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1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很多班主任都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身上,精心雕刻,促使他们进步。对于那些优秀生,一些班主任认为他们努力学习,遵守纪律,成绩突出,让人放心。对他们是关心有余,教育和培养不足,其实优秀生也可能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关注优秀生的成长,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使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一、加强挫折教育
优秀生在成长道路上的顺风顺水,造成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极易产生感情的波动,痛苦、忧郁,甚至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伤害,往往不知所措,甚至一蹶不振。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优秀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也是他们今后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二、关注优秀生的思想、心理,给予及时指导
很多优秀生在各方面都是优秀的,他们也早已习惯于自己的优秀,因而及易滋生嫉妒心理,当其他学生在某方面表现超过自己时,他们往往不能接受。
三、给优秀生提供展示舞台,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鼓励学生质疑
我要求优秀的学生在质疑的同时,能大胆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不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因此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整理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会或引导学生提出重难点问题,提出创造性问题。这样,经过一年半载训练后,学生敢于提问了,会提问了,乐于提问了,并且学会善于把问号变为句号,又从句号中产生新的问号。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2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根深、叶茂、花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俗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同样也有不足:比如自私,骄傲自满,不懂得关心别人,认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等等。有的优等生甚至隐藏着更加令人担忧的毛病。这些都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后果。对此,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班级授课制下,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视线,常常为几个“问题学生”所牵引,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给人以一种“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容易造成一个心理关注上的“漏洞”。所以人们对他们往往是赞扬多,批评少。很多教师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后进生的身上,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甚至姑息他们的缺点,可谓“一好遮百丑”。一、对优等生教育的意义:
教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复杂的工程,需要更多人更多的努力。加强对优等生的教育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等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优者,是跟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而到另一个学校或另一个班级,并不一定还是优秀的。优等生不一定在德智体几方面全突出,也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优等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切不可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他们,盲目乐观,放松教育,优等生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二)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尽管优等生在某一阶段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但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由于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这就可能对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何况,优等生多数是班级骨干,在班级里享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力较大,一旦变差,其危害不同于一般学生,将直接关系到一个集体的健全。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优等生的教育
二、措施
在现实的生活中,优等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因素。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有些优等生变为后进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事例并不罕见。因此对于优等生的教育,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优等生的理想、人生观教育
不管优等生能否升大学,但若干年后,他们将是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质表现和学习、工作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部分优等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缺乏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考虑个人得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对优等生的思想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来抓好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二)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向优等生提出前进的新目标
优等生上进心和自尊心强,富有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学习和工作能力较强。因此,我们不能以一般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适时地向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使他们奋斗不止,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更上一层楼。如果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致使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对优等生要一分为二,做到长善救失
优等生的积极因素,在他们身上固然占主导地位,但他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要事实就是的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优点(学习成绩好)要充分的肯定,发扬他们的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好的在班集体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同学中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消极因素,对他们的缺点,哪怕是微小的缺点,也要设法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要对优等生一分为二,要引导他们多了解自己的不足,虚心地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培养他们善于正确评价自己的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矫正,以求不断提高自我。
(四)根据优等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优等生尽管在学习、品德特征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他们当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才能都有各自的特点。要善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措施。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要有知识、有特长,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精神饱满、情绪愉悦,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心理健康的人。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待优等生时要克服晕轮效应,防止片面的以成绩来判断、评价学生。要深入分析、研究优等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使同学之间充满友爱,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使优等生具有健康向上、乐观开朗和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诚实、谦虚、宽宏豁达等健全人格,逐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要多让优等生在具体活动中多了解和发现自我,自觉地抑制自身心理障碍的萌芽和滋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障碍现象,使之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3
通过一个学期的内化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不管是优等生或是学困生,现已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时为别人,而是为自己;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对这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燥,切忌使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心的语言;切忌向家长及班主任告状。这些差生在班级中常被学生鄙视,有些教师也指定他们是班级的“败类”,“包袱”。在社会上受到冷眼,在家也受到家长的训斥。心里有一种压抑感,在厌学情绪。自信心不强我主动采取适当的形式去栽培他们。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能个体分析、群体分析,确立发展目标和措施,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潜在的优点、缺点,新的生长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分析别人。积极对待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施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各科任老师能热心配合,使得每一位学生能安心于课堂的学习,把学困生的'厌学,逃学情绪抑制在一个最低点上。
三、对症下药,开发非智力因素
差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但他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了成绩差。作为教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我主动给他们母亲般的爱,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我还注意了解每位差生的情况。决不把他们当作包袱,不鄙视他们,不放度他们,了解他们特长,爱好,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四、争取差生家长的配合:
学困生的家长对于此次帮扶活动大力支持,积极配合,监督学生在家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及时反馈给老师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些家长还通过此次帮扶活动对孩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怎样在家教育孩子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五、给差生指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差生之所以差,没有奋斗目标是一重要原因,我在对每位差生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给他们制定了短期学习目标长期学习目标(一学期),而且经常检查这一目标,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帮扶学困生的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但这项活动还要总结优缺,持之以恒。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4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根深、叶茂、花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俗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同样也有不足:比如自私,骄傲自满,不懂得关心别人,认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等等。有的优等生甚至隐藏着更加令人担忧的毛病。这些都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后果。对此,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班级授课制下,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视线,常常为几个“问题学生”所牵引,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给人以一种“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容易造成一个心理关注上的“漏洞”。所以人们对他们往往是赞扬多,批评少。很多教师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后进生的身上,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甚至姑息他们的缺点,可谓“一好遮百丑”。一、对优等生教育的意义:
教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复杂的工程,需要更多人更多的努力。加强对优等生的教育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等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优者,是跟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而到另一个学校或另一个班级,并不一定还是优秀的。优等生不一定在德智体几方面全突出,也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优等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切不可以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他们,盲目乐观,放松教育,优等生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二)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尽管优等生在某一阶段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但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由于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这就可能对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何况,优等生多数是班级骨干,在班级里享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力较大,一旦变差,其危害不同于一般学生,将直接关系到一个集体的'健全。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优等生的教育
二、措施
在现实的生活中,优等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因素。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有些优等生变为后进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事例并不罕见。因此对于优等生的教育,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对优等生的理想、人生观教育
不管优等生能否升大学,但若干年后,他们将是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质表现和学习、工作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部分优等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缺乏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考虑个人得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对优等生的思想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来抓好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二)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向优等生提出前进的新目标
优等生上进心和自尊心强,富有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学习和工作能力较强。因此,我们不能以一般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适时地向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使他们奋斗不止,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更上一层楼。如果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致使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对优等生要一分为二,做到长善救失
优等生的积极因素,在他们身上固然占主导地位,但他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要事实就是的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优点(学习成绩好)要充分的肯定,发扬他们的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好的在班集体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同学中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消极因素,对他们的缺点,哪怕是微小的缺点,也要设法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要对优等生一分为二,要引导他们多了解自己的不足,虚心地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培养他们善于正确评价自己的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矫正,以求不断提高自我。
(四)根据优等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优等生尽管在学习、品德特征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但我们应该看到,在他们当中,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才能都有各自的特点。要善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而灵活的措施。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要有知识、有特长,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精神饱满、情绪愉悦,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心理健康的人。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待优等生时要克服晕轮效应,防止片面的以成绩来判断、评价学生。要深入分析、研究优等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使同学之间充满友爱,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使优等生具有健康向上、乐观开朗和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诚实、谦虚、宽宏豁达等健全人格,逐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要多让优等生在具体活动中多了解和发现自我,自觉地抑制自身心理障碍的萌芽和滋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障碍现象,使之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5
时光如梭,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尖子生培养”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尖子生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发展。通过思想教育,学习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了解“尖子生”的个性和素质
为了更有利于地做好培优工作,我为了进一步了解了每个“特优生”的个性,掌握每个优生的特点及综合素质的能力,我经常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根据各种现象因势利导,告诉他们如何对待学习、生活应该有勇敢拼搏的精神,要谦虚谨慎,不能粗心大意,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这样既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又了解了优生的个性特点和教育了优生,可谓“一箭双雕”,只有深入了解,才能更好的培养“特优生”,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发挥“尖子生”的作用
在每一个班“特优生”无疑是班上的学习骨干,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那就要好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我采取“一帮一”活动,抓典型带一般帮教“双差生”,让一个“特优生”帮助一个“特差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坚持,班上有好几个“特差生”,已经有进步,在班里我非常重视“特优生”的能力,放手让他们大胆的抓好班上的一切事情,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做到最好,他们相当于教师的左右手,在学习上,纪律上他们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很有威信,我利用他们这样优异的成绩、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纪律去帮带“特差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正确引导“尖子生”
人并非圣贤,谁能无过,最伟大的善者也应该有错误的时候吧!何况是不定性的小学生,无论成绩有多优秀的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教师对优等生犯错行为是不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是这样的教育方法,可能会养成屡教不改的恶习,这样长期下去,何谈是优秀的学生呢?并注重对其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克服各种消极情绪,具有迎难而上、永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四、加强培养“尖子生”
着重培养特优生的求知望和学习自觉性,告诉他们学习真本领对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有很重要的帮助,要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让他们明白读好书的作用何在,调动“特优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好的基础能更进一层,要想更好的培养“特优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五、注重运用正确策略培养尖子生
第一:暗示尖子生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找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二:放手让尖子生自主学习尖子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按正常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尖子生吃不饱。因此培养尖子生合作学习是做老师的首要任务。“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特别强调我班的学生要自主学习,划分好学习小组后,由组长带领大家主动学习。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只有同时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尖子生培养阶段总结
尖子生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俗话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尖子生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教师水平的一把尺子。并且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通过学生以及学生的成绩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出来。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也是教师人生价值的体现方式之一。为了让优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挖掘他们最大的潜力,在本期里我对优生作了进一步的辅导培养,现将优生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了解掌握优生的特点
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认真发现优生存在的个性特点,既“优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
具体说来,“优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正,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及比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骄傲自负,容易产生虚心。
7、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勾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他们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针对以上特点,我作了相应的引导工作,一般说来,“优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生”不求上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发展。我们应该帮助“优生”超越具体的考试分数和名次,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另一方面,激励“优生”超越自我。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则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越”的希望。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发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并不断培养优生的受挫心理。对“优生”犯错误切不可迁就,而应该严肃批评,让他们习惯于批评,包括严厉的批评甚至处分;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要多给“优生”创设一些品尝失败的机会。
培养优秀生工作总结 篇6
优秀生一般是指那些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品学兼优,可以作为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的好学生。在一个班集体中,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而教师就是要使花蕾早日开放,绿叶充满生机。根深、叶茂、花红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俗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好学生同样也有不足:比如自私,骄傲自满,不懂得关心别人,认为自己成绩好而看不起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关心集体等等。有的优等生甚至隐藏着更加令人担忧的毛病。这些都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后果。对此,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班级授课制下,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毕竟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教师的视线,常常为几个“问题学生”所牵引,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往往给人以一种“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容易造成一个心理关注上的“漏洞”。所以人们对他们往往是赞扬多,批评少。很多教师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后进生的身上,忽视了对优等生的教育,甚至姑息他们的缺点,可谓“一好遮百丑”。
一、对优等生教育的意义:
教育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复杂的工程,需要更多人更多的努力。加强对优等生的教育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等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优者,是跟本班或本校学生比较而言的,而到另一个学校或另一个班级,并不一定还是优秀的。优等生不一定在德智体几方面全突出,也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不如其他同学。所以,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优等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切不可以孤立、静止、
片面的观点看待他们,盲目乐观,放松教育,优等生的提高是无止境的。
(二)优等生是发展变化着的,尽管优等生在某一阶段各方面表现都比较好,但他们与其他学生一样,由于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这就可能对他们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也不能放松教育。何况,优等生多数是班级骨干,在班级里享有较高的威信,影响力较大,一旦变差,其危害不同于一般学生,将直接关系到一个集体的健全。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对优等生的教育
二、措施
在现实的生活中,优等生在德智体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但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消极因素。受外部条件的影响,有些优等生变为后进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事例并不罕见。因此对于优等生的教育,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那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对优等生的理想、人生观教育
不管优等生能否升大学,但若干年后,他们将是各条战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品质表现和学习、工作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部分优等生缺乏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缺乏为振兴中华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过多考虑个人得失。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对优等生的思想和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从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来抓好对他们的培养工作。
(二)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向优等生提出前进的新目标优等生上进心和自尊心强,富有荣誉感和进取精神,学习和工作能力较强。因此,我们不能以一般学生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适时地向他们提出高标准的要求,使他们奋斗不止,引导他们追求更高的目标,更上一层楼。如果按照一般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致使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三)对优等生要一分为二,做到长善救失
优等生的积极因素,在他们身上固然占主导地位,但他们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一些不易被人发现的消极因素。因此我们要事实就是的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对于他们的优点要充分的肯定,发扬他们的长处,创造条件让他们更好的在班集体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同学中各方面起带头作用,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另外,要善于发现优等生的消极因素,对他们的缺点,哪怕是微小的缺点,也要设法帮助他们改正。因此,要对优等生一分为二,要引导他们多了解自己的不足,虚心地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于律己,宽于责人”,培养他们善于正确评价自己的习惯,能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自我矫正,以求不断提高自我。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是要有知识、有特长,还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精神饱满、情绪愉悦,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心理健康的人。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对待优等生时要克服晕轮效应,防止片面的以成绩来判断、评价学生。要深入分析、研究优等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使同学之间充满友爱,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协作、奋发向上;使优等生具有健康向上、乐观开朗和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形成诚实、谦虚、宽宏豁达等健全人格,逐步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要多让优等生在具体活动中多了解和发现自我,自觉地抑制自身心理障碍的萌芽和滋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障碍现象,使之成长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