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小雪的寒冷,体验制作糯米美食的快乐。
2.初步了解小雪食糯的习俗,知道食用糯米可以驱寒保暖。
3.选择喜欢的材料尝试制作糯米美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美味的小雪》故事音频及图片;“糯米美食”组图。
纸面教具:《新年装饰》。
材料准备:“美味的糯米”(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蒸熟的糯米饭、糯米面团、红糖粉、不同的坚果碎或馅料,如芋泥、花生、芝麻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小雪节气“冷”的特点
——今天真冷啊,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暖和一点吗?
——活动身体后,你们有没有更暖和一些呢?
二
播放音频/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小雪食糯的习俗
——寒冷的小雪来了,熊猫奇奇、熊猫妙妙又有什么保暖的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奇奇和妙妙的.好办法是什么?
三
出示组图引导幼儿感受糯米美食的丰富性
——奇奇和妙妙吃了美食,还拍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美食你们都吃过吗?它们是什么味道的?
四
出示材料制作糯米美食体会制作享用美食的快乐
1.出示材料,请幼儿观察并大胆表达自己的制作想法。
2.根据幼儿兴趣,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制作糯米饭/八宝饭、一组制作红糖糍粑,教师巡回指导。
3.成果展示,幼儿品尝糯米美食,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2
设计思路:
冬天到了,对于冬天里的事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小雪花了,上周的下午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小雪花飘飘洒洒,屋顶上、地上积满了雪。有的孩子说像糖,有的说像花,有的说像羽毛……议论纷纷,充满了兴趣。但是身处南方城市,很少有机会去亲近雪、感受雪。为了满孩子们的兴趣需要,设计了本活动。试图让幼儿在“雪”的世界中,认识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活动目标:
在看看、说说、玩玩、做做中了解雪的基本特征,体验玩雪的乐趣。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轻音乐
2、教师场景布置、白色纸条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冬天到了,天气冷了,在上个星期天空中下起了什么?(下起了雪)
小结:冬天到了,许多许多雪花都从天空飘落下来。我们跟雪花们打个招呼。
2、小雪花是怎么样的?(颜色、大小、形状)
小结:雪花白白的,一朵一朵、一片一片,像花、羽毛一样,真漂亮。
三、游戏:下雪啦
1、呀,什么飘下来了?雪花要和我们做游戏了
2、雪停了,你们还想和小雪花做游戏吗?那怎么办?好的,我们一起来做雪花。这里有一些白色的纸条,可以请小手帮忙来撕小雪花。看看谁做的雪花又多又漂亮。
指导重点:感受大、小的区别;帮助幼儿掌握许多张一起撕的方法。
3、在轻音乐中再次玩雪
四、游戏:做雪球
1、雪下得好大啊,我们把雪花捡起来做成雪球,打雪仗去吧。看看谁做的雪球最大、最牢。
2、幼儿整理地面纸屑,做雪球。
3、雪球做好了吗?我们到操场上打雪仗去咯。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团、搓、分泥、粘、按等技能制作小雪人。
2、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
1、范例、多媒体课件。
2、橡皮泥、泥工板、黑豆、枸杞。
活动过程:
一、多媒体演示,激发幼儿制作雪人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人的头和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三、教师示范制作雪人。
1、首先我们选一小团橡皮泥放在手心团,团成长圆形。
2、复习分泥(一分为二,把其中的一份再一分为二)。
3、大圆做雪人的身体,小圆做雪人的头,按上二颗黑豆做眼睛,按上枸杞做鼻子,最小的小圆做小雪人的帽子。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引导幼儿分泥的方法和连接的技巧。
五、展示幼儿作品。
刚才小朋友都很认真地做小雪人,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做好的小雪人拿到前面来,给全班的小朋友欣赏。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冬天下雪,体验玩雪的乐趣。
2、学习撕纸粘贴,掌握简单的粘贴方法。
活动准备:
图画纸
大小各一原形纸
三角形纸
水彩笔
胶水
活动过程:
当我们进行到第二个子主题“雪”的时候,碰巧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那天,我们提前让孩子们带了好多玩雪的工具象小铲子、小桶、小推车等。孩子们都很兴奋,拿起那些小工具开始行动起来。有堆雪人的、有拿小桶扣雪馒头的,当然更多孩子喜欢铲雪,准备铲出一条路来让大家通行。
在我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开始一起堆大雪人。身子堆好了,雪人的头遇到了困难,王千惠堆了好几次头还是没法固定。“老师,我不会了!”“那咱们想个办法吧!”有的孩子用手攥了个雪球放在上面“太小了”,后来,我们用小桶扣了个雪馒头,放在了上面。雪人的鼻子是用小叉子做的。雪人堆好了,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
活动反思:
幼儿高兴之余,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延伸活动就是粘贴小雪人,为了让幼儿更深的记住雪人的.样子和玩雪的乐趣。
雪人趣闻: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设法堆一个最大的雪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然而科学家却乐于承担另一个棘手的任务,英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雪人,经测量这个小雪人只有0.01毫米宽,是普通人头发丝的五分之一。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大圆和小圆组合的方法表现雪娃娃,并大胆的为小雪人添画五官。
2、体验冬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用大圆和小圆组合的方法表现雪娃娃,并大胆添画五官。
活动准备:
1、冬季雪景、玩雪ppt、碎纸屑
2、幼儿绘画用的蓝色纸、各色炫彩棒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趣
1、教师和幼儿一起撒雪花(碎纸屑),感受冬天下雪的情景。
2、提问:下雪天,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相应的ppt
4、教师小结:下雪天虽然很冷,但是我们可以玩很多好玩的游戏:堆雪人、打雪战、滚雪球、坐雪橇等等,雪地里的游戏真好玩呀!
二、联想创作
1、继续欣赏PPT:小狗和大象也来堆雪人了,瞧!大象滚雪球,滚呀滚,滚出一个大雪球,小狗滚呀滚,滚出一个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
2、雪娃娃除了圆圆的身体和圆圆的头,还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大雪球,小雪球,小雪球坐在大雪球上,黑黑眼睛长鼻子,嘴巴弯弯笑哈哈,白白胖胖雪娃娃。
4、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重点关注:
1、大圆在下,小圆在上;给雪娃娃添画五官。
2、帮助个别能力较弱的孩子完成作品。
三、分享交流
1、看看谁的雪娃娃和别人的不同?
2、学一学雪人的形态,体验乐趣。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每年11月22日或23日是小雪(今年是22日),是24节气中第20个节气。
2、了解简单的小雪文化,知道小雪的由来与相关习俗。
3、理解小雪儿歌的含义,并大胆尝试复述。
4、知道冬季如何防寒,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二十四节气图画故事|第二十节小雪》或“图片+老师讲故事”的形式。
2、儿歌
小雪到,小雪到,天寒地冻开始了。
冷风吹,雪花飘,山川树木尽萧条。
穿厚衣,带厚帽,加强锻炼身体好。
3、节节虫身体中间留出空白可添画的部分,老师们可依照图片自己画,然后打印多份给幼儿)。
活动过程
1、故事图片(节节虫、吉鸟、大尾鱼)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内容,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
(1)小雪的天气是怎样的?
(2)大地、树木都有些怎样的.风景?
(3)在天冷的时候,我们要怎样保护自己,抵抗严寒?
小结: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寒气降至零下形成雪,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是“小雪”节气的原本之意。小雪过后,要要添加厚实冬衣保暖,还要加强身体锻炼。
3、添画节节虫:小班可以只涂色,中大班加入数物对应的内容。
4、健康领域还可以延伸,给树木的防寒和小朋友保暖,小雪后的食物(腌腊肉、吃糍粑的风俗,不挑食,多吃黑豆、黑木耳、鲫鱼等良好饮食习惯)。
活动延伸
美工区,制作节节虫;阅读区,自制绘本;建构区,搭建节节虫。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7
设计背景
冬天刚刚来临,才下了第一场雪,幼儿对玩雪的兴趣极为浓厚,在外出活动时,孩子都要踩着雪走路,特别开心,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开展了本次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3、进一步培养幼儿欣赏、跟读常规,会划指。
4、初步感知儿歌内容,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重点难点
感知雪与动植物的关系,萌发幼儿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初步感知儿歌内容,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学图、儿歌、识字游戏、歌曲。
2、雪人、麦苗图、冬眠动物图、害虫图。
3、欣赏、跟读常规字条,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雪花、是。游戏:小雪花的旅行字条,小红花划指棒。
4、小雪花图幼儿人手一片,“雪花、冬天、是”字卡幼儿人手一份贴在小雪花上。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1、一年有几个季节啊?依次出示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是什么样的?冬天里我们可以玩什么游戏?你喜欢冬天吗?
二、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冬天的画,小朋友想不想看,出示课件1冬天图,引导幼儿观察图。
1、图上都有谁在一闪一闪的?
2、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引出最喜欢小雪人)
三、认读目的字“雪花、冬天、是”
1、师:老师把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雪人请到了教师(出示小雪人),请小朋友和小雪人打个招呼。
2、小雪人的口袋里有很多宝贝,老师请表现好的小朋友来摸一摸有什么宝贝,分别请幼儿摸出字卡“雪花、冬天、是”
3、教师示范发音后,幼儿开火车练习发音。
4、出示课件2识字游戏,巩固目的字的认识。
四、常规练习
1、字宝宝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听吗?出示欣赏常规字条后,出示课件3小雪花儿歌,幼儿欣赏儿歌。
2、字宝宝还藏在我们的大范例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跟读常规字条,幼儿跟读儿歌。
3、请一名幼儿出来划指。
4、请幼儿用小红花划指棒在大范例中找字。
师:你想玩我的小红花划指棒吗?
五、游戏:小雪花的旅行
1、出示麦苗图,图上贴有字宝宝“雪花”,播放歌曲《小雪花》,幼儿人手一片雪花,雪花上贴有目的字,歌曲结束时全体幼儿蹲下,教师说:“小麦苗到了冬天很冷,小雪花盖在麦苗身上就像一条厚厚的棉被”。教师请拿“雪花”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在麦苗图上。
2、出示冬眠动物图,图上贴有字宝宝“冬天”,游戏同上,教师说“冬天到了,青蛙、刺猬、蜗牛、乌龟要冬眠了,可是它们还不知道,我们让小雪花告诉它们,冬天到了,赶快睡觉吧!”请拿“冬天”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上去。
3、出示害虫图,图上贴有字宝宝“是”游戏同上,教师说:“空气中有很多病毒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还有很多害虫给大自然带来破坏,小雪花让我们一起来消灭它们吧。请拿“是”字宝宝的小朋友把小雪花贴上去。
六、结束部分
师:“小雪花我们继续去旅行吧”!教师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幼儿继续探索雪花与动植物的关系。
附:小雪花
是谁?
敲着窗户沙沙沙
是我,是我
我是小雪花
我从天空轻轻飞下来
告诉你们
冬天来到了
教学反思
《小雪花》是全语言整合第一册第21课内容,现在是冬天的季节,在这个时候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更能有效的使小班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
我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知识点放在了最前面进行,在幼儿短时记忆的时间里先进行目的字的教学,这样安排教学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
整个教学活动我都用生动的情景紧密的连结起来,使幼儿始终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活动,活动一、一年有几个季节?冬天是什么样的?活动二、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冬天的画,观察教学图。活动三、图上你最喜欢什么呀?老师把小雪人请到了教室,它的口袋里有很多宝贝,引出目的字。活动四、我们和字宝宝做个游戏吧,进行识字游戏活动。活动五、字宝宝变成了好听的儿歌,进行欣赏、跟读儿歌的活动。活动六、我们带着小雪花一起去旅行吧!
活动中我运用了生动形象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以引发幼儿的注意力,直观的小雪人、小雪花更是幼儿所喜欢,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在划指时我特意制作了小红花划指棒,让幼儿的小手指跟着小红花一起走,所有的教具都起到了有效的教学作用。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在游戏情景中学会使用剪刀,对纸工活动有兴趣。
2、巩固认识红、黄、蓝三色,初步学习将纸条按颜色进行分类摆放。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纸条,剪刀,篮子每组一份。
2、小花图片,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条,激发兴趣、
教师抖动纸条,“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它象什么?”“听,它有声音吗?”“这个纸条可调皮了,它还会飞呢?你们看,它飞呀飞呀飞到哪里了?对,它飞到老师的`头上,象什么?纸条又飞呀飞呀飞到嘴上,象什么?飞到腰里象什么?”
二、制作雪花,学习使用剪刀、
1、交代制作要求:今天我们来把纸条变成小雪花。我们一起来做做,一只手拿着剪刀,另一只手拿纸条,张开咔嚓,剪成一片小雪花。剪好后要把剪刀闭拢,不然它会很累的。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玩游戏:下雪了
1、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这一片雪白的广场上要下一场五彩的雪,你们想玩吗?
2、幼儿按要求找雪花:滚一滚,爬一爬,找片红色的雪花给我瞧。
四、情境表演,激发装扮小花的兴趣。
“听,什么声音?谁在哭?”“它说旁边的花儿多漂亮,我们怎么没有漂亮的衣服呀?”激发幼儿帮小花打扮打扮的愿望。
五、按颜色分类摆放纸条,结束活动。
“你们看,地上还有许多小雪花,我们不能丢下它们,将它们带回去打扮小花吧。”引导幼儿按颜色分类摆放。
幼儿园小雪节气主题活动方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小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小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四、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