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章

请欣赏民俗文章(精选11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民俗文章1:灯影里的雪花

文/郭宗忠

民俗里有一句农谚:“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每年的中秋节,如果有云彩遮住了月亮,奶奶就会告诉我们,明年正月十五肯定要下雪了。

我们有时也怀疑,但是到了正月十五,真的飘起了雪花。洋洋洒洒的雪花,下了一地,小伙伴们就会一整天不回家,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

孩子们从家里偷偷拿出两个酒盅,把雪朝树枝上一扣,一会儿工夫,一棵小树结满了一树的雪球。那时候没有什么颜料,我们会偷偷把家里新贴的对联撕下一个角,用红纸涂抹雪球,雪球带着红润,一会儿满树的雪球就变成苹果或者桃子了。

正月十五下午,家家户户开始做面灯、萝卜灯,面灯是每个人家的妇女,包括女孩子都会做的;而萝卜灯就交给了我们这些男子汉。

捏面灯很有讲究,和面不能过于软也不能过于硬,要恰到好处,面和软了蒸出来的“灯”会歪歪扭扭的;面和硬了,“灯”开裂,盛上油会漏。所以,每年都是母亲亲自和面,等面醒好了,母亲把面揉成粗细适中的长条,切成一个个圆柱形,开始像我们捏泥碗一样捏面灯。

这样的事我们也想跃跃欲试,但都会被母亲呵斥退,一是面灯要祭天祭地,孩子们的手玩雪玩泥,不干不净,有种对天地的大不敬;二是麦子面捏出来的面灯,祭祀过后还要吃,怕孩子们糟蹋了粮食。

奶奶、母亲和姐妹们围坐在木桌前,很快,就把圆柱形状的面捏成了茶碗一样的面灯,不过面灯的底是厚厚的。面灯边上捏上从正月到腊月十二个月的符号,有时,还捏一些瓜果或者小动物的造型,煞是可爱。

然后开始上锅蒸面灯。蒸熟之后,打开锅盖,哪个面灯里的水积得多,查一下面灯上捏出的符号,就代表哪个月份雨水多。一年的旱涝是村里人最关注的事了,直接影响到来年的收成,所以等到夜晚来临,每个面灯里添上花生油,用河坝上长了一年的黄草秆裹上一层棉花做灯芯,点燃后放在每一个门台上,家里的灯笼也开始亮了起来,闪烁的灯火祈祷着一整年红红火火。

我们也开始做萝卜灯,做好后,点上,放到井台边上,绑在树上;有手巧的用秫秸扎一个小巧玲珑的鸭子一样的小船,放上一个萝卜灯,漂在池塘里;还有的家门口挂上转灯,仕女游园,鸳鸯戏水,西天取经,劳动丰收等故事画面旋转变化,见出村人的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飘雪的时候,五彩灯火在雪中摇曳,宛若无数的星星降落人间,璀璨无比。

这时候,锣鼓喧天,村里舞龙踩高跷的队伍来了,飞龙戏珠,狮子滚绣球,孙悟空转动着金箍棒,猪八戒扛着大耙,摇船的,骑驴的,挑担的,杂耍的,寿星福星,金童玉女……简直就是神仙与凡夫俗子的团圆盛会。

演出队伍来到谁家的大门口,谁家就会燃放起爆竹礼花。人们兴奋着,热闹着,把对于春节将近结束的留恋以及对新生活的期盼全部糅进这元宵节之夜的狂欢中。

后来,每每回忆往事,总不禁想起法国诗人圣琼·佩斯《喜庆童年》里的诗句:童年,多么美妙……

这样的夜晚,等游玩结束了,长辈会带着我们几个兄弟,到祖先的坟上去上灯。落寞的荒野,雪粒打在茅草上飒飒作响。在坟前点上面灯,烧了纸钱,给先人们磕头,寄托我们的怀念之情。

等到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去村头挑来泉水,把面灯切成片煮熟,吃上一大碗,就背起书包去上学了。

年过完了,灯影里的雪花,还在心头飞舞……

民俗文章2:烟花爆竹可否休矣

文/余森林

乡规民俗差不多都是共同意识的集中体现,久而久之,便是“文化”。但时代在变迁,环境也在突变,一些意识未必就能相应去改变。但迟早总会改变。积极“改变”谓之为“进步”;选择去改变,谓之“顺应”;而抵制和无视变化则谓之“沉腐”。

早些日子,朋友圈发了一帖子。大意是:春节临近,倡议大家不要买烟花爆竹,往大处是杜绝“丁达尔效应”,不要在空气已遭严重污染的今天雪上加霜,往小处是往人们身体健康方面着想——钱实在多了,可以考虑用来做公益。许多人跟帖支持、响应、转发。

其实,国内不少地方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经发布禁限令,遏止了几个年头,可没过几年就取消了。据说是一些地方撤销了禁令,理由大致是:烟花爆竹是“中国制造”,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不能轻易抛弃,此外,还可以赚取外汇。手脚被放开了之后,人们比禁限令之前更加热衷于使用烟花爆竹来烘托气氛了。不独是春节,几乎所有的节日都少不了。然后红白喜事、开市、新居落成、生日宴、奠基开工、婴儿满月……任何一桩喜事似乎都离不开烟花、爆竹来渲染热烈。

一些传统节日到来时,小区内的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呼啸着的烟花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睡梦中的人中也会被“惊雷”炸醒。办公室里人也常是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因烟花、爆竹发生的火灾,乃至致人伤残、死亡等事件也是时有报道。而硫磺、硝烟对人身体的伤害虽然是无形的,但确确实实是存在的。

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需要传承,而随着时代进步、环境巨变,某些传统习俗,特别是陋习也需要摒弃。所以,恳请忙碌的人们稍做歇息,对当下类似的庆祝方式作一番思考:这些行为对自己,对他人,有多少好处?我们能否用其他更为文明的方式取而代之?

民俗文章3:婚礼

文/有谷

婚 礼

当今,西川之民俗颇盛。祭祖、敬神、丧葬、嫁娶、生子、建房等等皆有一番讲究。生子建房之讲究据说多有科学依据(譬如孕妇不能吃兔肉,羊肉,建房要跟据主人生辰八字推算动土时间云云),虽不可考,亦不能多提,否则,引起民愤,下场堪忧。祭祖敬神显得太庄,丧葬又太悲,唯有嫁娶最热闹,而且情趣颇多,最为可观。

吾一友近日完婚,邀至。且还需委托我要做伴郎一职,万万推辞不得。也不知是由于交情甚深,还是以为我乃未婚,单身之故。(伴郎,伴娘一说大抵源自西方,但究竟是需童男、童女还是处男、处女吾不得而知,故有此一猜。)也罢,既然推脱不得,那就当体会一着,还有得红包拿,何乐而不为。

清明,彩车至。据吾所知,古之迎亲用的是花轿,而轿是要以抬轿人数的多寡来论尊卑的。如"八抬大轿"云云。那么今之彩车也势必要有个鸡鸭猫狗,高低贵贱之分。愚以为,现今人们大多会以所用车辆价格来划分彼此档次。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不惜数月工资去租得别人豪车来为自己添彩呢?吾友之彩车不便估,反正他自己没车。早饭过后,问明礼数,便要启程迎亲。其实吾友二人早已同居多时,(或许新娘子是昨天晚上后半夜才回的娘家呢--呵呵,仅猜测而已),今日又何必多劳此一举。不过,既然传统中有此一说,后人还是不防照做。到点,开门,上车不提。不多时,便迎得新娘同驾而归,女方众送亲好友乘车紧随其后,据安排,车队需绕城一周,以示主人风光。也悻然,目下婚庆彩礼多以纸质货币形式体现,如若回头数十年,要让人抬着缝纫机,高低柜之类绕城一周,那后果可不敢想。

正午时分,车队准时到达(途中加减时速自不必提)。一顿欢呼喝彩之后,便要开始拜堂成亲。

传统之俗,成亲须得四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亲朋,四乃夫妻对拜。而今之新娘却大有不便,婚纱大多设计得体态臃肿,长裙坠地,甚不适合下跪,一旦跪下,美感全无不说,弄脏了还得赔付不少清洗费用,得不偿失。也不知是西方设计师设计之初考虑不周,还是东方传统出了纰漏,使之不得融合。不过,规矩是死,人乃是活的,跪拜不行,那就躬身拜,四拜之后还是入了洞房,谁也反对不得。吾之友更甚,堂堂西装之表还挂朵大红花,大有中西合璧之势。话说回来,这年月,谁又不允许DIY呢!

程序过后,便要开宴宾客,新郎、新娘照例需得向每位宾客敬喜酒、递喜烟、发喜糖,喝酒赔话照例也是传统。听得众人罗嗦恭维之余,还得空腹饮酒,吾以为实乃伤神伤身,大有不值。幸得吾友海量,二十几桌宾客,一圈下来,竟还能走条直路,且还知道洞房设在何处。

推杯转盏,酒足饭饱之余,远方宾客便要开始告辞离去,主人照例是留,宾客照例是走,述说起来实无意义,权且进入下一个主题--闹洞房。

此传统不知是否古来有之,吾未经考证,不敢妄言。然时下颇为盛行,孰想要洞房,必遭此一弄。更有民间说法,洞房愈是闹得热,以后夫妻生活愈是幸福美满,亦不知是否科学。如若只是图个热闹,让新郎、新娘演个节目,做个游戏,也未尝不可,可要是玩得出了格,新婚之夜就让人来个刻骨铭心,伤心透顶,那继续闹下去,洞房谁还敢再呆。记得儿时,乡下颇多养狗,此畜生最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在大道上交配,而且一旦结合,就很难分开,所以惹得大孩子们嬉笑追打,甚乐--突然忆起,记下一笔。以吾友为例,这洞房闹得就有些让人望而生畏了。节目一--吃面。一根长长的拉面盘曲碗底,面上盖一层厚厚的辣椒面,夫妻一人一头向中间吃,中途不得停,面条不许断,否则重新来过,试想,要是谁吃面的手艺菜点儿,估计非得吞下半斤辣椒不可。一根面吃得二人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苦不堪言,众人甚欢。你不是热么,马上开始节目二--裸奔(不知此一说是否还有更冠冕堂皇的替代词,且不去考)。二新人被迫脱光,一身泳装造型还算仁慈。簇拥下楼,规定要去某某超市买回半斤猪头肉,还得开发票,否则不许进门。此计甚狠,泳装出门--逛超市--买猪头肉--开发票,环环相扣,貌似天衣无缝,实阴险至极。且此时日正值元旦,西蜀之气,虽不甚寒,然泳装游街也甚是难耐。结果,至于猪头肉是否买回已不重要,夫妻二人来日双双入院吊针却是肯定的。及罢,若不过瘾,接下来还有节目三,节目四……至众人尽兴乃止。

洞房闹完,才有新人铺床睡觉一事,一日的结婚喜庆也才终算结束。甚悲。观古今本集,成亲皆人生幸事,然如今一场婚礼进行下来,弄得新人身心具瘁,敢问何幸之有?细数起来,传统节目算是演了个遍,时代特色也算挨了个边,可惜今日洞房会否还有鱼水之乐,席散之后,尚有待证明之。

民俗文章4:拉风箱的岁月

文/陈树庆

与儿子到乡村民俗馆参观。儿子看着橱窗里一台被擦的干干净净的风箱。问我,风箱是干什么用的?我说是用来给锅灶鼓风用的,然后用手比划着,描述给他。但他最后仍是一脸茫然。但熟悉的风箱一下子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把我带入了那个拉风箱的岁月里,拉风箱“吧嗒吧嗒”富有节奏的响声似在我耳畔又盘旋起来。

风箱,又叫风匣,是北方灶间常见之物。木制,里面装着一块绑着鸡毛的活动木板,用来抽风和送风,单杆或双杆拉动,风箱后面有一个活动的进风口,安装有一块活动小木板,相当于进气的“阀门”,靠锅灶的一边留有出风口,拉动时风就会从出风口中吹出。当拉动风箱时,进风口上的活动小木板随着气流的进出有规律的“吧嗒吧嗒”直响,很有节奏,鼓吹灶膛使灶火旺盛。而帮着家里拉风箱,是农村孩子们常干的活儿。拉风箱既是个体力活还必须讲究技巧,拉风箱用的是巧劲,长拉短放、快拉慢推,才能使火苗匀称而又不费柴。刚生火时,风不能大,大了容易将火吹灭,只需轻轻拉动即可;等引火与灶内的柴草充分燃烧,再放进玉米秸之类的硬柴禾,就可以用力拉了,如烧的是木柴,则需要更大的风力。根据所做饭菜的不同,拉风箱的快慢和力度也不同。炒菜需要急火,风箱就要快拉;而最考验拉风箱功力的是蒸馒头,开锅之前要用急火,开锅之后需文火慢熬,拉风箱就要先快后慢。有时候,风向不对或天气潮湿,风箱拉起来会感觉很重的样子,灶膛里会反烟,烟熏缭绕,呛得直咳嗽。拉风箱是我儿时每天的“工作”,放学回到家中,就帮着母亲拉风箱做饭。母亲把灶膛里的火生好,我坐在小板凳上负责烧火加柴拉风箱,一推一拉中,“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红通通的灶火映红了我的脸,锅底的火苗一上一下地窜,舔着锅底。在我的童年里,“吧嗒吧嗒”拉风箱的声音成为了一声声起床铃,每一个清晨,我都是在母亲拉风箱的声音里醒来。长大,外出读书,回到家,看着母亲在灶屋间忙忙碌碌,偶尔自己会搭个下手,过去帮她拉风箱。斗转星移,物是人非,而风箱成为我远去童年生活的唯一见证。

社会的发展,农村的炊具也不断改进,伴随着家用炉具逐渐被液化器、煤气、电器等所替代,风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在城市定居下来后,无比怀念那些清晨或傍晚,风箱“吧嗒吧嗒”的声音伴着空气中淡淡的柴草的烟味,就像一首极其动听的乡村交响曲,成为一道抹不去的记忆。

民俗文章5:漫话“元宵灯”

文/文勇

据民俗专家考证,元宵节最早始于东汉。东汉时期,明帝刘庄即位后不主,为大庆升平,于永平二年(公元59年),在大力提倡佛法的同时,下令每到农历正月十五之夜,全国一律张灯“以表虔诚”。刘庄还亲自到大寺院去主持“张灯祭神”,乞求佛祖保佑。从此,民间在元宵张灯日益流行,遂成佳节风俗。

隋代初年,隋文帝节俭治国,对元宵节大闹灯火禁止颇严。到隋炀帝时,又开元宵节行乐之端。隋炀帝还写诗《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记盛,诗云: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唐代的元宵节,举国“夜灯三日”。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点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使长安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唐玄宗还命人建了座高五十尺的大灯楼,上悬珠玉,金银穗坠,微风轻拂,铮铮作响,令人叹为观止。据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记载:“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也。”

宋代的元宵节,把放灯时间由三日增加到五日,民间大行灯火,胜过唐代。王安石有诗赞道: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别开阊阖壶天外,特起蓬莱陆海中。尽取繁华供侠少,只分牢落与衰翁。不知太乙游何处,定把青藜独照公。诗人辛弃疾也在《元夜》中吟诵:夸毫斗彩连仙馆,坠翠遗珠满帝城。一派笑声和鼓吹,六街灯火庆升平。

宋人还创制了世人称道的走马灯。《荆楚岁时记》谓之“灯以火运”“罩内旋转”,十分巧妙。因罩上绘马不停奔走,故起名“走马灯”。《燕京岁时记》说:“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大德乐清县志》载曰∶“里社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与众共赏,与民同乐。”

元代谢宗可有《走马灯》诗,他写道:飚轮拥骑驾炎精,飞绕人间不夜城;风鬣追星来有影,霜蹄逐电去无声……诗中不仅描绘了走马灯中剪纸人物的疾飞情景,还反映了灯影人物有“火烧赤壁”和“楚汉相争”项羽焚毁咸阳秦宫的故事。

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规定:“自正月初八上灯”,到“正月十七落灯”,全中“连张灯十夜”。明代延长了上元“灯节”时日,灯市亦较前代繁荣热闹,玩灯赏灯胜于以往。明代才子唐伯虎有《元宵》题录: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明两代,还在灯展中举行了灯谜晚会,杂技玩耍,到明清之际,更增设了戏曲表演,人们看花灯,闹元宵,尽享人间欢乐。清代元宵灯节虽没有明代长久,但仍然十分隆重。各家悬灯于门首,街衢接竹为棚,击灯其上。清代在灯的装饰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或用玉栅、或用罗帛、中绘山水,或描鱼花”,“竞出匠心,各尽其妙”。《汉口小志》载曰∶“刻翠镂花,裁运缀鸟,极为斗工争巧。”清代的灯已开始融编扎、刺绣、剪纸、绘画、裱糊等工艺于一身。江南富商豪门为了炫耀和夸富,都借元宵灯会之机不惜堆彩叠翠,装点门脸。

新时代的元宵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了声、光、电等科技元素,造型气派,制作材料和工艺也更先进,透出古朴芬芳的民俗气息,给节日增添喜庆的亮色,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元宵灯,这门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必将永远闪耀民族智慧的光芒。

民俗文章6:闲游民俗博物馆

文/文俊

这是我第二次参观关中民俗博物馆。首次参观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次参观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类似蜻蜓点水,没有留了多少印记,这也埋下了再次参观游览的伏笔,促使第二次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馆。

自己在关中地区工作生活,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对关中民俗的了解,始终处于一种朦胧状态。记得刚到陕西工作不久,就有朋友绘声绘色给我讲解“陕西八大怪”的诙谐故事,这可能也是自己晓知关中民俗的萌芽,可是,几十年过去了,萌芽还是萌芽,朦胧还是朦胧,没有多少长进,汗颜至极。

近几年,自己对陕西文化、民俗关注度在提升,本意是想在关中工作生活,应该了解关中的民俗风情,这是“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生活的捷径。探究风俗民情的途径很多,参观民俗博物馆是个好办法。这个关中民俗博物院是王勇超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资金、人力,收集整理民间民俗艺术品建设的博物院,主要有40院迁复建的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门楼,8000多根石雕栓马桩阵以及30000多件历代民俗器物,集中展示了关中民居、民俗、风情,看后颇有收获,这次参观,主要观赏了栓马桩、赵家门楼、西京雄镇城门楼、古民居一条街和民俗器物展览,边参观边赞叹,非常震撼,由衷佩服关中人民的聪明智慧,门楼、故居庄严、大气、雕梁画柱栩栩如生。栓马桩、民俗器物神态各异,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稍有遗憾的是,古民居一条街主要展示的是古代大户人家的“豪宅”,平民百姓的特色建筑难得一见,民俗主要是众多老百姓约定成俗的习惯,缺少了这一块,民俗的招牌大打折扣。

民俗文章7:撮虾子

文/阿紫

南方人有赚外快的民俗,广东人称之为“炒更”,我们武汉叫做“撮虾子”。夜晚是“撮虾子”的标准时间,文一点的做家教,武一点的在巷子里烤羊肉串,连六七十岁的爹爹婆婆都有“撮虾子”的门道,那就是翻小区的垃圾桶,收集废品。

那天我正在吃晚饭,手机响了,是朋友阿华打来的。阿华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不久前做了一个宣传片,结果领导看了非常不满,下令重做。

“你知道我们一直通过报纸进行宣传,突然要上电视,一时间上哪儿找高水平、价格又合适的制片单位。”阿华很着急,便想到了我曾经做过这行。

我看了看阿华传过来的片子,顿时感觉这事帮得上忙,因为要超过这个水平实在轻而易举。且不说画面毫无美感,现在早都用高清摄像机了,他们还在用普清。配音那位的普通话也不专业,不是播音腔。

很快我就联系了两家影视制作公司,老板都是旧同事。果然样片一传过去,阿华单位领导们都折服了,高得不是一星半点儿,价格也能接受。

按照行情,介绍费10%到15%,老婆算了算,很是兴奋,得来全不费工夫。想想还有几个朋友在单位负责宣传工作,这样“撮虾子”似乎很有钱途。

然而从签订合同开始,操心事就来了。听一位老同事说,揽下这活的阿力只是挂靠在那家影视公司名下,其实相当于个体户,摄像师、后期制作人员都是临时“凑角”组建的,于是我为那30%的预付款提心吊胆起来。这两年彼此联系不多,不知道阿力道德水平滑坡没有?会不会卷钱跑路?

“你得盯着点,防人之心不可无,别怪我没提醒你!”我给阿华预敲了警钟,于是阿华决定全程贴身陪同。晚上和摄制组一起住宾馆,打成一片,不回家了。

终于拍完了,后期制作完毕,看看还不错。不过领导总会端着点,班子成员你一言我一语,提了七八条修改意见。

“得盯紧点,探探口风,看他们是不是故意鸡蛋里挑骨头,想克扣点钱。”我又忙着叮嘱阿力。真要是拿不到全款,恐怕最后他们会把怨气撒到我头上,怪我介绍这么个烂活。

好在担心了几天,钱终于拿到了。前后算算,半个多月没睡好觉,原因在于我既不是甲方,也不是乙方,一切都不在我控制之中。老婆怪我尽把朋友往坏里想,心理阴暗,庸人自扰。可是类似卷款跑路、赖账不给的事情,以前都见识过。商场如战场,不把对方往坏里想,就是对同伴不负责任。

好在如今他们互相熟悉了,以后直接合作就行了,我如释重负。这“虾子”也不好撮啊,我这人心理素质差,总怕出状况,怕最后弄得里外不是人。老婆叹了口气,说我是穷命,做不成什么大事。我倒觉得每晚睡得着觉才是大事,毕竟人生不过几十年,何况已经耗去了大半。

民俗文章8:吊灯笼

文/王祖文

吊灯笼是陕北春节的民俗,尤其在乡村,家家户户少不了,将传统的春节映照的格外光亮,年味因灯笼而别有趣味和情调。

旧时的灯笼,是一个简易的木制方框形状,外表用麻纸糊成,里面置放一盏煤油灯或者麻油灯。在外面的麻纸上一般写着“灯光普照”四个字。

吊灯笼一般有两种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在窗户上面事先固定一根细丝线,灯笼挂在上面置于窗户正中。也有的人家在脑畔上面压根木棍,在木棍是绑根绳垂到窗户上,然后将灯笼挂到绳上置于窗户正中。

过年吊灯笼的民俗含义是什么?想来与燃鞭炮驱逐吓跑“年”这种怪魔有直接关系,有相同寓意。这应该是最本质最原始的动机和含义。随着岁月的更替和世事沧桑的变换,吊灯笼更多的赋予百姓祈求光亮的生活、美好的生活、吉祥的生活这样的含义。这是内容上的意义。从形式上而言。吊灯笼有一种烘托气氛、渲染热闹、营造红火、呈现明亮、带来快乐的客观效果。这反映出民俗文化心理中的暖色、光亮、吉祥的美好元素和底蕴。

大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户都吊灯笼。这种民俗在乡村没有通电的时候,实在是独特的风景。灯笼一旦点燃起来,一直至少要维持到第二天天明自然熄灭,有的能点亮几天。如果在除夕晚上自动熄灭有一种不详兆头的说法,所以,里面的有油保持饱满,里面的捻子尽量保持耐燃,人们非常智慧聪明,灯笼做的足有一尺深,麻纸糊的结结实实,不留任何缝隙,所以风一般是吹不灭的,这样自然就能保持至少一夜的光亮。除夕人们是格外在乎彻夜光亮的,不仅外面的灯笼保持一夜光亮,而且家里的灯也要保持一夜光亮。

一般追求爱好的庄户人家,在灯笼的下面会粘一圈红纸穗穗,还有的会在灯笼的四面张贴红窗花,来年是什么属相的年,张贴什么属相的窗花。这样,灯笼就有了红的色彩,彰显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将“中国红”的色彩和寓意映照出来。

除夕深夜,农人有观天象的习惯。他们会独自默默走到山头上,通过观测星星位置的移动尺度来判断来年收成的好坏、生活的吉凶。回头从山顶俯瞰乡村,这是多么美好的人间仙境啊!村庄四周,一排排、一层层,从山腰排到山谷,从前村排到后村,到处是明朗的灯笼。这样的风景只有在这样的夜晚才能看到,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山头才能看到这么美好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属于乡村独有,是诗意的彰显,是梦幻的写真,是对未来通电生活的提前相约,是人世间少有的风景画,是大年乡村的幸福图。

天空是繁星闪烁,地上是灯笼普照。天上地下,星光灯光互相辉映,这完全成了人间仙境。可惜,那时村里没有摄影人,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像机。但是,这种独美只能属于乡村,属于乡村的大人孩子。他们的眼睛就是照相机,就是摄像机,他们不知不觉间在最好的位置将这样的美景照下了,摄下了,他们将这样的风景永远珍藏在心中了。什么时候需要看看,什么时候就自然会放出来独赏。只是可惜了这个世界最好的摄影家和录像家了。因为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美好的灯笼风景在乡村啊!

现在,人世间的照相机、摄像机几乎遍地都可以找到的时候,人世间到处都有摄影师、照相师的时候,但是这样的风景却消失了,真的消失了,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们的乡村通电大概有20年了,自从通电以后,人们用一颗灯泡代替灯笼,早先木质的灯笼连影子都找不见了。

吊木灯笼的民俗就这样消失了。但是在我的内心里,灵魂里,每到大年三十晚上,我都会在心灵里吊起木灯笼来,我期盼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永远燃亮的红灯笼,发出照亮世界的光。我期盼每户家庭,每位熟人平安吉祥,我期盼我们的祖国美好富强,我期盼世界和平友好。

民俗文章9:得到幸福。

文/Sarea

没有痛苦是快乐。 民俗认为幸福便是【人生该是没有痛苦的快乐生活】。 有什么主义呢? 精神的幸福主义者 快乐为幸福主义者 马克思定义幸福 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 满足时的状态, 快乐。 个人快乐是幸福, 集体快乐是幸福。 都按自身的态度吧。 不管如何, 都让自己得到美满幸福。

民俗文章10:最炫潮州民俗风

文/浮生未歇

潮州古城有许多民俗,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比如:潮州人爱滴茶,一壶三杯,嘘寒问暖,联络亲情和友情;潮州人爱美食,以烹制海鲜见长,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潮州人爱音乐,善于汲取诸多外来剧种音乐精华,兼收并蓄。

潮州民俗文化蕴含浓郁的中古遗风,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潮汕文化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广东三大文化之一。独特的潮汕文化,充满神奇的色彩。

潮州古城是潮州历史文化的核心区域,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潮州的民俗文化独特,潮州音乐、潮剧、潮绣、木雕艺术、剪纸、花灯、功夫茶等,这些潮州民俗文化正是这样渗透融汇、传承发展而形成明显特色。

说到潮州一定绕不过说喝茶,潮州的茶文化源远流长。特别出名的潮州凤凰山盛产名茶,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开展凤凰山潮州功夫茶文化原生态游,每家每户都有自家的茶艺技术,再如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的千年古寨——龙湖寨,始建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在潮州地区的人民,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茶具,每个人都爱喝茶,入口甘甜,但这甘甜却能够在喉咙逗留许久,让人回味。潮州还有许许多多有意思的民俗。比如:

游神灯会。潮州民俗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正月的游神灯会,潮人宗亲观念较为强烈,不少在海内外工作、经商的潮人,总要利用新春等节庆,回乡团聚。在正月四乡六里都要自己祭拜祖先或名人的诞忌日(俗称为“老爷日”)。其时,几乎所有村民都前来观礼或祭神,沿途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所经之路各乡村民齐聚各自宗祠的神前”,罗列香案祭品恭迎圣驾。之后,有很多的游行队伍,他们敲锣打鼓把人民游客带进一个喜气洋洋的节日当中,感受当中的家庭氛围。当天还会举行大型的大戏表演,观众席总是坐满着村民!

素斋宴。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粿品,有甜粿、发粿、菜头(萝卜)粿、鼠壳粿、红桃粿等,以备过年之用。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逢初一都有属于自家特色的素斋宴。

潮州歌册。潮州歌册是潮州俗文学中最流行的说唱文学,它是从弹词演变而来的。潮州歌册之所以成为千家万户,一代代妇女百唱不厌的缘由,则是它以恢宏完整的故事内容,浓重的场景渲染和扣人心弦的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给歌者或听者留下恋恋之情,听一卷潮歌如同观赏一出大戏,潮州歌册对潮州妇女的精神熏陶、普及文化教育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

潮语讲古。潮语“讲古”,是以潮汕方言讲故事,形式与北方评书基本相同,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既有群众自发聚集在一起讲的,也有专门请讲古为业的民间艺人讲。潮汕以前没有像北方一样的专门说书场,故讲古艺人便利用宫庙、公园、广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开讲。

民俗文章11:石碾上的人生

文/王君超

周日带女儿在民俗博物馆门前广场上玩耍,见一台石碾,像一位耄耋老人,静静地端坐一隅。这在农村才能看到的老古董,似乎在欣赏着现代都市的休闲与繁华。

五十多年前,我的家乡还没通电,更没有电磨,乡亲们得靠石碾、石磨碾磨谷物。一条街放几台,几户或十几户公用。圆柱形的石碾,与厚实的碾盘,由碾框连接,靠碾棍推转,把蜀黍碾成蜀黍糁,青辣椒碾成辣椒酱,稻谷、谷子碾成大米、小米……家境好一些的,能套上毛驴拉碾;家境一般的,就要靠人力了。

驴拉碾,得给它蒙上眼睛,大人们解释是怕驴偷吃碾盘上的粮食,还怕它转晕。那时我就想:驴聪明、温顺,眼睛一蒙,就知道主人的意思,再饿也不吃近在嘴边的食物;驴也真笨、真老实,只管低头拉着沉重的石磙绕着碾盘转,只要主人不发话,再累它也不歇脚。

有一年秋天,新蜀黍刚掰下来,可能是揭不开锅的缘故,母亲急着把尚未晒干的蜀黍籽摊在了邻居家的石碾上。她一手帮父亲推着碾棍,一手拿着笤帚,随时扫那些被碾到碾盘边的蜀黍籽。瞧着父母吃力的样子,我就挤在他们中间帮着推。

“添个蛤蟆二两力气。你这小帮手,一使劲碾磙子都转快了。”母亲夸我,我更卖力了。母亲又教我怎样推碾:“推碾要像拉架子车一样,得匀着用力,不能忽推忽停,停下来再推会很费劲的。”现在想想,那是利用笨重石磙的惯性。

推拉碾的人畜绕着碾盘转;石磙在碾盘上自转,同时围着碾轴转,像地球绕太阳自转加公转。石磙不停地向前滚动,并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在蜀黍籽上一遍遍地碾轧。石磙下被碾轧的蜀黍籽渐渐地由厚变薄,碾碎了再一遍遍地过筛子,直到被碾成蜀黍糁。这期间不知石碾重复转了多少圈。

人生犹如石碾。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月月年年,重复着同样的事,就像这石碾一样,周而复始地转啊转。有时,我也会感觉单调乏味,真想停下来歇息,可又想起母亲的话:“不能忽推忽停,停下来再推会很费劲的……”

话又回到眼前的石碾上。据悉,从石器时代一路“滚”过来的石碾,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农耕社会人们须臾不可离的生产工具。我打量着眼前的这台石碾,摩挲着它身上尚存的刻痕,仿佛听到那“叮叮当当”的声响从山里传出,几经折返,异常悠远……我真佩服它的发明者,发明出石碾为人所用数千年,这“千岁爷”至今还在个别地方转着呢。

眼前的这台石碾,它从哪里来?有多大年纪?我无从考证,但能够看出它历尽磨碾,饱经沧桑。它从乡村被“请”到城市一隅,似乎要展示曾经的辉煌与荣光,也要感受城乡的巨大变化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