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关于孤独的散文(精选14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孤独的散文1:孤独与团结
文/卡特琳娜·加缪
阿尔贝·加缪不是一位父亲,但是,我的父亲是阿尔贝·加缪。在这个抽象的、有些眩晕的空间的中心,我寻找一种能够说服人的合法性,为的是呈现一本重现一个生命的摄影集。
事情的本身是虚幻的:一个生命是变化,怀疑,矛盾。一个生命是热烈的。生命就是生命。一张照片在给定的时间里、在上了光的纸上固定了一个生命的四分之一秒钟。然后,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时间的顺序根本不考虑存在:在成年的时候,人们完全可能暂时地找回童年的无忧无虑和欢笑。
生命是变化,我爱我自由的父亲。我并不拥有关于加缪的真理。一个作家和他的作品活着,仅仅是因为它们对着别人说话,我尊重所有那些对人和作品感兴趣的女人和男人的观点。
甚至有人给我以启示、以安慰,我特别想到了雅克琳·列维·瓦朗齐:
“……他向我们呈现的神话,远非一些美丽的谎言,出卖真实,这些神话揭示了人类处境的深刻真理、世界的美、人的痛苦、他们的孤独、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有时是他们对幸福之绝望的追求和他们的兄弟之情。”
当雅克琳·列维·瓦朗齐写这番话的时候,他谈论的是作家,而我重见了我的父亲,重见了他教给我的东西。在他身边生活的十四年中,他为我打开了使我能够生活和继续生活的道路。今天仍然如此,我觉得生活是残酷的,但也是难以想象地丰富和美好。他使我学会观察。
我和许多人——还有我的父亲——一起分享这种特权。我很幸福。我整理他的作品已经30年了,我从世界各地收到几千封信。无论是什么文明、文化或者涉及的主题,这些信都有一个共同点:对加缪的兄弟般的爱。我想说他引起的关注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人们从中发现了某种与友谊一样本能的、无私的、直接的东西。这来源于他从不离开他人。
他写道:“没有人能够平静地死去,如果他不做使别人能够活着的一切的话。”他常常独自一人反对各种形式的压迫。这种压迫可以是国家的,这很容易认出,但它也可能存在于时代的氛围中:“存在着恐怖,因为人类的价值被轻蔑和效率的价值所取代。自由的意志被统治的意志所取代。人们不再有理性了,因为人们有为己的公正和慷慨:人们有理性,因为人们成功了。”追逐成功使人把别人当作手段。我的父亲和那些人在一起,所有的那些人,人数最多的那些人,他们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做着他们该做的事情。不知其名。
于是,想到那些认识或不认识加缪的人,我不顾矛盾,我接受了困难和不完美,我赞成了事情的相对性,我试图,在马塞尔·马哈瑟拉的可贵的帮助下,用照片按时间顺序重现他的生活。
最后,我的孩子、我的孙子、我的侄子、我的侄孙女,没有见过他。为了他们,我愿意历数所有的形象。为了重现他的笑、他的随意和他的宽容,为了重现这个使我得以生活的亲切、热情的人。为了展现阿尔贝·加缪是“一个众人中的人,他力图尽其可能地成为众人中的人”,像塞弗林·加斯帕里写得那样。
关于孤独的散文2:感谢你我同路
文/山静入柏
人的本质是孤独的个体。初始成型于母体的腹腔,人与外界隔绝如蹲缩于密闭的坛子内。母体如鼓如四壁,幼体如蛹如蚕虫。及至出生,人忽失所罩,赤裸裸暴露于光天化日,便惊嚎不止,实则是对保护的一种本能求助。
就是这一场呱呱落地的哀哀求助,人呼朋引类,终于喊来了无数同路,从而使得漫漫人生变得不那么孤独了。
幼时,乡邻乡亲乡贤,抱着你、牵着你、呵护着你,那是一种充满慈爱的同路。少时,泥童水童学童,追着你、喊着你、簇拥着你,那是一种无忧无虑的同路。年轻时,学人农人军人,脱下一套换一套,那是一种忙忙碌碌的同路。待老来,孙声儿声妻声,出了此屋到那屋,那是一种谢幕之前的同路。
同路如日子,有升起就有沉落;同路如季节,有盛开就有凋落。从同路到分路,源于人们基于自身不同的选择。有的选择游说,有的选择冲锋;有的选择留守,有的选择长征;有的选择稳健,有的选择冒险。结局是有的选择活着,有的接受死亡。曾几何时,当你撒眼追寻某些同路的时候,拍遍栏杆,他们竟都杳若黄鹤。他们完成了陪你一程的任务,就那样不打一声招呼地走了。
既同路就会有故事,有故事就会有悲喜。在我们同路的这段日子里,你或许给过我援手,甚至是浓情;也或许给过我不快,甚至是伤害。但这并不能否定你仍然是我的同路。寂寞人生路,有爱固然好,没有的时候,吵吵闹闹总给枯寂带来了生气。我不再怪你。记得你的笑,也记得你的哭,记得你的好强和任性,也记得你的善良和懦弱。平淡的日子被雨水冲走了,留下的都是像石块一样很尖锐很个性的记忆。
搀扶的爱是感人的,就在于他们持久同路。只要有一种不撒手的关切,都是值得珍惜的。深沉的陪伴与惦念是一套房子,是写在你名下的不动产,温馨踏实恬静。这套房子的眼睛是窗户,眸子是亮着的灯;这套房子的衣服是墙砖,气味是窗帘以及所有布品散发出来的的热息。这套房子是你的领土,它让你有了国王一样的感受。
我们互为同路。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人何其众也。但潮水一般的人群里你们互不相识,没有关系,你们分属于不同的浪头。不相识,人再多也是一种沙漠。所谓同路只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相识相认,相互有着记忆,相互依存,相互取过暖的人。同路的规律是:感情依赖的程度与同路的长短成正比。一个长久的同路人,一旦与我们阴阳相隔,对我们的打击则远远超过一般人,你会如断臂一样感受到身体的不平衡和痛。
伊索寓言里小山羊嘲笑从自己下面路过的狼。狼说:“伙计,骂我的不是你,而是你所处的地势。”同路因此也会抬举人、烘托人。在一组特定的社会秩序中,我们很容易识别他们各自的地位;但作为这个秩序以外的人,则往往可以视而不见。就如一个出门的老农,他也许服他的村长,却对于一个过路的部长不以为然。按照我老家的话就是:谁都有灶门前三尺硬土。
感谢同路,他们同时也是你光辉耀眼的背景。
关于孤独的散文3:有一种享受叫孤独
文/九满
早秋的傍晚,广州体育中心广场上人迹渐渐稀少,我沿着广场边的小石子路漫步。耳边时起时落的蝉鸣声已不及盛夏时的聒燥,显得有气无力;一只孤雀扑楞楞飞起落下,凄凉地叫着;地上几只蚂蚁为了生存东奔西窜,或是在觅食,或是在忙着什么;一阵秋风习来,枯叶纷纷落下,飘下片片惆怅,而我看到的却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凄凉与无奈突然萦绕在我的心头,强烈地孤独感向我扑面而来。
最初的孤独,只不过是悬浮在故乡金色晚霞中几屡淡淡的炊烟,随即便是回到故乡拜访父老乡亲时的一杯杯苦乐交融的淡茶,时而演变成失落时一口口独自啜饮着的苦涩闷酒;那些旧时的记忆如电影般徐徐播放,故人、故乡、童年……如白驹过隙般闪现,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观众,靠着时间的流逝去追忆脑中残留的一段段值得眷念的画面。
生活舞台上,我早已习惯把自己置身于安静的一隅,静观旁人的悲悲喜喜分分合合。许多故事,在一幕幕上演,但扮演最不引人注目的配角的,一定是我。于是乎,在人们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孤独的杂种”。我的确孤独,我也喜欢孤独,因为孤独让我有种浅浅淡淡的伤感,有种超凡脱俗的安恬;也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我才不用疲惫于应酬,不用辛苦于周旋,我才有机会观察这清清纯纯的大自然,我才有时间在冷清中慢慢的思考,慢慢的回味。
随着这秋声,我突然想起李宗盛《没有人知道我的心》里的句子:“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我的心,我是不是要注定孤独,去面对以后漫长的路,我多么希望走我自己该走的路,迎向未来不怕输……”记得最初听到李宗盛孤独地叫嚣时,也曾被他那强悍下所暴露出来的凄楚和无助所震撼,不由得簌簌泪下;现在想起来,却不以为然,那不是悲哀,也不是不幸,那是孤独者吹响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那种气吞万里贯长虹的集结号!孤独的时刻,原来不被注意的素,抑或意外鲜明起来,可以发现更多的生活之美,自然之趣和自我潜力尚未挖掘的空间。一个个关键性的决策,一项项绝无仅有的创造,也许就在这短暂的空白里突然萌生。
有位老同事曾以褒贬难分的口气对我说:“九满,你挺耐得住寂寞的嘛!”其实,我只是孤独,我并不寂寞。孤独仅仅是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而寂寞则是心灵深处的荒芜。只要我心底里有一片风光旖旎的绿洲,走进孤独,也就是走进了风景,也就有机会享受孤独这种忘世的境界。
我不是一个虚伪的人,所以宁愿选择孤独,当善良的人们对我不理解或对我的孤独投以同情和怜悯的目光时,我不悲叹,也不艾怨,我只会向他们展示一个灿烂的微笑,给自己一份愉快的心情。每天下班后,一如既往的一个人看书、码字、散步、骑行,独自享受上天赐予我的这份孤独。现在想起来,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该是怎样一种孤独,怎样一种境界啊!
当然,人类终究是群居动物,无法完全脱离于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他的生老病死,对自我社会身份的确认和尊重,以及在知识、道德、人格等方面的自我完善,都与人类整体息息相关,绝对化的孤独取向并不值得我们去推崇。孤独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朋友,孤独是自我支配的一段时空,是思想与情感漫无边际去遨游的一种感受,是远离喧嚣获得安静,是暂时地离开朋友的谈笑,收起他们带给我的欢乐,是心灵自由的深呼吸不受任何人干扰的一个过程。人生不能没有朋友,但也不能失掉孤独,能够做到享受孤独更是一种修炼。因为热闹与繁华往往容易流于表面,容易使人浮躁。只有当你独处时,你的内心才会沉淀下一些东西,同时去掉一些琐碎的形式性的毫无实际意义的“废物”。
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会经历孤独。孩童惧怕孤独,常出于他们对世界的未知与不安全感,需要指引依靠;年轻人困惑孤独,多因事业受阻,爱情失意或生活挫折而起,人非草木,谁又能轻易说完全不需要一点抚慰和激励呢?老年人害怕孤独,来源于远离人生舞台的无奈,过往拥有的权力、地位的逝去和生命尽头迫近的感伤;意志薄弱的人受不住孤独,为了摆脱孤独,也许会去寻找安慰和刺激。
平时的我,为了活着而忙碌,为了未来而找寻。今夜,一个秋冷雁高的夜晚,我一个人就这样漫无边际的走着,没有目的,无须理由,跟随迷茫的脚步,任意东西。今夜我心如止水,对月流珠,任秋风袭面,可以想点什么,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可以吟首诗自己欣赏,可以哼支曲自己陶醉,也可以想想亲朋好友温馨的笑脸,任思绪或远或近慢慢的漾逸,不用为赋新词强说愁,细细品味这其中的快乐与忧伤。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以自由的名义,我赞美孤独,更喜欢享受孤独。
关于孤独的散文4:一路有你相伴
文/李东昊
最孤独的时候,捧起你,希望给自己勇气;最失落的时候,打开你,字字句句激励着我;最忧伤的时候,翻动你,你是那样的令我陶醉。幸好有你相随,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完全贴近一个人的内心,走出孤独,停止失落,洗去忧伤,还心灵一片宁静。
幼时的路上因为有你相伴,我感受到了童话的神奇。幼时的我常在童话世界里穿梭。我曾经恨过那个狠心的皇后,被白雪公主的天真善良而打动,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感到同情,因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喜。幼时我的情绪,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时起时落,我的童年便像一幅水彩画,五彩缤纷。
小学的路上因为有你相伴,我被文学作品深深陶醉。那时的我常常拿起四大名着。我曾经敬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赞叹关公的义薄云天,憎恨王熙凤的心狠手辣,悲伤林黛玉的悲惨命运,佩服齐天大圣的高强武艺、敢作敢当,无奈唐僧的懦弱无能,讥笑猪八戒的憨厚可爱,感叹鲁智深的粗中有细,敬佩宋江的高明领导,藐视王伦的狭窄心胸。我走进了四大名着,它的内容使我反复品味,它的故事情节令我陶醉不已。
中学的路上因为有你相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词的曼妙。我懂得了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无奈,领悟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悲凉,感受到了陶渊明“种豆南山下”的悠然,欣赏了李太白“对影成三人”的美好,体会了杜甫“凭轩涕泗流”的悲伤,想象过王维离别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乐观豁达,感受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读懂了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惋惜。我在诗词的海洋中徜徉,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独特的风格与韵味。
泉水叮咚中有春的百花,暴雨倾盆中有夏的狂野,天高云淡中有秋的清爽,雪花飘飘中有冬的肃杀。而我成长的道路上却有你,一路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的指明灯,在黑暗中给了我一把火,在我寒冷的时候给我一双温暖的手,即使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高尔基说:“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你就是书。我的生活因为有的陪伴才变得多姿多彩,你陪伴着我一路走来,即使风雨兼程,也要欢声笑语,一路有你,我的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关于孤独的散文5:孤独是一场灵魂的修行
文/何白女
打小我是在一个大家庭成长,所以,对于孤独,大致就是一伙小朋友一起去玩,而我由于睡觉醒来,发现自己被落下了,而茫然不知去处时的感觉。那种孤独,是短暂可修复的,没有什么刺痛感。给我带来的教训是一定要跟他们一起睡一起走,才能分享他们的快乐。这种快乐跟我参不参与他们的活动无关,只要我在群体里就行,哪怕做个旁观者也是好的。确切地说,只要能感受到彼此氛围就能获得安全感。
而现在要是再用以前的思维放在人群里,是无比可笑,甚至荒诞的。反而,越在热闹的人群里,自己看别人全情投入,或者自己配合别人演出,越觉得孤独冷清。
这种感觉是在无意间感知的。我自己是不喜欢KTV内聒噪的环境,震耳欲聋的声音和绚丽的闪灯交错,一箱箱直冒白色泡沫的啤酒瓶撞得砰砰响,再加上放任身体摇摆的红男绿女,让人仿佛在一场放荡的猎艳场上角逐。可能是我自身五音不全,也没有曼妙的舞姿,不会获得异性的关注,才会排斥这种场合。有一次,朋友的朋友生日,而我也恰好约她有点事。她建议一起去她朋友生日PARTY上玩玩,我想着反正也没事,就随她去了。生日会上,很多脚踩细高跟,涂着烈焰红唇的姑娘在不断变换着姿势和今天的寿星合拍,音乐声大得让人心脏跟着每一个高音颤动,骰子和着玻璃杯碰撞的声音就像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充斥着耳膜。最后,为了将气氛带到最高潮,他们组织男女互相搭配,慢摇起来。说实话,这确实是一个在道德边缘不断试探的好机会。可我却显得格外不舒适,不是我清高,基于自身原因,和其他人关系不咸不淡,却也没有去认识的欲望,这导致我一晚上在果盘边吃个够。这里很热闹,人也很热情,环境也很嗨,可是我却还是觉得是一个人。我并没有像他们一样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全部释放。相反,我置身其中,却像是一个无心观影的观众,因为所排的片子并不是我想看的。
我想,要是换成我的朋友或者我是寿星,感受可能截然不同。是环境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根本上,是自己心里感受的问题。这一场经历告诉我,有些无意义或者没有发自内心的热闹,最好敬而远之,否则只会成为负担。我获得什么呢,认识朋友吗?这种萍水相逢的朋友,在往后没有交集的日子里是不会发生太多故事的。交往异性吗?我清晰地知道我的择偶对象不会是一个在KTV里与别人贴身热舞的男士。我不仅损失了一晚上,还受到心理上的束缚,这是一件并不划算的买卖。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当我心情郁结,一个人去KTV,酣畅淋漓地发泄下,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在我失恋那一阵子,日子晦暗,前途渺茫,整个人精神颓靡,睡得天昏地暗。朋友来看我时,家里外卖盒没收拾,泡在水里的衣服一大桶,垃圾袋也没有及时清理。我承认,那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状态。
朋友试图带我去热闹的街市上散散心,一排排整整齐齐地路灯好似等待检阅的军队,笔直笔直的。奶茶店,鲜花店,小吃店,到处挤满了男男女女,好似都是成双成对。鲜艳漂亮的衣服,再好看也是需要有人欣赏的。甚至连皮筋上的珍珠都是两个同时出现。还没逛到一半,我就准备回家了。这一片繁华的景色,特别不适合我现在的处境,我心想。越是喧哗,越衬得人心里凄凉。朋友很无奈地摇了摇头。
这是一种病,心病,需要自己治愈的心病。这样颓废好久,我开始捡起许久未读完的《简爱》。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很快能安静下来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简被送去舅妈时遭到不公平待遇,却暗自出逃。喜欢罗切斯特先生,却隐忍地不表现出来。得知先生由于疯子妻子而没办法解除婚约后,毅然决然地离开桑菲尔德府,哪怕身无分文也绝不后悔。这坚韧的态度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内心。我不断联想着她离开深爱的人时徘徊的脚步,内心挣扎却又不露痕迹,这该是多么痛心。她爱他,他也爱她,但有一把道德的戒尺让简不断丈量着两人的距离。她多么想在离开的前夜,再吻一吻深爱人的额头,帮他擦去深情的泪水,她跌撞在漆黑的夜,也希望他像个勇猛无畏的骑士,带她去安全的城堡或者远走天涯。可是,夜还是漆黑的夜,风吹草动,没有人来怜爱这个瘦小的姑娘——她是偷偷跑出来的。她是有骨气的,含着再大的委屈,也不会跑回去哀求。这样的女性怎能不惹人心疼,却又灵魂深处透入着倔强。有一瞬间,我似乎自己也跟着简逃跑,跟着她徘徊,跟着她吻别阿戴勒。这一种心灵上的共情让我忘记了伤痛,我开始认真摆正心态,去书店买了很多类似的书籍。从爱情到亲情,再到友情,从感情到生活再到职场。
这是一场心灵的旅途。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穿越性别,凡是能让我吸收并使之成为我的东西,都是一次成人礼。我知道,在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与身体不同步的成长。当我真正认识到我自己精神缺陷后,生活才真正开始。我开始收拾起屋子,买了一束满天星,粉粉的,像少女般羞红的脸。我整理衣柜,扔掉了许久不穿并且过时的衣服。我把被褥拿到楼下晒得到太阳的地方,感受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像直面一场浩劫。我摘下路边的小花,夹在书本,制作成标本,定格这个令人陶醉的时刻。当生活变得慢下来时,很多东西没有那么复杂了。对待每个人也没那么多偏见。他有他的宿命,我有我的未来,“相逢是意外,分别才是常态。”这么想,就能接受任何一个来自善意的提醒,或者恶意的抨击。保持自己才是最核心的关键。
朋友问我,这么久,你一个人,不孤独吗?我笑了笑,不孤独。而且很美好。朋友诧异地不敢置信。
人生海海,身处热闹的人群,难免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大众的节奏高低起伏。短暂的浮华不能抚慰一颗想沉静的心。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孤独不是贬义词了。对于能耐得住寂寞的人来说,孤独会是另一种生活境界。人生来就是一个人,而最后也将是一个人去。孤独本是一种常态,奈何我们总想在人群里占个位,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要知道,自身没有价值时,哪怕站在舞台,也是被人忽略的那一个,自身有价值,即使在角落里,也有人迎面奉承。
毕淑敏说“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这就是一种精神独立的状态,女孩子最好的修养就是不过度依赖,却又不刻意疏远,表面云淡风轻,心里春暖花开,每一个笑脸后面都来自对生活的热忱。
关于孤独的散文6:近作:《屏 山》
文/陈劲松-chenjinsong
一滴雨是孤独的,云知道。
云是孤独的,天空知道。
天空垂落的暮色是孤独的,大地知道。
大地怀抱着的村庄是孤独的,一盏灯知道。
春风辽阔,展开辛凉的静默。
树木葱茏,纷披的浓荫憧憧如梦。
溪水声远,怀抱着火焰的丝绸拂过苍凉的琴弦。
灰墙黛瓦,古民居蹲踞如错落的鳞片。
没有贩卖乡音的人离去,也没有浣洗月光的人归来。
万物缄默,都将披上夜的黑色大衣。
最早亮起的那盏灯,给寂寞镶上华丽、温暖的金边。
关于孤独的散文7:静非孤独
文/吴东林
我喜欢安静。
喜欢安静并非不喜欢热闹。这样说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我们的内心饱受“热闹”的洗礼,不得不去为心灵选择一处宁静的港湾让她安然的停泊。
在安静中并非在孤独中。安静是由外及里的,而孤独是由里及外的。安静如一泓湖水,在宏阔的水面下涵盖的是惊涛与波澜。而孤独则如浩瀚海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面对连一只海鸟的鸣叫都没有的汪洋,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助与焦虑。
我喜欢夜间在小区的草和树中穿行,绕过那一湾浅水,踏上那条青石小道,享受着温柔枝桠的抚慰和青草花香的浸润。就这样慢慢地走着走着,没有噪杂,没有喧哗,只有天上的月亮和不知从哪飘来的娓娓的曲。有时就坐在树旁的椅子上,望着天空,看着稀疏的星斗发呆。此时,似乎脑子里没有一丝纤尘,不知在想什么,也不知在看什么。就这样享受着自然的安然与宁静,仿佛心灵被这宁静给熨平了一般。
有时在电视里看到西部的公路上,只有一辆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驰,就羡慕得不得了。有时看到那照片或者油画里在无垠的绿色草原上和蓝天白云下牧羊的少男少女,就心醉的不得了。这种难得的安静,不能不滋润出她们幸福的脸、洋溢的笑和唯美的歌。
陶渊明为什么要勾勒出一幅桃花源的美景,也许他想拨开社会浮躁的幕布,去找寻理想中的自然与安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老夫子从幻化的美景中再回到现实,无论如何也再回不到他理想中的桃花源了。他享受了虚拟的美好与宁静,也无奈于现实的浮躁与孤独。
孤独是心灵浮躁的产物,所以我们总要给自己的心灵一块短暂栖息的净土。用不着去烦那如停车场一般的公路,用不着去烦那街边摇滚嘶喊的音响,用不着去烦那旅游景点如潮的人流,用不着去烦那餐馆碗盘与嘈杂交织声浪。或找一方水,去安静的钓钓鱼;或找一片林,去安静的散散步;或找几分田,去安静的种种菜;或找一个茶社,去安静的听听音乐品品茶。安静是对生活的咀嚼与回味,浅斟慢酌,这样才会体验出生活的甘美与幸福的味道!
关于孤独的散文8:孤独的村庄
文/清风旷野同行
听母亲说,我家的老宅是我爷爷的爷爷所建。那时,现在村落也是一个聚集人气的地方,家族中的人纷纷在一起建造房屋,也许祖上曾是一家,每户人家盖得十分靠近,只留有一人走路的小巷,甚至像我家的祖屋,和东边的人家合用一面山墙,其左右四邻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村庄就这们由东向西,或者由西向东绵延着,很长,而且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各种各样的树,特别是屋后,好像约定好了一样,全是竹园。我小的时候,村庄已近百岁,前面是铺天的大树,后面是郁郁葱葱而挺拔的竹林。每天天刚亮,鸟儿一齐高歌,各种种音调,刹是好听,我那时甚至为此感到十分不耐烦----影响到我懒睡。
那时的村庄十分热闹,红白喜事,从村的这一头到那一头,家家户户看热闹。早饭晚饭端着一只碗,从村东串到村西,感觉村子就是一家。那时不搞计划生育,村里一生就是十来个,每家都是几个孩子,过时过节就是孩子的天下,正月十三上灯,村前的土路上亮成一片,河边放灯也到处漂着点亮腊烛的小船,在黑夜中如闪亮的星星,宛若童话一般。端午节,大人忙着裹粽子,小孩忙着结网兜,村里到处漂满了棕叶的清香味,孩子们将舍不得吃的鸡蛋用网兜挂在胸前,鸡蛋热乎乎的,从衣服外面一直热到里面。六月初六,家家户户包饺子,八月十五,糖饼的香味从下午开始一直弥满了每家每户……
改革开放后,解放后出生的孩子都逐渐长大,原来的老屋已容不下快速增长的人口,于是弟兄们开始分家,一批人开始从村庄中迁出,刚开始完全出于住的需要,后来农村条件逐步改善,女孩子看到老屋都不愿嫁,于是一批又一批为满足结婚要求的新屋在老村后面的农田中拔地而起,渐渐地,他们开始与老村平分秋色,然后,又渐渐的成为村里新的中心。老村渐渐地老起来,屋后的那一眼看不到边的竹林,不知什么时候一点开花,一点点枯死,直到踪影全无。现状慢慢变成老人住在老村,年轻人大都住在新村。再后,城市化步伐加快,新村的下一代开始到城里买房,老村便开始变得清冷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并不觉得冷清,因为村里老人很多,大都长寿,晚辈们因为种地生活,特别年轻人的孩子都要由老人带,老村倒还得人气旺盛。随着独生子女一代逐渐长大,他们的梦想在城市,他们不是赴远方求学,就是出外打工,即便村里的年轻人,也逐渐购买了镇上或者开发区的商品房而搬离。而村里的老一辈也在不知不觉中一个接一个仙去,老村开始变得冷落和荒凉起来。
到老村的人开始越来越少,有的老屋因人口迁走,多年失修开始一点点破败起来。前几年回家,猛然发现,老村显得荒凉不堪。从村东到村西除了几房翻建的人家外,那些我们小时候熟悉的老宅显得越发的低矮,不少老屋滩塌,有的多年无人修缮,墙倒屋漏,有的只剩下裸露的屋架,门前野草过膝,如果不是门喊几声听到有人答复,似乎已不知道有没有人在这里居住。
老村已风光不再。
我的父辈们几乎全走了,只剩下母亲一人,原来的三敬老屋,现在全都铁锁生锈。平时已很少再去老屋,偶尔进去看一看,也是徒生悲凉,甚至有一种恐惧。后生们更是前脚进后脚出,害怕多呆一会。
这些老屋,有的住着外来的拾荒者,有的还住着孤独的老人,母亲数给我听。“这些老瓜,都剩下一人,每天独来独往,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再过几年,老村就要成荒村了。怎么过成这样呢”母亲边叹息边说。
那口全村都曾共享的老井,现在已路径难辨。村前的大树大部分被卖掉,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棵。竹林没了,鸟儿偶尔也感叹一两声。也许发生、发展、成熟、衰老、消亡是宇宙不变的规律,村庄也像人一样,以它生存了一两百年后,它真的开始死亡。
而曾在其中生活,现在仍然活着人,看到这一切,就如同看到一个最后垂死挣扎的人,那份痛楚,那份无奈,那份伤感……姑且留下这篇文字,算是对老村最后的纪念。
关于孤独的散文9:秋夜的孤独
文/XX倪
【一】
从未想到秋天的夜晚竟会是如此的凄凉,伴随着阵阵暗流涌动的夜风,隐隐的,默默的呼啸;从一个街角转向另一个街角,吹起零乱的发,吹散天边的星,然后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然变得支离破碎,不堪入目似的。分散,分散,又重新的合拢,再遽然的被那么一双无形的手掌撕裂,一团团,一片片,一绺绺,直到惨不忍睹的地步。
是否昨天我想到了你?当我又是独自的一个人走在灯火辉煌,缤纷闪烁的都市之中;当我一再懵懂的意识深处猝然间被某种莫名的情绪惊醒之后,一个人,一个人,还是一个人!曾在内心里问过了千万遍,亦找寻了千万次的答案,怎么事到如今,依旧的只留下一片萧索冷清!
你告诉我你也曾走过那样的地方,也曾有过那样的心境同体验,甚至就连所谓的孤独寂寞加无聊都是一样的。我说是啊!我说那不恰好形成了彼此的对等,同时证明了彼此的缘分不浅……但实际上我却只以一种无奈的随声附和回了一句:是啊!至于那些至为关键的趋同却一直无人知晓,直到现在。
难道是我隐忍的不够?还是原本就只是在上演着一出自欺的闹剧?而主角究竟是谁,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唯一重要的是你仿佛已然明了了一切,仿佛那么两颗相互陌生的灵魂,只在刹那的光影重合里,便得到了至为完美的诠释一般。
我晕了!我真的晕了。
在没有一滴酒沾唇的情况下,便醉生梦死,一塌糊涂了。
于是,我再一次的感受到了那么一种无涯的孤独,蔓延,蔓延,直到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无论是在茫茫人海中,还是在如是寂寂凄暗之中,我都会一样的把你来记起,就像曾经你也会义无返顾,义不容辞的对我一般。
【二】
一切都会匆匆的来,一切都将匆匆的去。就像那邈远天际里漂浮的云,没有方向,没有归期,没有那真正能够使自己停留的栖所一般。就像这个仿佛未曾留下憧憬与希冀的秋天,飘飘荡荡,浮浮沉沉,在午夜骤降的一场狂风暴雨里,颓败,枯萎,凋零,散落了一地。
而你我是否能够窥见生命的真实与虚妄,是否能够由此懂得了命运的无常与诙谐;还就只当是昨夜的一场梦境的短暂痴狂,梦醒后便再也不要去想起。
算了算了吧!忘了忘了吧!
说的是多么轻巧的话语,本以为那应当是该用一生来记取的,现实却真真就让人完成了永久的遗忘。
【三】
“我的心是一只孤单的白兔,陌生的城市东走西顾;回首已不见来时的路,梦醒后才知人在他乡处……”
尽管说走过的地方不多,但却始终相信自己拥有一颗漂泊的心。纵然说时常在理性与现实之间如一只困兽般左冲右突,难以抉择;纵然说表装的坚强无以掩盖那么一种内心脆弱的本能,而在这人生的漫漫旅途上不还是一样的要走下去吗?然后我告诉自己:每一次的停留,只是为了下一次能够拥有更多更好的跋涉才是。继而路上的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蓦然回首顾盼中,曾经那熟识的脸孔,早已变成使人惶惑不安的陌生!
似是那首歌里唱的:“只怪我们爱的那么汹涌,爱的那么深,于是,梦醒了,搁浅了,沉默了,挥手了,却回不了神;如果在当初交会时能忍住了激动的灵魂,也许今夜我不会让自己在思念里,沉沦!”
是否这就是上帝之于我们平凡人的宿命?是否这就是人生?是否这就是你我?
【四】
怎么,这寂寂的夜竟会如此的使人感受到孤独的存在,感受到荒凉虚无的侵扰。
当一个人身处在静谧无声的山谷,独对着浩瀚夜空里的明月一轮时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当你我两个人相互伫立,相互凝视,而彼此的心各自天涯的时候,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或许,可能原来我的心也会是一只孤单的白兔,在陌生的城市里,唯有徒睁着一双迷惘而惶惑的眼睛,追逐与寻找,期盼与等待,明朝一个深秋黎明的到来!
关于孤独的散文10:在黑色的孤独之上
文/迎春
我必须认定,她应该是个意志十分坚强且不会逃避什么的女人。因为自从我来到这里玩游戏,她就是这个样子。我都习惯了。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反而会觉得眼前的一切是不是都反常了。
多少年之后,我参加一个婚宴典礼时就有个人是独自占据着整张桌子,在密密匝匝的大厅里显得十分刺目,此起彼伏的声音和眼神正围绕着一面孤独的旗帜。多少年以后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她,会不会也让自己在迷失的瞬间蜕变成了一幅画的风景,贴在永远走不出的地方,被延绵不绝的岁月侵蚀的面目全非,以至伤痕累累。
不过,我的担心有些是多余的。整个夜晚如此孤独地坐在一个半方形的木椅上,极似一枝高高举过自己头顶的尽情绽放的花朵,当生命里的某一部分正在逐渐地升腾起来时,或许幽寂的时光淡化了绚丽的色泽,不为人知的夜气也遮蔽了纯净的芬芳,但是在大地上依旧盛开着许许多多的个性鲜明的花朵,不分先后,没有主次,都全力以赴地坚挺着内心的渴望,在漫无边际或不着边际的背景中,成为超出时光的未曾失去的凭证。
很显然,她坐的实在是太久了。似乎连我都能感觉到自小腿的某处缓缓地传上来的一阵阵的酸麻,伴随着丝丝缕缕的不适,反而把打牌的心情给隔离开了。如果一阵微小的寒风吹来,她会不会还要不由自主地抱紧自己的胳膊,让沉重的脑袋舒服地靠在其间,贴在桌上,如此的姿势就很适合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不知不觉的,不加刻意地去做个与现实无关的梦。那样的时刻却往往出现于偶然,往往就这样被放置在现实的后面:雪落的声音、黑色枝条上闪动微光的嫩芽、一只在野地里转瞬即逝的兔子、一条秋天的河流、一座漂泊着人群的城市、一个孩子手里紧紧攥着不知疲累的风车、一块旁若无人的置身于楼角拐弯处的石头、一粒既不放弃也不坚守的种子、原始的冲动、耳朵里絮语似的微微鸣响……
不知过了多久,此时此刻,夜色又深了几分。这样的时候,许多白日里不曾出现的念头便纷纷地冒了出来,或稀或密或快或慢或高或低如行云流水般在脑海里舒展、缭绕,冲突、和解,来去、终结,与一些半明半寐的欲望交织在一起,有些过早失去了下落,有些在未来的路上会发出内心里彼此曾似相识的惊呼,还有些只能产生在大脑以外的皮层,又袅袅飘入半空的一缕青烟似的,淡化若无。现在,我们往往就可以与往事相逢……
进入黑暗是一阵极其尖锐的声音,不是一阵,而是彻夜,像锐器刺穿骨骼;也像花开的瞬间因此停留了记忆,而在同一瞬间则不可能再次绽放另一朵相同的花。初次,我发现时间竟能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正沿着自己走过的轨迹不断地向后收缩,一大片接着一大片地后退,视野里的一切顿时开阔起来,目光所及之处越来越辽远、越来越透明。时间属于你,而不是你属于时间。这样的惬意竟能让自己不由自主地向前方伸出了手臂,向远处,向外划了一个圈子又回来了。
深夜,在黑色的孤独之上,或翔或止,或疾或缓,当思绪纷飞如雪,呼吸流泻若雨时,这何尝不是自己的另一种生命形式呢?
关于孤独的散文11:一个山顶上孤独的人
文/东山峰人88
听说,山顶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从一千多米的湖萍上去,还有一条知青修的老路通往原队上,虽不宽,但现在都铺成了水泥路,小车勉强还能开往1200多米的山顶。俯看山顶一块平整的洼地,横七竖八的竖立着几栋孤零零的房舍,原来知青居住的岩石房早已是残垣断壁,而且中间还无规则的坍塌成几段,仅存的几间房正歪歪斜斜像是在哭泣,心里猛然被扎了一下。
我去的时候,他穿着一件迷彩服,里面套着一件退了色白汗衫。黄色的军裤,系着一根陈旧翻白的皮带,虽说是酷夏,但山顶的温度,穿着夹衣还是蛮适合的。
他是即将步入古来稀的人了,稀疏的短头发已经黑白参半,没有染,消瘦的脸上有很突出的颧骨,黧黑的皮肤如同一个活脱脱的山里的老农。话语中含夹着浓厚的湘潭尾音,跨过沟壑的轻盈,疾步走路姿态,身子硬朗的痕迹就可窥见一斑。只是他细细的眼睛儿象老睁不开式的眯成了一条缝,而眼神总是带着拘谨和怀疑目光喜欢打量来人,而剩下的余光还会时不时的四处搜索,似乎永远在寻找些什么?给人一种诧异不适的感觉。
这就是他,姓赵,我们便称他为赵哥,全名赵振华。
赵哥是1972年3月份与我们知青同一个时段到的农场,掐指算来在此地应该是居住四十七年了,据他讲离山顶往下走一里路湖萍那儿,他还切有一栋房子,那是帮儿子娶媳妇盖的。如今,农场把原来的旧茅草房或岩石房都做价卖给了职工,他们加已改造现在都变成了砖瓦房,有的甚至砌得还蛮气派。
赵哥的房子少说也有五、六十平米,绕道屋后,墙边堆满了劈成长块的柴火,十几根碗口粗四五米长的杉木、梓木和杂树斜靠在屋檐旁边,一切释放着农村主家缜密生活的现象。走进正门就是堂屋,里面墙角边用木板拦着一堆马铃薯,几张木制的靠背椅摆成一线,另一边堆满了杂物,其中有捕蛇工具、还有捕野猪的夹子,套鞋、雨裤、锄头、茅镰刀、打农药用的喷雾器,干农活用的农具倒还是蛮齐全。进门左边是卧室,床对面摆着一张用杉木板打的大柜。堂屋右边是厨房加烤火房,里面既有柴灶,也有液化气灶,看来他是两灶随机选择使用。但是他把电视机也摆放在这里其用意应该是兼做他的客厅了。虽一切还是有些凌乱。但不管怎样,一个人的生活起居应该是没有问题了。
不经意间,我又盯了几眼烤火用的是壁炉,这在以前是没有的。炉子是铸铁铸造的,烟囱从墙上伸出,此烤火炉往炉中添柴就可以烧水、煮饭、取暖,三种功能合成一体的确还蛮实用,也非常方便。遗憾的是山区原来用着烤火的那种火塘坑不见了,它随同现代化生活的变迁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那是我三年当知青时最深的记忆,也是山区一种原始生活文化遗留下来的永痕印迹。这一现象的消失,虽有些失落。但客观的说,它有效的保护了山区的青山绿水,保护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某一天上午,我又悄悄的去了一趟山顶,再轻轻推门而入,只见他坐在木靠椅正上打着瞌睡,一杯浓茶搁放在另一张椅子上,手机随意地放在桌上,还是一款比较旧的老年手机,仅只有接打电话的功能,他跟我说,他自己一般没有什么电话,偶尔有找他买蛇或药材的那些人,主要还是跟儿子联系,他跟儿子买了一部农用车贩一些菜和小商品,听说儿子结婚后一直未有小孩,媳妇也在外打工,几次从湖萍路过却从未见他儿子家门开过。他还告诉我,他爱人去世得比较早,儿子基本是他一手带大的,日子一直过得辛苦,此人话不多,很少主动说话,基本是我问他答,甚至约显木讷。可见他平日与别人交流、沟通都不多,从其家境和他个人性格来看,‘功苦茹酸’的确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随后,他又领我走出房门,顺手搬出几张靠背椅坐下。此时,山顶上非常安静,不经意间眼睛又看到了对面知青住过的岩石房,阳光照射在岩石上,更显得破烂残败,木门歪斜,从空洞的窗口望去,里面一片漆黑,而且蜘蛛网还布满了发黑的木梁,如此景象,难怪一些有家室和那些耐不住寂寞的人都早已搬下山去了。唯独他却还留守此地。大家纷纷好奇,一位年长的男人,经历了什么样的半生,才会习惯于在异乡的山顶上生活呢?这个答案恐怕永远只能留在赵哥自己的内心了!
再次上来,我是想赵哥下山来吃饭,电话打了老半天还是打不通,如是只好亲自上来一趟,第二天,我在场部秀峰宾馆休闲的长廊处等他,他来了,而且来的比较早。只见他带着一顶草帽,手里拿着用塑料袋包裹的一点东西很警惕的走到我身边,神神兮兮递给我,说是自己制作的一些天麻。然后百无聊赖地坐在靠树的桌边,我递给他一根烟,他心慌忙乱的把烟点然猛吸一口,然后又坐在我对面,把腿夹起再不慌不忙的抽着,眼睛依然不停的四处搜索张望,仿佛还有种陌生而又怀疑的神态。这就是山顶上那个孤独又孤僻性格的赵哥、赵振华。
秀峰宾馆原属场部建后用来作招待所的,后来卖给了石门什么单位,现在由几个人合作承包经营。此宾馆是东山峰最有名气和影响的一家宾馆。环绕在它周围,沿农场管理处公路附近而星罗棋布的开设的许多酒家和旅店,那都是一些农二代或者他们的子弟开的。正逢酷夏,来山上避暑的知青特别多。此山是绝家休闲、逛景、避暑的好地方。
我今天特意在此地安排两桌酒席,一桌是请随我而来的知青同学,另一桌是请原来知青队上的农场职工和家属。四十几年未曾见面,彼此心里都还会有挂念,还会有许多说不尽的回忆,更有倒不完的哪些酸甜苦辣。我举起酒杯敬老职工身体健康,晚年幸福。敬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关照,也敬我们过去的不成熟而带给他们的一些误会,酒过三巡醉意浓,久未见面话更多。此时全然没有了大雅之尊,知青之间有调侃别人的也有调侃自己的,不时的还翻嗮出曾经在山顶上一些旧事,大家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情意浓,这正是岁月无情人易老,人生何处不相逢。我特意走到赵哥面前敬他一杯酒,要他多保重,他尴尬的站起身来,泛红的脸色有些语无伦次,眼睛笑成只有一条缝了,然后抱歉地说;谢谢你的招待,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我说;不用谢,更不需要你送什么东西,你这个年纪一个人还生活在山顶上挺不容易的,要注意多与人接触,多下山走动。
已是午响,许多来宾馆吃饭人从窗前经过,不时有孩子将脸紧贴在落地窗上,苹果似的小脸蛋挤成了一个小园饼。此时,有人把我拖在一边,俏俏的告诉我;说赵振华这个人性格孤僻、云云,我知道她想说什么,但人有千差万别,每个人都因自己的个性、脾气和一些条件会产生出不同的差异,但愿相互包容理解。
七月、八月,在我的印象中,一个被人遗忘的东山峰农民的世界在我眼前崛起、生机勃勃,即便是山顶上有最揪心的一幕场景依然也让我心旷神怡,虽然有些目瞪口呆的冷酷无情却充满了快乐的无畏。我想,他可能并不会感觉枯燥乏味,因为他已经在此生活了近半个世纪。融入了这山峰的雪与雾。我知道这所有的一切,并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种农场职工的生活状况、东山峰管理处的工作职能、种植茶叶的茶农、办茶厂的老板、为谋生开旅店的农二代、建筑活、做小生意的的芸芸众生。在我的笔尖下附着了东山峰的所有现状。
过几天我就要走了,夏天尚可,但冬天来临山顶又会怎样?那里会有大雪纷飞,冰雪会把山路封住,而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有的人生活会遇到许多困难,赵哥呢?我不知道他会怎样?可能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我离开东山峰有四十五年了,每当重走东山峰,再访知青故居,心里总有种依恋和好奇,心旋在山顶上总想去那里看看,去看那里的人,去看那里的变化。如今,山顶依旧如此,还有孤独的赵振华,而且生活会把所有中年人打回原形,这一切让我慷慨万千。
回长沙的时候,车过泥市,再过黄虎港桥,我想,每年的酷夏,我只是来此地短期的度假,所见所闻,虽风景如画,但东山峰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旅游行业太受季节的限制,而产品单一,主要就是靠茶叶生产,且又分散经营,行成不了规模,这背后都隐藏着东山峰管理处领导沉甸甸的责任。此刻,心里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沉静的眼眸里跃起一丝悲凉。最后,我还是被一种美好而感伤的情绪紧紧地凝结在喉咙。
关于孤独的散文12:情到深处人孤独
文/夕阳海石
坐上火车远去,流浪的生活或许比较合适。火车声轰隆轰隆,穿过一条条遂道,一片片丛林,听着熟悉的报站声,下完一站又一站。不用到达终点,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下车。出站后,看看外面陌生的城市,一脸的茫然,不知道哪儿是落脚点,背着行李,走过一条条街道,望望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不知所措。前面是一家小面馆,卸下行囊,点来一碗小面,很是劲道有味,擦擦嘴角,结完帐,又继续前行,地摊上的地图很是诱惑我,挤过去,买了一本,翻了翻地图,照着地图来到了公交站点,上车了,随着汽车渐渐远离城市,到了郊区,我下了车,一下奔到了那条小溪旁,溪水哗哗地流淌着,这声音好熟悉,我蹲下戏起水来,水好柔,好亲切。前边的稻田里插着秧,田边上种着蔬菜。绿油油的一片,多美的自然景观。我起身小步地走在田野上,一种踏实的感觉忽然而来。
黄昏到来了,我走进了一家农家乐,屋里腊肉的味道扑鼻而来,香,有家乡的味道,老板很是热情,一看我来了,就赶忙招呼我,晚饭是跟他们一起吃的,饭菜都是西南口味的,熟悉的味道,只是是不熟悉的人,吃完饭,开了一个单间。放下行李,自己一个人出去走了走,乡村的夜晚来得比较早,也很静,偶尔会听见农户家的狗叫声。外面田野里田蛙的叫声,我走着走着,走到一片芦苇地跟前,前面有条引河,芦苇长得很茂密,微风轻拂,偶尔会感到一丝丝凉意。走出芦苇地,来到了一个荷塘边,这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只能看见一片片绿绿的荷叶,这儿的水可真好,连荷塘里的水都那么清澈。月色美景,只可惜只有自己独自欣赏。公路上时不时有摩托车开过,那车亮得有点晃眼。轰隆隆的声音,此时听上去甚是天籁。天太黑了,我徒步往回走,哎呀,一下踩到了稀泥,这是前两天下完雨,留下的印迹,鞋上全是泥,又得走到荷塘边,把鞋擦干净,不愧是傍晚,水还真凉,赶紧擦完离开,把手机拿了出来。打开手机能照亮一点,来得时候感觉挺近的,回去的路怎么这么漫长。
回到了旅馆,冲了凉,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睡不着,用手机上网吧,看了一下朋友们的最新动态,收了收农场,偷了偷菜。再是发表一下自己的心情,想了很久才发了这么一条“要理想不要幻想,要激情不要矫情。凡事知足常乐”。看了看自己的照片,从18岁到现在,很大的变化,那时的自己还很年纪很天真,现在的自己,有种步入中年的感觉。以前好多朋友都会说,为什么小心年纪会有这么多的感慨,有时我也不知道。或许是“情到深处人孤独”。还是歇歇睡觉吧。
真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了,外面的公鸡都在唱歌了,太累了,来不及聆听完这优美的曲子,还是接着睡吧, 一缕缕阳光从窗台照射了进屋,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哇,外面的太阳光好强呀。想睡个懒觉都不行。
乡村的清晨真美,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绿油油的农物上。鸟儿在四处高歌,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我张开双臂,让这天地之精华,慢慢渗透进我的体内,或许会延年益寿。
关于孤独的散文13:孤独的杨
文/青鸟ldy
杨树在我们这里到处都有,他们生活的圈子各式各样:成山成片成行,还在乡里人家的房前屋后站岗放哨。杨树备受人宠爱,不但不孤独,而且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杨树生命力顽强且好种易活。只要砍下它的枝桠,插进地里就活转来了。只要三年就长成一棵有用的大树。它顽强的生命力不仅好种易活,而且它要活要长大可以不听天由命,?它的生命的力量令生命界吃惊、倾倒。你把它剁得寸骨寸伤,抛在地上或丢进河里,哪怕烈日晒,洪水泡,冰雪冻,它仍然发芽扎根长叶,长成一棵婆娑弄清影的大树。儿时,杨六叔一同我们说起杨树,就唱歌一样地颂扬它顽强的生命力:顺插顺生根,倒插倒生根,困哒困生根,浮起生吊根。
杨树的实用价值也不错。木质纤维柔韧,是打造家具的好材料;木质纤维光亮,也是造纸的上等原料。正因为它具有浮起生吊根的本领,它是我们堤垸的绿色保护神。当浩浩荡荡的洪水驾长风掀恶浪进攻堤垸时,杨树们就手挽手,肩并肩把龙王的淫威拒于林外,使大堤免遭风浪的冲击。?在茫茫急流中,他们坚如磐石;在浑浊的黄潮里,它们翠绿欲滴。此时此刻,它们不仅是一道壮美的风景,而且是一群伟岸的战士,在风口浪尖上默默无闻地为人民的生命财产付出。它的绿让我自然地联想到另一支保卫家园和人民迷彩绿。我们的迷彩绿不就是杨树的化身吗?
?杨树我今天写文让我流泪啊。自从引进国外的六九杨后,你的一统天下的梦破碎了。因你不是经济林,身上榨不出暴富的价值,而六九杨是经济林,能给人带来财源滚滚。于是人们对你痛下杀手。甚至对防洪林也剁得只剩树桩桩。一九九六年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导致十垸九溃。如今,除了恪守孤独的防洪林,其他沟港渠道,房前屋后,湖洲野地,尽皆六九杨盘踞。哪怕你杨树,仍在孤独地默默地履行你的职责,人间美谈的是六九杨,立项要发展的也是六九杨。看来,你到了枯藤老树昏鸦的时候。
也是你获喜碎梦重圆的时候,也是我这篇文章写不下去的时候,我获知杨树有进城的项目了,有开发地盘的新途了,而且防洪林也受到了法律的保护。那些树桩桩也重新接地气沐天霖,仍在战士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同时,我最可爱的迷彩绿也吹尽狂沙始到金。
杨树,你再不孤独。经受过洪水浩劫的人民会重新掂量财富的轻重,会把你永远栽在心中。
关于孤独的散文14:孤独伴侣
文/天奇
很多人觉得健身房当中男性的比例都高于女性的,可我频繁的换了许多个健身房,发现这个是谬论,因为据我发现,只要是稍微上点档次的健身会所,通常来说女性都是高于男性,即便是这些女性并不常见,因为她们通常都躲在单车房和操房等着上操课,其余的或许是在跑步机上,而几个真正玩器械的也就寥寥无几了。
跳操和动感单车是否对减肥有用,作为一个教练我想我得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是不难发现的是,那些近乎是天天晚上在操房集合的姑娘们,几个月体型都很难有所变化。这让我不得好笑的觉得,这些健身房的普拉提和瑜伽什么的,其实说穿了和跳广场舞没有多大的区别类似,毕竟大家都是在练,大家也没什么变化。我也亲眼见过一节课两百元操课教练,在广场上带着将近有一百多号人跳操,同样摇曳的舞姿,同样的人群,只是不同的场所,风格也略有所不同罢了。
我觉得,广场舞和那些一部分在健身房跳操的女人,归根结底来说大家伙都是一样的,只是形式变了而已。一个形式,将两个明明同类的人分开了天壤之别,真好笑,给自己和他人设定一个隔离层次的界限。
我也给自己设定过界限。
晚上在和我的同事聊天,一个96年的小伙子,同是做教练的。我要说的话题自然还是拖欠了许久的工资问题,无非是一些牢骚,说十五号发工资,拖到了现在26号,这***也是醉了。这个小伙子呵呵笑着,一脸看透的模样,说你不用发愁,人就要看透一点。他说这个月工资不发都一点不影响我的心情,我都看透了。
我一听不能被他比下去阿,毕竟我的“境界”那么高。
于是我就说,其实这钱要说在乎我也不在乎,上个月我在大学城做兼职送外卖上楼,一天爬楼梯得爬几十趟上下来回,做了七天,那个老板也年轻,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不是我打电话过去问他,他可能这笔钱都不会给我,我做了一个星期,中午晚上全天,然后他打给我的工资只有一百多一点。我的同事说,我操,你不找他去?找揍不是。
我笑着说,收到钱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到可能是这一笔数目了,要说生气是肯定的,可我更多的觉得是可怜,这可怜不是对我,是对那个老板,你知道我是一个佛教徒,总相信人是会有因果定数的,昧着心做事,冥冥之中,有些债总归是要偿的,我自己但求问心无愧就好,但我真的很可怜他。
可能是眼下拖欠工资的情况感同身受,在我说这话的时候同事明显愣了一下,像是在嚼烂我的话,他起身看了下手机,又坐下。我看他神情,知道我的话多少影响到了点他,可是这个同事对我的主观印象并不是这个类似哲学家的角色,逆反心理终究是要作祟的。我知道因为拖欠工资,他也在担心这个月工资下个月会不会发的问题,也知道按照他自身的家庭条件他可能不在乎这点钱,可是如果真不发工资过年,这事足够膈应他了。
我又说,我妈前两天回家了,我们谈了一下我的工作问题。她说,你们这放年假将近五十天,你又不想做这份工作了,十二月的工资如果不发,一月、二月、三月,你都会被这个工作禁锢住,明年再束手束脚的找工作?更何况这里工资又不高,这一耽搁你得到的远没有你以为的多。所以你最好就把上个月几天的工资给结了,就跟你们经理说不做了,她要是给批最好,不给批就算了,钱不要了,走就行。
我的同事一愣,估计没想到我有这么开明的母亲,因为是我母亲的话,不是我的,他感触相当大,表情闪烁,没说什么话,低头玩手机了。
我的母亲自然不可能那么开明,这些话都是我的话,我想如果我这么做了,我母亲估计能骂死我,这个年都过得不利落。
成年人都说年味没以前那么浓了,年有点不像年,我却喜欢过年时候的滋味,即便在老家农村每天只能看电视看书,到了晚上根本没有任何业余活动,我又不赌博,离家许久,也没有小伙伴,每天就是这么孤孤单单的坐着看书、看电视。可我依旧喜欢这年。因为年底,一家人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的在一起,我单纯的喜欢这一份感觉。
所以做出这个决定远没有我说的那么轻松,可有些事情面临选择,对我来说,总归是需要做的。
性格决定命运,这真是一个真理。我想按照我这么鲁莽自以为是的选择来说,一辈子无法成为世俗人定义的那种成功人士。我所作的所有选都是为了随心所欲的而活着,极为自私的一种活法。我也不会为不富裕而感到烦恼,生活只是在你没成为富翁之前看上去像个穷人。心灵若是能自给自足,我始终是满足的。当你醉心于自己的事情当中物质只是它的附属品。这话我跟我的一个健身房的会员谈过,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金钱至上者,从事金融工作,说我是鸡汤看多了,我笑着说,这话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和《瓦尔登湖》里面说的,可能是鸡汤吧。
世界变成了什么样,我不清楚,我可能是自我脱离太久了,毕竟妄想症十分严重。小学,初中上课的时候,我能在座位上一句话都不说的坐上一节课,可奇的是,我这么安静,学习成绩却差的离谱,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坏孩子共同点则是,自己不好好学习,还影响别人学习,所以教过我的老师都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就是这孩子脑子里面整天想些什么?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就问过我这个问题,记忆比较清楚的是三年级,我望着窗外发了半节课的呆,语文老师忍无可忍,问我,顾天奇,窗外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我没在看什么,我就是在想些关公大战奥特曼的此类事情……老师抽我手掌心……
我不觉得我现在的思想状态不好,像一个傻瓜一样活着,是很自由的。
我记得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真正的孤独的是你明明离开了,你还以为在他们之中。
这时候我才知道,渴望回到他们之中,那叫做寂寞。
以前我一直都是孤独的,在这些日子我悟到了一些东西,也让我彻底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在他们之中。
这么做,看上去我更寂寞了。
其实,在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寂寞将不在拥抱我,我彻底沦为了孤独,我也将永远不在孤独。
我成为了我,最好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