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象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印象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印象的散文1:印象童年

文/姚建平

对故乡的疏离使我想写点文字。每每从异地回乡,就叹服贺知章的天才,抓住了天下游子多年漂泊后与故乡的隔离和怅惘。这些年,或者广东或者武汉,一晃居然已经8年有余,自己也是不惑,归家惊诧于故乡的巨变和人们的迁异,左邻右舍都是蹦跳的陌生的童年。

故乡是前年古县松滋,元朝始设松滋县。而我栖居的是县城郊区的木天河。据母亲说木天河清朝那时没有河,并且木天河是一条繁盛一时的街巷,名称李家坪。孩童时和父亲一同掘沙,偶尔可以遭遇那时的某些见证。

木天河发源于宜都市陡岩子,在鸭湖桥驰入松滋,流经八眼泉、白龙潭、向家河、狮子嘴、玄龙观、至天星市注入庙河,河道全长25公里,其中松滋河段17公里,流域面积91.4平方公里。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中,木天河既是从松滋新江口天星市西行的要道,也是一道关口,因为河的阻隔,只有一座简易的木桥迎来送往,还时常被水冲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要过去并不容易。二是过了木天河,西行便是山深林密,多少有几分险要。

一曲流水一路的传说,木天河的神秘与坦荡广为流传。为了感谢上苍和先祖,于是这里就有了玄龙观、熊家祠堂、黄家祠堂、佘家祠堂等祭祀的场所。不过当年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只有远近有名的玄龙观还在原址上依照当代人的想象正在建设中,香雾缭绕。如果登临孤傲的山顶,在拜祭佛祖的同时,环顾四周,坦坦荡荡,也是别感一番韵味。

蜗居的老家一直在红东公路边,三易其貌。目前她的前面是奔驰而去的公路,宅的不远处,隐居着一个小水坑,坑边并排站立着几棵树,其中一棵是批把树,另两棵是柚子树,都到了怀春的年龄。最令我心动的是路边的一棵花椒树,看起来朴素无比的花椒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作品,和那几棵树一起在小水坑边迎春送冬,奇香俘人的花椒每年让我不得不去贪婪地摘上几把,带至武汉下厨慢慢享用,花椒树叶洗净后可以用小麦面粉制成各式形状,然后油炸,味美无比……

小水坑的前身其实是口传奇的井堰,底部有汩汩的泉眼,冬暖夏凉。井堰是儿时的天堂。钓鱼、罾鱼、游泳。钓鱼竿是从我家后山坡上寻得的金竹子,再从算命老先生那里购得一两只鱼钩和足够的尼龙线,泡筒,有经验的老手则用小瓶子装点糯米再浸点白酒,这算是炮制的传说的酒米;钓鱼虽是乐在其中,但难得丰收。往往只一种类似鳊鱼的人称庞皮的微型野鱼门庭若市地来捧场,红鳍小嘴,精致无比,我们是乐此不疲的,用狗尾巴草串起来很壮观,大人却视而不见,只有中奖似的钓得鲫鱼、草鱼或者鲤鱼时,父母才赞赏地竖起大拇指。罾鱼倒没有多大学问,有排场大的,用根竹竿支起三脚架似的罾子,底部缝上一块纱布或者蚊帐料,三角架上再连接一根长长的竹竿和绳子,罾鱼前,把罾布上撒些米饭、湿润谷糠等,再固定长干的一端,用绳子轰轰烈烈地把三脚架放进水中,呆上半小时以上,就可以检阅投放的期许了;这种方式常常是年长的老人采用,孩童并不羡慕和采纳,尽管它旋转起来的瞬间,里面是集体的欢腾。姐姐们偶尔参与下,发明了简易的罾鱼法:用大的瓷碗上蒙一层纱布,上面剪一个一两厘米的孔,悄悄隐入水桥的下面,运气好也可以让她们乐得合不拢嘴。至于游泳,我们则不敢涉足中央,传说井堰里有吃人的鱤子鱼,只有大人在黄昏后,击水中流。可是,一条红东公路把井堰腰斩,那些精彩画面也只能在记忆里打捞些许。

老屋的背后是座小山,儿时去掘蜈蚣,打柴,寻野菜和蘑菇,或者演绎防空故事。因为那里有毛泽东时代留下的人民防空洞。

再往前,是几块亲密无间的稻田,曾经肥料或土壤一样养活了我和我们。六七岁的光景,每天就随着母亲到田里忙活,什么扯秧(移秧)、载秧、除草、割谷、打谷等农活功夫,后来还尝试耕了下田,正经八百地体验到农人的味道,无论是哪个环节,都是苦不堪言,尤其割稻子或打谷,要选择天气上好的日子,唯恐淋了雨,谷子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必须和炎热战斗,一般要天蒙蒙亮就下田,到中午时分就回家,割稻子的时候,扑面的热浪一阵阵汹涌而来,你得坚忍地扛着,有时避免不了会恶心,你昂起头,清凉的风拂来和你打个招呼,便感觉好多了。

中间一块田,在父母手中几度泼墨挥毫,挖成堰塘养鱼或载藕,或种植甘蔗,算是不小的努力或创新。如同我们蜗居的老屋,其实父辈是在张家畈,那里崇山峻岭,尽管有慢列停驻,和现在的木天河比起来,交通却仍要不方便很多。只这一点,我就佩服父亲的不凡,举家大迁,那可要胆识和眼光,做到难啊!不是吗?

儿时无比鲜艳的童年,除了鹤立鸡群的成绩,还有别人不以为然,而我倍感珍惜的镜头,那就是千百传,也就是莲花闹。

百度下,你就知道, “莲花闹”又称“闹子”。流传于江汉平原等地。它由往昔艺人在街头“敲牛骨打砖”的即兴演唱发展嬗变而来,宋代(公元960年——1127年)已在城乡广泛流传,明清时已发展成杂剧。约莫四年级时,我瞧见走村串户的师傅然后自学成才,之后还带了个徒弟,那便是我的弟弟。我练就了见谁“打”谁的本领。比如裁缝、比如理发师,比如木匠;秀才父亲是编剧,我们是演员,春节期间,穿行于附近的村里,熟识或半生不熟的长辈们都鼓着巴掌,赏几个零钱,还真可以补贴下上学的费用呢!长大后的我一直想写部莲花闹的中篇小说,因为忙的借口,只能等着年老些的时候了。

童年如同被时间尘封的古董,在回想的擦拭中,弥显珍贵,随便一个片段一个故事都能让我们把杯碰响……

关于印象的散文2:岁月的叹息

文/银文恺

印象中的父亲是一个建得起高楼,下得了厨房,同时还带了点小孩心性的人。他是伟大的,四十载岁月,让他历经沧桑却不改坚毅;他是仁慈的,残酷的现实,让他背负起贫穷,走向成熟,却不改善良;他却也是孤独的,人世无常,那一年小池塘边的两位少年,只剩下今天的一位老男人。

无意中从家里的相册中,寻着一张很旧的照片,似乎在那模糊的光晕中,隐藏了一段不为人知的伤痛。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男人,梳着中分,是那几年很时兴的张国荣式的发型,他双手插在裤袋里,带着几分恣意,可眼中流露的,却是另一种深沉,嘴角微斜,像是噙着一种只可意会的欢乐。无可争辩的是,这个男人很帅,应该是父亲年轻一辈的美男子吧。我带着疑问询问父亲,起初他不是很乐意提起。只见他眼神黯淡,似是被某一段岁月的风吹迷了双眼。

原来,照片上的男人是父亲的发小,很天才,很风云,也很义气的一个男人。听父亲说,原本他是住在离我家不远的马路对面的,后来因为做生意,开了家店,到其他地方去了,再后来,因为得罪了某些人而被砍死。父亲平淡的言语中,却含着一股子悔恨与哀痛,他说,千不该万不该,便是不该去那边开店。父亲说着,眼泪似乎都快掉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父亲。

父亲说,在事发当日下午,家里奶奶跟他说时,他一直不敢相信,明明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就没了。那男人的家人把有关他的东西全部火焚,而父亲偷偷藏了这张照片。父亲说,那人唱歌很好听。父亲和他经常一起玩乐器,存着钱买了很多东西,像家里的老吉他、唢呐,都是二人一起买的。后来,父亲将那个男人的这几张照片给了他的女儿。

很少见父亲弹吉他,那次,父亲弹了很久,是些不知名的曲调,却总感觉有着哀伤笼罩。有一种飘渺,接触多了,便成了梦境;有一种存在,隐藏久了,便成了心病,痛到深了,便化成一缕叹息。

关于印象的散文3:竹影

文/鑫雨

对竹的最初印象,可以追溯到孩提时节。  那时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着或大或小的竹园。春天,竹笋是改善伙食的佳品;秋天,竹片竹条被编织成各种各样的竹器,为家里换来油盐酱醋。对于孩子,那片片竹林则是游乐的天堂,在竹林里奔跑追逐、捉迷藏;削一根细细长长的鱼竿,钓上几尾细白条;将竹叶一端分成三瓣,两边一交结就是一支响亮的口哨……彼时的竹,是玩伴,是美味,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乐园。  而第一次对竹有了朦胧的钦佩之意却是在刚上小学的第一个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我们在走惯了的竹林小径被一个厚厚的雪堆挡住了去路。仔细一看,原来由于积雪的堆压,林边的竹子被压弯了腰,形成了一个拱形小桥。我们低头穿过桥洞,相互取笑彼此满头满脸的雪花像白头翁,并开心地打算放学时再来比赛谁钻过桥洞时最干净。可没想到放学时走到此处,厚厚的积雪依旧,小桥却不见了,那路边的竹,虽然还有点弯曲,显示它曾经遭受的压迫,可,高得无法再当作小桥了。我们怏怏地走回家去,心里却多了一点异样的感受,孩童的心灵第一次有了精神上的反思。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里的人渐渐觉得靠竹子挣来的两个钱远不如打工来得快,且儿子们长大了也对住房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一家两家,渐渐整个村子的竹林都被一座座小洋楼取代了。竹影,随着岁月的流逝,渐在心头淡去。只一日,看到方志敏的 《咏竹》:“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儿时钻竹桥、拍积雪的情景猛然浮现眼前,一下模糊了视线。

竹乡之行,便成了心底最深切的渴望。

果然是漫山遍野的竹,碧绿苍翠、挺拔有姿,俯瞰如万顷巨浪,仰视若擎天巨柱。这样的竹海里,躲起猫猫来,不知几天几日方能找到?真不愧是卧虎藏龙之地呢!

顺着时而叮咚如溪时而哗然若瀑的山泉拾阶而上,清澈的溪水和凉爽的山风湮灭了身上的暑气,站在山巅,无处不在的竹更带走了在喧嚣城市中积压的烦躁。轻轻走,慢慢看,细细听,隐约中,似乎看见玉娇龙的娇弱而决绝的倩影,从高空中慢慢飞下,落入无边无际的竹海之中。追随着她的身影,我循山而下,来到一片更为幽静的山峦。此时已是夕阳渐斜,游人渐稀,几丝阳光透过竹影照在身上,依稀带着丝丝温暖,周围竹叶随风微动,似有飞禽走兽掠过,细细听去,却是更深的静谧。在这样的山间林中,与心爱的人相依相伴,从此忘却世事纷扰,是所有怀春少女共同的梦吧?一路走,一路想,不觉有点痴了。

欣赏了竹影之盛,本已心生无限钦慕之意,而第二日领略的恰如世人情怀的竹之纷繁,更让自己再增感慨敬佩之情。

那丛生群发的孝顺竹,夏则笋从中发,源让母竹;冬则笋从外护,母竹内包,其尊母之情,堪比人间之二十四孝。

那珠圆光润却斑痕处处,渐长渐细婉延而上的湘妃竹,可不正是少女细致绵长的心事无处可诉,而将点点珠泪洒向青竹所致?

那总是两两相对而生的相思竹,总算告慰了人间自有真情,不管天涯海角,心思总如此竹在!

那细细的紫竹,最擅作箫,又有多少思乡的曲调借它而流淌?  

……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心思,一百种竹子也有一百种形态,每一种,都化成了或轻柔舒缓或沉静忧郁的身影,渐渐印在心头。

不舍离去,还是不得不去,只是多了几盆凤尾竹。明知今生或许都无法做到苏老爷子所说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但让窗前案头,从此多一丝竹影,却也算是一种小小的心理安慰吧。

关于印象的散文4:文明的背后

文/梁凌

去杭州旅游,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西湖,不是各种名胜,而是杭州的车。

那天下午,我从胡雪岩故居出来,过一条没设红绿灯的斑马线。刚走几步,左边过来一溜车,我站在那儿愣了一下,不知是过,还是不过。这时候,我吃惊地看见,最前面那辆车缓缓停下了。紧接着,它后面的车也停下了。一会儿时间,一大溜车,排成一条整齐的线——它们都停了下来,静候我一个人从从容容地走过!

那一刻,我感到自己像个骄傲的女王,所有的车,都在为我行注目礼,同时也有些不太好意思,走路的时候腿都有些飘。在国内,我也走过许多城市,可这么多汽车为我停下、给路人尊严的,只有杭州!

想起在家乡或别的城市,在路过没设红绿灯的斑马线时,左躲右闪,险象环生。有时候,明明绿灯,你正大摇大摆地通行,突然杀出一辆车,贴着你的身子,从前面或者后面,疾驰而过。你愤怒地瞪司机一眼,恰遇司机同样愤怒的眼睛,双方似乎都有一千个愤怒的理由。这时候,很可能会发生不愉快。一个说,我正绿灯过马路,另一个说,我是右拐车呀,没有违法……行人和司机,永远是一对矛盾,各有各的苦衷,就是缺乏相互理解。

在杭州,第一次遇到这种车让人的景象时,有些惊异,心想这是不是偶然现象。然而接下来的几天,在我享受到好几次这样的注目礼后,已了然于心:在杭州,车让行人是一种文明风气。杭州的汽车普遍开得快,像他们的生活节奏,但所有的车都不跟行人抢道,大老远看见你要过马路,它们就迅速变慢,停下。

问起当地一个朋友,他说,杭州的车,以前也跟其他地方的一样,后来,发生了一起“车不让行人”的严重交通事故。在“车让不让行人”的问题上,全市还有一段时间的大讨论。后来,公交车先做了个好的开头,然后是私家车,再后来是出租车。开始乱,后来时间长了,车让行人,就渐渐成了风气。一个习惯养成之后,就变得理所当然,只要遵守即可。偶尔遇到不让行人的车,被探头拍到后,车主就规规矩矩交罚款吧。

几天的停留,我还发现杭州的车主,似乎都有着好脾气,能等。去龙井村买茶,拉我们的是四十来岁的男子,他把车停在一边,忙着帮我们品鉴,我想他可能有提成吧!可看了半天,我们也没买到合适的茶,他却并不气急,又谈笑风生拉我们下山。问他多少钱,他指指计价器。因为我们事先不是包车,他也坚持只收计程费。只是下车时,他递过来名片,说如果明天想包车,夜里十一点前给他打电话。

杭州的哥只送自己名片,不会索要客人信息,他们希望给你留下美好印象,而后你主动找他。这多么像西湖的风格——我把真诚和美送给你,也把去留的主动权给你,你是客,你是上帝!

再问杭州朋友,为什么杭州的出租车有规矩。答曰,杭州作为旅游城市,除人们本身素质较好外,管理部门也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对违规的惩罚比较严厉。

原来如此。文明的背后,往往是规矩在起作用。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啊!没有规矩,单靠个人修养来维持井井有条的秩序,往往难以达成。孟子云:“修身以养性。”修养说到底是一个动态过程。“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养熏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接受各种锻炼,才能提升到一定境界。那么,在接受训练之前,还是先立个规矩吧!

关于印象的散文5:宅庆印象

文/康乔华

车子停在村头,一股股桂花的清香扑面而来,寻着清香来源的方向望去,三两株桂花树开得正艳,点点黄花渲染在浓郁的叶片间,把周围的房屋、树木和小桥流水映衬得更加有诗意。一条入村的巷子铺上了水泥,地基墙上刻着五个醒目的猩红大字“宅庆村承建”。随之,成排的院宅老屋就这样被注入了现代气息。而那些老旧的雕花门楼、青砖灰瓦、门前栓马石、四方天井等场景依然彰显着这个村子的古老。真想不明白,村子的名字为什么叫“宅庆”,是说明村子里人宅心仁厚,还是庆贺村子里的福泽连绵不断?“宅庆”两个字直让这个村子在我的想象中鲜活起来。在这里,它因被群山抱持而得以保持本真生态。奇妙的是,这个千年古村繁衍生息到现在,村里的人仍然只有一个姓氏,那就是姓“黄”,它是北宋时期黄氏家族自浙江迁居过来,并在此地肇基发展至今。

走进村巷子里,没有什么行人,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清澈明朗,让午后的时光显得悠远而恬静。巷子两边门楼和窗户,清凉又妥贴,它们一重接着一重,存储着宅庆人生活的细节。木质的部分有的已经残损了,有人居住的房子就会小心翼翼地给它维修,没人居住的,有的木质部件就悄悄地裂变、腐烂、风化,直到坍塌碎裂才被惊觉。屋内的光线有些暗淡,但依然能看清里面摆放着许多老旧的农具,已过秋收,有的农具被搁置下来,变得锈迹斑斑。院子里,有人用竹杆靠在墙壁架起架子晾晒着衣物。门前屋后,一畦畦菜地,青翠鲜嫩。竟然还有牲畜,猪、牛什么的,圈在村巷边窄小的房子里,走过时,随即就有另一股农家味道散发出来。拐角处,有人三三两两地拿着锄头铁锹直往河边田地走去,这是宅庆人外出劳作的一种方式。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场景,它让人感到了安详和妥贴。可以说,这里的角角落落都透着恬淡和清新的气息,徜徉在村巷子里,我的内心油然被这种气息深深感动。宅庆人吃苦耐劳,生活简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在这里安详、富足、悠闲自在。我想,生命中,能在灵田这块土地上邂逅这样一个令人心仪的小山村,真的是一种幸福。我平时住在县城,在看腻了城市里呆头呆脑的水泥建筑后,来到宅庆这个山村,看到这么多院宅老屋感到很亢奋,它们每天在宅庆人简朴从容的生活节奏中,洋溢着世外桃源般的诗意。我在村巷子里,慢下脚步,选择了一家老宅,惬意地靠在斑驳的门板上,想以此作为一张照片的最佳背景。

走进这家老宅,宅内是三进院落,里面有厢房,宽大的堂厅、廊檐、庭院依旧保持最初的格局,院内有几张方桌,木制的长凳,印着岁月的风貌。天井上无遮拦,阳光、雨露从天井里洒下来,宅内一片亮堂。那些老旧的窗棂依然美丽,精致的木雕传递了几百年前的生活情趣。这时,我站在廊檐下、天井里,用手轻抚着门扇上的雕花,心中涌起一种缠绵而又难以言说的情愫。在宅庆,我不断地与呈现颓态的老宅相遇着,颓而不败的它们,支撑着骨架,挺立在村巷子与树影中。那些形态如旧但质地簇新的新屋掺杂其间,走进去可以闻见的,从老宅骨子里、木缝中散发出的天然木香,已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气息取代。可以这样说,如今人们改善空间、生活质地的渴望,是谁也无法阻挡的。老宅的好,老宅的亲,老宅的不可复制,只能在懂得、体恤、珍惜它的人那里,才能以保全并延续。

我看见一位黄氏老人正在翻修老宅,三米长的横梁上是精挑细的好木,由于老宅低调的门脸、高耸的板壁、紧凑的结构,老人想了很多办法才修缮好,此时,那根横梁安卧在老宅正中,比周遭的木色都新、都亮,却有一股安妥的气息,似乎有它稳稳地坐镇一方,这满屋的狼籍躁动之气,都不足为虑了。绕过一条村巷,进到“举人门第”,有人正围坐在堂屋一起下棋,专注的样子让人感觉那不是在下棋,好像是应对一场考试似的,他们对我的进入和拍照无动于衷。或许,来村子里的人多了,他们已经觉得习惯了,你来了就随便地走,随便地看,不跟你客套和见外,你觉得这里好吧?相信你还会留连忘返的。这时,抬头见门上一幅对联:“寒窗攻读春燕舞,蟾宫折桂夏牛飞。”由此,想到村中立着的那块“学子录”石碑,碑上刻有清代直至2007年以来高考中榜的黄氏子侄,且不论男女。可以看出,当年村中的学子读书是非常发愤的,这种崇文的风气和氛围一直传承了下来。这在桂北的乡村中是实为少见的。

在这里,我被宅庆的崇文风气深深感染,内心充满了敬意。而这里人们古老的生活方式也总是令我艳羡不已,很多次遇到与此相似的场景时,我都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留下来,不走了。比如我以前去过的迪塘、金盆、长岗岭等古村落,在这些地方,那份淡然与恬静令人沉迷和向往。于是,行走在宅庆村,静静享受慢生活带来的惬意和从容,看着那些院宅老屋,内心却是湿润而丰盈的。时光的印痕,一点一滴,悄然凝固在这里,直把宅庆的前尘过往和盘托出。

关于印象的散文6:清远印象

文/郭浩权

清远坐落在广东省西北部,她是北江河畔上的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一座拥有二百年历史的古城。

清远充满革命气息。我听外公说,龙塘镇有太平天国李亚楷起义的遗址。民国三十一年六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源潭、五指山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连长苏汝慎壮烈牺牲!他的墓就在附城江埗村;民国二十七年,日军进攻银盏坳,经过国民革命军的奋起抗击,日军最终败回花县新街。这一处处留下革命足迹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我们的革命教育基地。

清远山清水秀,是着名的旅游之乡,也是漂流之乡。你别以为这是徒有其名哦。清远有特奇的峡谷,漂亮的湖泊,神秘的洞穴以及充满庄严气息的古寺庙,着名的风景名胜就有飞来峡、牛鱼嘴、金芝岩、银盏温泉……泛舟江面,河水深蓝湛碧,两岸青峰绕翠;置身洞穴,岩石奇形怪状,别有一番洞天;嬉戏温泉,周围雾气蒸腾,让人流连忘返。

“民以食为天。”讲到美食,我就忍不住口水直流。清远和其它地方一样,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又脆又香的洲心烧肉,张记石磨肠粉,陈华记竹笙面。当你在寒冷的冬天逛街,还可以在街头深巷,吃一碗热腾腾的刀切糍,保管你能暖彻心肺。如果你说这些都难登大雅之堂,那我隆重地向你推出我们清远最着名的白切鸡!那鸡又嫩又滑,吃完保证你齿颊留香,绝对还想再吃!

清远,就是清香溢远。让我们记住这个名字,爱上这个地方!

关于印象的散文7:罗田印象

文/李继平

早在30年前,我高中毕业考入黄冈的一所技校,校址就在罗田的三里畈,现在每次办事到达或路过三里畈,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亲切感。当年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三里畈街的外面有一条长长的大河,河宽水清沙净。另外三里畈产板栗,放假时就大袋小袋地买回家,这就是当年16岁的我对罗田的初步印象。

30年后,我又一次踏入罗田,工作的地方在罗田县城的近郊,因工作之便常到罗田县城和周边地方转转,也更加了解罗田。

罗田是一处非常优美的风景旅游胜地,称得上是天然的氧吧。举目四望,山峰或高或矮,座座俊秀;春天里树林郁郁葱葱;秋冬时节,树叶金黄或墨绿,还有红叶在山野丛中点缀,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罗田山高水俊,贯穿县城的义水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在路上或坐在行驶的车上,看那蓝天白云,看那山山水水,身临其境的这种惬意是城里人很少能够享受到的。每到盛夏时节,游客们除了游览风景区外,还可以体验天堂峡谷漂流、东安河处漂流惊险刺激的漂流。隆冬时节,游客还可以来此好好泡泡温泉。

罗田以“板栗之乡”着称。别看这小小的板栗,品种却多达17种,我最喜欢吃的板栗是桂花香品种,带着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如果是送亲友,送大红袍板栗最养眼,红红的光光的,个头像乒乓球。罗田板栗出口创汇,为罗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少的贡献。罗田还有专门储存板栗的冻库,即使是冬天,市面也会有新鲜的板栗出售。同事每每到县城就会买下几斤,在寝室的通风处放一个多星期,风蔫了的板栗内膜一掀就能剥离,肉甜且脆,是一道很好的零食。来了外地客人,把它摆上果盘,也算是一种特有的水果。另一种特产是甜柿子,其中三里畈錾子石村的甜柿子更负盛名,它是大而甜,核儿少,水分多。诗曰:“红实何灿灿,压树重以稠,尔本软美质,皮滑亦柔,众含咀嚼快,列席齐珍”。除此外,罗田还盛产茶叶、蚕丝、茯芩、铁砂矿等等。

热情、憨厚、质朴集罗田人于一身,闲暇之余,同事们喜欢到周边的湾子里散散步,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会让座端茶。上街买板栗或甜柿,分量总是足足有余,贪心的我们边买边吃,临了还要拿上几个,摊主只是呵呵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自产的,就当招待客人。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耿直、得理不饶人,在小摊上买东西,摊主们说一不二,就不要讨价还价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罗田不论男女老少,很少看到肥胖人,至于女性,大都有娇好的身材,打扮起来,婀娜多姿,健康时尚,这也许和当地的气候和他们的长年劳作有关。

关于印象的散文8:温故宛城

其实,有关宛城的印象大多都被岁月稀释了,那些行色匆匆的记忆已没有了注音,淡然的一瞥中,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渐行渐远。

从没想到要把那一个心情在这里定格,即便是一次次的小住,一次次的过往。医圣祠里那棵枝干虬然的古柏,似乎只是一副岁月的拓片,缺失了激情,淡远了生动;穿城而过的那条白河,仿佛只是一幅流动的的贴画,极少看见有浪花翻卷,帆影闪烁。

直到多年后的一场秋雨把记忆淋湿了,并且长出茸茸的青苔,开出几朵水蓝的小花,我才顿悟:每一次小住都有一些顾惜,每一个过往都有一些牵绊。

于是再回眸,一切的感觉都富有了音律,清冷的庙宇不仅弥漫着袅娜的香岚,还散发出愔愔幽情,撩人心扉;湍湍白河里的莲花岛、月亮岛不仅萌发了青青的柳芽,还悠扬起铮铮的琴音,悦耳动听……

初识宛城,还是一个懵懂的年月,我没有太在意。

那是30年前来宛城参加军区司令部举办的文艺创作学习班,学习班所在的通讯团,毗邻卧龙岗,闲暇之余我经常去那里逛游,尽情扑捉诸葛之遗风,感受“茅庐”之古韵。

小城虽然不显繁华,但却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陌生而又熟悉,乡音依在,乡情淳浓,随便抓把空气一闻,都有一股厚重的家乡味道。

那时宛城没有几条像样的街道,沿解放路、人民路走不多久就到了郊区。曾记得在医圣祠门口买过两个烤红薯,那红薯外焦内嫩,格外的面,格外的甜,一想起来就会不由地伸出舌头舔舔嘴角,似乎仍有那种黏香;曾记得在光明巷里扶起了一位摔倒的女孩,那女孩四五岁样子,扎着蝴蝶结,露着小虎牙,本想她会谢谢“解放军叔叔”的,不料她只是抿了抿嘴唇,轻轻地喊了一声“哥哥”便转身离去,弄得我哭笑不得。呵呵,也许她看我是个小兵,也许她刚看过电影《小花》……

那时宛城的天总是灰蒙蒙的,隐约透出的一丝浅蓝,吃力地调和着记忆的色彩。

再到宛城,是在一个仲秋季节,我没有太留意。

那是15年前特意跑来算卦的。只知道宛城藏龙卧虎,却不知还有许多的神妙。当听说这里有位享誉八方的预测大师时,从不信挂的我竟然也动心了,于是便陪同一位大腕前来“领教”。

终于在工业路附近的一条小巷里找到大师的家,但他知来意后却是一番耳语:让我们在梅溪宾馆恭候。

大师自由大师的“神采”,一副瘸了腿的眼镜暗藏玄机,几本发黄的卦书扑满“阴云”。他盘腿而坐,念念有词,只问生辰,便能掐指推卦,直到推不动而至。什么“归妹”“中孚”“艮”“泰”等卦言卜语,我一概不懂,我似乎只是在听天书,凑热闹。

听天书,还不如听鸟叫呢。于是趁他正给大老板推命掐运的当儿,我便悄悄开溜至白河桥。读高中时曾偷偷抽过一盒“白河桥”牌的香烟,想必置身这里,定会有一番回味的。

那桥仍在,还是烟盒上图标的摸样,只是多了几缕杨柳的轻拂,添了几声翠鸟的啼鸣。桥的周围已一改当年的萧瑟,成为景色秀美的湿地公园,洋溢着白河悠悠的情感。

徜徉在甜润的河畔,我隐约听到一声亲切的呼唤,像是浪花的迸溅,像是鸟儿的呢喃。举目望去,不远的岸边有位穿红裤子的姑娘正在深情歌唱,嗓音似有一点浑厚、婉柔,但却娓娓动听,如同白河的流韵。

踏着歌声而去,轻轻的一个擦肩,我好似看到了她浅露的小虎牙……此时,有几瓣蝴蝶兰在眼前盛开,犹似一束带露的勿忘我,飘溢着馨浓的清香。

这个情景令我诗兴大发,随即一首《勿忘我》便信手拈来,不久即铅印于《躬耕》的版面……

虽未能聆听大师对我命相、运程的预测,但我似乎已经有了些许的感知。

没有留意,却有些留心……

此后,我还途径宛城去西峡丁河镇茶峪村参加一所希望小学的奠基仪式,混了一条红领巾保存至今。那次在银河宾馆小住,记得曾在夜市一连吃过三大碗酸浆面条,味道好极了。

此后,我还路过宛城去镇平采访玉雕节,得了一件玲珑剔透的莲花玉雕,这玉雕一直端放在写字台上,浅紫的莲瓣,透着一抹隐隐的蓝,甚显宛城独玉之莹润。

此后,还借道宛城去过宝天曼,去过桐柏山,去过百尺峡、丹江……

对于宛城,我只是一个过客,但那曾经的驻足,曾经的相遇也一样会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记忆。

走过了,就会留下回声,只要你认真地感受,冥冥之中总有一个微颤,一个感应。此时只需一滴情感的雨,那些个印象就会发芽、抽穗,萌动一片茵茵的绿,湛湛的蓝……

对我来说,这一个温故亦可以知新,亦可以知心。

关于印象的散文9:小镇印象

文/穆云敏

小镇很小,一条街便贯穿了整个小镇;小镇很静,没有绕梁三日的天籁;小镇很老,没有林立的楼房。但,小镇有种平淡的美。

清晨,夜色未央,勤劳的人们就起床了。打个呵欠,揉一揉惺松的睡眼,推开门,和街坊打个招呼便忙碌起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打破了夜的沉寂,家庭主妇们应声而出,在菜摊前挑挑捡捡。“哈哈,王大妈,是你啊!来看看吧,今天我的水萝卜鲜得很,梨样甜呢!”“噢,小张呐!”“来看看,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呢!您又常到这儿来买,算您便宜价!”“哎哎,好!”上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犹如一只只活泼的小兔子,又像是一颗颗调皮的小水珠,穿梭在人潮里。静谧的晨曦笼罩着这一切,那么详和。

正午,阳光灿烂,知了唱着歌。小街已恢复了它固有的宁静。街道两旁古老的店铺,门上的油漆已褪尽,抚摸时有粗糙的质感。微微发黑的屋瓦间,长满了杂草,偶尔有一只两只猫咪趴在上面晒着太阳,惬意之极。走进一条小巷;脚下是大块的青石板,不知多少年的磨砺,使它们发着闪闪的光。倚在颓墙上,闭着眼,感受着风轻轻拂过发稍,想像头顶蓝得明澈的天空,浮云静静绽放,心里有满满的宁静和喜悦。旁边的农家小院子,敞开着门,与都市里紧闭的铁门的冷漠截然相反,透着农人爽朗、淳朴的笑,宛若阳光一般。院中花草繁茂,不时传出狗吠,轻扣门环,和善的主人笑脸相迎,送上清茶。这样平静的时光,这样闲适的心情,这样和善的农人。让人一瞬间有种渴望时间凝固的愿望。

傍晚,夕阳慵懒地卧在山间,小街里华灯初放。几株晚开的樱花,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和天边的云霞比美。夕阳下的广场,已经聚集了许多人,说到这儿,也许你会问:这个时候,不回家看电视都到广场上干什么呢?别急,看,熊熊簧火燃起来了,映红了人们的脸庞;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扣动了人们的心弦,一天中劳累和不快渐渐消融渐渐散去。大家你挽着我的手,我挽着你的手打起“锅庄”来。也许你不认识我,我没见过你,可是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呢?此时此刻,没有你,没有我,也没有他,有的只是我们和我们的快乐。相逢,又何必相识?小镇的人们相信这两个字:随缘。他们只是市井小民,要的,也只是简单的快乐。简单,也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小镇和小镇的人们,日复一日过得如此平淡,也如此快乐。

平淡的小镇,平淡的人们,给我平淡的幸福感。

关于印象的散文10:沤江印象

文/马良权

即使在本地的区划图上,沤江也只是一丝浅浅的淡蓝色的绒线,还没有她近旁的106国道看来阔宽直接。

她汩汩地从罗霄山脉的莽莽林壑中流淌出来,袅袅曲曲,绕峰穿谷,慢慢地成为了东江、耒水、湘江、洞庭的源头。

初初在桂东县的万王城看她,觉着素朴柔和、不事喧哗。没有大远处就可以听见的川江般的浩荡江声,也没有漓江的容容丰沛,狭窄处数步就越,似乎伸手可握,宽大处也才盈盈丈把。清浅时濯足正好,宽深时也不见幽墨的渊潭,始终不急不徐,不愠不怒,像青衫君子般清癯谦和。清涧不少,很多处可望见簇簇白流悬挂在黛青的峰腰,没有大的喧声,伴随清风,穿出岩壁,透过丛树,接着在峰脚谷底又缓缓地漾溢出来,时隐时现,缕缕不绝。

在桂东县普乐镇看见她时,正清粼粼的欢实流荡,拐出许多个弯弯。三三两两的村庄沿着水湄错落排列,鸡鹮板桥,李桃瓜蔬,处处都能触到土地、柔水与柴烟混成的乡野地气。夹岸上的梯田高高低低,簇拥出种种或苍或黄的蒲啊草啊,也有妖冶的叫不出名字的花木不论节令夸张地开。生于岸处的扭榆、拙朴、国槐各类树木,无一不是树干粗短,树枝却迅即地密密朗朗发散开来,形成巨大的冠。

普乐镇东水村有奇特的冰臼群。绵延数十里的粉白色花岗岩,在清浅江水下突突的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环孔,孔壁光滑,深浅不一,无砾无沙,口小肚大底平,宛如骏骥驰骋的阵阵蹄印,又像劳累剥蚀的千年驿道。这时,才了解在无数个默然的黑夜她在深处的努力,感受到她经历的雪雨风霜与曲折坎坷。这臼上驶过的流水,可能也就是庄子讲过的那些叱号古旧的秋水。石臼不分尊荣,自然环陈,让人不得不叹服自然与水力的莫测与高妙。

她大部分时间是轻柔的,甜蜜的,裹缠着数不清的颜色与风情。她旁边的每一株苗木,每一个性灵,远离了嘈杂鼎沸,仿佛都入世,但又仿佛出世,自有各各的运命荣枯。如果尘虑未消,她四周环绕着的一种静与光,会亮晃晃地让人睁不开眼,会让呼吸也轻柔起来。哪些传说的格局与气象,在她的纯粹、直接的色彩面前,似乎要逃遁。

她的头上是高远蓝天,前后左右的峰峰青山郁郁隆盛,苍穹下的阳光透过乡村灰灰淡淡的炊烟。这时去看江流徐徐,看千古黄壤,看“绿满窗前草不除”,看勤谨的芸芸父老,也恰好能诵记最是酷好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眼内自会有酥酥的热。

但不能说她温吞,她常常发脾气,这在桂东县沙田镇、大塘镇等地常常可见。有些趁在水暖鹅鸭时,有时赶上霜浸寒石,也没有太明显的征兆,她就发作起来。体内精灵挣脱束缚,借着雨势蓦地站立,一夜之间滚滚沸沸,把江面扩大数倍,湮及田畴,挟木滚石,浑黄滂霈。这时候的她就像挂在老屋墙上那把泛锈的老镰刀,经过磨砺显露出血性和光热。谁要不相信她这时的犀利,不信就试试?足以杀生夺命。她可以主生,用温情灌浇田园滋养生命;亦可主死,不顾一切奔流宣泄。

她的腹底产出一种叫青花的石头,经过千百万年的锤炼,筋骨质地很硬,初看很普通不起眼,但稍经擦洗,即个个栩栩如水墨。青花石前些年行销各地,很为商贾藏家看重,近年行情冷清些,又复归平淡,一如阅尽世事的村叟,惯看春花秋月。

她的岸畔生长一种野生植物?子,形似高粱,其籽粒和着江水酝酿的水酒,稠酽劲道,香味浓厚。当有客从远道来,就着春韭青荠、秋崧山菇,佐以甘冽爽口的?子酒,定是主客皆欢。

她有许多桥横跨其上,多为或石或木的拱桥,全部依形势筑建。流源乡的联珠桥始建于清代,为东西、南北各向的三座拱桥汇结而成,构筑巧妙,古色古香,离邓力群旧居一公里,古属官路桥。江上较有名的还有文昌桥、高桥、燕岩桥、油箩口凉桥,大部分都是赴圩赶集的要道,沟通着此与彼。其中四都凉桥一端刻有一联:逝者如斯,长宜大干争朝夕;行人至此,何妨小憩养精神。这联不知为何人所撰,倒是切中旅人心思。

有人在看过苏杭风景后说“故乡无此好湖山”;也有人说少时大淖的水汽浸透了他的一生。每每读此,我总持怀疑,想他们已是辗转,还带着固执对少时故乡给出印象。但是行走在像一条棉线的沤江两岸,你会不自觉地想起流年,想起母亲手中的针线,想起生命的源头,想起奔流的大海。

关于印象的散文11:龙脊印象

文/丁可

广西龙脊梯田在龙胜县城东南方向20多公里处,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梯田群。梯田的面积有60多平方公里。这些梯田从元朝开始修建,到现在已经700多年了。

梯田沿着山势开辟,如链似带,把一座座山峰环绕成一只只巨大的螺蛳。春夏秋冬,梯田的景色各不相同,每个季节都很美。我们没法看到这里的四季景色,所以爸爸就买了一本画册。从画册上看,春天,梯田里的水与稻苗融合;夏天,梯田是“绿波”荡漾的;秋天,梯田里一片金黄;冬天,梯田里白雪皑皑。我们去的时候大约是春天,刚刚插秧,水里还能看见许多蝌蚪、青蛙。

龙脊梯田一共有平安壮族梯田、大瑶寨梯田和古壮寨梯田三个景区,这三个景区相距很远,公路很窄而且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还有积水,有的地方还有塌方,有时汽车还需要穿过小瀑布行驶。因为时间紧,我们只去了平安壮族梯田和大瑶寨梯田。

那天下着小雨,我们从桂林火车站赶到平安壮族梯田时,天都快黑了,我们住在“星伴月山庄”,这个山庄正对着梯田顶峰,而且是典型的壮族吊脚楼,竹楼跨山而建,一股山泉形成小溪从山庄下流过,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那天晚上,我们吃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筒饭,米饭里有淡淡的竹香味,非常好吃。在哗啦啦的溪流声中我们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我在此起彼伏的公鸡啼鸣声中醒来,睁眼一看,原来是爸爸用手机录下了公鸡的打鸣声,放在我的枕边。爸爸妈妈说:“我们小时候天天听着这种声音起床,好多年没听过了,今天听着感觉特别亲切,所以早早起来,站在吊脚楼外,用手机录了音。”

早饭后,我们沿着平安壮寨崎岖的山路,到达了梯田最有名的景点“七星伴月”。梯田有一块发白的地方是因为没有插秧,水面泛着白光,那就是“月”,其余的梯田顶儿上插着秧苗,就是“七星”。“七星伴月”是七颗“星星”伴着一个“月亮”。我数了数,哎呀,怎么是“八星伴月”?后来我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两颗小“星星”迷惑了我。那两块地都非常小,最后我觉得大一点的是“星”,那个太小的就不叫“星”了。此外,“九龙五虎”也是很美的景点,但由于山间时而飘过云雾,有些“龙”和“虎”看得不太清楚。站在山顶向下看,梯田一道一道的,像是湖面上的层层波浪,又像是放大了很多倍的指纹,还像放大了很多倍的农民伯伯戴的草帽,更像是一棵大树的年轮,一圈一圈的,并且凹凸不平,真好看呀!

虽说有些层上的梯田宽一些,但不管怎样,每层梯田只有一垄,面积都不太大,不能用机器插秧,只能靠人一簇一簇地插秧,插完漫山遍野的秧苗肯定是很辛苦的。700多年来,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富有智慧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大自然,也创造了世界奇迹,创造了震撼人心的大地艺术,这种不怕苦难、勇于创造、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关于印象的散文12:贵州印象

文/潇湘

贵州印象

贵州是那种低矮的木板房和石头房子,非常肮脏。他们出产苞谷和土豆,这些粗粮大多用来养猪,卖猪换钱买大米,所以每户都会喂几头猪,散发一种潲馊味,当你走在那坑坑洼洼的村寨石径时,这种气味会扑鼻而来。

你走进村落,看见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目光有些呆滞地望着你,他的手中抱着一个二、三岁的小孩,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他在十七、八岁就结了婚,现在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贫困和劳累使他显得有些老气横秋,缺乏教育使他显得有些傻乎乎的。

贵州人嗜酒如命,到酒店去喝酒看作是最高享受,在家里吃的是酸莱与土豆,到小店吃的腊肉、羊肉、牛肉、鸡、鱼火锅,或烙锅,他们一边喝酒,一边吆喝店里年轻漂亮的服务员,他们身心都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和享受。所以小店虽小,酒店却很多,生意也十分火爆。

一天下午,我沿着一条山路走进贵州西部的村寨。

村庄很脏,很乱,到处都弥漫一种酸酸的味道。

沿着那条路走出村外,土路上布满了牛屎和羊粪,散发出一阵阵腥骚味,路的两边都是玉米地,快成熟了,丰收在望。

山泉从乱石的路上流下来,显得特别清亮和欢快。

一群嗷嗷而叫的山羊被赶下山坡,几个年轻而黧黑的小伙子戴着那藤编小帽从那山坡的乱石上走下来,羊只边走边贪婪地啃着路过青草,却被那小伙子用竹竿驱赶着。

一个中年汉子赶着五头黄牛和牛犊走下山坡,殿后的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她显得特别成熟,岁月对她的磨砺,就象山溪中的卵石一样,无情地被山水冲刷着,因为她生活在贫瘠的西部山区。

她的眼晴大而明亮,头发很凌乱,跟树上的鸟窝一样,她的脸很脏,她那白色的衬衣象抹布一样脏兮兮的,似乎从来没有冼过。

从山上又走下来一个十多岁的男孩,他驮着一捆很大牛草,还拖着一根竹子,走一会,便靠在石头上歇一会,他衣服上的纽扣全部都脱落了,所以他身上和脸上一样黑不溜秋,他的衣服和鞋子己经破烂不堪,背肩上的不堪重负使他咬牙切齿。这是一群辛苦而不幸的孩子,环境绐他们的影响。我的心被他们深深地刺疼了,我曾常常感喟生活困窘和怀才不遇。但是跟他们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他们使我忍耐而坚强,与命运不屈地斗争。

黄昏的夜莺在空中哀叫着,可是他们仍然在玉米和土豆地里劳作着。

我走上回矿山的路,天色暗下来,一个老年人坐在木屋的中央火红的黄泥煤炭炉边,津冿有味地吧嗒着他的铜旱烟窝子。

一天下午,我走出小镇,回到矿山上去。

夕阳照在那坝子里的玉米地里,给玉米叶子洒上一层金光,和风习习,宽长而青翠的玉米叶片发出亲呢的叹息声,古老的曲柳下的沟涧水在潺潺地流着金色的波光。

这云贵高原的黄昏如此美丽,充满了温馨和柔情,一位少女穿着牛仔服坐在山坡上那低矮木板房的贵州民居前,门柱上的红纸对联己经褪了色,她身后木板墙上挂着一个很大的金色的花篓。她凝视远处一黛远山。

贵州虽然很贫穷,但是它却很美好,充满了朝气和希望。

关于印象的散文13:印象彭水

文/罗跃

2014年,因工作需要,我到彭水记者站驻站一年。

一年的时间里,我到过彭水乡镇的边边角角,对彭水的印象由未知而变得熟悉。离开彭水后,那方山水的美、真,那方文化的厚、重,让我刻骨铭心。

去彭水前,对彭水的印象几乎为零。印象中的彭水总是那么遥远,总觉得是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外出求学的那段日子,往重庆方向只有国道319线,从黔江汽车南站乘车出发,路过乌江时,才发现已到了彭水地盘。后来,渝怀铁路、渝湘高速相继开通后,对彭水印象较为深刻的是,有一个叫 “保家”的地方。夜晚路过保家镇时,小镇灯火阑珊一片,还以为到了彭水县城。

面对一个陌生的地方,要去亲密接触它时,内心总是忐忑。因为,人在他乡又能遇到多少故知呢!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只有怀着积极的心态,去认知熟悉之后,才能改变最初浅显的认知和态度。我也不例外,来到彭水一段时间后,我被淳朴善良的彭水人所感动,被彭水山水之美所吸引。

彭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厚重的文化吸引着我,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彭水就诞育了巴蜀最古老的“黔中文化”。 唐朝时,置黔中道,并置黔州,彭水成为今渝、黔、湘、鄂结合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可见当时,可谓车水马龙,繁盛一时。而今,再到当年黔中道中心郁山古镇时,还能够隐约看到它当年的影子。据研究黔中文化的专家学者考据,郁山能够成为黔中道的中心,与当地的丹砂和盐业有关,丹砂和盐巴是古时最具商业价值的产业之一。彭水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盐丹文化,为这方山水注入了活力,标签了文化。

彭水人杰地灵,百业兴旺。我一直认为,有文化标识的地方,人们骨子深处会透着优越感。但到了彭水之后,我的思维有所改观。彭水人勤劳朴实,敢想敢干。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夜晚下的彭水县城灯火通明,在乌江、郁江一汪碧水的映衬下,似有“小香港”的味道。走在乌江河堤上,清风徐来,一阵清爽,一天的疲惫就烟消云散。同时,安逸和谐的环境,催生了彭水的百业兴旺,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逐步走上了小康路。

彭水山水优美,民俗甚浓。一年的时间里,我到过乌江画廊、摩围山、阿依河、郁山古镇、蚩尤九黎城、鞍子苗寨、周家寨等景点。美丽雄奇的自然山水,让闲暇之余的我又增添了几分人文情怀。驾一叶扁舟于“百里乌江画廊”上,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潇洒;置身摩围山顶,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释然;阿依河竹筏放歌,与美丽的“娇阿依”隔江对唱,增添了情趣,消磨了时光,获得一份闲适;走过郁山古镇,隐约能看到盛唐时期的歌舞升平。每年的3月至11月,彭水“踩花山”节连续数月,把苗乡的歌舞演绎到极致。“不墨乌江画、无弦苗乡音”,确实,生态的、民族的彭水才是最炫的。

走过彭水,彭水一切烙在我心。我知道,时光流逝,再也回不去了,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记忆中还有彭水记忆。

关于印象的散文14:父亲与书

文/闫忠新

父亲喜欢读书,印象中的父亲总是在看书。父亲常说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女孩子谁不爱美啊,所以我们姐妹自然而然也就拿起了书。

因为爱读书,所以买书成了父亲生活中很重要的事。父亲烟酒不沾,节省下的钱全变成了书。每次去县城开会,别人总会把补助花在给妻儿买好衣服好吃的上,父亲却总是一成不变地买书。同村的孩子们知道自己父亲去县城,傍晚就会蹲在路边等候,因为总会等到一些精美的糖果、发卡、头绳什么的。而我们,也去等候,但不是好吃的好玩的,而是各种各样的书。就算是现在,退休后的父亲来我们家,母亲千叮咛万嘱咐,让给外孙买点好吃的,但父亲总是忘了,只带了孩子们喜欢的书,和外孙头顶着头一起看,一起笑。

书买的多了,存放就成了问题。尤其是乡下,雨水勤。书压在箱子里容易返潮,泛黄。于是每年立秋后晒书,成了父亲必不可少的大事。每每看着书页因为潮湿粘在一起,父亲总是心疼不已,觉得自己糟蹋了好东西,简直是罪过了。于是对家具从不上心的父亲破天荒打了一个硕大的书架,占据半壁江山。各种书分门别类,摆放整齐。那个屋子便成了待客的好地方。老少皆宜,安安静静地看书,免去了寒暄之苦。

待女儿出嫁,别的父母送金送银送电器,我父亲是送书,送书架。总说书是最好的陪伴。女儿嫁入婆家,人生地不熟,还有书陪着,多好。果真,在婆家,爱人忙,认识的人不多,却因为有那些书,全没有人在异地的孤单寂寞。

父亲退休后,眼睛得了白内障,虽然做了手术,但看书也挺吃力的,每年晒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珍爱书籍的父亲无力照顾自己的最爱,却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街头摆了一个摊子,卖旧书。说是卖,却收不回多少钱。原来父亲是打着卖书的幌子给自己的书们找个新主人。要是看到爱书的人来买书,父亲卖一赠十,甚至更多,弄得买主都不好意思再来买,担心别人说他欺负父亲人老,占便宜。那些看热闹乱翻书的人来,父亲就爱搭不理的,价钱也要得不是一般的贵,生生把人家吓跑,被人误解也毫不理会,也不屑解释。

后来村子里建了图书室,父亲就把书全部捐献了过去。

现在父亲每天的生活很规律,早饭过后出去走走,然后回家听孩子们用mp3录下的电子书。中午小睡一会,起床后活动活动,去田里走走看看,晚饭后再和母亲出去散会儿步,给母亲讲那些看来的听来的故事。年轻时父亲专注于书,和母亲话不太多,上了年纪,把以前少说的话全补回来了。夕阳下父亲絮絮地讲着,母亲认真地听着,白发老人的幸福生活让人羡慕。

西汉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不仅让父亲增长知识,丰富阅历,而且让急性子的父亲心态渐渐平和,心胸阔达,处事得体。愿父亲与书常相伴,快快乐乐到永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