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饭的文章

请欣赏关于吃饭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吃饭的文章1:敬畏食物

文/马亚伟

小时候,我在姥姥家吃饭。偶尔有饭粒掉到地上,姥姥立即弯下腰,捡起地上的饭粒,放到嘴巴里吃掉。姥姥对食物极为珍惜,如果谁糟蹋了粮食,她会捶胸顿足地说:“老天爷呀!可了不得了!”她固执地以为,浪费了食物,就是冒犯了老天爷,是大不敬的,不可饶恕的。

母亲说,挨过饿,才知道珍惜粮食了。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年,麦子大丰收,母亲高兴极了。可是,她不会浪费一粒麦子。打麦场的周围,还有一些麦粒。炎热的午后,母亲俯下身子,开始捡拾散落的麦粒。她脸上淌着汗,也顾不得擦一把。忙了半天,只捡到一盆底儿麦子。母亲直起身,非常有成就感地说:“又捡了这么多!”

我的姥姥和母亲一定是对食物怀有敬畏之心的,即使后来生活富裕了,她们也从来不肯糟蹋食物。姥姥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她这一生,没有吃过山珍海味,粗菜淡饭对她来说已经很知足了。

母亲经常来我这里小住,有时我会带她去餐厅吃饭。每次吃完饭,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她都会旁若无人地打包,收拾得餐桌上只剩下白花花的盘子。

母亲在农村生活,深深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所有的食物,都是大自然的恩赐。一粒种子,要在漫长的时光里,扎根肥沃的土地,吸收阳光雨露,再加上农人的无数汗水,才能孕育出粮食。养一只鸡,养一头猪,要把它们当成家庭成员一样,付出心血,付出感情。最后它们成了我们口中的美食,也要心怀敬畏地吃掉。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面对食物开始肆无忌惮了。其实仔细想想,胃的深层记忆里,还留有饥饿的印记。不由想起电影《1942》,人们饿得饥不择食,草根、树皮,能吃的吃,不能吃的也吃。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像我们的祖辈一样,珍惜食物,敬畏食物?

关于吃饭的文章2:母亲唤我回家吃饭

文/张新

每个双休日,母亲都早早地打来电话,叫我回家吃饭,我幸福地满口答应,放下所有的事情,直向母亲奔去……安静祥和地与母亲对坐餐桌前,听她把过去的事情絮叨絮叨,这样的午餐,真惬意!仔细想来,这种温暖,已陪伴了我半世的光阴!

小的时候,和邻家的孩子们满院子疯跑直到天黑,常常忘记了吃饭的时间。每当夜幕降临,炊烟袅袅升起,我被母亲唤回家中,洗过脏兮兮的小手,抓过热气腾腾的馒头,盛上一碗母亲做的三丝(土豆丝、萝卜丝、胡萝卜丝)汤,小老虎似地吃着、喝着。母亲在一旁微笑地摸着我的头,疼爱地说:“慢点吃,还有呢!”

我嗯嗯的连连点头:“真香!”等我长大之后,生活日新月异,餐饮行业更是大放异彩,商家千方百计,花样翻新,做出的馒头相当入眼,却怎么也吃不出母亲做的馒头的那种味道!

我相信,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母亲做的饭菜一定是世上最可口最香甜的美食,因为,那不仅仅是一碗饭或一道菜,一粥一汤中溢满的是绵柔细腻的母爱!离开母亲身边,再难有此美味。我终于明白我的家乡至今还在延续的一个习俗,女儿出嫁当天的早餐,一定是母亲亲手做的手擀面,母亲一口一口喂着女儿,女儿一口一口吃着面条,那温馨的场面,预示着女儿远嫁他乡,少了母亲的疼爱,吃了这碗面,贴心的母爱常伴身边!

我是比较幸运的,并未远嫁,结婚后一直与母亲居住在同一个城镇,我可以有太多的时间吃母亲做的饭菜。怀我儿子的时候,妊娠反应强烈,吃不下东西,直吐酸水,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天都叫我回家吃饭。母亲遵照医生的嘱咐,一日三餐,精心调配,在母亲的呵护下,我安然度过了那段特殊的日子!我儿子断奶后,每次回家吃饭,又多了一个小家伙,儿子竟然和我一样,爱吃母亲做的饭菜。

我已习惯了被母亲唤回家中吃饭,那种幸福的暖意,让我觉得我是一个有妈疼的孩子。吃着母亲做的饭菜,唇齿间是一种任何美食取代不了也给予不了的温情,母亲在旁看我大口大口吃饭时,是我眼里最动人的画面……人常说:“七十岁有个家,八十岁有个妈。”惟愿时光慢些,再慢些,多一些温暖在我身边。

曾经有位美食家说过:“世界各地最棒的厨师,一定是某人的妈妈。”是的,只有母亲做的饭菜,才会让我胃口大开,才会让我温情满怀!满桌满眼的美味佳肴,我吃不出亲情交融的味道,觥筹交错的热闹繁华,不及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一个电话!

关于吃饭的文章3:有一件温暖的小事,叫陪你吃饭

文/晨航

我一个朋友,有一个保持了多年的习惯,不管多忙,每个月一定要跟两个最好的朋友吃顿饭。菜品怎么简单都好,哪怕只是一碗炸酱面。

其实,要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约着见一面,吃顿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跟几个朋友约吃饭,每次微信上都说,什么时候约着一起去啊。对方回,好啊好啊。可“什么时候”真的就成了一个未知数。有那么一天,订好了桌子,信誓旦旦地要去赴约了,碰巧领导临时让你加班,说好的聚餐就又耽搁了下来。

我问那个朋友,你是怎么坚持那个习惯的?或者,时间久了,这种习惯会不会就变成了一个形式?

朋友说,“我一直觉得,朋友圈再多点赞,也不及和朋友吃碗面条。现代科技是很发达,可是,毕竟不如面对面来得温暖。热气氤氲中,朋友见面聊天,相谈甚欢,还一眼就能看出你胖了,他有黑眼圈了,看你不太开心啊……这些真不是在冷冰冰的电脑或者微信背后能够感知到的。”

那么,你有多久没跟家人朋友一起吃顿热气腾腾、推心置腹的饭?

我第一次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且觉得跟家人朋友吃饭原来是件如此正式、需要慎重作答的事,是在去年。

那次,我代表公司去外地出差,跟另一家公司商讨合作协议的细节。那天的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五点,依然有许多细节没有达成共识,于是决定回房间休息三个小时,然后再议。对方项目团队里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立马收拾东西,急匆匆地要往家赶。

“就在旁边的酒店凑合一晚上吧。”他的同事说,“你这路上往返就得两个小时呢。”

他笑着摇摇头,打个出租车走了。

他赶在老婆起床前到了家,轻手轻脚做好了早餐——她最爱吃的三鲜面,外加一片烤面包、一个荷包蛋。两个人迎面对坐,笑意嫣然,边吃边聊些工作、生活上的琐事。等她吃完,他麻利地收拾完碗筷,在八点钟前又回到了会议室。

中午开完会,正好跟他一起下楼去自助餐厅,于是就聊起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说,这几天老婆身体不太舒服,请假在家休养,而他工作这么忙,晚上回到家,老婆都睡了,所以,陪老婆吃顿早餐,是他们一天惟一能说会儿话的时间。他不想错过。

我问:“你们是刚结婚不久吗?还处在新婚甜腻的阶段。”

“不是,我们认识十多年了,结婚五年,孩子两岁。”

我有些诧异了。这样的状态,按理说,不太会这么在意一顿饭要不要在一起吃的啊。

小伙子说,之前其实也不这样。在那半年前,他得到老板赏识,升了职,从此似乎每天都有写不完的项目计划,见不完的客户,接不完的电话,回不完的邮件。早上天不亮就出门,披星戴月回家,早就成了常态,往往连周末都会搭进去。

连轴转了几个月,有一天,突然觉得心慌乏力,站不起来,眼前一黑,就那么倒在了电脑旁。同事赶紧扶他躺下,又打了急救电话,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心脏累出了毛病,这下不得不休息了。

养病期间,父母过来照顾他,每天换着花样儿做他爱吃的。老婆给他送到病房来,就坐在床边,看着他慢慢吃完。

“我那会儿就在想,假如当时有个好歹,醒不过来了,我最遗憾的是什么。有一个项目没有争取下来?最想要的那辆车终于还是没有攒够钱买?说好的换个三居室,结果还是只能挤在50平的蜗居里?都不是!”他说,“我竟然觉得好久没有跟家人吃一顿像样的饭,怎么那么让人难受呢?”

于是,他开始重新思考人生如此匆忙的意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包容性也越来越强,可对于成功的衡量标准怎么还是那么单一?考上名校,有份高收入的工作,开着好车,住着豪宅,的确是人生赢家。但能陪伴在家人身边,能常常跟他们踏踏实实地吃顿饭,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想起另一个朋友,被单位派驻国外两年。任期结束前,领导找他谈话,问他是否愿意再延一个任期。他开始纠结,驻外的好处是,收入比在国内高不少;劣势是,特别忙,并且由于时差的关系,经常会出现他还在睡梦中,国内的电话又打来的情况。但他想着,不如趁自己还年轻,多赚些钱吧。情感的天平就这样倾向于再在国外呆两年。

他回国休假那天,一进家门,就看到饭桌上摆着一大碗山药炖羊肉。爸妈一个劲儿地让他多吃,说有养胃的功效。他这才想起来,有一天,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说因为加班,生活不规律,胃不好了。父母的电话、老婆的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他应付了两句,赶紧又投入到工作中。没想到,家人一直惦记着,知道他一个人吃不好饭,就希望他回家时,能帮他好好调理调理身体。

这种久违的温暖,让他回忆起过去——上学那会儿,每天早上出门之前,妈妈都问他今天想吃点什么;刚结婚那会儿,一有空闲就跟老婆手牵着手去菜市场;离开家了,每年春节前,妈妈老早就开始张罗他爱吃的东西,盼着他回来。可是,什么时候,我们忙得忘记了那些温暖,忘记了那些期盼,忘记了那些陪伴。

家人那么爱你,如果你忙得连吃口热饭的时间都没有,他们会心疼的。如果他们准备好一大桌子你喜欢的饭菜,你却忙得没时间回家,他们会失望的。如果你爱的家人一直生活在心疼和失望中,你再努力奔忙,又有多大意义呢?

就因为那碗羊肉,他决定不再延期。他说,年轻人要拼搏要奋斗,这没有错。但我们是不是常常以此为借口,过度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等忙完这个项目再说,等熬到下个月再说,等赚到这笔钱再说……等来等去,你发现,有很多事情,如果今天不去做,可能就再也来不及了。

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孩子费力地用筷子夹菜,夹不起来,急得大哭,终于吃到嘴里,就破啼为笑;大人还没坐齐,一个孩子就拿着筷子想去夹菜,被爸爸阻止,直到长辈先开动,孩子才能伸筷子;一个年轻人过年回家,跑到厨房看老妈做饭,老妈夹起一块肉就塞到儿子嘴里;一个老汉独自在家过年,邻居叫他一起吃团圆饭,他有些不好意思,邻居热情地说,“就是多双筷子嘛”……

为什么一双筷子能寄托中国人那么多的情愫?这其中,有文化的渊源,有家风的传承,更满含对阖家团圆、彼此陪伴的祈愿。

而现在呢,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交通是越来越方便了,可回家的路,却怎么越走越长了?通信也越来越便捷了,可是,我们见面的时间怎么反而越来越少了?我们一起吃顿饭,怎么就变得越来越难了?

我知道,你很忙,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更好的未来。

只是,不要让忙,成为不好好回家吃饭的理由。

不要让电子产品,冲淡了我们渴望彼此陪伴的温情。

我知道,你真的很忙,你有那么多事需要去处理。

但是,有一件小事,叫陪家人朋友吃顿饭,那么温暖,你一定不要错过。

关于吃饭的文章4:吃饭的感慨

文/钟声

周末,几位涂鸦文字的朋友相邀,走进一家新开的饭馆小饮。

朋友事先说,这家新开的饭馆规模不大,但却别有意蕴。果然,来到门首,就被那红色画面所引领。“回首激情年代,传颂红色精典”的标语醒目地映入眼帘,走进店内,身着草绿色服装的服务员穿梭其中,各式各样的红色标语使店面显现出了暖意。刚坐定,服务员便沏上浓郁的热茶,茶水是深黄色的,随着热气飘出一股特殊的清香。服务员提醒说,这是固原特有的地椒茶。呵,就连茶具也是部队战士行军随身带的搪瓷缸子。这种缸子看似过去的搪瓷缸,其实是特制的瓷器。然而,给人感觉上却是别有意趣。

喝茶期间,我下意识地环视了四周,东边是几幅伟人的巨幅画像,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机关办公室以及农户家中堂常挂的那种标准领袖像,他们显现出一种时代的庄严。西边,进门处是一组关于毛泽东的各个时代的画,有革命年代的,也有大跃进时期的,还有“畅游长江”的,等等,足有20多幅。再往里看,是一组题为《永远热爱毛主席》的连环画,画面中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紧紧握着毛主席的手,神情激动。这故事我很熟悉,在上小学时,课本里有这篇课文,题目为《库尔班·吐鲁木见到了毛主席》。也许是“似曾相识”的缘故,我走近了这幅画。那熟悉的故事连同那朴素的感情,一下子涌上我的心头,由不得我将目光定格在这熟悉而又久违了的画面上,沉思良久:全国解放了,广大贫苦人民从三座大山压迫下被中国共产党解救出来,当家做主。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感激万分,他便收拾了葡萄干、哈密瓜干和馕等土特产,骑着毛驴,不远千里,从新疆来到北京看望人民的大救星毛主席。

这个真实故事,给后人留下的思考是耐人寻味的。我们自然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新型的民族关系。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共同繁荣靠大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个民族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在服务员的带领下,我们又步上二楼,沿着走廊,逐一欣赏了每一幅画。画面丰富多彩,有大跃进时修整水库和梯田的,有大炼钢铁的,还有“样板戏”剧照,都打着特殊年代的记忆。如果说这些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司空见惯的话,如今却感到有些陌生,也有些亲切。在“大寨厅”,毛主席接见陈永贵与郭凤莲的照片,透视着一种温馨,显现出一种民本情怀;在“雷锋厅”,戴着红领巾的雷锋笑容可掬,亲切可人,面对他的各种形象,使人感慨顿生:毛泽东思想、雷锋精神、大寨精神,是曾经引领了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潮流。今天回过头来再加审视,觉得值得发扬和传承的因素很多很多。

陈永贵、雷锋、铁人王进喜,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是当时实实在在苦干硬干出来的,他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履行着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赋予的使命。他们义无反顾地干着自己应该干的事业,奉献着自己的能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那个火热年代的人,都希望这种精神一直扎扎实实地倡导传承下来。

激荡的岁月已成历史。然而,反思与憧憬却一刻也没有停止。这家名为“聚得全”的饭店,以红色记忆来装点门面,我想他们不是在刻意迎合某种时局,而是在追忆一种文化,在传承一种精神,以缅怀创造伟业的领袖人物的朴素感情来表达以勤俭、朴实、诚信、友善为主旨的社会美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愿望。这家饭店尽管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是食客却是络绎不绝。我想,这大概与这种特别的就餐环境和氛围有关吧。

重新回到一楼,时值晚饭时间,食客一批一批地进入饭店,有穿着时髦的情侣,有携老带幼的家庭,也有劳累一天,饥肠碌碌的民工。还有一男一女两位高个外国友人也在面壁观看墙上的画面,好奇之情溢于言表。

服务员手捧菜单催促我们点菜。点什么呢?我以目光征求其他几位朋友的意见。朋友又把“皮球”踢给了我,让我决定,我说:“吃杂粮吧?”就点了一个“荞面搅团”,一个“莜豆面馓饭”,一小盆“荞面削片片”,外加一碟“糜面饼饼”,佐菜则是一盘“苦苦菜”,一盘“蕨菜”,一盘“白萝卜丝”和一盘“小葱拌豆腐”。好在几个朋友都跟我有同样的情怀,也觉得吃点杂粮好。

不过,酒却上了“二锅头”,大家没有像原来一样吆五喝六地猜拳行令,而是用“军用缸”盛了酒,碰到了一起,发出了铮铮的响声!

关于吃饭的文章5: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文/炊烟

夜晚吃饭以后,把桑椹洗好给女儿,她很高兴,一会就把一半都吃了,连称好吃,我又把留着的另一半洗好给她了。

正在洗碗,一大堆碗。耀中电话来了,说对联还差一副后门的。他已经到办公室了,我立即想好了一副对联,到办公室一挥而就:常怀忠义心,乃居福德地,天道佑善。写完,和他同来的那个老同志朝我深深地看了一眼,正碰上我看向他,呵呵,从他饱经世事的眼睛里,露出了理解和敬重。

9.00多,到咨询室,哎呀,好热呀,夏天这里完全不能站人,热得让人要窒息。还是上线看了一下空间。立即有学生咨询,朋友聊天。赶着把上面的日记抽空写了个概要。下来已经11点,下面已经锁门,老杜很有些不高兴。还是下来开门,我问了他儿子的情况,他就兴奋起来,站着说了半天话,小许看了一下,他也很高兴表示愿意为小许开门。

独自转了一下,天高云淡,月色如水,夜风清凉,樟树飘香,真惬意啊!真想就在操场看台上坐到天亮,或者就像早年在山岗上乘凉一样躺到瞌睡来了,眼睛一闭就进入梦乡,在清风明月中一觉到天明。

女儿把我们早年的相册翻出来翻拍,我看到自己早年还真的可以算是英姿勃发。那时,我眼睛明亮,目光锐利,肤色白皙干净,白里透红,嗅觉特别敏锐,行动敏捷,手劲很大,身材匀称,170厘米,125斤,完全不像这样现在苍老臃肿丑陋。时光易逝,青春不再,一种凄凉涌上心头……

关于吃饭的文章6:匠心独“韵”

文/雷文华

“凭手艺吃饭”!这句话无疑是对工匠们最高的褒奖吧!

记忆中,农闲时节,便是泥瓦匠、木匠、油漆匠、铁匠等等工匠们忙碌的时节,亦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好时候。那雕刻精致的瓦檐,栩栩如生的龙角,呼之欲出的脊兽,彰显着工匠师高超的技艺,也蕴含着乡亲们心中祈盼平安祥和的朴素愿望。那些裤腿高挽、赤膊上阵的泥瓦匠,脚踩着绵软温暖的泥土,口喊着铿锵有力的号子,在一包包还散发着麦草香味的泥土被运送到房顶的时候,那一只只犹如蓝色精灵的瓦片,途经“二传手”,也飞上房檐,上千只瓦片挤挤挨挨,便也开始了为乡亲们遮风挡雨的神圣使命。最让人称奇的是,那精巧细致的墨线盒,怎的就能弹画出横平竖直的线条?那散发着清香的油漆,怎的就能描绘出花的香,鸟的鸣?这个时候,谁的手艺好,谁的活路细致,谁刨出的木板平滑而木纹清晰,谁裁剪的衣裳合体而熨帖……谁就会被邀请到家里来,或翻新房舍,或添置家具,或裁剪新衣。这个时候,主家的大人们忙着打下手、做可口的饭菜。光着屁股的黄口小儿,此时也有了天然的游乐园,他们在忙碌的工匠们之间穿梭追逐,一团泥巴,一朵刨花,一块碎布,也可以在他们的手中把玩许久,没准还能变出什么可爱的小玩意呢!那时候,被邀请的工匠师傅,便是座上宾。乡亲们敬重他们的好手艺,工匠们收获的是乡亲们的好口碑。

记忆中,小镇上那家钟表修理店,不知道为乡亲们修理过多少块手表、钟表、电子表。只记得,修理店的师傅,常年的左眼带着放大镜,右手拿着小工具,与游丝“赛跑”;只记得,调正时间,换颗螺丝,截短表链这样的小活,常常不肯收钱;只记得,从最早用自行车推着的流动修理摊,后来变成能容身一人的铁皮房,再后来变成两层的楼房;只记得,修理店的师傅,从年长的父亲换成了年轻的儿子;只记得,不变的是修理师傅孜孜以求的独特匠心,和与人为善的经营之道。

记忆中,小区门口那个自行车修理铺,曾几何时,是儿子最常去的地方。吸引他的是修理铺大叔那淡然的生活心境。有生意的时候,师傅手脚麻利,三下五除二,排除故障,解决问题,直到自行车轮子重新转动起来。没生意的时候,师傅便摆开棋盘,淡茶一杯,围观者若干,修理铺前,又变作人们茶余饭后休憩聚集的好去处。

记忆中,工匠师傅们工作中那专注的神情、沉稳的神态、一丝不苟的神韵,让人心生敬佩。生活中,那满足的心情,乐观的心态,安稳的心境,让人心生羡慕。

能工巧匠,匠心独“韵”。就是因为他们手中握着实实在在的手艺,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揣着巧夺天工的梦想,所以他们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他们的日子,充实,踏实,殷实。

关于吃饭的文章7:珍惜粮食

文/耿笑言

每次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把饭吃得干干净净。妈妈说,粮食非常宝贵,让我要珍惜。

我很奇怪,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那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秋天的时候,播下麦种,长出嫩芽,经过长长的冬季,到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才变成绿油油的麦苗,再到了初夏,麦子才能成熟。我们吃的面包、馒头等等都是用麦子磨出的白白的面粉做出来的。

最让我惊讶的是我天天吃的米饭,夏天的时候插下秧苗,秧苗开始成长,成长过程中,农民伯伯要给秧苗拔草、除虫。在秋天稻子成熟的时候,农民伯伯用收割机把稻子收割上来,个个累得满头大汗。那时候,我总是看到奶奶在场地上晒稻子,晒完后,奶奶再把这些稻子碾成大米。

我们的食物是由麦子和稻子,还有许多其他粮食组成的,每一颗、每一粒都凝聚着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非常珍贵,我想起一首学过的古诗《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从今往后,我要做个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关于吃饭的文章8:坐在门槛上吃饭

文/夕照江楼

昨天夜里黎明的时候,长安这个地方稀罕的居然打起了雷声。我顿时被它轰轰隆隆的巨声惊醒,仔细一听,外面似乎还夹杂着风雨声。我再也无法安睡了,脑子里忽然闪出儿时的一个场景来:坐在门槛上吃饭。

坐在门槛上吃饭,那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了。

记得那个时候,我们姐弟几个还都在上小学,家里甚穷,穷的甚至连个凳子也没有几个。没有凳子,便只能坐门槛了。正好,那时,地上还没有被砖铺过,门槛便足够高,坐着也舒服,因此,每逢吃饭的时候,门槛便成了我们姐弟几个争夺的主要阵地。

那时候,每到春秋二季,便是我们家里的农忙时节。白天劳动一整天,黄昏时分,姐弟几个并排坐在门槛上,喝着母亲熬的稀饭,就着一两筷子酸菜,拉着家常,那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呀!吃完饭后,我们几个小猴子就串门的串门,看动画片的看动画片,唯有父亲,这时候就卷起一枝烟,坐在门槛上,望着对面黑糊糊的山,听着对面山沿边那棵榆树下立着的猫头鹰的啼叫,长长舒口气后,便悠闲地品尝起那根香烟来。

坐在门槛上边吃饭边看雨,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尤其是雷雨天。

小时候,雷雨下的特多,记忆中似乎每年最起码也要有那么五六次吧。我们陕北的雨虽然没有西安这边频繁,然而,只要一下起来,那气势绝对是胜过西安的。那雨就似乎也含有我们陕北人那种阳刚之气,不下便不下,一下起来,那可不得了,简直可以用惊天地、涕鬼神来形容。雷雨来之前,是必要打闪的。那时每到午后,先是哔哔啵啵的火花在山头处时而哗哗的闪出白光,轻雷有规律的夹在其中跟着唱和。过得一会儿,风和云便一起来了,风助云势,黑压压的云彩便似个魔鬼般障了半个天空,厚黑厚黑的;又仿佛是千军万马在天空中纵横驰骋。云彩变幻无端,一会儿这个样子,一会儿那个样子,恰恰便如是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火烧云》那样,不同的只是火烧得云是黄的,雷雨得云是黑色的罢了。

风够大的话,大概只需五六分钟,除了山的某个脚落翻着个鱼肚皮,其余偌大的天空便已被黑云全都罩将起来了。这时,雷声更猛,更激烈,时而似个老年人发出轰轰隆隆的苍老吼声;时而又像个二三十岁的壮汉一声长啸,发出震耳欲聋的圪嚓圪嚓声,接着便是闪电哗哗哗的闪个不止。

良久,等到雷和闪电把声威显足后,方才听见霍飒飒的一声,无数个雨点一齐洒在了院子里。这时候,我们一家人便一起挤在门口看雨了。看完雨,接着便又是看云,看洪水,看朗润的山,看绿雨洗过的草和树,看傍晚黄昏的晚霞。疏导走院子里的积水,呆望着散去的云,呆望着携泥的燕子,呆望着青青的杨柳……啊!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上了初中后,大姐和二姐相继外出打工了,我也很少回家,自那时起,也便再也没有坐在那门槛上吃过饭,再也没有坐在那门槛上看过雨。待到初三时,为了给大姐办喜事,父母请匠人把家里粉刷了一遍,还给地上铺了砖和水泥,那门槛便淹没在水泥砖中了,再也没有了泥土气。

高中后,我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全家人团聚的次数则更是少之又少。假期,回到家里,也常常只是我和母亲在家,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不知怎么,每到假期,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每天只是镀着步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看着花花草草发呆;躺在沙发上思前想后,躺得久了更昏昏然睡着了。

唉!坐在门槛上吃饭,大概只能在梦里才会再出现吧。

关于吃饭的文章9:春卷

文/子薇

那天在大灶房吃饭,外间有序排列的各色小吃摊点群里,一家支着一口热气腾腾油锅的摊点,相当的醒目。锅上搁着一只镂空的金属支架,支架上摆放着新鲜出炉的春卷。我们的饭局尚未开席,便有人建议来些春卷,于是,打开包间的窗户,一盘香喷喷的春卷便递进来了,我们也顾不得斯文,好一番大快朵颐。

春卷,深入民间,历史悠久。皮是一张韧性十足的薄饼,卷进去的可以是加好调料的切碎的韮菜、卷心菜、胡萝卜、茶干、粉丝,抑或别的一些什么。早些年,我住在老房子时,楼下一家经营春卷的摊子,只卖三样小吃,春卷,腰子饼,臭干子。那时候的价钱是五角钱两只,逐渐涨到一块钱两只、一块五两只……这些小吃摊主们,对于物价的上涨幅度,反应相当的快捷也相当的准确。

那个摊主是位从农村随夫进城的女子,长相一般,但身材尚好,属于背后看了想死个人的那种。当然,那只是粗粗看去,毕竟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也没有历经什么职场时尚的熏陶,细细看去,气质上的平庸,让她的姿色打了些折扣。她见人便是一张笑脸,准确地说,没看人时,脸上也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大约因此,她的人缘格外的好。住我们楼上的老太太、嫂子们得空时,便站在她的小吃摊边帮忙油炸,然后再从油锅里捞出来拿食品袋装好递给顾客,那女子也就乐得清闲地只管收钱了。她生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年幼时,那两个孩子常常呆在摊点旁,后来长大了,便不再粘着他们的娘,后来想起时,好像是多少年都没见着了。

女人的摊点是常年摆着的,除了大雨大雪天。她的春卷是在家里包好了的,腰子饼则是来了顾客现场做,往一只腰子型的金属汤勺里放进些许切好的萝卜丝或者藕丝,再舀进少许调和好的面糊,放进沸腾的油锅里,稍稍成型后,便将其倒进油锅里,再做下一只。她的动作自如而娴熟,都多少年了么。

我喜欢吃春卷,儿子许是受了我的影响,他也喜欢吃。我从书本上知道,摊点上炸春卷的油是需要经常更换的,一锅油反反复复地用,可能就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便要换些新鲜的油,我曾经告诉过那个女人这一观点,也是无数人都明了的观点,女人只是笑。我后来知道,她听信了我的话,每隔三两天便会换油,不然,她炸出的春卷怎么会一直那么好吃呢?只是,这样,让她的成本提高不了不少。

后来,我自己做春卷。去菜场买来做好的春卷皮,回家调馅,将大白菜、绿豆粉丝、茶干切碎,加进用鸡蛋摊成的嫩黄嫩黄的薄饼,还可以放点肉糜,搁少许盐、糖、味精,搅匀,然后一只只地包好。因为觉得麻烦,所以每次多包些,剩下的便放进冰箱里冷冻起来。

但做着做着,人就懒了,每每想吃时,还是去那家摊子上买。她家的生意好着呢,有时赶得不巧,摊点边围了一圈子人,安安静静地等着。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满世界都是有足够耐心的人们。有时候,我若是急着赶时间,跟她一说,她会先给我几只,那些排队的人也不会说什么。

这是相当诱惑人的一味小吃,现如今,在豪华的宴席上,春卷也是频频亮相。炸好的春卷,焦黄色,蘸点香醋和颜色鲜艳的水大椒,松脆的香鲜,让人风卷残云地吃了一只又一只。在诱人的美食面前,人的矜持常常莫名其妙地溃不成军,哪怕只是满足口腹之欢的寻常世井小吃。

关于吃饭的文章10:最爱婆婆饭菜香

文/张凤翔

中午回家吃饭,老公一个劲地夸餐桌上的黄豆酱好吃,问是哪位亲戚送的。我说是婆婆自己做的,曾经亲眼看到她把封在坛子里的酱搬到太阳底下晒过。因为太阳晒过,所以才留的时间长;因为有太阳的味道,所以才会这么香的。

老公一个劲的夸,老妈越老越能干了。我对婆婆说,因为爱吃你做的饭菜,所以我们总不愿在外吃饭;因为你做的饭菜太香,所以我总也减不了肥。

婆婆笑哈哈地说,你们就爱夸人,粗茶淡饭的,夸得人羞死了。我望着婆婆低下头的脸,竟发现像少女一样羞赧。

婆婆刚进城时,公公老抱怨跟婆婆生活在一起,一生没吃个好饭菜。其实婆婆不是不会做饭菜,是她太节俭,不舍得买好菜。

儿子上初中时,我刚调进机关,因工作忙,让婆婆给儿子做饭。婆婆常常买别人卖剩的便宜菜,儿子不爱吃。有一次,老公见桌上没有可口的下饭菜,儿子呆呆地望着不动一筷,老公生气地对婆婆说:“你看你做的什么饭菜,你儿子都不吃,叫我儿子怎么吃?”屋檐水往下流,各爱各的儿。

儿子上大学后,我向老公建议,我们两人不是你有应酬就是我要下乡,经常不在家吃饭,做的饭菜吃的少,浪费的多,太可惜了,要不还是跟爸妈一起吃吧,这样他们也热闹些。老公同意了,婆婆也满口答应,又担心地说,我做的饭菜不好吃,只怕你们吃不惯,我说我最好养,什么都吃。

自从我们跟婆婆一起吃饭后,婆婆每天都挖空心思做好吃的,她把做饭当成一种职业。经常向别人讨教经验,到处与人交流心得体会。而且每天跟着老年朋友一起听健康讲座,然后回家在餐桌上讲给我们听,哪些菜是酸性,哪些菜是碱性,荤素该怎么搭配,道理一套一套的。我心里暗暗佩服。

只要我们在家,每顿饭都有个七盆八碟的,色香味俱全,望着就会馋涎欲滴。如苕粉圆子,本是一道土菜,但婆婆做法很创新,有特色。她先把苕粉加花生米烫好,不干不稀的,再切成块,然后用辣椒加腊肉一起炒,满屋飘香。我吃遍了所有的大小餐馆,还没有谁比婆婆的做得更好吃。单是婆婆亲手腌制的时令小菜,如萝卜干、生姜、腐乳、黄豆酱就很下饭。

爱如阳光。婆婆为我们做饭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她把对我们的爱全部揉进了饭菜里。爱是最好的调料,感恩我的婆婆,喜欢婆婆做的带有爱的味道的饭菜。

关于吃饭的文章11:儿时的味道

文/童孟侯

现在朋友聚会吃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儿时的味道。

日前到乡下富阿姨家去吃饭,饭前,她拿出一小盆番茄让我们尝尝。那番茄小小的,尾部尖尖的,只有菜场里的大红番茄三分之一大,色面也不怎么好看。我随手拿一个,将信将疑咬一口,哦,那个鲜啊,肉是红红的,籽是青青的,还略带一点酸爽,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番茄啦,儿时的味道!

酒过三巡,富阿姨似乎发现饭桌上蔬菜少了,亲自下厨房炒了一碗青皮茄子。翠翠的,嫩嫩的,糯糯的,这般模样这般口味的茄子久违了。

富阿姨说:我的茄子是我自家田里种出来的,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施有机肥,让它们自然生长,所以好吃呀。但是,这样种蔬菜产量低,别人是不愿意这么种的。

哦,又是儿时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起来,富阿姨为我们准备了煮鸡蛋,那鸡蛋只有菜场里出售的鸡蛋半只大。一口咬下去,哟,好香啊,好有弹性啊,也是儿时的味道!

我问富阿姨:为什么菜场里的土鸡蛋淡而无味?那也是土鸡蛋不是洋鸡蛋嘛。她回答:阿姨有23亩大的一个苗圃,我的鸡就散养在那里,它们下蛋,它们孵蛋,然后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田里找东西吃,吃虫,吃草,吃菜,那是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

嚼着香香的土鸡蛋,我默默思忖:大家怀念的只是儿时的味道,又不是怀念贵族的味道、美食家的味道和山珍海味的味道,只是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味道,这样的念想难道很奢侈吗?我们只是希望吃到的鸡不是从养鸡场里40天就催成大鸡的鸡;只是希望不要把茄子培养成黄金瓜那么大……能不能让农作物和家禽比较自然比较自由地生长,让这些要吃进我们肚子作为我们营养的东西返璞归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高?

按理说要找到儿时的味道,是一种多么原始的要求,不过是一种对原生态的向往,然而,它离我们已经那么遥远,我们往前走,“儿时”还停留在原处。

要离开了,我有些恋恋不舍。富阿姨送给我十多块莲湘糕,那是米粉做的,中间夹有枣泥。富阿姨自己煮红枣,自己剥红枣皮,再把红枣捣成泥,然后拿去蒸……

我上了车忍不住掰下一块尝尝,哦,又是儿时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有那么夸张吗?然而真的,它给了我温暖。

关于吃饭的文章12:最美的那颗葡萄

文/薛俱增

小时候吃饭,总把好吃的东西留在最后吃。碗里有块肉,或者一个蛋,总舍不得先吃,留着过眼瘾,到最后才慢慢享用。这是饿肚子的年月造就的习惯。记得外公曾说,生于50年代的我大姨,有一次,在能照见人影的清汤里,发现一个“紧”住未化的面胡胡,不比小指头肚子大,捧在掌心看,满眼欢喜,舍不得吃!

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从原来的菜里挑肉变成了肉里挑菜,但小孩子吃饭还是分两种情况,要么先吃爱吃的,要么后吃爱吃的。成年人大致类此,这可能与性格、习惯等都有关系。

钱钟书先生在小说《围城》里,借方鸿渐之口,引用一位山羊胡子哲学家的话说:“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方鸿渐由此类比婚姻,认为热烈的爱情到订婚早已是顶点,婚一结一切了结,所以彼此间留有情感发展的余地,是桩好事。“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

有最好的一颗,且能留到最后,当然再好不过;最后吃了,如愿以偿,这才是真正的喜剧。不到最后一个环节,还算不得。

就说那摞尘封的旧报纸。

案头的报刊,几天就会码起一小摞,不及时抽空清理,一旦堆积起来,便令人头疼。干脆弃之不理,应该不是适宜的选项。虽然现在网络便捷,许多报刊上印行的东西在网络上都能找到,甚至看时已成旧闻,但对一个爱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嗅着纸香墨香阅读,轻松,惬意,有着让人迷恋的古典味。

现在的报纸好比时间长河上漂浮的树叶,不舍昼夜地涌来,过眼滔滔。重要的,有价值的,感兴趣的,扫一眼便搁到一边,想着下来细看。剩下的由于就要丢弃,上面有些东西反而看得仔细。这样,留存下来的,日复一日,又形成了新的积压,但由于所谓忙碌,懒惰,好多文章反而干脆没看。

不太爱看的看得及时认真,爱看的最后反被束之高阁,这也是人生中的一个悖论吧。

就说那个时光中远去的少年。

都有过青春萌动的季节,如这不请自来的春光,年年岁岁,百般红紫。总有一些人,比如我的那位舍友,恰同学少年,私下每每说起那个眉是眉眼是眼的女孩,总是无限神往,时而妙语连珠,描摹不尽,时而长吁短叹,黯然神伤,仿佛整个春天只有这一花独放,而只要这一花盛开,就是整个春天都到齐了。校园里,操场上,伊人的身影,总是远远地牵动着少年的目光。可是,只要坐到教室里,他就再也不敢正眼瞅那个位置一眼,说话也不像私下里那样高声放肆了。在路上偶遇,常常窘得藏身于同伴之后,只怕单独面对。真有可能单独面对的偶遇,却如草丛中的兔子,远处稍有动静,早早地,跌跌撞撞地,择路奔逃了。就像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夏日,午后漫步于山间小径,不经意间,路边一盘蛇赫然入目,我惊出一身汗,落荒而逃。

当时不明白,为什么我的舍友能和其他女生谈笑风生,偏偏在心仪的女孩面前手足无措?是否就像我能和整个夏天,和所有的山川草木握手言欢,就是不敢细看那条草地上的花蛇,纵然它是那么怵目惊心的美丽?

后来我写下一句诗:美是一条蛇,它总是惊人的。记得当时我回了一次头,远远望去,确认那真的是一条蛇,而不是一时的幻觉,然后,快步离开。也许我的朋友就是这样的,在他的视野里,有一种美惊心动魄,美得令人不敢接受,他只有自惭形秽,只有望而却步,只有落荒而逃。

只有,把少年的心事埋在心底,深深地埋在心底,再覆上厚厚的一层土。那心事的种子就有些窒息,可到底忍不住发芽的渴望,只好在压抑下萌动,在心底柳绿花红,直至落红成阵,但表面上,一切都云淡风轻,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好像就是他,和她最远,最不在乎她的去留。

少年心事就是这样,亲昵者倒无心,疏远者偏有情。林徽因说,有些人看起来毫不在乎你,其实你不知道,他忍了多少次想要联系你的冲动。非至情至性的过来人,道不出此等话语。也许,就是在这样的不在乎里,在这样的隐忍中,在这样的云淡风轻里,季节变换,容颜更改,那些懵懂的少年,懂得了情,学会了爱,学着一天天长大。

虽然心底的柳绿花红修不成正果,但那千千爱意,万般美好,却得以在心底留存到最后,因而成为最美的那颗葡萄,水晶似的,一直垂在岁月的深处,熠熠闪亮。

一串葡萄,最好的只有一颗,不论是留着做希望,还是留着做回忆,那颗葡萄,都是同样的美好。到最后,有希望也好,有回忆也罢,都要将那美好的希望与回忆交付给时间。所以,也不必纠结,不必枉自嗟呀,真心实意地活着,最好。

关于吃饭的文章13:厚道

文/鲍尔吉·原野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作“厚道”。

厚道不是方法,虽然可以当方法训练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

如果美德分为显性和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

厚道不是愚钝,尽管很多时候像愚钝。所谓“贵人话语迟”,迟在对于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沉着,君子讷于言。尤其在别人蒙羞之际,“迟”的评价保全了别人的面子。真正的愚钝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宽容给别人一个补救的机会。

厚道者能沉得住气。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报,但厚道之为厚道就在于不图回报,随它去。

在人际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时一事的犀利,是别人经过回味的赞赏。处世本无方,也总有一些高明超越的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经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厚道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厚道是有主张。和稀泥、做好人,是乖巧之表现,与“厚”无关。无准则、无界限,是糊涂之表现,与“道”无关。厚道的人有可能倔强,也可能步入俗境,宁可憨,而不巧。

厚,是长麦子的土壤之厚,墙体挡风之厚。厚德而后载物,做人到达这样的境界,已然得道。

关于吃饭的文章14:五位领导坐一起吃饭

五位领导聚会喝酒,商议作诗定胜负,负者做东,

诗中必须有“尖尖,圆圆,千千万,万万千,有没有?没有!”这些词句。

宣传部长先打头阵:

“逗号尖尖,句号圆圆,写过的文章千千万,审过的文章万万千,有没有真话?没有!”

组织部长害怕落后:

“笔头尖尖,公章圆圆,审查的干部千千万,提拔的干部万万千,有没有好人?没有!”。

工商局长想了想说:

“筷头尖尖,酒杯圆圆,吃过的酒席千千万,尝过的海鲜万万千,有没有买单?没有!”

公安局长得意忘形:

“高跟鞋尖尖,超短裙圆圆,进过的舞厅千千万,搂过的小姐万万千,有没有付费?没有!”

书记最后做总结:

“乳头尖尖,屁股圆圆,提拔的女干部千千万,睡过的女秘书万万千,有没有处女?没有!”

最后不分高下,决定财政挂单。 领导一走,厨子曰:

“子弹尖尖,手铐圆圆,杀过的贪官千千万,抓过的污吏万万千,有没有冤的?没有!"。

关于吃饭的文章15:自制皮冻

文/王红伟

以前喜欢去饭店吃饭,因为那时自己的厨艺实在上不得台面。而每每去饭店必点的菜就是饭店自制的皮冻。尤其是夏天,皮冻从冰箱里取出,切成薄片,淋上蒜汁以及香油。端上来先是被那晶莹剔透的摆盘所吸引,接着吃一口,怎一个“爽”字了得。软、冰、香混合在一起,将味蕾调到极限。那真是鲜香可口、令人欲罢不能啊!每次吃就想,要是有朝一日我也学会做皮冻,给家人做着吃,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机缘巧合,有一次回家,遇到一个亲戚,闲聊时他说会做皮冻,于是我恳求人家把技艺传授给我。那亲戚竟然答应,并告诉我操作的步骤。怎奈平日忙,无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艺。

一天,自己一人在家,路过菜场恰巧卖肉的摊上有肉皮,于是心中窃喜——终于可以做皮冻了。

晚上,万籁俱寂,自己守着一所大房子。想起白天买的肉皮,赶紧去处理。先将肉皮放在水中煮一下,让其变软,然后捞出,用刀剔除里面黏附的肥油。接着将肉皮切成细条,放入盛着清水的锅中,放一包有花椒、大料的料包,小火慢炖,炖上一两个小时,待汤汁黏稠之后,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老抽或生抽,放入蚝油使其味道鲜美。最后把料包取出,汤汁倒入盆中,静置,待凝固,一盆晶莹剔透的皮冻就做好了。还可以做成蔬菜的、鱼肉的等。

等家人都回来了,我将皮冻切片,用葱丝、醋、香油拌匀,上桌,家人都惊叹味道鲜美。起初老公以为是买来的,知道是我自己做的以后,不住地夸我能干。

有朋友来访,切一些上桌,朋友大加赞赏。临走时朋友还特意要一些带回去吃。

我想,有时一些简单的食物,在饭桌上也是一道美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开始转变,从大鱼大肉转为清淡素食的居多,从贪恋外面的饭菜转回家里最普通的家常菜,甚至很多人自己动手为家人做美食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而且乐此不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