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文章

请欣赏美味的文章(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美味的文章1:老上海美味小吃

文/鲁守龙

鸡鸭血汤是老上海一道颇有特色的点心。从当天早上菜市场活宰鸡鸭的血滴入含盐水的水中,经搅拌后凝固,整盆倒入沸水中,煮成盆型、棕色凝固的血块。再把鸡鸭血块切成一立方厘米左右小块,汤料就是白开水,但碗中加调味品,味道就来了。另外汤面上撒些葱花、香油或辣油,其味必是鲜美的,少许葱花撒上香麻油,煞是吸睛。伴有扑鼻的香味到了口中既有鸡味又有鸭味,滋味混合,又特别爽口。一碗下肚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排骨年糕也是我很喜欢吃的。年糕是长椭圆形的,加热后置于盆中,排骨在热锅中不停地烹饪,有客人要食用,一个小盘放入两条糯软的年糕,上面压一块热腾腾的大排骨,关键是在排骨年糕上浇上一些秘制的甜面酱,这酱一加,排骨及年糕的滋味就大不一样了。想当年,摊主们为了吸引顾客,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都极其注重食品的质量和品位,并且各有一手绝活,吊住市民舌尖上的味蕾。

海棠糕是当年上海青年和学生儿童钟爱的点心。它是用一个铁桶,做成煤球炉,一个铁板锅,做成像海棠花,梅花等花型的模型,先在底部浇上一点油,将面粉和成糊状,加入糖和香料,倒在铁锅模型的底部,然后,把豆沙、奶黄放在中间,再倒上面糊,把铁锅放在煤球炉上烤熟,待海棠糕快熟时,用刷子蘸上一点油,把海棠糕表面涂上一层,再在海棠糕表面放上1-2枚西瓜子仁,还有红绿丝,烤熟了的海棠糕金黄色的真是可爱,比一般蛋糕不知要好吃多少倍。

美味的文章2:想起小时候的美味

去梨山玩的时候,偶然在一小块地方发现了地皮,于是欣喜地将它们拾起来。回到家把混在一起的枯草叶子摘出来,放到水里洗了七八遍才弄干净,然后用它做馅包饺子。吃完饺子,忽然想起小时候的美味来。小时候生活比较清苦,没什么好吃的,所以一旦吃了一点好东西,印象就特别的深。

地皮

地皮长在山坡上,应该是一种菌类植物吧?一块一块,薄薄的,黑绿色,如同地上长了一层皮一样。没下雨的时候是干的,下雨后又湿又软,有些透明,拿在手里软乎乎的。因为生在地上,所以和枯草混在一起,还沾了泥沙,清洗起来很是麻烦,要费好多功夫。现在饭店里有这道菜,但我总觉得不如野生的。我们村的东山上就经常有,我曾随母亲提了篮子去拾过。母亲喜欢用它包菜包子,包子皮是地瓜面的。我很不喜欢地瓜面的皮,我整年吃的都是地瓜,煮地瓜、地瓜面煎饼、地瓜面烀饼子,都腻歪死了。但那馅儿却喜欢,常常是拿筷子把馅儿抠吃了,地瓜面皮子再给父亲。

河虾

村西靠近河边的菜园里,纵横交错着许多水沟,水沟里有好多小虾。我和弟弟,有时还和姐姐,拿了笊篱去捞。一笊篱插到水草或者烂叶里,还真能捞起一些,小虾磕到沟边就蹦来蹦去,我们一个一个拾到小罐里。小虾很多,我们捞的却不多,许是小孩子没耐心,捞的时间少的原因。回到家母亲会用大铁勺子放到火上,加上少许油把小虾熥了给我们吃。小虾熥好后,在铁勺子里红红的,很是诱人!拿两三个放到嘴里,嚼一嚼满口的香。但还没等你回味,小虾就吃完了,没了!砸吧砸吧嘴,意犹未尽。

小鸡崽合子

那个很难见荤腥的年月,如果能吃上一点肉,是很值得小伙子们欢欣雀跃的事情。但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重要的客人要招待,谁家能舍得出钱去割肉吃?平时吃肉是件奢侈得不能再奢侈的事儿。春天母亲买小鸡仔喂的时候,总有小鸡仔活不成,不是突然死了,就是蔫蔫的不动也不吃慢慢死去。虽然它小得可怜,还不够一把抓的,但母亲总舍不得扔掉。把小鸡仔的皮毛扯扯剁碎了,再和上面煎几个扁的合子。我们就在饭屋门口拿着吃,现在想起那香味,还忍不住满嘴的口水。

蚂蚱

夏秋之节的山野,敞开着她的胸怀,给人们无比丰富的馈赠。有一种我们叫做野茄子的,它生在大块的岩石旁,结的果实像一个个小铃铛挂着,熟透了后种子紫红色,嚼在嘴里,清香清香的。有一种我们叫做拖拉盘的,我总觉得它就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的覆盆子。味道酸酸甜甜,非常不错。还有野李子、酸枣、蚂蚱------父亲从生产队收工回家,斗笠上总要别上一两串蚂蚱,母亲炒的蚂蚱火候掌握的很好,看上去红郁郁,吃在嘴里焦酥喷香。记得76年防震的时候,我们在院子里搭了防震棚子。一个雨天的下午,父亲下地回来捡到了一个蚂蚱笼子,里面装满了蚂蚱。到现在想起来,我还有一种天上掉了馅饼的幸福。

鸽子肉丸子

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学校在我们村西边的岭上。有一个姓陆的同学和我同村,家住小南洼,若论起母亲来,我和他还是表兄弟。他们家养了好多鸽子。有一回他从家里拿了用鸽子肉炸的丸子。一些同学都要了吃,我也有幸得到了一个。我没想到鸽子肉的丸子是如此的香,简直是空前绝后,这以前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美味,就是到现在也没有。工作了以后我到饭店吃过不少鹌鹑炸的丸子,应当和鸽子差不多吧?但总觉得没什么味道。许是时过境迁的缘故吧!

小时候到现在,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立业成家,有了工资和积蓄,我们以前稀罕的东西,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吃的和穿的比之小时候不知强了多少倍。但回想吃过的美味,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糖吃多了,就不觉得糖甜了,有苦才会珍藏甜的记忆。正因为我们生活得很幸福,或许就会忽略了这种幸福,请想一想我们离开幸福的日子吧!这样的话,我们就能更清晰地品味今天的幸福。

美味的文章3:记忆中家乡美味系列之芝麻盐

文/枯藤残鸦

昨天跑现场,从山上下来时已经一点多钟,一行人饥肠辘辘,因为下午工作还得继续,为了节约时间就谢绝了所里同志去镇里吃饭的好意,在朱古村头一个小菜店里解决午餐。大家饿极了,一坐下来就吩咐老板快点上点东西垫垫,50多岁的老板娘一边和我们寒暄,一边麻利的从厨房端出一盘黄灿灿粉末状的东西,老远就闻着一股扑鼻的香味,我惊喜的叫着“好!芝麻盐呀”

“是呀,早晨我才熥(念teng)好的,香着呢,先卷煎饼垫吧一下吧”老板娘笑容满面,

“这个最好了”

“我好久没有吃过了”……

大家一边说笑着,一边伸手拽煎饼,

一会功夫,一摞煎饼并大家瓜分一空,

盘中的芝麻盐也被消灭精光,

一桌人各自手中握着一个卷了芝麻盐的大煎饼卷,津津有味。

芝麻盐,在农村女人们几乎个个是制作高手:用白或黑的芝麻,挑出杂质,洗干净,放到烧热的铁锅里,用文火慢慢炒熟,用徐州的方言说就是熥熟,放凉了倒进碓窝子捣碎,拌上少许盐即可,芝麻盐看似制作简单,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和耐性,往往掌握不住火候,火太旺或翻炒慢了,就会糊,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熥过了,不好吃,会有一股的苦味让人难以下咽,芝麻盐制作方法简单,耐储藏,更因为美味,成为当仁不让的,徐州地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无论在以往物质匮乏的年代还是现在,熥一盘芝麻盐,装进瓶子里,既是主食,也是零食:放学的孩子打开了挖上满满一勺,眯着眼,惬意的放进张的大大嘴里,抹抹嘴头,转身跑出门和伙伴疯去了,收工的男人干了一上午或一下午活,饿极了,掀开煎饼框,操起两三张,铺开了,放上一两棵大葱或青辣椒,夹上两勺芝麻盐,卷好,两手一上一下握住头尾,蹲在屋檐下,狼吞虎咽,吃的满头大汗,此时他们的世界里似乎除了炕头上老婆孩子,就是这个辛苦劳作后卷着芝麻盐的煎饼了。

而芝麻盐留给我的滋味,不仅仅是满口余香,更是童年中那段既苦涩又幸福的时光。家中弟妹四人,我排行老大,5年计划生育,使我比大妹大了五岁,随后一年一个,母亲又生了小妹和小弟,那时刚包产到户,当生产队会记的父亲,因为四张嗷嗷待哺的嘴,为养家糊口,无奈背井离乡,在青海格尔木大沙漠中作了一个筑路工,母亲用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照顾孩子和种四亩地担子,孩子小,母亲身体又不好(生我时大出血),娘家(姥姥瘫痪在床)和婆家(奶奶是爷爷后娶的比母亲大不了几岁,也拉扯着一帮和我们相仿的孩子)又没有人可以帮村,日子的艰辛可想而知。平时饱腹的也就是煎饼、咸菜和稀饭,有一次十楼沟的姑奶奶又来看我们,带来了一大包自种白芝麻,让母亲熥好给我们解馋,母亲在厨房忙碌着,香味在院子散开来,四个小脑袋挤在厨房门口贪婪的吸弄着鼻子,母亲把炒好的芝麻放进门口早就被我们刷的干干净净碓窝子“砰——砰 ——砰”一下,又一下,不紧不慢捣着,偶尔蹦出一点沾在碓窝边,几只手争先恐后的伸出去蘸,迫不及待放到舌尖上,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迟迟不愿咽下去,然后又瞪大眼睛瞅着下一次的好运。香喷喷的芝麻盐在热烈眼神注视下终于新鲜出炉,我们围着母亲,像嗷嗷待哺争食的小燕子,每人分得一个卷了芝麻盐的煎饼,老老实实坐在院中的小凳上,大口小口的吃着,母亲把剩下的小半盘装进了一个空罐头瓶,放到了我们够不着的地方——菜橱柜顶。

母亲下地干活去了,我没有像平时一样锁上大门,带着弟妹去找伙伴们疯玩,四个人心照不宣,都在想着刚才的滋味,都在惦记着那半瓶芝麻盐,我们心不在焉的在院中玩耍,确定母亲走远了,我故意问弟妹想吃芝麻盐吗,一个个争先恐后,美味的诱惑使我们“铤而走险”:我把两个小凳子叠在一起,让弟妹扶着,自己小心翼翼爬上去,使劲踮起脚,伸开双手才刚刚碰到柜子沿,我仰着脖子,努力着,脚下的他们一边叽叽喳喳给我出主意,一边恨不得自己爬上来,鼓弄了不晓得多久,我的脖子又酸又疼,就差这么一点,美味始终就在我们之外,只好下来边休息边想着办法:大妹说再搭一个凳子,小妹说,你抱着我……试了几个方案还是无功而返,最后还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拿竹竿往下投,几个人在下边接,不敢太用劲,怕投偏了,劲小了,瓶子又纹丝不动,如此反反复复努力几次,瓶子终于被投到了柜子边——美味垂手可得,四双眼睛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头顶之上——装着美味芝麻盐的罐头瓶,我双手抱紧竹竿,一边吩咐他们注意接,一边屏住了呼吸,准备着手一搏。

玻璃瓶终于掉下来了,我一阵欣喜

“砰” 乐极生悲,瓶子竟然硬生生砸到了我的头上

一阵钻心的疼痛让我忘了接瓶子,玻璃瓶掉下来,摔在了地上,顾不得美味的芝麻盐撒了一地,我赶紧扔了竹竿捂着头,感觉一丝温热的东西顺着头发流到了脸上,我用手一摸,一股子腥味弥漫,低头一看竟然是满手的血,“砸破头了”,疼痛和鲜血让8岁的我恐惧的瞬间大哭,此时身边的弟弟妹妹也被我的大哭和满脸血迹吓到,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隔壁的婶子,跑来见到我这幅摸样,赶紧到地里叫来了母亲,看着一定狼藉,母亲心知肚明,她没有责备我什么,赶紧背着我就往大队部旁的卫生室跑去,晚上,因祸得福,我享用了一个我们农村只有受伤才能享用的特殊煎鸡蛋:拿一个鸡蛋打散,放进平时家里盛饭用的大勺子,再绞碎一小撮麻绳,和鸡蛋一起搅匀,在院子中支起一小堆火,慢慢煎,直到熟,虽然只是一个鸡蛋,但由于勺子只有拳头般大小,等熟也需要一个过程,我当时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不用厨房里的大铁锅里,那有多快呀,现在想想,一个鸡蛋如果打进一口大铁锅里,还不够粘锅底的呢。

上次回家,母亲又炒了一锅芝麻盐,并一份份分好,让我们带回去,这,又成了儿子的最爱,只是他哪里能想到,为了这美味的芝麻盐,他的老妈——我还曾付出“血的代价”呢!

美味的文章4: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一阵狠打。"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孩子即使再年幼,也有他们的尊严,如果父母发现错怪了孩子,要勇敢向他们说:对不起!

美味的文章5:舌尖美味话过年

文/高光锋

年轮是树木每年成长的痕迹,岁月是人们每天匆忙的脚步。忙了一年,回家过年、走亲访友,除了吃之外,就是聊天。舌尖的功用在年前后被我们表现得淋漓尽致,品尝各种美味佳肴,以舌尖的行为,寄寓生命、血缘的延续,和美满、团圆的延续。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猪肉;二十七,添新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孩子们打闹着唱着歌谣。

蛇年的新春悄然而至,盼望过年的心情永远镌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曾记得,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劳作了一年的农家人,开始用微薄的积蓄精心置办年货,平时日子再紧巴,过年也要买上几斤肉,买点猪杂碎、粉条、粉皮什么的,蒸上几锅干粮,除了全家过年饱饱口福,更重要的是招待亲朋好友。家乡的农家人习惯把豆包子、肉包子称为“团子”。谁家能够吃上小米面“团子”,那很是让舌尖解馋不过的了。全民凭“票”的日子,每到年关,爹总是要托人弄上几十斤肉票,自己留几斤,其余的“票”留给亲朋邻里,然后再买上几挂土炮(人工制作的鞭炮),再给哥哥、我和妹妹每人添置一身新衣裳,这便是全家人的全部年货了。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家家户户开始发面准备“舌尖上的美味”。那些年,家家户户都是拾柴烧土炕取暖的。到了过年的时候,也都是在土炕上发面的。记得腊月二十八,天刚蒙蒙亮,娘就早早地起来了,把早备好的小米面、玉米面、白面、粟米面分盆搅拌好,放在炕头上,用棉被捂上,接着就开始做早饭,早饭做熟了,面也就基本发好了。吃过早饭后,娘开始唱起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在炕上依次罗列,摆上几个小瓦盆,里面有豆馅儿、白菜肉馅、马荇菜肉馅、还有南瓜馅儿等佳肴,看着就眼馋。豆包子的配料主要是小豆、红枣、黄豆。娘把这些东西放在大锅里,弄成豆沙馅儿,吃上一口那叫香甜可口。“吃了隔年瓜,活到八十八”,秋获后的南瓜留到春节,用来包团子。老人甚是喜欢,寓意愿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手脚麻利的娘不到半晌的功夫就把这些作品相继精雕细作成功了。小米面的、玉米面、白面,黄的白的,加上红枣夹杂在一起,一个个枣花如一只只小兔子静坐在那里,一个个“团子”上面的褶子匀称得当,虽算不上千姿百态,也称得上琳琅满目。

随着“鼓哒哒鼓哒哒”风箱交响曲的欢唱,一笼笼的美味在蒸汽的笼罩下相继出锅了,香喷喷的诱人香味让人垂涎欲滴。从娘手里接过烫手的“舌尖美味”,咬上一口,顿觉一股幽香直入心脏。不,应该是烫的,哈着冷气。娘在一旁笑着说:“慢着,别烫着,管你们够。”团子里透着的香,弥漫出无比的幸福。

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年的感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过年其实过的就是团圆快乐,过的就是乡土民情,过的就是喜庆亲情!如今吃喝穿戴已不再是幸福的主要内涵,可年的滋味并不因此而显得寡淡无味。每个家庭、每个家族,亲情主要凝聚在老人身上。现在的年与儿时的年已经大不一样了。如今俺的娘,每年仍是保留着蒸年干粮的习惯,给全家人美餐,令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感动。娘告诉我们:每年这些“舌尖上的美味”在大家吃好的同时,祈盼全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儿女们平平安安,快乐幸福,年年和美团圆。

美味的文章6:美味铁板烧

文/张怡

星期六,我和妈妈一起去市区,中午的时候,妈妈带我去了一家西餐店,在这里,我第一次吃到了色香味美的铁板烧大餐!

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什么是铁板烧,直到找到位置坐下来点了餐后,才注意到有个厨师,他手拿两个短柄的菜铲,先把食用油倒在铁板上,用铲子轻轻铺匀,等油热了以后,厨师把整块的牛排肉放在铁板上翻动,烘烤,只听见“吱——”的声音,香气就飘了起来。厨师在牛排上轻轻地划开了几道口子,再继续翻动、烘烤,我想这样是为了让肉入味一点吧。等肉的颜色烤到棕色,香味也就更浓了,厨师在上面撒了些作料,牛排油光闪闪,看上去更好吃了。我已经等不及想要品尝了。厨师把肉翻动了几下,还烤了一些洋葱、胡萝卜,天哪,这可是色香味俱全啊!

等厨师把这大餐放在我的餐盘里,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动了。这鲜嫩的牛排配上酸酸甜甜的罗宋汤,肥而不腻,咸淡适中,荤素结合,营养美味,真令人难忘啊!

美味的文章7:榆皮面

文/魏丽饶

我始终觉得,美味是个最没有标准的玩意儿。在饥荒年代,一筐槐花一把苦菜摘回来,便是桌上的一道美味。在没有丰衣足食的时候,人们便向往餐餐鱼肉,顿顿珍奇。而现今物质生活富裕,全民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天然食品复又被人们热捧为饕餮美味。

谁说不是呢,刚刚在美食街吃了一碗榆皮面饸饹,二十八元。不过是小时候在农村常吃的极普通的饭食。真真是粗茶淡饭了,没一块肉,没一星荤,榆皮面和玉米面掺起来的面,烩南瓜浇头,黑乌乌的,色香味样样没有,可它就值二十八元。我想,我之所以每隔一阵子就馋那碗榆皮面饸饹,馋的多半是儿时的记忆了。

只有从苦难堆里摸爬过来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穷有多可怕。开春河面一解冻,人们就把整个冬天的饥饿都忘光了,因为只要黄土地肯松脸,日子总有办法过下去的。天还不亮,就有人扛着镢头、锯子起身扎进了山里,赶在太阳出山前选好目标。太阳一出,就动工。我说的目标,就是麻糊村后山上漫坡的榆树,那可是村里人青黄不接时的口粮哩。挑一棵壮硕的老树,连根刨起,那份欢畅,那份惊喜,这一镢头刨起的,可是一家人的活路哇!

忙不迭地将老榆树截开,连枝带叶扛回去,这一天就热火朝天地忙起来了。先把满树的榆钱捋干净,再用小铁锤把树根和树干上的皮细细捣松,撕剥下来。剔去粗糙坚硬的老皮,剩下雪白滑腻的嫩皮,晾晒在大笸箩里。围观的小孩子们早已欢跳起来了,他们禁不住满怀的欣喜和兴奋,禁不住对一碗榆皮面饸饹的馋涎,撩逗着,打闹着,再不然干脆从笸箩里拾起一片榆皮来爽朗朗地舔上两口,那一股子涩涩的带着粘性的甜味,好个沁心,好个尽兴。

我的童年时光就是在那一股子清甜里挥霍掉的。也才半晌工夫,榆皮就变成了黄褐色。不好看了,也不好吃了。只盼着太阳可劲儿晒吧,待榆皮晒得干透,一掰脆响的时候,奶奶就要叫我们去给她打下手了。趁着太阳晒得热烘烘的,围在大笸箩跟前,争抢着挑最大块的干榆皮,铆足劲“咯嘣咯嘣”掰碎。这个时候是多么和谐啊,大人不怪孩子们淘气,孩子们也不再计较他多你少,只管赶在天黑前掰完装进口袋里,明早天一亮,奶奶还要赶去磨坊哩。

磨榆皮面实在是个无聊的活计。起初是新鲜的,有趣的,使出浑身力气推磨,筛面,抖榆皮。奶奶欣慰地笑着,夸我们是听话的乖孙子,勤快的小毛驴。然而最多不出两磨,士气就败了下来。太阳都升得老高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石磙还在磨盘上无聊地打着转儿,转得没一丝生机,转得人满腹怨气。被碾成破絮烂片的榆皮有的扁塌塌地趴在碾盘上,有的粘在石磙上,也有的正从石磙上无声地脱落下来。奶奶佝偻着背,伏在推杆上,我看见她脚下的步子越来越沉重,却也无心过去搭把手。直到太阳西斜,微微起风时,奶奶终于停下了,她把最后一磨榆皮渣子筛下来,收了碾。扛来的一大袋干榆皮,这会分成了半袋子土灰色的面粉和一小簸箕细渣子。沉甸甸的面粉卧在奶奶的背上,把她压成了一只沧桑的老蜗牛。“老蜗牛”饿着肚子,扬着一脸喜盈盈的老皱纹,在回家的路上欢快地蠕动着。“老蜗牛”还哼起了曲儿,走风漏气的歌声从她的牙床间滑出来,在村子里四处乱窜。

饿了一冬天,盼了一冬天,这架势,谁会看不懂哩!终于,这碗香喷喷的饸饹终于要端上桌了。我们围在锅灶边,迫不及待地搓着手,跳着,吹着烩南瓜浇头上的热气。对,浇头上还有一小撮野蒜苗叶儿。别瞧它碎末末的,榆皮面饸饹的香味儿全仗它提出来哩。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吧!这一碗鲜香,在春天里散发着热腾腾的喜气,抚平了人们一冬天的酸楚和委屈,也抚慰了上党老百姓祖祖辈辈热火朝天的性情。

听说,麻糊村最早开始吃榆皮面的是柳奶奶,柳奶奶是柳爷爷的爷爷在外地做生意时给他领回来的童养媳。八岁就进了门的媳妇,不光在针线家务上比旁人家闺女做得好,心性方面也要强出许多。柳奶奶刚成人那会,抗日战争在上党盆地打得如火如荼。她便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拥军组织,带领村里的妇女们推磨碾面,缝衣做鞋,将一批批粮食物资捐赠给前线。待到青黄不接时,老百姓的日子就紧张了。用柳奶奶常挂嘴边的话,“老百姓苦,老百姓难,再难不能让咱八路军受了寒;老百姓忙,老百姓累,再累不能让咱八路军受了罪。冲锋陷阵在前线,舍身舍命为的谁? ”柳奶奶既像说,又像是在唱。人们原本吵吵嚷嚷,这会便顿时沉静下来,只管加紧手里的活计。然而,眼看着村民们忍饥挨饿,柳奶奶既焦急又内疚。她想起小时候在娘家,一到没粮吃的时候,她的奶奶就进山里寻榆树。

榆皮面给人们带来了鲜味儿,给麻糊村带来了生机,给部队带来了作战的信心和动力。第二年开春,柳奶奶索性在后山遍地扦插榆树枝。直到现在,人们仍旧将后山称作榆树坡。村里无人不知,那漫山的老榆树就是麻糊村人的保命粮仓,蓄满了老祖宗的勤劳智慧和爱国热情。老祖宗的智慧真真是无处不在,他们吃透了榆树皮里所有的秘密。从碾上带回来的那一小簸箕细渣子,用水和成泥状,捏成瓦罐,笸箩或小簸箕,晒得干透,便又添了一件得心应手的家什。

我深信,气候,山水,饮食,语言,性情等等天地万物之间定是一脉相承。我之所以贪恋那碗价格不菲的榆皮面饸饹,不仅是馋着孩提时代的记忆,更多的是因为上党盆地纯朴自然的风土人情和军民情深的历史文化早已层层晕染,深入我的骨子里,才使我对榆皮面有一种由衷的敬仰和独特的认识。

美味的文章8:美味菠萝

文/黄文杰

春天,正是吃菠萝的最佳时候。我最喜欢吃菠萝啦!昨天和妈妈上街,一眼就看见水果摊上的菠萝了,黄澄澄,可爱极了!我赶紧让妈妈给我挑了一个最大的买回家。

菠萝好吃,皮可不好削啊!我先在顶部切去一个盖头,别看盖头上都是长长的绿叶,每一片叶子边上可都是密密麻麻的锯齿,就像一把利剑一样,一不小心就把手给划破了。你再看,它圆圆鼓鼓的身体上,排列着很多不规则的菱形,就好像穿了一件硬硬的金盔甲一样。这个盔甲摸上去也是很扎手的。顺着它的纹路切去皮,我就闻到了它清甜的味道,馋得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可是还不可以吃呢,果肉上有很多黑色的刺,这些刺短短的硬硬的,一条一条布满在菠萝肉上,还得用小刀一个个把它削掉才行呢。

终于我把刺全部削去了,虽然菠萝上也出现了一个个凹凸不平的小坑,可是看着这嫩黄色的果肉,香甜的滴出水来的果肉,我忍不住又吸了吸口水。

最后,我把果肉切成一片片,放在盐水里面泡一泡,赶紧吃一片尝尝,啊,酸甜可口的菠萝,果然是我的最爱啊!大家快去尝尝看吧!

美味的文章9:舌尖上的美味

文/顾笑娜

“哇!”看着眼前这份精致的甜点,我不禁感叹道。白磁盘内的这份甜点有着银白纱衣般的透明外薄皮,一上一下装点着两圈白雪般的奶油,一个圆滚滚的杏仁躺在薄皮上,犹如一个可爱的胖娃娃躺在柔软的天鹅绒大床上,薄皮内填满了花生杏仁糖,中间还夹着一片藕

……

我看得垂涎欲滴,迫不及待地拿起塑料勺,舀了一块蛋糕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的薄皮,绵软纯甜的奶油,清香酥脆的杏仁,香甜可口的花生杏仁糖,清凉爽口的藕,一同在我的细细品尝后缓缓地流进喉咙,这可口的美味像是流进了我的心田,让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复……

我贪婪地一勺一勺地吃着眼前的美味。甜点很快被我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吃光了,我咽了咽口水,似乎把所有的味道都吞进了肚子里,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勺子。这时妈妈走进客厅,笑眯眯地说:“怎么样,好吃吧?这道甜点的做法是我从书上看来的,学了好久才会的。以后我变着花样做给你吃如何!”“好耶!”我顿时一蹦三尺高,欢呼起来,“谢谢妈妈!”我由衷地感谢道。

这道甜点直到现在依然是我的最爱。我不会忘记这舌尖上的美味,这也是妈妈的味道。

美味的文章10:最爱端午三美味:粽子、盐蛋、艾叶粑粑

文/袁丽霞

湖南的端午要多热闹有多热闹,除了赛龙舟外,端午的美食也热闹得很——连三岁小孩都能数出七八样端午美食,比如粽子、盐蛋、皮蛋、大蒜子烧肉、水煮鳝鱼、红苋菜……众多端午美食,热腾腾香喷喷摆满端午每家的大餐桌,我最喜欢的还是粽子、盐蛋、艾叶粑粑这三样最具端午味道的食物。

端午粽子飘香

粽子满溢湖南人追求的端午时节家的味道。

有人爱在粽子里放腊肉,有人则在粽子中把豆呀枣呀花生栗子呀,杂七杂八放上一大堆,我们全家人最爱的却是黄澄澄最简单的碱水粽。母亲、外婆、奶奶包的粽子,我觉得最好吃,因为粽香里渗出故乡的家的味道,只有远离故乡的人,才能吃出那独有的深情来。

我们家,端午节的准备工作就是从包粽子开始的。快到端午时节,母亲会约上三两邻居好友上家一起包粽子。翠绿色的粽叶一片或两片在大人们手里轻巧地转成漏斗状,插入一根筷子,放入浸泡好的糯米,塞紧,捆扎,好像很容易。我也学着拿起粽叶,一阵手忙脚乱,却裹了这里露出那里,而大人们在说说笑笑中,面前的粽子早已结成长长的一串。

煮粽子最让人等得心焦,一般要等到第二天清早起床,桌上才能摆好妈妈熬煮了一夜的粽子。迫不及待剥开粽叶,露出金黄金黄的粽子,蘸上白糖,送入嘴里,甜甜软软,满口清香。

近年来的端午节,母亲都会托人带来她包的碱水粽,儿时的场景此时会一一再现,随着自己年岁增长,那些与端午粽子的记忆会愈发清晰起来。

时光让一枚蛋变咸

端午吃盐蛋,是湖南人过端午的重要食俗之一。

端午的时光会让咸味的盐,透过青色鸭蛋壳渗入蛋白,让蛋黄冒出油光。一般来说,在湖南人的家里,在端午前一个月,不少人家便开始准备做盐蛋了。

今年端午前的两个月,我对来自乡下的一筐鸭蛋不知如何下手,这时朋友发来一段做盐蛋的视频。此前没有亲手做过盐蛋的我,发现要做出好盐蛋,需准备两样重要材料:白酒和盐,此外另加上卫生纸和保鲜膜。鸭蛋经清水洗净晾干,白酒里洗个澡,然后放进盐里滚几滚,粘满盐粒后,需用卫生纸包裹。再入白酒消毒杀菌,趁着酒液未干,再滚一道盐。经过这样层层酒洗盐覆,最后包保鲜膜,全部装入大塑料袋密封好,放置通风阴凉处。我分别在十天、三十天、四十天时试吃过这些盐蛋,发现时间越长,蛋黄越沙。

只不过盐蛋放置的时间长了,蛋白咸度会增加。

此时,我取出盐蛋黄和其他食材同炒。蛋黄和玉米、茄子、丝瓜、苦瓜都可搭配。我最初试验的是丝瓜炒蛋黄。盐蛋煮熟,取出蛋黄碾碎,丝瓜切条备用。油热时,翻炒蛋黄,炒香后,加少许水煮开,放丝瓜继续翻炒,直到蛋黄粒和丝瓜全都相融。出锅时,滴几滴生抽,加不加盐,试完味再定。丝瓜炒咸蛋黄,如在最好的年华里青年男女的相遇,蛋黄的沙、丝瓜的鲜滑都达到极致,特别下饭。蛋黄做了菜,蛋白也不能浪费。把蛋白切成碎末,最好拌白米稀饭。或者用蛋白来炒青椒,都能很好地稀释蛋白的盐分。

忘不了端午艾叶粑粑

端午前几天,菜市场摆满了艾草和菖蒲,主妇们买菜时带回两把,大门口插上一把,窗台上插一把,驱蚊辟邪。

艾叶除了香气好闻,药用价值也不可低估,散寒、止咳、抗过敏。嫩艾叶还能做艾叶粑粑。端午做艾叶粑粑,这是我们家乡在端午节保留的美食习惯,在我们家乡,端午时节的艾叶粑粑比粽子还受欢迎。

这个端午,我为家人正在做艾叶粑粑,我也希望未来我的女儿也会做艾叶粑粑,而女儿的女儿也能继续做艾叶粑粑——端午的饮食文化就这样一代一代相传。

美味的文章11:飘香美味爆米花

文/何龙飞

爆米花,乃飘香的美味,深深地烙印进我记忆的窗棂里。儿时,一旦进入冬腊月,我就盼望着过年。尤其是那位姓曹的师傅担着黑黝黝的机器、颤悠悠地来到大院吆喝着加工爆米花时,我便更加憧憬过年了。

瞧,曹师傅搁好担子,解开绳索,放稳爆米花机及铁架子,再立好铁架子,将爆米花机横架上去,井然有序,忙碌不已。“爆米花啰!”随后,满院子响起曹师傅的吆喝。这等上门服务的机会难得,而且爆米花是孩子们的最爱,还待何时!大人们从各家各户出来,核实清楚后,转身回屋去撮黄苞谷或糯苞谷或糯米,带上适量柴块,就到院子中来排队加工爆米花,以供孩子及大人们享用,也为过年备好年货。我家概莫能外,在母亲的操办与我的配合下,亦加入了等候的行列。

曹师傅是个急性的人,划燃火柴,点燃毛柴,引燃块子柴,还辅之以口吹和拉风箱助燃,有条不紊地把火烧得亮堂。该装粮食进去了,只见曹师傅取下爆米花机放在地上,打开一端的圆门,将黄苞谷倒进去,再加入少许糖精,盖好圆门,拧紧,重新架于铁架子上。随着柴火的烧烤,葫芦状的爆米花机膛受热快,急需转动,以便均匀受热。曹师傅用手摇着另一端的手柄,缓缓转动,不时传柴、加柴,拉动风箱催火,熟练地操作。渐渐地,机膛内的黄苞谷经过热炒,透出丝丝香味,引起围观者的躁动。特别是我等孩子,更是一个劲地嚷嚷,激动与兴奋可见一斑,禁不住垂涎欲滴了。“莫慌,早着呢,慢慢等!”岂料,急着的曹师傅使出了慢性子,如此劝导我们。想想,主动权在他手里,我们岂能不听他的招呼,只好睁大眼睛,静候。大人们也是这样,静等一场盛事与高潮的到来。

大约20分钟后,曹师傅看了机器上的气压表后,认定机膛内的黄苞谷已炒熟开花,就提起爆米花机手柄,把另一端圆门放进早已准备好的口袋内。最后,用脚猛踩开关。“嘣!”一声巨响后,圆门打开,机膛内的黄苞谷被高温、高压气流冲出,成了名副其实的爆米花,白黄相间,尽情绽放,美丽极了。况且,浓浓的香味迅速飘散在空中,潇洒了大家的视觉、嗅觉。这家的孩子哪还受得此等诱惑,赶紧抓起热腾腾、香喷喷的爆米花送进口里,一饱口福,惬意心灵,那才叫美呢!其父母见有其他孩子在场,又忙着招呼都去品尝。于是,为了不负心意,大家都伸手去抓爆米花来尝,香香的,甜甜的,怎会不陶醉灵魂!一阵欢声笑语后,上家爆米花已加工完,且装放完毕,心满意足地回屋了。下一家如法炮制,也加工出了色香味美的爆米花。我家不仅加工黄苞谷成爆米花,还撮来糯苞谷或糯米,加工出了纯白爆米花或米子(也叫米泡),照样飘香、甜蜜,美味十足,犒劳肠胃,激发大家的谈笑风生。为此,父母及我们打心眼里感激曹师傅,是他加工出了别致的年货,送来了寒冬的温暖,营造了渐浓的年味,联络了左邻右舍的情谊。

加工完爆米花,曹师傅收取加工费,收拾好机器及相关物品后,在大家的送别声中,颤悠悠地消失在大院外的尽头。远处传来狗叫声,响起“爆米花”的吆喝,我们知道,曹师傅又在其他院子或农户地坝加工爆米花了。注定,飘香而美味的爆米花会演绎成冬腊月里动人的乐章,会成为故乡灵动的景致。

不出所料,那些爆米花被母亲装在口袋里,用绳系紧,吊在墙壁或楼板上,以保持干燥、不变味。我想吃爆米花时,就请求母亲取下口袋并打开解馋。要是有米子,母亲还会烧涨锅里的水,冲、泡米子,加入白糖或红糖,让香甜的美味温暖我的心房。过年了,有客来访,那些爆米花又会被拿出来招待客人,尽显母亲的热情与诚意。客人们享用着爆米花,啧啧的赞叹声不绝于耳,心情更为舒畅。因为爆米花的相助,我家的年过得有滋有味,其乐融融,幸福温馨。

以后,每年年关将近,总能见到曹师傅走村串户地加工爆米花的身影,总能听到“嘣”声响起后的欢笑声,总能吃到飘香的美味,总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在爆米花的滋养和父母的激励、支持下,逐渐长大,外出读书,考上学校,出人头地。然而,在外的日子,很少能见到、吃到爆米花,以至于每每到了冬腊月,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的爆米花以及那些欢声笑语,以慰藉怀旧的心灵。

美味的文章12:陕西美味

文/商子雍

对题目中的那个味字,需要稍稍多说几句。

按辞书诠释,味有多义,我取其中之一:指某种菜肴、食品。所以,题目中的陕西美味,其实就是陕西美食。这样表述的原因还在于,在中国传统的烹饪理论中,尽管强调菜肴的最高境界是色、香、味、形、质、养兼美,但味却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早在商、周时期,五味调和的烹饪理念,就已经被广泛认可,直到今天,我们夸奖某种可口的饭菜时,不也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赞一个“好味道”吗?

陕西美味,也就是陕西美食滋润陕西人,是一种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天经地义的史实和现实,忽然郑重其事地拿它来说事儿,当然不会是无缘无故。

首先,大半年前,在杭州举办的一个全国十大面条评选中,拥有吃不胜吃美味面条品种的陕西,竟然榜上无名,而浙江面条则有两种入选。对这件事儿,陕西人当然多少会有点儿愤愤不平。

再下来,今年春节前,CCTV的一位主持人在一档节目里宣称:豫菜是中国各菜系之母。好家伙,毫无征兆,也没讲出什么道理,我们陕西菜就被他定位为河南菜的后辈。对这种说法,陕西人在街谈巷议中表达一点儿不解甚或不满,好像也在情理之中。

我不是研究饮食文化的专家,但偶尔也玩玩票、写一点儿这个方面的文章,所以上述事件出现以后,免不了会有媒体采访、熟人打问,甚至还被召到研讨会上被要求表明态度。那我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我觉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形态,饮食当然属于文化范畴。那么,既然陕西(尤其是关中)被公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请注意,是之一,不是唯一),想来饮食文化的辈分,也不会低到哪儿去。不过,这么说,绝非意味着我们陕西美味可以自说自话地给别人当妈、当爹。要知道,没有确凿的史料和实物来证实你和人家之间的血缘传承关系,空口无凭地说大话,怕是既不严肃,也无济于事。更何况,现代人在餐饮市场上选择食品,着眼点是可口好吃与否、安全卫生与否、营养丰富与否、食用方便与否、价格合适与否……而辈分高低与否,几乎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这种事儿上,迫不及待地争当前辈,有意思吗?

至于中国十大面条榜单上没有陕西面条,陕西人可以稍有不满,却不必太过计较。去年8月,我应邀去浙江丽水讲课,在和一位当地官员闲谈时,可能是为了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达友善吧,他主动提到上个月公布的面条评选结果对陕西不公。我不好意思当面说在你们浙江搞的那个评选太褊狭了,所以权威性不大,我们陕西人不会为这样的结果失落、伤心,但却十分诚恳地对他表示:“没事没事,不管上没上十大面条榜单,我们陕西人天天都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各种各样的美味面条,什么时候去西安记着打电话,我当导吃,一定让您见识一下陕西面条的水平!”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一地和那一地气候、地理以及物产的差别,孕育了迥异的美食,也养成了不同的美味追求,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也。就拿河南、浙江来说吧,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好多次,当地的不少美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真心庆幸河南人还有浙江人的好口福。但是,已经滋润了我70多年的诸多陕西美味,更是让我一往情深。每逢外出回到西安,第一顿饭,必定是吃一大碗地道的陕西biangbiang面;又宽、又光、又筋道的面条里,凝聚着我无法割舍的乡情和几十年的人生记忆,味道悠长啊!

更让我不胜惊喜的是,前不久,我们陕西的美味,竟然一不小心就“上了头条”,成为民众和媒体竞相追逐的热门话题。原来,籍贯陕西富平的习近平主席,用羊肉泡馍、腊汁肉夹馍、biangbiang面,来款待出生在西安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两位领导人吃陕西美味、说陕西话,气氛相当感人。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慨叹:在人的器官中,最有记性的其实不是脑子,而是胃,对那些曾经滋润过自己的家乡美味,胃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在这一点上,大人物和小人物如我,倒是人同此心,心同此情!

感恩!感恩那些滋润了一代又一代陕西人的陕西美味!

美味的文章13:美味鱼丸

文/钱乐安

今天,爸爸休息。我们上街吃完早饭,就去买菜了。爸爸只在鱼摊上东瞅瞅、西看看,后来买了一块没有脊椎骨的草鱼块。我心想:买这样一块鱼干什么呀?于是,我就问爸爸,爸爸神秘地笑笑,没有回答,让我猜猜看。

回到家后,我很想知道答案,就跟爸爸进了厨房。只见爸爸先把鱼洗干净,去掉鱼皮,斜着放刀,把鱼肉切成薄薄的一小片一小片。接着,爸爸把有鱼刺的鱼片挑出来,用刀背轻轻地拍着。我瞪大了眼睛,瞧!才一会儿,鱼刺就从鱼肉里露出来了!爸爸拿起镊子,轻轻地把鱼刺从鱼肉里取了出来。

接着,爸爸把鱼片放到料理机里打成鱼泥。哦,我才明白爸爸是要给我做鱼丸。打好以后,爸爸使劲地拍打着鱼泥,他说这样才更筋道。水烧开后,爸爸把鱼泥放在手里,用虎口挤出一个又一个丸子,放在水里。小丸子们“下水”后,全都浮起来了,像是在游泳似的。

刚煮好,我就趁爸爸不注意,偷吃了一个。啊!真鲜美,只不过没放作料,味道淡了一点。爸爸说:“你可真是只小馋猫呀!”

美味的文章14:美味腊月

文/李运明

腊月是年的序曲。小时候,一进入腊月,心里就多了份期盼,盼着年快点到来,年到了,就有好吃的了。这么想着,就禁不住要舌尖生香,舌下溢津了。

吃了腊八饭,来把年货办。收拾好腊八的粥碗,平素没事很少赶集(赶集就可能要花钱哦)的父母就不会错过每一个集日了。他们今天买几个碗,明天买几双筷,这集买一把葱,那集买几头蒜,陆陆续续地把年货买进家来。每天放学归来,看到父母买回来新的碗、筷、勺、盆和烟、花、纸、炮,尤其是看到屋里高挂着的肉和盆里养着的鱼,心里就由不得一阵雀跃,觉得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出门见了伙伴,都要忍不住互相炫耀一番自家办的年货。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早早地吃过早饭,父亲和母亲就开始打扫灶屋了。先是父亲腰系围裙,头顶草帽,用扫帚把灶屋上上下下打扫个干干净净。接着是母亲把锅前灶后擦得一尘不染。收拾停当,一小挂鞭炮炸响,父亲和母亲开始虔诚地拜请灶王爷,恭请灶王爷在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时候,我们往往已经放了寒假,就等着灶屋飘香了。

从第二天开始,父亲和母亲就按照既定的日程忙碌开了,今天黏米花糖,明天蒸馍,后天炸麻叶、馓子,然后一天磨豆腐,一天杀鸡,一天做肉,安排得周详而紧凑。每当这时候,我们都舍不得出门了,期待着母亲把做好的美食早一点端到我们面前。母亲有点儿迷信的,这时却偏偏要把我们赶到外面去玩,以免我们说出亵渎神灵的话,作出于神灵不敬的事,而招致诸如面不发,油溅锅等不祥的事。可我们却禁不住往家里蹭,在灶屋门口闪来闪去的,蹭不两次,母亲就会严厉地教训我们一通。其实,母亲还是体谅我们的,一俟美味出锅,她总还是先递给我们一盘,让我们先尝为快,以慰馋虫。

母亲忙碌完毕,洋溢出的笑容一下子拂去了满脸的烟火色和眼角的疲惫。做好的美食放在大红陶盆里,盛在塑料袋里,父亲和母亲舍不得吃,而我们禁不起诱惑,想吃了,可以随时去拿着吃。所以,对我们来讲,与其说是期待着年的到来,不如说期待的其实是那些过年的美食。记忆中,一年里最美好的就莫过于腊月这一段齿颊生香的时光了。

养儿方知父母心。如今,一到腊月,妻子就开始念叨着儿子放寒假快要回来了。这几年儿子一直在外求学,妻子念叨着他爱吃这了爱吃那了,就先买回来或做出来,把冰箱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就等着儿子回到家来。儿子虽然一人在外,年龄较小,但是一般没说过想家,可是有一年腊八时却说想家了。问他怎么了,他说把学校六个食堂所有的菜品都吃了一遍,想吃妈妈做的饭了,这居然让妻子激动得半宿睡不着。儿子回来了,他大快朵颐,势如饕餮。我问他,和学校食堂里的饭菜比,哪儿的好吃。他非常认真地说,当然妈妈做得好吃喽!

其实,妻子的厨艺是很平常的,我问:“***妈做的怎么就那么好吃呢?”儿子想了想,说:“也许里面有太多的爱吧。”

霎时间,我想起小时候腊月里留给我的美好记忆了。儿子的话可谓一语破的,揭开了腊月美味的真谛:有爱,就有好滋味!

美味的文章15:美味香甜冬至圆

文/黄淑芬

母亲是客家人,每年冬至必过,嫁给父亲后她把这个习俗也带了过来。她会在冬至这一天做冬至圆给我们吃,她说吃了冬至圆,日子才能团圆、美满。

做冬至圆,要用到糯米。冬至前夕,一个有太阳的晴天,母亲从米缸里取出预先留下的糯米,倒进簸箕里晾晒、挑选后,倒进木盆里用清水浸泡。

冬至节的前两天,母亲从盆里捞出已经浸泡得很软的糯米洗净。然后,端到石磨前,一勺米、一勺水地放进磨眼里,接着推起了磨。母亲的手随着石磨不停地画圆圈,转动的石磨发出优美动听的“咿呀”声。乳白色一样的糯米浆,源源不断地从石磨粗糙的大嘴巴里流出来。母亲推磨累了,就轮到我们上,先是大哥这个半大小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哥用蛮力气把磨子推得虎虎生风。但是,推了一会儿,母亲把他撵走,干脆自己来,母亲边推边对大哥说:“你虽然推得快,但是,你看一下桶里的米浆,有些根本没有磨碎,还有小颗粒。”

大哥不服气地和母亲争辩起来,并且,用勺子捞起一勺米浆来查看,我凑热闹地伸头上前看,母亲说对了,一颗颗小碎粒掺杂在浓浆中。大哥沮丧地把勺子一扔,坐在火灶门口一言不发。母亲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细的米浆,做出来的冬至圆才能口感细腻,入口嫩滑。”想不到,推磨也蕴藏着大道理在里面呢?

磨好米浆,母亲拿出一个干净布袋,让我和大哥牵住布袋四个角,母亲把一桶米浆全部倒进布袋里。捆好袋口,放在船形菜篮子里,然后压上一块大石头,把米浆榨干水。

冬至的早上,母亲取出结成块的糯米团,双手揉搓成一个个如鹌鹑蛋大小的圆子。有时,巧手的母亲还会换着花样给圆子包上芝麻馅、豆沙馅。要不然,就煮一锅带咸味的冬至圆。

看家人来齐,母亲吩咐我烧水。不一会儿,白的圆子,翻滚在暗红色的糖水里若隐若现,伙房里飘出一股姜糖的甜蜜味。母亲舀出三碗,摆上供桌。这时,不用母亲开口,我们已经等不及了,拥到灶台前,你一勺、我一勺地舀进了碗里。冬至圆的热,还有姜糖水的辣,让我们吃出一身汗来。正如母亲说的口感细腻、入口嫩滑。一碗下肚,意犹未尽。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