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精选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1
今年,我市农业生产是以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落实粮食直补及综合直补两条主线展开工作的。今年,我们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农技人员的素质,加强农技队伍的管理,强化为农服务的意识,培养农业优势产业,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我市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粮食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粮食总面积为43.36万亩,较去年增加1.96万亩,增幅为4.7;总产量为10039.3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474.7万公斤,增幅为32.7;亩产为231.5公斤,较去年增产48.6公斤,增幅为26.6。
1、玉米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玉米收获面积为16.54万亩,较去年增加1.16万亩,增幅为7.5;产量为6280.1万公斤,较去年增产2167.1万公斤,增幅达52.6;亩产379.7公斤,较去年增产111.7公斤,增幅达41.7。
2、高粱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高粱收获面积为4050亩,较去年减少5406亩,减幅为57.2;产量为132.0万公斤,较去年减产100.5万公斤,减幅为43.2;亩产为326公斤,较去年增产40公斤,增幅为14.0。
二、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及良种补贴情况
1、小麦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共完成小麦补贴面积156964.11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3139282.3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04个行政村的49207户农户。
2、玉米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玉米补贴面积169307.97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2031695.64元。涉及全市10个乡镇224个行政村的'40540户农户。
3、谷子直补及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补贴面积8898.65亩,发放直补及综合直补资金10678.80元。涉及全市7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5684户农户。
4、杂粮综合直补情况
今年,我市完成杂粮综合直补面积102749.87亩,发放补贴513749.35元。涉及全市10乡镇212个行政村的40429户农户。
5、良种补贴及良种繁育基地补贴情况
良种补贴共完成105万元,其中5万亩小麦良种补贴50万元;5万亩玉米良种补贴25万元,1万亩小麦良种高基地补贴30万元。
全市共发放补贴资金6841506.09元,农民人均补贴24.84元。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三、油料生产情况
今年,我市油料种植面积为2700亩,总产34.6万公斤,亩产128公斤。其中油葵1500亩,花生600亩,油菜450亩。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2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东坡乡始终把发展“三农”问题摆在首要位置,按照围绕“三农”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河谷光热资源,依靠科技进步,突出地方特色,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实惠农政策,切实稳定民心,充分调动农民投身农业、开发农业的积极性,全乡农业产业化获得长足发展。
xx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面积168平方公里,东邻万德乡和发窝乡,南接田心乡和高桥镇,西与环州乡接壤,北与元谋县姜驿乡隔江(金沙江)相望,是武定目前唯一的民族乡。境内居住着汉、傣、彝、苗、傈僳、拉祜、白等7种民族,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81%。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勐果河、沙拉河、环州河三河南北纵贯全境,形成四山夹三河的低热河谷地形。立体气候明显,最低海拔950米(甲利),最高海拔2240米(大荞地)。年平均气温25—28℃,年平均降雨量580—650毫米,气候炎热,常年无霜,宜广泛种植香蕉、香巴蕉、花生、番茄、洋葱、玫瑰茄、芒果、人生果、酸角、冬早包谷、冬早蔬菜等各类多种经济林果及热区作物。20xx年,全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60个自然村,75个村民小组。有4003 户,14389人。其中,农业户3659户,农业人口14032人,占总人口的95.7%。现有耕地面积14845亩,其中水田5335亩,旱地9510亩,人均1.05亩。粮食总产量598万千克,人均有粮353千克,工农业总产值517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全乡经济总收入为30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4元。由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缓慢,乡级财政收支困难重重等诸多原因,故是一个集贫困、山区、民族、宗教为一体的典型的民族贫困乡。
近年来,我乡以优质香蕉、优质稻、冬玉米等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认真总结我乡近十多年来冬农开发和热坝作物栽培经验,细化发展目标,狠抓措施落实,优化区域布局,发挥河谷优势。在“优质化、市场化、产业化”上狠下功夫,在“优质率、商品率、增加值”上大做文章,突出重点,狠抓优质香蕉、优质水稻、优质菜豆、冬早玉米、热区水果基地建设,培育拳头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区域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种植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
按照“注重特色,突出重点,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坚持稳水稻,保香蕉,增定单,重冬季农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调整主要粮经作物的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到20xx年优质稻面积达到3640亩,产量205.5万公斤,产值308.25万元;优质香蕉面积4020亩,产值350万元;冬玉米面积由1200亩,产值112万元,优质菜豆面积1000亩,产值161万元,花生1280亩,产值62.5万元。我乡已经发展为全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粮经作物品种结构、品质结构明显优化。
2、科技措施、良种良法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应用上成效显著
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做好新型农民培训。20xx年共组织各种培训350场(包括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黑板报48期,合计受训群众76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种植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
二是水稻良种桂朝系列、楚粳系列面积达4000亩,多蘖壮秧、扣种稀薄、单行条栽、双龙出海等措施的应用率达98%以上。
三是做好特产农业、订单农业的`引导和指导服务工作。配合县农广校完成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共培训24场次,培训农户215人,合计150人毕业获得“绿色证书”。
3、特色、优势产业框架基本构建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框架基本形成。依托低冬季热河谷光温水资源,注重冬季农业开发,形成了河谷冬玉米、冬番茄、优质菜豆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带,20xx年发展种植了1100亩冬玉米,1000亩优质菜豆,350亩冬番茄。利用夏季光热资源,在河谷两岸发展优质花生1200亩,玫瑰茄450亩,优质柑桔300亩,龙眼150亩,大青枣450亩,石榴450亩,形成了河谷热区水果种植带。
我乡农业产业化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表现为优势产业少且规模小,缺乏具有示范和品牌效应的基地典型,产业竞争力弱。种植上依然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种植品种散而且规模小,制约了生产效率。个体经济实力弱,难以抗拒自然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导致收入增长困难。
二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后续发展力量不足。近几年,我乡发展产业规模小,在引进龙头企业开发产品加工方面非常困难,尤其是缺少跨行业、跨地区的规模大、知名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我乡投资带动,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上不能很好地衔接。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产业发展。我乡农村水、路等基础设施滞后,造成“有水不能用,产品运不出”,旱季河水从谷底流过,半坡农地缺水严重;雨季时常断路,造成农产品滞压,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
四是劳动者素质偏低。表现为由于农户分散种植,缺乏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市场导向,优质高效农业意思淡薄,种植品种杂、乱,管理水平低,造成农业产出率低,农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了我乡农业产业化进程,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落实措施,挖掘潜力,破解发展难题。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当前,我乡的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扩大内需、移民搬迁扶持等机遇,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突出特色和重点,狠抓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1、优化农业区域布局。遵循“面向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结合东坡乡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大基地建设(即优质稻、优质香蕉、冬玉米、优质菜豆、优质河谷水果基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托我乡低热河谷资源,重点发展优质香蕉、优质稻、无公害菜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热区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要求,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培育主导产业。
一是发展优质香蕉。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发展优质香蕉3500亩。
二是发展优质水稻。在所所卡、东坡、东甸、白马口、庄房、达卧6个村委会夏季发展高档优质稻4000亩。
三是发展冬玉米。9月中旬在所所卡、东坡、庄房3个村委会利用秋热发展地膜冬玉米1000亩。
四是发展无公害菜豆。利用秋季光热资源在东甸、白马口发展无公害菜豆1000亩。
五是发展玫瑰茄。在白马口、以赤叨、东甸发展优质玫瑰茄1000亩。
3、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和“十一五”发展规划,把农业产业化战略与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移民后期扶持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统一规划,统一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在达卧、东坡、发展优质柑桔300亩,石榴300亩。在东坡、所所卡、东甸、白马口发展优质芒果200亩,大青枣350亩。
4、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认真落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重专大户的优惠扶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到我乡发展番茄、香葱、甜脆玉米生产基地,并进行加工生产。大力培育农产品运销中介人和经纪人队伍,培养一大批农村种养加销重专户,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5、提高农业科技含量。鼓励农业、畜牧、科技、林业、扶贫等部门及龙头企业等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来。大力开展农业科技知识技能培训,举办新型农民培训班,结合乡情突出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者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3
我站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减负为主要内容,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主推主要粮、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配套技术,为确保全镇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推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完成好省里科技入户工程。
20xx年我镇科技入户工程共涉及20个村100户,免费提供肥料、技术光盘、标牌、示范户手册、挂图,全程提供技术服务。
二、 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1、上茬蕃茄,下茬芸豆套作
2、推广玉米种子包衣技术防治土传病虫害;
3、推广以旱育稀植为主的水稻综合增产技术;
4、推广金正大、沃芙特、丰喜控释缓释肥,解决玉米一次性施肥养分流失,后期脱肥问题。
5、推广保护地玉米秸秆反应堆技术;秸秆反应堆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无公害技术。具有CO2效应、温度效应、生物防治效应、改良土壤环境效应等技术优势。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施用化肥和鸡粪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土传病害严重及设施内冬春季地温低、二氧化碳不足等问题,是推动秸秆和粪便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多种生产要素有效转化、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保证食品安全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目前,此技术在腾鳌的应用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我镇共落实推广190栋大棚。平均每个大棚增收5000元。涉及作物有西红柿、茄子、辣椒、桃。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 深入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我站以“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现场会、观摩、参观等,这些培训紧密围绕全镇粮食生产,经济作物栽培,生产技术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我站于20xx年4月28日与海城市土肥站联合在周正村举办大型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发放资料200多份,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农民普遍欢迎和好评。秸秆反应堆技术培训两次,共培训320多人。9月20日我站又举行了阳光工程培训班,共培训400余人。
四、 服务于农
1、完成我镇蕃茄生产连作3年、5年、7年、10年以上微生物、有机物、病原物检测。
2、20xx年以来,我们先后4次下村入户进行科学技术指导,指导400人次。发放资料2000多份。
3、飞机防玉米螟40000亩,免费发放防稻田稻飞虱、稻瘟病、药品及叶面肥11200亩。
4、完成海城市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共完成GPS定点测土580点,涉及22个村。
5、完成海城市绿色无公害办公室测土19点,共涉及19个村,为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6、20xx年我站共检测蔬菜500多份,对蔬菜生产进行监管,保证老百姓吃上放心菜。完成鞍山农产品安全监管站秋菜检测工作,共检测96个菜样,全格率97.7%。
7、我站于20xx年7月,在全镇开展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共发放鼠药24000袋,户均一袋,取得良好的灭鼠效果。
8、推广蔬菜基质、穴盘育苗,免费发放800袋基质4800个育苗盘。
五、开展试验,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依据
1、玉米品比试验:在寿安、王铁、前甘、名甲、将军5个村进行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投入资金1万元,供试品种12个。
2、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在周正村进行了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试验,让农民很直观的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直接效果,了解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此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秸秆反应堆技术西红柿密度示范试验。
4、水稻品种、密度、施肥对比试验。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4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我作为农技指导员参与了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
对于一名农技指导员,首先要学好业务知识,联系实际,抓好理论学习,增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因此,无论工作再忙,我都十分注重学习,一方面对业务知识虚心求学,做到不懂就问,结合省市组织的技术培训,认真做好记录,不断总结,并通过各类有关技术书刊、报纸开展自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加以应用;另一方面,在提高自身素质素养方面下功夫,不断强化自己的思想,树立公仆意识,踏实做人,做到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及时上门为示范户及辐射户排忧解难、咨询服务。
二、吃苦耐劳,不厌其烦,认真搞好科技示范户联系工作。
作为一名农技指导员,我根据上级要求及我镇实际情况,严格规范地遴选了10户科技示范户,并及时进行了公示。10户科技示范户涉及6个村10个组,户户都悬挂了省统一制作的示范户标牌,发放并填写了示范户手册,还向示范户周边的群众发放了指导员名片。
根据每个示范户的不同要求和实际情况,为每户制订了不同生产增收方案,提供不同的种植模式和高产、高效的优良品种,并制订了增收计划和目标,给每户发放了150元的物化补贴。
一年来,对所遴选的10户科技示范户采取集中培训,互相交流,如:3月24日组织参加了市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5月6日组织参加了中心举办科技示范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分户指导,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根据不同户的面积、模式、品种进行不同的指导。每个关键生产环节及病虫害发生期,我及时深入到各户的田头地边,为他们搞好技术指导。一般正常时节一个星期入户2次,农忙或病虫害发生期基本天天入户指导,全年入户约150天.次。今年,前期干旱,后期洪涝灾害都不同程度地给示范户带来了损失。每次灾情发生后,我都及时地深入到各户了解灾情,及时上报,根据不同情况提供不同补救措施及所需生产物资,使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通过自己和科技示范户的共同努力,今年的科技示范户联系工作真正做到了示范作用,每个示范户都基本辐射带动20户以上,深受辐射户的好评。针对种植面积小的示范户,采取切合实际的高产高效模式来增加其农业收入,如:李志保家以种植蔬菜及果树为主;通过土地流转形式,使示范户陈宝权水稻面积达到了200亩,每亩单产达1000斤左右;黄晓东旱地经济作物如紫甘薯、花生、芝麻达到30亩,水稻10亩;罗新应种植面积也达50亩左右,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逐步发展培养成为种植大户,既可解决当前弃耕抛荒问题,又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
通过一年来的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使每户科技示范户人均农业纯收入净增500元,所有辐射户人均农业纯收入净增200元左右,真正做到了示范一片,带动一方的效果,基本完成年初制订的目标。
三、总结经验,找出不足,逐步完善,发展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
联系科技示范户,办好示范基地是发展农村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联系科技示范户来带动辐射周边其他群众来掌握新技术进行科学种田;只有通过办示范才能带动群众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模式。一年来,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由于当前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以老人、妇女为主,导致所选示范户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直接影响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科技示范户手册的填写;
2、对科技示范户的辐射户上门服务不多,效果不是很明显;
3、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力度不够;
4、上级对科技示范户的物化补贴较少。
总之,在今后联系科技示范户工作中,针对存在不足,对科技示范户进行认真严格遴选,尽量选择一些文化素养较高,在本村或本组有一定带动能力的种田能手或种植大户,并加大培训力度,使之能直接指导辐射户的农业生产。作为一名科技指导员,我将继续以办事认真负责的为人处事原则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克服改正缺点,努力工作,多深入农户田头地边,及时为示范户、辐射户排忧解难,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提高农民种田水平,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真正做到使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5
xx年,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各级部门及领导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稳粮增收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项目实施为抓手。近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切实抓好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推广;认真落实好各项试验、示范。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粮食总产31.98万吨,目标任务31万吨;油菜机播机收5.3万亩,目标任务5万亩;水稻机插秧13.2万亩,目标任务13万亩;粮油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96.5﹪、目标任务95﹪。为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作物丰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粮油生产面积稳定增长
20xx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0.00万亩,粮食面积达到69.86万亩,比上年增加0.41万亩,粮食总产31.98万吨,比上年增加0.86万吨;粮食平均亩产458公斤,比上年增加10公斤。小春粮食面积21.51万亩,亩产312公斤,总产6.71万吨(小麦面积18.58万亩,比上年增加1.03万亩,亩产328公斤、比上年增加1公斤,总产6.10万吨、比上年增加0.37万吨)。大春粮食面积48.34万亩,亩产523公斤,总产25.27万吨(其中水稻面积39.29万亩、比上年增加0.11万亩,亩产583公斤,比上年增加16公斤,总产22.91万吨,增加0.70万吨)。
全市油菜面积17.50万亩,与上年持平;亩产181公斤,比上年减少1公斤;总产3.17万吨,比上年减少0.02万吨。
二、抓好高产高效创建
20xx年整县制高产高效创建在连山、金鱼、和兴等10个乡镇落实10个小麦万亩示范片,示范面积10.4万亩。示范品种为川麦55、绵麦367、川麦104、荣麦757等。5月10日,农业厅和XX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小麦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连山镇锦花村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最高亩产达687.6公斤,创XX市新高。验收专家组确认市20xx年小麦高产创建连山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516公斤,完成了450公斤的整县制高产创建产量指标。
20xx年市油菜高产创建和高产模式攻关在西高、高坪、新平、南丰等乡镇落实6个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示范面积6.2万亩,示范品种为华海油1号、圣光302和川油36等。5月10日,四川省农业厅和XX市农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承担的20xx年油菜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验收专家组确认市20xx年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211公斤, 完成了200公斤的油菜高产创建产量指标。
20xx年整县制高产高效创建在连山、金鱼、和兴、三水、西高等8个乡镇建立了8个水稻万亩示范片,示范面积8.52万亩,示范品种为国丰1号、旌优127、德香4103和ⅱ优602等。8月29日,受农业部委托,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市承担的20xx年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进行了测产验收,验收最高亩产829公斤。验收专家组确认市水稻8个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665 公斤,完成了高产创建目标任务。
三、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站以整县高产创建为平台,大力加强水稻、小麦、油菜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并大力推广高产新技术,通过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施用测土配方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作业等措施,实现技术规范化。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开展了优质水稻、优质油菜、优质小麦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20xx年,我市重点示范高产、优质粮油品种,小麦高产创建重点示范川麦55、绵麦367、川麦104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为中筋优质品种,荣麦757为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米老头食品公司专用),水稻高产创建重点示范国丰1号、宜香305、德香4103和川优6203等杂交优质稻品种,油菜高产创建重点示范华海油1号、圣光302、川油36等双低油菜新品种。粮油基地核心示范区稻、麦、油品种实行统一供种,良种率和优质率达到100﹪。全市推广优质稻面积占水稻面积98﹪,推广优质油菜面积占油菜面积的96﹪。粮油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96.5﹪。
加强农机和农艺结合,大力推广机械化耕、播、收等轻简化技术,小麦和水稻机收率达100﹪。小麦生产实现了耕播收全程机械化作业;水稻机插秧面积达到13.2万亩,占水稻栽插面积的'33.1﹪,水稻高产创建核心区机插秧达90﹪以上;油菜机播机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xx年全市油菜机直播面积达2.9万亩、机收面积2.4万亩。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抓好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
除常年开展的常规培训外,农技站根据生产需要结合实际改变以前培训方式与培训对象,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专题培训6场。编制我市主要农作物技术手册5000本。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万余份。利用电视台宣传报道5次。起到很好效果。
在服务方面,农技站在小麦播种时期,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宣传指导,重点指导精播、匀播、浅播。在油菜播种时期,利用国庆假期到油菜种植区进行播种指导,重点指导田间排湿、机直播、根肿病预防、苗床管理。在水稻播种时期,我站技术人员跑遍了全市所有的(共91个)集中育秧场点,重点指导消毒、播种流水线使用控制、苗期温度、水份、病虫防治管理。同时我们还聘请了5位育秧能手,分片区对集中育秧场点进行现场操作指导。切实解决了生产上技术瓶颈,其工作得到新型种粮主体肯定。此外,我站会同农业局相关科室、与17个乡镇联合,对村社干部、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共培训3500余人次。及时解决各乡镇农技人员和农户来电反映生产上出现的各类问题54起。通过这些措施,基本做到生产上关键技术家喻户晓,确保各类技术落实到位。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篇6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把“三农”作为工作重点。过去抓农业,是口号多、说的多、会议多,现在抓农业,惠农政策多、惠农措施多、农民得的实惠多,面临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三大目标,致力特色产业、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三大体系建设,突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大重点,大力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区农业总量增长、质量提高、效益增加。
20xx年全区具体发展目标是:计划种植粮食面积64.5万亩,其中水稻39.5万亩,玉米4.5万亩,豆类1万亩,薯类2.5万亩,包括17万亩夏粮在内,实现粮食总产29万吨;油料面积22万亩,其中油菜16万亩,花生5万亩,芝麻1万亩,实现总产4.34万吨;棉花4.5万亩,总产3500吨;蔬菜8万亩,茶叶2.5万亩,滁菊0.5万亩,饲草1万亩,苗木花卉、草坪3万亩,五早作物15万亩。
畜牧上生猪饲养量25万头,出栏18万头,羊15万只,出栏11万只,奶牛存栏3000头,家禽饲养量700万只,出栏550万只,争取实现肉类总产2.8万吨,蛋类产量0.4万吨,鲜奶产量0.7万吨。
水产品养殖面积8万亩,实现产量2.05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4万亩,稻虾连作8000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在今年基础上增长8%,达到4750元。
要实现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立足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农业。要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来做在做强我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振兴农业块状经济。
一是开展粮油高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在稳定现有86万亩粮油作物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小麦高产攻关、玉米振兴计划以及油菜振兴工程,继续做好15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区农委分别在沙河、乌衣等镇办建立2个亩产700公斤的万亩水稻高产攻关片,在乌衣镇、章广镇建立亩产175公斤的千亩油菜丰产方,带动全区粮油单产水平稳步提高。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基地,促进农业区域结构、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不断优化。以施集镇、章广镇、办等镇办为中心,建立5000亩的滁菊生产基地,开发深加工,拓展省内乃至国内销售市场;以办、乌衣、腰铺、沙河等镇办为中心,发展2万亩的蔬菜种植基地,将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以施集镇为中心,建好2.5万亩茶叶生产基地,继续做好茶叶的发展,整合加工力量,形成强势品牌效应;依托天一牧业、泽民禽业等企业带动,建立万头生猪和10万只水禽养殖基地;以乌衣镇为中心,新建20xx亩鲈虾养殖基地,形成4万亩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以汪郢农场为主,带动全区渔苗繁殖生产,形成全省重要的渔苗规模化生产基地。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20xx年将进一步加快标准化生产步伐,要以特色基地、养殖小区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开展农业标准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力争建成茶叶、蔬菜、生猪、奶牛等4个标准化种养基地,提高全区农业标准化水平。同时,大力扶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建好沙河镇图业生态农业示范园、黄泥岗镇舜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科所蔬菜三新示范园等,引进各类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立足科技推广,发展科技农业。农业要持续增长,潜力最大、见效最快的是科技。按照综合技术抓优化、重点技术抓量化、常规技术抓简化的原则,念好科技经,打好技术牌。
1、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20xx年,我们要继续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培训、广播讲座、农技110、12316农事咨询热线等有效形式,深入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启动3月份和10月份两个“科技报告月”活动,春节期间开展“冬闲返乡农民工集中培训周”行动,继续落实农业科技入户、畜牧科技进万家等项目,全区组织60名种养殖业技术人员,与1000余户农民结对,开展面对面的指导和帮扶活动。扎实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共培训6200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3700人,新型农民培训1000人,农业技术培训1500人,提高农民的科技、法律等综合素质。
2、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推广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含量。20xx年继续做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油菜轻简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无公害蔬菜高效栽培、无性系良种茶栽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健康养殖、名特优水产养殖、沼气综合利用等十项关键技术。尤其是做好涉农建设项目的实施,重点是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国家植保工程、农村沼气工程、测土配方项目续建工程、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阳光工程培训,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站、大型菜篮子基地建设等项目,重点争取国家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项目扶持,建设10个农业综合站,力争第一批建成并完善区内农技综合推广与服务体系。
3、提高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20xx年我们将继续与区内新闻媒体保持联系,充分利用区内“一报两台”,联合办好涉农信息专栏,利用农广校的视听培训资料资源,在区电视台开展可视化技术培训。做好《区农业信息网》的网站维护工作,并逐步向涉农部门、镇办、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延伸,利用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系统、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进一步加强农业部的基点、物价、成本调查,及时编报《农业情况》、《农村经济信息》及各类农业报表,为各级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参考。
(三)立足质量监管,发展安全农业。今年,全区要在保障农产品数量的`同时,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放心消费,确保农产品安全销售。
一是抓好动植物疫病和病虫害防控。狠抓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同时做好平时的补栏补防工作,确保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高度关注突发性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大镇办测报网点建设,做好植保信息的进村入户,重点的组建20支植保专业防治服务队,使机防面积达30万亩次,力争全年病害、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二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20xx年将重点查处高毒高残农药、剧毒灭鼠剂毒鼠强、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等农业投入品,加强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产品的质量抽检力度,通过媒体通报、曝光、建立诚信户档案等形式,严厉打击各地销售假劣农资的行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三是大力发展农业“三品”。20xx年要继续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加强政府部门、企业间的协作配合,扩大基地规模,增加认证产品,20xx年全区力争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6个,其中有机食品2个,同时,提高企业对“三品”认证的保有率,使企业“三品”保有率达90%以上。
四是抓好农业抗灾生产。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未雨绸缪,做好避灾、抗灾两手准备。大力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一旦发生灾情,迅速组派专家指导群众开展抗灾生产自救,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协助做好农业核灾等相关工作。
(四)立足机制创新,发展现代农业。要突破传统农业工作思路和理念的束缚,创新思路,改进方法,用现代化的理念来筹划工作,特点在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民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经营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扶持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结合农业招商引资,继续扶大做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数达到12个,鼓励其建立基地、制定标准、发展订单、精深加工、开发市场,带动粮油、畜牧等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行种植业上技、企、农三方结合的“三角产业链”经营模式和畜牧业由龙头企业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回收产品的“三提一回收”经营模式,提高全区种养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实现合作组织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双赢,20xx年全区计划新建立农民合作组织10个,总数达到59个,带动农户1万户。同时,加强对已成立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20xx年重点对绿园蔬菜、禾盛优质稻米、施集茶叶、大柳香菇等4个农民合作社强化指导,促使其规范化运作,在全市乃至全省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农经管理。领会和贯彻中央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农村土地政策。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并切实做好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的调解工作。各镇办农技员、经管员要紧密配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的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清理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