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笔构网

2025-04-12报告

请欣赏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1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1.衔接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2021年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共计申请衔接资金2498.73万元,分别用于高卓路卓圩段项目、顶锢路项目、朝阳路和朝黄项目以及薄杨路项目,所有衔接资金已下达。

2.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所有项目,根据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进行设定。其中,产出指标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效益指标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满意度指标主要是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自评工作的对象包括使用衔接资金的所有项目,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的施工单位、建设情况、所在地的收益对象等,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来测评衔接资金的绩效目标完成度。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21年县交通局申请衔接资金全部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目前,所有的衔接资金已完成拨付,拨付率1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根据各建设项目的合同约定,按照序时进度,每到支付节点,由施工单位完成申报材料,经审核后,拨付项目资金。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所有项目均完成了建设任务,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为100%,项目完工及时率为100%,同时,项目实际投资额不高于项目控制价。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提高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缩短居民出行时间;道路硬化后,极大的降低了扬尘,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所有项目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均大于5年。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通过对受益群众的走访和调查,满意度达到100%以上,符合设定的绩效目标。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因为2021开工时间较晚,加之受雨季影响,前期工程建设相对较慢;后期,我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前完成了2021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下一步改进措施:早谋划、早启动,与各乡镇(开发区)政府全面对接,掌握镇村两级急需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需求,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了 “七公开”制度,实行项目公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公开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来源、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监督电话等情况。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2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新增债券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财债〔20xx〕848号),田家庵区财政局对20xx年新增债券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田家庵区新增债券资金分别是:棚改专项债6000万元用于安成十字路口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非标专项债7500万元用于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

安成十字路口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项目四至范围:朝阳西路以北、泉山路以东、金恒花半里以西,国庆路以南。

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实施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项目性质为扩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厂房、仓储用房、配套管理用房、配套生活用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组成。项目建设周期20xx年3月-至今。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落实及管理情况。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总概算161,914.59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安排6000万元 。截至20xx年5月底,已全部支付。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总概算54992万元,其中政府债券安排30000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7500万元,20xx年6月新增债券到位资金3000万、20xx年10月新增债券到位资金4500万,截至20xx年12月底,已支付7332.54万元,剩余资金167.46万元预计在20xx年1月底前支付完成。

(二)工程实施及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机构。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区属淮南市四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一期为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乡欣瑞建设有限公司;二期由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联合体进行EPC总承包。监理单位分别为安徽华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管理机构为淮南现代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项目实施流程。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及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核→取得土地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单位招标、规划设计、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及监理单位招标、施工图设计及审核,取得施工许可证→工程施工(基础、主体、室内外装饰及安装、室外景观道排、水电气、智能化等)→竣工验收(规划、实体、消防、人防等)→物业入驻,交付使用。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计划建设周期即20xx年3月-至今。具体实施进度安排如下,各阶段工作可根据计划需要交叉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包括立项、环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施工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1月):主要包括建筑主体、配套用房建设施工及装饰、道路、景观绿化、给排水等工程建设;

(3)竣工验收(20xx年12月):竣工验收工作。目前钢构厂房正在办理竣工验收。

3、项目监管措施。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现场由监理部、建设单位工程部及项目部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进行监督检查;市建管处安监站、质监站及消防科分别对安全、质量及消防进行监管验收;市人防办对人防工程进行监管验收。市区住保局对项目的进度及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办事,完善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阶段实施计划、关键节点实施细则仔细审核;落实好进度管理部门人员及职责分工;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等;督促施工方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执行,一旦发生进度偏差,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纠偏措施或调整原进度计划,加强动态控制;通过经济奖惩方法对进度管理进行约束等。

(三)项目完成进度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一期1148套安置房(15.7万平方米)已完工验收,二期1068套(16.2万)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其中3#楼施工至12层,5#楼施工至10层。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进度已完成95%,项目进度已完成60%。

三、项目成果及效益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

1、从经济效益方面看:

((1)棚户区改造可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可以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价值,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再生和利用,进一步焕发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2)棚户区改造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棚户区改造能够拉动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的机会。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以土地置换为依托,可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从社会效益方面看:

(1)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棚户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经过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而且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资产,特别是针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收入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救助,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够有房住,从而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2)棚户区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落后面貌。

棚户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脏乱差面貌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通过改造,统筹考虑了服务配套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棚户区改造可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来落后的城市面貌变为城市靓丽的风景。

(3)棚户区改造可以加强党与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

棚户区改造,使多数普通居民告别低矮破旧房屋,享受到了高楼林立和城市的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加快淮南市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3

根据上级要求,现将我县20xx年衔接资金绩效使用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20xx年各级下达我县衔接资金(含县级配套资金)共5341.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xx84.7万元,省级资金1881万元,市级资金56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15万元,资金到账后县乡村振兴局从年度项目库中提取项目,并及时将资金分批安排到具体项目。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中央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中央资金实施项目84个,投入xx84.7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37个,投入资金1243.79万元、基础设施项目38个,投入资金660.3万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5个,投入资金43.2万元,就业及管理费项目4个,273.41万元。

2、省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省级资金实施项目63个投入资金1881万元,其中产业项目23个,投入资金957.47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3个,590.9万元,改善人居环境及安全饮水项目4个,投入资金114.63万元,公益岗位1个,投入资金xx8万元。

3、市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市级资金实施项目8个,投入资金561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6个,投入资金280.4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个,投入资金6.4万元,就业奖补项目1个,投入资金274.2万元。

4、县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县级资金实施项目25个,投入资金715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18个,投入资金341.652万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投入资金93万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3个,投入资金44万元,交通奖补项目1个,投入资金236.348万元。

(二)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1、全年项目资金实施情况。全年共实施项目175个,项目安排资金5341.7万元。其中产业项目90个,安排资金2823.312万元,占总资金的52.85%;基础设施项目77个,安排资金1350.6万元,占总资金的25.28%;公益岗位项目1个,安排资金273.924万元,占总资金的5.13%;雨露计划项目1个,安排资金107万元,占总资金的2%;就业奖补项目1个,安排资金567.33452万元,占总资金的10.62%;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4个,安排资金201.83万元,占总资金的3.78%,项目管理费17.7万元。占总资金的0.3%。

2、全年项目资金拨付情况。截止20xx年11月20日止,项目资金已拨付4844.8万元,项目资金支付率90.70%。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确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我县在20xx年出台了(黎财农[20xx]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对项目管理运行作出详细规定。一是进一步严格衔接资金使用范围,不得将资金用于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无关的支出。

2、是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绩效管理、严格公示公告制度;三是规范资产台账管理,规范后续管护运营,规范收益分配使用。

四、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20xx年我县总体绩效目标,主要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就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增收、提升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等目标实施项目、项目实施后全部实现初定的绩效目标。

(一)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产业类:建设烟叶烘烤房38座,发展烤烟760亩,发展鲈鱼育苗基地1个,生猪养殖10万头,种植黄桃110亩,猕猴桃20亩,蓝莓20亩,林下种植黄精30亩,中草药种植30亩,冷库房及仓库2430平方;瓜蒌种植1500亩;激励脱贫人口发展产业户数1027户,长豆角产值260亩,完成值大于260亩;。基础设施:新建护磅工程处12处,完成值大于12处;小额贴息贷款放贷980人,完成值大于980人;易地搬迁安置点消防隐患提升2个,完成值大于2个;通村、组硬化路初定目标1000米,完成值大于1000米。类改善自然村、组安全饮水11处,解决安全饮水人数1476人;就业类:开发公益岗位360个,完成值大于360个;完成值大于1027户;就业及省外务工交通奖补1900人,完成值大于1900人。

(2)质量指标。全县175个项目决算验收评审合格,达到(或超出)项目绩效预设值。

(3)时效指标。截止到20xx年11月22日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个项目,全部按年初目标全面完成验收。

(4)成本指标。项目通过预算、结算等监管核减,项目实施成本低于市场价格≥3%。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后,直接减轻县财政投资压力5341.7万元,促进我县产业发展,11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大于5万元。通过产业就业促进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人均收入水平。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当地群众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得更好实现,干部群众关系更加融洽。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生态环保还原率达到95%以上。

(4)可持续影响。项目实施后减少环境污染,产业地壮大当地产业经营主体,激励脱贫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增收,可持续影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后脱贫人口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产业经营主体满意率达到100%。

五、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项目产出指标不够精准。因市场价格变动大,部分项目建设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2、项目入库前期绩效表格填报不规范,造成项目绩效统数据统计困难,个别项目统计不精准。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确保项目库绩效绩效数据精准;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做好项目前期项目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调度,推动项目绩效目标规范化。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绩效自评结果我们主要以县、乡两级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告,村级以宣传栏形式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告。

七、绩效目标自评详见附件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4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xx年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共776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社区养老综合体1个,赶场敬老院设施设备采购,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民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3家,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人数3334人,高龄补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建设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个,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补贴10个,养老服务评估,独居老人居住场所联网式烟感报警装置安装。

1.项目主管部门及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能

项目主管部门民政局,民政局在整个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附有审批、发放、监管的职能职责。

2.项目资金申报的依据

20xx年我局根据《财政厅民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xx〕193号)、《民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民政专项资金项目安排表的通知》(川民发〔20xx〕42号)、《财政厅民政厅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xx〕9号)等精神,按照项目实际需求“单位申请—民政审核—资金拨付”的程序拨付20xx年社会养老服务补助资金776万元。

3.资金管理办法制定情况,资金支持具体项目的条件、范围与支持方式概况。

制定了《南江县民政局关于做好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重点项目的通知》(南民福〔20xx〕30号)文件,明确了具体项目内容、补助标准、实施单位。

4.资金分配的原则及考虑因素。

按照《财政厅民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xx〕193号)、《民政厅关于印发20xx年民政专项资金项目安排表的通知》(川民发〔20xx〕42号)、《财政厅民政厅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的通知》(川财社〔20xx〕9号)精神,南江县20xx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根据相关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资金分配。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主要内容。①新建集州街道红塔社区养老综合体;②赶场敬老院设施设备购置;③公办养老机构改造;④民办养老机构营运补贴⑤居家养老服务及养老服务评估;⑥高龄老人补贴;⑦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⑧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⑨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及运营补贴;⑩独居老人居住场所联网式烟感报警装置安装。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20xx年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实施了社区养老综合体等10个项目,有效解决了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3.分析评价申报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是否合理可行。通过分析评价申报资料与实际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20xx年我局根据各项目单位提交的申请、设计和预算等资料,通过实地走访和踏勘后制定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实施方案。按照“局党组研究同意—报财政局审核—县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同意”的程序进行实施。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我县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776万元,其中:社区养老综合体200万元,公办养老机构设施设备购置150万元,养老服务发展定向财力补助426万元。

2.资金到位。我县20xx年省级财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到位776万元,到位率100%,资金到位及时。

3.资金使用。20xx年,全县实际支出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776万元。开支范围、标准符合相关规定,支付进度达到了计划要求,支付与预算基本相符。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1、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县民政局成立了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社会福利股、财务股、办公室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专门负责专项资金的审批和管理,并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县民政局做到划款不见钱、局经办人做到管账不见钱、代理银行做到管钱不管账,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充分发挥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2、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县民政局负责养老服务项目资金申请资料的审核,规划财务股负责资金拨付,做到专款专用,广泛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养老服务项目实施以各乡镇(街道)和单位上报资料,具体操作流程为:民政局业务股室将对项目单位提交资料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资料报局分管领导审核;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主要领导审核;通过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报财政局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核后经县财经委员会研究同意后实施。

(二)项目管理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各项目实施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项目管理制度,通过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式实施20xx年养老服务相关项目。

(三)项目监管情况。我局在养老服务资金管理中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一是监督到位。局成立了专项资金督查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养老服务资金使用进行抽查和全面督查;二是问责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在养老服务资金使用中徇私舞弊、优亲厚友,不按政策执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严格追究经办人的直接责任和相关的领导责任;三是管理到位。规范管理档案,基本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目标及绩效完成情况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目标任务量完成情况。我县20xx下达省级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776万元,完成了计划目标任务100%。

2.目标质量完成情况。20xx年我县实施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乡镇、单位,基本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预期的项目计划。给我县养老事业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使老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3.目标进度完成情况。20xx年我县养老服务业发展补助资金项目按要求拨付,完成进度达100%。

(二)项目效益情况

养老服务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了我县老年人生活困难的具体问题,整个项目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群众的满意度较高。

五、评价结论

通过认真开展养老服务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活动,我县养老服务资金项目在申报、审批、完成、效果等方面均体现了项目的针对性、时效性,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上发挥了项目资金的效益,切实解决了老年人生活困难的具体问题,整个项目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群众的满意度较高。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养老服务项目本级财政配套资金难以兑现。

(二)相关建议

建议财政将养老项目所需本级财政配套的资金足额纳入年度预算。

七、20xx年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在下个年度实施的养老服务项目资金能够足额配套到位。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5

根据《关于印发XX市人社系统五项民生工程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X人社发〔20xx〕98号),我区人社局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统计,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就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投入

(一)项目立项

1、我区在年初即设立20xx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续保目标任务为2万人,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

2.目标任务与考核细则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与市民生工程目标要求相一致,考核细则内容细化、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

(二)资金落实

20xx年区级财政缴费补贴金额1573555元。

在资金拨付上,资金到位及时,安排规范,区级配套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由民生工程专项资金保障。

二、项目过程

(一)项目管理

1、制度建设及执行有效。我区转发了《关于印发X市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X人社秘〔20xx〕131号)和《关于统筹做好抗击新冠疫情和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的通知》(X人社明电〔20xx〕57号),按照市局要求落实有关政策。

2、宣传培训。区人社局领导高度重视宣传培训工作,年初组织召开城乡居保工作调度会,帮助经办人员全面了解政策规定;6月召开了全区信息员业务培训会,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理论水平及业务经办效率。全年共培训100余人次,局领导带领工作人员时常利用节假日及农民工返乡时节,在X区人民广场、X一号街、X工业园区、农业银行门口等人员密集、流动频繁地带开展“城乡居保进社区”“社保扶贫”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2500余份,接受群众现场咨询500余人次,营造了良好的城乡居保舆论氛围。另外乡镇经办人员还走村入户为村民宣传城乡居保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保积极性,为后期超额完成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服务规范。按照统一的经办规程开展城乡居保业务,健全了内控管理制度。

4、动态管理。按照城乡居保有关政策规定,及时为参保人办理参保和待遇领取手续。

5、待遇核查比对。每季度按照市局下发的民政、公安数据核查死亡冒领情况,一经核实立即停发待遇并通知所在村(社区)上报材料办理减员。

6、资格认证工作。创新服务手段,通过数据比对、村干部核实,“寓认证于无形”,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已认证20586人。

7、系统操作管理。业务系统操作规范,坚持业务系统和外网隔离,及时回收调离人员系统操作账号。

8、“四个不出村”示范点建设。建成XX镇大郢村“四个不出村”示范点,实现了“参保、缴费、领取待遇、查询”不出村,真正做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将惠民工程落实到实处。

9、资料报送情况。每月按时合规报送各类报表,资料齐全、真实、准确。

10、档案管理。我区三乡镇业务档案验收全部合格。

(二)财务管理:

1、账户管理。自20xx年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账户全部划转税务部门管理。

2、资金使用规范。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无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不存在将个人账户储存额用于非个人账户养老金支出情况。

3、资金审批和会计核算。按照规定及时申请审批拨付资金;申请拨付报告、银行支票存根规范齐全。

三、项目产出

1.当年任务完成情况。已超额完成年度参续保任务目标,任务2万,完成2.22万,完成进度为111.39%。

2.上报参保缴费人数误差率。无误差率。

3.按时发放养老金。由市局发放,每月实际发放人数占符合发放比例的100%。

4.社保扶贫情况。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加快实现贫困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111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通过与民政、扶贫、计生部门数据比对,对当年建档立卡未脱贫、低保、特困、重残、节育术后并发症(49周岁以上)及独生子女伤亡五类特殊人群实现应保尽保,代缴保费,目前我区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正常参保1703人和领取待遇1205人共2908人已全部参保,未脱贫人员代缴率100%,当年区财政共代缴3007人次,代缴金额共361800元,到龄贫困人口1205人全部享受待遇,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发尽发。

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会效益及满意度

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项目实施,我们随机抽取100多名参保人员进行电话回访,群众对政策及城居保工作满意度达到96%以上。

养老事前绩效评估报告 篇6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1、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2022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下达预算总额为1000万元,项目批准文件:沅委乡振组发〔2022〕34 号,及中共沅陵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22年9月16日下发的《关于我县2022年度乡村振兴项目库的批复》中调整入库项目;建设内容: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

2、财政振兴资金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完成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人均增收495元,受益人口6342人,对沅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仙门国有林场根据相关政策对照年初该项目设定的绩效目标于2022年12月开展了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工作方式包括民主自评、查阅台账资料及对项目受益职工抽查走访。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

(一)资金投入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截至2022年10月项目资金1000万元资金全部拔付到位。

2.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分析

截至2022年10月,项目资金1000万元已完成全部支付。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按照《沅陵县财政振兴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文件规定,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广泛征求了实施乡镇、村组、实施主体意见,对资金和项目均按照资金的规模、来源、用途、受益对象、实施单位、审批程序、实施期限及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乡村组进行了公告公示,接受职工监督,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 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县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

2.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县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全县实施乡村组的群众的好评和支持,满意度达到了100%。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及下一步改进措施

该项目全部达到了预期绩效目标,没有偏离绩效目标的指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充分利用绩效自评结果加强我县资金管理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并将依法对自评结果公示于沅陵县林业局政务公告栏以便全县人民监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