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1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大节日,为大力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我们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物质遗产,让我园幼儿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了解三月三文化。引导幼儿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个人情操,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习俗。
2、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通过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体验节日的欢乐及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2日 9:00——10:00
三、活动地点
幼儿园大门前空地
四、活动主题
壮乡三月三歌飘满银海
五、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
六、活动准备
1、活动音乐
2、场地布置:长竹竿
七、活动过程
一、前期活动:建议家长在歌圩节期间带幼儿到“三月三”歌圩节对歌会、“三月三”庙会现场参与相关活动,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幼儿对壮乡“三月三”文化的感受。并制作一个绣球以便参加“五彩三月三”活动。
二、开展三月三歌圩节主题教学活动,教师向幼儿介绍歌圩节的由来及习俗,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1、主持人为幼儿讲解“壮族三月三”的来源、习俗,让幼儿了解“壮族三月三”。
2、大、中班级唱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体验壮乡民族文化。
3、大班级对歌游戏。大班幼儿分成男女两组,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对歌,感受壮族独具特色的节日气氛。
4、中、大班级跳竹竿舞。幼儿以班级为单位跳竹竿舞,用壮族特色舞蹈欢庆我们自己的节日。
5、收拾场地,活动结束。
6、小班幼儿抛绣球。
三、组织幼儿参与三月三民俗活动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了解“三月三”文化的来源。
四、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让幼儿了解五色糯米饭的制作活动。
五、请幼儿品尝五色糯米饭,让幼儿逐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过节的快乐。在品尝五色糯米饭中,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色彩鲜亮的糯米饭用快乐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到壮乡的民族风情。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2
活动目标
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传说》视频、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如粽叶、大米、线、剪刀等、五色线若干、香包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幼儿和同伴交流。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幼儿相互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故事:《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交流。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尝试和老师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我们一起学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老师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边放材料,边看边交流。“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制作龙舟
结合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龙舟的基本特征(幼儿也可自由讨论)。
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老师可以提前打印出来直接贴上)
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
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栓五色丝线、佩戴香包
小结: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端午节带来的乐趣和气息,一边体验一般感受。同时也将端午节的由来介绍告诉他们,让他们对端午节有个了解。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3
一、角色扮演区
1、我做爸爸、妈妈
2、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
二、美工制作区
1、漂亮的小相框
用涂色、添画、剪贴、印画、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2、送给妈妈的项链
大胆涂色,用按规律排序的方法设计项链。
3、创意美术:《自画像》
了解人物五官和脸形的不同,会用绘画的形式将它表现出来。
4、区域活动拼插建构区
学习用“一”字插、“L”形插、方形插、圆形括等方法拼插不同形状的相框。
三、音乐表现区
1、摇篮曲
感受摇篮曲轻柔、优美的特点,随音乐表现爸爸、妈妈抱娃娃的动作。
2、语言阅读区
我的好爸爸、好妈妈,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爸爸、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
3、益智游戏区
穿项链,按照大小、色彩等规律为妈妈穿项链。
4、谁的东西
学习区分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物品,尝试将物品进行分类。
四、集体活动
1、暖暖的爱(杜会)
2、爸爸、妈妈和我(语言)
3、认识早晨、晚上(科学)
4、摇篮曲(音乐)
5、爸爸的领带(美术)
6、文明礼仪:路上有个香蕉皮
五、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我给奶奶送红花
2、体育游戏:动物快递员
3、自主体育活动:见《自主体育活动参考表》
六、生活活动
1、提醒幼儿如厕后将衣服整理后,避免受凉。
2、午睡时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服并叠放整齐。
3、进餐时播放《我的好妈妈》、《我家有几口》、《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环境创设
1、和幼儿一起布置《我爱我家》主题墙,创设《我家的房子》、《我家有几口》等版块,通过图片欣赏、照片展示等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2、师幼共同布置“高高低低的房子”手工作品展,引发幼儿对自己家的房屋的关注。
3、布置“喜欢和你在一起”照片墙,引导幼儿欣赏、讲述与家人在一起的趣事。
八、家园共育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表现家庭成员间趣事的照片,指导幼儿讲述。
2、提醒家长在家中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家人减轻负担。
3、建议家长多与幼儿交流、多玩游戏,让幼儿充分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
九、活动区活动
1、我做爸爸、妈妈
2、材料准备:
3、角色扮演区
创设娃娃家,提供餐具、家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爸爸、妈妈、宝宝的典型物品,如妈妈的丝巾和高跟鞋、爸爸的剃须刀和领带、宝宝的奶瓶和玩具等。
4、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角色,模仿爸爸、妈妈做家务、哄宝宝等活动。
(2)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模仿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行为。例如:妈妈给宝宝做饭、喂饭、洗衣服,爸爸陪宝宝看书、玩玩具。
(3)指导幼儿想象模仿抱的动作,引导幼儿在哄、抱的过程中感受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4)游戏后,指导幼儿整理娃娃家中的物品,分类收拾好。
十、美工制作区
1、漂亮的小相框
2、材料准备:
不同形状的相框底板,彩笔、印章、皱纹纸、纽扣、谷物、火柴棒、小粘贴、树叶、树枝、溶胶等制作材料,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
3、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涂色、添画、剪贴、盖印章、粘贴等方式装饰相框。
(2)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相框的制作方法示意图,鼓励幼儿从颜色、形状、材料等方面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相框,请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相框,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与众不同的相框。
(4)在制作好的相框中贴上照片,投放到语言讲述区、主题墙、娃娃家等,引导幼儿自由讲述照片上的故事。
4、送给妈妈的项链
5、材料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棉签、颜料等,多种项链实物,“幼儿素质发展课程”——美术用纸第3页。
6、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尝试按不同的颜色、大小、形状设计、装饰项链。
(2)请幼儿观察实物项链,找一找项链的排列规律,启发幼儿选择一种或多种样式有序排列,为妈妈设计新式项链。
(3)指导幼儿选择妈妈喜欢的颜色涂色,为妈妈制作项链。张贴、展览幼儿的作品,请幼儿从绘画色彩、排列规律等方面评价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4
一、主题资料(3分)
要求主题突出、鲜明,健康向上,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资料充实,结构合理。
二、普通话(3分)
1、发音(1分):语音准确1分,较准确0.8分,基本准确0.5分,不准确不得分。
2、语速(1分):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0.1分。声音以最终一排能简便听清为标准,一排听不清扣0.1分,以此类推。
3、节奏(1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0.8分。
三、表达(3分)
1、表达(1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0.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0.5分。
2、感情(1分):处理得当1分,处理一般0.5分。
3、感召力(1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分,有创意,有必须感召力0.8分。
四、形象(1分)
1、服饰得体,举止自然大方。(0.5分)
2、上下场致意、答谢。(0.5分)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国旗,让幼儿了国旗的特点。
2、通过收集门票及名胜古迹照片,让幼儿知道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3、通过唱歌曲《国旗红红的哩》《国歌》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安排:
1、9月26日至9月30日,第一周,幼儿动手制作国旗,学慢相关国庆节的歌曲。
2、10月1日至10月7日,第二周,幼儿及家长收集风景照片及门票。
知识储备:
1、老师向幼儿讲解国庆节的来历及相关知识。
2、带领幼儿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共同交流相关国庆节的知识。
1、国庆节的来历,国庆节是哪一天。
2、熟悉国旗、国徽的特点。
3、知道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并学唱歌歌曲《国旗红红的哩》
二、幼儿动手制作国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发放红色及黄色的即时贴,带领幼儿共同制作国旗。
三、熟悉中国地图和首都北京。
出示中国地图,让幼儿说说它的'名称,外形,找出首都北京在地图上的位置。
中国地图:让幼儿知道,我们中国所有的地方都被缩小绘制在图上,它的外形像一只公鸡,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知道中国北京有那些名胜古迹!
四、利用十月一日外出旅游的机会收集门票及照片,布置主题墙。
五、让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门票及照片。
版面设计:略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6
一、活动名称:
《会滚的轮子》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轮子转动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说出自己的`发现。
3、增进幼儿对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并进行分类,帮助幼儿初步获得圆圆的。轮子滚动得快的经验。
三、活动准备:
1、每人一套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图形卡片。
2、每人一幅车轮是正方形或三角形的汽车画。
3、每人一辆玩具汽车。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图形娃娃来做客的方式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送图形娃娃回家”,指导幼儿练习按图形分类。
2、指导幼儿把相同形状的图形娃娃用牙签棒连接起来,探索并讲述“哪些形状的图形滚动得快,”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幼儿欣赏儿歌<汽车轱辘转呀转>或<会转的轮子>。
2、幼儿自由玩玩具小汽车,体验车轮转动带来的快乐。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用玩具汽车、卡片建一个小小汽车城。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在一年的大班学习中,幼儿对公共卫生缺乏自觉维护性,往往手工活动后桌上、地上散落的剪刀、碎纸屑等无人整理,不在自己用餐范围内的脏地方,较少有幼儿会主动清理。数学学习2——9的分解组成,孩子们的掌握两极分化,差异较大。孩子们的倾听习惯有待提高,仿编,续编故事的能力优点加强;男孩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不够和谐,文明行为习惯较欠缺。因此,我们在大班的最后一个阶段设计了“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对小学有所了解,学做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知道做小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学会与同伴更好的交往,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等。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准备,顺利渡过这一转折,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二、组织与实施
(一)前期准备
1、环境创设:主题墙”我和书包做朋友””我眼中的小学”。
2、物质材料:各种小学生的图片与图书及学习、生活照片。
3、家园共育:向幼儿介绍一些小学生的生活及行为准则,让幼儿有心理上的准备。
(二)活动过程
1、自我管理·生活活动
(1)衔接重点:能合理调节自己的行为,进入小学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
(2)达成途径:利用儿歌《困难我不怕》、绘本《困难我不怕》,鼓励幼儿克服困难,增强自信。设置挫折情境,当幼儿有困难时,多鼓励他,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向大人寻求帮助,让幼儿形成一定的抗挫能力。
2、轻松学习·学习活动
活动名称:值日生分工表
设计意图:
孩子们升入大班以后,自理能力明显增强,有很强烈地乐于帮助别人做事的愿望,尤其是在当老师说需要帮着收拾、整理东西的时候,孩子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都喜欢听到帮助别人做事后老师的赞扬,心中会充满无限的自豪感。但有的小朋友没有掌握正确的整理方法,或是不能正确判断某件事是不是可以去做,有时会出现“一窝蜂,好心办错事,越帮越忙”等现象。因此,为了满足大多数孩子的这种愿望,增强孩子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更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些收拾整理的技巧,特设计了这次活动。在生活中寻找教育契机,为孩子们提供锻炼的机会。
活动目标:
1、乐于为集体服务,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
2、学习绘制简单的表格,了解值日生应该做的事情。
3、能收拾、整理的自己和他人的物品。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当值日生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搜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帮着收拾整理、玩具、图书、桌椅、摆放碗筷、扫地等有关值日生工作方面的照片,杂乱教室环境的图片若干:散乱的图书、书包乱放、乱七八糟的.桌椅等等,笔、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值日生》,回忆自己做值日生的经验。
1、为什么要做值日生?
2、你会做值日生吗?
3、值日生要做哪些工作?
二、欣赏幼儿收拾桌椅、玩具、整理书橱、扫地、浇花等的照片,萌发幼儿为集体服务的自豪感。
1、师:“值日生是快乐的,同时也是辛苦的。在我们班上就有好多这样能干的小小值日生呢,一起来看看他们是谁?他在干什么?在他做之前的情景和做之后有哪些变化?”
2、老师请照片中的幼儿谈谈自己做完这些事后的感受。老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在他谈完后对他的行为为他鼓掌或说一句谢谢的话来表示赞赏。
3、鼓励其他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
师:“你们喜欢照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小结:班级的许多事情要靠小朋友自己来完成;能为班级做事、为大家服务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值日生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做事情,不能马马虎虎。
三、观看另一组需要整理的环境图片,讨论我们该怎么样去做会更好。
1、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棒也都很有道理,可是有些小值日生做事情的时候呢还不是很理想,不细心,做的不是很好。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到底该怎么做才会做的更好呢?”
2、分别出示图片,讨论收拾整理的办法:
(1)阅读区:书不乱丢不折角,合好后按大小整齐地横放、竖放在书橱上。
(2)建筑区:将玩具分类放到不同的玩具筐里,再将玩具筐整齐的摆放在玩具架上。
(3)自然角:首先看看植物有没有喝饱(泥土湿干的程度来判断)再决定需不需要浇水。浇水的时候,喷壶要对准植物泥土,不要喷到外面来,弄脏桌面。
3、师:“如果你是值日生,你辛苦了一天,希望小朋友怎样爱护你的劳动成果呢?”
四、共同设计值日生分工表
1、我们班可以分为几个区?表格里可以分成几列?每个区域可以用图案表示?
2、一个星期有几天?在表格里可以分成几行?
3、值日生做的事,记录在表格的哪里?怎样记录?
(启发幼儿记录自己所做的事,如:擦洗橱柜的可画手和抹布,整理物品可以画上物品)
4、幼儿分组制作表格
教师指导幼儿制作表格,给予幼儿建议。
5、在宣传栏里张贴制作好的表格
四、小结
大一班是个大家庭,值日生的工作是为大家服务,需要细心和耐心。值日生不光要做工作,还要做好工作,让大家满意。同时,希望小朋友对值日生的工作也要积极地配合、支持。
活动延伸:
1师生共同设计一个值日生评比栏,有争当优秀值日生的愿望。
2、家庭评选——周末请幼儿相互评出“最能干的值日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3、快乐交往·游戏活动
班级区域游戏:整理小书包
游戏目标:
1、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学习独自分类和整齐摆放学习用品。
游戏环境:
有两个隔层的书包;大小不一的书籍、练习本、文具盒、水杯、面巾纸等零碎小物件若干
指导建议:
1、引导幼儿自己思考书包里的物品怎样摆放才能拿取得更方便。
2、可以先在活动区里提供以上材料,让幼儿练习自己整理小书包,然后再在大班末期让幼自己带书包来园,逐步培养幼儿自己收拾书包的能力,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4、游戏:运动安全·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课间活动守规则
运动目标:
1、锻炼幼儿肺呼吸功能,指导小学课间休息的时间和活动场地。
2、知道与同伴游戏时会轮流等待。
运动环境:
1、场地:室内活动室
2、器械:纸折青蛙若干。
3、安全举措:清理上桌面上尖锐的物品放入书包里。
组织建议:
1、引导幼儿探讨:操场上和教室内文明活动有哪些?学习新游戏,跳跳蛙的玩法。(室内桌面游戏)
2、鼓励幼儿在有限的课间十分钟里会选择适当的室内游戏内容。
幼儿园活动方案优秀 篇8
活动准备:
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织布》;
2、练声:《精彩夏天》、《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基本部分。
1、熟悉乐曲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小朋友相处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小朋友就要毕业,老师和小朋友就要分开了,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吗?
(2)教师:你还记得好朋友是怎么和你一起玩的,怎样帮助过你吗?
教师: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分别的时候,好朋友总是唱起这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范唱,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1)教师范唱。
(2)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教师:你听到歌词里说了些什么呢?说的最多的是一句什么话?“旧日朋友”、“怀念”是什么意思。
教师结合和孩子回答小结:说的最多的一句是“友谊万岁”,“旧日朋友”就是“老朋友“的意思;“怀念”是“想念”的意思。
(3)引导幼儿第二次倾听范唱。教师自然带动幼儿与领座同伴目光对视,随着节拍轻摇身体。
教师:和好朋友一起面对面再来听一听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有感情地边弹唱边唱,引导幼儿用轻声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教师:这首歌曲听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应该怎样唱?
教师小结:这首歌曲是抒情曲调,歌词所表达了离别情绪,十分感人。
(2)教师范唱第一、二乐句,注意提醒幼儿弱拍起唱的强弱处理及延长音的情感处理。
教师弹琴,幼儿反复跟唱歌曲。
(3)教师演唱两段歌词,幼儿完整唱出歌曲。
(4)提醒幼儿唱准弱起小节。
三、告别时刻。
1、复习《小牧民》,结束本活动。
2、教师:我们马上就要告别了,你想和朋友怎样告别呢?下课后和好朋友可以握手、拥抱、拉钩、击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