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冬夜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冬夜的散文1:冬夜,寂寞的湖
文/杨文斌
时下正是隆冬季节,本来就不爱运动的我,是越来越懒,也越来越胖了。人到中年就虚胖不堪,可不是好事。于是晚饭后常出门走走,家住湖边,近水楼台先得月,去得最多的自然是遗爱湖公园。
某日,顺着马路往公园走去,街上人不多,橙黄的路灯显得更加慵懒。公园人也不多,冬夜的遗爱湖,几乎是万籁俱寂,阒无人迹。四下里很静,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湖水中央,有明月一枚,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大抵是此番情景。也许是起了雾汽的缘故,平日里大放华彩的芸香阁,似乎也黯淡了许多。就连阁上直刺苍穹的两盏射灯也锋芒不在,无精打采。为了迎接新春,明月幸福广场有几组新制的情景灯展“万马奔腾”和“赤壁诗意”等,看起来五彩缤纷,但隔水看去,也有些慵懒。此时的遗爱湖,与仲夏之夜的喧闹热烈完全不同,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月儿煜煜生辉。
令人精神一振的,是冬夜湖边清泠的空气,深深呼吸几口冷空气,顿时脑清目明。我将拉链拉到脖底,哈出热气,却看不见它飘散何处。偶尔有一二老人缓步走来,如同梦游魅影。在树林深处,有两团黑影缠绵缱绻,爱情的热度总是能抵御一切寒冷……夏日那些沸腾的人们,都到哪里去了?隐藏在花木丛中的音箱,传来舒缓伤怀的英文老歌《Sailing》,这是我百听不厌的一首歌:“Iamsailing,Iamsailing,Homeagain,crossthesea……”静静聆听,慢慢地,有一种孤独的情绪,如雾气一样丝丝缕缕生发出来,逐渐逐渐萦绕在心头,满怀愁绪,如这一汪无边的湖水。
好友说“理想就像内裤,要有,但不能逢人就去证明你有。”如此说来,孤独也如理想,庶几近之。在我看来,孤独是一种特殊的情绪,是一种自我的感动,这种情绪或感动,最接近审美体验,所以有人声称“享尽那份孤独”。但更多时候,孤独就像藤蔓一样,疯长,蔓延,直至爬满我们坚强的躯体,包裹我们脆弱的内心。
有一首歌还唱道:“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其实,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孤独的,如果说孤独可耻,那么每个人都是可耻的。当孤独如同感冒一样令人猝不及防地遽然降临,有的人说,有的人不说,有的人借助于别的东西——比如歌,比如酒,冲淡之,转移之,排遣之……
冬夜,在遗爱湖,当孤独来临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歌唱的人。过王家渡,听到隐约的歌声。走进一看,原来是他,那个歌唱的中年男人。他腰别一副扩音器,在湖边僻静之处,来回走动,旁若无人自顾自地纵声歌唱。这个人,这种场景,我经过多次了。从酷热夏日,到寒冷冬夜,他一直在歌唱,真是一个边走边唱的湖畔行吟歌者,似乎湖中的涟漪都是为他而起……路过他身旁,我听清他唱的是“五彩云霞天上飘,天上飞来金丝鸟……”。坦白说,他唱得并不好,调子从云南跑到北京去了,但他唱得那么投入,那么情深意长,全然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此刻,他就是他的王,孤独的王。
走到绿杨桥,凭栏远眺,水韵荷香隐去了,江岸名都隐去,鄂黄大桥更隐在无法想象的黑夜深处……夜色苍茫,水天混沌,是另外一幅如梦似幻的情景。伫立桥上,一个叫黑塞的外国诗人的诗句渐渐浮出脑海:在雾中散步真是奇妙/一木一石都很孤独/没有一棵树看到别棵树/棵棵都很孤独/当我生活在开朗之时/我在世上有许多友人/如今由于大雾弥漫/再也看不到任何人/诚然,没有见过黑暗的人决不能称做明智之士/无边的黑暗悄悄地把其他一切隔离……
在冬夜,在冬夜寂寞的遗爱湖,今夜的月亮一定是孤独的,因为满天乌云,一颗星星也没有;今夜的遗爱湖也一定是寂寞的,因为鱼潜水底,鸥鹭酣眠……寂寞的湖,孤独的人,相看两不厌。
关于冬夜的散文2:冬 夜
文/静子
很怀念那逝去了的遥远的冬夜。
虽然,置身于现在的冬夜,已无法感受到冬的味道了,寒风吹彻成了古老的诗意,暖气像融融的阳光,溢满屋宇,静静地流淌,潮润的热浪漫过周身,舒爽的直想沉睡。窗外嘈杂的声音,无休止的声音浪涌而来,车声、机声,不知名的声音,在高楼林立的街巷拥挤着,占据了冬夜,也占据了我的身心,连我都变得浮躁起来。多少年就是这样度过的。
然而,那个逝去的遥远了的冬夜是宁静的,如壁上那幅油画一样宁静,定格在我记忆深处。那是多么安谧宁静的冬夜啊,冰一样晶莹,雪一样洁白,如故乡的河水潺湲流淌,回环的声音,和母亲半躺着轻轻吟唱的摧眠曲没有两样。沉睡的不仅仅是山峦大地,还有灰茫茫的村庄,光秃秃的树。袅袅的炊烟,隐瞒了身影,只有淡淡的烟味,还悠闲地弥漫在村庄的上空。冬日的河水,仿佛凝固的音乐,停止了流动,枕头一样静静地躺在炕边,等待群山的影子或村庄靠上疲倦的头,美美地沉睡过漫长的冬天。
我喜欢这样的冬夜,在丝丝寒冷中,静静地守着,思绪好像飘累的风筝,落下,躺在身边,不再放飞。或者在瞬间凝固了,凝固成河床上的冰,一张晶莹的大床,等待着白天在夜幕降临时睡眠。不仅仅是太阳,连月亮也是那么温柔,成了守在枕边银色的童话。
在这样的夜晚,一切都温顺起来,大地整个成了一只温顺的绵羊,白白的,静卧在那里。最喜欢热闹的青蛙,此时也成熟起来,耐得住寂寞,默不做声,追随着喜欢夜游的蛇,静默地缱绻在地母的怀抱,享受着从地底涌上的温热,回味着曾经拥有的美好岁月。失去了绿叶掩映的鸟巢,仿佛燃烧尽的太阳,悬挂在蕴藏了绿意的枝丫间,静静地期待着,那一个并不遥远的春天,再生机勃勃。
哦,曾经沸腾的大地,一下子沉默起来,仿佛历经沧桑的男子汉,青筋裸露,须眉皆白,胸襟却宽广起来,用勇敢的沉着,代替曾经的狂暴,吸收阳光,也吸收寒冷,调和阴阳,化为己有,默默地滋润着无数的生命,依然走过漫长的岁月,坚韧地完成未竞的征程,历尽艰难,航船并没有搁浅,风浪刚刚平息,冬天不过是暴风骤雨的前夜。
历尽了尘埃嚣张的日子,备受磨难,我尤其怀念这样简单的冬夜。静静地,一家人围在母亲身边,那怕只有一盏油灯,或一盏昏黄的小电灯,在头顶上,映照着一张张红朴朴的脸堂,坐在热炕头,腿上苫着狗皮褥子,吃着嘎巴脆油香的炒黄豆,或者什么都不吃,听母亲讲一个重复了千百遍的老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笑声四溢,荡起,又被凝冻的冬夜撞回,铿然有声,落在香甜的梦里。
真的,那样的冬夜,尽管冷,时时能感觉到透过窗户的冷风,听得见北风的呼啸,像狼一样吼叫,从街巷呼啸而过,一浪接着一浪,此起彼伏。但没有一丝恐怖,也没有一丝担心,在只有睡在哪儿哪儿温暖的一小块地方,绻曲着尽情地酣睡,头就靠着冬夜。除了风的音乐,再也没有什么声音,会打扰你的睡眠。习惯了,风声也成了自然的催眠曲,随血液在周身静脉地流淌,无声无息地流淌,不知不觉。
哦,我那逝去的冬夜,永远留在了遥远的乡村,留在了童年的记忆深处,早成了童话,银色的。
关于冬夜的散文3:冬夜丽景湖
文/张建春
寒风中细细品尝她的味道,丽景湖似乎睡了。一缕柔和、一泓浅水、一湖灯光,足以让人在沉醉中忘了近在眼前的残雪、嗖嗖而过的寒风、一地的落叶和凋零。
水应该来自久远的过去,古老的派水擦肩而过,留下一片生生不息的湿地,它小声地吁叹或急促地呼吸,让满湖的灯光打着转,寻找自己扎根的地方。湖中小岛是灯光聚集的地方,一叶小舟停在岛的对岸,灯火该是它运去的吧?丽景湖依恋着灯火,又养育着灯火,没有灯火的丽景湖该是寂寞的,而没有湖水的滋润,这灯光又会何等的枯燥?
残荷孑然地在湖面上做出冬天的思考,绚丽的花朵、婷婷的绿色已然成为过去,它们把坚持和坚守做到最后,等待春天的到来。看似残荷在夜风中是孤独的,但谁能想见,倒影罩住的根底是何种的景象?它们的根一定紧紧地纠结,依次传递对生长的渴望,对一湖景色多方地设想。随着细浪的鼓涌,残荷和不知名的水生植物漫不经心地摇曳,几只水禽躲在它们的影子里,“春江水暖鸭先知”,想来这些水禽已感知了春的讯息,它们在告诉一湖水,也在告诉严寒中一湖凋零的植物。
沿着湖边栈道,细数一地寂寞中的植物,冬青、忍冬、栀子等植物一如平常的绿,弱弱的灯光下闪现出自己特有的光亮,它们呼应着丽景湖的波光、灯影,保持着一种矜持的姿态,任谁也赶不走它们。市声更多的是从树棵间传来,笙歌之声随着灯光飘动,大多时候要在丽景湖边的一隅稍作逗留,一个叫“古埂人类活动保护地”的碑亭是市声停留最久的地方。人类逐水而居,古派水养育了人类,我们的祖先在这里休养生息,留下了一方足以令人惊叹的活动空间。可以想见当时的派水两岸一定土地肥沃、水草丰满,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捕鱼捉虾,把一天天的生活布满在流逸的水声里,侧耳倾听,数千年前的市声和今天的市声交融在一起,即便仔细分辨也不知谁的声音更大。
真的希望自己是夜风中丽景湖畔唯一的徜徉者,这样可以拿出所有的心境打量和梳理水的美丽、树的安宁、灯的平和。或许是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人,他们或徜徉或伫立,把目光投进湖水里、揉进灯光里,久久地不愿离去。当然也有三两对恋人执手而行,他们的爱情在冬夜里显得格外清纯。此时,远处《梁祝》优美的曲调随风送来,一种凄婉的美布满了湖的周边。雪霁后的月光挥动着自己的清辉,在湖光、灯光中拿捏得特别准确,没有做作、没有粉饰,是月从湖水中出浴,还是湖从月色里走出,已经难以分清了。我决定在斯时斯景里流连段时间,把心装满了再回去。
卸去铅华的丽景湖回归了本质的美,冬夜里最能看清她最动人的面目,方圆不过百亩的湖面,曾是口古老的塘口——古埂塘。当人们发现她的丽质后,稍作打扮,她就成了一个十足的美人,丽景湖畔如今坐落了许许多多和湖光水色对应的建筑,而竹雨轩却成了夜晚丽景湖又一美丽的去处。它的主人是小城有些名气的书画家,他用艺术家独特的目光,把竹雨轩安放在丽景湖的景色里。在竹雨轩露天平台上,放眼丽景湖,春有春的流连,秋有秋的景色,但吸引我的还是冬夜里的安静和平和,一杯香茗在手,和竹雨轩的主人谈诗论画,就着寒风吹动的风景,如果再有几片雪花刮来,几乎就进入了仙境。
夜已深了,我的归意还迟迟没来,城市的灯火开始稀疏,丽景湖的景观灯已没有几盏,此时的丽景湖似乎悄悄地灵动了一下,水禽在水面缓缓地游动,沉入水底的鱼也开始活动身体,我分明听到了一声声耳语般的对话,是来自古老的派水,还是来自清辉荡漾的月光?我想插上几句,耳际却是一段细波推动残荷、薄冰、细柳、古埂、炊烟、淡月的声音。
关于冬夜的散文4:冬夜好读书
文/胡之胡
我最近很爱学习,我就是活到老学到老那种人,我建议大家向我学习。
我现在郑重向你们传授我的读书方法,不收费:第一步脱掉衣服,第二部钻进被窝,第三步抄起一本书。我有两个深切的体会:躺着看书能锻练臂力,我的肱二头肌至今迷人;躺着看书有助于睡眠,对那些长期失眠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我总结了平躺读书的三种基本姿势。射箭式,也就是把书高高举起,类似引弓待发,臂力差的人慎用此式,弄残了胳膊养成了豆眼都不要找我算帐。卧蚕式,将身体弯成蚕状,书放在枕边;要经常左右交替,也就是说,看左边的书页向右卧倒,看右边的书页向左卧倒,这样不容易变成斜眼。如果有个现场直播,你可以看到我忙得不亦乐乎,不了解真相的人很可能认为我是在做某种健美体操。第三种姿势需要专业设备,诸如一个简易的书架或者有着牺牲精神的某人的脊背。如果你对此很感兴趣想迫切了解,需要向我支付一定的费用,价格面议,圣诞节元旦期间五折优惠。
关于读书助眠的事情,我还有所补充。就像昨天晚上,我运用上述姿势读一本散文集,在短短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我就进入了史无前例的优睡状态,凌晨三点醒来,这本散文集竟然被扔到了地上,我心疼地捡起来,借着淡淡的月光看到封面上赫然印着两个大字:锦衣。在此,我代表所有失眠的人向这本书的作者表达深深的敬意。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在治疗失眠方面,可以把《锦衣》开成药方,这是医学领域一个伟大的发现,在此之前,汗青、烟子之流仅仅发现了这本书的助泻功能。
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渴望睡眠,有人认为我提前进入老年期,这种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家有着优秀的睡眠传统,这要感谢我的父亲。我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迷糊,也就是说,刚刚还跟你眉开眼笑,在不到五秒钟的时间里,他就能陷入睡眠状态,这绝非一日之功。我从小就有这种超人的能力,据父辈们回忆,他们经常在路边、井边、玉米地找到我,叫也叫不醒,夹在腋下扔到大炕上继续睡。所以,我醒来的时候经常发现自己做着梦就走了好几里路,会经常怀疑自己有神奇的魔力。
那时候,我是村里人人喜欢的小胖子,只要我一上街,就会有很多娘们或爷们过来要抱我抚摸我,被抚摸数分钟之后才可以走掉。
有一次我给奶奶送水饺,一个绿色的包袱提着,包袱里面是一个美丽的瓷碗盛着热腾腾的水饺。我们家离奶奶家其实并不远,也就一二百米的样子,但是我前前后后花了有半个小时。去的时候,我要穿过无数等待抚摸的脏手掌,有些讨厌的人还要在我的鼻子上刮个没完,个别老娘们还要“打丫瓜”,也就是揪着小鸡鸡甩两下。我就吐唾沫,让他们回家打自己男人的丫瓜,于是一片哄笑。从奶奶家返回,那帮人还守在原路,还要打丫瓜,我就烦了,拿包袱打他们。他们发出淫荡的笑声,怂恿我说:“你这样打不好玩,你向墙上打,像放爆竹一样。”我就向墙上一甩,果然很响。回家后妈妈打开包袱大惊失色,我笑咪咪说:响!
那时候我还没上育红班(幼儿园),大概三四岁的样子,还穿着开裆裤。
回到最初的话题,我躺在床上看书的时候,我就能回到童年,一只手拿着小尿桶——一根长杆,头上一个小号的圆柱体——一只手拿着铲子,拾遍了街头巷尾。小尿桶拾满了,两只手依然是这种姿态,躺在树荫下睡着了,有时手还可能放在尿桶里。我觉得拾鸡屎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情,正像读书一样,有人很高雅地给它起名叫“艺海拾贝”。当然,除了拾鸡屎,我还可能出现在随便哪个人家的锅台下,拼命去拉一个大风匣。这个大风匣我的老家至今还有,相当于鼓风机,这很好玩。如果读书像拾鸡屎,那么写字就像拉风匣。我现在正在拉风匣,锅里蒸着地瓜、粑粑(玉米饼子),锅底炖着新鲜的带鱼。有时我会拉得很累,就睡着了,被那个回家的人扛在肩上或夹在腋下,送回我们家。
我拉完风匣了,大铁锅冒着鲜带鱼的香味,而你们此刻正在拾鸡屎。
关于冬夜的散文5:半窗明月乐读书
文/天一尘
冬夜,清冷寂静。月光莹莹如水,静静地洒落在窗上。夜空茫茫,一灯如豆,陪伴着孤单的我。
我喜欢在静谧的夜晚,沏上一杯普洱茶,放上两三朵白菊花,再捧一本心仪的书,安然地坐在书房里,看杯中轻烟袅袅,任芳香萦绕心怀,少了喧嚣和浮躁,多了安闲与自在,静静地潜心阅读。此时我才感觉到一个真正的、完全的自我释放了出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世界中,以书为伴,与书为友。
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世界,让我的日子过得很有意义,使我的人生走出迷茫,找到了方向。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凡是能找到的书籍,我都会废寝忘食,一一读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胃口慢慢大了起来,科学的、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历史的,不同类别的图书,只要是喜欢的,我都会购买和阅读。日复一日,家里的书渐渐堆成了山,有时想找本书,都不知从何下手。为了便于查找,我做了几个书柜,分类放置,还在电脑里建了档案。即便如此,家里还是放不下,很多书不得不放在书柜顶上,堆叠在一起。那些心怡的书,我把它们放在枕边、床边,每天睡前读上一篇小文,才能安心入睡。
读书让我认识了许多名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人生。在关于读书的问题上,我最喜欢最欣赏的是于谦,他在《观书》一诗中写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他独特而透彻的见解令我佩服不已。看来于谦是个真正善于读书的人,不然怎么做得了救国宰相呢?
我经常暗暗地问自己,人这一生,到底要读多少书才算够?古今中外的经典书籍,浩如烟海,穷其一生,也不过略窥冰山一角。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会不断慨叹人生苦短,岁月蹉跎。
读书让我精神愉悦,这种幸福是钱财所不能及的。我觉得,读书不仅仅是为了阅读的快乐和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如果只学习了一些书本上空洞的理论,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那读再多的书也是一堆废纸。一要读,二要用,把书读活,才是真正理解了读书的含义。
以书为友,让我感到幸福、快乐、充实;以书为友,让我不再孤单,不再寂寞,不再迷惘。
夜深了,半窗明月为伴。坐拥书城,手捧香茗,一丝幸福和喜悦,渐渐溢满心田。
关于冬夜的散文6:冬夜抒怀
文/袁芳
冬天傍晚,夜幕已降临,月亮早早地就爬上了天空。望见窗外星星、月亮、路灯、霓虹灯相互辉映,我突然有个强烈冲动:去室外活动,去公园的湖边感受这个季节。
隆冬的公园,寒气逼人。夜色如水般漫过整个城市,夜雾迷蒙润湿了休憩的树叶。大部分的树木常青依然,虽然有些树木在风的摧残下退去了叶儿,但他们的枝桠倔强地伸向天空,在霜雪凛冽中昭示生命的存在。夜幕下的湖边,虽寒风阵阵,但并不寂寞,三三两两散步的人不时擦肩而过,小道旁的长椅上年轻的恋人窃窃私语,偶尔会有只小狗从你的脚边窜过,静静的树林,潺潺的湖水构成了冬日美丽夜景。
公园的路像彩色的丝带,时而在树林中穿过,时而在湖边缠绕,蜿蜒绵长。我沿着公园的亲水台慢慢的走过,湖周边的各色霓虹灯倒映在静静的湖水里,明净的湖水复制再造了又一楼台夜景,水上水里、远近高低美景纷呈,目不暇接。风儿毫不客气的,吹得树枝摆动,吹得远处变得朦胧了。豪放不羁的苏轼写出了“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千古名句,我猜想老先生是为了留住夜晚美景,才急急的点亮烛台。这个清辉罩染的夜里,突然心生一点点的牵挂,如此美景让我纠结着用什么办法留住呢?
所有的章节都是留在湖水的中央,所有的诗韵都写在了已飘落树叶的枝头,所有的音符都挂满了冷冷的风梢,所有的语言成了此刻的沉默。站在湖边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一切。此刻,谁会想起谁,谁又能想起谁,冷风吹皱了湖水,心生的一丝牵挂也随着湖水荡漾。
我喜欢这个季节,更喜欢这个季节的夜晚带给我那种静谧。
关于冬夜的散文7:当月醒了 天晴了
文/动漫娃娃
冬夜漫漫,街院深深,寂无聊声,风铃帘栊,轻柔漫抚飘摇的心绪,疏影渐幽。卷帘遥望,一弯圆月暇睿,涌上楼顶,月上鸿基隐去边际朦胧了簌簌落尽的婉约情愫,一抹太阳被圆的黑影遮住,惊现天暗,瞬美无极。轻盈的月影,掠过窗棂,回眸之间,暗斑已满庭,萦回片片记忆揽入脑海中,漾起点点涟漪。满载着许愿的天灯飘向蓬莱仙境的月宫,画壁呈现一线前世与未来的宝镜影像。
幕悬日蚀,凄静凄静,月亮隐墨勾皴影子点染记忆,飘飘洒洒白雪般飞絮幽幽远去,远成咫尺天涯的寂寞光影,且看,山巅之上,谁为书生画壁追舞梦里花间嗜血长鸣?冷暖相随,悲欢同泪,心怀一个个奇幻旖旎美妙销魂的甜梦。晓风凉夜,谁参悟得道摒弃了尘世间荼蘼的栖枕幻境?繁星点点,放眼尘世、浩浩风烟,人只是沧海一粟,明灭于远山近水之间。
日谧月人,凝笔凭思,依依画笺上晕染着一季微薄的绯色,袖盈露华。爱情还能在花瓣上摇曳,如诗如画,灿若云霞,芳馨流远。不见月亮无感煦,谁的倩影引泪垂?清泠着佛语里的缕缕月垠,幽香袅袅,月朦胧人朦胧。“心中还有你,我怎么成得了佛”。山贼、书生、仆人,对应的就是恶念、执念和善念。孟龙潭是恶、朱孝廉是执、后夏是善。那红尘琐碎?玄日照忧容,几多伤事,几度遐思。
一帘隐晦,几点絮痕,知有悟禅修佛解语,“幻由心生”一绛露珠,簌簌地酝透微薄的春季,落染一片飘渺之域,今夜,撷一缕灰飞烟灭的馨香入眠,掬一脉心结终解的月色入梦,凝眸间,枕着功德圆满轻盈的花瓣,泠泠梦境中菩萨轻涟起一帘意念随风而散的清幽?诉说着视梦幽幽的日蚀,诉说着佛禅万古不变的精神。
画中落景,大师且从容, 仙女,姑姑,亦随幻梦而霖,时光的卷轴,细细地描摹着一段历练和磨难。如水的年华,无欲无求、无色无相,书生朱孝廉和芍药,孔雀明王和不动明王,前尘梦里一卷素雅的爱情故事尘缘画,朦胧间迷离了眼眸深处一片悟禅修佛故事缱缱绻绻。法无定法,大道无形,潇然洒然,杯酒祭月,快然自适,顿然开悟当下,祭地祭天祭日明。
搁浅心迹,月韵迭起,一身蓝绿色的装扮,你想到了什么?孔雀?停泊在仙境烟雨深处一片温婉柔情里,我将无边细雨中千丝万缕的轻薄烟云婉娩折起,描摹两位明王在壁画为界修行在紫烟伞下,轻轻为你抛开二十四桥下的一帘杂念,修得圆满。“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尘世虚幻,过眼烟云,人生的苦难在于迷,人生的意境也在于幻,什么都知道了,便了然无趣。
月晕流年,砚疏笔老,姹紫嫣红中,满笺的画壁锦字,已落成一纸轻澜的感触,佛法高深,卷帘试问,那千年之前待月而归的人是否会踏尘而来,为我搦管度曲解参透?不见月莹无感煦,谁的倩影引泪垂?飒飒松鸣伴幽曲,以何诉怨于轻软流香的情恋?一群很美的人幻化为几许涉云飘去,闲云缕缕,在很美的景色中彼岸凝眸。
拈花一笑,眷眷红尘, 清若碧泓,只一挥手间,都付世间七情绵长。芍药的淡然,牡丹的可爱,朱孝廉的大义,后夏的单纯,云梅的隐忍,孟龙潭的大男子主义。丁香的小女人,武士的不悔,姑姑的霸道,还有最最好玩的翠竹。纵横交错的心陌中轻轻挽起一瞥温情,种在画壁深处,睿化为一抹淡淡的思馥,流逝的记忆须臾间镌刻成永恒的执着。
月衣疏影,千般缠绵,万种柔情,皆倾心于此,与君共赴一场画壁倥偬的记忆盛宴,姑姑最后潇洒的离开真的很美。和尚看到三人成烟般飘散真的也很美。一身白衣的朱孝廉也是真的很美。冬去春回,三生石上铭刻人生轮回,笔尖潺潺流淌着你今生的足迹,千滴白露落成一朵莲花,我端坐如云,微笑的眸子想像日照一握月影时的幻境……
袅袅寒风,散若云烟,红尘之中,日月携手相遇,夜幕孤影倚日圆,月耀恋人只是一瞬的美丽传奇,痴守着一生寂寞,临别依渐行渐远,追溯一个没有阻隔的轮回中去,何以洒尘?人生如梦,五蕴皆空,那红尘琐碎何以为生?不去纠缠前生后世的因果,美丽的月亮都湮失变成日下孤影,…… 双手合十,虔诚梵唱,“怕爱了找苦恼,怕不爱睡不着。”当月醒了。天晴了,如何再飘渺?
关于冬夜的散文8:冬日里的阳光
文/李亮
冬夜九点,寒风凛冽,冷雨袭人,路上几乎没什么行人和车辆。女人独自一人骑车奔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心里还为那个刚刚在店里无理取闹的顾客而气恼,看看他那趾高气扬的模样,她恨不得冲上去甩两个耳光,然而她不能,反而还要赔着笑脸,只能把委屈和愤怒往肚里咽,因为“顾客是上帝”,她不能据理力争,这是她的工作操守和规定。
女人回到家,推开门一看,只见三岁的儿子坐在地板上哇哇大哭,客厅里一片狼藉,沙发、地板上到处都是扔下的玩具、空饼干袋,卫生间堆满了小山似的衣物……男人坐在电脑旁玩游戏,对这一切凌乱现状视而不见,女人觉得自己真的快要崩溃了!
女人默默无语,强打精神,动手忙碌起来。洗完衣服,收拾好房间,哄儿子入睡,不觉已是深夜。躺在床上,女人不禁悲从中来——工作的压力,家务的繁重,老公的淡漠与不体贴……这一切压得女人透不过气来。女人觉得身累心亦累,像一个极度疲惫的旅人,陷入了沼泽地,想前行却寸步难行;又像一个极度虚弱的病人,找不到一个宽厚的肩膀、一个温暖的怀抱来相依相靠。她的心灵既失落而又孤单,没有慰藉,没有共鸣,没有回应,这样的婚姻,还是她当初为之奋不顾身梦寐以求的吗?
一天,男人给女人打来电话,说电机碳刷坏了,他忙得抽不开身,让她去商店买一个送到他工作的地方。男人是搞水电安装的,女人以前从未见过他工作时的样子。当她爬上五楼,看到屋内堆满了砖头、沙、渣土,男人拿着笨重的电钻正往墙上钻孔,粉碎的水泥、砖头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男人的头上、衣服上蒙上厚厚的灰尘,用“灰头土脸”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整个面部只看到两颗眼珠在转动……那一刻,女人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她似乎一下子理解了男人,原谅了他一下班就玩电脑、对家务从不插手的种种不是——他的工作太辛苦,回到温暖的家里当然需要放松放松。见男人只穿一件秋衣和羊毛衫,女人便问:“不冷么?”男人笑着说:“不冷,热得很。”新装修的房子四面透风,窗户没上玻璃,冬日的寒风灌进来,寒意浸骨,才站了半小时,女人便冻得瑟瑟发抖。女人站在男人旁边,边看他做事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帮他打一下下手。他让她帮忙递尖嘴钳,她却拿成老虎钳;他让她帮忙在墙上钉钉,她一下钉偏了,结果钉到自己的大姆指,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慌忙奔过来,急急地说:“没伤到手吧?还是我来吧,你在旁边休息。”他心疼的话语让她心头一暖。他笑她笨,她不服,说像你这样的人,老爱说人,谁愿意做你徒弟?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最可耻。若换你做我的工作,我俩比试试看,看谁厉害些?就这样,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仿佛又回到他们从前的快乐时光。
是啊,夫妻之间需要交流、沟通、理解、包容。女人抱怨男人结婚前和结婚后大不一样,其实是生活的重心不同了。婚前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男人一颗心都在女人身上。而婚后,男人需挣钱养家糊口,自然要收起那颗浪漫多情的心,为两个人的美好生活而打拼。男人说:“我在外这么辛苦,就是要给你们娘俩一个幸福的家。”男人朴实坚定的话语,让女人再次感受到了幸福的味道。经历十多年柴米油盐日子的洗礼,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会回归平淡,在平淡之中寻得那一份幸福的感觉。原来,爱一直都在,就像冬日的阳光,虽然没有了夏日里的热烈,但照在身上依旧温暖入心。
关于冬夜的散文9:粥香伴读
文/林颐
冬夜漫漫,打发时间最好的办法,便是读书。躲在被窝里,枕着书香入梦,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太过惬意,总让我早早地进了梦乡,徒然浪费掉许多好时光。不如,端坐书桌前,一字一句地细细品味,尚可以摘录一些好句或者评点数语。妙哉!
坐得久了,觉得冷。地板的凉气隔着毛拖鞋钻进了脚底,侵入了肌肤,连手中的笔都险些握不住了,寒冷又常常让人觉得肠胃空虚饥饿难耐,所谓的“饥寒交迫”。于是,我起身,独自进了厨房,撒一把粳米入锅,淘洗干净,加入几颗红枣,些许米仁,先大火煮开,然后改成文火,任由它慢慢地熬上半个钟头。
沙锅在灶上蹲着的当儿,捡一本爱看的书,随意地翻。最好是随笔,比如清朝金缨的这本《格言联璧》。我喜欢他的笔墨,内敛、聪慧、幽默、入骨三分,思想不强加于你,读着不累看着舒心,自然而然地引你与其共鸣,让你身心愉悦。这一句我尤其喜爱:“无言以息谤,不争而止怨。”犹如僧人受洗一般,猛然间,醍醐灌顶,驱散了烦恼忧愁,减缓了对功名利禄的奢望。世事的喧嚣与我不再相干,轻轻地拂去心头的灰尘,心便如明镜一般,何处惹尘埃?
读书的时间段里,沙锅兀自稳稳坐在灶台上,渐渐地,香气渐浓,丝丝缕缕散漫在室内。粥已经熬好了吧?扑鼻的清香。拿一口青瓷花碗盛上小半碗粥,一碟香菜、半块腐乳,作为佐粥的小点,最好不过。这几样东西十分普通,然而均是营养佳品,当夜宵吃大约不会增高血脂、血糖和血压,且有利于滋阴强身。实在是利莫大焉!青瓷碗冒着热气,第一口入嘴,微烫之后,清香甘滑,全部的味蕾都在刹那复活。窗外北风呼啸,而窗内却暖意融融。
想起诗人陆游曾写下《食粥》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晚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抚书暗想,陆游必也是边喝粥边读书,方才得了灵感写下如此妙句的吧?粥是好粥,书是好书。熬粥、读书,在冬夜宁静的氛围里,做了两件喜欢的事,使脾胃与大脑同时“进补”,实在是人生最大乐趣。
关于冬夜的散文10:冬夜,寂静开花
文/七色风儿
过了立冬了,冬天就到了,好像是一位从不预约的故友,该来就来了。北方的冬天,干燥无雨,风倒是从北方的北方吹来,冷嗖嗖的,还没有刺骨的感觉,刺骨的寒风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袭来,预料之中。每个冬天就会特别的冷,而去忘记前一个冬天的冷。前一个冬天,多少年前的冬天,会和一个朋友聊天,送她出家门,而站在门外的寒风里,一直说不停,而现在再也找不到可以这样聊天的朋友了,因为自己的秘密无从和别人分享,更不愿去分享别人的事情,所以聊天也就是客套,寒暄,聊时装,天气,大家共知的那点新闻,或者八卦那点别人有着瑕疵的隐私。谁也走不进谁的心里,微笑着,把自己藏起来,女人们优雅转身,风情万种,北风吹走了那点包装下的温暖。不能责怪谁,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你微笑,我也微笑,我们笑的都很美,就组成了我们美丽的生活,可都又在微笑中感觉孤独,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
初冬的阳光黄的让人入梦,金灿灿的,仿佛用手一扯就是一缕黄色的丝锦一般。抬头看着越来越长的阳光,拉的影子很长,而光芒的时间越来越短,真想把阳光都收起来藏在房子里,无论何时在那房子里都暖如阳春三月,那永远都是暖气比不了的暖和光亮。我怕冷,就像怕蛇一样,蛇是断然可以不去看的,而冬天的冷是要一点一点的挨的,躲是不能躲得过的。买了新房子,有地温,听了高兴好一阵子,可我也不能像蛇一样就冬眠在房子里吧,冷还是照常的来,我只有去御寒,早晨起来跑步,晚上也会运动一会儿,就驱赶了很多寒意,可发现自己也很懒惰,宁可躺在床上静静的看书,也不想去锻炼身体。这种办法说服不了自己,只好再想一种办法,比如跑步可以消耗身体力的脂肪,又开始做起了以健身为目的运动。每天晚上做个简单的面膜,让自己不那么很早的窝在床上,倒是有一定的效果。可我这个人又是很小性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又和自己别扭起来了,计划改变,躺在床上胡思乱想,我是个彻底的小女人,很多时候说起话来还尖酸刻薄,想改变都很难。所以就不会容许别人在感情上一丁点的欺骗,朋友骗我,我一笑而止,决不去追究,只是从此不再是朋友。如果我爱的人骗我,我会记恨,并且很深,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在这种事情上特别较劲,没有快乐可言。郁闷中就生病,生病了还生气,别人的劝告根本无济于事,我只有自己打开心结才会好,后来我才发现自己给自己开药方特别灵。让自己安静,让心找到一个归宿,静静的让自己的心开花,才会由里至外的舒畅。
现在窗外的月光特别的白,夜空深的无底,就是一个半圆的月亮悬挂在空中,但透着冷,光芒很冷,侵入骨髓的冷。周末的也都很随意的浪费,明天不用早起,不用赶着上班,所以每个周末的晚上都很安静的听着自己的心,让躁动和不安在静如水的月光,慢慢开花,由此给灵魂一次洗礼,深夜里把自己从身体里拽出来,好好看看自己,好好爱自己,我就是一个寂静的人,寂静的听见月光扫窗的声音,不信?自己静静的听听,听见自己心里开出了安静的一朵白莲。不管这个时候你会想起谁,都会记得微笑里的真诚与惦念。
我习惯睡前把自己心灵的尘埃清扫一遍,好像一个手持拂尘擦拭佛像的虔诚人,我本不信宗教,但我相信自己对自己洗涤,寂静的开花,听见破土而出的声音,该去的去吧,该来的自然也阻挡不了。冬夜很安静,直到月亮的寒光射入了眼睛,才看清楚月亮里安静的花。你也会听见寂静的花开的,爱好自己,快乐生活。
关于冬夜的散文11:清远的更声
文/宫凤华
在寂静的冬夜,来自岁月和心灵深处的更声,总是雾岚般地把我淹没,总是浆果一样悬挂在我记忆的枝头上。
冬天的乡村,没有太阳的日子,奇冷。一俟天黑,村里人撂下晚饭碗,就听到村头打更的老汉敲着铜锣“哐——哐——”的打更声。他每走几步便用力敲一下手中的大锣,边敲边喊:“各家各户,门窗关好,火烛当心哟——”尾音拖得长长的,在暗夜凝滞的空气里震颤,凄厉地擦过人的心头。那激越的更声飘过岑寂空旷的田野、飘过高高矮矮的屋脊,回荡在小村夜空,缓慢、飘渺、苍凉。
一年四季,惟冬天打更。打更的一般宿在大队部里的穰草地铺上。到更点时,他便一手提着黑黝黝的马灯,一手拧着锃亮的铜锣,步履蹒跚地穿行于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
倘若雨天,那路上粘稠稠的,像糯米粥,打更的长套鞋上满是乌黑的泥,像爬了好多泥鳅。上半夜一般喊“火烛当心噢——”下半夜则喊“平安无事喏——”每隔百米左右敲一回锣,直敲得人沉沉睡去。在梦呓中,依稀听到一两声悠远的更声,有时也被一阵阵犬吠声淹没。下雪天,打更的顶着簌簌雪花,提着迷离的马灯,出没在深巷小弄里。雪花给他披了一层银银的白。他的雷锋帽上、眉毛上、袖口上、裤管里沾满粉面似的雪,在严冬的雪夜里,如一个深山里的怪兽。
晴朗的冬夜,没有风,月亮早早地蹲上榆树梢。我们搁下晚饭碗,兔样窜出来,三五成群地来到大队部,等着打更的。冬夜的乡村极其静美,如一幅清简的素描。树枝皆如铁质剪影,把湛蓝的天空和银铂的地面切割成无数诡谲的几何形体。高低错落的墙角投下的暗影如被风卷起的电影屏幕。冬夜里的一帧帧黑白照片,染着岁月的底色,透着乡村的恬淡和平和,渗着乡村的温馨和质朴。
我们跟打更的跑东跑西,一路上嘻嘻哈哈吵吵嚷嚷好不快活。他戴着发黄的雷锋帽,套着露絮的大棉袄,黑暗中,像一只体形臃肿的猩猩。我们一齐吆喝,惹得狗们狂叫,惊得屋檐下夜宿的麻雀扑拉拉乱飞。
那贫穷而寂寥的冬夜,是咣咣的更声抚慰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变得柔软。当静谧的夜晚取代了白昼的喧嚣,当现实中的功名利禄退位给了精神上的修复整饬,那激越深沉的更声又分明给人一种谦逊勤勉、淡泊名利、自省自尊的清醒与思辨。
现在,村里都装上了路灯,以前的泥泞土路都浇成光洁的水泥路,村口甚至还装上摄像头。家家都装上牢固的铁门。高门深院,挡着如水的月色,挡着稀疏的鸡鸣犬吠,挡着不设防的淳朴岁月。那古老的更声给我们带来久违的温暖和感动。那遥远的更声凝聚着恒远的乡村情感,渗透着农耕时代的精神气质,镌刻着饥馑年代祖辈们灵魂深处的呐喊和渴望。
我时时站在村庄清凉的屋檐下四处张望,四下谛听,我依稀听到河坎上裸露的树桩发出的呢喃,恍惚间,那远去的更声,那雪地里的打更人,带着岁月的风尘,月光一样,洒在我心灵的湖面上。
关于冬夜的散文12:雪夜
文/王会娟
在这个寂静的冬夜,雪花飘然而至,它飘落到我的窗前,似乎在向我低诉着什么。屋内暖融融的,听完故事,女儿迫不及待地拉着我出门看雪。
街巷寂静,行人步履匆忙,街灯下的雪花似窈窕淑女轻摇着、旋转着、坠落着,在天幕上划落着美丽的轨迹。女儿像一只欢快的麻雀叽叽喳喳地跟我讲述她对雪的喜欢,记忆中,她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雪。
在这样美丽的雪夜,你是独自伤怀还是推窗看景?是踯躅山巅还是抚一抚青苔上的白雪?小心地踏雪前行,不远处,有人也像我一样在欣赏着雪景,漫步雪中,似乎还在浅唱低吟。是啊,如果能在这个飘雪的日子里写下一首美丽的诗或是闲雅地抚着琴,为雪奏上一曲,该有多好啊!可惜我不是诗人,也不是什么琴师,不然飘飞的白雪一定会开启我思维和灵感的闸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时,我能感受到古人的心境。邀友来聚,小酌几杯,沐浴着雪天独有的清爽空气,边品酒边赏雪,一定是件很美妙的事。在这样的雪夜,有谁会风雪夜归,客至门下,轻叩如钟呢?
在雪夜里,总能想起小时候。那时候的雪夜很漫长,总是能燃起像当年火盆里红红的炭火一样的亲情。那时候老家人过冬天,不管门外雪深几尺,一家老小总是日复一日地坐在家中,围着炉子剥花生,父亲总爱就着火盆抽着旱烟或嚼着花生米喝上几杯白酒,而我则总是缠着堂哥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们一大家子十几口人住在一起,日子热闹、祥和。
而眼下的雪,犹如盛开的丁香花,它的清冷安抚了人们躁动的心,它的洁白,是这一年的岁月漂洗过后的颜色。等到初晴,雪将会把这世间渲染得更加艳丽。
我喜欢生命里单纯的盼望和感动,喜欢雪夜带来的感悟和怀念。雪花伴着风,像是自然明朗的召唤,透过阴霾的云雾,震撼着斑斓的人生,一场瑞雪过后,等待的是下一个春华秋实。
关于冬夜的散文13:冬夜
文/青鸟ldy
老北风搓着冷雨的缠绵,雪又将这份缠绵凝固。在那凝固的滑板上均匀地、一层又一层地铺上六角花瓣,我坐在火钵前,伸长瘦弱的手,手掌罩在火苗上,背脊依然象遭泼凉水一样难受。毕竟穿得太单薄了,我不能钻被子,我还得等父母亲回家。我听着门外簌簌雪落的声音,听着树枝摇坠冰棱,犹如环佩叮咚的交响,渐渐进入朦胧,突然,我闻到一股焦臭味,惊醒,顿觉额头微痛,摸摸额前发丝,烫成了一个个小疙瘩。
我给火添上一根柴,起身来到床前看弟弟们睡得怎样,见他们躺在被窝里安宁酣睡的模样,我放心回到火钵前,正欲坐下,忽然弟弟们睡的房里前窗砰地一响,我的心提到了喉咙里,继而复归平静。我屁股刚沾凳,那窗口又呯呯响了两下,我的心跳到了口里。并非我怕鬼,而是我家茅房很独,前后左右百米内没有人家,若来了贼,我一个十二岁小孩怎么对付得了?我颤抖着捡起一根木棍,壮着胆子喊道:谁?
门关着,门外,老北风吹雪,簌簌有声;树枝摇坠冰棱,犹如环佩叮咚交响。此刻,越恐惧就越怀念祖母,祖母不到北京,就会陪着我坐,讲故事,那该多开心。如果,村口狗叫了,同样有说不出的高兴。狗一叫,妈妈回家了,带弟弟的任务就交给了妈妈,我也可以睡个安心觉了。我心里开始骂卷缩在火旁的猫,且拿起一根树枝抽打他,不是它偷腥,祖母就不会刀砍了脚,没砍脚,祖母就不会去北京姑妈家。狗也是,天气太冷,也躲到窝里睡觉去了吧。倒是那揪心的窗口,我胡思乱想时倒也安静,我终于能坐了。真也是,满心惊惧刚平和,那木格窗户又被什么东西撞了三下,甚至听到窗纸被撞破的撕裂声。我不敢开门,更不敢出门,听大人们说,为防坏人的袭击,开窗开门都要不正面,把身子猫在门窗后,再趁人不备,先发制人。大人的经验今晚派用场了,我爬上床,再从床上爬到书桌,小心翼翼打开木格窗,窗刚开一条缝,一个黑色的东西滚了进来。
昏黄的煤油灯下,我看清了那团黑色的东西原是一只小鸟。又长又尖的嘴,浑身麻色,父亲说过,这是鱼鸢。它靠食鱼为生,我经常看到它在河边浅水里迈着悠闲的步履,脖子一伸一缩,时而长嘴扎进水里,没扎着鱼崽虾米,就脖子甩几甩,左顾右盼寻找小鱼群,一旦发现猎物,又迈着悠闲的步履摸过去,捕捉到了鱼虾扬起脖子吞了下去,完了,长嘴在水上划两下,似乎是擦脸。它是很怕人的,人离它四五十米远就选择飞之大吉。
今夜,它竟然撞到人的屋里来了,真奇怪。它滚到书桌上,啪嗒着翅膀想飞起来,怎么也飞不起。当我发现撞窗户的响声不是坏人而是小鸟时,简直乐坏了。一切恐惧烟消云散,我关好窗户,捧起已冻僵的鸟儿,来到火边坐下,小鸟的眼睛开始滴溜溜地转着,开始扇动翅膀飞起来,飞得不高,也不远,飞了两米来远就落在堂屋里堆放的棉花树上。不一会儿,它满屋飞着,有时还飞到火旁我坐的长凳子上,脑袋一歪一歪,根本不害怕你弄死它,它让你有一种相遇老朋友的感觉。
今夜怪事多了,那时,我不懂鸟何解会撞到屋里来,这是第一奇怪,我还有一个经验,自己开始打瞌睡是当是妈妈回来的子夜了,怪的是村口没有狗叫,怪的是父亲也没有回家。以晚,他们都会在十一点左右回家,可今晚渺无音讯。我依然坐在火钵前,伸出瘦弱的小手手掌罩在金黄的火焰上,听老北风吹雪簌簌有声;树枝摇坠冰棱犹如环佩叮咚交响。不,在这寒冷孤独的冬夜里,是在渴望幼小心灵的归宿,是在谛听那门外凝固的滑板上传递亲人归家的信息。
柴门闻汪旺,风雪夜归人。村口的狗狗终于叫了,我赶紧进厨房拿起一个烧成黑色的铝制水壶,盛满水,挂在从堂屋横梁上悬下的一个铁钩上,然后拉动栓紧铁钩的绳子,让水壶定位在火的中央。很快,门外凝固的滑板上传来人滑动的脚步声,且不是一个,妈妈回来了,爸爸也回来了,我喜出望外,忘乎所以,拔腿去开门,不料,脚跘着燃烧的树枝,火星四溅,不但烧坏了一条新裤子,还把脚烙了个大泡。我开开门,恨不得扑进妈妈的怀里,可我没敢扑,且惊惧地往后退,退到长凳旁拿起木棍。
他们不是父母亲,来者三人。前面的虽然焦愁清瘦,个儿很高,隐约着军人的英武与刚毅。雪花飘在他的头上籍头发为钢筋,体温为搅拌,头顶打磨出根根银针,是在猛扎自己心房的银针,我从后面两个带枪的矮个子看出来。银针头弯下腰对我说,他是我大舅父,我摇摇头,大舅父虽然未见过面,但听母亲聊过,也看到过他的照片,他是我的偶像,他四八年就参了军,在他的笔下批过许多违法犯罪人的生死刑期,人称“铁面胡”,这么一个好人怎么被枪押送呢?但我又觉得与照片有点相像,我跑进房里,在抽屉里找照片,我照片还没有找出来,又听到那银针头叫一个人:风哥,我回来了。接着,又响起父亲的声音:回来也好,我也正忙着学习写小字呢。你姐也在写小字,看样子还没有回来。只有跃儿未睡,警惕性蛮高呢。银针头表扬得我不好意思走出房门,今儿个冬晚尽给我未知。
水鸟夜撞窗,大舅父回家比在外当官好,父母亲写小字,直到成人后才知道,它们在炼狱里寻找天堂,忠诚地忍受,默默地付出,艰难地探索。他们写的小字可结成书,他们享受了半辈子非人的改造,信仰没丝毫动摇过。就是那个冬夜,他们用微笑、用谢谢送走了两个带枪的人。我问大舅父他们是干什么的?鱼鸢息在我的肩上,大舅父坐在我的身边,望着已经冒气的壶水,说:小孩子家,管大人事干什么,说给你听你也不懂。你只要晓得大雪过后是晴天就好了。
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冬夜,鱼鸢的撞入,我收获了善良;大舅父的回乡,我收获了亲情饮水思源的凄凉与悲壮。那晚大舅父的话,时时在我举步维艰的关键出现:你只要晓得大雪过后是晴天就好了。人,为希望活着,为希望前行,为希望而充实智慧和勇气。鱼鸢在极寒寻求救命的时候,它发现了火,直撞窗棂。光和热始终眷顾熬过黑夜与严寒的生命。
关于冬夜的散文14:初冬夜饮
文/项顼
一连几天,皆是阴雨。这初冬的阴雨,全然没了秋时的愁苦,凉丝丝的没有一丁点的生气。如果你在这样的天气下,要找到火热的生活和人间温暖的话,唯有依偎在那明亮的火炉旁。
在很多年前,这样的初冬是带给我欢乐和梦想的,欢乐是一大家人,聚在火炉边上,一起快乐地吃饭,室外还是初冬的雨,虽然已是凉的,打在皮肤上却是温湿清润。那时父亲是饮酒的,每顿饭都喝一小杯,那酒和雨都是一样的清彻和甘洌,仿佛淋那冬雨也会醉,喝那酒也就暖和似。
今天的雨,还是这初冬,还是这初冬的雨,下得班来,并没赶路,而是和同事一道打车回家。那细细的冬雨,凉丝丝的打在皮肤上,那秋雨温湿的清润没了,到是不住的打了几个寒噤。冬天是真的来了,没有急切的盼望,也没有顽固的拒绝。是应该回去小饮一杯了。
前些天就生起炉火,室内很温暖。炒菜煮汤,那菜是一道平常的川味家常菜回锅肉,据说曾经有人组织十个厨师,用同样的材料和配料,同时制作,竟炒出十种不同味道的“回锅肉”,可见中国饮食讲究个性,还有就是厨师的个人心得和技艺。煮的那汤也平常,青菜煮豆腐,看上去到是一青二白,配上那通红油亮的回锅肉,开始一个人的晚餐。酒是朋友给的散装五粮白酒,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五谷调和,恰到好处,尤以酒味全面而驰名内外。
就在初冬的夜,一个人望着窗外那细绵绵的冬雨,就着炽烈的炉火,兀自的饮酒。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喝酒,朋友微醉,谈起往事,我开玩笑说,酒还真是个好东东,对醉酒的人,一瞬间,数千年的往事都会涌上心头。想到这里,也觉得好笑。世事变迁,想刚参加工作那阵,每天和朋友们在一起喝酒,并不回家,只任父亲一个人在家喝酒。转眼不经意间,如今竟是自己一个人喝酒。
于是,想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初冬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
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谁此凭栏干?”诗人写道的“淮阳多病偶求欢”的淮阳,指西汉时的汲黯。汲黯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数被外放。出任东海太守时,虽卧病不能视事,却能大治。后又拜为淮阳太守,他流着泪对汉武帝说:“臣尝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要求留在京师,但遭拒绝。汲黯后死于淮阳。“偶求欢”诗人愁思郁积,难以排遣,今夜只能借酒浇愁,以求得一时慰藉。语意沉痛,措辞婉转。“客袖侵霜与烛盘”,是写杜牧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值天寒岁暮之际,诗人秉烛夜饮,吊影形只,寂寞与悲凉由心而来。“霜”则尤显作者孤寒的境况。“客袖”已见思乡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可见在烛光下孤独自饮、幽思苦闷的诗人形象。“砌下梨花一堆雪”,诗人独斟独饮,难释忧解愁。
于是他罢酒辍饮,推窗而视,见那暮雪纷纷,树下的积雪象是洁白的梨花。幻情幻景。尤显诗人烛下独饮,孤寂不堪的。“明年谁此凭栏杆?”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时不知身在何处!辗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怀、仕途不遇的惆怅。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描绘着这样一种力量与诱惑的存在,力量与诱惑还浓缩成人类的一个经久不衰的情结,一个把人类对家园的热情被牵引至大营大居的乌托邦情结,这就是所谓乌有之乡。
于此时,已经微醉。在炉火上烧了几壶滚烫的水,放在浴缸里,让那烈焰般的酒精,浸到这冬夜的热雾中,把那冰冷的心情化为乌有。今年的冬天来得早,也来得冷。此文原作于2007年冬,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4年,人世间已经发生了无尽的变化。今年由于受2019年岁末出现的新冠疫情影响,近两年如今市面上显得比往年要冷清些许,连火红了好几年的楼市也仿佛遇见了初来的严冬。
关于冬夜的散文15:冬夜琐记
文/百合
初冬夜,静悄悄。
关上灯,推开阳台的门。
夜色笼罩着花园,大地一片安详。抬头望,一弯柔柔的新月挂在西天上,朦胧的月光让心情平添一分惆怅。突然想起那句“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霎时间便有一缕细密绵长,酸涩忧伤的情感渗透到心底。
此时此刻,还有谁,也会在仰望这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的月亮?
突然想起那个中秋夜的月亮。
午夜,你轻声地将我唤醒,为我披衣,拥着睡眼惺忪的我,来到窗前,于是,那一枚澄净明亮的圆月便永远印在了我的心上!
深邃、高远的天幕上,清澈洁净的圆月挂在中天。月光亮得通透,月华如水,普照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窗外,一株盛开的秋菊溶在银色的月晕里,更显冷傲;远处的垂柳婀娜地舞动着碧幽幽的影子,散发出丝丝落寞和凄凉;四周寂静得似能听见彼此心跳的声音。
夜,如此静美无尘;月,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人,似醒还梦,似梦还醒---
总是在这样的时刻,难以名状的情绪会蓦然在心中升起。刻骨的思念,失意的落寞、离别的哀伤……
边关月,海上月、江中月……,举头望明月,或有一种情义在凝望里愈来愈浓,或有一个身影在思念中渐行渐远……
月亮,这千古的精灵,目睹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却默默不语,用阴晴圆缺抚慰着天涯海角每一个流浪的灵魂!
那晚的月亮,静美无暇,月色无边……
关于冬夜的散文16:火屋冬夜
文/郑菊芳
在我们老家,房子分正屋、杂屋和灶屋。所谓正屋,就是居住的房子,杂屋,也称“用屋”,是用来搁置农具等杂物,灶屋,就是生柴火做饭煮猪食的房子。正屋,又分“行屋”和“火屋”,“行屋”其实就是主人的卧室,也称“里屋”,“火屋”就相当于客厅加餐厅。
火屋的摆设很特别,进门是一个有挡板的凳子,有靠有座,座位下面还有抽屉,我们当地叫“墙屏”。先祖发明这墙屏,足见其智慧:从使用角度,既挡住门外的寒风,又是一条板凳,座位底下的抽屉,收纳女人们做女红的针线盒等物件。从风水方面讲,进屋一目了然,财气外露,总归不妥,墙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风水上的难题。
外婆家墙屏的对面,是一个简易床铺。冬天的夜里,我们坐在墙屏上,就会站起来,凝视着墙屏上方的格子雕花,忍不住用手抚摸那些跃跃欲飞的小鸟,学鸟的叫声;一会儿又会从墙屏上踩到窗子下面的小长条板凳上。外婆家的窗子,每到冬天,都会贴上一种写满文字的透明薄纸。我们不认得那些文字,只感觉那些字看着漂亮舒服。长大以后,才知道那些透明的写满文字的薄纸,是宣纸,那些文字可能就是族谱。趁外公外婆不注意的时候,我们喜欢用手指沾点口水,偷偷地在那些薄纸上戳一下,一戳,就是一个小洞,然后对着小洞哈气。等到被发现的时候,外婆最多只是在我们的头上轻轻拍一下,而外公却会眉毛蹙着胡子翘起,瞪我们一眼,接着又“吭……吭”一阵咳嗽。外公的病已经很长时间了,外公不苟言笑,但很奇怪,我们虽然怕他,却总是喜欢往他家里跑。外公家比较富足,当年他用尽各种方法接济他的唯一的宝贝女儿——我的妈妈,包括经常接我们去他家玩,其实是让他的外孙们吃饱吃好一点。
在那样的冬夜,外公靠在床头,看他的外孙打闹,外婆用那个精致的木盒子,装有板栗和红薯干,放在火炉上的方桌上,我们有闹有吃,有说有笑。外婆有时还会用开水兑着红薯浸着的醪糟,给我们当饮料喝。寒夜里喝上这热乎乎的醪糟,酥温了全身。
那时候,总觉得在外婆家的冬夜特别短。还没有玩得尽兴,被外婆赶到床上的我们,又会在被子里你蹬我踢,扯着被子,互不相让,赢了的,“咯咯”地笑起来。昏暗的灯光下,笑声四溢,温暖满屋。
外婆,是我妈妈的继母,她不仅是慈母,更是笑意盈盈的好外婆。在外婆的火屋里,盛满了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包括温暖、甜蜜、愉悦、欢欣,还有那份难得的无忧无虑。
而我家的火屋相对于外公家的,就显得简陋一些。
早先,我们家没有墙屏,后来才做了一个新墙屏。初冬的夜晚,虽然寒风并不刺骨,嗖嗖的风会从窗子上塑料破口和门缝里钻出来,吹在身上,凉凉的。这个时候开始,火炉里就会添上了木炭开始烤火了。火炉上罩着一张方桌,弟弟与妹妹们在床铺上嬉闹。妈妈、姐姐还有我,围坐在方桌周围,搓麻绳。
搓麻绳,是为了纳鞋底所用。有计划的家庭,一定会在初冬就开始搓麻绳。那时候,我应该还是刚刚启蒙上学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妈妈、姐姐搓麻绳。搓好的麻绳悬挂在火炉上方的铁链子上,让其慢慢风干。
夜已深,家里的大黄狗乖乖地蜷缩在火炉旁边,微闭着眼睛,似睡非睡。弟弟妹妹们打闹辛苦了,也东倒西歪在床上,慢慢入睡。火炉里的木炭也快燃尽,妈妈说:“搓完手上的这一根,就睡吧!”我与姐姐早在等待母亲发出睡觉的命令。
待到麻绳完全干燥以后,时令已经进入深冬。我,姐姐,妈妈又要开始做布鞋了。
那时候,冬天经常下雪。室外寒风呼呼,室内人声唧唧。偶尔的,我做着做着,头不由自主往下沉,往下沉,支撑不住了,头猛一震,清醒片刻,又继续干活。
爸爸在城里上班,一个月回家休假一次。如果爸爸休假回来,妈妈、姐姐与我,照样在煤油灯下做女红。弟弟妹妹照样在床铺上打闹。这个时候,爸爸会用他那神奇的手指,做出什么兔子,小狗,老鹰,各种动物在墙壁上飞跑着。爸爸的孩儿们跑得累了,跑得一身暖和了,爸爸一声命令:“好啦,该睡觉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冬夜,我们如“小妇人”一般在做女红。很多时候,在吃完晚饭以后,我们围坐在火屋里的火炉边,听妈妈讲三国,讲隋唐演义,讲牛郎织女和田螺姑娘的故事。昏暗的煤油灯光,又给了我们一份神奇的想象。
印象中,家里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冬夜躺在床上的时候,望着墙壁上斑驳的影子,幻想天亮之后,真的有善良的田螺姑娘躲在某个不让人知晓的角落里,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帮你扫地挑水洗衣做饭。
岁月已老,外公外婆早已作古,父亲也在五年前走了,母亲年事已高,但长辈给予的那些温馨的片断,温暖我的一生。心灵深处贮藏这样一份带着爱的温暖,即使寒冬以后听不到布谷鸟的第一串歌声,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