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过了70岁后,老爸和老妈越来越黏糊了。
老妈其实比老爸小了好几岁。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老妈从小就能干,学啥像啥。家里穷,没上几年学,但是一上学就跳级,要不是辍学早,差点成了"老三届".成家后,更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民办教师、赤脚医生,样样都干得呱呱叫,几个小姑姑也都是跟着她后面长大的。老爸在北方当兵,老妈也随军去了部队,被安排在离家挺远的一家被服厂上班。老爸总是出差,一去好几个月是常事,我和哥哥跟着老妈,一家的衣食住行都是妈妈在操劳,想多挣点钱,只能不停地忙碌。上班的时候,我和哥哥一人拉着一只袖子,哭着不想放她走。工厂迟到是要扣钱的,妈只能狠狠心推开我们。长大后,我常跟妈开玩笑说,她让我获得了相当完整的教育,因为我的入学经历是从托儿所开始的,比幼儿园还早。
老妈是有很多抱怨的。年轻的时候老爸没帮过啥忙,自己辛苦带大两个孩子,生活条件差,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只能自己累着受着,熬到老爸转业回家,身体也累垮了。爸爸转业回到地方后,以为回到了家乡,日子会好些了,却依然不行。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要多了些,但老爸工作依然很忙。家里家外忙的,还是老妈。老妈天生善良,做事果断,操得了心吃得了苦,老爸这边的亲戚也照应得很好。老爸呢,老实巴交一个人,话也不多,骨子里传统思想却有些严重。那时大家生活都不富裕,农村亲戚也多,逢年过节,借钱的人也多,老妈都打理得妥当,老爸也乐得不操心。
等到我们都上了大学,老妈才算缓了两年劲。毕业分配时,老爸又当了甩手掌柜,老妈只能自己到处找路子,这也成了老妈每次抱怨老爸啥事不管的经典案例。上班后不久,我和哥哥相继成家生子,父母亲好像两只一直在高速运转的陀螺,没有能闲下来的时候。为了带哥哥的孩子,老爸办了提前退休,两人整天围着孙子转。退休几年后,老爸生病了,住在市里的医院,老妈怕耽误我们的工作,一个人跑前跑后地去照料老爸。病中的人脾气坏,平时不爱说话的老爸这时格外爱发火,老妈有时流着泪跟我说:你爸这脾气真是受不了,太难伺候了,我和别人多说一句话他就生气。忍气吞声直到老爸终于平安出院,老妈开始严格控制他的饮食。这又招来老爸的强烈抵制,生过病的人变得啰嗦又好生闷气,让老妈无所适从。
孙子升初中后,在外地上学,爸妈才真正恢复老两口的状态。但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爸妈的关系应该是充满火药味的。我一回家,老爸就像个孩子似地跟我告状,诉说老妈的种种不是,表达他对老妈的种种不满。老妈出去和阿姨们跳个舞,上个老年大学,老爸就会拉着个脸,说她一天到晚没事干,老妈又好气又好笑地说:我去跳跳舞,打打太极拳,把身体锻炼好不是好事吗?拉他一起去他又不去,我呆在家里他又天天婆婆嘴、唠叨不停。好几次,老妈要跟几个阿姨外出旅游老爸都不同意。后来,我回家做老爸工作,问他干吗不给老妈去,他又说不出所以然,只是犟着说出去干吗,没事到处乱跑啥?这老头,犟得不讲道理了。好在我强势支持老妈,让他只能发发牢骚,后来老妈就拿我"威胁"他,说二对一,让他无奈妥协。有段时间,老爸逆反得出格,这个不善言辞的老实人,多次扬言要搬出去一个人住。相比之下,老妈性格开朗得多,没事出去找几个老姐妹,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老爸只有一个人生闷气。那段时间,我甚至有点害怕回家,怕爸妈争相向我告状。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爸渐渐开始服老妈管了,老两口没事也经常一起去社区参加支部活动,或者去健康课堂听听讲座。我搬家后,孩子也上了大学,离爸妈家住得远了,让他们过来和我同住,两人居然异口同声地不愿意。我想,他们现在终于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吧,不断地出现问题,再不断地解决问题,也许这就是他们自己长年累月积攒下的最后的生活方式。
前几年,曾有一部极受欢迎的电视剧《父母爱情》,我也看了好几遍。之所以这么火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片子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烟火气,其间的琐碎、矛盾,每个家庭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我们羡慕主人公终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也体会到一路走来,有许多的坎坷与付出。普通人的生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而平凡,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家长里短,沉淀出人世间最真的情感。我曾羡慕"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般荡气回肠的爱情,也曾遗憾地认为爸妈之间不过是传统婚姻的牺牲品。我不知道他们之间有没有爱情,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爱情是什么,却没想到在度过漫长的几十年后,他们之间成了不可分离的亲人。我只知道,他们会相伴着,不离不弃,去走这剩下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