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央视的文章(精选7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央视的文章1:照相随想
文/陈冲
有一次央视直播钱塘江潮,把一幅奇特的画面展现给了世人。在各个划定的观潮点,成千上万前来观潮的游客人头攒动,翘首以盼等待着一饱眼福。经过耐心的等待之后,壮观的大潮终于来了!而奇特的画面也同时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观潮客,并没有把目光投向迤逦而来的潮头,而是投向了……你猜猜看,投向了哪里?他们的目光都齐刷刷投向了自己的手机屏幕!
前不久在北戴河休假,接待方安排了一次乘观光船出海。那观光船开船后直接向大海深处驶去,20分钟后原路折返,全程40分钟。很明显,就是为了让游客可以不受岸边景物的干扰,看一看那辽阔的、一望无际的海面。邻座有对中年男女很兴奋,说自己是陕西人,难得看到大海,这回一定要好好看看。可是开船以后,他们一直在用手机互相照相录像,摆出各种姿势,挑选各种角度,不断请其他游客“让一让”,忙活了整整40分钟。
后来跟一位朋友说起这事儿,朋友说,有次去欧洲,乘观光船游览莱茵河,一帮中国游客占据了船舷边上最开阔的位置,没完没了地拍照,严重遮挡了人们的视线,劝说无效之后,被人很粗暴地推搡到一边去了。
当然,你肯定听说过旅游团里最流行的那句话: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到家一问,啥都不知道。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照相?有一阵我觉得,多半是叫穷闹的。就在十几年前,照相还是一种只有有钱并有闲的人才能享受的奢侈,照相机很贵,胶卷也很贵,彩色胶卷更贵,就是冲胶卷洗相片,亦价格不菲,便是那有钱又有闲的人,也得反复地看光线,选角度,仔细地斟酌用多大光圈多少快门,这才舍得咔嚓一下。不料转眼之间,拍照已经成了零成本的游戏,不照白不照哇,于是就可劲儿地咔嚓咔嚓了。
不过,最近又有了一个新的体悟。看新闻里那些奇葩证明,证明***是***要开证明,证明你还活着也要开证明,明白了,中国人特别认证明。你怎么证明今天中午吃的不是米饭是馒头?让食堂开证明呀!你怎么证明你确实去过哪儿哪儿?你给他讲述一番那里的山水风景,名胜古迹,人家说你是从电视上看来的,咋办?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啪!一张照片往那儿一拍,你敢不承认我到过哪儿哪儿?
这下明白了。您到哪儿哪儿去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您到哪儿哪儿旅游过。
央视的文章2:那年春晚
文/王喜峰
央视春晚年年有,我虽然年年看,但1987年的春晚让我印象最深。
那年年底,退休的父亲拿出全部积蓄,买了一台如意牌彩色电视机,让附近的乡亲第一次看到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除夕,我们贴好春联,好客的父母就让我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重新架好天线,调好频道。
天刚擦黑儿,就有人来占位子。人们陆陆续续赶来,见面互致问候和祝福。晚会一开始,大家就安静了下来,专心致志地看节目。
魔术杂技、京剧歌舞、相声小品先后登场,欢笑声、鼓掌声、议论声不断,农家小院里洋溢着欢乐的过年气氛。
雪落大地静无声,下雪丝毫不减人们看节目的兴致。我也不忍让乡亲们失望,赶紧取了一把伞,罩住电视机。
那晚,费翔先唱了一首充满思乡情的《故乡的云》。接下来,费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更是让大家热血沸腾,把节日气氛推向高潮。
雪越下越大,但乡亲们全然不顾,仍然沉浸在兴奋中。随着零点钟声响起,鞭炮声此起彼伏,新年如期而至,年味儿浓得如陈年的酒,醉了天空,醉了大地,也醉了我的心。
央视的文章3:杉树长在岭岭上
文/王长贵
我一直在遥想央视那档节目——《远方的家》。因此,我也一直在努力亲近——近近的家。
近近的家,是那样淳朴。静静的景,是那样淡雅。和远方的家相比,没有魂牵梦萦,没有灯红酒绿,有的是没有仙却有很高的山,也没有龙却很有灵的水。不过,山绿和水清,本身的主题就是一幅山水。点缀在其间的,只有走近了,才在回首间发现,或钢筋水泥秀出点现代的轮廓,或青瓦下的吊脚楼透出些古色古香的韵味。当然,这些可称得上的景致,是要用心的,只有用心,你才能感悟得出来。但是,这些都在眼前,都实实在在。这些亦即她名字——杉岭,杉树的杉,山岭的岭,杉树长在岭岭上。名很简朴甚至有点冷,因而我的同事在工作中就常吃苦头,一不注意就杉变沙,对不起银子。但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她是近近的家;人生半百看过来的景,还是静静的景。但她,就像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我的父老乡亲一样,翻山过岭,生活不怕累,为人如杉长得直,有用,有刺,实在。
于是,在实在中,我总想找出点嚼头。既然从字面上看,是杉树长在岭岭上,那就从山说起。
山是群山。皇后寨、凤池山、鸡公山,三山一拥,怀里躺卧的就是杉岭了。这且不说,一盆地的中部突出一峰,也就被称作林峰。世间的事,正如一位哲人讲:最简单的就是最复杂的,因而才有了白马非马这个着名的逻辑问题。
皇后寨,矗立在杉岭的西北面。听名,名大,且以人和寨相称,这在全国好像也不多见。至今,山还是那山,其间,为大家认可的皇后墓也存于世。可是,皇帝是谁?无史迹可考;皇后墓是真的吧,可又没有碑文可寻。当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逝去之后,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落实民族成份,一个不到一万人的乡,却冒出了七八个民族成份。对此,有个研究民族历史的朋友感叹:皇后寨啊皇后寨,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时至今日,随着退耕还林和高山生态移民的实施,皇后寨除了林子日渐增密外,仍是春绿夏花秋果冬红,一岁一枯荣。
凤池山,耸立在西南面。恬淡的美正如其名,但恬淡中不乏刚烈。不过,究其名字的来历,和皇后寨一样,也是因人而得。在乡人的耳朵里由来已久的传说是:一个叫李凤池的汉子,为抗击外来的侵扰,振臂一呼,在山下踩出一坑,硕大,号凤池塘,山从此易名凤池山。李凤池何时人,无考。但是,山下的一大片寨子,大名均叫李家营,细下来又各有称谓,也是一怪。不过,就在这座山上,却打响了辛亥革命前奏的枪声。史载,1910年12月底,同盟会会员温朝忠与王克明等以朝山为名,到凤池山聚会,商讨起义事宜,不料消息走漏。温朝忠等当机立断,决定提前起义。1911年1月3日(庚戌年腊月初七)革命军誓师凤池山,公推温朝忠为义军总司令,发布反清檄文,剪除发辫,臂佩白布章,外衣前后粉书“国民军”三字,手持长矛、马刀、火枪、土炮等武器,举着“奉天承命,扫清灭洋”的大旗,向黔江县城挺进。如今,当地的老人每每说起,起义的土炮里放着耙钉,炮声一响,耙钉飞出:其声,像牛角蜂,其色,通红。在耳,在眼。遗憾的是,朝山的寺庙今已不在,只见高高的通讯铁塔,直指苍天。
东南面的鸡公山,相对前两山,似乎尚欠文雅,但是,其后的小南海,让其名声在外。但小南海与杉岭,却有着不解之缘,不仅是隔得近,还在于这场灾难的过程。横贯杉岭的河流,叫厚河。公元1857年五月暴雨来袭,一条红蛇顺流而下正对鸡公嘴时,正是公鸡打鸣之际,蛇被惊雷击打。遂后坝乡山崩,溪口被埋塞,成小南海。在一代代的传说里,是故事,是传奇,因而人们至今还会拿阴船说事——积德行善,天必佑之。厚河流量不大,但从无干涸一说。也许,这就是厚德之河之所在。
哎!对于近近的家,静静的景,杉树还是长在岭岭上。可还有人想从中去解读?我不得而知。曾记得有一个诗人写过一首叫《石头》的诗:
石头
爬上天的就变成了星辰
被人仰望
没爬上天的
就跪在地上仰望星辰
虽然你们是相同的
一块石头
静如处子,是我对家乡敬重,敬重她是一块石头而不是星辰。如果将她放大,在旅游被过度开发而被人诟病的今天,我们是富有的。因为,有一种血液在流淌,有一种杉树长在岭岭上。
央视的文章4:年前掸尘
文/曹树高
央视节目里有一句公益广告词:“老太太,您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门,就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在我们老家腊月二十过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掸尘”。掸尘就是打扫房子,也就是大扫除的意思。
小时候,我每年都看到母亲在春节前进行掸尘,即便是在生产队做工繁忙的岁月,也从没间断过。腊月二十过后,母亲会选个晴朗的日子,先是清洗衣被,接着就是掸尘了。母亲把能搬动的一些物品搬到门外,不能搬动的水缸、床铺等,都用一些草垫和芦席盖起来。准备工作做好后,再用一根长竹竿,在竹竿上端绑上掸子或是笤帚等物直接掸扫天花板上面的灰尘。一年了,一些灰尘积聚在旮旮旯旯的地方,还有虫虫留下的“遗物”等,平时没有时间去认真打扫,这次一下子全部清扫一遍。母亲总是从上往下开始掸扫,天花板掸扫结束后就轮到墙壁、窗户、橱柜顶,再到桌子凳子,包括土灶和橱柜内外,最后才是地面。
说到掸尘,可不是件轻松事。那些年在掸尘这天,母亲总是戴好帽子、护袖、围着围裙什么的,能防护的地方都捂好后才开始行动。长竹竿捆上笤帚将屋顶、墙拐角等处的络络网(蜘蛛网)、吊吊灰尽数掸下来扫去。我长大一点,自然也帮着母亲每年掸尘。母亲说,这掸尘不仅是为了干干净净过个年,也是掸去一年的晦气,迎接新的一年好运道。
迎新掸尘在老家来说是件重要的事情,老家的人十分看重。有人还说是为送“灶王爷”上天述职、复命的大事,让他老人家离开时,能有个干净环境,好“上天言好事”,回头下凡时有个好氛围,以最好心境“下界保平安”。
掸尘这一习俗起源何时,我无法考证,但在我的记忆里印象很深。每年掸尘,就意味着春节就要来临,我们这些顽皮的孩童可以尽情地玩上几天。同时,还有好吃的好喝的,有新衣服新帽子穿戴。时光一晃数十年过去了,老家仍保留着这一习俗。现在掸尘不像过去那么认真复杂,因为现在住宅条件好了,房子比过去亮堂多了,打扫起来也比较方便。尽管如此,每年春节前家家户户清洗衣被,打扫卫生,仍是少不了的事情。
央视的文章5:群发的短信也要回
文/丁明烨
2014年央视春晚,由总导演冯小刚命题创意,歌手郝云创作演唱的《群发的短信我不回》,抒发了人们对“客套”“敷衍”的反感,对真诚、纯朴的回忆。
节日期间,人们都在或收或发面目相似的祝福,以表达对朋友的关切和问候。有人认为,群发短信,看是便捷省事,其实最没诚意。于是才有了“群发的短信我不回”的誓言。
自己手指笨拙,打字速度极慢,每到节日,总是选择一些文辞优美的短信,略作修改,群发给远处的朋友,内容无关紧要,主要是表达一份惦念,一份牵挂。如果不再群发,每个朋友都编发一条,简直不堪重负,不如一条不发为好。牵念,何必在意形式,无言,也是一种表达。
仔细想想,群发短信,也是有选择的,也是一种友爱的表达。尤其我们东方人,深沉,含蓄,不善于表达感情,转发别人有文采的短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是适合。所以,群发的短信也值得珍惜,也要认真回复。
记得多年前,与朋友开玩笑说,只要到了用餐的时间,才打来邀请赴宴的电话,那是让你去凑人场,就坚决不去。现在想来,即便是凑人场,也是对你的关注和喜爱,芸芸众生,这么多人,能想到你,能喊你,已经是一种偏爱了,何必耿耿于怀呢。或许,之前邀约的人只是“生意”或“关系”的需要,而“陪衬”的人,才往往是关系密切的朋友呢。
观察评价事情,总有很多角度,站在反感、敌对的角度去处理,就会有对立的效果;如果站在友善、感激的角度去思考,就会有美好的结果,善意的回报。
央视的文章6:幸福遥控器
文/王一明
自2012年央视《走进基层百姓心声》推出“幸福是什么?”这个特别节目之后,“幸福”一词成为媒体热词,2013年7月开始,新浪网也对“你幸福吗?”开展了网上调查,迄今为止,有82.5%的网民认为自己不幸福。而不幸福的前两位原因分别是“房价高”和“工资低”。
原来,大部分人的幸福遥控器被金钱控制着,如果金钱决定着我们是否幸福,那么,我们岂不是金钱的奴隶?我想,如果统计更细致些,会发现,还有很多人的幸福遥控器掌握在爱人、子女、名誉、地位甚至别人的言论中。
我想,金钱、亲人、权力、名誉、地位等都是外在的事物,而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不稳定,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不可控制的事物上,无异于缘木求鱼。幸福与否不在于外界物质是否富足而在于内心的是否充盈。幸福需要向自己的内心寻找,我们得把幸福的遥控器控制在自己手中。
幸福遥控器由什么构成呢?
足够强大的内心,是幸福遥控器的“电板”。
如果你是个别人一句话就能把你惹火的人,如果你是个看到同事穿名牌开好车就去比较的人,那么,你的内心不够强大。什么叫内心强大?畅销书作家石勇在书中写到:“内心强大就是一个人在他人面前具有无法被摧毁的心里优势”,我以为内心强大就是“别人称赞你,你不窃喜;别人毁谤你,你不动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宠辱不惊”。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胸中自有定见,情绪不会轻易的受外界的干扰,他们更容易得到幸福。
现当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面对太多的金钱、权利、地位、名誉的诱惑,这个时候更需要内心强大,不攀比,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要深深明白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么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幸福从来就不在别人的眼睛里,幸福就像鞋子,合不合脚,永远只有自己知道。
保持“正能量”,是幸福遥控器的“面板”。
“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根据热销全球的《秘密》一书中着名的“吸引力法则”,我们知道:“同频共振,同质相吸。”也就是说,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同样性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到一起。那么,我们经常保持着“正能量”,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美好事物来到我们生活当中。中国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这个意思吧,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学会放下评判和控制,是幸福遥控器的“电池”。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现实是什么,就爱什么。”这句话说的就是接纳、放下控制和评判,这样,我们就会离幸福近一点。
向内探寻,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在生活中学会放下控制和评判,构成了“幸福遥控器”,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握紧幸福遥控器,做自己幸福的主人!
央视的文章7:玩物也能成志
文/李莹
在最近央视播出的一期《欢乐中国人》中,一对“定海神针”组合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男主本是一名国家二级场地篮球运动员,女主则是一名篮球机爱好者。两人在同一所大学求学,因篮球相识。有一次男主想约女主参加篮球机男女混双比赛,结果被女主不屑地拒绝了:“你要想和我搭档,先回家练一个暑假吧。”
男主果真苦练了一个暑假的篮球机,投篮技术突飞猛进,开学后他的篮球机投篮技术远远超过了女主。
两个靠篮球机相识的年轻人,因着共同的爱好走到了一起,他们苦练投篮技艺,一起创造了有关篮球机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双人进球149个,一分钟蒙眼双人进球70个!不仅如此,两夫妻还一起参加了世界级的比赛,代表中国首次拿下了这个项目的冠军。男主如今已经是篮球机的运营商。
能够将自己的兴趣发展为事业,追求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对情侣追求本心的精神令人钦佩。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自己的兴趣都是浅尝辄止。如果把兴趣当做事业去追求,或许你会发现,玩物也能成志,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