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笔构网

2025-03-31报告

请欣赏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1

学生姓名:胡光宇学号:20214320

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方向)

设计题目:溧阳云龙化工设备公司行政办公楼设计

指导教师:

20xx年3月9日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在外实习的这几天中,使自己对建筑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苏—沪—杭之旅,领略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一角,上海的建筑,高耸林立,杭州的山水,让人心旷神怡,苏州的园林,让人忘乎所以。此旅,让我感觉到,上海发展虽快,却感到不太适合人类居住,上海的生活节奏让人感觉太快,上班之后的疲劳显于面部,给人一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感觉。我不羡慕他们的生活却仰慕于上海的建筑,站在上海市区,让我感觉到人类的渺小,却也让我感到人类的伟大,人类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把社会装扮得如此美丽,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的伟岸给我的心带来了激烈的震撼。

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的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与著名的外滩风景区隔江相望。金茂大厦由美国芝加哥SOM建筑事务所设计,集中华五千年宝塔建筑之大成,融汇当代世界建筑新技术,建造周期历时五年。金茂大厦的高度为402.5米,是目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高楼,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占地2.3万平方米,地上88层,地下3层,总投资为5.4亿美金,是杨浦大桥、南浦大桥、东方明珠塔总造价的1.5倍。金茂大厦既有现代气派,又有民族风格,与附近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及高低错落的楼群一起构成了一道雄伟壮观的都市风景线。大厦第3层到50层为商业办公用房;54层到87层为五星级凯悦大酒店,居地面220多米高的酒店空中大堂是目前国内仅有的奇观;第88层为观光层。在大厦北侧的裙房内,有商场、展示厅、宴会厅、演示厅和娱乐中心。金茂大厦观光层的高度为340米,面积为14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楼层观光层。在观光层上凭栏远眺,上海的都市风光和长江口的壮观景色可尽收眼底。不仅如此,金茂大厦建筑的本身也是一处景观。她堪称国际上后现代建筑艺术的佳作,是中国传统与现代潮流的一次完美融合。在这个雄伟的建筑中,许多数字非常巧合地与8有关。比如:她是有8根宽1.5米、长5米、高340米的擎天大柱和8根圆形钢柱支撑;她的核心主体建筑为八角形等等。大厦顶端高耸入云的塔尖,就象上海市花白玉兰在蓝天中绽放。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蒲东,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建设完成时,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东方明珠塔由三根直径为9米的立柱、塔座、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组成。

东方明珠游船码头位于黄浦江畔,占地面积2200余平方米,乘坐东方明珠浦游览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船沿江畅游,即可尽情领略百业兴旺、百舸争流的都市情怀。

东方明珠塔每年接待来自于五洲四海中外宾客280多万人次,是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游船、会展、历史陈列、广播电视发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文化景点。东方明珠塔业已成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荣列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作为全国旅游热点之一,东方明珠塔又以其优质服务,在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

上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扇窗户,充满了积极向上时代气息,但我却更欣赏上海古代的建筑。它的存在,让上海更具有韵味和魅力,它的别具一格,让上海蒙上了一种迷人的神秘。

上海地处吴越古地,自古承袭吴越文化薰陶,从生活习俗到衣食住行无一不包孕着吴越文化的特色,建筑营造也不例外。考察上海的古建筑,庙、园、亭、阁,及其它建筑古迹,无不闪烁着吴越文化的异彩。

“秋霞圃”地处嘉定城内一条僻静的街巷内。粉墙上嵌乌漆大门,外观古朴恬静,像一户大家住宅。秋霞圃的个个景观,都紧密有序地散置在这小小庭院之中。进门穿过别致的门楼,一条铺花小路从花坛处岔开,伸向西面一道门,粉墙石竹,托出门内的仪慰厅。这儿是迎宾所在,花竹遍植,一派幽雅气象。就在这花墙小院中,藏着丛桂轩。临轩遍植桂花树,长年绿叶扶疏。坐在轩内小憩,向东远眺桃花潭水,朝南入夏有芭蕉摇曳,迎风消暑。朝西,可望一小院内花丛老桂,秋景盎然。朝北依山,青松挺秀、晴雪耀金。园中心有一大池,名“桃花潭”。西部是池上草堂,“舟而不游轩”建于池南一湾中,原都是饮茶、弈棋和垂钓、观鱼的地方。池西北矗立一座黄石假山,临池映照水中,更显洞壑幽深,曲折盘道弯环,逶迤漂移不定,引人入胜。立在旱船头上观景,山光潭影,一片诗情画意。黄石假山上的“即山亭”为一旧景,登临可尽览园景,也可眺望远处城谍。山后有“近绿轩”,山前水上有“扑水亭”,都是登临佳处。站亭中望水面,波光粼粼、清撤见底,湖中游鱼来回穿梭于湖石之间。

湖石形状各异,有的像重头、有的像鹰嘴、有的近似骆驼、有的状如老牛,皆维妙维肖,妙趣横生。桃花潭之北有一别致的古典建筑“碧梧轩”,为园中主厅、会客之所,俗称四面厅。厅前有月台,台左右有两棵百年历史的盘槐,枝桠虬屈,形似龙爪。厅正中高悬”静观自在”、“山光潭影”二匾。两壁和屏门上挂有名家书画。后厅有小院,

毕业设计实习报告

置假山桂树。厅东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轩”,建于清镜塘上。绕到他东,过三曲桥沿山临水而行,过矾岸断岸,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山壁上有“涉趣桥”3字,此为“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手书。过了石桥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轩”,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说上海建筑震撼了我的'心灵的话,那么,苏州园林则洗礼了我的灵魂。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2

xxxx级土木工程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业已结束,今年的毕业设计,从时间上来说较长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总结。总体情况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在学期初进行了毕业设计动员,强调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学期末,在毕业设计答辩中,参加了三个小组的答辩。

今年的毕业设计工作总体来说,时间较长,毕业设计内容也较充实,每个学生都有重点深入的部分。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从认真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着手,严格按照《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试点土木工程专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及工作量进行讨论并确定,并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等的培养。

指导教师平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辅导,还可随时找老师进行答疑,老师为方便学生联系,把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给学生,有什么事就可以及时得到解决,这样问题不致堆积、也不会因此拖了进度。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比较重视,也没有因找工作而拖延进度的,老师对学生能认真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也较满意。

设计期间,同学们自觉独立进行设计,有问题时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争论,师生之间也常进行研讨,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觉得收获很大。大部分同学能主动走进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有的同学其独立工作能力及主动性较强。同学们通过毕业设计,普遍感到自己应用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所学的许多课程觉得很零散,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及怎么用,现在也都找到了用武之地。

毕业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一般是在建工程或近期完成的工程。毕业设计答辩也是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答辩前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方式采用以小组为单位,答辩时学生先陈述其设计工作的内容及其特点10~15分钟,然后答辩小组进行提问、学生给予解答10~15分钟。

存在的问题:

1、资料缺乏许多学生感到图书馆参考资料不够或找不到想要的资料;有的同学缺少自己查资料的主动性。

2、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部分学生答辩中对自己所做课题用到设计规范、计算原理等不清楚,更不清楚其它未用的有关知识,类似问题较多,这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差。

3、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在答辩中教师围绕所做的'题目提出问题,有些提前没有思考或根本不掌握,想通过瞒天过海而乱答一通,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明原因等,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

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师资配备,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为了提高材料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对于主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师资配置要加强,结合专业建设,理顺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

2、加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阔学生对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视野,掌握工程设计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通过这四年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习,培养了我们每个人独立做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不知不觉毕业设计即将结束,这半年的时光令人难忘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并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设计课题—扬州某办公楼框架结构图实训和施工组织设计。回想起来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颇有心得,其中有苦也有甜!经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和设计,我通过自己动手看懂图纸和熟悉03G101图,梁柱钢筋分离和钢筋加密区的计算等,这是对我能力的一种提升。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是一种综合的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也是一个培养,同时毕业设计的水平也反映了本科教育的综合水平,因此学校十分重视毕业设计这一环节,加强了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和动员教育。

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我成功地完成了这次的设计课题——扬州市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根据任务书上的进程安排,自己按时准确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各门相关课本,有《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础设计》、《房屋建筑学》等,并自己借阅了相关设计规范。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先进行了建筑设计,王老师主要负责我们对建筑设计的指导和建筑图的批改,老师严格要求每个人,直到图形符合规范要求做到美观和实用。接着是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由王老师负责,王老师认真负责,每个星期至少和学生见两次面,在我遇到不会时,老师总是认真细心的讲解给我们大家,直到我们都懂了。在毕业设计中本组在校成员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发挥了大家的团队精神。临近毕业设计结束,王老师指导了我们进行结构图的绘制、所有图纸的修改工作和整理计算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对框架结构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生科的认识,通过这次的设计让我真正做到了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方面,同时也感觉到了知识的欠缺和不扎实。同时在绘制图的过程中,又提高了我们对运用PKPM软件和CAD软件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们队我几年所学的知识有了更系统化得掌握,同时毕业设计的完成,也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也使我们同学关系更进一步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怎么不懂的大家在一起商量,听听不同的看法,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帮助我的同学。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明白了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时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最后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大大提高了动手的能力,使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过程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这个设计做的也不太好,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毕业设计的结束,也即意味着我们大学生活的结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我相信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3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课程设计,此次设计的意义重大,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工民建专业决定了我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就是运用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将来的民用及工业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毕业设计的实质目的就是让我们深入了解了工程建设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自己的课题出发,学会应用知识于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之中,从设计之中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取间接经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建筑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之首。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应该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我们有必要也必须进行一次综合性的毕业设计。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方面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因此,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为“南昌市阳光中学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它在性能及材料来源等方面有许多自身优点,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最广泛,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转到了近海工程和海底工程等。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发展势头非常好,所以深入了解混凝土的性能非常有必要。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改进起了很大作用。预应力技术的发明使混凝土结构的跨度大大曾加,滑模施工方法的发明使高耸结构和贮仓、水池等持种结构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泵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使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可以方便地整体浇注。蒸汽养护使预制构件成品出厂时间大为缩短。

在模板方面,除了目前使用的.木模板、钢模板、硬塑料模板外,今后向多功能发展,在钢筋的绑扎成型方面,正在大力发展各种钢筋成型机械及绑扎机具,以减少大量的手工操作。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连接而成的。是如今常用的一种建筑结构,整体性比较好,一般用于小高层建筑。在10层以下,否则要加设剪力墙结构。纯框架在现代运用较广。

框架结构选型结构分类:

混凝土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做法是每层的柱与其上部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一次浇注混凝土。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其缺点是工作量大、工期长、需要大量的模板。

装配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整体的框架结构。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由于在焊接接头处须预埋连接件,节点构造较难处理,故此型式在框架中较少采用。不宜在地震地区应用。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节点构造简单,用钢量和焊接工作量少,吊装方便,抗震性能及整体性较好。在楼面荷载较大的工业厂房中,值得推广应用。

目前国内外多层房屋大多采用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大空间、大跨度的要求,国内外正在推广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构件的使用,大大减少混凝土的用量。另外,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是特殊功能的要求,新的防冻、防火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正不断地被研制开发出来,相信未来混凝土的用途会越来越广泛。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一)建筑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施工图绘制。

(二)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标准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及基础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四、本课题研究方案:

1、文献收集。

广泛收集与办公楼有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毕业实习。

通过对现场直观观察,对实际工程中各处的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些工程细节,以及理论跟实际工程的联系,更好的指导设计。

3、教师分阶段讲课。

建筑、结构和施工三个环节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进度分阶段讲课,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4、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自己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构计算以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法,施工图绘制要求既有手工绘制又有计算机绘制。

五、研究目标、工作进度: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类比同类建筑物,根据已给出的示意方案,结合南昌市的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计算以及单位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绘制出主要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施工图。

2、结构施工图。

3、施工组织设计。

工作进度:

1、建筑设计进度计划

第1周:方案设计(包括收集资料,讲课)。

第2周:修改方案,绘制定稿图。

第3-3.5周:绘制施工图。

2、结构设计进度计划表

⑴配合建筑设计(0.5天)

⑵结构布置草图,标准构件选型(3天)

⑶典型框架内力计算(14天)

①复习框架的荷载计算,内力分析内力组合的方法、叠代法。

②典型框架荷载计算。

③典型框架内力计算。

④典型框架内力组合。

⑷梁柱配筋于基础设计(4天)

①典型框架配筋计算。

②柱下基础的设计。

⑸施工图绘制(14天)

①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

②绘制典型框架结构详图、基础详图。

③绘制现浇楼梯、雨篷、檐口结构详图。

⑹整理计算书(3天)。

3、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参考进度

⑴讲解任务书及编写工程概况。

⑵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拟定及工程量计算。

⑶主导工程施工设计(包括工程量计算到绘制网络图)。

⑷设计和绘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及不分工种劳动力动态图。

⑸设计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⑹整理说明书。

六、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学》

2、《建筑设计资料集》

3、《江西省建筑标准图集》

4、《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8、《混凝土结构》(上册)、(中册)

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12、《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13、《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第三版吴德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4、《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15、《钢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01—2)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4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目的:研究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目前我国发现的矿产有150多种开发建立8000多座矿山,累计生产尾矿59。7亿吨。其中堆存铁尾矿量高达十几亿吨占全部尾矿堆存总量的近三分之一[1]。而且每年排出铁尾矿近3亿吨综合利用率还不到20%[2]。大量尾矿采用堆填处置,不仅浪费同时挤占土地,工厂还要承担大量的处理尾矿产生的附加费用,增加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由于工业生产对矿产资源的持续消耗,矿石贫化,矿产资源日渐枯竭,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已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利用铁尾矿制作建筑材料就是一条很好的再利用的途径。不仅可以进行大量、高附加值利用铁尾矿,有效地缓解铁尾矿堆存带来的大量问题。

公路工程要消耗大量建筑材料,当下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使道路材料日趋紧张。我国现有的道路工程中应用的大多数集料主要来源于碎石和砂砾等资源,消耗的是原本有限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促使道路工程成本不断提高。目前,这些材料在很多地区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所以,更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材料来弥补此短缺。

意义:利用铁尾矿作为道路材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既解决了铁尾矿的处理难题,还为道路建设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原料,为公路工程开辟了新的资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不久之前,一些研究对我国铁尾矿的种类、分布,不同铁尾矿的成分特点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铁尾矿库运营费用增加,铁尾矿分布不均等特点并对铁尾矿的回收再选与用作墙体,建筑等材料作了展望,一些还分析了铁尾矿作为建筑材料的可行性和优点还对铁尾矿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建议[1,2]。

对铁尾矿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的研究也逐步展开[3],例如水泥稳定加筋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的实验[4]。对铁尾矿特有的工作特性如泌水性也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比较出了铁尾矿与天然砂在泌水性上的差距[5]。对加入铁尾矿的稳定土在冻融循环中的表现也有相应的研究[6]。

目前,对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尾矿在路基回填中的应用以及一定条件下加入铁尾矿砂的稳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等,也有一些对铁尾矿的化学动力学的研究等[7]。本课题致力于探究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希望能明晰尾矿在路基回填中的具体工作特性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2、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课题基本内容:

(1)分析铁尾矿砂的化学组成与级配组成。

(2)分析铁尾矿砂的物理力学特性。

(3)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铁尾矿砂配合比。

(4)制作无机结合料稳定铁尾矿砂样品。

(5)检测样品的物理性能并对其体现出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

(6)结合已有文献及以上实验结果对已有的铁尾矿回填路基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技术方案:XRD分析铁尾矿成分→根据JTGE40-20xx《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分析铁尾矿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能→击实实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劈裂实验→回弹模量试验→干缩实验→干湿循环实验→冻融循环实验等。

3、进度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实验方法、国家标准等。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4-5周:形成具体实验方案。

第6-7周:铁尾矿砂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第8-9周:分析实验数据,进行配合比设计。

第10-11周:制备水泥(石灰)稳定铁尾矿砂,样品的养护。

第12-14周:水泥(石灰)稳定铁尾矿砂物理性能试验。

第15-16周: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第17周:准备论文答辩。

4、参考文献

[1]张淑会。我国铁尾矿的资源现状及其综合利用[J]。材料与冶金学报,20xx,113(14):241-245。

[2]肖力光。国内外铁尾矿的综合利用现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xx,27(4):22-26。

[3]李荣海。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矿业工程,20xx,5(5):52-54。

[4]张铁志。加筋铁尾矿用于道路基层的试验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xx,l33(1):29-31。

[5]蔡基伟。铁尾矿砂混凝土的泌水特性[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xx,31(7):88-91。

5、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5

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本工程为某城区办公楼采用多层框架结构,为永久性建筑。该楼总建筑面积为8000㎡,拟建位置另行给定,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根据城市城市规划。建筑规模和要求以及现有的气象条件(气温。相对湿度。主导风向。基本雪压)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西城区办公楼由主楼和会议中心两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为7层,内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

相关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GB50007—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10—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11—2001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CB/T50001—2001

(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1995

(9)有关标准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规定。

意义:

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通过自己的毕业设计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学习环节,是学习深化、拓宽、综合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

所以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应该认真的努力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杆系构成,能够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的承重结构体系。一般设计成双向梁柱抗侧力体系,主体结构均宜采用刚接模式。抗震设计时,为协调变形和合理分配内力,框架结构不宜设计成单跨结构。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以梁受弯为主要受力特点,梁端弯矩和跨中弯矩成为梁结构的控制内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柱承担水平剪力和柱端弯矩,并由此产生水平侧移,在梁柱节点处,由于协调变形使梁端产生弯矩和剪力,因此产生于柱上下端截面的轴力、弯矩和剪力是柱的控制内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安全、经济,还要实用、美观。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在适应时代需求的同时,不仅有与其他公共建筑的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总体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政府办公楼(特别是城市办公楼)一般为高层超高层建筑,少数低级行政单位为多层。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人口持续不断的拥向城市,致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政府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来管理和协调辖区内的各种关系,因此,政府办公楼必须为各级行政工作人员提供足够的办公空间,而现在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建筑技术的日臻成熟,因其能提供大量的建筑空间,因而成为多数政府办公建筑的首选。

(2)主体大都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以满足现代办公建筑的布置灵活、大开间、大进深要求。材料上多用钢筋混凝土,局部采用钢结构,以满足承受自重、活荷载以及办公用具荷载,并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为减轻结构自重,现代框架结构内部填充墙多采用加气砼砌块,外墙多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砖。

(4)办公建筑面积较大,使用人员众多,流动性大,一般布置为内廊式,竖向上则布置多部电梯、楼梯。

(5)办公建筑作为特殊的公共建筑,作用也因使用单位的不同而各异,因此在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便于各部门施政的要求。

(6)政府办公楼中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房间,如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由于其建筑面积很大,且内部要求空旷,不能布置柱,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是难点,需要特别重视,重点考虑。

(7)办公环境的好坏会影响办公效率的'高低,因此现代政府办公建筑应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消音通风等要求,采用新型无毒装饰材料,减少对办公人员的影响。会议室、新闻发布厅等特殊用途房间还应专门设计,满足其特殊要求。

(8)随着现在能源的日益紧缺,建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也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现代政府办公建筑中多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和材料,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9)政府办公楼作为公共建筑,必须考虑对交通运输的要求,保证周边道路的通畅。

(10)在保安监控、清洁卫生方面,应设置专人专管,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责任的落实。

3、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工程根据设计任务书设计一办公楼,根据地质情况及各种荷载情况设计建筑物的基础,根据荷载和建筑布局设计建筑物主体各层结构,设计梁柱的尺寸及配筋、板厚及配筋,根据气象条件设计建筑物的地下防水防潮、屋面的防水、保温与隔热,使其达到“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要求。

(1)建筑方案设计

绘出主要平面,立面,剖面图,标明尺寸(一张1号图纸),比例1:200。

(2)建筑施工图设计

1)平面图: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顶层平面,比例1:100;

2)立面图:主立面,背立面,侧立面,比例1:100;

3)剖面图:主要剖面(1:100),楼梯剖面(1:50);

4)详图:需要详细说明的节点,比例1:10或1:20;

5)总平面图(1:500),门窗表,建筑设计说明。

(3)结构施工图

1)基础平面图和基础详图,比例1:100;

2)楼面,屋面结构平面图及节点详图,比例1:100;

3)框架梁柱配筋图节点详图,比例1:50;

4)部分结构构件详图,比例1:20或1:10;

4、设计(或研究)方法

采用了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有D值法等。求水平地震作用的时候采用底部剪力法;

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初步设计,再交指导教师审查,审查通过后,利用AutoCAD 、和手工完成绘图,利用Excel、word等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内容的编写。

结构部分计算的大概步骤:

1)初估梁柱截面尺寸 2)荷载计算

3)水平地震作用的侧移验算

4)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5)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7)框架梁柱配筋

8)板的配筋计算

9)楼梯配筋

10)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

5、实施计划

设计内容 所用时间

1英文资料翻译 1周

2开题报告、建筑方案 2周

3各种结构的确定、绘图、编制设计说明书 7周

4修改、整理 1周

5检查、准备、答辩 1周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报告 篇6

置假山桂树。厅东有幽雅的“枕流漱石轩”,建于清镜塘上。绕到他东,过三曲桥沿山临水而行,过矾岸断岸,眼前又现一座小石桥,山壁上有“涉趣桥”3字,此为“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手书。过了石桥再往前走,便又回到“舟而不游轩”,绕池一圈游完秋霞圃园景,会感到这座古典园林建筑正体现了“小中见大”、曲折有致的特点,令人回味无穷。

如果说上海建筑震撼了我的心灵的话,那么,苏州园林则洗礼了我的灵魂。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

风格与生命力。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现代的中国建筑过分的强调了高而大,却逐渐的忽略了人性美和其他的一些功能要求,现代建筑不仅适合人类的居住,还要能够舒适的生活下去,她应该和风景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和谐美,能够全面地发展,在以后的建筑走向应该走向全面化。

自从19xx年芝加哥建成22层的高楼、19xx年纽约建成50层的商业办公楼,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工业化发展,城市建筑呈以下几个特点发展,并深刻地改革了人并深刻地改革了人类的生活方式。l、大型化:由于城市工业化造成的人口积聚和城市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使得建筑在不断向高空生长的同时,也在向地下扩展,例如北京的京广中心地下3层、地上52层,上海的金茂大厦地下3层、地上88层,建筑的.体型越来越大。2、复合化:由于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建筑空间已不再单独表现为住宅或办公室,更多地将住宅、商场、办公楼、停车场结合为一体,建筑具有了复合功能。3、智能化:由美国工业的电气化引发的智能技术,被美国纽约城市广场建筑应用后,目前已扩延到了整个建筑领域。通过计算机和其他高新技术对建筑进行控制,帮助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保证建筑的可靠运行,提高建筑价值。4、同质化建筑材料的选用、功能的设计、室内外的环境,从厅堂灯光布置到居室房间分隔,千篇一律。建设变成公式,整个城市规整而又单调,小区内的建筑越来越雷同,小区之间也越来越相像,个性被共性所湮灭。5、抽象化:受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的影响,建筑的内涵变得更加费解,建筑的外观已不能完全展现其具有的功能。为区分建筑的空间场所,表达建筑的用途和功能,只能借助于一些符号对建筑进行空间定位来恢复建筑的环境秩序。

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让书上的许多东西都具体化了,又一次的使理论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了。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