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笔构网

2023-07-23文/汪玉情美文

腊月初六,这一天是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九八八年腊月初六,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慈祥的父亲走完了六十三岁的人生,抛下我兄妹,永远地走了。

父亲的从小饱受苦难,一生被疾病折磨。但始终坚强、乐观、幽默、自信、豁达、品行高尚。三十岁学医,有着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深切的同情心、济世救人的仁爱之心,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和尊重。父亲是我行医的标杆和楷模。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八人,父亲排行老四。旧社会经常忍饥挨饿,常常挖野菜、摘野果充饥。祖父祖母为了儿子不被饿死,同时也为了祖母娘家弟弟能够传宗接代、延续香火,把老四、老六两个儿子分别过继到两个舅爹家。但是舅奶不喜欢父亲,非打即骂。父亲小小年纪就要砍柴放牛,雨雪冬天都不放过,生病咳嗽发烧还要被迫劳动。有好几次病得死去活来,挣扎着跑回家,病养好后又被祖母强行送回舅爹家。如此反复,舅奶变本加厉折磨父亲。受尽了虐待之苦,父亲因此从小落下了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病根,幼小的心灵烙下痛苦的创伤。

父亲10岁之后留在家里生活了几年,还读了三年私塾。父亲读书非常用功,展现了读书的天赋,非常聪颖,过目不忘,深得先生喜爱。私塾先生对我祖父说:”这个伢要是一直好好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可是好景不长,家庭的灾难接连降临,父亲被迫辍学,又被送回母舅家受折磨。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分田分地,家庭才稳定下来,父亲已长大成人,不再受欺凌虐待。

新中国建立后,父亲参加了土改工作,又当了政府干部。辞职回家后在祖父劝说下,参加了县举办的医疗培训班,毕业后受政府委托创办了石城乡医疗联合诊所(石城乡卫生院前身)并任院长。在我的记忆中,父亲背着药箱走村串户出诊、日夜奔波忙碌,经常带着我到处巡诊。

六十年代初期闹饥荒,许多外地来讨饭的人面黄肌瘦,双脚水肿,常常有晕倒的病人。父亲看到后立即给病人注射一支葡萄糖,有时带点小干粮给病人充饥救命。那时他自己也经常饿肚子。

我家兄妹多,生活也很艰难,但父亲收养了小爹家一对孤苦儿女(小爹小妈双亡)直到长大成人,给予了无私的父爱,维系了一房血脉。赡养祖父母实属义不容辞,但大爹三爹智力体力都不健全,没有成家,膝下无子女,生活困难,父亲也将他们接纳在一起共同生活,组成了一个老弱病残的大家庭。在那个困难灾荒的年代,我家就像一条破船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全家就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经常饿肚子、吃杂粮、吃糠咽菜。

五六十年代父亲长期在外面工作,又缺医少药,整天忙着救治病人,无暇顾及家中儿女,先后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夭折,这给做医生的父亲留下无尽的悲痛。

进入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时期,生产队主要靠工分吃饭,家中劳动力缺乏,哥哥在读初一时辍学回乡务农,两年后招了农民工在县齿轮厂上班。家里成了全生产队最大的超支户,队里一度不给口粮,生活陷入绝境,最后逼得我辍学回家务农。我当时读初二上学期,辍学后,15岁的我用稚嫩的肩膀承担了全家的生活重任,父亲面对家中困境也是一脸的无奈。

改革开放后。父亲为了我的前途提前退休,让我接班工作。我参加工作后,家中田地无人耕种成了难题。两个弟弟一个读高一,一个读初一,成绩很优秀,无奈都辍学,小小年纪便回家耕作务农。如果我不参加工作,弟弟们都不会辍学。影响了弟弟们的前途命运,为此我心中愧疚。

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始终严格。我在小学读书时,有一次看到老师掏手帕时从口袋中带出来五元钱掉在地上,便悄悄拾起带回家交给父亲。父亲当即追问我这钱的来路,我嗫嚅着实话告知。父亲严厉责问我:“你看到是老师掉的,为什么不交给老师……”。不由分说带着我们到老师家:“我儿子拾了五元钱,不知是那个掉的,我带他来交给老师……。”这事对我触动很大。后来父亲经常告诫我,任何时候都不能贪图小利,见利忘义,要做君子,莫做小人,做一个正派人。

父亲知书达理。父亲一直喜欢看书,肯钻研思考。每当夜深人静时,经常看到父亲伏案读书,有时连哼带唱,摇头晃脑,那种神态我至今记忆犹新。父亲又喜欢讲故事,说古书,诸如三国、水浒、岳飞传、春秋列国、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征东征西都能一一道来。每次回家,夜晚都聚集许多人听父亲说古书。他总是讲得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委婉动听,绘声绘色,人们都听得入迷。说到关键时父亲突然停顿下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时急得听众又递烟又倒茶,不断催促。父亲看到听众急不可耐的样子很是开心。在闲暇之时,父亲也常常讲故事给我们听,但都是讲一些精忠报国、惩恶扬善、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行善积德、孝顺父母之类的故事。

父亲退休回家后,常为乡邻看病,如小孩呕吐腹泻发烧,消化不良等,他用推拿方法治疗,手到病除,不收报酬。牙痛病人痛势剧烈,痛苦呻吟,父亲用针具选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立刻止痛,妙手回春,也分文不取。

父亲长期身体不好,从小患有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疾病,中老年后频繁发作,每次发病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全身出汗,严重时面赤青紫,非常痛苦,这时我焦急万分,在心里默默祈祷父亲转危为安,平安健康。每次生病住院,我都日夜伺候。病好转后,父亲又恢复了幽默乐观的天性,经常和医师护士同事开玩笑,逗得大家开心大笑。

一九八八年冬月,我在外地医院进修学习时,听说父亲病重住院,急忙回家探望。此时父亲已经生命垂危了,血压测不出,脉搏微弱如游丝,心肺功能衰竭,已经昏迷。转院救治后才稍有好转。在病情危重期间,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知道你和我一样,德行好,对父母兄弟姐妹有照顾之心,这也是我要你接班工作的原因。弟弟妹妹都还小,以后长大都要成家立业,今后你担子重啊……”我知道父亲的心思,他了解自己的病情,是想托付后事,希望我关心照顾帮助弟弟妹妹成长。我当即表示今后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弟弟妹妹……父亲放心地笑笑。

不久父亲病情继续加重恶化,最后带着深深地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经过改革开放,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我家也和祖国一样沧桑巨变。当年未成年未成家我的四个弟妹均已长大成家立业,如今他们的孩子都已考上大学,有的研究生毕业或在考研究生,多数有理想的工作,在外面城市买房买车。我们都住有好楼,出门有车。现在高龄母亲,晚年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生活幸福,子孙满堂。弟妹们虽然分家立户,但团结和谐,每当节日,济济一堂,欢声笑语,气氛温馨快乐。只是父亲没有享受到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没有感受到子女们对他恩情回报,这更增添了我们对父亲的思念和回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