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田间活跃了起来,在冬日里沉睡了一个季节的田野被犁铧唤醒,干涸的土壤与珊珊来迟的水相遇,坚硬的土壤活了起来,于是每个夜晚,每片稻田都拥有了自己的月光。此时的田野是明亮的,春水的温柔让它被冬风摧残过的肌肤渐渐光滑柔软。农民扛着锄头牵着老牛,奔忙于田野间,让经冬的土壤有了肥力。在冬日长久的干涸中,在人来人往的踩踏中田埂疏松、倒塌,此刻它需要的是重塑,让它承担起保护田,积蓄水的责任。这些事情需花去半个多月时间。所有的忙碌都为稻谷的到来做着准备。
稻谷最初的面目是一颗颗饱满的谷粒,它承载的是一个家庭一年的希望。稻谷的成长短暂而漫长。首先是与水的相遇,谷种需要经过浸泡,让谷粒喷芽,当谷粒出现细小如白线、看似弱不禁风的嫩芽时,将会被撒入育秧苗的田中。那是一种特殊且讲究的田,是家家户户都需要掌握的精细技艺。育秧田需临近水源,向阳,肥沃,土壤细腻。谷粒就在这湿润、肥沃的秧田中成长。这个阶段被称为育秧期。育秧苗是一个重要且辛苦的时期,每天早晚都要观察秧苗的成长情况,得找准时机,等到秧苗微绿的时候,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就要把覆盖在秧苗上面的塑料薄膜揭去,如果揭的不及时就会导致嫩秧苗被阳光灼伤,影响秧苗的品质。揭去薄膜后的秧苗,白日里沐浴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在春风的轻抚下成长,夜晚月光星光如约而至,蟋蟀虫鸣奏着夜曲,在这样多姿多彩的日子里,农民忙碌,秧苗安适,彼此都期待着插秧时刻的到来。
立夏前后,秧苗已经成长为秧,进入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每到这个时期,田埂上穿梭的都是用扁担挑秧的人,他们把拔好洗干净的秧苗挑到泡好的田边,然后把秧苗抛在田的各个角落,方便栽秧时拿取。拔秧苗和栽秧是最辛苦的,需要在烈日下一直地弯腰重复同一个插秧的动作,双腿双脚都在泥土里。这些生长着的,散发着绿色光芒的,为田野增添生机的植物是农民用汗水和辛勤抚育着成长的。
此时的田野是明亮与嫩绿掺半,而再过一个月,秧苗就会快速拔节,抽出幼穗,扬花。这段时期的田野是满足而安然的,雨会不定时的拜访,为稻谷提供所需的水分,田野里野草、野花在雨水的滋润下热烈地绽放生命,蝴蝶、蜻蜓、野蜂在禾苗间穿梭,在稻花间小憩。
在扬花后的稻谷会迅速灌浆,灌浆后的稻谷会慢慢的谦卑,会终日弯腰凝视脚下的水土,会承担起它该有的成熟与稳重。此后稻穗着色的重任开始由太阳接手。在阳光的照射和微风轻抚之下谷穗渐渐的饱满,由最初的绿色变为浅紫色,家乡的人把这个颜色称为"杨梅色".
田野里的稻谷晒着日光浴,在火热的空气里酝酿着,一些性急的会最先穿上金色的袍子,在众多的绿色中变得很夺目,不过这样的出彩会让那些吸惯了绿色稻穗的麻雀趋之若鹜。这些小东西清晨时分会以极快的速度冲向稻田,用尖尖的嘴快速吮吸稻谷里面的浆液,一群麻雀的战斗力不容忽视,被它们侵略过的稻谷是与金黄色的收获无缘的,所以农民为了有个好收成几乎是使用各种办法去驱赶麻雀:扎稻草人、放鞭炮……农民在辛苦耕耘和守卫着自己的口粮,麻雀为了裹腹和后代的繁衍,彼此都在努力着,这场紧张的田野战役将持续到稻谷黄遍整个田野的时候。
九月中旬,田野里渐渐出现收割稻谷的身影。人们握着磨得雪亮的镰刀,稻谷带着金色的身影弯腰送上它的一生,等待被收割的命运。失去谷粒后的稻谷便成为稻草。牛是最懂得稻草的,在冬日里的无数个夜晚它将在牛的胃里被反刍。收割了稻谷的田野是稻草的天下。稻草如同一座座高塔一般站立在田野里,阳光围着它们打转,把稻草一生照耀得明亮、清香。
想来这些事情,夜晚的月亮、蛙鸣和蟋蟀是知道的。童年在这样的稻田里和充满谷香的稻草间度过了许多欢乐且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