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笔构网

2025-04-02方案

请欣赏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10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探索折纸粽的方法,尝试用长条纸通过反复折叠的方法制作粽子。

2、在共同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准备

1、各色长条纸若干。

2、已经折好的大纸粽。

3、折纸粽步骤图。

三、活动过程

1、观察大纸粽,激发折纸粽的兴趣。

2、探索折纸粽的方法。

猜测纸粽的制作方法。

展开纸粽,观察折痕,讨论折纸粽的方法。

借助步骤图,整理折纸粽的经验。

3、折叠纸粽。(引导幼儿在遇到困难时,通过看图示、观察小朋友制作等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

4、将幼儿制作的纸粽用针、线串在一起,布置环境,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文化

2、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习俗,以及在端午节时的活动

3、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端午节的习俗,并且对中华传统文

化进行宣传

4、通过活动让全园的老师以及幼儿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以及文化

二、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

与端午节的节日氛围相适应,可以准备一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图片、故事以及传说等。

2、材料准备

彩纸、彩笔、胶水、剪刀、丝带、橡皮泥等。

3、音乐准备

忆端午 儿童歌曲——端午节

三、活动形式

由全园老师、幼儿共同参加,家长配合

四、活动过程

1、x月x日、x日全园老师搜集端午节活动资料(部分资料见附件),

做端午节的相关环境创设。

2、x月x日

老师给幼儿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传说等,让幼儿了解端午节 以及端午的文化。布置周末的家庭小任务:

1)、让孩子了解屈原

2)、让家长配合,给小朋友们带五彩线,以及准备荷包

3、x月x日

老师给幼儿讲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见附件),让幼儿理解龙的中华民族的图腾,老师向幼儿介绍龙的组成,以及富有的意义。

组织小朋友们画龙:

(1)小班——给龙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老师事先准备好画好龙框架的图画,不带有颜色,发给小朋友,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法涂上颜色

(2)中班——画出自己想象的龙(一定要让小朋友先画在讲解,让小朋友充分想象)

在老师讲解之后让小朋友在图画纸上画出自己想象中龙的造型。

(3)大班——制作龙的环创

老师带领孩子利用准备好的'材料(例如:生日蛋糕盘、纸壳等)制作一条龙的环创(见参考图片)。

4、x月x日

老师给幼儿讲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吃粽子(见附件),让幼儿了解在端午节食用的特殊的食品粽子以及粽子的组成。

组织小朋友自己做粽子(见视频):

1)、小班——用橡皮泥或是果泥做粽子

2)、中班——用彩纸叠种子,并做以装饰

3)、大班——用彩纸叠粽子,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把做好的粽子做成风铃,悬挂在班级

五、活动延伸

1、让小朋友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以及习俗,将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讲给爸爸妈妈听。

2、可以把自己画的画和做好的粽子送给自己的亲人,并祝福他端午节快乐。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活动准备

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师: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师: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四、拓展交流

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3、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活动主题:爸爸去哪儿?-----亿佳开泰邀你来庆端午

活动时间:2015年6月19日

活动人员:亿佳开泰园全体幼儿父亲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方案:

小班:

等待过程放关于父亲节的音乐或视频

一、

开场(5:00----5:10)

有人说,父爱如 山,大爱无言;有人说,父亲的爱是一颗不落的星星,温暖幸福的微笑永远荡漾在我们的心里。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的,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在端午节与父亲节同时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这两个节日的意义和重要性,亿佳开泰园定于6月19日(星期五)开展“爸爸去哪儿?-----亿佳开泰邀你来庆端午”的主题活动。(各班播放关于端午节和父亲节的视频或照片并进行节日熏陶)

二、主题目标:

1、让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2、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幼儿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三、活动过程(5:10----5:30)

《爸爸去哪儿?—— 跟我走》

1、幼儿分成若干组,与爸爸同时站在起点位置(起点与终点之间放简单障碍,可绕板凳走s线)

2、爸爸蒙住眼睛,宝宝领爸爸通过障碍后到有粽子的地方并帮助爸爸将粽子剥开。

3、粽子剥开后喂给爸爸吃,然后爸爸取下蒙眼罩,幼儿和爸爸用水粉颜料印出宝宝和爸爸的大手小手。先完成作品者为胜利。胜利的家庭可以先拍家庭照。

4、所有家庭都进行完游戏后全班进行合影留念

中班:

等待过程放关于父亲节的音乐或视频

开场(5:00----5:10)

有人说,父爱如 山,大爱无言;有人说,父亲的爱是一颗不落的星星,温暖幸福的微笑永远荡漾在我们的心里。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的,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在端午节与父亲节同时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这两个节日的意义和重要性,亿佳开泰园定于6月19日(星期五)开展“爸爸去哪儿?-----亿佳开泰邀你来庆端午”的主题活动。(各班播放关于端午节和父亲节的视频或照片并进行节日熏陶)

二、主题目标:

1、让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2、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幼儿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三、活动过程:(5:10----5:30)

《爸爸去哪儿?—— 背我走》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

1、爸爸当做龙舟,背起幼儿,从起点到终点取粽子(起点与终点之间放简单障碍)。

2、先取到粽子的幼儿亲手将粽子剥开,喂给爸爸吃

3、吃完的家庭用水粉颜料印出宝宝和爸爸的大手小手。先完成作品者为胜利。胜利的家庭可以先拍家庭照。

4、所有家庭都进行完游戏后全班进行合影留念

大班:

等待过程放关于父亲节的音乐或视频

一、

开场(5:00----5:10)

有人说,父爱如 山,大爱无言;有人说,父亲的爱是一颗不落的星星,温暖幸福的微笑永远荡漾在我们的心里。父亲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家庭中,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繁忙、威严的,孩子与爸爸接触交流的机会也是比较少的。在端午节与父亲节同时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了解这两个节日的意义和重要性,亿佳开泰园定于6月19日(星期五)开展“爸爸去哪儿?-----亿佳开泰邀你来庆端午”的主题活动。(各班播放关于端午节和父亲节的视频或照片并进行节日熏陶)

二、主题目标:

1、让幼儿知道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理解爸爸的辛苦和工作,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2、让幼儿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

3、通过游戏活动增进幼儿与父亲间的感情,让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留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三、活动过程:(5:10----5:30)

《爸爸去哪儿?—— 一起走》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

1、家长与宝宝两人三足通过障碍到达桌子旁边

2、家长坐在桌子一边,幼儿在另一边将桌子上放的粽子剥开并喂给爸爸吃

3、吃完的用水粉颜料印出宝宝和爸爸的大手小手。先完成作品者为胜利。胜利的家庭可以先拍家庭照。

4、所有家庭都进行完游戏后全班进行合影留念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时间:

20xx年6月21日下午3:00——4:00

二、活动地点:

各班课室

三、活动主持: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参与人:

本班老师和幼儿

五、活动目的:

1、了解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基本的习俗。

2、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六、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让人记住和接受的是:源于纪念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七、活动准备:

1、有关端午节的PPT和赛龙舟的视频以及音乐。

2、各班请提前通知家长为幼儿准备好一个粽子和一个水果,并于活动当天带回幼儿园,幼儿将进行端午节食物分享活动。

3、各班自行进行拍照活动。

八、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主要的庆祝活动。

(1)分享有关端午节的PPT,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2)看赛龙舟、欣赏赛龙舟时的音乐,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气氛。

(3)将大家带来的粽子及各种水果一起分享。(重点可以向幼儿介绍一下粽子的不同形状及包法和不同的口味。

九、注意事项:

1、各班请提前向家长说明活动,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穿好相应的校服。

2、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粽子,难消化,也请和家长说明。

3、各班自行拍照并准时上传到本班博客,并于下午五点之前上传两张精华照片至黄友文件夹,并以班级命名。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集体共度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端午节习俗物品的各种材料:粽叶、糯米、线等;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2.端午节相关图片,艾草和菖蒲。

3.邀请幼儿家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开场辞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等。

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为了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今天我们xxx幼儿园的小宝宝们邀请了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度这个美好的传统佳节。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吧!

2.手工活动

(1)家长们表演包各种花式粽子的技艺。

(2)制香囊、画彩蛋、编制五彩绳,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结束后展示作品并相互赠送。

3.亲子游戏

《袋鼠》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粽子2个,终点处摆椅子4把。

玩法: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脚勾住家长的腰。家长双手各握一个粽子,教师发令后,家长抱幼儿向前跑,双手不能碰幼儿,绕过椅子,返回,将粽子交给第二对家庭,继续游戏,最先完成的一组即为获胜。

《赛龙舟》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4对

形式:单面接力

准备: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

玩法:幼儿在妈妈或爸爸的带领下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

《快乐运粽子》

人数:1名幼儿+1名家长,共8对

形式:对面接力

准备:各班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玩法:幼儿提着小桶,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篮子里,把小桶传给下一位幼儿,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活动结束

亲子活动结束,各班组织幼儿与家长到班级分享美味的粽子。此时,老师可编辑园所动态,记录活动过程,分享给全体家长和幼儿。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二、活动准备

1、音乐。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三、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9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小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