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1
为切实有效巩固绿化成果,打造我校园林绿化的冬季景观,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管理水平,确保园林树木的安全越冬,总务处绿化办和绿化养护公司应在入冬以来做到早安排、早动手,全面展开冬季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第一,每天早上8:00前对全校各区域进行巡查,重点区域为各主要干道、停车场、办公楼、教学楼、家属区、学生宿舍区等房屋建筑周边。
第二,施冬肥。在秋末冬初根据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了一些有机肥或化肥,以促发新根,增强树势,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第三,刷白。对耐寒性较差的树木要进行涂干刷白,刷白冬季树木养护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增强树木的防冻能力,还可以防御病虫害的滋生,杀灭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害虫,有效地保护树木。
第四,整形修剪。根据树木不同的景观特性,进行了正确的整形修剪,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消毒,并涂上伤口胶加以保护。要对枯草层和地面进行清理,及时清理绿地及周边枯枝落叶、垃圾等,营造干净整洁的校容,确保无林木火灾隐患,加强绿地巡查,严防火情发生。
第五,对存在有安全隐患有需要的树木进行搭建扶架。
第六,裹干。给易受冻树木工铁树穿"外衣",可防风寒,保护植物自身水分。
第七,重剪宿根花灌木。对月季等宿根花卉进行重剪,然后覆土掩埋,确保度过寒冷的冬季。
第八,伐挖死树。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如树木衰老,病虫侵袭,人为破坏等,造成一些树木死亡,破坏了整体景观。可利用冬闲时间,对枯死的树木,进行伐除,为来年补栽上相同规格的苗木作准备。
第九,防治病虫害。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消灭越冬虫包、虫茧、和幼虫。物理方法有人工捕杀、震落等,化学方法有涂抹药剂,喷施杀虫剂等,如对绿地内乔、花灌木、球类、模纹全面喷洒石硫合剂,确保次年树木萌发前不发生病虫害。
第十,组建应急队伍,积极做好雪灾等灾害性天气预防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应对处理。
以上措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段,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施,以保证养护管理措施及时有效,确保我校树木安全越冬。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2
树木每年都用“沉睡”的办法来度过严寒的冬季。秋天,白天气温高,光照强,树木的光合作用旺盛,能够制造出充足的养分,而夜晚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很少,这样树木就能积累许多养分。冬天一到,树木就把积累的养分转变成营养物质,而且也是防寒物质,它们可以保护树木不被冻坏。但冬季严寒、干燥且多风,会使一些不太耐寒的树种在冬季至早春遭受冻害或造成“生理干旱”(又叫冻旱、冷旱或冬旱),使局部枝条枯干。轻则部分枝条受害,重则会全株死亡。
为使树木安全越冬,必须了解低温危害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方案。
一、园林植物发生冻害的部位及原理
(1)根系冻害
因根系无自然休眠,抗冻能力较差。靠近地表的根易遭冻害。根系受冻,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如春天已见树枝发芽,但过一段时间,出现突然死亡,大多是因根系受冻造成。因此,冬春季节要做好根系越冬保护工作。
(2)根茎处冻害
由于根茎停止生长最晚而开始活动较早,抗寒力差。同时接近地表,温度变化大,所以根茎易受低温和较大变温的伤害,使皮层受冻,表现方式为一面呈环状变褐而后干枯或腐烂。
(3)主干冻害
一是向阳面(尤其是西南面)的冬季日灼。因初冬和早春期间,昼夜温差大,皮部组织随日晒温度增高而活动,夜间温度骤降而受冻。二是冻裂(又称纵裂、裂干)。由于初冬气温骤降,皮层组织迅速冷缩,木质部产生应力而将树皮撑开;细胞间隙结冰,也可造成裂缝。
(4)枝干冻害
主要发生在分枝处向内的一面。症状为皮层变色、坏死凹陷,或顺主干垂直下裂。因分枝处年轮窄、导管不发达、供养不良、营养积存少、抗寒能力差等原因导致导管破裂,致使树木来年春季发生流胶。同时,因分枝处易积雪,化雪后浸润树皮使组织柔软,气温突降即会受害。
(5)叶片冻害
叶片干枯失水,萎蔫,叶子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后湿度大时易长霉菌。
二、哪些园林植物需要进行防寒
在园林绿化苗圃和园林绿化工程中,有些苗木需要做好冬季防寒防冻工作,如果不加以进行防寒养护,则以下这些类别的苗木很容易在冬季发生冻害。
(1)夏季移栽的园林植物
夏季移栽的苗木容易受冻,主要是由于栽植后的恢复期短,苗木的营养得不到较好的恢复和储备,并且树体因移栽造成伤口较多,即便使用伤口愈合剂进行及时的处理,但冬季也容易从修剪伤口和受损伤口侵入,更加大了苗木的受冻机率。
(2)秋末新移栽的苗木
秋末新移栽的苗木由于处于栽植后的缓苗期,这时的苗木营养水分消耗多,但营养储备少,萌发的根系和枝条幼小,整个苗木如同人做了手术一样,树体体内营养虚空,对低温的抗性较差,易发生冻害。
(3)土质差异大的生长环境
苗木移栽环境差异大,出现冻害现象的几率也会加大,随着城市绿化的力度增加,苗木设计多样性和部分苗木紧缺,常常会进行异地运苗栽植,尤其是南北移栽,由于温差和土壤酸碱度,空气温湿度的'差异都较大,常常导致冻害严重发生。
(4)长势弱、前期病虫为害的苗木
有些苗木因为营养差或者遭受病虫害的侵袭,常常造成苗木长势弱,芽的饱满度不好,枝干细胞对外界的抗逆性差,往往会极容易发生冻害。
三、植物发生冻害的机制和生理变化
在“骤冷”或“速冻”的环境下(温度降至0℃以下,降温速率在3℃/h以上),植物迅速失水,引起强烈萎蔫的灾害。冻害轻则叶片枯黄脱落,枝条未死,严重则地上、地下部分全部冻死,来年不能萌发。
受冻害时,植物发生了哪些生理变化?
(1)植物细胞生物膜率先受到低温冲击柔软的细胞变得僵硬,慢慢出现裂纹,光合作用严重受损,自产自销体系中,“自产”功能逐渐崩溃。
(2)“酶”活性降低,但酶是植物合成营养物质还有自身构成物质的重要一环,因此植物细胞开始丧失“修复”功能。
(3)“细胞骨架”在低温下逐渐开始崩塌,各个细胞“器官”界限被打破,互相错位而停止流动,植物开始失去基本的“活动”能力。
(4)当细胞内外开始结冰,表示冻害已经到了晚期。细胞内结冰对植物来说是致命的,最柔软的基本单位往往会在冰晶融化后死亡。而细胞外结冰亦是场灾难,细胞内会严重失水,未等冰晶融化即干旱而死。
四、如何有效避免植物发生冻害
(1)加强水肥管理
加强水肥管理有助于树体内营养物质的贮藏。秋季控制灌水,及时排涝,秋后追肥,锄草深耕,可促进枝条及早结束生长,有利于组织充实,延长营养物质的积累时间,从而更好地进行抗寒锻炼。
(2)增强抗逆性与降低冰点
在育种中常会进行低温处理以进行抗冻锻炼,但在已栽植作物是难以办到,因此可以通过“抗冻剂”耐冬诱使植物模拟抗冻锻炼的反应。
耐冬核心配方是腐殖酸、氮磷钾、以及抗逆剂“DCPTA”和抗冻因子。配合植物生长调节赋活剂“金榜”以及“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植物提前准备合成“抗冻物质”(脯氨酸、磷脂等)。
①均温在10-15℃时,喷雾:“耐冬”3-4盖+“金榜”5g+“郑氏磷酸二氢钾”50g兑水1喷雾器。
②霜冻或寒潮来临前,温度稳定在5-10℃左右时,灌根:耐冬1桶兑水1-1.2吨,好倍力1桶兑水0.5-0.8吨,金榜50g兑水150公斤。间隔7-10天,连续使用3-4次。
③浇灌防冻液后,如若温度突然升到15℃左右时,则须重新再次浇灌防冻液!!!
(3)根茎覆土、树干防寒布
冬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木根颈部培起直径50-80cm、高30-50cm的土堆,可防止低温冻伤根颈和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但在城市绿化中,为了不影响整体景观效果,培土的面积视情况而定。对于新栽树以及易受冻害树种,用防寒裹树布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防寒。
(4)树干涂白
树干涂白是树体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既可以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杀虫、防虫。杀死树皮内的越冬虫卵和蛀干昆虫。由于害虫一般都喜欢黑色、肮脏的地方,不喜欢白色、干净的地方。树干涂上了涂白剂,土壤里的害虫便不敢沿着树干爬到树上来,还可防止树皮被动物咬伤。
也可防止日灼病,防冻害和日灼,避免晚霜和美化环境。能够使40%-70%的阳光被反射掉,因此树干在白天和夜间的温度相差不大,就不易裂开。树干常常被刷成白色,远远看去,整齐而又漂亮。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3
天气转冷,气温也越来越低,人们都裹上了厚厚的冬衣,园区的植物开始进入休眠期。为避免园区树木遭受冻害,济南分公司各项目绿化部及时开展了树干凃石硫合剂、包裹树干等保护行动,帮助它们披上“防寒衣”,抵御严寒,确保安全过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①树干凃石硫合剂
涂石硫合剂也是我们俗称的“刷白”,不仅能让树木整齐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反射阳光,减少树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降低树干的变温幅度,防止树皮日灼和温差骤变引起的冻害,同时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的'病菌与虫卵等,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前期的吊袋液输养分,对花芽萌动早的树种,进行树身喷石硫合剂,还可延迟开花,以免倒春寒的危害。一般会在每年11~12月份进行,能有效防治虫卵,减少植物冻害。
②包裹树干
新植树木包括不耐寒的树木(如大叶女贞、石榴、紫薇、红枫等),要用草绳道道紧接卷干或通过防寒带、草苫子等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树木缠干后可防止干风吹袭,减少对树干的水分蒸发,保持树干湿润,同时起到对树干的保暖作用,减少冬季低温对树干的伤害。
放眼园区,缠好的树木整齐划一,犹如穿上一件件“防寒衣”,这些“防寒衣”不仅能起到防寒防虫防冻的作用,而且给冬日的园区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4
一、前期准备
植物评估:对园区内各类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和评估,了解其耐寒性、健康状况及历年冬季表现,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防寒措施。
修剪整形:秋季末期进行适度修剪,去除病虫枝、枯枝、过密枝,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风害影响,同时促进植物内部通风透光,提高抗寒能力。
施肥增肥:在入冬前施用适量有机肥或磷钾肥,增强植物营养储备,提高抗逆性。
灌溉保湿:在冬季来临前进行充分灌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助于提高土壤热容量,减缓地温下降速度。但要注意避免积水,防止根部冻害。
二、防寒措施实施
覆盖物保护:对不耐寒植物或新栽植苗木,可采用稻草、落叶、松针、无纺布、塑料膜等覆盖物覆盖树盘或根颈部,既可保温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注意覆盖物应离树干适当距离,防止引发病虫害。
包裹缠绕:对树干进行包裹,可用草绳、麻布、无纺布等材料,从根颈处向上缠绕至分枝点,能有效防止树皮因温度骤变而冻裂。对于幼树或珍贵树种,还可使用保温棉、泡沫板等材料进行包裹。
喷施防冻剂:对部分敏感植物,可在低温来临前喷施植物防冻剂,通过提高植物细胞液浓度、增强细胞膜稳定性等方式,提高其抗冻能力。
搭建风障:对于风口处、开阔地或风害严重区域的植物,可设置防风屏障,如木板、竹篱笆、塑料网等,降低风速,减少冷风对植物的直接侵害。
三、冬季养护管理
适时浇水:虽然冬季蒸发量小,但持续干旱时仍需适量补水,尤其是新栽植苗木和不耐旱植物。浇水宜选择晴朗温暖的中午时段,避免早晚低温时段,以防结冰。
巡查监控:定期巡查园区,检查防寒措施是否到位,及时修复破损的'覆盖物、风障等。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到极端低温或寒潮预警时,提前采取应急保暖措施。
病虫害防治:冬季也是某些病虫害的越冬期,要定期检查植物是否有病虫害迹象,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必要时可喷施低毒环保的药剂进行预防。
春季解防:随着气温回升,应及时解除防寒措施,避免因覆盖物、包裹物等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解防时应逐步进行,先撤除部分覆盖物,待植物适应后再全部撤除,以防“倒春寒”影响。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5
进入秋冬季,植物即将进入休眠状态,自身抵抗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大大减弱。因此需人为加强防寒、防害等措施,对于提高苗木成活率、成活质量及次年苗木生长十分重要。苗木秋冬季养护管理的具体措施有:
一、增强植物自身抗寒能力的措施
1、增施有机肥。有机肥可供植物长时间吸收利用,不但释放热量、提高地温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植物吸收养分后可增加自身抵抗力,提高越冬抗寒抗旱能力。
2、灌溉。浇封冻水可防止树木根系周围土壤被冷风抽干水分而影响植物生长和成活。浇封冻水的时间是在11月初至11月下旬即夜冻昼化时进行土壤封冻前进行。新植苗木以灌后水分渗入土壤50-100厘米为度,草坪以灌后水分渗入土壤20-40厘米为度。
3、增加缠绕物。对于不耐寒的落叶乔灌木可在其主干部位缠绕草绳、树木养护带等,预防植物主干发生冻害。
4、涂白。对有主干的苗木进行刷白处理,一方面可预防寒害、冻害,另一方面可预防病虫害。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乳、食盐、大豆粉、石硫合剂。刷白应在入冬前进行,刷白高度落叶乔木为从地面算起1m,有主干的灌木为从地面算起0.5m。
二、其他秋冬季养护措施
1、加土扶正。新种植的树木在树体下沉缺土时应及时填平;对泥土堆得较高的要耙平,防止深埋影响根颈和根部的发育。对于倾斜歪倒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培土,灌透水,避免风吹根系影响成活,还需做好有效支撑。
2、松土。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另一方面是为了有利于冬灌,再者松土、翻地可清除越冬病虫。松土一般选在秋末冬初进行,深度一般在3~10cm,根系深、松土深,根系浅、松土浅,近根处宜浅、远根处宜深,灌木稍浅,乔木深些。
3、修剪。
(1)剪枝:树上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从基部全部剪掉,以改善冠内通风透光条件,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将枝条先端的一部分枝梢短截,可促发侧枝,并防止枝条突长。同时,还要注重修剪后的树型美观效果,伤口的保护和涂抹。
(2)截干:对于茎或比较粗大的主枝、骨干枝进行截断,这种方法有促使树木更新复壮的作用。为缩小伤口,应自分枝点上部斜向下锯,保留分枝点下部的凸起部分,在伤口处涂保护剂或用蜡封闭伤口,或包扎塑料布等加以保护,以促进伤口愈合。
(3)具体的修剪措施:乔木主要采取疏枝、短截的措施,剪除枯枝、病虫枝、下垂枝、徒长枝。灌木采取整形修剪,对苗木树形进行调整;草坪及冬季干枯的地被、灌木、林间杂草,入冬前要剪除地上干枯部分,以防止冬季发生火灾。
三、冬季病虫害防治
1、除草、清除枯枝残叶。清除杂草、病虫枝叶,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并将剪除的枝叶、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集中除草应以不伤害苗木为原则,一般采用人工拔除或剪除的方法。
2、轻刮树皮。生长多年的老树的粗皮、翘皮及裂缝处常藏有害虫,用刀具将这些树皮轻轻刮去,以初步见到嫩皮为度。在树冠下铺塑料布等物,以便将刮下的树皮屑集中处理或烧毁。刮后的枝干用小型喷雾器喷洒1次3至5倍的石硫合剂,可有效防治介壳虫、红蜘蛛等。
3、理化方法相结合。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消灭越冬虫包、虫茧、和幼虫。物理方法有人工捕杀、光源诱杀、震落等,化学方法有涂抹药剂,喷施杀虫剂等,我们计划在入冬以前对易发病虫害的乔灌木喷石硫合剂一到两次。
四、清理积雪
北方冬季多雪,降雪之后,应及时组织人力打落树冠上的积雪,特别是冠大较密的常绿和针叶树,要防止发生雪压、雪折、雪倒。降雪后将雪堆在树根周围处,可防止根部受冻害。春季雪化后,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温度,推迟根系活动与萌芽的时期,避免遭受晚霜和春寒危害。
冬季绿化防寒管理方案 篇6
在即将到来的冬季,为了巩固绿化成果和来年苗木的茁壮生长,在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的冬季景观的同时,确保园林树木的安全越冬,我单位对接下来的工作制定出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开盘、冬灌。
及时疏松土壤,促进越冬树木根系生长。
加强冬季植物抗旱工作,合理安排人员车辆定期对苗木及草坪进行喷灌、浇水,以起到防冻和增加水分作用。灌后结合封冻水,在树木其部培起土堆。
第二、施肥。
在秋末冬初根据树龄大小和栽植时间的长短,适当施了一些有机肥、化肥,以促发新根,增强树势,为来年的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第三、刷白。
对苗木进行涂干刷白,刷白冬季树木养护的重中之重,不仅可以增强树木的防冻能力,还可以防御病虫害的`滋生,杀灭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害虫,有效地保护树木。
第四、整形修剪。
根据树木不同的景观特性,进行了正确的整形修剪,将枯死枝、衰弱枝、病虫枝等一并剪下,并对生长过旺枝,进行适当回缩,改善树冠内部的通风透光条件,培养理想的树形,对于较大的伤口,用药物消毒,并涂上油漆加以保护。要对枯草层和地面进行清理,及时清理绿地及周边枯枝落叶、垃圾等,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园容,确保无林木火灾隐患,加强绿地巡查,严防火情发生。
第五、设置风障。
对耐寒性较弱的苗木如桂花等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比如用塑料布将其包住,打防冻液;对高干园林植物可在其主干、大枝缠绕草绳,并在草绳外围自下而上顺时针方向缠绕宽10至20厘米的带状薄膜,预防植株主干及大枝发生冻害。
第六、防治病虫害。
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消灭越冬虫包、虫茧、和幼虫。物理方法有人工捕杀、震落等,化学方法有涂抹药剂,喷施杀虫剂等,如对绿地内乔、花灌木、球类、全面喷洒石硫合剂,确保次年树木萌发前不发生病虫害。
第七、组建应急队伍,积极做好雪灾等灾害性天气预防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及时应对处理。
冬季是苗木的休眠期,借此时间对苗木进行全面的维护,是最佳时机,通过上面的冬季苗木养护措施,苗木一定会安全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