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的散文

请欣赏境界的散文(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境界的散文1:“匀速”的境界

文/江初昕

如今,不少人喜欢上了长跑这项运动。他们在周边朋友的影响下,还报名参加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是一项考验人体极限运动的比赛,没有长期的运动和跑量累计,是很难完成这项运动的。

据经验丰富的长跑运动员说,长跑运动在跑步的过程中,匀速是最高境界。此种境界非一日之功,需日积月累才能达到。配速均匀才不会对你的心肺造成太大刺激!若配速上下浮动太大,造成心房不规律震颤,则会加大心衰和瘁死的可能性!

其实,匀速是一件看似慵懒简单,实际上却需要强大的意念和智慧才能完成的事情。始终注视着远方,一直自信而坚定地接近它,不给自己任何借口让脚步停下来。我们注意到,就像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到匀速地跑一场马拉松一样,许多人的人生都不是匀速的:用童年天真交换繁重课业,用青春年华交换超额工作,用家庭的完整交换财富地位,最后,再来个急刹车,倾其一切试图换回健康和生命。匆匆的人生似乎注定要带有“跌宕起伏”的悲壮意味,但我们却往往忽视了别有洞天的另一种可能:匀速的人生。

“匀速”的内涵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在当今社会,“成功”二字基本等同于社会地位加财富积累,但此定义却忽略了人性的满足和内心的幸福。幸福的定义逾越了单一的物质生活,而是包括健康、时间、环境和文化多样性等指标。尽管我并不认可这份报告的绝对权威性,但它却足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警醒。既然在追赶生命列车的过程中,精神和身体的健康、与家人共处的温馨、追求梦想的情致和人文关怀的满足都是沿途必不可少的风景,那么匀速的人生就应当拥有均匀的幸福,关注分分秒秒的当下,最终抵达生命的巅峰。

境界的散文2:慢的境界

文/张燕峰

清人周容写过一则笔记,题目叫《小港渡者》,讲的是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故事。

顺治七年冬天,周容要从一个叫小港的地方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捆扎了一大摞书跟随着。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傍晚的烟雾浮在树梢,距离镇海县城大约还有两里远。他便问一个在河边摆渡的人:“等我们赶到县城,还赶得上城门开着吗?”那渡者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急赶路,城门怕是就关上了。”

周容听了有些气恼,觉得渡者在戏弄人。这一主一仆便快步前行。城门在望了,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断了,书散落一地。等到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经关闭了。此时,周容才恍然明白了渡者那番话的深意。

慢,步态稳健,不疾不徐;慢,心态平和,不急不躁;慢,神色从容,不慌不忙。慢,有更多自我审慎的机会,从而避免更多的失误和遗漏出现。

作家刘震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他的一个舅舅,这个舅舅是个木匠,方圆几十里非常有名气。因为,别的木匠打一张桌子只需要三天的时间,而他至少要花上十天功夫,所以他打出来的桌子总比别人的结实美观。后来,这个舅舅就教了他一招,就是做事情要慢。受这位舅舅的影响,他以后写小说也放慢速度,别人写一本小说花三个月,他花上三年时间。所以,读者夸他的小说好,并不是他的手艺比别人好,而是他花的时间比别人长一些。最后刘震云总结道“这是我写作最大的秘密和诀窍。”

可见,慢不是愚钝,不是落后,不是停滞不前,更不是不求上进,而是淡定沉潜,豁达优雅,气定神闲,是看得开放得下。

慢,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让我们在红尘中匆忙奔波的脚步慢一些,再慢一些吧。只有慢,我们的心才能静下来,才会嗅得到每一朵花儿的清香,才会聆听到每一声小鸟清丽的歌唱。慢下来,你才会发现,生活处处海阔天空,时时云淡风轻。

境界的散文3:蒜的境界

文/王太生

一季山水是迷人的,餐桌也是如此丰富。

菜篮子里,有黄瓜、刀豆、茄子……还有各种各样的小杂鱼,它们都要用到蒜,用蒜来调味道。

有了蒜的菜肴,味道更丰富。

蒜有好脾气,也很随和,尤其跟鲜味融合,遮盖去什么,让另一部分充分显现。

比如,烧小杂鱼,蒜抑其腥味,扬其鲜味,让食物的味道,显其长处。这就像一件衣服,给一个驼背的人穿,遮去不好看的后背,显其长腿。

有些食物,滋味寡淡,用蒜泥来拌,味道有了伸缩的余地。比如,凉拌黄瓜、拌蒸的紫茄子、炒刀豆,都要放点蒜泥。

一季山水里的植物有很多很多,夏天也才如此迷人,如此丰富。

老蒜在上年的秋天栽种,到了秋冬长蒜叶。青碧的蒜叶切碎当配料,下一碗阳春面,面汤里的味道就立马变得不一样。如果没有蒜,面里总少了什么东西。到了春天,大蒜长成蒜苗,它自己也成了一棵独立的蔬菜。

蒜总是配角,食物美味中不可或缺的配角。它在春天里抽出身来,自己当一回主角,等到蒜苗已老,地里的蒜头膨胀开裂,长成新蒜,一个瓣、一个瓣,抱作一团。

红皮蒜头粉墨登场,此时草意葱茏,夏天已经开始,它要陪这一季山水。

一季山水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出产在山水间,长在季节里。

我喜欢凉拌海带,放点蒜泥。烧小龙虾,要用蒜泥…‥蒜是用来调节美食情调和味道氛围的。有家小饭店,菜单上有蒜泥河虾,河虾裹在一层蒜泥中,下面再垫冰块,入糖,吃在嘴里冰凉鲜甜,食者如蚁,成了一道特色菜。

新蒜头上市,一时吃不掉的,晾晒风干,可腌酱蒜头。酱蒜头的腌法,用一个干净的容器装入蒜头,倒入调好的酱油汁,密封半个月,主要是糖和醋。从前在我们小城有家百年“一美”酱园,制作的酱蒜头,甜酸爽口,适宜在夏天的傍晚搭白粥,喝两三口粥,咬一瓣酱蒜头。经过老酱缸里腌渍的蒜头,风味已经发酵,了无浑气,性格收敛。

蒜泥就是这样,它遮盖味道,并不破坏味道;它丰富味道,并不改变味道,它是婚介所,是银行贷款,做着锦上添花的事。

一季好山水,有好食材。好多食材都需要蒜泥。它不擅长分工,却长于合作。合作后,蒜泥参与了多种味道,内容就更丰富了。

夏天的山水大汗淋漓。我喜欢在夏天出游,还会遇见美食。你如果是一株菜,愿意当一株蒜苗吗?

写着蒜,忽然就笑了。想起吾友老K的蒜头鼻。老K说,这是有福的象征,老K果然在52岁那年发了财。每个人的鼻型不同,蒜头鼻是其中一种,仅像蒜而已。看一个人的鼻子,是否好看,不要仅看鼻形,得看全部,嘴巴、脸、鼻子的摆布比例。我远观老K的鼻子,和他的脸,倒蛮对称。当然这是题外话,打住。

蒜,经张小泉菜刀轻轻一拍变蒜泥,调凉拌海带丝、酒醉泥螺,立马味道大变,风景渐渐稠厚起来,蒜味如风般四蹿,鸟在枝头叫,蝉贴树皮鸣,远处山峦云雾翻涌,心中便有了一季山水。

境界的散文4:清明雨

文/孙见喜

清明是一种境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画出了田园的明净,也唱出了畴野的动律;雨鱼风燕的瞬时风景,集合成古历二月的永恒格调:清明。也就有了“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的磅礴大气和四月的歌谣,从而凝成“绿肥红瘦”的思想高度和“闲人少”的村社底色。春已过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羞涩和隐忍,却还未到“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的成熟和感伤。清明是人物的行迹、事物的状态,如杨玉环的脸,赵飞燕的脚,二旦他娘的针线笸篮;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该死的亡人,被拆散的家人,无定河边的骨,春日家祭的情,都在清明时节一齐警醒,都在祭扫坟茔的幡旗下洒一把相思泪。

清嘉庆十三年,一位头戴草帽的农人从商州牧护关翻过秦岭,向富平县进发。他赶着三头牛,差不多走了十天。他就是一个欲断魂的行路人,在清明雨的泥泞小路上,他且哭且行,任大犍牛去啃路边的草根。

他就是我的先祖,去富平孙家庄祭坟。牛是他向老家族人的进贡,他的名字被写在孙家庄的族谱上,被刻在祖爷的墓碑上。他在孙家庄参加隆重的祭祖典礼,之后照例要留下十天或个把月,帮助族人干农活,锄地或赶大车;他也动员弟兄多的人家到商洛山去,烧荒开山,丹江两岸又是一铲的水田,鱼多得当粪土上苞谷哩!陆续就有人迁到了商州的王那村、北宽坪的聂沟、刘岭槽的七里峡,也不断有人卷了铺盖返回富平老家。王那村这边,丁口特旺,百十年便衍成一个村子。可是年年清明节,都要派了代表赴富平祭坟。到我父亲这一辈,孙家庄在王那村这一脉,整整繁衍了十代人。爷到死都念念不忘富平孙家庄,他说他爷手里还去那边祭坟,他要我成事了一定去富平看看,去给先人烧一刀纸,上一炷香。爷说,他爷告诉他,孙家庄在富平,但有四十亩一整块地却在临潼。先人手里,为地畔子还和临潼人闹过事。

我不知道孙家庄的具体地址,但这“四十亩地”是一个重要线索。七十年代在富平的美原和临潼的相桥参加夏收,多方打听孙家庄没有结果。爷爷也过世三十三年了,我虽没有成事,却一直惦记着爷的叮嘱。

查资料,得知老家的地理位置大约在富平、临潼、阎良三地的交界处。就委托住在阎良飞机公司的老诗人王德芳替我打听,德芳说阎良附近有老孙家庄,又有新孙家庄,两个庄上都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说孙家庄流出去的支脉多了,老先人手里的事,二百多年了谁也说不清了。

断弦时心在寒处。二百年,十代人,在商州垦了一面坡,修了一湾地,建了一座祠堂。年年清明祭坟,年年打开长箱子晒“爷婆”。所谓“爷婆”,就是一长轴族谱牌位。十代先人的头像牌位及各代谱系绘在两丈长一丈宽的麻布上。晒了“爷婆”,捧着供盘,吹吹打打上坟。爷他爷的坟在坡根,爷他爷的爷的坟在后涧,往上各代依次埋在堰背后、柿园子、打儿窝,进商州的第一代先人埋在十里外的党原。小时候祭坟,最怕去党原,路远,又是年年清明下雨,老者们把说了多少遍的故事津津有味地重复着。说坡根的风水是金线吊葫芦,儿孙上隔代人丁旺,打儿窝的风水是金蟾穴,后三辈财运兴旺;然后就说埋在党原的“始祖”当初怎么勤俭,怎么智慧,怎么和白杨店的财东结亲换地,等等。

说是去祭坟,对我们男孩子来讲,其实是最愉快的春游。那时候在我们小学,清明节放假祭坟是惯例。我们打着纸幡,行走在湿漉漉的田间小道上,采一把迎春花的藤挽成帽子戴在头顶,折一支绽满新芽的柳条做成柳笛一路“乌拉乌拉”地吹。微风斜燕飞,细雨鱼浮头,泥泞是春天的缠绵,潮湿是青草的气息。儿时的清明,把多少祖先遗落的珠子串起来挂在少年郎的脖颈,就有了多少中华传统的沁心灌溉,就有了多少顽固不化的尊老意识、勤俭意识、守土意识、传宗意识,等等。珍珠中的沙子,沙子中的珍珠,几千年的混搅,是优点也是劣根,是长处也是短处。

清明雨是一种沐浴,洗却的是奢靡和懒惰;清明雨又是浇灌和浸润,从内部,由杆到梢输送根的浆汁;这你就不会忘了,我是从何而来;你就永远记住,我是谁家脉上的后人!领口可以裹上带子,袖头可以饰之金纽,脚腕可以拴上钻链,但你千万记住一个地名:孙家庄!

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是否可有富平孙家庄的后裔?我盼望去看那四十亩一整块的地,我盼望折那坟头的柳,孙家庄啊,你的老围墙,你的石磨子,你的大轱辘车,你苍老的浮云甜嫩的榆钱,这些过时的旧物,却正是我的脉根啊!

境界的散文5:旅游山水与读书境界

文/肖翔天

走过祖国不少大好河山、在看过不少美景仙境后,自己对旅游山水也有了一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逐渐发觉旅游山水时也存在“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所谓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这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直到现在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但这是初级阶段的旅游,是最低层次的需求,是旅游最基本的保证。应该说现在的绝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具有这六个方面的功能。但大部分人在旅游中都属于这个层次——只是“去了一趟”“到此一游”而已。

第二层境界主要是感官层面的,所谓的“特、安、美、乐、全”。这种层次的对景区景点就有要求了,对自己的旅行体验也有要求了。想要看的景区景点就得有特点、讲安全、景色美、交通便捷,要玩得开心。

第三层境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了。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5年1月1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商、养、学、闲、情、奇”:“养”是指养生旅游新需求;“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拓展训练、摄影、采风等;“闲”是指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

旅游山水时,只有一、二、三层境界的都有了,让具有各种层次的游客都能得到满足。但我认为不管是第一层境界还是第二层境界抑还是第三层境界,我们都不要去强求,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而这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境界不谋而合。

王国维曾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三首词中的三句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本来不相干的这三句名言连缀成读书的“三层境界”之说,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对参禅也提出了“三层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人生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眼中的山山水水不仅仅是山山水水,还有博大、宽广的胸怀,是在用心、用脑去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后,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这不,人生其实也差不多,就像一场场观山赏水的旅行,只不过时间比较长、景点比较多而已。

境界的散文6:独处是一种境界

文/樵夫

喜欢一个人独处。

一个人的时候,感觉心总是静的,仿佛走进了一片安静的树林,站,坐,蹲,卧,想干吗干吗,即便是四仰八叉随意一躺,也用不着顾及周围觊觎的眼神。

那一刻,你所面对的是心中的山峦和旷野,是花鸟鱼虫,是夕阳西下的微风,是皓月当空的虫鸣……既用不着心有顾忌地佯装什么,也不必刻意地去做什么,一切都是随心所欲,甚至可以撒着欢儿的疯,由着性儿的野,哈——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放松啊。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独处真的是一种享受。

不错,久居都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体会,每天早晨,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不得不去面对市井的喧嚣,街市的拥挤,到处弥漫的汽车尾气,还有三天两头儿就来肆孽一次的雾霾,还有职场中你躲都躲不开的尔虞我诈……

年轻的时候读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佩服得简直五体投地,希望自己也能进入“心远地自偏”的境界。直至人到中年方才明白,能修炼成他那样儿的,在这个世界上可着劲儿地找也没有几个。即使是他自己,最后还不是照样在“归去来兮”的小曲儿中,“采菊东篱下”去了吗?

拉布叶曾经说过,我们承受的所有不幸,皆因我们无法独处。

是的,当今社会,我们无法完全去独处,然而,几小时,几天,甚至十几天的独处对于我们来讲未必就是奢侈,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是——我们自己已经习惯了那种热闹,那种喧嚣,那种拥挤,那种鸡吵鹅斗,一旦离开这些,仿佛一个离不开烟酒的人的突然戒断,怎么待着都不太好受。

也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独处并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事实上,没有足够的独处生活,我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平静的心境。

人们对于独处的喜爱,并不是一个原初的欲望,它不是直接形成的,而是以间接的方式,主要是在具有高贵精神思想的人们那里逐渐加以形成。

一个人如果具备足够的内涵,以致根本没有与别人交往的需要,那他就具备了一个人独处的先决条件,能达到这种境界,那确实是一件幸事。

独处,是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忘我的境界。这样,一切尘世间的烦恼、忧虑、紧张被荡涤得一干二净,同时,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人性得到进一步升华,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因此,当你独处时,你最好多读点书或者去写作,抛开时空,与智者对话,与哲人探讨。如果是这样,你将从那充满智慧和闪烁着真理的语句中得到启示,进而去拓展你明天的人生之路,寻求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

享受独处,最好拥有一个无邪的灵魂。

境界的散文7:听雨的境界

文/戚思翠

雨,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诗人,于天地间挥毫泼墨,镌刻诗行;雨,似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在天地间随意弹奏着流动的弦律。雨,淳朴,静籁,而又无拘无束。聆听雨声,令人心醉。

春天的细雨,天真、浪漫、温柔,既像稚嫩孩童无邪、纯真、质朴的嬉闹声,又似大自然母亲温甜的乳汁,滋润、抚慰、复苏着大地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春雨,有花开的声音,有甜蜜的希望。一如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温文尔雅,含情脉脉,轻盈洒脱;丝丝缕缕,洋洋洒洒,入心润肺。

夏天的雷雨,浮躁、狂妄、粗暴,既像性急、火爆、野蛮者的呵斥声,又似竞争年代征途上催促的号角,令人早作准备,抢抓机遇。这雷阵雨,来去匆匆,雨势凶猛,如舞霹雳,似黄钟大吕,将大地万物洗刷一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美景,如诗如画,给人一种清新、亮丽、祥和的快乐感。

秋天的绵雨,淅淅沥沥,不急不徐,平和成熟,缠绵不断,意味深长,既像痴迷少女多情、惆怅、哀怨的叹息声,又似失意者孤寂、迷茫、期盼的泪。深秋之雨,为累累秋实奏鸣一支美妙的丰收曲,萧瑟声声亦动人。听雨,有思念的惆怅,忧伤的迷茫,一场烟雨,无可奈何花随雨落去,一地落英缤纷,一遍流殇,勾起风尘深处的浅痕,遗梦千年。

冬天的冷雨,寂寥冷峻、咄咄逼人,既像留守女子孤苦、封闭、冷漠的怨叹声,又似叛逆者愤恨、不平的心境。周作人在《雨天的书》自序里说:“今年冬天特别地雨多,因为是冬天了,究竟不好意思倾盆地下,只是蜘蛛丝的一缕缕地洒下来。雨虽然细得望去都看不见,天色却非常阴沉,使人十分气闷。”然而,冬雨寥寥,春天很快就来了。

无论听何季节的雨声,讲究的却是一种心境,要心平气和、情致愉逸。苏轼有言:“对床贪听连宵雨”;刘长卿又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聆听雨声中,我们体味一种情愫、一种顿悟、一种超脱、一种陶醉。

境界的散文8:淡之美

文/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懂得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兴趣。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有一款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人生,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

譬如交朋友,好得像穿一条裤子,自然是够浓的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肯定是百分之百的淡了。不过,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又何其多呢?倒不如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近莫乎夫妇,亲莫乎子女,其道理,也应该这样。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境界的散文9:清明节的三种境界

天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岁时百问》中的说法。

清明,是大自然变化的时令,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它是大自然的节日,是人回归自然的精神诉求。春回大地,人回自然。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节合一而来,寒食节禁火寒食,寓意保护自然,保护家园,保护自我。

清明是从柳枝上转身的。忽的一阵风,你就看见杨柳依依的景致,呈现出一种清新的气息。那嫩绿的细枝,一条条垂下,丝丝缕缕,缠缠绵绵。这份随风飘拂在清明中的美丽,让人想起一种人生态度——明净,简洁。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柳节。唐代诗人来鹏在《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中写道:“几宿春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烟光,指的是柳色。袅袅炊烟中柳枝若隐若现,在阳光里如烟似雾,为春光留下无尽的遐想。

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赏柳时。柳是春天的使者,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情。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写的是勃勃生机;周邦彦的“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漂绵送行色”,说的是离别之意;李清照的“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诉的是哀怨之情。

万物清明,这是天和地的最佳组合,是清明节的第一种境界。

人文

作为传统节日,清明节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最初只是一个节气,到了唐玄宗年间与寒食合并,演变成怀念祭祀家族先人的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耳熟的诗句。万物复苏,生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过程,这本该是一个吉庆的时节,为何古人却愁绪满怀?

中国人的清明忧伤,是一个特异的人文现象,并且形成了向先人表达敬意与感恩的节日。

这样一个季节,古希腊的人们也悲伤不已,他们创作了自己的哀歌:酒神在冬天里死去,又将在春天里复活。对生命悲剧性的感伤行为,使古希腊产生了悲剧艺术。

中国人自然有自己关爱生命的表达方式。他们放飞风筝,去问候逝去的亲人;他们去踏青,再次感受祖先的祝福。春天来了,生命自然也应当得到新的轮回,让祖先的灵魂回到鲜花盛开的人世间,享受这美丽的景色。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文关怀。

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着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与追思,承载着中华民族子孙绵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怀。所有清明节由来的传说和民俗文化行为,无一例外地浸透着中国人特有的“感恩”情结:感谢皇天后土,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宇宙万物。

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

人文关爱,是清明节的第二种境界。

心灵

清明之时,人们摘采新柳,或缠柳叶于发际,或戴柳圈于头上,或插柳枝于地头。在天地和谐,物与我和谐的宇宙中,敬重先祖,踏青植树。人们的心灵中,缠绕着无尽的哀思。

《清明上河图》中绘有一顶从汴梁郊外扫墓回来的轿子,上面插满了柳枝。清明祭祖,事涉鬼魂,为了防止邪气侵袭,就插柳于户,戴柳于首以避之。这个风俗源于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的历史——春秋时,介子推追随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下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复国当上晋文公以后,介子推便偕母隐归山林。晋文公为了感恩,烧山逼他出来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一起被活活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翌年,晋文公率群臣祭拜介子推,见坟前柳丝轻拂,便用柳枝编了一个圈戴在头上,以示怀念。由此,插柳、戴柳便延续成每年清明祭奠的习俗。

祭扫祖先的陵墓,人们获得的是心灵的净化。

哲学家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关乎生命的节日,它让人从纷扰的空间之维回到时间之维。每一次扫墓,都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它不仅扫去逝者碑上的尘埃,更扫去活人心里的尘埃,让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归内心世界的宁净。

在天地清明的日子里,面对亡故的先人,表达敬意与伤怀,它对每一个人的心灵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腊美学家说,悲剧使人获得的,是一次情感体验上的净化与升华,那么,清明祭扫呢,使人们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

心灵的净化,是清明节的第三种境界。

境界的散文10:孤独是一种境界

文/段飞鹏

飘过这斑斓的城市夜色,或许你孤独地活着、游走。在孤独的世界里,虽然寂寥、荒凉、冷漠,心却是慈悲的。有时,一个人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一个人的世界很无奈。其实,许多人活在孤独的世界里,包括雨果,包括曹雪芹,包括三岛由纪夫,包括张爱玲,包括雪小禅……

这些大家的文字“骗取”了我的心,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阅读。有时,读书只是个引子,它会让你明理、强大,也会让你释然、睿智。有些书读进去了,心底也豁然开朗了。在文字之中游弋,自己不再孤独,倏然间会变得柔软、细腻。如果文字能清凉人的内心世界,那么我宁愿选择孤独,而不去企盼游离的爱情。倘若文学能填补内心的空寂,那么我宁愿选择独枯,而不去期冀谎言的救赎。

生活于世,慈悲地对待人生、名利、情感,并非孤独。路,走多了,才知道什么叫艰难险阻;人,交集了,方知人情冷暖。张爱玲孤独大半身,坐成了清渺,坐成了风景,坐成了枯松,看似寡凉,实则动人心弦。而名利,只是过眼烟云。没有什么比健康地活着更有意义。

在纷繁的世界里,如果活着是一种修行,那么,孤独则是一种常态、一种洗涤、一种沉淀;而在孤独的世界里活出慈悲来,则是一种境界。所以,请不要惧怕黑暗,不要埋怨孤独;有时,宁可在孤独中死去,我们也无需苟且!

境界的散文11:苏轼的境界

文/高永程

历史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时间的消逝也悄无声息。人们就在这样一步一步的旅程中走过自己的一生。有的人,来了,紧接着便去了。而有的人,来过,就不再从历史的目光中走出。

就像苏轼,这个不应也不会被人们忘记的人。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文学斗士;他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还有一次次心灵上的震撼;他不仅是北宋的奇迹,更是历史的骄傲。历史,不会容许这样的人被淹没在时光中。

刚出仕的苏轼,才华初露,笔尖中透着锋芒。能让欧阳修被他的文章所打动,太后也欣喜地把他推荐给皇上,试问这样的人,在历史上能有几个?于是,他入朝做了官,打算着为国家出自己的一份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此时,前景对他来说,可以说是无限光明的。

“乌台诗案”时的苏轼,差点死于新党们之手,幸亏有许多朋友、百姓,甚至是对手为他求情。当时退休金陵的大变法家王安石也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正是由于王安石的“一言而决”,苏轼得以从轻发落,逃过一死。他不明白,自己一腔为国尽忠的热血有什么错?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想要置自己于死地?而另一边,那些虽没有最终得逞,却已经从中受益的小人们,或许还在窃喜:终于把苏轼排挤出了朝廷,以后再也没有谁能威胁我的文章了。苏轼原本是走在光明的人生路上,却没料到受了现实的迎头一击,这一击暂时让他昏了头脑,迷失了方向,也让那些小人们暂时得逞。但随后,他又认清了世界,又小心而谨慎地走上了另一条路,此时世界对他来说,是狭窄而充满危机的。

被贬黄州时的苏轼,豪情诵出“大江东去”,何等的旷达,也成就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东山再起,建苏堤时的苏轼,更是看透新兴势力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进谏,抨击腐败,再遭诬陷。此时的他,已经不把入仕做官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他已进入了另一个境界。“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他对宇宙、对万物最乐观的解释。此时的“东坡居士”,人生是何等开阔!

但对宇宙的领悟,终不能改变生命的终结。苏轼还是离开了,但他留下的印记让历史记住了他,这印记,不是一闪而过的流星,而是不停闪耀的恒星,不只闪耀在宇宙中,也闪耀在我们心中。

境界的散文12:境界差距

文/罗振宇

有一则禅宗故事,有个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你年轻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就是砍柴、挑水、做饭。”

小和尚问:“那你开悟之后,你都干些什么呀?”

师父说:“我还是挑水、砍柴、做饭。”

小和尚问:“那有什么区别呢?你活了一辈子也没什么进步啊?”

老和尚说:“不对,有进步。我年轻的时候是砍柴的时候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想着做饭。现在呢,我开悟了,我现在砍柴的时候就砍柴,挑水的时候就挑水,做饭的时候就做饭。”

人的境界差距就是这么一点儿。我们如果在地上画一道半米宽、5米长的通道,你走过去完全没有问题。可是如果这条通道两旁是悬崖,你还能走过去吗?你就会肝儿颤。

为什么会肝儿颤?因为你会想到未来,向左一步会掉下去,向右一步也会掉下去。其实是你想多了,如果你没想两边,半米的宽度足够你走很长的距离,完全不会掉下去。

为什么有的人做事那么顺呢?往往就是他专注于当下,没想太多。

境界的散文13:山水境界

文/王瑶宇

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一轮明月,几缕清风。大山默默不语,松涛和蔼地抚摸,东、西两涧的水似一张琴弹奏着一种淡泊的宁静。心,渐渐变得透明,而且平和,仿佛被融入那片乳白色的光流和直如天籁的和声里。”这段话我非常喜欢,读来令人心境开阔、精神爽朗,给人无穷的享受。

古往今来,钟情于山水的人源源不绝。一位中国修行极高的禅师曾慕名拜访一位日本修行极高的禅师。两人相见后,言谈甚欢,相约一起去日本的濑户内海。

海上,微风吹拂,水面清波荡漾,对岸的山脉,秀美无比。一派佳山胜水的景象,呈现在两位禅师的面前。

见此景象,日本禅师颇为自豪:“你看眼前,日本的海多么有禅趣,山多么有禅机。此等景象,让人想起长在水里的山葵花啊!”

中国禅师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日本的海固然有神韵,山也很美。可是,水如果浑浊一点,会更好。”

日本禅师听后,甚为诧异,问:“此为何解?”

“水浑浊一些,能映衬得山更加秀美。像眼前的水,只能长出山葵花,如果水浑浊一些,说不定就能长出白莲花了。”中国禅师缓缓答道。

日本禅师听后,深被折服,向中国禅师深深鞠了一躬。

这是两个不同国度的禅师品味山水境界的故事,最终中国的禅师占了上风,而日本的禅师则坦然接受了自己的过失,并对中国禅师由衷地表达了钦佩之情。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山水不仅美好,还让人提升智慧,让人进入一种超脱的境界。

余秋雨曾在《仁者乐山》中写道:“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是啊,山水常给我们带来喜悦和安慰,且让我们体会到“青山年年依旧,绿水岁岁流淌”,使我们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坚定。

在“快生活”主导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容易陷入浮躁的沼泽,而观山赏水正是让我们沉淀下来的最佳办法。在阴凉的林间漫步,在哗哗流淌的小溪里嬉水,这是多么令人舒适恬淡的事啊。山水让我们的心境变得从容开阔、智慧豁达,还让我们卸下了浮躁,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静谧和幸福。

境界的散文14:“玩”出境界

文/王保安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许多歌手的表演,静静地品听,和在喧嚣中听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舞台的氛围制造出华丽的效果,唱者对词曲的理解及把控,真实地展示在观众眼前。他们那种自由的状态一次次感染观众,从崇敬、认真、严肃,最后到自由地“玩”音乐,这之间的转换让我感动且欢喜。

这“玩”是把情感幻化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之中,一个手势都会增加表演的感染力。

享受音乐,也能享受水墨吗?我认为两者有相通之处。中国水墨的高度是什么?我以为应该是“情”吧,是自己对生活的真情实感。从学习绘画的基础开始到经典作品的临摹,再到生活中体验和攫取,搞艺术的确挺辛苦,但辛苦的背后却是快乐。

绘画如同作文,许多作家在初期练手时写些短诗、小文,轻浅如小溪。其后读了些书,有了阅历,作品渐渐有了大的气象,文字在历练中走向成熟。

鸿篇巨制固然引人赞叹,源自内心的短小美文同样富有神采。在我看来,文章的可贵之处,在于展示超脱的心境和真情的流露,可以不受命题之忧,长短皆宜,有感而发,情动笔端。

绘画也是如此。现实世界让人随时都有惊喜发现,处处都是入画的题材。某一处景致,某一个人物,某一点瞬间,忽然就撞击了你的心灵。信手涂抹,随意尺幅,境由心造,我想,这应该就是画家最理想的创作状态。

从对事物外化的精准表达,到自己内心世界的生动体验;既坚持大题材大手笔的创作,又享受自我愉悦的随性挥洒,这种创作状态是我所追求和欣赏的,并且积极地付诸实践。

近些年突然来了点感觉,想玩点水墨,从山水到花鸟再到人物画的试验,玩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力图把水墨玩得再轻松些,甚至想轻松到一种直白的原始状态,一种简单的符号语言,让观者进入到享受轻松的空间来。信笔闲游,走到哪里就表现在哪里,没有过多地去修饰。想回到穿着拖鞋拿着扇子,再迈着八字步的自在日子,让毛笔在纸上也自由地奔跑,给其自由发挥的余地。

刹那间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的,不抓住很可能就会失去。搞艺术,不成熟的探索要比一直保持所谓的成熟可贵多了。

境界的散文15:人间词话

文/王国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

境界的散文16:静

文/文章

静,平白,不张扬。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境界,是传统美学重要的概念。自由舒适的诗意,画家以澄静之心捕捉生活中的寂静之美,运用色彩多种绘画语言,朴素简练空旷的背景来营造诗意的“静”,创作最佳的境界。

有美好的生命遐想,才有灵动的诗意,画家用沉静清澈的内心,在岁月时光里沉淀着宁静,多一份优雅,多一份清韵,绘一朵演绎生命素洁的花儿,绽放简静,领悟生命的真谛。让人有一种特殊“静”的感觉。听到花儿簌簌和风儿柔柔的声音,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花香。用简单而纯粹的艺术深深地吸引观众。

静,是生命的完满。人生的丰富积淀,内心的深邃与平和,深水静流,也是一份清简完美。 时光里,有一份清新,平实熨帖的心灵。

静以修身,陶冶性情,涵养德性,缘于静美的气氛产生乐趣,把人的灵魂,带入艺术的天堂。 一帧疏朗的淡墨山水,那一份内蕴,被留白淋漓尽致地丰盈着,青山黛影,飘逸潇洒的丹青气韵,才会领悟到水墨疏朗的韵致。挥洒自如,风轻恬淡,如一幅水墨丹青,纵是凝重生涩,守一份清雅,怀一份宁静,去描摹生活淡淡的留白,是生活最美的风景。

人生难得静,生活因静而美丽,岁月因静而丰盈。人的感官,才能融入画意,“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禅境。耐人寻味的境界,是画者心灵的静与自然的艺术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