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文章

请欣赏团圆文章(精选16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团圆文章1:团圆

文/朱亦红

当第一朵清香的腊梅盛开,它带着我来到刺骨的冬天;当第一片洁白的雪花飘落,它捎给我一片浓浓的年味;当第一声震耳的鞭炮声响起,它送给我一个热闹的除夕夜。

每年的除夕,我们全家和舅舅一家都会到外婆家一起辞旧迎新。

春节是团圆的。搓团圆喽。刚吃完午饭,外婆就早早地拿出已准备好的材料,喊上全家老老小小,一起围在圆桌旁搓团圆。小时候,我总会和外婆比搓团圆,比谁搓的最圆,现在依然还是一个保留的传统比赛节目,当然每次都是外婆搓得最圆最快。外婆搓的总是比我好,那团圆又光滑又圆呢。我的就不行,不光裂开了缝,而且还是椭圆形的。所以,外婆总是借着这个说我:“外孙女,不行啊,这么大了心就不能细点吗?瞧瞧,我都这把年纪了,都没你做的马虎。”而我却不知怎么反驳她,只好朝她做一个鬼脸,然后灰溜溜地逃走。

“吃年夜饭喽!”忙活了一整天总算是忙完了,今天的太阳也似乎特别着急,早早地下班了,估计是赶着回家过年呢。一大家子陆陆续续围坐过来,平时不太喝酒的外公今天也提出喝些酒助助兴,爸爸更是高兴,倒了满满一大碗。刚开始没多久,外婆又开始叮嘱我和弟弟了:“你们又长大了一岁,要好好学习啊,千万可别马虎了……来来来,这是压岁钱,开学买买学习用品啊”“等等,你们还没说祝酒词呢,不说可没有啊。”一听见没压岁钱,我们赶忙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祝外公外婆身体健康”“祝爷爷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越活越年轻”“万事如意”……“哈!哈!哈!”伴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外面“砰!砰!砰!”的爆竹声也来助兴,震耳欲聋声中传达的是对过去的告别,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春节是团圆的,是美好的。而我的春节,是热闹与美好,期望与祝福的交织。

团圆文章2:几代人的年味故事

文/王星&雷昱

春节,象征着团圆,寄托着新一年的希望。穿新衣、贴对联、挑红灯,一桌好菜、三五亲友、几挂鞭炮,人们在传统习俗中感受着一年又一年。

中国人过春节的习俗有很长的历史,不同年代的人,都有独特的年味记忆。每逢过年,只要在记忆中努力搜索着年的习俗,在回忆中感受那浓浓的年的气息,就有不同的收获。又到一年春节时,今天,让我们去听听几代人的“年味”故事,去找寻那些关于年的记忆。

60后

杀年猪 苦中作乐心里甜

物质匮乏,但并没有磨灭朴素生活中蕴藏的情趣。上世纪 60年代生人的春节,紧日子里过出了好兴致。

“过年最深的记忆,就是杀年猪,吃顿肉!”今年 55岁的杨权良感慨道,在他的印象中,过了腊月,生产队就会杀年猪,那个时候,大队的孩子们都会跑过去看。待杀好年猪后,生产队会按照每家的劳动人口分猪肉。大年三十晚上,点着煤油灯,守在炉灶旁,看着母亲将切好的猪肉、土豆、白菜,一同放到大锅中烹制,那股香味就是年的味道。

“我们小的时候,过年是吃不上饺子的,大年初一家里会做顿臊子面来招待客人,这顿面就是过年最美味的大餐。”说起小时候过年的点滴,杨权良的嘴角止不住地上扬。

上世纪 60年代,物资都是限量供应。过年购买年货,自然也要凭票。“那时的生活,用现在的标准衡量肯定够不上温饱,孩子们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60后生人张建国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用肉票买回了一个大猪头和一些猪下水,给他们兄妹四人解馋,那顿年饭让人特别享受。

说起小时候过年,生于 1962年的李怀志说,最期待的就是团圆饭了。但作为铁路工作者的父母,春节不能回家吃饭也是常事。“父辈很多人都是在劳动一线过年的,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70后

穿新衣 春节晚会陪过年

老话说:小孩望过年,大人望种田。 70后童年的春节,物质并不富裕,但年味醇厚、浓郁。对于那个年代的人而言,过年可是一件大事,因为有新衣穿,有鱼有肉吃,能守着黑白电视机看春晚。现在听起来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那个年代算得上奢侈。

1973年出生的赵宝军,这两天正忙着给家里腌制腊鱼腊肉,他说,准备好“硬菜”才能过年。在赵宝军的记忆中,年夜饭的丰盛程度是平常不能比的,红烧带鱼、糖醋丸子、水晶虾片,那味道想想都会流口水。“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是有新衣服穿,伙伴们在一起会互相炫耀。”1973年生人刘爱萍说,她小时候只有过年才有新衣穿,每到腊月二十九她就迫不及待地把新衣服换上,拉上小伙伴挨家挨户地去显摆一下,一定要等到大人夸她穿得好看,才会心满意足地朝下一家走去。

作为一名 70后,周燕在市区经营着自己的火锅店,儿女在身边,日子过得很幸福。谈到过年,她说印象最深的就是 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在精神生活匮乏的年代,那时的春晚绝对称得上“高大上”:刘晓庆穿的红衬衫、马季说的相声、李谷一唱的《乡恋》……“当时还是跑到有黑白电视机的亲戚家蹭看的,全家人围在一起看春晚,是我一辈子难忘的美好记忆。”

周燕说,现在工作越来越忙,对春晚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但每年除夕夜看春晚,还是他们一家人必不可少的年俗,“家人在一起看着电视守岁,感受着那份热闹,就是过年的年气,离不开了。”

80后

放鞭炮 全家动手包饺子

80后对新年的记忆,要从噼里啪啦的鞭炮、五颜六色的礼花,还有一飞冲天的“窜天猴”说起。

今年 27岁的市民高瞻是典型的80后,儿时的他是个淘气包,过年放炮更是少不了他。新年到,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高瞻记得,父亲会将一串鞭炮绑在竹竿上,让他高高挑起,待点燃后,就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响。那时候,谁家放鞭炮,门口就会聚集一群小朋友,大家瞪大眼睛,在一地碎炮纸中寻找哑炮。

当然,燃放哑炮更需要胆量。胆子小的一般不敢直接点燃,而是用根长香来点,点不着就将鞭炮扒开,用火柴将火药点燃,“嗤”的一声,小伙伴们应声欢笑起来。

放炮仗也不是男孩子的专利。马倩也是一个典型的 80后,她小时候每逢过年就会买像小蝌蚪一样的摔炮玩,还有汽车、蝴蝶、孙悟空等式样的花炮,点燃后,这些好看的纸壳还是不错的玩具。

过年全家包饺子也是一件乐事,特别是包硬币饺子。按照北方人的习俗,在除夕包饺子的时候,会在饺子馅里藏一枚硬币,寓意吃到硬币的人来年会发大财。 33岁的孙超和白子杨有一个可爱的女儿,今年 3岁,小两口打算,今年给父母孩子亲手包一顿“大钱饺子”。大钱饺子的馅里一定少不了硬币,这是不少 80后的回忆。

孙超老家在岐山,现在在市区做建材生意,他说,包饺子是一项技术活儿,要把饺子包得形状像元宝一样,这样的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饺子馅调匀之后,把沸水煮过的硬币包进去,代表人们对新的一年有美好的祝愿。从小到大,除夕夜包饺子都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90后

挣年钱 微信红包拜大年

春晚诞生的时候, 90后还没出生,春晚最火热的时候,刚好是他们的童年。对于如何过大年,他们会有怎样的记忆呢?

热闹、团圆,是 19岁的张煜梓给出的新年定义。 2015年刚刚迈入大学校门的她对事物充满着好奇。“过年除了和家人度过,同学聚会也是不能少的主题。”对于如何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她说除了添置些日常用品外,她还要买几本金融类的书籍,以备年后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

传统的过年方式早已满足不了年轻人追求新生活的要求。很多 90后坦言,他们除夕会选择观看网络春晚,因为那里出现的明星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1998年出生的秦昊晟则笑言,他的春节是和电脑、手机一起过的,微信上发红包、抢红包是他们最流行的拜年方式。

今年 20岁的赵浛如说,春节是她最喜欢的节日。在家吃团圆饭、看春晚,走亲访友是一种传统过新年的模式,而今年,他们一家会去海南过年,感受海南的温暖。“爸妈平时工作忙,趁着春节长假,可以一家人外出旅游,从中长见识,也是不错的选择。”很多 90后都表示,春节更愿意和家人在旅游中度过。

00后

盼惊喜 爸妈带回啥礼物

你们眼中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 00后回答:春节是红色的!因为春联、红包、大灯笼、新衣服都是喜庆的中国红。

今年 9岁的韩佰臻说,过年就是要一家人在一起。爸爸妈妈会送给她新年礼物,可以看动漫《小马宝莉》,可以收到压岁钱,可以吃到奶奶亲手做的清蒸鱼……孩子们的世界总是无忧无虑,充满纯真。说到新年愿望,她甜甜地说:“希望奶奶身体健康,我能再有一只小兔子。”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11岁的李昱霏唱唱跳跳地说,《新年好》就是过年要唱的歌。“过大年要拜年!每年大年初一早上,我都会去给姥姥拜年,祝她身体健康,她会给我一个大红包。”

如今,城里的人们在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的时候, 15岁的王皓天更盼望能回到扶风的老家,与爷爷奶奶在一起过年。“农村过年比城里热闹得多,有扭秧歌的、唱大戏的,还可以赶集。”更有意思的是,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贴门神,还有花花绿绿的挂钱儿,小朋友都穿上新衣服,兜里装上花生、糖果,满村子跑。到了晚上,在炕上架上小饭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吃饭,这些都是城里没有的。

团圆文章3:等待中的团圆

文/张涵之

老人拄着一根拐杖,站在村口的老榆树旁,一动不动,仿佛一座雕塑。阳光如同金色的水雾一般,透过老榆树茂盛的枝叶,斜斜地洒在了老人的身上,老人感到阵阵温暖。

老人在等待儿子的归来。

老人的老伴在两年前去世了,从那时起,老人便是一个人住。老人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仅有的一个儿子在城里工作,很少有时间回来,只是偶尔往回寄一些钱。

老人不怪儿子,她知道,儿子有自己的家庭和儿女,她要供他们读书,还要为他们的饮食起居操心,就像当年她为儿子做得那样。

儿子寄回来的钱不少,足够她自己的生活开支,但老人常常思念儿子,觉得闷得慌。这时,她就去村东找羊说话,或者侍弄一些花花草草。老人想:与羊和花花草草说话,也是很快乐的。

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拉回了老人的思绪,老人连忙取出口袋中的手机,接通电话。电话那头传来了儿子的声音:“妈,公司临时要开会我等以后再去看您。”说罢儿子就挂了电话,老人将耳朵凑近手机,渴望多听听儿子的声音,可电话中只传来一阵阵忙音。

老人怔住了,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干了一样,好半天才缓过来。老人弯着腰,拄着杖,蹒跚着,走回土场上的老屋。

老人觉得心闷,又去村东找羊说话。老人缓缓地坐在羊身旁,用手轻轻抚摸着细密的羊毛,说:“二柱,现在天气冷了,要注意多加衣服,千万别得病,还有,不要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要多保重身体……”羊听不懂,伸出舌头来舔老人的衣角,老人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心想,儿啊,娘不知何时才能等到你的归来。

天气一点点变冷,老人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终于有一天,老人进了医院,儿子正出国考察,没有回来。春天慢慢到了,鲜花开了,芳草绿了,可老人,却静静的走了。

三天后,老人的儿子匆匆地赶回来,给老人安排后事。出殡那天,儿子从土屋中找到了一个纸包。里面有不少钱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给的钱太多,娘花不了,还有,娘想再见你一面。”儿子看完之后,泪如雨下,扑到老人的灵柩上哭喊:“娘,儿子不孝呀!”

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子的孝心姗姗来迟……

团圆文章4:千里之行为团圆

文/淡年

一年又一年,又到了过年回家的日子,遥想当年千里之行只为团圆的“囧途”,恍如昨日。

检票口的门一打开,人们像群蚁般涌向火车。检票员大喊着“不要挤”,乘客也叫喊着“我的鞋”“我的行李”,也有人在喊着某个人的名字。

我只买到了绿皮车的无座车票,车厢里实在太挤了,一旦你把脚抬起来,再放回去就难了。火车里弥漫着各种味儿,汗味儿、脚臭味儿,还夹杂着各种说不出的味道,整个人被熏得“飘飘欲仙”。

午夜12点一过,有时站着站着就能睡着,当双膝猛然下坠的时候,我会突然惊醒,再站笔直,再惊醒。有时可以蹲着或坐在地上睡一会儿了,那种感觉真是幸福而又奢侈。可每次刚要做梦,就会听见有人喊:“让一让,瓜子、饮料、咸菜疙瘩喽。”售货的乘务员推着小车过来了,你不得不站起来让路,我感觉那售货员就是老天派来折磨我的,她推着小车在我的梦里与车厢之间来来回回地穿梭着。看着座位上那些斜着身子,张大嘴巴,说着梦话的乘客,感觉那种幸福就是前世修来的。

凌晨两点钟许,有不少乘客下了车,很多硬座空了出来。当我躺在硬座上的一瞬间,我才深刻地体会到,躺着睡觉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不过,刚睡着不久,我就被冻醒了,扯扯衣服,接着再睡。

天亮了,火车也该到站了,我赶忙挤进洗漱间,洗洗脸、刷刷牙,把后脑勺翘起的头发沾点冷水,用手压下去,这样看起来精神一些,最后再朝镜子笑一笑,千万不能让母亲看到我的憔悴。

下了火车,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我发现一年未见的父母早已在门外迎接我了。看到父母,路上所经历的一切都被甩在了脑后。我跟母亲讲路上很顺利,火车上很暖和,我还在火车上躺着睡了一大觉,睡得特别香,我还梦见她给我包的饺子。母亲一边紧紧地抓着我的手,一边念叨:“顺利就好,回家就好。”

又是一次完美的过年大团圆,虽说路上很辛苦,可美好的结局总会让人感到欣慰。

团圆文章5:一家团圆万家香

文/Anita

十月的仙公山,天高雾缈,层峦耸翠,每每登高望远,入秋的海风徐徐吹来,总能拂得云开见日,迎来大好天光,让外婆“只在此山中”的家豁然开朗。

从山脚下登山,走了快一个小时,妈妈在我耳畔递了一句: “再翻过一个山头,就能见到外婆了。”这句话让我加快了脚步,径自往山林曲径里蹦跳奔走着,数不清经过了多少回山水相逢,爸妈追上了我,我们一路谈天说笑,走着走着……蓦然间,如山水画般的绿水碧潭,映得山影也羞了,时间仿佛被遗忘在亘古的石阶上,纹丝不动。年复一年,我们来此朝圣,对此情此景的感怀,始终赞叹不已、百看不厌,不全为仙公山“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的美誉绝景;而是这里有我们绵长的牵念,心系一辈子的家人。

外婆的家远在神仙住的地方,爸爸说:每年来此当回骚人墨客,好不风雅。而年少一知半解的我,最向往的是能看到渔村之外的另一个世界,十一长假到外婆家做客,便成全了我童年记忆里最精彩的一页。我爱老家的湛蓝大海,也喜欢外婆家的山明水秀,但对孩子而言,能具体说出的想念,在当时,还只能是好玩的地方和好吃馋嘴的菜。

外婆烧的菜,是我味觉开始的生命起点,深刻地移植在我的记忆里。柴烧深灶中,山村家的炊烟轻荡在慵懒的土房子里,让整屋子裹着满满的暖意。阿姨、舅舅加上我们家,祖孙三代十几口家族团聚的身影,在厨房里、灶台上、餐桌旁、院子里,不停地穿梭着,外婆的拿手好菜,随着阿姨“上菜了”的吆喝声,一道道端上了桌,土笋冻、荔枝肉、佛跳墙、五香鸡卷、鱼丸汤……最适宜闽菜的形容词,什么味美甘鲜、糯香爽口、浓郁鲜香的赞颂,此起彼落出现在一家团圆的餐桌上。外婆没念过什么书,却教养出舅舅这位当时村子里唯一的大学生,这是她这辈子最引以为傲的事。餐桌上冠冕堂皇的形容词外婆不懂,只问了一声:“好甲无?(好吃吗)”舅舅扒了一大口饭回她: “阿母,阿洗哩柱嘿尚好甲(妈妈,还是你煮的最好吃)。”外婆布满岁月刻痕的脸上,顿时堆满笑意,她满足又欣慰地说:“好甲陡爱给甲寡(好吃就要多吃一点)。”母亲总是用最简单的语汇,将深情藏在每道菜的思念里。对外婆而言,儿女们都回到了家,才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光。

在我上了大学的那年十一,家族的亲戚们依旧约定在外婆家大团圆。家里又出了个大学生,对外婆来说,是件光荣的大事。于是院子里杀鸡宰猪、厨房中整鱼蒸蟹、菜园里忙采时蔬,水窖边清洗菇蕈……亲朋好友都忙了起来,这一餐是我的庆功宴。

村子里跟外婆熟识的老邻居都来了,登门道贺的招呼声,挤得山村好不热闹,院子里已摆好了三张老木桌,在舅舅向邻居四处张罗板凳桌椅的忙碌中,我悄悄溜进了厨房,望着外婆和妈妈的身影,她们正在杉木案板上豪气熟练地剁着排骨跟猪蹄,大灶上铁锅水腾沸的热气氤氲,三层的大蒸笼正呼呼呼地喘着粗气,等着迎接“佛跳墙”三小时的蒸汽浴。外婆看着我说:这一瓮是专门为你准备的。我不明就里,搔着头问外婆: “为什么?”外婆回答:古代秀才就是吃了这个,学问才会做得更好。于是,一段有关“佛跳墙”的历史典故,在宁静山村的热闹宴席中传述开来……外婆向大家说,在我高考前,她依照习俗,去村里的文昌帝君庙祭拜了:葱、竹笋、芹菜、蒜、包子、粽子、菜头、桂花、油,它们分别代表着聪明、顺利、勤奋、计算、包中、好彩头、贵发、加油等意,就是希望我能勤奋加油,一举包中,顺利考上大学。果真韩愈公保佑,皇天不负苦心人!

在大家举杯庆贺我考上大学的碰杯声中,村长从家里拿出了发糕和粽子,分享给大家,大呼恭喜高中高中(糕粽),村长太太手执绑了红丝带的菜头(白萝卜),直说我为村里带来了好彩头。山村人的热情,将一个人的幸运,一家人的喜悦,变成了一村子的祝福。那一晚,“佛跳墙”的浓郁鲜香让我领会了什么叫一家团圆万家香。

何其有幸,我是大自然哺育的孩子。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渔村的家塑就了我智者的风范,外婆的家成就了我的仁者之心,两个家、一份情,都让我如此魂牵梦萦。

团圆文章6:冬至团圆

文/李汝骠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记得有一年过冬至,我和老伴提前就准备开了,冬至的饺子可马虎不得。我提前买回鲜猪肉馅,用酱油、盐、姜末、味精拌好。老伴用包心白菜剁好菜馅,挤干水分,切好葱末,然后调好馅,炝上花椒油,加上香油。我和完面饧好后,掐剂擀饺子皮,老伴包好猪肉白菜大葱饺子,等待在太原的儿子、儿媳们回家过冬至。他们大包小包带了不少,两个儿媳下厨,用胡萝卜和韭菜做了素炒野鸡红,用羊肉和大葱做了葱爆羊肉。老伴端上了热气腾腾的冬至主打食品——好吃不过的饺子,还打趣说:“不吃冬至饺子,就要冻掉耳边边。”大家一边品尝饺子,一边啧啧称赞:“味道好极啦!”

饭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起来。老伴提问谁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小儿子有“童子功”,流利地背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我说:“节气歌里最后一句有两个‘冬’字,第二个‘冬’字就是指的‘冬至’吧!”老伴又问起小时让孩子们记的座右铭,大儿子忙回答:“我记得:一条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条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条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古训对我们的成长帮助极大。”大儿子40岁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完博士后,如今已成为研究王阳明心学的著名学者了。前不久,我们老两口还冒雪去太原博物馆听了他的《让王阳明心学走进我们的生活》的讲座,全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这时远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作的女儿开通了视频谈话,她祝贺全家冬至好,说她的团队做的课件已被教育部推荐为全国示范课。她已被提拔为学校中层领导,今后教学、行政双肩挑了。小儿子这一年也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颁发了奖杯。我们也谈了我们文化养老取得的成绩和收获。

冬至,太阳就从南回归线往北返了,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年伊始。从这一年冬至开始,全家人除了聚会吃饺子外,总结回顾一年来的成绩与进步就逐渐成了我家过冬至的新习俗,真是很有意义啊!

团圆文章7:过年了

文/凡雨

妈说要过一个团圆年,我们全家都高兴。这是2010年度我家里的十大重要事件之一,因此年前几天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全家老少同心同德,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置办年货,贴春联儿,做年糕等,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终于到了年三十儿,该到上台表演的时候了,农民嘛,一年到头的忙活,都是为了过年罢了,开开心心最重要。所有的前奏都是为了在年三十儿这天晚宴的闪亮登场做准备的,家家如此。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还是那些人,不同的是,今年过节有改变,大团圆成了一大亮点。所谓的大团圆就是我龙氏家族一个曾祖父分支的三十多户家庭几百号人口将要接受我老妈的邀请,来我家聚会过年三十儿。要知道这几百号人齐聚一堂,不是一个小概念这无疑似维也纳音乐大厅要举办一场盛大的音乐晚会,场面都是一样的浩大。

这么多人吃饭,做饭炒菜是个大问题,肯定得有人帮忙才行。不过按照习惯,家家都会有闲余劳动力来帮忙的,所以我和老妈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大家齐心协力七手八脚来烧菜煮饭,是件挺开心的事儿,正所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当然分工会有所不同:妇女们负责煮饭;男人们负责烧菜煮汤;老人和小孩则干些服务性的活儿。其余的还有些闲杂人等若实在找不到活干了,干脆让他们自己在外面烧火烤,此外还负责吹吹牛啊什么的,让他们谈谈生活,谈谈社会等,好让我们也增长增长见识。

要说老妈这次的决定那是相当的明智,我是举双手赞成的。大家在一起吃次晚饭,不在乎吃多吃少,不在乎饭菜好坏,我说过,气氛最重要。一家人可以借此机会来加强沟通,共同讨论一些话题,增进了解,培养友谊。一家人嘛,当然得说一家话咯。

晚饭时分,一切就绪,随着礼花轰鸣,宴会正式开始。大家一致推荐我代表主办方发言。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正式(又不是开会)就推辞了,经再三推辞无效,我只能以我几乎可怜的词汇开始了我的“演讲”:

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侄儿侄女们,新年好!给你们拜年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工作顺心,读书学业有成。义我不才,斗胆恳请个位共举此杯,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语毕,掌声四起,响如春雷。大家沉浸在长久回荡的干杯声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幸甚致哉!

晚宴进入高潮,大家玩得非常起劲,这时,有人提出主义要对对联比赛。我当然更高兴了,因为这是我的拿手好菜嘛,谁叫我学的是中文呢!我认为我表现的机会来了,是该理论联系实际的时候了,我必须抓住时机。

“我来主持!”我义不容辞地站起来,“大家听好了,我们来行酒令,规则就是:自我开始依次出上联,其余人都来进行抢答,若谁给不出上联或对不出下联都罚酒一杯,一视同仁!”

我不假思索来上联:美酒喝起迎新春。弟夹着鱼翅对出了下联:佳肴吃着辞旧年。我默认地坐下,他得意地扫我一眼,也跟着坐下。四哥随即道:春风八面吹年来。大伯:冬雪四方报岁到。二叔继续:春播良种须勤劳。大哥道:秋收硕果要智慧。二伯又继续:勤劳人家年年岁岁皆有金。三弟对:和顺家庭时时刻刻是和谐。侄儿秋龙不甘落后,也出了上联:万鸟齐鸣青杠林。我再来:百人同饮盘龙寨。

所有现场对出的对联有三伯执笔纪录,并将此作为帖在各家门上的春联。

在一片热闹声中,电视里传来朱军大哥那汽笛般的声音,十二点的钟声到来,新的一年也到来。

谢绍辉老师评语:

本文写出了你家与众不同的过年规模和方式,新颖独特。语言上平实朴素之间显露出锤炼字句的精妙。技巧很有些吴伯萧《记一辆纺车》的味道》。

团圆文章8:期待一个团圆年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可自从父亲去世后,我们姐弟三人,还有我们的母亲,不知多少年没有真正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圆年了。

父亲在世的时候,父母和我同在一个城市,父母的家就是我的家,是姐姐弟弟的家。弟弟虽然离得远些,但每到周末,我们和姐姐都会带着丈夫孩子来到父母家。一家人说说笑笑、忙忙碌碌,吃什么都是香甜的,做什么都是畅快的。

后来姐姐调去上海工作,父母身边只剩下我一个。虽有些孤单,但更多的仍是幸福,“三人宠爱集于一身”,我可以随时随地赖在父母家,独享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忙了累了,那里是我歇脚的地方;痛了烦了,那里是我倾诉的地方,懒了不想做饭了,那里永远有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因了这份“专宠”,我曾窃喜:如此真好!

尽管我们姐弟天各一方,平时不能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彼此间的牵挂与惦念也只能寄托于一个电话、一封家书,但一家人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几个就像是父母手里的风筝,只要春风一吹,春节一到,就会迫不及待地飞回来,回到他们身边。父亲母亲、姐姐弟弟,还有我,一家人一个都不少;年夜饭、压岁钱、春晚,样样都齐备;喜庆祥和幸福团圆的欢乐氛围依旧没有变。

可是不久,姐姐一家去了美国,当年春节便没能回来。过年少了一个人,这在我家还是第一次。其实何止是少了一个,见不到最疼爱的外孙女,母亲准备好的压岁钱都没人领了。一时间,一家人很难适应,很是失落,年夜饭少了滋味,春晚也无法提起一家人的兴致。

姐姐走后的第二年,父亲因病去世了。随后,母亲搬到了弟弟家。从此,这个城市里再也找不到我的家人。没有了依靠,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没有了那个可以随时为我遮风挡雨、供我栖身疗伤的地方。我曾一度以为,我们这个家散了,我从小热爱并依恋着的幸福港湾不见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

也许我的想法过于悲观,但父母的家的确没有了。

弟弟的家虽然也是家,但空间的距离和诸多的不便将我和母亲拉开了。我再也不能随时陪伴在母亲左右,只能在节假日抽空去看看她。即便是过年,也是来去匆匆。慢慢地,每年春节给母亲拜年,似乎只剩下形式,与对别人没多大不同。每次大包小包地上门,有一搭没一搭地敷衍,饭顾不上多吃几口,话来不及多说几句,就到了该再见的时候了。

这几年,母亲似乎想开了,也看淡了,每次春节还未到,她就提前打电话来,说好不容易放几天假,就别来回跑了,自家人,拜不拜年没关系。母亲越是这么说,我心里越不是滋味。我知道,她是对这种千篇一律的形式厌倦了。一家人不能踏踏实实地在一起,一切形式都失去了意义。

去年国庆节前夕,五年没见面的姐姐突然说要回来,母亲高兴坏了。从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忙里忙外,准备这准备那,并且给我下死命令,不管多忙,都得赶过去。姐姐回来的那几天,母亲每天在厨房坐镇指挥,每顿饭都无比丰盛,都像是年夜饭。她脚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每天还领着我们走亲访友、大话家常。家里也是人来人往,空前的热闹。连刚懂事的小侄女都说,大姑回来真好,天天像过年。是啊,母亲恨不得把那短短的几天当做几年用,她是将一家人团聚的日子看得比过年还珍贵、还重要啊!

又一个春节到了,我们一家人仍是各自为阵、各据一方。和往年一样,第一时间我们便听到了彼此的声音,收到了彼此的祝福。通过网络视频,我还看到了母亲沧桑的笑脸和小侄女新画的小猴子,看到了外甥女将红红的剪纸贴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看到了姐姐一家人在大洋彼岸吃着中国传统年夜饭的情景。欢乐和谐,健康平安。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是我希望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在我对母亲说过年好的时候,声音有些哽咽?为什么在我向姐姐送上节日祝福的时候,眼睛有些湿润?原来这么多年,在我的心底,一直都有一个遗憾,一个无论多么华丽的语言、多么真心的祝福都不能抹去的遗憾。那就是——团圆节不能团圆!

我能够感受到,姐姐跟弟弟,也都和我一样,都在用心努力着,默默期待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母亲的有生之年,我们一家人能够在一起过一个真正的团圆年!

团圆文章9:走亲戚

文/东篱闲人

如果说团圆是春节的主题和核心,那么,走亲戚就是对这个主题的生动诠释,是对这个核心的热情拥抱。

我的老家在豫北修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跟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还都没有摘掉贫穷的帽子,人们一年之中最向往或是感到最有生活意义的,就只有春节了。

“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由于习俗的不同,我们这里走亲戚的规矩跟很多地方是不大一样的,从大年初二开始,按照顺序,依次是舅家、姑家、姨家,老舅家、老姑家、老姨家,至于其他亲戚,比如已出门的姐家,或是认有干爹、干娘的“干亲戚”,则更要往后排了。

我家共姐弟三个,姐姐排行老大,长出我哥和我十来岁,所以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去舅、姑家拜年走亲戚这项重要任务,常常是由哥哥和我去共同完成,当然这也是我们非常乐意去走的亲戚。

我的舅家和姑家相距不远,都在我家住的东南方向十六七里地开外。每年走亲戚前,母亲都会早早把我和哥哥精心打扮一番,整整帽子,拉拉围脖,拽拽衣襟,生怕我们穿戴得邋遢,走在路上会丢她的人,更不要说到了亲戚家。

走亲戚,自然是需要拿礼的,但在那个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即使是那些排在前列的最最重要的亲戚,也没有什么“大礼”可以拿得出手,经常是大米配红薯两样东西。说是两样东西,其实量都少得可怜,一家亲戚最多也就两碗大米、三四根个头不是太大的红薯。

母亲拍我们把礼弄差了,送错了人家,常常是用不同颜色的布包把礼分装开来,交代我们,这个花包是给谁家的,这个红包是给谁家的,而这个蓝包又是给谁家的。我们把母亲的这些话记在心里,然后按照份数和重量作个分工,哥挎几个,我挎几个,就兴高采烈地出发了。临出发前,母亲又会反复叮嘱我们,在路上要正意走,不要贪玩把礼弄撒了,更不要靠近河边或井旁,当心掉下去。

记得当时俺村有一户姓周的人家,他家的亲戚跟俺舅家是邻村,每年走亲戚的时候,我们两家都会提前商量,结伴而行。去的时候,到了该分手的地方,我们就以附近的某棵树或电线杆作参照,相互约定,下午大概几点钟在这里集中,如果到时候等不上对方,就要在树上或电线杆上留个记号,以便后来者一目了然,不再误等。

就在这种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的结伴行走中,我们往往要经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能到达舅家。这里,有三四户亲戚要走动。我和哥哥先从舅家开始拜年,那时尽管大人也教过如何磕头,但我们往往会把磕头这一本来很严肃、很认真的事,做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着当屋的桌子,猛地跪下,喊一声亲戚的称谓,再象征性地一磕头,就又蹭地站了起来,整个过程大概也就三四秒钟。这时,我们最为关注的,不是自己磕头的动作是否规范,亲戚是否满意,而是亲戚早已备在手里的压岁钱。每当我从亲戚手中接过那崭新的壹角“割耳朵票”时,就会平平整整地把它装进口袋,绝不折叠,唯恐破坏了它的手感和美感。

由于姑家是初二走亲戚的最后一站,所以记忆中这天的午饭,我和哥哥大都是在姑家吃的。这其中还有的一个我们心照不宣的原因——在姑家能吃到更多的肉。可能是我们连续几年不在舅家吃饭的缘故,有一年我和哥哥准备从舅家往姑家去时,舅舅一再对我们说,下午回来时一定拐到这里吃些东西再走。我们怕伤了舅舅的心,那年从姑家拜年回来后,真的返回去了舅家。舅当时不在家,一直在家等候我们的妗,指着桌子上准备好的几样菜,笑着说,是不是你姑家做的饭菜比我做的好吃?恁舅说了,今天这俩外甥来了,不吃桌上那个烧鸡,就别让他们走,其他人谁都不能吃。

那一次,我和哥哥乖乖地坐在那里,美美地又吃了一顿,还喝了一碗放有山药的大米汤,热乎乎的,好喝极了。当时我们心中的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就别提了。

后来,我和哥哥渐渐长大了,我们的家境也在慢慢好转,走亲戚拿的礼已换成了每两盒一提的花花绿绿的点心,走亲戚的方式也“洋气”起来。记得是教书的父亲花二十多块钱买了一辆半新的“洋车”(那时不说是自行车)之后,我和哥哥走亲戚的历史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要么是率先学会骑车的哥哥骑在车的大梁上带我去,要么是举家出动去几十里外的老舅家时,父亲先带两个人往前走几里地,再返回去把丢在后面步行的人带回来。就这样来回折腾几次,才能到达亲戚家。我们虽然是免去了走太多路的辛苦,可我现在都不能忘记,父亲这样带着我们奋力顶风蹬车的样子和他急促的喘气声。我想,父亲那时尽管累得够呛,但他心里一定是甜蜜的,幸福的。

如今过年走亲戚,除了距离极近或想要健身和浪漫的,大都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可以迅速到达,快去快回,不用再走路了,但我越来越觉得,这种现代化的方式,更像是在为了草草完成一项任务,虽说时髦了许多,便捷了许多,华美了许多,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乐趣和幸福。交通和通讯工具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的年代,亲戚之间一年之中很少能见上一面, 说上几句话,叙叙旧,沟通沟通感情的,所以过年时走亲访友就显得尤为重要,意义重大了。现在大家天天可以打电话,即使是天各一方,也可以轻松地通过视频满足相思之情,体验畅谈之兴,但毋庸置疑这种便捷同时也在悄悄淡化着人世间的亲情。

不是所有古老的东西都应该保留和传承,也不是所有逝去的岁月都值得怀念和珍惜,我们需要的,是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沉淀之后,那些依然闪耀着人性和文化的光芒,不会被嗤之以鼻、束之高阁的东西。你说,亲情、友情、乡情等等这些在我们的生命中弥足珍贵、 浓得一代又一代人都无法化开的情意,不正是需要我们去用心感悟、文明传承、发扬光大的吗?

团圆文章10:中秋,小团圆

文/尚冰凝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城市两年了,马上又要到中秋节了。一个人坐在租来的房子里,透过窗户,静静地看着窗外的月光。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专注的看这座城市的月亮,在云层的掩盖下仍是那么的清亮,像无暇的夜明珠挂在天际。原来,这座海边城市的夜晚是那么美。心里思念着那辆能载着我回家的绿皮火车,这个中秋,得以小团圆。

进屋收拾东西的时候,月亮便完全被云层遮蔽了。而这座城市的灯火,却在这一刻亮了起来。城市瞬间恢复了自己原有的华丽,那一刻的清亮月光,就像从梦中遗漏出来的一样,再也没有出现。

一个人在屋里坐着,窗外浮华的城市气息都无关紧要了。那一丝繁华也随着一阵清风从我的屋子穿堂而过,无心领略,也无心寻觅。喜欢静守着自己的那一片静谧的世界,关上门,这个喧嚣的世界,便瞬间安静了下去。

或许是在外面生活的太久,心便也变得躁动起来,越来越期待着回家,越来越思念家乡。最怀念的是那些逝去的美好欢乐的童年,虽没有昂贵的糖果,却过得无忧无虑。转瞬,又想起自己这一个人,一个人的时候,尤其不愿意过这种中秋团圆节。

越是觉得孤单,那颗心便也越往自己觉得最温暖的地方靠近。而那个温暖的地方,便是家。

到了中秋节,绝望了一个夏季的燥热,终于平复下来。开始期待圆满的团圆,期待心的回归。中秋节,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得到幸福和温暖的节日。

灯光渐渐地暗了下去,月色便又亮了起来,洒满整个天空。城市和天空,在这样的夜色里,彼此相辉映。每一辆车都载着不同的夜归人,有人在这座城市里停留歇息,有人背着行囊远走他乡。

月还未圆,梦里还在期盼那个月圆之夜,围着桌子,赏着月光,举起酒杯,吃着月饼,共祝小团圆。

团圆文章11:吃了年糕年年高

文/陈慰

“年糕年糕,岁岁团圆,年年高升!”春节期间,只有吃了糖年糕,才算真正的过年了。年糕是我国的传统经典小吃,由于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南北年糕的品种珠玉纷呈,各有千秋。

宁波的年糕闻名天下,以柔滑细腻、久煮不腻着称。宁波年糕也叫“脚板年糕”,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白色长条形,但正所谓大道至简,它色白如玉、晶莹剔透、香糯滑爽,吃起来是无与伦比的。荠菜炒年糕是宁波人喜欢的一种吃法,有民谚说:“荠菜肉丝炒年糕,灶君菩萨伸手捞。”可见这道菜的鲜美。年夜饭上,一道“梭子蟹炒年糕”是宁波独有的绝品佳肴,可谓鲜到了家,很难抵挡它的诱惑力。

苏州的年糕融入吴中的山川毓秀,最是软糯香甜、吃口细腻,花色又多——“黄天源”的桂花糖年糕、“稻香村”的玫瑰猪油年糕、“采芝斋”的赤豆猪油年糕……其共同的特点是色泽鲜亮、肥润香糯、百吃不厌。轻轻咬上一口热腾腾的赤豆猪油年糕,抿上嘴细细品味猪油在嘴里融化的味道,配上赤豆的香甜,一瞬间让你感觉这就是记忆中最好的味道。

排骨年糕则是上海一道独具风味的小吃,它妙在年糕与排骨的结合。这道美食是将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排骨色泽金黄、肉质鲜嫩,年糕透着肉汁的浓郁,又保留着本身的香糯,可谓妙绝天下。其咸中带甜的口感,鲜得恰到好处,让人咬在嘴里、吞在肚里会有余味数日不绝的感觉。

海南红糖年糕又叫“甜粑”,用糯米面加红糖蒸煮而成,朴实的酱红色泽,非常有弹性,吃来软糯香甜、香味悠长。红糖年糕的吃法很多,有“椰汁年糕”、“橙汁年糕”、“腊味年糕”、“花茶年糕”等。春节期间有亲朋好友来拜年时,主人会先将切片的年糕置入锅中,再将鲜鸡蛋打入,香喷喷的年糕煎鸡蛋配上一壶铁观音茶,既清口又香甜,别具海南风味。

名闻遐迩的江西弋阳年糕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与别的年糕截然不同,它外观透明似玉、洁白如霜、油润发亮,口感不粘不腻、又韧又滑、久煮不糊,被称为“年糕至尊”,曾得到毛主席的好评。作为年糕之乡的弋阳,当地人在除夕吃过年夜饭后,还要把年糕切成细小的丁,再放入各种佐料熬上一大盆年糕汤,全家人喝完后才去迎接新年的到来。

团圆文章12:中秋小团圆

文/王玲玲

黄州遗爱湖

遗爱湖水清幽在,漫步亭间不绝赞;晨风花语撩人爱,循循回回倾湖岸。

黄州之所以美丽,不在于繁华照耀出的霓虹高远,不在于车水泉涌般的招摇呐喊。说黄州美,可能就是一种宽阔中夜半无声、日出时人已起更的小城节奏。遗爱湖作为黄州的一颗明珠,视野宽阔,适合赏月不说,同时还能与众享受佳节的热闹气氛。

罗田天堂寨

清清泉水石上流,小径丛生曲通幽;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

天堂寨的名字就言说着它的雄伟气势,山可触云霄,人可尽天高。天堂寨的历史悠久,厚重的沧桑感里又携着朝气,虽有残垣断壁和年岁流逝的山河,但常年的云雾缭绕,适逢时节壮观的日出、云海,又映照着天堂寨变换莫测的顽气。

池州平天湖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一代诗圣李白曾月夜泛舟湖上,吟出如上的千古绝句。平天湖的美,美在宽广:天水相连、烟雾迷离、山色空蒙,它被誉为安徽的西湖。周围依偎的齐山隐约可辨,傍临的城区高楼大厦仿佛遥遥不及。在嘈杂繁华的都市外,平天湖是一出绝佳的赏月之地。

南京夫子庙

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

南京人把合家赏月称作“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玩月桥便就在在夫子庙秦淮河南。南京夫子庙在重新修葺后,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尽可结伴同去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

扬州瘦西湖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四时八节,风晨夕月,瘦西湖都幻化出无穷的天然之趣。丰富的历史文化,使瘦西湖如醇厚的佳酿,常看常新,品味其中,回味无穷。瘦西湖是我国着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二十四桥景区串以五亭桥、小金山等景点,让人赏月之时真正体会一路楼台。

江西婺源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立秋过后,婺源虽然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也未到红枫妖娆时。但是这里颇具特色的民居不输乌镇,青石板路、深幽小巷,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这里的流水也毫不逊色,田间地头、屋前村后都有潺潺溪水流过。不仅如此,中秋时节到这里,还能参加体验中秋特色民俗——舞草龙灯和堆宝塔。

中秋佳节真好,好在人们会翻新日常中的不变食材,让月饼与几百上千年不变化的馒头包子区别开来,使节日里赏月这回事儿能变成人们的精神追求。

团圆文章13:冬至大如年 人间小团圆

文/王晔

初冬已暮,仲冬正当时,冬至——这个中国人心中不亚于新年的日子,如约而至。

“十一月中。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这一天,在地理上,太阳的位置最靠南边,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在讲究阴阳调和的古代中国,冬至的至阴,意味着阳气始生,正所谓“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因而冬至又名“一阳生”,代表着天地阳气日渐兴盛,意味着下一个时间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所以冬至时的一句吉祥话,便是“迎福践长”。在漫漫冬日里,因阴阳流转,滋生出对春天的念想,便有了更多的慰藉和期许。

自古以来,冬至就有很多仪式:祭天祭祖、“数九”、吃饺子汤圆等等。这些仪式隆重而热烈,让漫长的岁月有了分界线,仿佛连冬日的寒冷也变得容易抵挡了一些。

杜甫《小至》中写道:“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思乡之情,在冬至这一天愈加泛滥。

冬至,是中国人思念最长的一个节日;团圆,则是一年中最温暖的仪式。

冬至一到,意味着新年就在眼前。在古代,漂泊在外的游子都跋山涉水奔向家的方向,和家人围坐在炉边热热闹闹吃顿团圆饭,欢喜热烈的气氛驱散整个冬天的寒气,也将这一年的心酸漂泊抛之脑后。

北方人冬至吃饺子,夹起热腾腾的饺子,蘸上红油香醋蒜泥,一口咬下去,暖意从舌尖沁入到心底;南方人冬至吃汤圆,一个个白胖子在沸水中翻滚着身躯,趁着妈妈不注意,捞一颗塞进嘴里,顿时满口猪油和芝麻的香甜,连烫了舌头都不自知。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小小的一碗饺子,一份汤圆,代表的是家的味道,承载的是团圆的仪式感,也是中国人一辈子最大的期盼。那是因为,无论多大的风雪,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内心就是温暖的;无论多深的夜,只要有着亲人的陪伴,前方的路都是光明的。

这个冬至,带上些许行李回家吧!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在一起,吃着饺子,闲话家常,把生活中的种种烦闷都扔在一边,尽情享受与家人的团圆,也享受这一刻的幸福与满足。

有家回,有人念,才是一辈子最幸福的事。

团圆文章14:团圆夜

文/蒋名雁

汽车在公路上疾驰,透过电影镜头般的荧蓝色的车窗,一帧一帧的风景在眼前切换。荒瘠的田野,承受了一个四季的风雨变换,深沉而静默,将一年的光阴深深地埋进泥土;道路两旁的香樟叶子已枯黄,在凛冽的寒风里飒飒作响,又洋洋洒洒地落下,用力地完成生命最后的谢幕。车子逐渐接近目的地,村口那棵用来荡秋千的老杉树,又粗壮了一些;邻家的大黑狗,脾气变得温和了,静静地守着家门。我的内心溢满了欢喜,离家的孩子回来了,回来过年了啊。

奶奶早就在等了,看到我的时候嘴角、眼角都带上了笑意,边接过我手里的东西边和声说:“我家孙女长成大姑娘了啊,哎呀你穿这么少的衣服冷不冷啊……”我笑着摇摇头。刚放下东西,奶奶便拉起我的手,笑容神秘地说:“我给你准备了好东西,你快来看看。”打开柜子,我震惊了,柜子里全是我儿时爱吃的零食。奶奶像展示宝贝一样一样地拿给我看,“这个是蜜枣,小时候煮甜粥你就爱挑里面的蜜枣吃;这个是柿饼,以前每次买你总是抢着吃,这东西不能多吃,对胃不好……”我呆呆地看着奶奶如数家珍的样子,眼睛有点湿,心底像是照进了五月的阳光,温暖无比。我握紧奶奶干柴一般的手,皴裂的皮肤刺着我有些疼,我强忍着泪水,笑着说:“奶奶你真好……”

团圆夜按惯例吃饺子,以示辞旧迎新。所以下午一两点奶奶和妈妈就开始包饺子,今年我也捋起衣袖,加入其中,准备“大干一场”。爷爷事先已把饺子馅准备妥当,白菜猪肉馅,就差包了。认真地看妈妈包完一个,我拿过一张巴掌大小的面皮,夹了适量的菜馅,将面皮对折,尝试着弄出皱褶。结果不是散开就是完全没有饺子形态,奶奶和妈妈看我一脸郁闷的样子只顾偷着笑,也不帮我。我没法子,硬着头皮研究起饺子的褶皱来。我扯一点面皮粘上,再扯一点……以此类推,一会包成了个齿距状的饺子。我把饺子捧在手里,一脸骄傲地说:“看我包的饺子!漂亮吧?”妈妈和奶奶笑得更大声了,还不忘应和“漂亮,漂亮!”一旁的哥哥一脸的轻蔑:“我包都比你的好看。”“切,你懂什么,这叫艺术!”我反驳道。“哈哈,这俩孩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见面就吵。”伯伯笑着说道。“真是从小吵到大,越吵越亲啊”……

夜幕降临,团圆饭开始了。一家十口围坐一桌,热腾腾的饺子上桌,夹一个蘸些醋和辣椒,咬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挑剔的爷爷嫌弃奶奶擀的饺子皮太厚,奶奶听了爷爷半辈子的唠叨,早就习惯了,假装愠怒地说:“下次你来擀。”我和妈妈交换了个眼神,默契地笑了。伯伯开始回忆过去,说到我和哥哥,感慨地说:“记得有次做了两张板凳,本来你们一人一张刚刚好,谁知道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抢着要对方的,换了吧又惦记自己原来的,真是拿你们没办法。后来干脆就在板凳后面写上名字,看你兄妹俩还怎么抢。”“还有这事?”我怀疑地起身转到板凳后面,两张板凳上面果真歪歪扭扭地写着我和哥哥的名字。我失笑,原来从前的自己竟然这么幼稚,不觉脸红了一大半。再看已为人父的哥哥,一副不关我事的模样,只顾逗着他可爱的女儿来转移注意力。“时间过得真快啊,转眼这俩孩子都长大了,我们也都老了啊。”伯伯叹了口气。“老了就能享清福了嘛,有什么不好。”我随口接道。这时牙牙学语的小侄女突然开口说了句:“不好,不好。”然后望着我天真无邪地笑起来,大家都被她滑稽的举动逗笑了。电视里联欢晚会的倒计时开始,一家人守着电视认真地看了起来。窗外爆竹声声,璀璨的烟火点亮了夜的寂寞。如果时间能停在这一刻,那该多好……

人是漂泊的船,生活总是不断给你打击,让你彷徨,让你搁浅。而总有这样一个地方,一想起它你就会觉得无比安心,是你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即使风雨兼程,车马劳顿,想到能回到那个地方,你也甘之如饴。这个地方,就是家。

此刻星辰灿烂,愿天涯共此时。

团圆文章15:期盼团圆

文/熊雪萍

又是一年春节到。满街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夜夜火树银花,铺天盖地的节日气氛滚滚而来。别家的孩子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与亲人团聚,热热闹闹地过年。可是,我的儿子是一名军人,戍守在边关,不能回家过年,万家团圆时,我心中不免感到冷清和孤寂。

儿子从军已经整整五年,从未在家里过年。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对远方儿子的思念与牵挂总是日日夜夜缠绕心头。高兴时总在想,儿子他快乐吗?吃饭时总在想,儿子他吃饭了没?打开电视,首先关注的是他那边的雨雪风霜。深夜,当我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我的儿子,也许正和他的战友在冰天雪地巡逻放哨!每逢佳节倍思亲啊,除夕那天,我拨通了儿子的手机,心想着,儿子不能在家过年,听听他的声音也好啊!电话通了,但没人接,我又与他在微信上打招呼,也没回音。直到猴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凌晨,儿子终于回电话说,刚执行任务回来。执行任务时是不允许接听电话的,请爸爸妈妈谅解!

是啊,这五年的每一个除夕之夜,每一个新春佳节,儿子都是和他的战友们在值勤巡逻中度过的。回想三年前的春节,我专程去了雪域高原,那是我们母子在分别近两年后的第一次团聚,也是他从一个大学生转变成一个军人后的第一次见面。去高原前,我无数次在心里设想着与儿子团聚的幸福和温馨,内心充满了期待。那个除夕,我满怀喜悦地等待儿子到在拉萨的姑父家里来吃团年饭。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我还特意下厨做了儿子喜欢吃的家乡菜。姑父家里,高挂的红灯笼,大红的春联,客厅里一大盆红梅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的彩灯闪烁,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我知道,我千里的奔赴为的就是这团聚的时刻,这幸福的团圆足以让一个母亲一年四季的思念和牵挂化为一个圆满!

那天下午,我不停地看着手机,盼望儿子早点过来。可是,他却在电话里满怀歉意地告诉我,刚接到命令,除夕夜全体官兵待命,一律不得请假外出!可能是听到我失望的情绪,儿子反而安慰我说,今天不能请假,改天再请假陪妈妈一起过年吧。我虽然非常失望,但我懂得,部队有着铁的纪律,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想到春节假期还有好几天,总会有机会和儿子见面的,我在心底期盼着。等啊,盼啊,一直到正月初六,我离开雪域高原,仍然没有机会见到儿子。我设想过千种与儿子团聚的幸福瞬间,却怎么也没想到这千种的设想、万里的奔赴,我们母子的相聚竟然只有他来接我下车时那短暂的二十多分钟!

时间又过去了三年,每一个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儿子都在雪域高原的风雪寒冷中守卫着边关的安宁。正月初一,我看到儿子在微信上发了图片和文字。照片上,他和他的战友还有警犬在一起,只见儿子身着迷彩棉服,脚穿高帮作战靴,威武高大,英姿勃勃。儿子写到:好冷啊!有我们在,请家乡亲人们安心过年!是啊,短短的几年时间,儿子早已从一个追求个性、崇尚自我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锻炼成长。

几年部队生涯的摸爬滚打,儿子不知吃了少苦。他和战友们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嘉奖,在雪域高原上书写当代军人的光荣与梦想!如今,26岁的儿子已成长为一名营职干部。

大年初一,我也给儿子发去了微信,把大街上高挂的红灯笼、家门上新贴的春联和“光荣之家”的牌匾都发照片给千里之外的儿子,慰藉他浓浓的思乡之情。我写道:儿子,你虽然没有在家过年,但亲人们都牵挂着你,每一次团聚时,都念叨着你,知道你在部队的成长进步,亲人们都为你骄傲!选择从军报国是你的光荣,也是我们全家人的光荣。我知道,聚少离多,是无数个军人家庭的常态。儿子哦,你虽然不能回家陪爸妈过年,但是,你在守卫更多父母的平安,让无数的家庭在高挂的红灯笼下喜气洋洋的团圆,爸妈为你骄傲!

祝福我的儿子和他的战友们平安快乐!祝福我的儿子和他的战友们守卫的祖国边疆永远安宁和谐!

团圆文章16:故乡异地别样团圆

文/孙婷

一个“不能请假”打乱了中秋全家人一起团聚的“赏月计划”,虽然不能在同一片天空看到月亮,市民金林(化名)全家人聚在一台电脑前的场面同样温馨。

中秋夜,还在上海的小金和女朋友早早地守候在电脑前,等待着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黄州,小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正往家里赶,小金的爸爸妈妈烧了一桌子菜。

几声嘟嘟的响声,上海到黄州的“亲情线”终于连上了。

“小金,晚上有没有带你女朋友去外面吃点好的呀!”奶奶忍不住先开了口。

“奶奶,我们当然有出去吃好的,还买了板栗和月饼,你看都在这里呢。”说着视频那边,小金把晚上买的东西,在奶奶面前展示了一番。

“外公外婆,我知道你们很想我带着未来的外孙媳妇回来,本来说好回来的,因为要加班请不到假,只能通过这样让你见见她。你们放心,我下次有时间一定回来看你们。”

一个小时过去了,金林一家人围坐在电脑旁和小金视频通话,你一句我一言的,都忘了桌上的美味。

据金林介绍,儿子2007年大学毕业后幸运地被一家上市公司录取,为了能在那个城市有一席之地,每天很努力的工作,都没有时间谈恋爱,眼看快到30岁了,一家人开始担忧小金成家的事。

金林说,从今年过年开始,全家人都在催儿子赶紧找对象,尤其是两边的长辈。直到今年八月份,小金一次打电话回家,无意中透露出已经有女朋友了,不用爸妈操心。于是,他就把这事告诉了两边的长辈,这下子可乐坏他们了。老人们又开始催小金把女朋友带回家瞧瞧。

快到中秋节了,一家人听说小金要带着女朋友回家过节,早早地开始准备。奶奶打电话到饭店订了一桌子他们爱吃的菜,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只盼着中秋节这一天快点到来。

“家里老人都忙前忙后的,结果小金打电话回来说女朋友请不了假,不回来了。”金林告诉记者,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一家人由盼望的喜悦变得失望伤心,十分不理解小金中秋都不回家的事实。后来,他和妻子试着去理解儿子,还商量着什么时候才能让老人们见到念叨的孙媳妇,结果想到了网上视频。当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老人后,大家都同意这么做。

金林笑着说,他和妻子像其他空巢夫妻一样,每到过节都盼望着在外工作的孩子能回家看看。虽然儿子今年不能回家团聚,但是电脑前的亲情连线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看着爸爸妈妈很高兴、儿子很幸福,我的心里也是温暖的。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