫博大。那孤傲风情的岁月,依然把你守望。

雪山的文章3:最暖的雪山

从丽江古城的柔软旖旎里出来,车行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出古城大约45公里,便到了位于玉龙雪山的东北山麓的牦牛坪。

牦牛坪最美的季节在春夏,繁花似锦,长长的高原草甸上,星星点点缀着怒放的野花,流光溢彩。牦牛成群,安详地吃草散步,仿佛世外桃源。

低低的雾,从草色弥漫的深处飘来,浅浅地在草上浮动着,翻滚着,氤氲的雾气里,若隐若现那长长的栈道。木制的栈道散发着古朴的气息,环绕在牦牛坪高高低低的山坡上。轻轻踏上栈道,牦牛坪的高原风情,尽收眼底。美丽而神秘的天堂,便随着栈道的曲曲折折,在眼前次第展开。稍远点,能看见山顶上的经幡群,经幡正随风猎猎飘动,寄托着人们的希望与祈愿。近处,则依稀可见雾气中的木楞房,放牧的人家仍然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而无论在哪,都看得到那远处绵延的山峰,披云戴雪,仿佛微笑着看着人间。寒风吹来,仿佛也吹散了烦恼,心是温暖的。

在这一望无际的草甸上,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突然遇见一棵孤独的树。它们的出现没有规律,也不结伴,就那么苍茫而孤单地立着,绿意沉沉。想起纳西传说里,牦牛坪,也是少男少女殉情的世外桃源。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既孕育生命,又结束生命,既是快乐的源泉,也是悲伤的终点。如果说这弯弯曲曲的栈道,是曾经的想念,千回百转,缠绕在世俗的礼节和目光中;那么,这一棵棵形单影只的树,大约,便是执着的诺言,沧海桑田,无悔地在这里等心爱的人。

深秋季节,草甸已渐渐变黄,春夏时缀上的点点小花,大多已经在季节的更替里悄然掉落,准备下一季的绽放。在高原凛冽的寒气里,在枯黄的草丛中,偶然能见到一朵朵可爱的龙胆花。这是牦牛坪一年里,盛开到最后的一种花。那小小的花瓣虽然单薄bo2,却开得那样热烈欢畅,它有许多颜色,但最多的,却是蓝色——这自然界花朵中最不寻常的颜色。那蓝,与这雪山背后的天空一般,湛蓝清澈,透露着一股生命的坚强。如果生命也是一朵花的话,何必非要介意自己的花期是否迟来?只要在自己的季节绽放,便是最美的。

走在长长的栈道上,天上渐渐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空气中多了几分寒意,但这雪,更像是雪山的召唤。徜徉在牦牛坪上,常常有种错觉,感觉那栈道能通向雪山。雪山是那么的近,仿佛触手可及。连绵巍峨的雪山,让人不得不对自然心生敬意。

但在这敬意之外,玉龙雪山,又能给人以一种特别的温暖。它不像那些只有登山者才去得的人迹罕至的雪山,不要说攀爬,就是想要仰望,都很难。它像一个静静的守护神,离人类的家园如此之近。仿佛,你有什么心事,都能向她尽情吐露,有什么愿望,也能与她悄声诉说。

那是一种大美,美到无需任何修饰,无需任何语言。那白雪皑皑下露出些许岩石的颜色,仿佛是雪山的微笑,温暖着所有凝视她的目光。那纯净无暇的蓝天反射着山顶圣洁的光芒,显得那样博大,仿佛是雪山的臂膀,拥抱着所有陶醉在这风景中的人们。

玉龙雪山上虽然是终年积雪,却不是一片茫然的白,近看雪山,那白与黑的交融,像极了一幅水墨画,诗情画意,呼之欲出,因此得名“黑白雪山”。

看见山,总能让人感到心静,感到这静默中蕴含的无穷力量,感到这辽阔中蕴含的宽广胸襟。海拔4680米,是玉龙雪山上目前游客能到达的最高峰。当登上山顶时,那壮美的景色,那静默中蕴含的无穷力量,那辽阔中蕴含的宽广胸襟,让人震撼,甚至感动流泪。

是什么会让人如此激动?是山的魅力?那静默中蕴含的无穷力量,那辽阔中蕴含的宽广胸襟?还是这圣洁的雪?这纯洁无瑕的静谧,让人重新愿意相信完美?这一尘不染的颜色,让人想起心中曾经笃信的纯真?

每个人,面对这雪山,都有不同的感触,但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温暖的。

这便是玉龙雪山的魅力。在远处,你看见她的优雅巍峨。在近处,你触摸到她的深厚雄伟,像母亲般圣洁,像兄弟般坚强,像朋友般亲切。哪一个人,在面对这样的景致时,不会想起“返朴归真”?不会涌起一股回家般的温暖呢?

雪山上虽然终年云雾缭绕,但传说在每年秋分时节会有一米长的阳光照下来,而被这阳光照到的人就能拥有美丽的爱情。这,便是那“一米阳光”的故事。现在虽已过了“一米阳光”的季节,却正欣欣然下着一场太阳雪。雪打在脸上,是冷的;而因激动涌出的泪花,却是暖的。长年覆盖积雪的山头,是冷的;人们鲜艳的衣服与笑容,却是暖的。白水河里刺骨的雪水,是冷的;而为爱情坚守的心,是暖的;栈道边枯去的草儿,是冷的;而突然映入眼帘的小花,却是暖的。过去,无论有多么冰冷,若是回忆起来能有一些暖意,便就是幸福的。

这便是玉龙雪山,北半球最暖的大雪山。

雪山的文章4:轿子雪山之旅

文/顾纪龙

趁着大部分单位还没有放假,我们去爬了一次昆明禄劝的轿子雪山。担心路比较难走,七点多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远山如黛,晨霜似雪,路边的玉米秆都无精打采地垂着头,小麦苗全趾高气昂地挺起腰,慵懒的阳光还没有爬上山顶,只有朝霞无私地把金色的外衣套在山顶的一排风车上,风车刚刚与月亮告别,此时似乎还没有从离别的伤感中缓过神来,全都一动不动地等待着冬日的第一缕阳光来温暖它们冰冷的胸膛,山谷中的雾气也不是纯白色的,在朝霞的反衬下泛着幽幽的浅蓝色,仿佛进入了小说《绿野仙踪》中的场景。

因为以前爬过丽江的玉龙雪山和大理的苍山,所以知道上轿子雪山也要乘坐缆车,只是山路的崎岖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们驱车到了海拔3155米的停车场,买票后上摆渡车,缆车的出发点相对落差不到两百米,车在盘山公路上摇头摆尾地开了七公里,却整整有三十九个弯道,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是一百八十度的急弯,而且盘山公路本来就不宽,在山的背阴处,积雪经过车辆的反复碾压,已经变成了冰,我一路上都在担心大巴车会顺着右侧的冰滑进左边的山谷中去。

索道不长,很快我们就到了半山腰。从缆车出来,一路都是木头栈道,可以一直爬到海拔4223米的顶峰。在山下时,儿子遥望山顶,还叹息说山上的雪肯定没有苍山壮观,可下了缆车抬头看,就知道错怪了轿子雪山,因为轿子雪山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所以在海拔四千米处有天池、精怪潭等洼地,积雪虽不深,但面积并不小,只是从山下看不到而已。

我们顺着栈道走走停停。在上山前就有当地人兜售氧气罐,我们还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可真的开始爬山了,才发觉高原反应的威力还真是不容小觑,每走二百步左右,就觉得两腿像灌了铅似的,呼吸变得急促,不得不扶着栏杆,头朝下休息。天气虽特别晴朗,太阳晒在身上还觉得热,但有风吹起坡上的积雪时还是刺骨的冷,山路背阴处的雪被踩成了滑冰场,我正要提醒儿子小心,他已经摔倒了,刚要站起来,手没有够着栏杆,结果原地又摔了一次,之后一到结冰处就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看到栈道先往右前方延伸,在远处又折回到左前方,我就鼓动儿子不走栈道,另辟蹊径。儿子一听就兴奋,说他经常爬西山和海口石城的,这么点山坡不在话下,就跟着我离开大路。结果貌似平坦的雪地下全是凹凸不平的山坡,有的地方积雪很深,雪能没过鞋面,我们还亲眼看见有人一脚下去,雪没到屁股了。这段路极大地消耗了时间和体力,等到终于又回到栈道上时,儿子已经累瘫了,趴在地上大口地喘气,好在他勇气可嘉,稍事休整,喝点水后又继续向顶峰出发。只可惜,离顶峰估计还有一百米高度时,山下的工作人员开始通过大喇叭催促大家开始下山。我们担心赶不上末班车,只好回头下山,但能爬到海拔4100米之高,已经是不虚此行了。

雪山的文章5:载梦玉龙雪山

文/顾丽红

云杉坪

正是最寒冷的季节,我来到玉龙雪山,来到无数人向往的云杉坪。

天气睛好。雪山怀抱里的云杉坪一片银装素裹。高原上的朝阳容光焕发地照在雪山顶上,整座雪山一片金碧辉煌。天,蓝得让人真想长出一对翅膀。几丝白云,稀稀淡淡的,飘浮在雪山顶上,仿佛一缕炊烟,在金色的阳光里袅袅升起。云杉坪四周,环绕着青翠挺拔的原始杉林,鸟儿婉转悠长的鸣叫让这片宽阔的草甸更加清凉幽静。冬日的云杉坪别有一番情致:厚厚的白雪一尘不染,近在眼前的雪山,如同一位纳西族的汉子,袒露着雄健的胸肌,刚劲而粗犷。随着朝阳慢慢升起,雪山变成了一片银白,而云杉坪的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高原如瀑的阳光照在紧靠着雪山的半边雪地上,雪白得眩目,此刻的云杉坪宛如童话中的仙境一般。

传说中云杉坪就是通向“玉龙第三国”的窗口。“玉龙第三国”是生活在玉龙雪山下纳西族人世代景仰的圣地。在那个白云缭绕的国度里,没有人间的一切痛苦和烦忧,只有圣洁、自由的“爱”。在那里相爱的情人会永远年轻,会永远不分离。所以,很多相爱的年轻人因为家族的阻拦而无法相守时,他们会选择美丽的云杉坪去殉情,而进入理想中的“天堂”——玉龙第三国。因此,云杉坪也被人们称为“世界殉情之都”。

天无言,山无言,人无言。一切都是那么宁静。也许来云杉坪的游人都知道这个传说。所以大家的脚步都是轻轻的,怕惊扰了那些在云杉坪上空飘荡着的爱的精灵。

云杉坪,一个美丽得让人落泪的地方。在这里,红尘中的许多忧伤,都会化成一缕云烟。

白水河

在前往云杉坪的途中,我们经过一个清幽的山谷。车内的所有人几乎同时惊叫出声“看那水!”我向车外看去,刹那的惊艳让我屏气凝神,不敢言语。那山谷中清溪长流,空灵静谧。而那水的清澈,那水的颜色,该用什么来形容呢?像天一样蓝,不,它比天更蓝!像玉一样润,不,它比玉更润!

从云杉坪下来,便立即直奔白水河边。据说因为河床、台地都由白色大理石、石炭石碎块组成,呈一片灰白色,所以叫做白水河。在河岸浅滩上,能一眼望见底部一块块最细小的石粒。可在深远处,那水却是蓝得让人心惊,蓝得无法用任何言语去形容。即使七彩云南中最美的美玉,也比不上这白水河的一泓清流。白水河的清冽,白水河的纯净,已在我的想象之外,已在我的童年乡村梦之外!

那水是玉龙雪山的冰川雪原融水,顺着山势汤汤而下,带着雪山的气息,带着爱情的气息,带着“一米阳光”的气息。所以,这白水河的水,注定与众不同。它也许就是殉情姑娘的脉脉眼波,它也许就是痴情小伙的一汪泪水,它的温度很冷,却充满了奔涌的激情。那水呵,真想去掬一口,尝一尝,真想扑进它的怀抱,做一条与它永世缠绵的鱼儿。

幽谷深深,杉林静静。虽然是冷冷的冬日,那河边的林木却茂盛蓬勃。不只是一色的绿,还有暗红、明黄。丰富的色彩,衬托着白水河的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眺望,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在白水河上,顺流而下,是一条条不同形状的瀑布,特别是那“半月形”的瀑布,还真是第一次看到,那山石呈半圆形,像梯田般,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水流沿着“梯田”而下,潺潺的声响,回响在寂静山谷。一挂挂透明如水晶的水帘,让人心醉神迷。

我站在白水河边,心,早已远离了红尘,明净如莲。

雪山的文章6:家依祁连山

文/滕建民

蓝天、白云、雪山、草原构成了一幅壮美的乡村风景画。它的背景是河西走廊有名的祁连山。这幅画是定格在我童年中挥之不去的记忆……

我自幼生活在祁连山下,对山自然比别人有更多的依恋和柔情。我每天对着的是尺幅千里的祁连山画卷,从记事起,特别是夏天,天气变化无常,大人们早上出工,都要看对面的山,山顶上若有阴云飘浮,村人断定说天气要下雨,就得备好避雨的物件,或是破麻袋片,或是厚一点的衣物。若要看到傍晚的云霞亲吻山顶,染红天际。村人就会在预测的时间内,放心地脱土坯,抹煤块,上地也不用备雨具。

我们把祁连山延伸在民乐县境内的一座山峰称作老君山。

其实,它的原名应是老金山,距县城西南大概18公里,以出产金沙得名,老君山山势高峻,威严挺拔,海拔4400米的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是祁连山在河西走廊南端,海拔4200米以上山脉的高峰之一。民乐县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曾设金山郡、金山县,也是由此山名而取的郡县名。远眺老君山,雪峰线以上是青色的岩石,雪线以下是碧绿的草地,再往下看,山坡四周附近分布着形于泥盆纪的厚层砾岩。

延绵在民乐境内百公里的祁连山,它不仅仅有一座老君山峰。那壁立千仞,怪石林立的扁都口,一个个坚硬,粗粝,峥嵘,形似虎豹,体态如狮像的巨石,形成了险要地势的威严与气势,一条条圆润,苍茫,拙朴的山脊线,成就了祁连山的冷峻与苍茫。

依祁连山生活的人们,对山的依恋和情怀,是平原生活的人无法体验和理解的。

当春风打着口哨,在祁连山下回响时,那如玉琢银雕的雪峰也渐渐卸下了冷若冰霜的面孔,呈现出了温婉柔情的模样。依山而居的村民们在尘土飞扬的田野里,手扶犁耙,扬鞭吆喝,跟着浑身使劲的老牛,在被犁铧翻起的土地上,耕耘未来,播种心中的美好愿望。喘息的当中,他们挺起弯着的腰,眯眼凝视祁连山顶的白雪,仿佛期待答案。片刻功夫后突然抬高胳膊,手掌对着嘴“噗”地一下,零星的唾液溅在手上,双手交织搓一下,然后紧握靠在腿上的犁耙,使劲扬起鞭子在牛的身上轻轻一甩,“哞”地一声,被拴在一起的两头牛,拉着架在身上的犁铧,甩开欢实的尾巴,迈着飞快的蹄子,踏着一致的步子,拼命前行,犁铧两边翻滚着热土的浪花。不多时日,一块一块新翻的土地,被山中流出的雪水浇灌得温润柔酥,绵软如床。祁连山顶的白雪给了农人们信心和希望。

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青草在山洼沟壑处肆意宣泄,辛苦了一季的老牛终于可以卸下犁铧,跟着主人进祁连山休养一阵子了,那些整天“咩咩咩”撒娇的羊们也跟着沾光。

水草丰盛的祁连山草原,是牛羊马儿的乐园。牛羊均匀地散落在草地上,仿佛天河的星星,白的耀眼,黑的深沉。扣在地上的帐篷如绿色中生出的大朵蘑菇,古朴、简约。

秋天的祁连山,色彩不只是单调的黄色,阴洼的山坡上树木葱郁,阳面的山坡上绿荫里透着淡黄色、红色、橘黄色、紫红色、还有金色,仿佛浓重的水彩涂在了大山的脸蛋上。悠扬的牧羊小调穿破大地的宁静,在草原深处回荡。满山绿树红叶映红了山坡,一片片,一缕缕不同的色彩,点缀起了祁连山整个秋天的色调。红、黄、绿把秋季赋予多彩多姿的色泽都给了祁连山。进山拉煤的人每人袋子里都是满当当的收获,野草莓啊,酸刺果啊,还有治疗冻伤的冬青,驱逐房间异味的柏香,以及孩子们爱不释手的松塔……

冬天的祁连山多了威严和冷峻。雪,沉静地覆盖着大地,田野、草原、与山连在一起,构成了如童话般的冰雪王国。雪国的纯洁,以诗意般的沉默,赐予依山生活的人们诗意般的思索和想象。那披银甲、挂银盔的森林,一排排,一队队,仿佛蓄意待发的士兵,时刻等待生命冲锋的号令。那座与蓝天对接的雪峰,就像一位身披白色斗篷的将军,那充满睿智的眼神里,折射出一种让人无法抵达的威严和力量。

祁连山丰沛的雪水,孕育了河西走廊的富庶和美丽。祖辈们的汗水和着祁连冰雪的慷慨施予,使高原黑黝黝的土地成为丰盛的粮仓。早在新石器时期末,人类的足迹就遍布祁连山下。民乐东、西灰山遗址的发现,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的祖先在祁连山下创造发明了5000多年的华夏文明史。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已消失于祁连山下的黑水国、昭武城,月氏城,骆驼城,足以证明河西走廊曾经的繁荣和兴旺。也正是由于丝路的畅通无阻,才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

历史上河西走廊生活的汉族、月氏、羌人、鲜卑、契丹、突厥、党项等民族,靠大自然赐予祁连山的富饶,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耕耘、迁徙、游牧、生息。为了生存的利益,时而交往时而争战,时而分裂时而统一。部落氏族,随时衰亡随时兴盛。他们各自创造了具有草原特质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明。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西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兼并融合,形成了具有西部特点的多元历史文化。

严酷高原的疾风与冰雪,历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把沧桑厚重的印迹深深刻在了祁连山的山峰、峭壁上。

依山而居的我,在开满马莲花的草地上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生活,那蓝茵茵耀眼的花瓣,像一双闪亮的眼眸,刻在了我的记忆力。虽然,她随时光的流失,而很快消失在季节的深处,但我依然能看到她的妍丽,依旧能闻到那悠长的清香味。

此刻,在与山峰对视的刹那,我理解了大山眼神里充满的失望和忧虑,我也读懂了藏在它心底的信心与期待……

雪山的文章7:梅里雪山的云

文/小不点儿

2018年十 月国庆大假,一家老少赶赴云南德钦藏区拜访梅里雪山,亲睹“日照金山”的尊贵圣洁,并在高原深邃蓝下,关注云的生发聚散,细品云之游走变幻。

清晨,高空薄云流动,穹顶六七颗星星隐约闪烁,观赏雪峰的天赐良机到了。一家匆忙赶往飞来寺观景台,那里早有三四十人等候,石护栏边最佳位置架满了长焦距的长枪短炮。冷冷的空气中飘忽着人们的窃窃私语声。天一点点放亮,在庙僧高亢的诵经声中,白塔缭绕起围桑的烟雾,散发着特有熏香,全场人开始庄严静候。我打开手机的摄像功能,随人们各种比划试镜,预备拍录精彩瞬间。不经意间,左侧峰顶已洒落下金灿灿的光,冰雪披着绚丽无比的金光,亮晶晶地通透起来。那一刻的卡瓦格博峰,愈发壮美巍峨、圣洁尊贵,令人心驰神往;那一刻映入眼帘的金山,是那么的耀眼夺目、璀璨无比,令人永生难忘。短暂几分钟后,游客身后的大山升起浓雾,遮挡住东升的旭日,金光迅忽淡去,一切复归平静,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兴奋的游客仍然沉浸其中,迟迟不肯散去,那一刻我真切体验了“流连忘返”的意蕴。

梅里雪山的云是流动的,一呼一吸之间吞吐灵性。云把山包裹得严严实实。富含水汽的云层,更多几分像雾,漫无边际地笼罩着山峦。一座座高山,好似刚从蒸笼取出的祭品,冒着气矗立候奉天神。站在神山之中,仰望顶空浓密乳白的云雾,呼吸着沁人心脾的清凉湿气。梅里雪山的峰顶,海拔高达五六千米,常年云雾缭绕。到访梅里,见不着神山真容,悻悻然离去者绝不在少数。当地人开导说,这个季节不是观赏“日照金山”的最佳时节,见不着很正常,但同时也说,能见着是真有缘。

早饭后,气温逐渐回暖,山顶的云雾慢慢聚拢,簇拥在漫长的山脊线上,就像依偎在父母肩上的孩子,显得格外清纯可爱。我本想追拍一张白云腾空而起、惜别大山的镜头,但等了好一阵子,云与山始终依偎着、缠绵着,就像一对恋人如胶似漆,难解难分,似乎不愿被人打扰,所以只好知趣作罢。有人说,云是飘在天上的雾,雾是落到地上的云。然而,云与雾混为一谈,从古至今如是,成语吞云吐雾、腾云驾雾、云里雾里、云开雾散等,就是典型例证。加之高原的大山,通常耸入云端,峰顶到底算天、还是算地,缭绕着山的“白气”,哪片算云、哪块算雾,实在难说清楚。据“百度”解读:云雾其实是湿空气遇冷凝结的一种物理现象,接触地面的称雾,腾空的称云。凌晨地表温度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贴近地面处就会产生“白气”,这就是影响人们出行的“雾”。湿热空气上升至数千米高空,会遇冷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这种聚集悬浮于高空的“白气”,就是我们常见的“云”。如此看来,云与雾确实是同宗同源的近亲。

午后艳阳高照,云朵在蓝天上任性绽放,像大师手下那些惟妙惟肖的作品,有的像马,有的像熊,一会像虎,一会像龟,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大师的画品尚可传世,但云画却稍纵即逝,彰显珍贵。我们赞赏蓝天与白云,不仅因为蓝白色彩是绝佳搭配,而且由于静谧的蓝天,有了祥云相伴,才不突兀。虚与实相应、动与静相衬,更显和谐自然。

返回昆明,途经214 国道浓雾顶观景台时,停车驻足,回望云海。层层叠叠的山峦,被远近各色云层遮障,形成一幅立体的壮美画卷。尤为称奇的是,环绕主峰的云彩,化作一缕神奇白线,如哈达般轻揽山颈,献上大自然最美好的祝福。“云献哈达”之奇幻,让亲历圣地的外地人,再次对雪山圣地心生景仰。一路看云,便养成了习惯。临近香格里拉,乌云渐浓,不久便化成细雨。雨水顺势而为,或飘山顶成雪,或洒山涧成溪,或流山脚成湖,或融入热干河谷及红土地,成为滋润万物的甘泉。

我们赞叹神山美景,更赞美大自然灵性之物“水”的升腾变幻。水对人类的恩泽,又岂止是创造了美。作为生命之源,它始终以特有的温润,呵护着人类、孕育着文明,须臾未曾离开我们毫厘。

2021年4月1日星期四

雪山的文章8:陶然亭大雪山的记忆

文/马泽方

近日看到一则微博,说陶然亭公园的大雪山被栅栏围起来了,不能玩了,并配有图片,微博说“多少孩子第一次挑战自己的勇气是从这儿开始的”。是的,我也是。

大雪山可以说是陶然亭最有名的建筑,或者说是陶然亭的标志。大雪山是一座模仿雪山形状的白色大滑梯,一大一小,大的据说13米高,小的要矮一些,分别修建于1966年(小)和1977年(大),是当时北京最高的滑梯。大雪山滑梯陪伴了几代北京孩子的成长。

我小时候在菜市口附近上学,陶然亭就是我们的根据地。那时候大雪山在我眼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它太高了,站在下面得仰视它。它的滑梯面光滑如镜,从十几米高滑下来风驰电掣,十分刺激。

如果只是高,就不是大雪山了。大雪山的惊悚之处还在于它的爬山方式,要上大雪山,需要走一条有一只脚宽的小路,上山的人手要紧紧地抠住路边的石块,一步一步小心地向上挪,是的,没有护栏。记得小时候,爬山的时候根本不敢往下看,心惊胆战地爬上大雪山,猛一下滑下来,那兴奋劲,是今天打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所不能体会的。

据说大小雪山之间有一条长二十多米,离地两米多高且没有护栏的铁索桥。铁链子上固定着一块十几厘米宽的木板,走在上面需要过人的平衡能力和胆量,这条铁索桥是当年男孩子们比拼胆量的最佳场所。我反正是没有印象,是那时已经没有木板了,还是我当年没敢走,我也不知道。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陶然亭。10年后,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单位就在陶然亭附近,我办了北京公园年票,每天中午都要到陶然亭里散步。时光飞逝,物是人非,记忆里的东西几乎都已经不见了,除了大雪山,依然屹立在那里,依然受到小朋友们的喜爱。只是爬山的小路上加了护栏,更安全了。

站在大雪山脚下,当年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如今看着好矮小,当年胆战心惊的盘山小路如今如履平地,大雪山没有变,变的是我,我已经不再是孩子了。当年一起滑大雪山的小伙伴们,如今也都失去了联系。

单位有几个同事,也都是80后,小时候也都玩过大雪山,相约再玩一次。大雪山是禁止成年人滑的,我们就找了个中午,没有人,就我们几个小伙子大姑娘,一遍遍地爬上去,尖叫着滑下来,追忆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

有一天中午,我进入陶然亭的时候,门口的LED屏正播放陶然亭简介,介绍大雪山时说这是红色教育基地,模仿红军爬雪山建造。我当时就震惊了,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大雪山还有这个典故。回去上网一查,原来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修大雪山时,加入了红色的元素。我们那会儿小学课本里都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爬这个大雪山确实受到教育,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去年,我工作调动离开了,离陶然亭远了,很少去陶然亭了。希望大雪山永远屹立在那里,陪伴一代又一代孩子。

雪山的文章9:雪山深处春意闹

文/尤效清

嗵!嗵!嗵……

我们的小车穿山越岭,在榆中县龙泉乡的崎岖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忽然传来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我摇开车窗探望,依然是连绵起伏的雪山,不动声色的黄土。那鼓声,就像是激荡的春雷,顺着阳光闪烁,白雪皑皑的山峰一波一波滚过来;又如奔腾的江河巨浪,在神秘莫测的远山深壑里汹涌澎湃。这是2015岁末的最后一天,我们驱车赶往榆中县广播电视台、省网络公司榆中分公司的联系帮扶点——龙泉乡庙咀村,了解村民的春节文娱活动。

远远地,就看见了光鲜亮丽、用彩钢搭建的村委会办公楼位于半山腰一处开阔的平地里。循着诱人的鼓声和红砖铺成的宽阔村路,我们抵达了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但见宽敞靓丽、洒满阳光的广场大院内早已是人山人海,锣鼓轰鸣,热闹异常。一位清瘦精干、精气神十足的中年汉子以身示范,指导村民排练社火鼓。时而稳扎马步,坚若磐石,时而“鹞子翻身”、“扑鸽旋涡”,敏捷异常。一场子练下来,汉子那黝黑的额头上挂满亮晶晶的汗珠。他是泉坪社的刘广汉,这一套打鼓的技艺是父亲传承给他的。庙咀村的社火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是从盛行于榆中的传统武术小洪拳的套路演变而来,一招一式都是拳架子,刚劲英武,极具观赏性。

“教上一天的鼓,不累吗?”“累是累,心上高兴呗!”刘广汉告诉笔者,前些年因为山路狭窄,他开的三马子翻了车,差点送命。如今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拓宽、硬化了山乡道路,再也不用心惊胆战地赶路了。一想到这,浑身像有使不完的劲儿。

“当当当哼!”“当当当哼!”敲马锣子的是一位瘦高个的老头,他像一位将军,指挥着一场气势磅礴的鼓阵长歌。这位老人是庙咀社的社长赵文华,他告诉笔者,庙咀村玩社火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屈指算来已停歇了将近三十年。那时节还吃不饱肚子,也没有一个理想的场地。这些年,在乡政府、市博园和县广播电视台、网络公司的扶持下,农户们种上了双垄沟地膜玉米,还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现在敲起锣来,跟那时就有不一样的感觉。

“党的政策好,农民喜洋洋。建设新农村,齐心奔小康……”另一边的场地上,传来了朴实悦耳的民歌小调。嘻嘻哈哈的妇女们跟着一位中年男子的歌声,正在排练社火秧歌。“我嗓子都唱哑了,你们咋不唱?边唱边跳嘛!”唱曲儿的男子高声咋呼。女人们是羞口,还是故意要出男子的洋相,就是不开口,捂着嘴儿嗤嗤地笑。这位男子叫王维忠,刚才唱的小曲儿是他自己创作的节目《闹新春》。“咱文化低底子薄,一肚子的话难表达。多亏联扶干部联系助学贷款,帮扶儿子上了大学,圆了咱的美梦啊!”王维忠一脸的憨笑,那嗓门儿又提高了八度。

秧歌的队伍里,有一位瘦小的老太婆,她学得认真舞得卖力,可总是比别人慢了半拍。看排练的村民告诉我,这位叫胡德兰的老人已年过六旬,一直患有骨质增生的老病,可是她坚持要参加秧歌队,谁都劝不听。“大妈,有病就歇一会。”“歇啥哩?这跳跳舞腿就不痛了,病好像好了一半。”胡大妈乐呵呵的样子,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瞧啊,那是咱社火的总指挥,男女老少都得听他的。”“人家已经是半个城里人了,还跑来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的,真不简单哩!”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见一位身着呢子便装的微胖的男人,时而穿行在锣鼓队里示范讲解,时而拉动嘹亮的板胡为秧歌队伴奏,时而又召集舞龙的队伍面授技艺,这位跑来奔去,忙得不亦乐乎的领头人,就是三十年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胡德祥。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后来他下海经商,在餐饮行业里大显身手,成了闻名四乡的致富带头人。农历七月十五他赶回老家参加村里的庙会,即刻就被情绪高涨的乡亲们围住了,请他领头闹社火。瞧瞧那一张张朴实无华的笑脸,听着乡亲们发自肺腑的心声和呼声,再看一看崭新的村容新貌,这位老支书的眼眶湿润了。这不就是他心头积攒了多年的愿望吗?祖祖辈辈梦想的生活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既然乡亲们信任我,就豁出这把老骨头闹一下。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文化生活也因该跟上啊……”当年的老支书意味深长地说。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到了作别的时候,恋恋不舍的夕阳给苍茫的雪山和青春焕发的山庄涂抹上了一层胭脂金粉。“等一等吧,还有狮子、旱船表演,还有咱们一针一线制作精美的飞龙……”

父老乡亲们,我们真是舍不得走。看哪!冰雪消融,铁树开花,欢歌劲舞,好戏连台,春天的大幕刚刚开启……

雪山的文章10:时光流转,初心不变

文/离岛晴空

雪山之巅的雪莲采摘不到,

还有满园的桃花值得留恋。

任时光匆匆如流水,消逝如凌风。

内心仍存有一份期待,幸福会洒满旅途。

——题记

夜已深,辗转无眠。看华灯初上,浩渺长空,群星璀璨,静静地站在落地窗前,静默不语,寂然喜欢。

喜欢这样的安静,一个人的空间,一个人的独家记忆,听清风低吟,看烟雾朦胧,和心灵对话。如水的光阴,如水的月色,让我贪恋这一方净土,一扫满腹的惆怅。月光洒在窗前,一片柔和。我的眼里充盈着自然的美好,享受着片刻的惬意。

离家在外,寒窗苦读。如今回家,适逢月夜,品味难得的淡然时光。忘了有多久没有仰望天空,忘了有多久没有饮茶赏花,忘了有多久没有听到鸟的鸣叫,忘了有多久没有察觉风儿的抚摸。是不是心在浮世的洗涤下,少了那份虔诚地清欢?倾听这寂寞,倾听这孤独,倾听这流年……“仰首逝之风景,俯首寂之流年。”进入一位好友的空间,看到这句话时,怦然心动。

走过桃红柳绿,走过花繁雨急,走过菊开枫红,走过风寒雪飘。四季更迭,青春渐远,但我的初心未曾改变。用文字把浮生浅唱,用文字祭奠青春。音乐陪伴,悠悠几年,笔耕不缀。

总说我的文字很触心,我淡笑不语。缱绻心事,满纸荒唐言,尽是辛酸事。我含蓄地表达内心的世界,用一个个意象隐晦我的情感。不想一写便知心事,一支素笔慢慢描绘勾勒。

青春物语,动人心弦。有些人,即使相处一辈子,也是陌路人;有些人即使擦肩而过,也会铭记终生。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但我会用真诚对待每一个遇见的人。遇见,便是缘。你们,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点缀,是记忆的腾图上最深的留恋。心心念念,深切感念。

路过青春一阵子,记忆里搁浅一辈子。还记得那些让你心动的人吗?还记得那些要好的姐妹吗?还记得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吗?明天,高三的学子面临高考,又一次面对人间的悲欢离合。但希望他们能微笑向暖,不诉离殇。明天醒来,照样依旧温暖,时光依然值得期待。

看过一次蔚蓝的大海。破碎的浅蓝,倒映着我的轮廓,迷离婉转。沙鸥低飞,夕阳洒辉。我走在海滩上,拥抱着宽阔的大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浪卷苍穹。变幻莫测,就像青春,离奇纷杂。

碎碎点点的阳光,洒在江面上,让人忍不住高歌一曲,吐露愉快。原来投身于自然的怀抱,也是一种甜蜜滋味。口齿存香,余音绕耳,心旷神怡。无处安放的青春找到了落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做一个优雅的女子。优雅有一种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感觉,面对起起伏伏的跌宕,仍能向海一样包罗万物。拒绝平庸,让优雅当道,在红尘纷扰中,显出尊贵气质。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我们就像周杰伦的《蜗牛》一样,有大大的梦想。一步一步向上爬,追寻期盼已久的殿堂。坚持坚持就过来了,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庸人自扰。人生来本无异,但随后的人生中心态却各有千秋。福祉从未远离,只需推开堆积已久的那扇门,面朝大海,就会看到天空离你很近。蔚蓝和浅蓝交相辉映,互相晕染,芬芳了你的世界。

天即将破晓。黑夜慷概地赠予我静谧,白天热情地展示我光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轻轻地,我在玻璃上用手指书写了四个字,“世界,早安!”

后记:时光流转,幸福洒途,未来值得期待。念安。

雪山的文章11:拜水都江堰

文/彭忠富

水是岷江水,从遥远的雪山峡谷奔来,一路风尘仆仆,演绎着摧枯拉朽的凌厉气势。在这样奔放的岷江面前,聆听着排山倒海似的波涛声,注视着那乱石穿空的豪放劲儿,你会对自然的力量产生一种莫名的膜拜。

安澜索桥很高,桥索由麻绳、铁链和竹篾编成,桥身由木板铺就。走上去,晃晃悠悠,桥身随着一些人的步履猛烈摆动,越裹足不前,摆动似乎越大,内心越加恐惧。我根本不敢看下面的江水,那卷起千堆雪的波涛,让我倍感惶恐,惊叹。我好担心,那颠簸的索桥不稳当,会把我在瞬间抛入岷江中。我只能扶着右手边的桥索,战战兢兢地迈过去。

都江堰是秦代建造的水利枢纽,水利设施自然是这里的主角。竹笼和杩槎,这就是都江堰的特色。竹笼以当地产慈竹、白甲竹编织而成,内装卵石,用以护岸、做堰。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时就采用了笼石之法,工程简易,费省效宏,至今仍在防洪中广泛使用。杩槎也称“闭水三脚”,常用于截留、防洪,调剂水量,围堤抢险等。用原木做成三脚架,架间用檐梁连接,再向水面插签子,置竹笆,加培粘土即成。使用灵活,拆卸方便,杩槎属于功效极高的治水工具之一。

李冰作为秦国的蜀郡郡守,没见到留下什么诗文,什么文治武功,但是,他留下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一代代传下来,至今仍然灌溉着川西的土地。秦代的东西,除了长城,就是都江堰了。长城在历史的演变中,防御外族的功效早已淡化,成了单纯的历史遗迹。而都江堰水利工程,却历久弥新,随着岁月的流逝,越加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天府之国,如果离开了都江堰的润泽,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儿。作为都江堰灌区的受益者,我满怀感激,感谢李冰父子,在遥远的年代,为川西大地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深淘滩,低作堰。”我似乎看见,李冰父子在野外的实践中,如何由一介儒生,成长为卓越的水利专家。我似乎看见,面对蜀中的洪水泛滥,在神灵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李冰父子毅然组织蜀中父老,兴修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泽被世代蜀人。李冰成功了,李冰成就了都江堰,都江堰也成就了李冰。鱼嘴、金刚堤、飞沙堤、人字堤、伏龙观、斗犀台和二王庙,都江堰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李冰的音容笑貌。人们觉得这还不够,于是又尊奉李冰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还尚存有许多规模不一的川主寺。你仔细去看,他们供奉的实际上都是李冰,李冰已经永远活在了四川人民的心中,并且以神灵的形式定格在他们的脑海。

如今在每年清明,都江堰都要隆重举行放水节,祭祀人员颂词、献歌、献花、献锦、献爵、献食,向李冰塑像鞠躬。在庄重的古典仪式中,人们砍断竹索,放倒杩槎,外江水汹涌而下,流入内江,流向成都平原的广阔大地,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上善若水,高山仰止。在白浪滔滔的岷江水中,人们似乎看到了秋日的累累硕果,看到了蒸蒸日上的甜蜜,当然也看到了李冰的丰功伟绩。

雪山的文章12:游石卡雪山

文/徐翔锋

寒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到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香格里拉去旅游。我们乘坐着旅游大巴向我们的目的地石卡雪山驶去。

汽车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前行,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雪,一路走来,我被公路两边的景色深深地吸引着,两边的山白一块,绿一块,黄一块,仿佛给大山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花衣。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下客车,忽然感觉到很冷,我赶紧穿上防寒服,抬起头就看到远处一片白茫茫的雪山。一辆辆缆车来回的运送着游客,我们坐上了有着亚洲最长之称的索道,向着海拔4495.5米的主峰出发,我坐在缆车里往下看,下面是一个大峡谷,峡谷里的雪可真多。当我们到达第一站,走下缆车,就看到一大片雪地,我兴奋的冲进雪地里,积雪发出了嚓嚓声音,一下就掩没到我的膝盖,我在雪地里翻滚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玩了一会儿,我们就向最高的主峰出发,越往上走,风越来越大,积雪越来越深,地势越来越险峻,有的树被积雪埋得只露出树尖,大雪给那些参天大树穿上了厚厚的棉袄。大风把缆车吹得晃来晃去,坐在里面像摇篮一样。远处陡峭的石壁上隐隐约约有一个字,我心里在想,这个字是怎么刻上去的呢,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

终于到达最后一站了,我们走出服务站,山顶的雪更深了,呼呼的,带着雪花的风迎面吹来,吹得我们东倒西歪。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登上了山顶,一幅壮丽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远处一座座雪峰连绵起伏,像一条银色的巨龙横在山间。碧蓝的天,洁白的雪,让我有一种站在仙境的感觉,让人心旷神怡。

这一次的旅游真是让我留恋。

雪山的文章13:难忘那朴实的微笑

文/尹耀兴

夏日,玉龙雪山山脚下,阳光透过密林洒下斑斑碎影。高耸入云的山脊,夹杂着寒凉之意。可山脚下却如日中天,炎热之极。

葱郁的树丛,几匹健壮的马便隐在这期间了。当地几位乡民带领我们上山,那老乡一身黝黑,脸上的皱纹如斫痕般横七竖八地交错在他的脸庞,头发闪耀些许银光。手中的茧磨出岁月的沧桑。他依然容光焕发,看来不是生命磨灭他,而是他在历练生命。片刻,我们便向着深远的玉龙雪山进发了。

太阳依旧毒辣,只是不习于骑马的我在崎岖的山路中拖着腿向前行进。骄阳似火,四周的花草已在太阳下蜷缩,显得枯槁憔悴,而我,则如它们一样有气无力。四周苍翠的树木,被清风裹去绿色,荡漾在这清凉之中。远处漫着几丝游云,青碧的天空凌展出雄鹰的翅膀,苍松翠柏间徜徉着欢悦的鸟,震彻山谷的鹰啼,在玉龙雪山山谷间久久不散。

我的水杯空空如也,口干舌燥,大汗淋漓,虽景致优美,却兴致索然,在时间的消磨中,我的信念和意志全无。

我一看老乡,结实的臂膀在阳光下依然挺拔,缓缓的马蹄声,一如他嘴中的小曲,久久回响在耳畔,回荡在树林边。他一边走,却有着惊人的速度和超强的耐力,朴素的着装,单调的色彩,与银装素裹的玉龙雪山不免有几分相像。

他见我的惨像,说:“你还可以啊!”我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便又说:“山腰快到了。”我又继续坚持了几百米路,山腰上,亮丽的风景并没有令我振奋。这时,老乡突然伸手递过来一瓶新的矿泉水,他善意的眼神,让我一惊:他是谁?他看我瞠目结舌的表情,说“给,原本打算下山喝,看你不骑马,我挺得住,你就…快喝了吧!”他脸上一个极平淡的微笑浮现,紧缩的皱纹松开,那种如山一般厚重的笑容,嘴角微抿,眼里绽出善良人才有的光,他的微笑,滞停了千山万水,滞停了冰川的消融,那朴实的笑容,浮华似水,纯净得一如高原灿烂的阳光,定格在我的脑海。

瞬息万变中,永存的不是人工做作的风景,是亘古不变的朴实中的善意,我接过水,半天说不出话,想到那圈在凉亭里的风景,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唯有朴实,才是风景的真谛。

雪山的文章14:魂牵梦绕,梅里雪山

文/简单爱好

生命如果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行,那么,旅行应是一个充分觉醒的过程。——题记

云南,总会给人无限的遐想和向往。昆明的鲜花,版纳的雨林,楚雄的历史,腾冲的缤纷,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浪漫,香格里拉的神秘,还有梅里雪山的仙境。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我想,必定是七彩云南。

假若,云南的自然风光精华在香格里拉,那么,香格里拉的精华就在梅里雪山。

梅里雪山巍峨壮观,太子十三峰美丽俊俏,每一座山峰都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和传说。主峰为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也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和唯一的男性神山,更加彰显了他极其重要的宗教地位。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南北走向的雪山群体,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太子雪山,南段称碧罗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整个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的有十三座。分别有飞来寺、明永冰川、雨崩、神瀑和笑农大本营等景点。

【初始的梦想】

我至今弄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魂牵梦绕梅里雪山。

早在十二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滇西北地区的中甸县。那时候在我的印象中,是全然没有丝毫关于中甸的概念,只知道它是一个小县城。一年后的2001年12月,中甸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听说,这是源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虚构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詹姆斯·希尔顿在书中说到:“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无比的金字塔。”“不错,景色很美,我想它该有个名字吧?”“它叫卡拉卡尔。”香格里拉,这是一个源于西方的传说,却发生在东方的故事……

天地永恒,岁月消磨不了记忆。至今我还清楚记得,当年曾经站在纳帕海草原西北的高冈上,遥望梅里雪山,其主峰神秘而壮观的画面,那仿如金字塔般的神奇图标,多年以来,一直在我脑海里隐藏着一种难以琢磨的美丽向往——于是,便有了今天这个关于我十二年前的梦想,十二年后的故事。不论我的文笔如何,在这里,我都很乐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个美丽而梦幻的经历。

每一片天空都会有同一个梦,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座山峰。带着对神山的无限崇拜,我决定走入这座神奇的雪山,去寻找太子十三峰的雄伟,日照金山的震撼,雨崩神瀑的宁静,明永冰川的奇美,还有梅里雪山那个无与伦比的神秘答案。

【华丽的冒险】

一千个人的眼里可以有一千个丽江,但一千个人的心中只会有一个梅里。相隔十二年后,我在晨曦中告别了还在酣睡的丽江古城,赶在大雪封山之前做好了充分准备,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终于踏上了圆梦梅里的征程。此刻,仓央嘉措的诗句在脑海中油然飘荡: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里有青稞酒、酥油茶,好客的藏民用幸福的歌声和洁白的哈达,热情地欢迎着远道而来的人们。这里是香巴拉王国,宗教的圣土,人间的天堂……此情,让人难以忘怀的温暖。

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幽深的峡谷,飞舞的瀑布,被森林环绕的宁静湖泊,徜徉在美丽草原上的成群牛羊,净如明镜的天空,金碧辉煌的庙宇……此景,令你近乎窒息的美丽。

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静静的停泊在你心中。这就是美丽而神秘的——香格里拉!

在这里,纯净与圣洁让你一见就想大爱一场的净土。这就是庄严而神圣的——梅里雪山!

心动了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收拾行囊,整理好心情,快乐的出发,去找寻我们梦中的天堂吧。

人们常说,路走多了就成了路,但在滇藏公路,路走多了也未必有路。滇藏公路是一条集险、奇、美于一身的入藏通道。雪山峡岩、隧道大桥,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处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路段就有两百多公里。从丽江北上,跨过金沙江,深入云南西北部,跋山涉水,我们要历尽六天的艰苦颠簸,晚上还要忍受着零下10度的低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只好把自己紧裹于被窝里保暖,因此,朝觐梅里雪山我们必须有刻苦耐劳的精神。有人说过,去梅里雪山旅行,就是身体下地狱,眼睛上天堂,灵魂回故乡。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

【人生的高度】

翻过重山,掠过冰川,漫步云端,云彩时常缠绕在身边,这里的蓝天总是如此的“不真实。”也许,只有亲身体会,方能感知这无以言表的奇妙。汽车在波峰浪谷中穿行,公路一直蜿蜒向上,一会儿被推上高高的峰顶,渐渐的,一会儿又滑向深深的峡谷,大山就像波涛一样涌向天际。

进入藏区后,随处可见的是经幡,也称“风马旗”。色彩具备的风马旗,不但有着许多的宗教含意,它还是一片片很有水平的艺术品。漫山遍野纵横交错的风马旗,在猎猎山风中飞舞,组成无数的彩带上下翻腾;还有用石块叠成的一座座玛尼堆,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随处可见。玛尼堆,是藏民刻在石头上的追求、理想、感情和希望!

我们一路向西北挺进。

在奔子栏稍作休整后,继续沿着公路穿越葱葱郁郁的原始森林,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白茫雪山自然保护区。这里是滇金丝猴的故乡,在公路两边是看不到的,但小松鼠却时常见到,它们会以主人翁的身份在公路调皮的时而玩耍,时而起舞,像是在欢迎我们的来访。在白茫雪山垭口的不远处,有一座玛尼堆的中上方有块界碑,上面清楚的刻着海拔4292米高度的区界标志。这里是背包客们必定停下来狂按快门的地方,此时的我,已完全忘却什么叫高原反应了,也跟着人们一起用相机把这一切定格下来。因为我知道,站在这里,可能是你人生的又一个新的高点。

香格里拉,这里的景致真野!行走在那样的空间,人被释放了,除了背上的行囊,心灵能够在此找到纯净安静的地方安家。虽然并不信仰什么,只是为了那份秀丽和壮美,就足以令人惊叹。条件确实很艰苦,但绝对不虚此行。

我迫不及待的对洛桑说:“快走吧,梅里雪山还等着我们呢。”景色越是迷人,大家越是急着要赶往梅里雪山。司机洛桑却并不着急:“告诉你们吧,十多天了,来了许许多多的驴友,没有一个能看到梅里雪山的真面目。今天让你们多看一眼白茫雪山,就是为了弥补明天你们可能造成的损失。”“啊?怎么会?我们也看不到梅里雪山吗?!”“那就看你们的心诚不诚了。我前不久接待过一名游客,他来了4次,每次不是风雨就是大雾。问他还来不来,他说:“肯定还会来,只要心诚,神山就会接纳我。”

但愿,我们不用接受卡瓦格博这么多的考验吧。

汽车继续迂回前行。梅里之行,我们的司机兼向导都是由洛桑负责,他是一个经验丰富行走滇藏公路的康巴汉子。路上,每每谈起梅里雪山,他总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真实的故事】

据洛桑说,看山要看缘分,看神山更需要加上运气。有的游客在丽江看天气,雨则不动,晴即前往,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正确的想法是不要关心时间和天气,而是要带上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山。他说,曾经有人试过长驻飞来寺半个月也没有看到日照金山,苦苦的守着,就为了见见卡瓦格博,但还是一次次的失望,所以,能看到日照金山的人都是很有福气的人。

他还跟我们说了两个关于梅里雪山的真实故事。

现实中的卡瓦格博,有时的确令人不可思议,1986年7月,班禅大师前往朝拜卡瓦格博,当时山上云雾迷漫,卡瓦格博峰隐匿在云雾之中,踪影皆无,此情此景,令跟随大师的数千信徒,脸上都流露出一派茫然和失望。但是,当班禅大师将一钵圣水撒向天空时,突然,云开雾散,通体晶莹的主峰展示在众人面前,顿时,将众多的信徒,吓唬得扑翻在地,立马疯狂朝拜不已。

卡瓦格博是“雪山之神”,有“世界最美雪山”之誉,其攀登难度要超过珠穆朗玛峰,迄今仍无人登顶。另外,卡瓦格博对日本人特别吝啬,凡是有日本人进来,从来都是无功而返。在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的17名队员就是从这里迈出了通往死亡的第一步。当梅里雪山用缓缓蠕动的明永冰川将队员们的遗体送还时,已是7年以后的事情。也许正是因为这次重大的山难,才打破了神山亘古的宁静。

2000年,一个宣言被通过,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这才为人类保留了这片净土,因而现在的梅里雪山是世界的雪山。他还说,其实在藏民心中卡瓦格博是雪山之神,绝不可攀登,哪怕是用一个手指,指向神山亦是不尊重之举。

【心灵的震颤】

翻越白茫雪山垭口,继续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达雾浓顶十三塔观景台的时候,准备下车拍照,刚拐了一个弯,洛桑突然把手掌摊开,对着前方说:“看,那就是梅里雪山!”急促地问:“看到梅里雪山了吗?”“你们真有福气啊!看来,明天早上能看到日照金山的机会,比起把钱存放在银行里更加可靠了。”当即,我马上被眼前一座高大巍峨的雪山震慑住了,那雪山仿佛从天而降,高高耸立在缭绕的云雾里,若隐若现、神秘莫测。

梅里雪山,她是那样的纯净,纯净得看不见丝毫的杂质;她是那样的圣洁,圣洁得几乎纤尘不染;她是那样的庄严,庄严得俨然一座伟大的神殿;她是那样静穆,静穆得听不见一点凡响,再加上眼前静谧的白塔、身边舞动的经幡、藏民不绝的香火、松柏醉人的清香,一切,仿佛是神灵在昭示,一切的一切,似乎有神的力量……

乘飞机,坐火车,赶汽车,总里程超过五千公里,十二年的心愿与期盼,虽经过千辛万苦,才来到神山面前,从不敢妄想初次来朝拜梅里雪山就能见到神山。而今,却竟然如此轻松一睹卡瓦格博的庄严与神圣。心灵在震颤!神圣的一刻!不由自主的从心呼唤:卡瓦格博爷爷,我们都是您的好孩子。此刻,面对着神圣的卡瓦格博,我已然重生!能够亲身感受感悟过这么一次,能亲眼看到梅里雪山的经典日落,哪怕明天早上看不到日照金山,心想,我也没有遗憾了。

【永恒的定格】

天黑以后,我们顺利抵达飞来寺。这里是观看梅里日出和拍摄的最佳位置,在这里看梅里比在十三塔看到的梅里更大气,相片的前景将更为丰富。

一夜无眠。天色未明,我便早早来到飞来寺的观景台。岂知,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此时的观景台,已有许多人在此守候了。

梅里雪山的神秘与美丽尽人皆知,想拍好梅里雪山绝非易事。于是,尽早在观景台架起三脚架和调整相机数据,来试拍梅里雪山的全景,可是24mm的广角镜确实很尴尬,只好想尽一切办法把整个雪山群拿下。天公造美,今天的天气很好,好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拍摄日照金山的前兆,想必,此行寻梦梅里肯定是圆满的。我对同行的好友说,这样的风景是绝对不允许错过的。此时要做的就是保证机身绝对稳定,之后就是悠然等待太阳从地平线的那头跳出来就行了。

卡瓦格博,在人们的守望中不知不觉地被太阳抹上了一层淡淡的胭脂红,接着,又被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玫瑰红,不一会儿,又被染上了亮亮的桔红。大自然像位神奇的化妆师,把瞬息万变的色彩挥洒在雪山之颠,美轮美奂,光彩照人。慢慢地,缠绕在峰顶的云彩被镶上了金边,变亮了、化开了,神女峰、五子峰、将军峰、护法僧峰开始一座座地显现。当最后一朵祥云飞过的时候,卡瓦格博终于缓慢地露出了尊贵的容颜。此时,近两百人的观景台全场鸦雀无声。

瞬间,十三座雪峰都被镀上了一层夺目耀眼的金色,天地之间,霎时光芒万丈,金光闪闪、峰尖高耸、直指云天。日照金山!这时,所有人才情不自禁、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巨大的惊叹和欢呼。而我在这一瞬间所感到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更感到了大自然与人心灵的一种微妙的相通。在场的人们,大多数是不远千里万里来朝觐梅里雪山的,而神山就在旭日照亮它峰顶的最初一刹那露出了她慈悲的面容,让人领悟到自然的伟大,敬畏油然而生。

主峰卡瓦格博峰是一座完美的金字塔形雪山,令人震撼战栗的美丽!不得不惊叹,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只能说这是上帝的杰作。能见到他的人是如此地幸运!传说中的缘分和运气,却像羽毛般悄然飘落我的身上,来得这么的自然,那么的悠然自得啊。

梅里雪山十三峰一字排开,在太阳的照耀下是多么的格外耀眼!神女峰,是我看到过这么多雪山中最秀美的一座山峰,她的气质一眼就能看出似女人的高贵;卡瓦格博,用他威严俊朗、锐利如剑锋的雄伟身躯直指长空,昭示人们,尊严从不轻易让人朝觐。他,静静踞地坐着,他,默默地打量着生长在他脚下的一切……

梅里雪山,洗涤了灵魂。仰望雪山,有人双手合十,有人张开双臂,有人泪流满面。“梅里雪山就是这样一座山,一见就热泪盈眶,就想哭,就想发誓,就想大吼一声,就想大爱一场。”人们在心底祈祷,愿这美好的瞬间,永无止境,化为永远,愿大自然与人的契合,成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原来,这就是我魂牵梦绕的——梅里雪山。

【旅行的意义】

行走,是觉醒的过程。全球变暖游客增多,雪山和冰川正在加剧融化,明永冰川正以每年五十米的速度后退,如果我们不加以保护爱护大自然,明天的你,或许已经看不到今天的风景。

我的旅行,不只是看风景。有人说过,见到了梅里雪山,人生是会发生一些变化的。人生如同旅行,要在挫折中不断自省。从这一刻,我郑重的告诉自己,今后再遇到失意与险阻,都要永远记得卡瓦格博曾经慈悲无私的赐给我力量,让自己以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一切困难。

我伫立在风马旗的海洋中眺望卡瓦格博,虔诚的把双手合十,向卡瓦格博深深的拜别。

梅里雪山,我还会回来朝拜您,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神山!

再见了,梅里雪山!扎西德勒!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