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心的散文

请欣赏关于内心的散文(精选12篇),欢迎分享,更多好文请关注笔构网。

关于内心的散文1:大海一方

文/李俊功

内心的万里波涛。所有的海水都在不歇地驱逐僵硬的黑暗。似乎命运安排,我从未离开过大海。

拉开遮掩的门环,万里波涛,辽阔无际的朝向,我已有足够闲散的心,拥抱它。

深蓝色

大海披着深蓝色的天空舞蹈。仿若神助,一滴水的光芒,一滴水的大度或者渡过。

一切均已安排,我相信长昼的贫穷与苦难,与大海的激荡和柔软相等。就在阳光、幻想的惊醒、风声回旋、自由的浪尖上缔结心底的契约。

不安于沉寂,在旋转,已非原处。我是整个大海怆然涕下的感动。像错误的不间断破碎,揭下暗藏已久的旧疾。杜绝止步,谁能容忍对于纯粹光阴的过度浪费。警告风暴,企图将水弄浑的想法是极其愚蠢的。

深蓝色,吸引你几度凝视,安静的波浪上有比壮硕的云朵更加蓬勃的绽放。

关于内心的散文2:醉在龙潭

文/刘君 胡林芳

身居闹市,内心却渴望一方净土。炎炎夏日,龙潭公园绝对是一个纳凉消暑、怡神休闲的好去处。

记忆中的龙潭公园,远没有现在这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只记得当时公园刚建,放眼望去,满园的荒草和土丘,一片荒凉破败之景。可就是在这里,留下了我童年的美好记忆。

第一次在公园里看到真马,恍若《西游记》里从天而降的“白龙马”。我和小伙伴们躲在这庞然大物的身后,看着它悠悠地甩着马尾,不时打几个马嚏,怔怔的眼神中满是虔诚和敬畏。有顽皮者,捡石掷之。马受惊,愤而扬蹄,吾辈皆作鸟兽散。少顷,复掷之,马嘶之,蹄扬之,一时间,尘气莽莽然。而我们,在一次次探头缩脑中,在一次次疾走惊叫中,留下了心似鹿撞却甜若甘醴般的醇美记忆。

第一次在公园里划船,惊险胜于赏景。一条逼仄的小木船,满满地挤进十几个人。下水时,水与船舷几乎平齐,现在想想就后怕。可愣是这傻傻的十几个人,却嘻嘻哈哈的闹腾着划开了。一条船,四支桨,空手者便以手作桨,与柔水清波来个亲密接触。那份沁凉与丝滑,从手尖传遍全身,如心田上流淌的汩汩清泉,让人惬意无比!最滑稽的是,由于都是初划,任划桨者劈波斩浪、气喘如牛,小船却兀自悠闲地打着旋儿。就好像初骑三轮车,任你车踏踩得飞快,车把攥得出水,它就是一绕到底。还好,在水上来了几个360度大回旋,小船终于消停,载着我们滑向碧波深处。那一路洒下的欢声笑语,时常在记忆的长河里漾起圈圈幸福的涟漪。

第一次在公园里照相,新奇多于欢愉。现在,网上流行的大学毕业照,真个创意百出,令人瞠目结舌。可在20多年前,能想到把毕业照挪至公园者,非有一份浪漫的情怀和过人的胆识不可。记得当时的背景是一处在建的假山,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我们一群人,没有列成传统的方阵,正襟危坐,而是或凭或立,或蹲或依,零散随性的造型却定格成我们最纯真淡雅的回忆。

时光荏苒,20多年后的龙潭,早已褪去她的青涩与古朴。今日之龙潭,飞檐鎏瓦,镂窗曲廊,青林翠竹,瀑藤素莲,小桥流水,楼台亭榭,飞鹤游龙,莺啭燕舞,游人如织,歌舞翩跹。如同成熟丰腴的少妇,多了一份情味和韵致。

我流连记忆中的龙潭,夕阳晚照,温馨隽永;但我更赞美今日之龙潭,旭日东升,朝气蓬勃!

关于内心的散文3:静下心来

文/刘庆邦

我们的写作都是从个人出发,从内心出发,倾听的是自己的心声,凝视的是心灵的景观。要做到这些,有一个前提,自己的心必须静下来。心底静无澜,万物方得映。心静无疑是通向内心世界的必由之路,舍此就找不到自我,写作是谈不上的。

然而从目前来说,要做到心静并非易事。因为外部世界的信息、诱惑、干扰太多,各种各样的声音过于嘈杂、喧嚣。人们每天一睁开眼,就见许多信息在争相推销,仿佛在说:看我吧,看我吧,我是很吸引眼球的,点击率是很高的。又仿佛有许多声音在耳边争鸣:听我的,听我的,我的声音最动听,最爆棚。君不见,许多人已被社交媒体所绑架,不管是走路,坐车,吃饭,或蹲厕所,他们都在低头刷屏。有人甚至在刷牙的那一小会儿时间,嘴里喷着白沫,眼睛还在斜盯着手机。据报道,北京地铁站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能在站台下面的轨道池里捡到手机。那是因为,有的乘客在上下车时还在目不转睛地看手机,被别的乘客一挤一碰,手机就脱手掉了下去。绑架的结果,使不少人患了数字依赖症,甚至是数字焦虑症。他给家人发一条短信,如果五分钟不见回复,就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如果半个小时仍得不到回复呢,他会直接给对方打电话。如果电话打不通,他的焦躁情绪会快速升级,说不定要选择报警。在以前没有互联网,通信手段不发达的年代,倒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见科技越是进步,生活越是现代,人心就越乱,越恐慌,很难平静下来。

影响我们心静的不只是外部环境,还有内部原因。比起外部环境来,一些内部原因往往更让我们糟心,更不得安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心里常常不干净。不干净是我们老家的一种说法,它并不是指人心里有多么肮脏,是指人心里有事儿。那些事儿或千头万绪,乱七八糟,或轻于鸿毛,庸人自扰。但那些事儿却盘桓在人们心头,推不开,放不下,使人戚戚,徒生烦恼。若深究起来,那些事情多是世俗中的是非之心、名利之心、男女之心、贪婪之心等等在作怪,它们如魑魅魍魉一样追赶纠缠着人们,使人们难以做到心中干净和安静。如果一个人不从事写作,心态如何就随它去吧。而一个从事写作的人,如果心里老是不干不净,写作恐怕就难以进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正是考验我们的时候,考验我们是不是有力量,内心是否真的强大。这个力量不是体力,也不是智力,而是意志的力量,心上的力量。所谓意志的力量,就是坚韧、耐烦、持久、抵抗和勇于战胜自我的力量。通常人们认为,那些善于追赶潮流,并在风口浪尖踏浪的人,才显得有力量。岂不知,激流中的砥柱,或逆流而上的人,则需要更加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写作者,他的先决条件不是乱动、变化和无休止的热闹,而是独处、沉静、坚定和耐得寂寞。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才能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有望找到通向内心的道路,并在广阔的心灵世界走得远一些。

关于内心的散文4:回归内心

文/马可

歌德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回归内心。”只简简单单四个字,道出了当时已届垂暮之年的文学大师至简至诚的心声:要追求内心的丰盈,因为那里才是我们灵魂的栖止之所。

我们时时看到这样的人群——他们被裹挟在尘世的人流中疲于奔命:或对人情世故洞幽察微,或于个人得失深究细研,或为锥刀之利蝇营狗苟……但很多人一生在填沟转壑中被倾轧,被埋没,身心俱疲却籍籍无名。最终,他们发现自己正如莎士比亚所言的“除了狂热和声音,内心空无一物”,空虚的躯壳里一颗心也枯萎了,其人生结局便是一无所得。

因此,我对梭罗“在天堂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的智慧与洒脱充满了无限的钦佩与羡慕。梭罗恬然泛舟于瓦尔登湖,享受着可以荡涤尽一切尘埃的宁静。在那样一个高蹈的世界里,他没有一丝孤独,他静守着自己诗意的心灵,萦绕着他的只有安然与温馨。

也许他也曾推宕过,也曾迟疑过,也曾挣扎过,但最终他应命而返,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开辟了一湾人工湖,一湾平静的人工湖。那只是一方小小的天地,但却是万顷碧波,包罗万象,任由他恣意遨游,满心惬意——因为他回到了一个最为充实的世界。

归有光亦是如此。欣赏他的《项脊轩志》,流入心间的只有浓郁的人情美,而且经过岁月的发酵,溢满醇香。在经历过宦海沉浮之后,他依旧怀揣赤子之心,无半点尘埃沾染。文中展现出的一幅幅生活图景和绵绵不尽的思念亦“已亭亭如盖”,给了他一世的温馨。

无论是雍容华贵者,抑或是卑贱低微者,都需要有一方圣地安放自己的那颗心。即便你拥有再繁华的境遇,也难抵内心的荒芜,所以贾宝玉毅然选择了与现实决绝。而当一时一事的得失成为世人烦恼的源泉时,东坡发现了生活的真谛——“此心安处是吾乡”。是的,当你发掘到了内心深处的那股清泉,你的心便不会再有孤悬的战栗,你便有了“草木不谢荣于春,亦不怨落于秋”的淡然——那是在宁静的心灵港湾的荫庇下生发的豁达。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颗长满可能的树。”当然,这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你要回归本心,紧握住生命的根,这才不会使生命如飘飞的柳絮“无家可归”,才会有凝聚向上的力量,让生命这棵树枝繁叶茂,进而结出丰硕的精神之果。

关于内心的散文5:找回内心的!宁静!

文/祁平录

找回内心的宁静,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口婆心地想规劝他们,但效果不大,因为能接受的人很少。于是,我一直在思惟为什么?

后来,直到我看见佛经有一句话,如是说:‘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这时,我才恍然明白,我们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全随着环境在团团转,为了别人的错误而自我折磨。

我们不要把错误当作是一种罪恶,如果错误是一种罪恶,那么一个成功者,就是一个累积满身污秽的人。假如,你有心学佛,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找寻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宁静’。当你找回自己真实的内在,就可以体会到,其实不用依靠外在的刺激,你也可以活得很快乐。世界上种种的繁荣虚华,并不能使你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刺激只能片刻,享受无法永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性的。好比看一场电影,听一场演奏,场散、曲终,终有结束的时候。而人们总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恒,奈何依然做不到。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

因此,我们应当了解,找回自己内心的宁静,念念观照一切皆是无常。这样,遇到任何逆境,就自然放得下,而能解脱自在,远离烦恼,这样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关于内心的散文6:让内心变得清净

文/墨海书耘

大学毕业后,李莉应聘到一家公司做销售。每天辛苦地在外奔波,皮肤晒得黝黑不说,声音也变得沙哑。再看看财务室的女孩子们,化着妆、穿着时尚的裙装,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弄弄表格,敲敲电脑,工资奖金却一分也不少。每当想到这些,内心就纠结不已。女孩子谁不想有个好的工作环境?怪只怪自己命苦。在羡慕她们的同时,李莉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

在郁闷与犹豫中,李莉的业绩一落千丈。公司老总把李莉叫到办公室说,给你几天年假,休息一下吧。李莉决定利用假期去乡下看看母亲。

走进熟悉的小院,母亲正坐在窗台下捡豆子。看李莉回来了,母亲高兴地站起来,双手在腰间的围裙上抹了一下,说:“黄豆早就泡好了,我这就做你爱吃的豆腐脑。”

母亲欢天喜地地搬出小石磨,将泡涨的豆粒喂进磨眼里,然后用手握住磨盘上的木柄轻轻转动,一会工夫,雪白的豆浆流了下来。母亲将磨好的豆浆端到一边,却并不急于倒进锅里煮。母亲说,你去给我拿块纱布来。李莉从碗柜里拿出一块又密又厚的纱布递给母亲,母亲将它罩在盆上,一边徐徐倒入豆浆,一边让李莉慢慢抖动纱布。很快,纱布上就有了一层豆渣,而盆里的豆浆变得像牛奶一样。母亲把盆里的豆浆倒进锅里,用旺火烧开,打着旋儿滚。这时,母亲熄了火,把一勺稀释后的盐卤慢慢地转着圈儿点进去。很快,奇迹出现了,原本浓浓的打着旋儿的豆浆,此时变得清澈、透亮。慢慢地,有豆腐块似的东西凝结起来,软软的、嫩嫩的,像映在秋日池塘里的白云,随波晃动。母亲把它盛到细瓷大碗里,撒上切碎的芫荽叶、芥菜末,再浇上早已烧好的卤汁和辣椒油,一碗香喷喷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细嫩的豆腐脑吃进嘴里,入口即化,好吃极了。母亲说,豆浆滤去豆渣后,无论做成哪一种豆制品,都很受人欢迎……母亲的话,让李莉蓦然醒悟。是啊,做人不也如此?只有去掉心里的杂念,让内心变得清净、平和,少一些怒气和烦恼,这样做起事来才能认真专注。

回到公司后,李莉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不久,业绩再次成为全公司第一。到了年底,还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随着公司的逐步壮大,两年后,公司在外地建立了分公司,要指派一名负责人过去。李莉因工作业绩突出,成为公司的首要人选。

关于内心的散文7:内心的灵感和恐慌

文/山水皆乐

不知为何,每当有亲人离开我时我都会感到坐立不安,即使我远在天涯也会有这样的灵感和恐慌;第一次发现我的这一奇异的现象是在十几年前,而与我一样有着这样的灵感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我的四爷爷。

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读初中,当时正值暑假农忙时节。有一天晚上我像往常一样一家人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会便早早洗澡睡觉了,可是那天晚上很奇怪,我每睡一会就会醒来,睡了大约不到一小时我就又会醒来,而且我醒来时头脑里很乱。我每次醒来都会看看窗户,其实我想看看天亮了没有,看着看着便又会睡着;睡不了多久又会醒来。我接连醒来十次了,天还没亮,“怎么回事啊!”我心里感到有种莫名的恐慌,可是那时我是一个人在一个房间了,哥哥在隔壁,我又不想去打扰他。有时我醒来后侧耳细听还能听到那边房间里父亲打鼾的声音,就这样我醒了又睡,睡着后又莫名其妙地醒,好不容易挨到了天亮。早上我一起来就把这事和父母说了,父亲他们也没很在意,只是觉得有点奇怪罢了。可是当我们正在吃早餐时住在同村的四爷爷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四爷爷说他遇到怪事了,昨晚他一夜都睡不着,醒来十几次,而且每次醒来都听到满村子的狗吠声。“我也睡不着!也醒来十几次,可我没听到狗吠声啊!”我听了四爷爷的话后忙答道。“你也睡不着!却没听到狗叫?这就奇怪了!”四爷爷既像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我说的。父母这时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可是又不知道是有什么问题。由于当时正值农忙,也就没有多想,大家吃过早餐便都下地干活去了。

可是没想到三天后四爷爷去了一次集市,他顺便也去了一下邮局,不巧刚好看到有三天前发给四爷爷和我父亲他们几兄弟的两封电报(那时还很少有电话,都是用电报),电报上打着“家父逝世,望速来”落款是我的一位在邻近我们地级市的叔叔的名字。我爷爷他们有五兄弟,在临市的那位是老五,我们叫他五爷爷。当四爷爷拿到那封电报时他全明白了,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一直到回到家以后他才拿着那封电报到我家颤巍巍地递给我父亲。父亲看了后说“都好几天了,我们才收到电报,我们怎么对得起五叔啊!”。后来父亲便与叔叔伯伯他们商量,于是当天便去了邮局回了电报。后面如何我却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转眼间又过了好几年,我初中毕业后便出去社会打工了,后来我打工几年后又转转回到了一所高中读书。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平时睡眠很好的我忽然失眠了,那一晚我又是醒来十几次,好几次还是从梦里惊醒的,我不知到是怎么回事,当时也没多想,可是第二天哥哥便告诉我“家里刚来电话了,外婆在昨天晚上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的心好乱,外婆!他一直是对我们最好的,以前每一年她都会在我们最忙时来我们家帮着晒谷子,收谷子,还帮我们做饭、做菜、买冰棒……想起那些我的眼睛慢慢地模糊了,后来只听到哥哥说“家里考虑到我们离家太远,赶回去都太迟了,舅舅和母亲他们都说我们就不用回去了,”那一刻我的心好沉。那时我才知道为何晚上会失眠,会有那莫名的恐慌。

后来又过了几年,那时我已经在大学读书了,平时我都爱锻炼身体,早上和下午只要我有时间都会去山顶的操场锻炼。可是那一天是星期天而且是在午后,我在寝室里本想看看书,可是怎么也看不进,于是在寝室坐了一会;奇怪的是我坐在那心里又有种莫名的恐慌,头脑里闪现一些莫名奇妙的东西,使我坐立不安,于是我想一个人静静。我一边慢慢地向山顶操场走去,一边用手机放着自己喜欢的歌曲,可是我还是静不下心。心里的恐慌总在里面作乱,待我走上山顶后,发现山上也没有什么人,可是我的心里闷得慌,那种莫名的恐慌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忽然!我的手机音乐停了,我仔细一看是哥哥的来电“外公今天去世了!母亲说你离家那么远又还在读书,你就别回了,我和表哥、表妹他们回去”。我的眼前一片模糊,我不敢相信我的耳朵。已经几位亲人离开我们时我都没在他们身边了,想到这些我的心里更加难受,可是在那样的现实面前我又没有办法。

内心的灵感和恐慌真有那么神奇吗?我不知道,也不知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真正的心里的感应,我还不敢妄下定论,只是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些事情不得不让我感到惊奇。

关于内心的散文8:内心优势

文/郭韶明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便定了调,别人就会不得不跟着走。所以,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

我认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总是喜欢先发言。几天前她来北京开会,组织了一场小聚。那哪里是吃饭,简直是一场班级研讨会。她先发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入学时的细枝末节讲到如今的行业境遇。我们如同小学生,拿着筷子盯着她,点头称是,偶尔,放下筷子附和。你的思路,从来都是跟着她走,所以,有她在的场合,大家已经懒得动脑筋。

还有我的爸爸。他既不是不发言的那类,也不是先发言的那类,而是第三种情况——无论他何时开口,都是这件事的定论。一件事情,大家争执不下,或者存疑,他一开口,这件事一般就定了,因为,肯定是他说了算。

定好第二天出去玩,爸爸会安排好几时出发,路线如何,玩到几时比较合适。第二天,你肯定得照此执行,虽然你觉得去玩本来是件轻松的事,不需要像开会一样不迟到。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抗议。所以,有他在的场合,从来都是一边倒。

这就是我身边的三类“优势个人”,以及他们在场时的三种状态——冷场、依附心理、一边倒。

说他们“优势”,是因为在某个群体中,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成了一种隐形的压力。别人通常会迫于某种形势,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事情本身的自然状态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为他们在场,大家都变得面目模糊。只因为,面前有一个优势人物。

是的,我们都难免迷信权威,尤其对于那些有威信、地位、权力、资历的人,我们总是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视。殊不知,正是“放低”这种心态,让对方显得无比“优越”。或者,正是对方无意中的“优越”、“强势”,所以,你把自己“放低”。无论何为因,何为果,其实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我知道,那位腕儿自己也有点苦恼,他很想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不顾及什么权力地位;我还知道,那位侃侃而谈的教授,如今的水平已经不再让人仰望,大家也愿意说说自己的观点;我也知道,我的爸爸,他其实很孤单,即使我们都听他的,但是,从来不向他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我印象中有一次参加心理学的培训,与一位女士同一个小组。她说,自己总是很自卑,从小就有权威恐惧,自己的父辈,都是被挂在墙上看的。她是如此平和的一个人,说话像聊天,你发言时,她就特别认真,有不同观点,娓娓道来。

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是业内一位响当当的人物。我几乎有点汗颜,为自己那些粗浅幼稚的言论——如果在此之前知道有这么一位优势人物在场,我肯定是会有所控制。因为被别人笼罩过,所以,她知道隐藏自己的光环。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回到事件最原始的状态中来。把身边的你我他,都看成脱了社会外衣,没有身份和光环的人。

内心优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东西:当你给出去时,别人就会拥有得多一点;当你收回来时,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从容。

关于内心的散文9:任岁月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文/谈笑在指尖

红尘寂寥,岁月倥偬。一转眼,秋已迟暮。时光就是如此不经用,似乎这许多年来,都是这般悄然无息地从我身边滑落。

守着霜寒露重的秋日,独自站在菊花盛开的窗前,仰头,看雁阵排布,白云悠悠;低眉,闻菊香弥漫,人淡如菊;恻耳,依稀可听见有花开的声音在长风里穿行。红尘喧嚣,尘埃还未落定,可明媚的光阴却已华丽地转身。

日历,就这样一页页地被撕掉,青葱年华也早已远去,岁月牵强着太多的无奈,日复一日又一日,心也就渐渐地临近苍老,昨日的温存还在念着美好,今日却已褪色了那份执着。

是自己沉入太深的缘故,还是厌倦了烦杂的红尘?把自己的心牢牢锁紧,试图逃避周围的一切,不再去过问世事,将曾拥有的,失去的,和留在心灵中的悲伤,统统忘却。

只想依着秋日的暖阳,翻阅惬意的时光,品读一首唐诗,一阕宋词,凝神默念,细想,把思绪挥洒在落叶的梦里,随风轻吟,将自己醉倒在红尘云烟的季节中。

行走在纷繁的人世间,立于烦杂的俗世之中,总有太多的纷扰,扣留在记忆的深处。

多少梦回,犹见容颜如初,年轻时的纯真和那无忧无虑时光依稀可见,历久弥新。与好友一起对酒狂歌,挥洒笔墨。那一幅幅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容,都经常会在眼前飘过,有些事忘了故事是如何开始的,嘘声流年,牵绊隐愁。

一些人,虽已是渐行渐远。一些念,却依旧刻骨铭记在心头。光阴的渡口,留下的誓言太轻了,给人的思念却是太重,消散不去的烟云岁月,倾诉不完的漫漫长梦,终究无法泅渡。只好用流泪的指尖,穿针引线,缝补心扉苍白的缺无。

在时光的背影里,岁月就这般无情地剥夺着生命里曾经的所有,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时光能够停留,我不想再留下什么遗憾。

若可,我想把尘世里的每一朵花开,都让它们随缘去相逢,从此世界不会有悲伤,人生也不会再有离别,愿世间所有的相遇,都变成是久别的重逢。

让生命的里的喜悦,在季节的轮回里不断地得到蔓延,让生活中的每一份思念,在光阴里都有一份感动。

难回的往昔,浸在岁月的长河中,曼妙的思绪泛起轻淡的微波,拽不回的往日旧时光哟,已挽不回了曾经羞颜的少女心,已追不回了曾经的翩翩少年郎。

我轻问时光,何以悲欢离合,何以喜怒哀乐?世事从唐风宋雨一路走来,就从无更改过,留给现世和过去的,只有无限的伤感和怅惘。

我既已从佛前跌落至人间,已把这凡俗的故事都一一看透。那些成长的痛苦,岁月的煎熬,留给未来慢慢品味。

任岁月倥偬,保持一颗素简的心,笑看红尘喜怒哀乐,淡看世间悲欢离合,于晚秋的庭院里,拾捡满院的秋叶,静赏东篱的菊花,煮一壶秋凉,书一纸清欢,守心自暖,安然度日,在平凡的日子里,痴痴深爱;在时光的剪影中,盈盈浅笑,收藏岁月中沉淀的每一份芬芳,收获流年里给予的每一次感动。

关于内心的散文10:内心的风暴

文/清荷铃子

又回到深夜,回到自己的孤寂,似乎有一些文字在脑海里一直坐立不安,它们要在尘土之上舞蹈。这个冷寂的月夜,我的灵魂神游到户外,在一片自然干净的青草间,采集着我的花,有一双眼睛直盯着我看,我已经习惯近视,任那双眼睛返回到河边那片漆黑幽深的水晶中。河面上的星星都在下坠,在那里,我曾宣誓拥抱过的事物都以热情、快乐和爱恨背叛了我。或许我天性属于孤独,但不属于任何事物。

一只蜻蜓掠过水面,给我带来了一场内心的风暴。它刚刚完成了生命中的第一次交配,把卵产在另一只蜻蜓的体内……多么好啊,何为生活,它们就是生活,如此自由,无拘无束。但是人类呢?人们都在跟时间赛跑,身体和灵魂日渐麻木。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有多少人还能让自己的心灵和声音保持天真?这个秋天,有些蜻蜓在自己的玫瑰园喝着花茶,太阳环绕着它们孩子一样的脸,我在一截矮矮的栅栏旁边呼唤着它们的名字,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出现了,它们低低地飞来,带着金色的翅膀,它们都是这个世界里的王子和公主。

为了进行一次精神的历险、探索和创造,我的内心开始外在化,除了我的外表存在,我已经不在内心。它们奇迹般地出现了,我在内心腾出一整个湖面的空间给它们,它们开始在那儿生长发育,都长成了我的模样——,我就是那只豆娘,我在表演着我的生活,是的,它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全部移植给了我。我不再抱怨围绕着我或者曾经围绕过我的那些人,他们现在如此懂我,不再带着隔膜,我拥有令人倾佩的品质和强烈的情感,同时拥有了爱和被爱。在想像中我以孤绝的姿态雕刻了一个我,那是因为另一个世界的发现,是因为另一种语言的发现,对于我,是一种反向的刺激,是一种语言和灵智的结晶,我快速地返回到了一只蜻蜓的生活状态。

在这个没有疾病,没有苦难,没有欺诈的童话般的世界,它们是一群单纯的强烈的追求爱情的生命,它们想其所想,爱其所爱。在波澜壮阔的爱的海洋里,生命洗浴在神性的辉光之中。它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对手的挑战,它们的职业就是一道身体之外的枷锁。

一些经过我的流水开始在我的腹部裂开,我的爱源于一阵风的抚摸。我愿意让万物在我的体外疯长,我内心的寂寞就日益稀少。而现在,仅存的那一点孤寂已经昂贵到了宜于珍藏的地步,我沉浸在自己打开的芬芳里。

不知觉之间,已经是冬季,我轻轻弯下腰,伏在一片落叶上,无人在意它的来与去,生与死,这多像谁不小心掉落的爱情。它又被风吹起,再坠落,如此反复。此刻,我又无限伤感起来,如同又看到那个已经远逝的故事。又一阵风吹过,更多叶子成熟了,它们都要落下来,我端详着它们,哦,多像我的孩子们脱下的衣衫,我不忍离弃。蜻蜓在这个冬季不会出现了,它们到底用了多大的力跑出了我的内心,我担心最轻微的碰触都会弄疼它们,它们丢下翅膀,灵魂飞走了。现在,我只能想像蜻蜓一样活得本质,自在,将坚忍的内核深埋在柔软的内心。

最后我要说的是,不管这首散文诗能给读者带来什么,我觉得它首先在救赎着我自已,因为我的悲伤、无奈、快乐和幸福也都情不自禁地融入进来,它传递的还是我的思想和感情。我以豆娘的生活习性,豆娘的成长过程,这样的叙述方式来贴近生活实质,抵达诗性。以一条让人心潮起伏的爱情为主线,寓人类的思想于物中,心灵神游于物外,将人类的伪道德抛弃,同时也给生命以关怀和思考。此首诗只是一个探索,用诗的语言建构了一个童话式的爱情故事,这种感情的抒发是如梦似幻的,是理性和感性的融合体。也许真实生活中不能抒怀的情感在这样的场景下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只是我对散文诗的一个初步的探索,在散文诗无限可能的延伸中,我会努力探索下去。

关于内心的散文11:游龙汪

文/杜发东

说起家乡三坝,我的内心不由升起了一股自豪感。这里美景可多了,有风景秀丽的白水台,有神奇美丽的哈巴雪山,有如梦如幻的龙汪,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龙汪。

每年农历的2月8日,我们都会去那里烧香许愿,去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那一天,我们早早的出发,首先来到了龙汪的草地上,这里可热闹了。有卖薯片的,有卖糖葫芦的。最好玩的是这里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有小牛、小狗、小鸡。原来这里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乐土,而且也是动物们的乐土!正因为如此,这块祥和的草地被称为龙汪坪。

接着我们来到了清真寺,这座寺庙风格古朴,没有围墙,被茂盛的树林所环绕,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协调、那么美丽。清真寺的后面是一个林子,这里的一切更让人沉醉,林子很茂盛,阳光根本照不进来。有雪山溪水,喝一口清凉而甘甜的清水准会让你精神百倍。河面显得风平浪静,美不胜收。再过去一点,就可以看见刻有文字的石头、有水磨坊、有许愿湖等等,听说这个许愿湖很灵的。我们扔进去几枚硬币,许下了一个愿望。从许愿湖再走过去一点,就可以看到几棵参天古木,爷爷告诉我这是哈巴的圣树,它一直虔诚地守护着这里的人们。在它的周围还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树木,我们也说不出它们的名字,但有一种的名字叫山茱萸,来到这里我们都免不了要把一根山茱萸树枝插在头发上或者胸前,因为听说这样可以用来避邪。

欣赏完龙汪的所有风景后,已经是夕阳西下了,家乡的龙汪显得那么宁静、那么圣洁。我相信知晓龙汪的人会越来越多。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高。

关于内心的散文12:无法掌控命运,就掌控内心

文/李利宏

我们试图掌控命运,到头来却总被命运捉弄;我们试图探讨人生,到头来却发现人生如梦;我们试图张扬个性,到头来却往往被群体同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既然无法掌控命运,我们就顺其自然,找到内心的自我,做到不迷失自己,达到内心的平和!生命简单一点,快乐也会长久一点。

要懂得忘却。人生最大的痛苦缘自追求完美,要知道,真正的光明并非没有黑暗的时刻,只是永远不为黑暗淹没罢了。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忍着疼痛奔跑,带着泪光微笑,这才是真正的生命。

要懂得放弃。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导演,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始终拥有一个好的心情。“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要懂得欣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人和事,我们会更幸福。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我们何必要带着放大镜看人,而不带着望远镜去欣赏呢?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繁琐,现实的诸多不易给人越来越多的压力,没有驻足品味的闲暇,少了冥想沉思的情致。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只有心里有阳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现实的阳光,快乐是一种生活态度,快乐是一种心绪。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忧愁的厚茧里,美化生活,欣赏生活,人生到处都会有亮丽的风景。

我们无法躲避每一个平淡的日子,也无法回避平淡日子里流水帐一样的忙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只要能够发现自我,并且在身体与心灵中保持自我,并最终超越自我,即使无人喝彩也会有所收获。活出平凡真实的自己。人生在世,笑是一种潇洒,哭也是一种潇洒,只要发自肺腑,定会酣畅淋漓。

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处变不惊,不要让自己迷失了方向,伤心和委屈的时候,就嚎啕大哭。哭完洗洗脸,挤出一个微笑给自己看。给自己一个远大的前程和目标。记得常常仰望天空,但也不要忘记仰望天空的时候也看看脚下。

平凡的日子里演绎平凡的自己,虽说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就能影响世界,但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什么,用自己的善良品质和快乐的心情,去做真实而平凡的自己。这样的日子有思念相随,有开心相伴,可谓天马行空,你会为此而感到自豪,感到惬意,也活得真实轻松而又安然。

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每天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穿行在嘈杂喧嚣的环境中忙碌。我们渴望在疲惫的奔波中获得轻松的释放,在夜深人静的安宁中,为自己莫名的孤独找到平静的理由,我们甚至期待自己平平淡淡的生活能出现向往已久的辉煌,幻想着以自己平庸的能力创造出非凡的成绩。我们不停地在为我们的心灵祈祷着,因为只有心灵的不懈和满足,才能使我们感受到人活着幸福的意义。

大家都在看