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笔构网

2025-04-25心得

请欣赏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1

自从听了浙师大幼儿园庄周赟老师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讲座后,感触颇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就是通过创设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环境,幼儿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充分发挥自主性,展开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的生长、发展所提供的场所和各种条件的总和,即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它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安全愉快、整洁优美、丰富多彩、动手动脑、益智健体、富有儿童情趣的教育环境,深深地吸引着幼儿,使他们喜不自禁、乐此不疲地在环境中活动,在环境中探索发现、想象创造,在环境中积累经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培养和巩固了幼儿的情感、行为、习惯、知识、技能、个性等。在幼儿教育中,环境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部分。"环境是能够说话的",经过优良设想的环境能够起到暗示作用,能够诱发幼儿的积极行为,所以说,主题墙饰是推进幼儿发展不可短少的"环境"。

幼儿园的主题墙是展示幼儿作品的平台,是家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参与主题墙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主题墙并不是单一的起到摆设的作用,还有边框的制作一定要简单明了,不能太过于复杂化,还有色彩的.搭配协调更是一个需要长时去学习的,在布置主题墙的时候,除了要充分体现主题的目标,将主题墙的内容丰富起来,还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充分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将孩子的作品表现出来,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我们教室的主题墙,每当一个新的内容布置好后,幼儿都会利用游戏和休息的时候去寻找、翻看自己的作品,还会跟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在主题墙的布置过程中,主题里的内容需要不断的去更新,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兴趣以及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在墙面环境安排中融入对幼儿情感的关心,把教师对幼儿的关心借助环境去表达,使幼儿如沐春风。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我初次布置主题墙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去布置主题墙,没有将小标题明显的表现出来,让人有种杂乱,而且内容重复,经过专家的指点后,我知道了标题不能只顾着华丽繁复,而是要让人一目了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凸显主题。

在主题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让家长了解主题墙创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要布置一面出色的主题墙,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这和孩子的参与是相辅相成的。在布置《火辣辣的夏天》这一主题时,我们就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去收集有关夏天的资料以图片的形式参与,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能大大提高我们教师的教育效益。这面墙饰,有孩子们的快乐参与和家长的热情合作,不仅发挥了它应有的教育功能,也使家园关系更为和谐,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是教师个人的手工劳动,我们应以幼儿年龄特点,发展的需求为手段,紧紧盘绕主题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主题墙的布置,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帮助,让幼儿关心生活。

通过半天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体会很深,懂得了环境创设是我们老师和幼儿共同走进主题共同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我们必须敏感地观察幼儿的每一个探索点,兴趣倾向,才能做好幼儿表现美的铺路石,引领他们走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审美境界。在以后的环境创设中,我们还要多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是否与儿童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状态,都可以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中表现出来,在教师对儿童的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儿童面前,教师是会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儿童处于弱势地位。从对话的角度看,我往往会形成不利于对话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纲要》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的不够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们一再强调要“蹲下来”看幼儿,实际上就是指尊重幼儿,真诚的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师的做法是:从动作上真的蹲下来了,但却做着训斥孩子的事,类似这样,即使老师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儿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平等,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实施。

二、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是暗示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部分是老人带,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如我们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说:“你闹,我就给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有的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您的话就是圣旨,您好好说说他,他就听您的”等等。孩子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从而影响到教育。

三、教师缺乏对话意识

过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幼儿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例如: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儿童“跟随”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对不对?;” ……好不好?等问题随声附和――“是!”、“对!”、“好”这样一来,儿童的回答成了他们不假思索的“齐声合唱”儿童成了教师的“应声虫”,这说明教师所希望的只是儿童能够跟随自已的思路;并通过回答问题“是”、“好”、“对”来判断他们是不在跟随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动成了“告知性”的活动,长此下去,儿童很可能形成一种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这种损害是任何现在知识都无法弥补的。

现在,多种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观盛行,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它表现于教师与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关系,而师幼间的对话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和幼儿者说接触的每一句话入手,提高自身素质,把与幼儿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怀着对孩子的十分热爱来到天鹭幼师培训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马上就要进园实习了,天天可以和孩子们在一起了,想到孩子就心情澎湃,我喜欢他们.我爱他们,他们在教室里吵闹听起来都感觉好舒服,我多么想一辈子都在他们的吵闹声中度过....

今天3月15号我去幼儿园见习的一天,让我感觉好快乐好充实.刚走进教室(小班)就感觉以前给他们接触过,像分别了长时间的亲人一样那么亲近,因为第一次进园吗,第一次面临这么多孩子,第一次听到孩子们叫我老师….心里一份欢喜一份激动同时…..插一个话题,有一个孩子也是第一天进园他要找妈妈,哭的特厉害,我和我一个同事当时怎么哄也哄不好,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才好了,我想:‘我回到学校要好好学习,争取把学习的理论掌握住并在以后能用上,其实理论和实习就像是简谱和伴奏的关系….’

有个孩子特调皮,他总是惹别的小朋友。我想试试和他玩游戏怎么样,然后我和三个小朋友(包括这个小调皮)玩剪子包袱锤,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规则是谁输了就要被刮鼻,从这个游戏中我可以感觉到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游戏的时候我的角色是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和崇拜….画画的时候小朋友都自豪的向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

时间过的好快,马上就要下课了,真的有点舍不得离开他们,不过通过今天的见习我意识自己的知识是不够的,我要充实自己,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孩子一片蓝天……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4

今年的暑期师德培训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多了一个“读书会”。这个读书会上每位教师推荐了一本书,并对书做了一个介绍,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小时,却让我仿佛读了28本精彩的书,对于这个“读书会”我真是收益非浅:有哲学的,有教育学的,有心理学的,有漫画;有教人明白事理的,有教人学做老师的,有教人笑对生活的,有教人学会做一个贤妻良母的……一群女人,从24岁到44岁,从为人女到孩子***,不管年龄的大小,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看到最好的书介绍给大家,让我们这个读书会显得是这样的丰富多彩!

从这个“读书会”中我感到自己的知识是如此的'贫瘠,学过的东西有很多已经老化了。古语云:“吾生有涯而学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终身学习显得更是尤为重要。据粗略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现在则是3年至5年增加一倍。新的科技知识的不断涌现势必导致原有知识技术的陈旧及更新周期加快。知识老化是当今社会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不断地接受教育、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工作的需要,这一切向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教师的学习决不能停止在前半生,学习将成为一个人终身的需要和过程。

进入师范的第一天,我们在大学语文中便学习了韩愈的《师说》一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是之所以为“师”的根本所系。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现在发展的眼光看,每当面对孩子的提问时,教师多希望拥有“一桶水”,不,应该说一桶水已远远不够,而应拥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才能满足那双充满疑惑好奇的眼睛,做一个值得孩子信赖与尊敬的老师。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5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xx年x月x日由县教育局组织对幼儿教师进行了一次幼儿教师培训,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郭股长的报告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郭股长的报告资料十分详细,分别对晨间活动、教师的准备以及接待幼儿和家长、晨检、卫生保健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张老师的报告针对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了很多好的推荐,还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区域活动。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易县教育局领导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执着敬业的精神,她讲的大中小三个班的教师早上幼儿来园时你以甚么样的身份来接待幼儿,而且早上也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做好家园共育。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就应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用心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带给活动和表现潜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一样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潜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构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用心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就应是最完美,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守望,为农村的幼儿奉献自我的一生。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6

通过这一周的培训,真得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对奥尔夫音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从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奥尔夫的教育原则,对奥尔夫其人以及最重要的奥尔夫音乐教法都有了了解;同时,通过学习奥尔夫音乐也让我感受到了除了蒙氏教育外,又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他不会刻意的要求孩子做什么,也不会去教孩子该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在玩中学,让孩子自主的去探索,研究,最后“发现新大陆”,他不会注重结果,他在乎的是孩子在过程中的每一个小细节,从而分析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孩子亲自去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其次,让我从每一位老师身上看到了不少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起初,我还想这次培训的老师都是各园很优秀的老师,我有很大的压力,可后来转变一想,这不正是我学习的好机会吗?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的,我认真的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课,我都会从每位老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如:老师的教态,教育方法,甚至到他们课前做的小律动,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再次,经过对奥尔夫的培训,我也看到了我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从一节奥尔夫音乐课就可以看出,也许我的思路很清晰,很好,可是,总会少一些实际操作上的执行力,当面对孩子的时候,自己的一些想法还是没有发挥出来看到了,导致一节课的教育目标就没有达到;我想,以后我还要多花一些时间来学习,把自己不足的地方补好,争取给孩子的每一节,都是最完美的,我会努力的,加油!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7

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xx年x月x日由县教育局组织对幼儿教师进行了一次幼儿教师培训,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郭股长的报告中,我了解了幼儿一日常规的要求,郭股长的报告资料十分详细,分别对晨间活动、教师的准备以及接待幼儿和家长、晨检、卫生保健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还指导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指导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活动在一天的活动中显得十分重要。张老师的报告针对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了很多好的推荐,还指导老师们如何进行区域活动。两位老师的报告,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易县教育局领导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和执着敬业的精神,她讲的大中小三个班的教师早上幼儿来园时你以甚么样的身份来接待幼儿,而且早上也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好时机,做好家园共育。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教育工作就应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贴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幼儿教育要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用心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资料,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带给活动和表现潜力的机会与条件。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

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位的。幼儿不一样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潜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构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美丽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从思想上、品质上给予渗透影响,教育他们使他们是非概念清晰,引导他们能关爱别人,带动他们用心乐观开朗,实事求是使他们诚实,幼儿教师要有“敬业、乐业、专业、创业”的精神,要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我们带给他们的就应是最完美,最公正,最无私的爱。

总之,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为我们农村的孩子守望,为农村的幼儿奉献自我的一生。

幼师教师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教师是否具有对话意识和对话精神,是否与儿童保持一种对话的关系状态,都可以在教师与儿童的共同活动中,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中表现出来,在教师对儿童的有意和无意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儿童面前,教师是会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儿童处于弱势地位。从对话的角度看,我往往会形成不利于对话的局面,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穿新鞋走老路”

在新《纲要》颁布以来,有些教师理解的不够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们一再强调要“蹲下来”看幼儿,实际上就是指尊重幼儿,真诚的对待幼儿的精神情感世界。而有些教师的做法是:从动作上真的蹲下来了,但却做着训斥孩子的事,类似这样,即使老师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儿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平等,从而影响到教育的实施。

二、家长的言行,对幼儿是暗示

如今社会,独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数父母忙于事业,部分是老人带,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对幼儿的教育也有一定影响,如我们经常听到爷爷奶奶这样说:“你闹,我就给你送幼儿园,让老师好好管管你”。有的会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您的话就是圣旨,您好好说说他,他就听您的”等等。孩子在这种语言的暗示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对老师的恐惧心理,这也是不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从而影响到教育。

三、教师缺乏对话意识

过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把幼儿看作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幼儿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授者,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师生关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义”。例如:在教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儿童“跟随”教师提出的“……是不是?”;“……对不对?;” ……好不好?等问题随声附和――“是!”、“对!”、“好”这样一来,儿童的回答成了他们不假思索的“齐声合唱”儿童成了教师的“应声虫”,这说明教师所希望的只是儿童能够跟随自已的思路;并通过回答问题“是”、“好”、“对”来判断他们是不在跟随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动成了“告知性”的活动,长此下去,儿童很可能形成一种惰性或对教师的依赖性,这种损害是任何现在知识都无法弥补的。

现在,多种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观盛行,多种教育模式共存,如今的教育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它表现于教师与儿童在活动中的对话关系,而师幼间的对话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和幼儿者说接触的每一句话入手,提高自身素质,把与幼儿交往的`一句一字都看成是教育。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