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1
调查目的:了解小学生上网的情况
调查对象:小学生
调查方法:综合
调查时间:
当今社会,网纲成了现代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小学上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在中国举世闻名的“企鹅”。也由于这几年腾迅公司的飞快发展,繁华的网在小道上随处可见。它们利用醒目的名字、没意义的`游戏迫害了几代人的梦想,甚至让几代人丧失了亲情。
现在有不少同学一上课就窃窃私语,不用心听老师上课,一下课则围成一团,和那些所谓的“兄弟们”讨论现在的时尚用语:“今天你E了吗?”大部分人都开始不用心了,将精力花到了“企鹅”身上。据相关统计,有百分这八十的人还未上中学就能熟练地使用QQ了。这让家长和老师们齐力制止了很久。可是没隔多长时间,又一个高级软件横空出世,它就是徽信。同学们的注意力又再次被吸引了。班上部分同学一做完网上的英语“一起作业”后就玩起了游戏,如火影忍者OL、赛尔号、造梦西游、穿越火线……
当然网络的好处也是有的。比如说它可以用来查资料,了解更多的新知识,还可以代替纸质书刊。
但是在这个好处中也有坏处:好多小学生写作业不愿动脑筋,直接到网上一查,就有了答案。这就养成了同学的作弊心理。对于这种认识,百分之二十的同学认为上网不可以作弊,百分之四的人认为可以,百分之七十六的人没有发表意见。另外,电脑中有许多不健康的东西,你稍不注意,就有小窗口跳出来,这些内容应尽量别去看。有些人因为过于依赖网络而变得死板了。
网络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没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互联网对少年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影响、迷恋网络的原因,我们于***年**月,对学校四--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情况作抽样调查问卷,测查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四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26% 17% 16.7% 65% 33% 25% 26% 女生 11% 0% 22.2% 76% 11% 11% 37% 表2 五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72% 44% 35% 20% 50% 38.7% 27% 女生 60% 1.2% 50.5% 48% 12% 55% 22% 表3 六年级学生上网情况抽样调查统计表 性别 人数比率 上网主要地点 上网主要目的 网吧 校电脑房 其他 打游戏 聊天交友 资料查询 男生 87% 57% 36.7% 25.7% 53.3% 35% 23% 女生 67% 3.2% 34.2% 66% 12.1% 27.1% 21.8% 从抽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阅读或查资料,高年级一部分学生也有意或无意地进入过*网站。
3、在网络中迷恋的、家庭氛围过于压抑的那些学生大多选择去网吧上网。
4、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5、对于上网的感觉,有85%的学生觉得开心、舒畅、爽、刺激。
6、上网的经济来源,65%的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选择其它,不愿细说。
7、父母懂得网络知识的`只有38%;对于孩子上网,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见网色变,禁止孩子上网。
二、对策
(一)从学校方面出发
1、加强思想教育 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2、把电脑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工具
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还要以活动训练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对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活动中说说、看看、查查、写写,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角色出现,而不是旁观者,他们始终参与活动进程。因此,学生有了独特的亲身感受,才会不知不觉中明白了网络所带给他们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网应有所选择与控制,进而达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少先队员: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
3、以爱感染学生
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场所,无论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学校里他们都是平等的,一视同仁的。特别是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首先应了解他们的现状,拟定教育方案,加强爱的教育,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在生活、学习、同学交往上给他们多加关心和照顾。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组织活动小组,在他们的生日开展祝贺活动,赠送生日礼物;做好家访工作,促进家庭和睦气氛的形成。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素质,科学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儿精神上的爱。因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转换教师角色
据调查研究,部分学生因为上网影响了学业,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网络,而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出了问题。网络对人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那些学习上不成功,受老师训斥比较多或缺少朋友的学生,他们很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对生活、学习成功的学生则不会有太大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因此,我们开设了木小论坛,提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平台,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学习的引路人,正确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5、转变学习方式
进入新世纪,信息化时代冲击着教育,以前相对简单的讲和答的课堂教是现在青少年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街头网吧却一家连一家,网吧事件牵动着许多人的心。喜人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于2014年9月29日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63号令,公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共分5章37条,已于2014年11月15 日开始施行了。该条例规定:从11月15日起,网吧、电脑休闲屋等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违者将受到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条例还规定: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应当在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并要对上网消费者的*等有效*进行核对、登记,并记录有关上网信息,供文化行政部门、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每日营业时间限于8时至24时。该《条例》的实施,可以说是给青少年一个希望的春天。可是由于现在直接管理部门还没到位,有些混乱,致使一些网吧老板浑水摸鱼,趁机昧着良心赚钱。我们真诚地期望着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力度,把《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
(二)统一认识,加强管理
对于少年儿童上网问题,家庭、学校、社会首先要统一观点,加强管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家长、教师、网吧老板等大人,统一认识,既要支持、鼓励少年儿童上网,又要承担监督管理的责任、引导疏通的义务,将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对更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让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摸索互联网上其它异彩纷呈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游戏和聊天。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四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根据数据调查可以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其中,现代有52%的家庭中有电脑。随着许多家庭中电脑的增加,小学生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数据调查中显示,52%的小学生经常上网,几乎没有不上网的。电脑在各家庭、网吧的普及。使小学生在学校正规的网络教学方面不感兴趣,而在家上网的小学生人数很多,达到65%,在网吧的人数也达到了31%。 网龄在一年以下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五十,网龄在一到三年的人数占百分之四十三,网龄超过三年的人只占了全部人数中的一小部分。说明在小学生中,他们上网的时间普遍不长。在此题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接触网络没有过早,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接触的过早,说明有大部分人已经有想要接触网络的主动性。
从问卷前测中,家长对孩子上网是否给与指导可以看成分别占半数,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通过调查表明学校对学生上网有指导的占总数的38%,而没有被指导的占62%。说明了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上网情况越来越多而学校进行的指导却不尽完善,学生自己上网学校指导少。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因为上网而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23%,没有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77%。说明了目前学生上网很多人没有结交不良朋友,但仍有一部人因网络结交不良朋友。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是否遇到网友骚扰这一情况,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29%,没有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71%。此结果表明:学生没有受过骚扰的多但仍有人受过骚
通过调查表明有偏头痛、视力损坏、鼠标手等症状的人有的占25%,没有的
占54%,偶尔有的是21%。说明网络无处不在,我应该合理上网,真爱生命。通过调查表明学生通过上网感到沮丧和孤独的人占16%,没有的占84%,此结果说明小学生的感情方面很看重,表明亲情友情无上宝贵,应懂的珍惜。
通过调查表明在三更半夜起来上网偷菜的人占12%,没有的占77%,偶尔有的占11%,结果表明小学生玩游戏的情况很少。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为游戏花钱充值的学生占总数的25%,而没有为网络花钱充值的占总数的75%。说明学生上网为网络游戏花钱充值的有单大部分人没有为游戏花钱充值。
通过调查表明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在数据调查中我们得知,大多数小学生认为对于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大致一样,如:经常上网有影响身体,身体会发热虚弱,影响视力下降,而且还浪费金钱等几个方面。当我们问小学生上网对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只有极少数小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综合来看,小学生对于网络的各方面的影响的认识还不成熟,认识程度较浅。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4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校四六年级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
根据数据调查可以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也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 其中,现代有52%的家庭中有电脑。随着许多家庭中电脑的增加,小学生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在数据调查中显示,52%的小学生经常上网,几乎没有不上网的。电脑在各家庭、网吧的普及。使小学生在学校正规的网络教学方面不感兴趣,而在家上网的小学生人数很多,达到65%,在网吧的人数也达到了31%。 网龄在一年以下的学生占全部学生的百分之五十,网龄在一到三年的`人数占百分之四十三,网龄超过三年的人只占了全部人数中的一小部分。说明在小学生中,他们上网的时间普遍不长。在此题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接触网络没有过早,有少部分人认为自己接触的过早,说明有大部分人已经有想要接触网络的主动性。
从问卷前测中,家长对孩子上网是否给与指导可以看成分别占半数,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见网色变,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对此现象,我们特与高年级班主任一起组织一次主题家长会--网络时代中的家庭教育。为了防止少年儿童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①善于在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②要诚实友好地和他人交流,不侮辱别人。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不随意相信网友。
④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浸在虚拟的游戏时空。
⑤要控制上网时间,有一定的自制力。
⑥不轻易告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与家庭住址
通过调查表明学校对学生上网有指导的占总数的38%,而没有被指导的占62%。说明了随着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上网情况越来越多而学校进行的指导却不尽完善,学生自己上网学校指导少。通过调查表明学生因为上网而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23%,没有结交不良朋友的占总数的77%。说明了目前学生上网很多人没有结交不良朋友,但仍有一部人因网络结交不良朋友。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是否遇到网友骚扰这一情况,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29%,没有受过骚扰的占总数的71%。此结果表明:学生没有受过骚扰的多但仍有人受过骚
通过调查表明有偏头痛、视力损坏、鼠标手等症状的人有的占25%,没有的
占54%,偶尔有的是21%。说明网络无处不在,我应该合理上网,真爱生命。通过调查表明学生通过上网感到沮丧和孤独的人占16%,没有的占84%,此结果说明小学生的感情方面很看重,表明亲情友情无上宝贵,应懂的珍惜。
通过调查表明在三更半夜起来上网偷菜的人占12%,没有的占77%,偶尔有的占11%,结果表明小学生玩游戏的情况很少。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为游戏花钱充值的学生占总数的25%,而没有为网络花钱充值的占总数的75%。说明学生上网为网络游戏花钱充值的有单大部分人没有为游戏花钱充值。
通过调查表明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年龄少,辨别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进一步增强。作为教育者,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自律,就是让学生从内部向自己施加准则与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指出:离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教育这个外因或外部矛盾是无法起作用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矫治学生痴迷网络的行为时,让他们自我教育,进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让痴迷于网络中的学生自拔却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对学生加强自律,进行自我教育外,还必须让他们进行他律,对他们的外部施加准则与控制。
在数据调查中我们得知,大多数小学生认为对于网络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大致一样,如:经常上网有影响身体,身体会发热虚弱,影响视力下降,而且还浪费金钱等几个方面。当我们问小学生上网对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影响时,大部分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只有极少数小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综合来看,小学生对于网络的各方面的影响的认识还不成熟,认识程度较浅。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5
一、调查目的
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庭,上网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班全体同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和采访询问。调查表里面的问题涉及到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
三、调查结果
调查中12%的人从不上网,上网学生中58%是男生,42%是女生。男生上网77%都是在家上网;只有23%的人在网吧上网,而且有上通宵的现象。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网,很少有超过5小时的,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查资料,没人玩游戏。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
1.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做到有节制与适度;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去。
3.上网的经济来源。65%是来自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或压岁钱,2.5%的是向同学借的,还有32.5%,都是靠给别的同学抄作业,甚至向别人勒索。
四、我的建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就看我们怎样利用它了。不过,我还是希望网络能从玩具变成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工具!
我建议同学们要正确、科学地上网,改掉以前那些不良的坏习惯,提倡上网学习的方式。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你今后的好帮手!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正确的用电脑,做一个高素质的接班人吧!
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篇6
一、调查背景:
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猛进,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脑。QQ也在我们生活中普遍地出现。而小学生却一个个都迷上了聊QQ,可QQ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我带着这个疑问去寻找答案。
二、调查内容:
1. 现在的小学生对QQ有什么看法。
2. QQ对我们学习有帮助吗?
3. 你觉得QQ有什么吸引力?
三、调查方法:
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QQ的看法。
2. 经过分析,知道现在到底有多少小学生爱上QQ。
3. 使用交谈法,知道小学生为什么这么喜欢上QQ
四、调查范围:某学校5年级5班的小学生,共35人左右。
五、研究过程:
1. 同学之间互相询问,可以适当地和同学说说他们对QQ的看法。
2. 问卷调查及结果:
问卷内容 统计数据 补充
你有QQ吗? 92人/31人 有;没有
你觉得QQ有什么吸引力 58人/17人 可以交朋友;玩游戏
如果你有QQ,那你在QQ上经常干什么? 21人/19人 交谈学习;玩游戏;聊聊天
你认为上QQ是有益还是有害? 14人/3人/87人 有益;有害;有益有害
(1) 数据显示,有92个小学生有QQ号,有31个小学生没有QQ号。有QQ的小学生占多数。
(2) 其中有58个小学生认为QQ的吸引力是可以交朋友,但其中有17个小学生认为QQ的吸引力是可以玩游戏。
(3) 有3个小学生认为QQ对我们日常生活会带来害处,有14个小学生认为QQ是有益处的,87个小学生认为QQ是有益又有害。看来,觉得QQ是有益又有害的多一点。(当然,我自己也同意这种观点)
(4) 有21个小学生认为QQ的好处是可以在网上互相讨论学习问题。有20个小学生认为QQ的坏处是影响学习。
六、分析与结论:
QQ号对我们的生活既有益也有害,它基本己在中国普及了。有很多人认为QQ可以互相沟通友谊,可以交朋友。也有人认为QQ会对我们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其次,我认为QQ只是一个虚拟的东西,而有些人总会把钱投进去,像充Q币………QQ有益也有害,只是每个人都不要过于沉迷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