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散文

请欣赏秋分散文(精选15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秋分散文1:依然生香的秋色

文/子隽

秋分一过,就算是步入深秋的季节了。金黄的谷子,黄色的大豆,紫色的红薯,白色的玉米,红色的柿子……秋色生香,生香的秋色。

秋,最喜欢的季节,因为一季的汗水终迎来了五谷丰登。晚秋,最让人深情地挽留,因为人们企及于收获,眷恋于那一场丰硕。

依然是黎明,依然独行在那一条幽径,依然怀揣着一种念想,默默前行,急切地寻找初秋的葳蕤,初秋的葱茏。

其实,不曾光顾这里,也就间隔一场秋雨,几场秋风。秋色,已经稍显萧瑟,那一片深绿色的黄瓜已有些枯萎,只有顶尖部默开着一层细小的花儿,那样的柔弱。在叶子的下面有些嫩绿的黄瓜妞,迎着风儿坚强地成长,有的耐不住季节的薄凉和干旱,已经枯萎。田野也显得空旷,一片片田间作物已经收割,甚至被犁铧秋耕一新,期待重播一抹新绿。那一条蜿蜒于远处的七里河的水面,已不再碧绿,有些灰黄。是气温太过偏低?是水质变化?是目光的异样?都不是,是岁月赋予秋的颜色。

那一条绵长的绿色走廊,林荫稀疏了许多。洋槐,梧桐,曲柳们,在季节的感召下,片片叶子默默地飘落在眼前,顿生一种怜惜,无奈。轻薄的叶儿簌簌飘落,滑过肩胛,散落在地。不经意的靠近与触碰,又一次感悟到了相守与分别。落叶,还有生命残存的温度,随风儿栖息于一个角落,虽然终会风干所有的汁液,然而,那一份曾经厮守相依的情思是不可放弃的。

生命与秋一次次邂逅,便一次次目睹叶落的状态。飘零的叶子,总会让人油然一种曲终人散的悲怆,那份离散会在一段时间萦绕而不得释怀。片片落叶,曾鲜活地与枝干相守,迈过一季繁盛葱茏,终萧瑟离去,爱到无言,痛到无声。捡一片叶子,虔诚的托在掌心,仿佛看到了一种无奈,一种果敢,一种涅盘……

其实,我们都不必怅然。因为,一切物种都会在秋日里成熟,在秋日里饱满,又在漫长的期待中,迎来了春日,一个个新的生命开始了新一轮的延展。去年的晚秋,阳面的牵牛花也在盛开,然而,却有些稀疏,零零星星地盛开在依附的树干上。也许更多的种子植根或萌发于泥土,今年,那样的葳蕤,那样的密密匝匝,它们沐浴着深秋的暖阳,默默地绽放。五颜六色,斑斓多姿,宝石蓝、浅藕荷、玫瑰红、玉石白,几种颜色互相映衬,平添了季节深处的一抹生机。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我想,现在乡下的秋色一定正浓,一边忙着秋收,一边趁着墒情秋播。我虽然多年不曾秋收,也不曾秋播,然而,心田的秋色依然生香。

秋分散文2:深秋三韵

文/孙成栋

秋分

在这个清亮的早晨,一行雁阵飞过带露的芦野,与碧泓中的那杆枯荷匆匆分别。

也许,这是一株三叶草的秋忆中,最温润的一个日子。阳光从树影中滴落下来,碎碎地铺满肩头。仰起头,透过纷飞的叶羽,一弯弯旋转的彩虹映入眼帘。而那只开满茧花的手,与镰把、犁弓、锄柄,幸福地相拥在一起。

天蓝蓝,宛如希望的颜色,又有着梦的质地。焦渴的眸子里,飘忽着时光的飞絮。高粱,在风中吟哦和歌唱,摇曳出一地的脆响。砖囱里,分蘖着淡淡的炊烟,仿若一声悠长的叹息。一叶榆木小舟,犁开菱蔓田田的湖水,逶迤出一道道纤姣的波纹,恰如采菱的村姑心扉上溢出的笑靥。

有一种青涩,从这个时季里永远地消失了,像一袭风,一片云,一缕柳茸,一茬芦苇。在草木、田园、鸟鸣和暮烟中劳作一生的母亲,在露珠、月色、蒲香、烛光中修行一生的母亲,笑颜如菊。那些在阳光下飞舞的金色穗粒,宛若苍穹洒在大地上的珍珠,被农人辛勤的汗水涂亮,散发出泥土深处的芳香。

时光之芒,细如感伤。泡桐苦楝,睡莲藿香,都在第一滴朝露之前,优美地开过老过。谁总在远方静静地召唤我?那一缕缕泛黄的风,让生逝皆丰如沃野。农家房顶青瓦上晾着的、檐下竹匾里摊着的、屋后井水里浸着的、门前瓜藤间挂着的、院里柿树上悬着的,都是被鹜鸣濡湿的星星。

一枚葱绿,装饰了蒲公英的梦想,听着风的声音,哪里才是方向,才是归宿的港湾?秋虫的呢喃,洇破夜的沉静。月亮漂在水面,晕开的碧波上,月光在此岸彼岸间凝结成一把银桨。

季节,分成了两页;乡愁,划成了两瓣。

寒露

许多轻婉而鲜妍的翅膀,在日渐清冽的阳光下,悄悄地隐藏起来。沉淀着的,是村庄薄霭般的晓梦,是收割后简默的原野。

南风高举枯黄的巾幡,呐喊着退远。杏黄的野菊花哟,开满河岸。蟋蟀的离愁滑过草叶,萤火虫的身影折进一首婉约的词。秋雨无痕,拈一朵微笑,晕染满坡的红叶。只是一低眉,心絮便如鹜歌飘飞。月光片片,缤纷落于脚尖。

浩如烟波的生命里,足印深深漫过那个港湾,从此烙上蔚蓝的声息。时节如此分明,何需号角提示,露在瓦楞上画下第一瓣白梅,水就给一帧寒影披上月辉。洞箫声声,如烟袅袅,似风徐徐,在无尘之境浅吟低唱,漾出寒露的颜色。

凭窗听雨,倚垛看风。雨落在莲蓬,风拂过芦蕊,钟声响了千年,是谁,一直在唱着那首未央歌?何劳雁阵的牵引,无需鹤鸣的鼓荡,乡思宛若影绰的霜花,以水的姿势漫溢。桂香似潮,洗泽着梦中的远方。那里,月色如愁,月光倾城。今夜,你是否是凝在我心头的,那颗若泪的露珠?

寒鸦映斜阳,静候梅的消息。被夜露滋润的光阴,恰如娉娉碎步的女子,轻悄地走过叶的昨天。皎洁的记忆恍若一粒粒蚌珠,散落于岁月的长河。将一枚祝福别在衣襟,解开泊在季节渡口的芦荻船,一转身即成背影。

屋外的梧桐,劲挺着孤零的枝丫,托举起层层叠叠的秋阳。牵挂的斑影,凝聚成阡陌上稀疏的褶皱。满篱扁豆花,蘸着新鲜的露水写诗,诗句如草叶样简洁、似新月般清雅。一场迟来的夜雨,就这样润湿了掌心。

亮在天涯处的那缕灯光,却似麦畦里初生的芽,忽闪着温煦而澄澈的眸子,欣欣地朝着严寒的故乡生长。

霜降

一扇烛影摇曳的窗,被流年的风当作倾诉的弦。雨,藏在一枚纤瘦的树叶身后。路边一盏昏黄的泪滴,在冬至之前,化作蒲公英的心曲。

露凝成珠,珠淀为晶。一茸莹白,沾停在深黄的秋叶之上,或渗落进待耕的泥土。有一种皑皑的期待,使濒临风干的心房倏忽间饱满起来,溢满稻穗的清香和柿子的甜润,仿佛枯寂的苇帐灌满了绿色的风。远方的地平线上,阳光初洒,清浅着映亮微云。寒萼初绽,惟有如水的霜华,将端丽和娴静织成风景。

冷然的日记里,思绪烟波浩渺,湖岸和岛屿连绵成网,鸬鹚却不会在晨雾里迷途。农事的脚步虽然细碎,却紧密如昨夜的雨点。渔歌清亮,村姑挎着竹篮的身影浸湿在柔波里,漾出一幅隽敏的剪影。当风儿,融化在月色之中,我仰头寻觅无痕的岁月。沿着冰挂的方向,用桦叶,触摸霜花的脉络。

季节粗糙的掌心,在水的手背上轻轻摩挲,仿佛未经雕琢的璞玉缓缓滑过,漾过一阵冷冷的、厚厚的温暖。沙洲之上,丹鹤点点,驱散心头的灰暗和阴沉。因了灯的点缀,荒凉之野,依然透出一地明媚;黑白水墨,竟也洇出满纸烟霞。

犁铧划过土地的声响,犹如聚拢了无数花开的声音,清脆悦耳、温婉舒韵。又似后院枣树成熟的枣子落地,午后河边谁家母亲在捣衣,池塘里的莲蓬迎风摇曳,纵然只是隐隐地萦绕耳边,却成这个季节的天籁。

细细密密的霜蕊,被朝霞捻亮。农谚化作洁白的蝴蝶,在晨光里纷飞。阳光的亲吻,让冰心融成热泪。那打湿的窗沿,是种子芬芜了一秋的思念。

枫叶擎着火把,想把这夜点燃。南飞雁用翅膀,剪一幕含情的放歌。

秋分散文3:秋分时节

文/马亚伟

一直觉得,二十四节气像二十四个性格各异的人,而秋分就是一位成熟沉稳的智者。秋分在寒来暑往中固守着自己的驿站,等待着大自然到这个时节展开最美最富风韵的画屏。到了秋分,总会多一些通透豁达的况味,还有哲理的意味。古籍《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均分了昼夜,平分了秋天,也带来了丰收。

秋分敞开博大的胸怀,慷慨地把最丰硕的果实奉献出来。没有任何一个节气,会像秋分这样绚丽而厚重。秋分的底色是金色的,灿烂生辉。风翻过了一道道山,吹过了果园,农田,菜园,那些瓜果蔬菜和粮食纷纷铆足了劲儿,一夜之间,齐刷刷奏响了丰收的凯歌。

我记得,父亲是最喜欢秋分的。秋分到,他总是眉开眼笑的。从春到秋,父亲每天都是忙的,播种,灌溉,施肥,除草,所有的汗水都流淌到了农田里,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农田里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父亲开着他的手扶拖拉机,得意扬扬地去收秋。能不得意吗?要知道,那时村子里第一台拖拉机,是父亲用他年年岁岁一轮轮的汗水换来的。玉米绽开了黄灿灿的笑容,高粱托举着红灿灿的火把,谷子地一片金黄,田野里油画一样绚丽多姿。父亲指挥着一家人掰玉米,收高粱,割谷子,大家的笑声在田野上空回荡。

母亲会把丰收的庄稼摆满院子。那时候的母亲,就像一位随心所欲的画家,在自己的小院里尽情地描摹秋天,她要把丰收的场景定格在农家小院里。母亲在屋檐下摆满金黄的玉米,在墙上挂满红辣椒,在窗子底下摆上大南瓜……丰收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小院。

我们孩子最爱的是果园。苹果、梨、枣儿都熟了,可以撒着欢儿吃。微凉的秋风里,我们仰着头,选树上最大最好的果子。那时候觉得,拥有硕果累累的果园,就是人世间最富足最幸福的事了。

秋分实在是个好时节,丰盈饱满,鲜活生动。天凉好个秋,秋分还不见肃杀的痕迹,一派丰收的景象,让人觉得心都是明亮的。收获的季节,就满心喜悦地收获吧。

秋分,向人们讲述着春华秋实的朴素道理。也告诉我们,岁月轮回,辉煌过后又是一季耕耘,要攒足干劲儿,积蓄力量,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秋分散文4:秋分,秋夜,秋月

【一】

秋分,微冷,又一临界点,一变将生。一叶凋零荒芜不了整个秋天,金色的九月,迎来秋高气爽,微风吹拂,飘来淡淡芬芳深深呼吸,馨香漫入心房。

时光如水,九月已到下旬。匆忙之中,一天又一天。我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本职的工作。于安静中享受一份恬淡的心情,于朴素中寻觅一份心灵的宁静。看绿叶慢慢黄染,看北雁缓缓南归。听瑟瑟的秋风,品累累的秋果。人生,每一季都有不同的风景!

秋季,温度多变,人,也多愁善感。平平淡淡的日子,幸幸福福的生活,因为某人的喝高,而徒增一声叹息。天空蔚蓝,秋阳灿烂。虽有瑟瑟的的风,但也有天高云淡的辽阔,窗外依旧车马喧嚣,当阳光重又照射时,心情也许会爽朗许多。

晨光辗转,开启一天的清凉,宁静。秋凉渐浓,风过,晨露溅繁星。太阳依然是那样的暖,照沐着整个身心。一季一期,记栽在岁月。

清晨,推窗远望。西边的天空上还悬着明月,与阳光相映成辉。秋水长天,看西山绵延。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在这四季轮回中,悄然而逝……顾不得哀怨,来不及回首,而希望却总在最前面……

轻叩秋楣,远雁声声长,云高,天凉,秋雨扣梦,秋窗静聆,潇潇韵,秋色之空,秋雨零星薄雾暝,金风凝露桂香盈,小亭阶前望月台,依栏遥望。

水润山色叶如霞,层林尽染石上花。深秋风语别离叙,一往情深尽繁华。清雨涤尘,忽而至的风云,卷去层层燥热,洒下一丝丝清凉,润心于不及,瞬间水意葱盈。水,淡而清,润无声。晨,新而轻,蕴有生。一角清幽,江南味道,似墨香如画。淡曲轻唤,挑起人间烟火,一种现世安好,一丝灵动,便明媚了满目秋光。树沐浓淡,叶染疏黄,开落花随意,秋风水沁凉。斟一盏清明,品一味心香,默数时光。

【二】

晨梦不觉夜雨迟,午窗才晓扣栏早。天风送凉,似阵阵梵唱。吹梦流云,映荷凌波,淡淡摇清香。晨曦清浅,一线微光闪烁在安静的眸,岁月燃成一袭宁馨,在恬淡中变得温软。夕阳暖暖的,洒满回家的路……白云舒长天,花开自怡然。秋说风光好,一路芬芳伴。

走过新春,越过酷夏,一路欢声,一路歌唱。清风里,花儿摇摇,秋光里,果子笑笑,镜头里,总观奇妙。九月的时光,有些美丽也有些沧桑,让美丽留在心上,把沧桑化作力量。

午后的秋阳暖暖地透过树荫,落在地上,阳光盈窗,珠帘卷,凝眸东望,无语云飘扬。一笑阳光,潋滟荡漾,含眉,生烟。悉心一语,语重心长,满满的感动,在阳光里,慢慢圆融。晨风似水,无争静淌,一瓣心香,氤氲着时光,源远流长。卷一墨心景,轻描,填补那一秒,还有心的照耀。霞散千缕黄,荷逸一水香,田田晴脉脉,纤蕊倩丝芳。

临窗而立,已有几丝凉意。晚上,适宜的温度,也能安睡到天明。夏,曾经的火热和痴狂,已被秋分的天高云淡,清风送爽,慢慢掩藏。

享受一段时光,笑看一段过往。从最初的心情迷茫,到现在的豁然开朗,点点滴滴聚于“好心情”,终究,人,都在不断成长!

【三】

秋风拂牖锁诗情。呼云出岫盼君现,枚笔拈词赋月明。日月同辉君邀诗,风轻日暖不迟疑。拈花一笑秋痴意,诗成便是月圆时。

轻翻夜笺,流翠成盏。静聆栖岸蛙鸣,枕波香梦渐。乘瓣,飘逸天地间。入画成景,于一幕远凝岚烟中,摇曳几多迷蒙,霓裳轻舞,还念一路花好月香。

乡音一滴相思一场凉,且将心语诉雁书,莫让乡愁凝露霜。轻开帘窗,羞云藏明月,分外思故乡。迷离的夜晚,窗前绿枝在微风中摇曳,怎能让人不相思?浓心一枚窗外,秋月时节寄思情。

万顷澄波泛柔和,

白云轻舟绕渔歌。

晓起妆容尤着露,

水天一色梦清荷。

笔墨浓淡,山水尽出,香味浓淡,一盏清明润如风,浮云吹去空澈净。墙外任藤攀窗越,几缕心香向阳升。

彩云辞日月初升,清风吹红轩前枫,燕云佳友齐相聚,共举金樽对苍穹。

日已西沉晚霞红,小楼听月观清风。青松阵阵波浪涌,玉兔捣药杵臼鸣。

兰亭风送悠,天高水远流。日月两相满,双圆贺佳秋。日暮西山苍穹恋,彩云追月霞满天。中秋好节随心至,桂花一枝乡思浓。

一心相思凝一滴,两叶对望分两枝。三生缘来三更怨,四壁清影四顾凄。五音乱弹五玉指,六神纷扰六欲憩。七星伴月七夕会,八哥报喜八字批。九族贺声九霄外,十里流水十日席。百花戴得百年合,千秋佳话千古绎。

秋分散文5:秋分又闻宣化牛奶葡萄香

文/孙辉亮

谚语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一立秋,北方的天,就突然凉了……

秋天,在不知不觉中,款款踱来。酷暑,悄悄退去。秋风,带来了丝丝凉意。天空,忽然变得格外的蓝,格外的高远,白云,忽然多了起来,一朵朵、一朵朵,在湛蓝的天空中,欢快而悠闲的漫步。空气中,也忽然多了些成熟的特殊味道。初秋,秋的气息,转眼间,便弥漫天地……

初秋,镶嵌在古城宣化里的上千亩葡萄园,散发出葡萄的阵阵清香。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绿的,各色肥肥瘦瘦的葡萄,挂满了古城北部的角角落落。如珍珠玛瑙、似翡翠玉石,装点着宣化多姿多彩的秋色。有了它们,古城宣化的早晚,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古城的秋天,才有了别样的风采。

半城葡萄满城香。闻着宣化空气中荡漾着的葡萄成熟时特有的馨香,大街小巷的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欢笑起来,神清气爽起来,倍感亲切和自豪起来……

京西第一府,千年葡萄城。宣化,位于张家口市中部,东距首都北京,只有150公里。秦汉时属上谷郡,唐代设武州,辽为归化州,元为宣德府,明朝成为长城九边重镇之首,称宣府镇,清朝设置宣化府,寓有“宣扬朝廷德政,教化黎民百姓”之意。自有建制以来,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乾隆皇帝,曾九次出巡,均在宣化驻跸,并亲笔御书“神京屏翰”大匾,至今仍高高地悬挂于城内镇朔楼上。

古时的宣化,曾有上万亩的葡萄园。是名副其实的“葡萄城”。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从西域引入长安(西安)。经太原传入宣化。据考证:宣化葡萄的栽培历史,已有1800年至1900多年。这些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加快和保护意识的缺失,现在只剩下了1500多亩。有白牛奶葡萄、李子香、玫瑰香、老虎眼、美人指、香妃、赤霞珠、红香蕉、无核白、无核紫、巨玫瑰、里扎马特等一百三十多个葡萄品种。以鲜食的白牛奶葡萄,为最多、最着名。

岁月悠悠,沧海桑田。2000多年过去了,在一座近10平方公里的古城里,仍奇迹般地保留着1000多亩“漏斗架”(莲花架),栽培技艺的葡萄园。俯瞰,成片成片的葡萄架,宛如一朵朵莲花盛开,又似一个个展翅的凤凰,美丽无比。仰视,仿佛一把把倒立的巨伞,接天蔽日,保佑古城的安康;又像一个个通天漏斗,承接天地灵气。

宣化的葡萄园,它创造了“三个”世界唯一。世界上唯一在城市中的葡萄园;世界上唯一以“莲花架”栽培方式的葡萄园;世界上唯一的城市文明与农耕文明的高度融合的典范葡萄园。在一座古色古香古城里,有1000多亩那么大的葡萄园,这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多么壮观呀!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级奇迹呀?它既是城市中自然的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公园;又是城市里的“绿肺”;更是见证这个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难怪联合国粮农组织上百个国家的官员和专家,看到古城里的葡萄园, 禁不住伸出大拇指, 惊讶地说:“Great! Great! (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宣化葡萄,最初是作为 “奇花异果”,在皇宫和寺庙里栽种的。圆锥形的“莲花架”,不仅极具观赏性,又是庭院经济的楷模;更寓意了佛教中“追求功德圆满”的美好愿望。而且,水源、肥源、光源集中,更主要的是具有防风、抗倒功能,这在多风的北方,是一大创造。充分体现了古代葡萄农的智慧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灿烂辉煌。

宣化牛奶葡萄, 品牌价值已达19.97亿元。1915年,荣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荣誉奖;曾获国家工商总局和质监总局“双地标”认证;连续6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奖。2013年6月,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宣化,位于北纬40°-41°之间,平均海拔650700米,属于黄金纬度、黄金海拔。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质葡萄生产的黄金生命区,我国的新疆、法国的波尔多也在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特别适合葡萄生长。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时,宣化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白天的温度仍高达三十多度,夜晚之后,就下降到十多度。其他早熟品种的葡萄,大多九月前就成熟了。唯有宣化的牛奶葡萄,白露后,才渐渐上糖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经过十五天糖分的积累,到了九月下旬的秋分,才真正成熟。

除宣化外,张家口市怀来和涿鹿地区,还有近3万亩的牛奶葡萄。怀来和涿鹿的葡萄,都是从宣化传过去的,由于两地气候比宣化温暖一些,葡萄一般比宣化的早出芽半个月,早成熟半个月左右。所以9月初左右,大街小巷的牛奶葡萄,大多是怀来和涿鹿产的。

真正的宣化牛奶葡萄,不是特别甜,而是甜得“恰到好处”。熟透的宣化牛奶葡萄,是金黄金黄的。椭圆形的葡萄粒上,镀满了太阳的色彩。晶莹剔透,鲜美欲滴,美的无法用语言形容。摘一串,捧在手上,颗颗葡萄,像一个个金色的琥珀,漂亮极了。在阳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葡萄粒里,细细的脉络,看到果肉里,两颗墨黑色小水滴般美丽的葡萄核。

轻轻地剥开蝉羽般薄薄的葡萄皮,鲜嫩透明的果肉,一下子就露出来。果肉饱满,汁水丰盈,清香扑鼻。吃一颗,清甜爽口,香沁肺腑。一颗接一颗吃下去,吃上几嘟吃不腻。这时,你定能真正体味到“百吃不厌”的深层含义。

而其他地区的牛奶葡萄,皮,要比宣化牛奶葡萄要厚一点;果肉也要涩一点;但含糖量却比宣化牛奶葡萄高一些。吃一颗,真甜!吃三颗,喉咙就“齁”得受不了。

宣化牛奶葡萄,之所以能够剥皮、切片,“刀切不流汁”,肉厚汁丰,香甜可口,得益于宣化的好山、好水、好土、好气候。宣化四面环山,四条河流环绕,土壤肥沃,日照充沛。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生态环境,孕育出独特的好葡萄。它是域外的葡萄品种,经过当地果农的精心培育和改良,繁衍而出的极品。在中国葡萄的家族里,它的品质是最好的。

葡萄是“水果之王”。世人之所以喜爱葡萄,不仅因为其味美清甜,更由于它象征着硕果累累,多子多福,兴旺发达等美好的寓意。而且,还有许多药用价值。葡萄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药用价值极高。能祛痰、预防脑血管病;兴奋大脑,抗病毒;减肥,增进食欲;抗癌,抗衰老,可以说全身都是宝。

历代文人墨客,对葡萄多有溢美之词。唐诗圣杜甫“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边塞诗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鹿门先生唐彦谦“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宋代爱国词人辛弃疾“高价金茎照水寒,累累小摘便堆盘。”元代女诗人郑允端“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等都道出了对葡萄的赞美之情。元代诗人刘迎在《上谷》诗中“葡萄秋倒架,芍药春满树。”明代大画家徐渭,曾在宣化生活一年半左右,一幅清墨淡雅的 “墨葡萄”图,成为我国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精品。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幼时,曾在宣化生活五六年的时间;八十岁时,为宣化牛奶葡萄作诗一首:“尝遍宣化葡萄鲜,嫩香似乳滴翠甘。凉秋塞外悲角远,梦里风霜八十年。”串串字珠句玑,无不见证着宣化牛奶葡萄的甜美和诱人。

秋分,才能真正闻到宣化牛奶葡萄特有的清香!

秋分,宣化牛奶葡萄,才真正成熟!

朋友们!想吃真正的、正宗的、鲜美滴翠、清甜爽口的宣化牛奶葡萄,请耐心些、耐心些,静静地等候,等候,等到宣化牛奶葡萄,真正成熟的那一刻,那一刻……

秋分散文6:秋分

文/闫超健

每年阳历九月二十三日前后,斗指巳,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秋分。

祖先们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而秋分过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雷公开始收敛了;昨天还日丽风和,今日却天气骤冷,蛰居的小虫藏入了洞穴,洞口还堆满了细土,以防寒气侵入;此后降雨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散失,所以江河湖泊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几近干涸。

在古代,素有秋分祭月的习俗。所以,秋分过后,天地万物改由太阴星君月神掌管。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日方入夜,帝王便与重臣到西郊的月坛祭月去了。《太常记》上也说:“秋分祭夜明于夕月坛”。像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所以,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时节,有经验的农人还会到田野里挖秋菜吃。田野里的苋菜、荠菜、婆婆丁等野菜正是肥嫩,味甘鲜美,口感极佳。农人们相信,吃秋菜可以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农业生产的历法,所以也必然提醒着农忙。秋分,也是耕种的标志之一。这个时节降温极快,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也就显得格外紧张而忙碌,甚至“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在鱼米之乡的江南,稻田里调皮的孩子反复吟唱着“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的农谚。

一场秋雨一场寒。雨后的乡野,凉风习习。早起的主妇,在院子里一边生着炉子一边打着喷嚏,因为昨夜没有征兆的秋雨,院子里的木柴有些受潮,所幸雨水不大,虽然生炉子熏得满院子都是烟气,但无伤大雅,粥饭清香。

在这阴阳平衡的节气里,确实要阴平阳秘、收敛闭藏。

秋分散文7:秋分,秋夜,秋月

文/水港湾

【一】

秋分,微冷,又一临界点,一变将生。一叶凋零荒芜不了整个秋天,金色的九月,迎来秋高气爽,微风吹拂,飘来淡淡芬芳深深呼吸,馨香漫入心房。

时光如水,九月已到下旬。匆忙之中,一天又一天。我依旧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本职的工作。于安静中享受一份恬淡的心情,于朴素中寻觅一份心灵的宁静。看绿叶慢慢黄染,看北雁缓缓南归。听瑟瑟的秋风,品累累的秋果。人生,每一季都有不同的风景!

秋季,温度多变,人,也多愁善感。平平淡淡的日子,幸幸福福的生活,因为某人的喝高,而徒增一声叹息。天空蔚蓝,秋阳灿烂。虽有瑟瑟的的风,但也有天高云淡的辽阔,窗外依旧车马喧嚣,当阳光重又照射时,心情也许会爽朗许多。

晨光辗转,开启一天的清凉,宁静。秋凉渐浓,风过,晨露溅繁星。太阳依然是那样的暖,照沐着整个身心。一季一期,记栽在岁月。

清晨,推窗远望。西边的天空上还悬着明月,与阳光相映成辉。秋水长天,看西山绵延。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在这四季轮回中,悄然而逝……顾不得哀怨,来不及回首,而希望却总在最前面……

轻叩秋楣,远雁声声长,云高,天凉,秋雨扣梦,秋窗静聆,潇潇韵,秋色之空,秋雨零星薄雾暝,金风凝露桂香盈,小亭阶前望月台,依栏遥望。

水润山色叶如霞,层林尽染石上花。深秋风语别离叙,一往情深尽繁华。清雨涤尘,忽而至的风云,卷去层层燥热,洒下一丝丝清凉,润心于不及,瞬间水意葱盈。水,淡而清,润无声。晨,新而轻,蕴有生。一角清幽,江南味道,似墨香如画。淡曲轻唤,挑起人间烟火,一种现世安好,一丝灵动,便明媚了满目秋光。树沐浓淡,叶染疏黄,开落花随意,秋风水沁凉。斟一盏清明,品一味心香,默数时光。

【二】

晨梦不觉夜雨迟,午窗才晓扣栏早。天风送凉,似阵阵梵唱。吹梦流云,映荷凌波,淡淡摇清香。晨曦清浅,一线微光闪烁在安静的眸,岁月燃成一袭宁馨,在恬淡中变得温软。夕阳暖暖的,洒满回家的路……白云舒长天,花开自怡然。秋说风光好,一路芬芳伴。

走过新春,越过酷夏,一路欢声,一路歌唱。清风里,花儿摇摇,秋光里,果子笑笑,镜头里,总观奇妙。九月的时光,有些美丽也有些沧桑,让美丽留在心上,把沧桑化作力量。

午后的秋阳暖暖地透过树荫,落在地上,阳光盈窗,珠帘卷,凝眸东望,无语云飘扬。一笑阳光,潋滟荡漾,含眉,生烟。悉心一语,语重心长,满满的感动,在阳光里,慢慢圆融。晨风似水,无争静淌,一瓣心香,氤氲着时光,源远流长。卷一墨心景,轻描,填补那一秒,还有心的照耀。霞散千缕黄,荷逸一水香,田田晴脉脉,纤蕊倩丝芳。

临窗而立,已有几丝凉意。晚上,适宜的温度,也能安睡到天明。夏,曾经的火热和痴狂,已被秋分的天高云淡,清风送爽,慢慢掩藏。

享受一段时光,笑看一段过往。从最初的心情迷茫,到现在的豁然开朗,点点滴滴聚于“好心情”,终究,人,都在不断成长!

【三】

秋风拂牖锁诗情。呼云出岫盼君现,枚笔拈词赋月明。日月同辉君邀诗,风轻日暖不迟疑。拈花一笑秋痴意,诗成便是月圆时。

轻翻夜笺,流翠成盏。静聆栖岸蛙鸣,枕波香梦渐。乘瓣,飘逸天地间。入画成景,于一幕远凝岚烟中,摇曳几多迷蒙,霓裳轻舞,还念一路花好月香。

乡音一滴相思一场凉,且将心语诉雁书,莫让乡愁凝露霜。轻开帘窗,羞云藏明月,分外思故乡。迷离的夜晚,窗前绿枝在微风中摇曳,怎能让人不相思?浓心一枚窗外,秋月时节寄思情。

万顷澄波泛柔和,

白云轻舟绕渔歌。

晓起妆容尤着露,

水天一色梦清荷。

笔墨浓淡,山水尽出,香味浓淡,一盏清明润如风,浮云吹去空澈净。墙外任藤攀窗越,几缕心香向阳升。

彩云辞日月初升,清风吹红轩前枫,燕云佳友齐相聚,共举金樽对苍穹。

日已西沉晚霞红,小楼听月观清风。青松阵阵波浪涌,玉兔捣药杵臼鸣。

兰亭风送悠,天高水远流。日月两相满,双圆贺佳秋。日暮西山苍穹恋,彩云追月霞满天。中秋好节随心至,桂花一枝乡思浓。

一心相思凝一滴,两叶对望分两枝。三生缘来三更怨,四壁清影四顾凄。五音乱弹五玉指,六神纷扰六欲憩。七星伴月七夕会,八哥报喜八字批。九族贺声九霄外,十里流水十日席。百花戴得百年合,千秋佳话千古绎。

文/水港湾笔于:2012.09.21(夜)

秋分散文8:北国胜景镜泊湖

文/崇英俊

秋分时节,乘兴前往松辽平原东部边陲。穿过黑龙江牡丹江市区,沿着G11国道往西南方向行驶110公里左右,便可到达被群山环抱着的北国胜景——镜泊湖。

据传很久以前,当地有位红栾女,手持一面宝镜,镜子照到哪里就能给那里的百姓消灾解难。王母娘娘得知后十分不满,便设法将万能宝镜拿走,红栾女不服,赶赴天庭与其理论。两人在争夺当中不慎将宝镜摔到地上,破碎的镜片将地上砸了一个大坑,于是形成了今天这个看上去形态极不规则的镜泊湖。当然,前面讲述的只是一个神话传说,镜泊湖是5000年前经200余次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牡丹江古河床而形成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该湖位于着名的长白山余脉东翼,湖区占地面积约172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80多平方公里,湖水最深达70米,最大蓄水量达16亿立方米。

镜泊湖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乘游艇沿湖上溯,环顾整个湖区,许多名胜古迹值得探访。有被称为“花山”的大孤山、形似盆景的小孤山、古老的熔岩隧道、神奇的火山口原始森林、唐代渤海时期的山城遗址——城墙砬子等八大景区,其中最吸引我的当属吊水楼瀑布。

吊水楼瀑布位于湖之北端,酷似闻名世界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源源不断的巨大水流从断岩峭壁之上飞泻直下,坠入水深近40米的黑龙潭,似银河倒泻,白练悬空,水声震耳如有雷鸣。遇到阳光折射,团团雾气中可现道道彩虹,奇异壮观。别看瀑布上下水流落差不足20米,但一到雨季或汛期,瀑布呈现两股或数股迭落,水帘最大幅宽可达300多米。汇聚黑龙潭中的巨大水流顺潭而下,便成为百里长湖流进牡丹江唯一的出水口。黑龙潭保温聚暖,潭中水温常年保持在8℃左右,而且经圆形石壁的折射,形成较好的回音效果,因此人们常常将它与北京天坛回音壁相媲美。

地处东北高寒地带的镜泊湖除了拥有与众不同的北国美景,水产也十分丰富,其中“三花五罗十八子”远近闻名。由于镜泊湖水深、温度低,鱼的生长周期普遍较长,肉质格外细嫩鲜美。如红尾鱼、虹鳟鱼、雅罗鱼、鳌花、鳊花、吉花等,大都刺少、肉嫩、脂肪含量低。最有名的是湖鲫,一条可达两三斤,用以烹制鱼汤或红烧,非常鲜美。

秋分散文9:秋分的田野

文/杜学峰

秋分时节,丽日悬在赤道上方,平分了秋色,平分了昼夜,给广袤的华北平原送来湛蓝的天幕、淡远的白云、惬意的轻风,给辽阔的田野送来丰饶、斑斓、收获和朗朗的歌声。

春天里种下的圆圆的希望,在飒爽金风中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沉甸甸的谷穗笑弯了腰,棒槌似的玉米笑出了金灿灿的大牙,一串串大豆荚在风中你拥我挤,调皮地炫耀着鼓囊囊的肚皮……一片片涌动的丰收的波浪,稍不留神,就被切割成一块块喜悦,堆积成一车车幸福。果园里,一筐筐黄鸭梨、红苹果,在农民们的欢笑声中装上了车;满载鲜果、谷物的拖拉机,一趟趟奔驰在乡间路上。清新的果香味儿,甜腻的玉米秸味儿,腥湿的泥土味儿,混杂在一起,弥漫在丰腴饱满的田野上。

值这丰足收获的秋分时节,听,谁在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看,谁家小孩儿在拖拉机上高举着小小的五星红旗,那旗儿迎风招展,格外鲜艳?田野上,秋虫的鸣唱声、庄稼的收割声、儿童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演奏成天底下最美妙、最立体、最天然浑成的秋的交响乐。路边的野菊花、枸杞花、蒲公英花掩不住绽放的笑脸,陶醉在喜庆的喧嚣里。

一台台抽水机喷珠吐玉,一条条水流洇过即将耕耘的土地,一粒粒麦种播进宽阔的肥沃里……一年中最为忙碌的秋收秋播,就此在满足与期待中完成。

秋分的田野,更有一片片苍翠的绿色,在贪婪吸吮着秋日的阳光,焕发出向上的蓬勃力量。胡萝卜秀着茂密的绿发,白萝卜急切地从地下拱出来,展示着自己的白脸皮儿,晶莹的露珠从油菜、辣椒、白菜上滴落下来,折射出纯净的七彩阳光,棉田里爆裂出一朵朵洁白的棉絮,红薯们则在地里使劲儿踢腾着自己的脚丫,膨胀着自己的身躯……

秋分时节的晚霞,在苍茫绵延的西山燃烧得格外绚烂夺目,给一望无际的原野抹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像一幅长长的油彩画,又像是一部美丽的宽银幕立体电影。老农打着响鞭,赶着满载收成的牛车;大嫂挎着摘满青翠欲滴蔬菜的竹篮,哼唱着戏曲小调,走在回家的路上,远处,村落的上空升起了袅袅炊烟。

月亮升起来了,又大又圆又明朗的月亮,把悠悠的清辉洒向幽幽的田野。田野在月光的抚慰下,幸福而又安详地进入了梦乡。月儿是圆的,露珠是圆的,田野上,每一个生灵的梦境都是圆的。

秋分的含义是丰收、是喜悦、是希冀,是月到秋分分外明,是播种下万里麦浪的胚胎,孕育出来年装满粮仓的期待……

秋分散文10:秋分

文/素衣舒舒

早上,看到小红在QQ空间里写道:秋分,雨。秋分有雨来年丰。才蓦然惊觉,今日秋分。

在我的记忆里,每逢节气,似乎总要下点雨,才预示着日子的风调雨顺。今天的秋分节气也不例外,气温一下子就降了七、八度。昨日还高远辽阔的蓝天低了很多,阴沉沉的。雨倒是隐隐的,针尖儿那么细,稀稀疏疏、似有似无飘了一小会儿。虽然清冷,空气却不似前几天那么干燥,有了微微的湿润。

在清凉而微微的湿意里,沿着种着梧桐树的石板路慢慢走着,甚是惬意。

这些梧桐树已种了好多年了,树干很粗壮,爬满了苍绿的青苔,斑斑驳驳。茂盛浓绿的桐树叶已渐渐变黄,风一吹,黄叶缓缓落下,仿佛被遗忘的词句散落在灰白的石板路上,等待着谁人俯身拾起,随意排列组合一下,便是一首惊艳的好诗词了。

秋分到,残暑终,草木染黄,冷露无声湿桂花。绚丽的花儿依依不舍地离开,凉薄的秋风马不停蹄地绽放。农人收了包谷,堆在檐下晾晒,大堆大堆黄灿灿的颜色,明亮地闪耀着你的眼睛。

田野里,还未收割的稻子在风里,在如流水一般的秋虫声里摇曳生姿。埂上,野草还绿绿的,茸茸的,几粒细碎的小野花静静地开着。

这个秋天,蛰伏在身体里的陈旧伤痛突然苏醒,细细地啃噬着我脆弱的骨头,只能放弃了每天傍晚的徒步。很久没去山里了,那些小小的浆果呢,是否已被远行的鸟雀们全部带走?漫山的芒草,是否已白了头?还有,那几棵藏身灌木深处的栗子树,是否有熟透的栗子掉落,咕噜噜打在灌木的枝条上,惊动了一只淘气的小松鼠……

有人在微信里晒出了高粱红了的美图。这座滇东小城,春天有数十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秋天,有火红的高粱。几万亩红高粱在形态各异的峰林之间,宛如百万火炬被点燃,熊熊燃烧,映红了这座美丽的高原小城。

这个周末,定要开车去金鸡峰丛观赏美丽的红高粱了。

以为,今日的秋分天就这么过去了。可就在此刻暮色渐深时,几滴鸟鸣隐去,一声寒蝉掠过后,雨水还是滴滴答答、欲语还羞地在窗外响起了。

秋分散文11:吃螃蟹

文/雨君

日将秋分,恰逢“两节”,单位发了一盒大闸蟹,一共6只。价格不菲,300元。

看着平时很少享用的稀罕物,忽想起徐志摩曾把“看初花的荻芦”和“到楼外楼吃蟹”并列为秋天到杭州不能错过的风雅之事;用林妹妹的话讲,“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在《世说新语》里,晋毕卓更是感叹“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漫漫人生长路,美食与爱岂可辜负?于是作为一个吃货,突然也很想满足一下属于自己的味蕾。

只是不常贪吃此物,早已忘记如何做法。问询几个南方文友后,才想起,先清洗,再蒸,吃时沾姜醋。螃蟹在笼中升温,变色,温暖并鲜美的香味阵阵飘来,趁热取出,蟹香飘满整屋。一个个红突突的蟹盖儿映着全家人暖暖的笑容、热辣辣的眼神,这般光景,是带着口水的动人。迫不及待地伸着手,去掉硬壳,宛若蛋黄一样的蟹黄便呈现在眼前,金黄流油,细嚼之,且嚼且香,真真其味无穷。历经等待与自己动手剥壳取肉一长串经过之后所品尝的味道,会供给源源不断的能量。不需要蟹八件的细致优雅,蟹黄鲜香浓稠的口感,像一首意犹未尽的诗。

其实真正诗意的吃蟹,是在蓬莱岛。那是首次吃蟹。去蓬莱恰也是个“十·一”长假。单位有两个指标,让老公和另外一同事,携妻带子出外旅游。难得的机会,我们选择了山东蓬莱。儿时,常听大人讲“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感觉蓬莱很神秘也很仙气。虽身不能至,心却向往之。

我们在蓬莱找了离海边最近的住处,早看日出,晚听潮,白天逛岛屿。偌大的蓬莱岛,不仅有蓬莱阁,还有望日楼、普照楼和观澜亭, 一路琼楼玉宇,风光绮丽,秀色可餐,阅不尽的蓬莱仙景,说不完的神仙故事。也随渔民出海捞海带,养珍珠,捕海贝。或随房东去海鲜集市采购海鲜,回家自己做。那几天连续一礼拜都是满满一桌子的海鲜宴,或是一桌子螃蟹宴。由于第一次见螃蟹,不仅形状可怕,还要钳人。不会吃,也不敢吃。正如鲁迅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房东就手把手教我们,安慰我们。

大伙再喝点小酒,一起哄,就让我赋诗。我总是想起《红楼梦》里吃蟹赋诗一幕。李纨和凤姐伺候贾母、薛姨妈剥蟹肉,又吩咐丫头取菊花叶儿桂花蕊儿熏的绿豆面子来,准备洗手。这时,鸳鸯、琥珀、彩霞来替凤姐。正在谈笑戏谑之际,平儿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脸,却被琥珀躲过,结果正好抹在凤姐脸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接下来,吃蟹的余兴节目开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鱼的,宝玉提议:“咱们作诗。”于是大家一边吃喝,一边选题,先赋菊花诗,最后又讽螃蟹咏,各呈才藻,佳作迭见。贾府里的螃蟹宴生动活泼,雍容华贵,有书卷气,也有诗礼之家的风范。至今读来,饶有兴味。

但是螃蟹宴的生动描写,并非曹雪芹独创。在此以前,《金瓶梅》中就有螃蟹宴,不过笔调大不相同而已。该书第35回,写李瓶儿和大姐来到,众人围绕吃螃蟹。月娘吩咐小玉:“屋里还有些葡萄酒,筛来与你娘每(们)吃。”金莲快嘴,说道:“吃螃蟹,得些金华酒吃才好。”又道:“只刚一味螃蟹吃”。虽然也热闹有趣,毕竟是市井俗物,没有大观园里的风韵。《金瓶梅》写螃蟹宴,其实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

时过境迁。蓬莱岛螃蟹宴仍萦回在我心中,成为甜蜜的回忆。

可惜,近几年螃蟹运到北方,价格增高,北人吃不起,只能看南人好看。正如刘姥姥所说:“一顿螃蟹宴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螃蟹宴已经久违了,连蟹文化也衰微了。如之奈何!

秋分散文12:秋分记

文/米兰

梭罗对自然的态度与其师友爱默生大异其趣,后者认为自然是导向精神归宿的途径,梭罗却认为,这一归宿就寓于自然本身。这让我明白梭罗何以像那样赋予自然以某种宗教意味。

——几位散文作家正在讨论《瓦尔登湖》的译本问题,上面这段话来自仲泽译本的序言,不得不说,仲泽的译文的确体现了汉语的优雅,至于某些地方是否曲解了索罗德原意,尚需另作文本的对照才能作出结论。

我所以先在“秋分记”中写下上面这些,是希望在今后的自然文学方面有所追求,而《瓦尔登湖》《沙乡年鉴》之类书籍,需要一读再读。

“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秋分”日,是2018年由国务院确立的,我认为这个时间点选择得很好,合于农时。这时节,鲁中山区的玉米已经开始收获,接下来,花生、高粱、谷子、芝麻、地瓜等经济作物以及苹果、山楂、柿子等水果,也将一一收获。

今早起来洒扫院落,看到又有几个石榴落到地上摔碎了,病菌和虫害导致今年的石榴几乎全军覆没,收获了了。同时也让我对果农、菜农、粮农的劳动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

院子里的阳光弱了下来,投在砖地上的树影颜色变得凉薄。“美不在于物体本身,而是在物体与物体形成的阴翳、明暗。一如夜明珠如果放到暗处会焕发光彩,曝晒在白日之下却失去珠宝的魅力,离开了阴翳的作用,美也将不再是美。”谷崎润一郎有一篇著名的散文《阴翳礼赞》,岛国人特殊的审美,也可从这篇散文中略见一斑。谷崎润一郎认为,至少在文学领域,他想唤回早已消失的阴翳世界——他所说的文学领域的“阴翳”是怎样的世界,我其实没有深入思考,但我知道,美,确乎存在于比对之中,里尔克著名的《秋日》诗也是如此,“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秋风刮过田野”,你看,一阵风就把燥热的夏天刮走了,万物归于平静、安和,天高云淡,人、事、物不自觉放慢步调,静候收获佳音。

傍晚回到家,在门口停留片刻。门边的桂花由白而黄,香气袭人,晚饭花的馥郁、紫菊的清香羼杂其中,如同享受一场短暂的饕餮盛宴。家门前的小路因为没有排水管道,每年雨季都会积水,路那边的栾树林遭遇水涝,三年前掉了一大半,余下的树木长势也不好,原本这个季节可以看到的黄灿灿的花穗以及晚些时候红彤彤的蒴果稀落了不少。东邻一对勤劳的老夫妇,在树林里的空旷地带种了胡萝卜,萝卜苗虽然不甚旺盛,总比杂草好看些。我无意破坏树林的模样,去年春天,便利用原来的树穴栽了一棵洋槐和一颗银杏、几株香椿。林地里各种各样的野草繁茂旺盛,藏身其间的昆虫应该不少,我确切地知道树林里冬眠的青蛙数量很多,“蜇虫坯户”,它们应该开始藏身穴中,以土封口了吧,而来年夏天的一场大雨,则会再次将它们遏云的欢鸣掀起。此时此刻我没有听到寒蝉的声音,“雁字横秋,寒蝉噤声”,节气的自然物象绵延至今,不仅为文人雅士诗意的表达提供资源,也可作一个在大自然中生息存亡的心灵密码本,值得恒久参照。

林地边缘的一棵接骨木也涝死了,那是今年春天我刚刚栽下的。我还记得集市上那位老农,他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将三棵接骨木刨挖出来,让人帮着抬到农用三轮车上,早上抹黑起床,赶了三十里山路来到集市上售卖,结果直到午时仍无买家。我恰好开车经过这里,看到花叶繁茂的三棵树,心里喜欢,停了车询问,一脸无奈的卖主说,反正集也要散了,三十元一棵,便宜给你。并不是因为便宜才买,也不是因为真想要才买,我只是觉得老人不易,便买了一棵。三十元不多,老人好歹有点收获,也算没有白来一趟。茨维塔耶娃诗中写过接骨木,但我不知这种树木有何特点,它的花不香,木质也不结实,只因早春时节它有着一树新绿,我将它栽到门前林地边缘,仿佛春天从山里快步跑了过来。可惜,它在这里仅仅生存了半年。

土壤、光照、水分、养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是重要的,而风霜雨雪作为大自然的馈赠,我们唯有全部接纳,“人定胜天”是一句鼓励人的话,是精神性的,不可认真过头。

除了空中的训练机、邻居装修的电钻声,院子里一整天都是安静的,蛙鸣蝉音渐行渐远,冬天将至。

此时此刻,夜已来临,我又一次听到树叶落地的声音。

秋分散文13:天凉好个秋

文/魏咏柏

时令已近秋分,天气逐渐凉爽,走出家门,来到郊区,只见碧空如洗,河边树木还是染着浓绿。有秋虫委婉地鸣叫着,暖暖的秋阳里,能够闻出一丝久违的清新的味道。

只有站在原野,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秋高气爽,什么是行云流水。你看,稻田里一片金黄,走在田埂上的农人脸上,露着丰收在即的喜悦。深呼吸,甚至可以闻到稻穗和泥土的芳香。秋天,就这样不经意间,勾勒出沉甸甸的丰硕和将要掉下来的成熟。

一场秋雨一场凉。前几天的一场秋雨,让肆虐了一个盛夏的气温陡然降低了许多,以至于吹到脸上的秋风,都湿漉漉的,柔滑滑的。这让我联想到儿时,也是初秋的日子,我站在故乡老屋的木窗前,愁肠百结地倾听一场秋雨的诉说。那时年龄虽说不大,内心却是多愁善感。那纷纷扰扰的雨声,让我驿动的心得以缓和、平静,如一块光滑碧透的玉,不染一丝尘埃。秋雨时急时缓,安安静静地下着。隔着木窗,听着雨声,人浸在雨声中,心波澜不惊。

性格注定了我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因为秋意,我便多情;因为秋意,我便相思。特别是夕阳西下,如钩残月浅藏云层,时隐时现;不大不小的池塘里,荷花悄无声息地开着,虽不夸张,却溢满幽香。站在池边,我会情不自禁地幻想自己成为一幅画的主角,带着一身洒脱或惆怅,从遥远的古代走来……

说实话,心中一直藏着一幅与秋天有关的画面:黄昏时分,太阳落山,一家人把桌子凳子碗筷搬到门前的那棵大槐树下吃饭……想必是一件很有诗意、能让人享受的事情吧。试想,炒几个平时爱吃的菜,把一壶陈年老酒,一家人坐在大树下,吹着清凉的秋风,吹吹牛皮,唠唠家常。那一刻,时光过得尤其缓慢;一顿饭,仿佛就是一生……

人到中年,渐渐变得深沉而善思起来。好像忽然明白,从春到夏,一路勇往直前,总以为人生永不会停歇;一路无所畏惧,总以为风光没有尽头。而当秋风中一丝清凉拂过心头的刹那,一切都已注定:春的耕耘和播种,夏的呵护和生长,或许会有回报,如沉甸甸的喜悦挂满枝头;更多时只是随风飘逝,青春的汗水和泪水一去无踪,如秋之落叶。

即便如此,此时此刻,不妨停下匆忙的脚步,将心安放在这般美好的季节里,为曾经的付出、拥有和失去,酿一份沉淀着岁月的酒。没有苦涩,只有陶醉;让静美、丰厚、豁达并且浓郁的秋意,充盈身心和血脉。如果能够这样,哪怕严冬来临,你也能勇敢前行,迎风而上……

秋分散文14:秋分.夜莺.南风窗

文/潘碧秀

满园秋色,斑斓了谁的视线?

季节的替换,仿佛倏忽间完成。

秋来至一扇窗,旖旎的景致扑入帘来;

看熟了的森林,渐减了丰腴的水流……

凭着一翦影像的曾经去摸索城的记忆,往事走入梦中的,抑或是如缕烟邈邈而去的,皆在睫前。

竹篱笆旁的牵牛站成小娇柔。

秋的版画,是女孩擎在手里的脉络分明的金灿灿的叶儿;是空灵着的眸,是专注着的冥想……

一介故事,从何时牵系起的,拴在视线迷离的树上?

虚幻着的,成缥缈歌词的风景写意,在一支笔的游移里、定格影像的叠加上。

若干乐符,缀在季节的边上生动,时光是向着流连里走的。

一首歌的时间,留下几许璀璨?

是烟花番番沉醉的绽放,是千千文尽情的小撰……

不甘寂寥的灵魂走在文字、数字砌筑的城堡里。

一座城的主题曲,2014唱成了颇多的枝杈,是生感慨的年。

两厢灵魂,隔着牵念,不经意间站成了距离。

——谁在谁的伤感里徘徊?

干净的依在,未改初衷。

牵念在文字中央,想象的翅扑不上灵感的窗。

谁是谁的唯一?

夜莺的脆,落在檐角,是女孩梦中巧笑兮的美……

秋分散文15:秋分行

文/习习

古人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谚语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总认为二十四节气的地理物候基源于北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

秋分前后,出行陇南。

甘肃简称“陇”,因境内六盘山又称“陇山”之故。狭长的“陇”,不同区域,风光风物风情迥然。陇南地处陇山之南,其东北为天水,伏羲故里;再往北为董志塬上的陇东,乃周祖始地,这个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大塬,农作物生长得天独厚;往西北是以盛产马铃薯驰名的定西;而陇南又为历史上富庶强大的秦人故国。都是农业文明悠长深厚的地方,身处于这片土地,更能牵惹对自然的情感。记得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游走于董志塬,绵绵细雨点染着成片成片的艳美——地里躺满金瓜,家家屋檐上晾着玉米,高粱染红田野。作为自然界最打动人心的风景之一,田园稼禾总令人无限生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便是陇南礼县的西汉水。西汉水畔,而今是一望无际的苹果林,秋分前后,正值苹果成熟,一树一树沉沉的红,洒满山谷。那日,登临祁山,想这开阔的西汉水河谷连缀陇蜀,诸葛亮六出祁山,不知可曾看到西汉水畔诗经时代的秋天,那苍茫迷蒙的蒹葭。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一个久违于自然、长囿于水泥建筑中的人,可能早就遗忘了山野。躬身自然,便是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而秋天多么适合唤醒你身上的自然灵性。秋天,史诗般呈现着万物生长的结果。四季时序,埋的种子,开的花,栉风沐雨,一切成长的努力和生存的秘密——秋天用丰盛的果实来陈述,每一样都仿佛自然的神迹。这个圆满的季节,最能融合我们与土地与生灵的情感。扑入秋天的山野,我们可以毫不羞赧地做一个极尽铺陈的抒情者。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仍然可以感动于一朵花、一片落叶、小径上一个果实蹦脱后的悄寂外壳。原来,在秋天的怀抱里,我们仍然是自由天真的孩子。

我总认为二十四节气的地理物候基源于北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比起南方季节的黏稠和含混,北方分明的四季更吻合万物的生长秩序。

秋分日,正行至陇南两当县的凤凰山。山脚秋花缤纷,山上白皮松娴静优雅。夕阳映照四野。一个城,被山野围裹,城中人能抬头见山、低头见水,能日日闻着花果林木的气息,多么好。当地人讲,山里有熊,秋天,山里野蜜愈加浓甜,熊爱吃蜜,但凡吃蜜,总要到山下的河边,这样就不至于叫蜜黏糊了嘴巴和爪子。当地人还讲,秋天,山野里到处都是果实,正是麂子四处觅食的季节,麂子好奇心重,猎人每次捕猎麂子时,第一枪朝天放空,麂子极是灵巧,猎人知道第一枪打了也是白打,麂子听见枪声,吓得飞快奔窜,跑着跑着又想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回过头来想探个究竟,全心琢磨时,才被猎人实弹捕获。我不喜猎人的狡黠,偏爱着麂子的明净单纯。其实,当我穿行于花木葳蕤凤蝶飞舞鸟雀脆鸣的山间,更爱的是这种山野故事的古朴意味。至于麦苗,当地人讲起这样一个传说:起初,穗粒满身,但人们不知道节约粮食,天神知道后,生气地派下一名天将,天将到地头抓起麦苗,用手往上一撸,便只留了顶端的一点儿麦穗,至于有些谷物为何穗粒满身,是因为秸上有芒刺,天将怕扎了手,便潦草了事。我亦爱这传说里古老简单又有些可爱的训诫意味。身处山野的人,在秋天,讲的也都是秋天大地上的事情。

叫人更浮想的是跨山跨水的传说:传说中国最古老的凤凰是从凤凰山起飞,行至岐山歇息(故有岐山凤鸣之说),而后落至宝鸡;几天前,又在西汉水边听当地人讲如何将西汉水、汉中和汉口连成一线。亦只有登临大山之巅,才会有这样的视野和胸襟,产生这样跨时空的连缀。夕阳之下,万物柔美,从凤凰山巅鸟瞰,灵关峡像一条大蛇,逶迤在秋天的绚烂中。

或许登高,更能叫人敬畏自然和造化,感恩于大地的馈赠。登高宜于怀想,想起秋天行至陇南山野一路的景象:银杏坠枝,葱茏的黄豆苗等待采摘,柿子挂红,金桂飘香,刚刚犁过的田垄间,新鲜的土里已种下冬麦。一些事情有了结果,一些事情开始孕育。我还想起一位西北农人给我讲的延续至今的祭祀仪式。端阳,洋芋、小麦、玉米、燕麦、大豆、豌豆、胡麻、油菜籽、党参、黄芪,各种种子下地,农作物开始破苗生长,人们向菩萨献上供品,祈求菩萨保佑农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次贡献叫起降。秋分时,谷物归仓,土地歇了,菩萨也该缓口气了,人们再次为菩萨献上供品,这次祭祀叫歇降。秋分歇降,感念上苍,西北大地,复归沉静。

秋分后,夜渐长,阳气渐弱,时序的步子仿佛缓慢起来,而此时,我想,广漠的河西大地,该是风吹叶落,秋野空旷;而甘南藏区,已然寒露覆地,飞雪逼近……心藏山河和自然,那么,眼光落处,便能领受到大自然回馈于我们内心难以说尽的安然与沉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