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1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为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考试、检查所掌握的情况,就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检测的结果
二、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各科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或者说与其它学校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
2、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3、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目前有部分老教师教学经验陈旧,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能够挤时间学习,致使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得不快,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努力的方向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③抓作业。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
2、抓教研,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一是将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教导处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形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校际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促课改不断深入。
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单凭经验、单靠教参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孜孜以学,苦练内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摒弃过去那种只埋头教学,不抬头看路的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不断研究新课程、研究学法,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对学生、学校高度负责。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拔优扶差”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教学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总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我们要认真,结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制定新措施,以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为舟南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2
一、试卷命题情况评价
本次试卷是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一次测试。本次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小学数学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试卷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考查,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第一题,认真思考,准确填空18分;第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0分;第三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第四题,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0分;第五题,认真画图,仔细填空6分;第六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6分。
二、学生各大题得、失分及成因情况分析
(一)、学生各个大题得失分
第一题填空题,第二题判断题,第三题选择题78个同学答得比较好,对概念的掌握比较牢固,28个同学有概念混淆的现象。还有30个同学这三道大题答得比较差,失分率在40%以上。第四题计算题80个同学答得较好,计算较为准确,仍有30个同学计算较差,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会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第五题操作题大多数学生做得不好,学生作图习惯差,漏画位置中的方向度数。第六题大多数同学做得好,但有个别同学理解应用题的能力较差。
(二)、成因情况分析
1、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列竖式计算的第二题,很多学生抄错数字,第六大题中的第五题最高体温39.1℃看成39℃,所以错的很多。
2、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填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学生对某概念产生混淆。填空第1题,第6题正确率较低。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够,部分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有语病,导致失分。
三、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1、注重用活教材,要把教材当做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素材,积极挖掘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理解方面还要多下功夫,避免死记硬背,关键是把握本质。
2、改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和合作”等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3、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家校配合等多种形式,分解我的辅导压力。后进生是影响班级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个别辅导,也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动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后进学生转化情况
有5位后进生期末成绩得80分以上,三个班共有15位后进生成绩不合格。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3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为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质量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本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的有关数据,结合平时考试、检查所掌握的情况,就教学质量作如下分析:
一、检测的结果
二、存在的不足
1、从整体来看,各科的成绩都不是太好,或者说与其它学校相比较还有一定的距离。
2、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3、教师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目前有部分老教师教学经验陈旧,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能够挤时间学习,致使自身业务素质提高得不快,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努力的方向
1、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要突出教学管理中的`“三抓”:
①抓备课,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③抓作业。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任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每次作业,做到批改认真及时,每次作业都有激励性评语。
2、抓教研,促进课改不断深入。
一是将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二是教导处以课堂观察为主要研究形式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研讨课、校际观摩课等多种形式教研活动的开展,探讨交流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按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促课改不断深入。
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师单凭经验、单靠教参已无法适应教学和学生。这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孜孜以学,苦练内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性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摒弃过去那种只埋头教学,不抬头看路的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不断研究新课程、研究学法,努力实现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对学生、学校高度负责。
4、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拔优扶差”是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个性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这样,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信心。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适时地表扬,在教学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总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归宿。我们要认真,结教学工作,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制定新措施,以勇于改革、锐意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为舟南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努力!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4
一、试卷命题情况评价
本次试卷是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一次测试。本次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小学数学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试卷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考查,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第一题,认真思考,准确填空18分;第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0分;第三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第四题,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0分;第五题,认真画图,仔细填空6分;第六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6分。
二、学生各大题得、失分及成因情况分析
(一)、学生各个大题得失分
第一题填空题,第二题判断题,第三题选择题78个同学答得比较好,对概念的掌握比较牢固,28个同学有概念混淆的现象。还有30个同学这三道大题答得比较差,失分率在40%以上。第四题计算题80个同学答得较好,计算较为准确,仍有30个同学计算较差,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会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第五题操作题大多数学生做得不好,学生作图习惯差,漏画位置中的方向度数。第六题大多数同学做得好,但有个别同学理解应用题的能力较差。
(二)、成因情况分析
1、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列竖式计算的第二题,很多学生抄错数字,第六大题中的第五题最高体温39.1℃看成39℃,所以错的很多。
2、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填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学生对某概念产生混淆。填空第1题,第6题正确率较低。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够,部分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有语病,导致失分。
三、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1、注重用活教材,要把教材当做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素材,积极挖掘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理解方面还要多下功夫,避免死记硬背,关键是把握本质。
2、改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和合作”等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3、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家校配合等多种形式,分解我的辅导压力。后进生是影响班级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个别辅导,也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动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后进学生转化情况
有5位后进生期末成绩得80分以上,三个班共有15位后进生成绩不合格。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5
一、试卷命题情况评价
本次试卷是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的一次测试。本次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小学数学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试卷在考查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考查,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内容全面,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
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六个大题。第一题,认真思考,准确填空18分;第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10分;第三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第四题,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0分;第五题,认真画图,仔细填空6分;第六题,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6分。
二、学生各大题得、失分及成因情况分析
(一)、学生各个大题得失分
第一题填空题,第二题判断题,第三题选择题78个同学答得比较好,对概念的掌握比较牢固,28个同学有概念混淆的现象。还有30个同学这三道大题答得比较差,失分率在40%以上。第四题计算题80个同学答得较好,计算较为准确,仍有30个同学计算较差,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会灵活的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第五题操作题大多数学生做得不好,学生作图习惯差,漏画位置中的方向度数。第六题大多数同学做得好,但有个别同学理解应用题的能力较差。
(二)、成因情况分析
1、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列竖式计算的第二题,很多学生抄错数字,第六大题中的第五题最高体温39.1℃看成39℃,所以错的很多。
2、从卷面上看,不论是在计算还是填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学生对某概念产生混淆。填空第1题,第6题正确率较低。
3、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们对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够,部分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有语病,导致失分。
三、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1、注重用活教材,要把教材当做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素材,积极挖掘现实生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概念的理解方面还要多下功夫,避免死记硬背,关键是把握本质。
2、改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和合作”等特征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教学点点滴滴的`改进做起,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展示才华的机会。
3、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可以通过生生互动、家校配合等多种形式,分解我的辅导压力。后进生是影响班级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个别辅导,也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4、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动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在积极的动脑、动手、动口等全面探究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拓宽了知识的广度,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后进学生转化情况
有5位后进生期末成绩得80分以上,三个班共有15位后进生成绩不合格。
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篇6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的结构分布较有科学性、合理,内容丰富,形式灵活。
2、试卷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成绩统计、整体水平分析情况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这次测验全班47人参加,从测验成绩看,这次测验最高分94分,最低分74分,平均分84.09分,优秀19人,及格47人。这样的成绩和上学期成绩相比较,显然不够理想,也说明这一次测验暴露出我们班现阶段学生学习的语文一些问题:如书写不工整;作文描写不具体;再加上审题不清,出现了较多的失误。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第二部分第五题“我会填”
第(1)题 学生错的最多的是“——铁路”“——的才干”,很多人学生写得不准确,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第(3)题填写《山中访友》、《大瀑布的葬礼》错误率很高。这题出得过于灵活,也许是偏题。因为平时训练过这类题,平时注意学生的背诵,学生的水平会达到老师预期的水平。但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正确率不高。
(2)第三部分“课内阅读”第2题“我知道了《月光曲》的旋律变化特点”错误率很高。“用~~划出表示联想的句子”错得也很多,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
(3)“课外阅读”理解,加标点符号省略号,学生错得最多,学生知道省略号的作用,却不会根据句子意思去填标点符号。平时缺少这种逆向思维的训练。
(4)“课外阅读”第4题“设问的好处”不会概括,这一道题目既需要对文章内容了解,也需要学生掌握设问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问题就在于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短文的意思,对短文了解不透彻,因此不能准确体会妈妈说的好处。
四、思考与建议
从这次的检测来看,阅读理解依然是学生最难的部分,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而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要讲究方法,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要持之以恒。
①、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
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比较宽的阅读面,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仅仅靠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势在必行。先要利用学校的图书,让学生可以读好书,多读书,从而好读书。并且发动家长支持孩子读书,为的孩子建立一个小小书架,收藏感兴趣的好书:如名人名著、优秀作文选等。总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课外书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法。比如:默读、诵读、浏览、初读、精读等。例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六年级的阅读要求进行。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建议:涉及到课内的阅读题不要过于难,这样是在无形中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然是考课文内容,要紧密结合课文原文让学生写,不要为难学生,使学生对课文的重点或重点课文的学习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