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变废为宝演讲稿(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敬爱的同学:
星期天上午,小明到小刚家作客。午饭后,两人抢着洗碗。不知是手滑,还是心急,一个盘子像条鱼似的从小刚的手里溜了出去,“D”地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两半,四周还散落着一些碎片。小明和小刚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呆住了。
小刚俯下身,捡起破盘子,向垃圾桶走去。正值破盘子就要与垃圾桶“密切接触”时,小明赶了过来,冲他直摆手:“别扔!”小刚扭过头,怀疑不解地问:“干什么?”小明神奇地笑笑:“留着自有妙用!”
不一会儿,小明手里拿着几支毛笔和一盒颜料,乐呵呵地来到小刚跟前:“小刚,你瞧这破盘子像什么?”小刚细致地端详着桌上的.破盘子:这半边摔出了一个尖角,像鼓起的嘴巴;那半边正好凹进去,又像张嘴吃食的样貌。“哦,我们能够画两条热带鱼!”
说干就干。小明拿出一枝粗点的水彩笔,蘸上粉色的颜料,在盘子上画了几道波浪形的竖条纹,之后分别蘸上黄色、绿色和蓝色的颜料,把鱼身画得如同色调缤纷的彩虹;小刚则拿了一枝细的水彩笔,耐性地在盘子边上勾画出背鳍、腹鳍、尾巴,最终画上黑亮亮的眼睛。不一会儿,两条活灵活现,光芒耀眼的热带鱼画好了。
两人在盘子的背面粘上细线,挂在墙上,浅蓝色的墙面如同蔚蓝的大海,两条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吐着泡泡,摇摆鱼鳍,正愉快地游来游去,它俩一个张着嘴,一个鼓着腮,应对面望着,仿佛正在进行着一段趣味的对话。小明和小刚看着这一切,会心地笑了:这两条鱼永不分别,就像我俩的友情D地久天长!
小明拍拍小刚的肩膀:“仅有废人,没有废物。只要我们肯开动脑筋,废物也能变成珍宝!”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来自西华中心学校六(2)班的学生,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变废为宝,从我做起》。
(男)提到垃圾,几乎所有人都感到厌恶,甚至连一想到垃圾就作呕,一看到垃圾就远远的绕开……的确,如果对垃圾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是,只要我们适当的利用垃圾,它不仅不会产生污染,而且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女)同学们,你们喝完饮料会不会把饮料瓶随手一丢?收到节日礼物是不是把精美的包装当作一般的垃圾丢弃?生活中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难道这些瓶瓶罐罐、纸盒纸片真的一无是处了吗?其实废物也是资源。如果我们能把这些资源再利用,变废为宝那不也是一种节约、一种环保吗!同时,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也让我们体验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吃剩的罐健力宝、雪碧瓶用来储存黄豆、绿豆、红豆、糯米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不会生虫,是一件很好的储存材料。类似这样变废为宝的例子举不胜举,也许有人觉得,做这么点儿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地球环境的改变是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但是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何乐不为呢?
(合)同学们,你们见过橡胶树吗?橡胶树多么美啊!我们生活的地方到处都是美丽的橡胶树,橡胶树一身都是宝,用途可广了,用于汽车、飞机、船舰、电缆、等多种工农业机具配件,生活用品产品多达5万种以上。它的种子可以榨油,是油漆和肥皂的原料。果实的木质果壳坚硬,可作为化工原料。木材可制树脂粘合板。橡胶树就像我们的母亲,她用洁白的乳汁养育了我们。割胶工人每天都在胶林里辛勤地劳动,每一滴胶水都不浪费,那些流到地上的胶泥把它们收回来,可以制作靴子、汽车轮胎等。多么有价值的废物利用啊!
(合)废物利用,如果人人都这么想,都不去做的话,那我们的.地球就只会变得越来越糟。我们提倡变废为宝,目的就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心动不如行动。只要我们确实落实我们的言行,不乱丢垃圾,不浪费粮食,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节约能源,节约用纸,变废为宝,那么,我们头顶上的天空将会变得更蓝,身边的河水会变得更清,空中的鸟儿将会鸣叫得更加响亮,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将会变得更加健康快乐。
同学们,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我们要有时代感责任感,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培养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塑造我们美好的灵魂!只有这样,我们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地球也才会越来越美丽!我们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近在书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德国用垃圾焚烧发电,因为不够他们焚烧,于是便很多进口垃圾。垃圾原本令人嗤之以鼻,如今却被巧妙地利用起来了,真是变废为宝的智慧啊。
晨风徐徐,给人带来几分惬意。我刚喝完一瓶安慕希,正准备将它扔进垃圾桶,却忽地冒出一个趣味的想法——何不将它改装成一个自制笔筒呢?想到那里,我赶紧拉开我的书桌抽屉,拿出工具箱里的小刀,准备一展我高超的技艺。
该如何操作呢?坐在“操作台”前的我,忽然灵光一闪——先给瓶子开几个“小窗口”吧!我细心翼翼地拿起小刀,用它的刀口,在瓶子上头开始的四分之一范围内,刻划一个“小窗口”的轮廓。这一次我划的是圆形轮廓。轮廓划好后,便先在那线上戳破一个小口,之后沿着轮廓把整块都割下来。于是,瓶子上便有了一个线条均匀的空心圆。这格就用来放黑笔。
接下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瓶子的.正背两个面上割下一个爱心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空心图案,这两个格子分别用来放铅笔和尺子。此外,我还特意在瓶子的右侧,割下一个宽度和我的橡皮擦一样的小长方形。为什么是按宽度呢?因为我研究到,每次擦的时候,橡皮擦的长度会慢慢减短,如果按长度割的话,一会儿就不适用了。
笔筒做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将要装的东西经过格子放进去。等它们都入席后,乍的一看——可真精美啊!毫不谦虚地说,这可完全不逊于商场买的呢!
把本来要扔掉的瓶子,经过一点点时间,让它变成能供我使用的笔筒,并且不用花费一分钱,也节俭了在工厂制作笔筒所要耗费的能源,这一回,我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效用与乐趣了。它不仅仅给我带来欢乐与成就感,也提升了我动手操作的本事。我看着自制的精美的笔筒,感慨万千。
如今在微博上,许多新奇的小玩意儿,都是些像我一样热衷于“发现新大陆”的人们“捣鼓”出来的,包括一些有超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发明,无不展现了现代人的创新意识,也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尽情创新,就要在生活中尽情挥洒自我的智慧!就如此次我的创新,简单而又趣味。只要勇于尝试,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到那里,你是否心动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工具,让我们一齐来运用“变废为宝”的智慧吧!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星期天上午,小明到小刚家作客。午饭后,两人抢着洗碗。不知是手滑,还是心急,一个盘子像条鱼似的从小刚的手里溜了出去,“―”地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两半,四周还散落着一些碎片。小明和小刚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呆住了。
小刚俯下身,捡起破盘子,向垃圾桶走去。正当破盘子就要与垃圾桶“亲密接触”时,小明赶了过来,冲他直摆手:“别扔!”小刚扭过头,疑惑不解地问:“干什么?”小明神秘地笑笑:“留着自有妙用!”
不一会儿,小明手里拿着几支毛笔和一盒颜料,乐呵呵地来到小刚跟前:“小刚,你瞧这破盘子像什么?”小刚仔细地端详着桌上的破盘子:这半边摔出了一个尖角,像鼓起的嘴巴;那半边正好凹进去,又像张嘴吃食的样貌。“哦,我们能够画两条热带鱼!”
说干就干。小明拿出一枝粗点的水彩笔,蘸上粉色的颜料,在盘子上画了几道波浪形的.竖条纹,之后分别蘸上黄色、绿色和蓝色的颜料,把鱼身画得犹如色彩缤纷的彩虹;小刚则拿了一枝细的水彩笔,耐心地在盘子边上勾勒出背鳍、腹鳍、尾巴,最终画上黑亮亮的眼睛。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热带鱼画好了。
两人在盘子的背面粘上细线,挂在墙上,浅蓝色的墙面犹如蔚蓝的大海,两条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吐着泡泡,摆动鱼鳍,正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俩一个张着嘴,一个鼓着腮,应对面望着,仿佛正在进行着一段趣味的对话。小明和小刚看着这一切,会心地笑了:这两条鱼永不分离,就像我俩的友谊―地久天长!
小明拍拍小刚的肩膀:“仅有废人,没有废物。只要我们肯开动脑筋,废物也能变成珍宝!”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5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垃圾分类呢?其实垃圾分类,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在我们中国,上海是第一个强制进行垃圾分类投放的城市。为什么中国这么着急要进行垃圾分类呢?有一次,在海边的人们发现了一头巨大的鲸鱼死在海滩上,它为什么会死亡呢?是生病死亡的吗?然而并不是,当专家把鲸鱼的肚子剖开之后,发现里面竟然有12公斤的塑料袋,原来是这些海洋垃圾,堵住了它的肠胃,让它既无法进食,又无法排泄,所以它只能等待死亡。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这些生活垃圾的寿命很长,塑胶制品永远不能分解;皮革需要50年以上;铝罐儿呢,却要500年。而塑料袋需要20到30年;尼龙制品需要30到40年;玻璃罐儿则需要1000年……一粒小小的纽扣电池就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一节一号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这么多的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们一定要进行垃圾分类,把这些放错地方的资源变废为宝,一吨废塑料可以回炼600公斤的无铅汽油和柴油。一吨塑料饮用瓶可以获得0.7吨的二级原料。
老师们、同学们:家园只有一个,地球要靠大家。让我们更早开启垃圾分类任务,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变得更加美丽,谢谢大家!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6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哎呀,再便宜点卖给我吧,4元,怎样样?”“不行啊,我已经很亏钱。”……在一片欢声笑语、讨价还价中,我们开始了我们期盼已久的跳蚤市场。
同学们带的物品琳琅满目。有人带了玩具,有人带了书,有女生带了自我喜欢的装饰品,还有人带了美味的零食……我自我也带了不少玩具和漫画书。
大家刚开始的时候就往别的班和摊位去找找自我喜欢的'东西,而我竟然忘记带钱了!唉,只好先在自我的摊位上“守株待兔”,在我快绝望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我的摊位,我一看到这位顾客简直是欣喜若狂。那位顾客看了看便问:“请问这个大富翁多少钱?”我高兴地说:“不贵,也就15元。”他听了之后有点不耐烦地说:“就10元吧。”我深思熟虑之后说:“好吧。”于是他就笑着递给我10元钱,我最终赚到自我的第一桶金了。
跳蚤市场结束了,每个人都买到了自我喜欢的东西,我自我也买到了不少好东西。我们每个人也都十分开心,因为把自我以前哭着喊着要父母买的东西都变废为宝卖掉了。
仔细想想,我们以前谁没有看到过自我喜欢的物品,然后哭着赖着让父母买呢?要是父母不给我们买,我们就生气。也许我们当初只是一时想买,想开心,但没有想到过这件物品以后会怎样样,也许这件物品以后会被扔在阴森的角落里,也许它只会被丢在垃圾桶,和那些人们丢掉的垃圾废物待在一齐无人发现。与其有这么悲惨的结局,那为什么不经过某种途径把它带给更多喜欢它的人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仔细一找,其实有很多心血来潮时买的东西,如果我们把它变废为宝,就能给更多人带来开心,也能保护我们的地球。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相信大家都看到现在的人均生活水平比从前都提高了不少,在这个时候人们眼光很多都看向了“安全”然而安全之中,人们就对食品安全也就比较注重起来了,今天在这我们来谈谈“地沟油”
近两年,地沟油治理问题备受关注,社会各界对此形成了两大共识:其一,应从源头治理,阻断地沟油流向餐桌的路径;其二,应疏堵结合,引导地沟油成为提炼生物柴油的原料。基于这种治理思路,一些专业回收地沟油的生物能源企业应运而生。然而,最近就有据媒体报道,在郑州、石家庄等地,地沟油回收“正规军”频遭饭店集体抵制,黑市收油“游击队”却生意火爆。
地沟油回收治理面临的现状,可以用“正规军困境”来形容——正规的'地沟油回收企业,兼具专业技术和政策背景,终极产品是生物柴油,投入产出比不高,不能为餐馆提供优厚的经济回报;活跃于黑市的回收团伙,经营成本较低,终极产品是问题食用油,有实力出高价收购地沟油。在双方的博弈中,“正规军”总是处于下风。
出现这种“正规军困境”,说明当前政府治理地沟油乱象的思路还有待改进。地沟油回收处理事关百姓餐桌安全,政府部门理应扮演关键角色。这种角色的职能,不应限于制定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的法规,以及组建一支官方许可的收油队,更重要的是让“正规军”的作用得以显现,进而切实履行遏制地沟油的使命。
具体来说,解开地沟油回收的“正规军困境”,需要做好两个加法。
1、重典治乱:是增加地沟油流回餐桌的成本,对制售问题食用油的行为加强监管,让违规违法者付出代价。
2、以奖代罚:是增加“正规军”的吸引力,变无偿征收为有偿收购,让餐馆愿意将地沟油卖给政府制定的回收企业。两个加法共同发力,有助于改变当前地沟油回收的流向和格局。
解开地沟油回收的“正规军困境”,还需要做好两个减法。一个减法是降低“正规军”的运营成本,进而降低专业地沟油回收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手段是对它们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另一个减法是挤压黑市收油“游击队”的生存空间,由卫生、质检、工商、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依法清理那些回收和制售地沟油的非法团伙。两个减法双管齐下,有助于让地沟油回收成为一门有章可循的正经生意。
要做好上述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向邻国日本学习。日本也曾饱受地沟油问题困扰,但日本如今几乎所有废弃食用油都能被很好地回收处理。其诀窍在于,他们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废油回收行业,回收企业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严格认证,也受到政府部门的补贴和支持,在这样的制度下,无论是专业回收企业还是出售地沟油的餐馆,都能从地沟油回收中获利;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会在回收来的地沟油中加入吃不死人但会让人腹泻的蓖麻油,这样既方便提炼生物柴油,又有助于从源头阻止地沟油重返餐桌。
只要拿出治理的诚意和决心,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也能治理好地沟油问题。
谢谢大家!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8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叮铃铃”这是我们听到的最悦耳的上课铃声,同学们不用教师催促早早坐进教室。你必须会奇怪,上课的铃声怎样会悦耳呢?因为这节课我们要将废旧物品再利用,也就是变废为宝。
为了这节课我们早在两星期前就进行了分组、讨论。同学们自建微信群,在里面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我们一边保护着自我的“情报”不能泄露,一边刺探着其他组的“军情”,为了完善计划同学们使尽浑身解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教师一声令下,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废旧物资,教室顿时变成了一个杂货铺。纸盒、泡沫、布头、脸盆、鞋盒、铁丝……仅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大显身手,有的画图、有的'涂色、有的制作零部件……钳子、改锥齐上阵,俨然是一个个小工程师。我们组也毫不示弱,按照之前的分工,迅速进入“战斗模式”。两人负责把事先准备好的泡沫板按图纸切成船底的形状,紧之后将两层泡沫船底粘在一齐,船的雏形完成了。几个手巧的女生正在缝制船帆,其他男生也忙着做缆绳和桅杆,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最终到了组装的时候了,我们细心翼翼地给船装上栏杆,之后就是桅杆、船帆、缆绳,一切就绪,最终的点睛之笔就是给这艘帆船装上救生圈。这小东西红白相间装在蓝色船舷边上格外显眼,逼真极了。同学们纷纷前来围观,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们这只栩栩如生的小帆船。再看看其他组,有的做了坦克、有的做了投影仪、有的做了风扇……可谓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和我们有一拼的是隔壁小组带驱动装置的船,这个怪家伙是利用气球里的气推动船前进的。我们立刻提出质疑:在水里能走吗?他们也不甘示弱,拿来水盆表演起来。由于水的阻力大、推进气流不稳定,船只能在水中摇摇晃晃地前行一点点,有几次还差点翻船,可是比起我们这只能靠风行走的帆船也算是先进了不少。
看着刚才同学们带来的一件件即将丢进垃圾筒的废旧物品就这样靠大家的智慧和双手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作品,我们第一次为自我感到骄傲。是它让我们体会到了“回收再利用”的意义,亲手实现了变废为宝。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星期天上午,小明到小刚家作客。午饭后,两人抢着洗碗。不知是手滑,还是心急,一个盘子像条鱼似的从小刚的手里溜了出去,“―”地一声,掉在地上,摔成两半,四周还散落着一些碎片。小明和小刚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呆住了。
小刚俯下身,捡起破盘子,向垃圾桶走去。正当破盘子就要与垃圾桶“亲密接触”时,小明赶了过来,冲他直摆手:“别扔!”小刚扭过头,疑惑不解地问:“干什么?”小明神秘地笑笑:“留着自有妙用!”
不一会儿,小明手里拿着几支毛笔和一盒颜料,乐呵呵地来到小刚跟前:“小刚,你瞧这破盘子像什么?”小刚仔细地端详着桌上的破盘子:这半边摔出了一个尖角,像鼓起的嘴巴;那半边正好凹进去,又像张嘴吃食的'样貌。“哦,我们能够画两条热带鱼!”
说干就干。小明拿出一枝粗点的水彩笔,蘸上粉色的颜料,在盘子上画了几道波浪形的竖条纹,之后分别蘸上黄色、绿色和蓝色的颜料,把鱼身画得犹如色彩缤纷的彩虹;小刚则拿了一枝细的水彩笔,耐心地在盘子边上勾勒出背鳍、腹鳍、尾巴,最终画上黑亮亮的眼睛。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光彩夺目的热带鱼画好了。
两人在盘子的背面粘上细线,挂在墙上,浅蓝色的墙面犹如蔚蓝的大海,两条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吐着泡泡,摆动鱼鳍,正快活地游来游去,它俩一个张着嘴,一个鼓着腮,应对面望着,仿佛正在进行着一段趣味的对话。小明和小刚看着这一切,会心地笑了:这两条鱼永不分离,就像我俩的友谊―地久天长!
小明拍拍小刚的肩膀:“仅有废人,没有废物。只要我们肯开动脑筋,废物也能变成珍宝!”
变废为宝演讲稿 篇10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近在书上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德国用垃圾焚烧发电,因为不够他们焚烧,于是便很多进口垃圾。垃圾原本令人嗤之以鼻,如今却被巧妙地利用起来了,真是变废为宝的智慧啊。
晨风徐徐,给人带来几分惬意。我刚喝完一瓶安慕希,正准备将它扔进垃圾桶,却忽地冒出一个趣味的想法——何不将它改装成一个自制笔筒呢?想到那里,我赶紧拉开我的书桌抽屉,拿出工具箱里的小刀,准备一展我高超的技艺。
该如何操作呢?坐在“操作台”前的我,忽然灵光一闪——先给瓶子开几个“小窗口”吧!我细心翼翼地拿起小刀,用它的刀口,在瓶子上头开始的.四分之一范围内,刻划一个“小窗口”的轮廓。这一次我划的是圆形轮廓。轮廓划好后,便先在那线上戳破一个小口,之后沿着轮廓把整块都割下来。于是,瓶子上便有了一个线条均匀的空心圆。这格就用来放黑笔。
接下来,我又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在瓶子的正背两个面上割下一个爱心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空心图案,这两个格子分别用来放铅笔和尺子。此外,我还特意在瓶子的右侧,割下一个宽度和我的橡皮擦一样的小长方形。为什么是按宽度呢?因为我研究到,每次擦的时候,橡皮擦的长度会慢慢减短,如果按长度割的话,一会儿就不适用了。
笔筒做好后,我迫不及待地将要装的东西经过格子放进去。等它们都入席后,乍的一看——可真精美啊!毫不谦虚地说,这可完全不逊于商场买的呢!
把本来要扔掉的瓶子,经过一点点时间,让它变成能供我使用的笔筒,并且不用花费一分钱,也节俭了在工厂制作笔筒所要耗费的能源,这一回,我算是真切地体会到了“变废为宝”的效用与乐趣了。它不仅仅给我带来欢乐与成就感,也提升了我动手操作的本事。我看着自制的精美的笔筒,感慨万千。
如今在微博上,许多新奇的小玩意儿,都是些像我一样热衷于“发现新大陆”的人们“捣鼓”出来的,包括一些有超高技术含量的科技发明,无不展现了现代人的创新意识,也似乎在告诉我们——要尽情创新,就要在生活中尽情挥洒自我的智慧!就如此次我的创新,简单而又趣味。只要勇于尝试,没有什么不可能!
看到那里,你是否心动了?那么,请拿起你手中的工具,让我们一齐来运用“变废为宝”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